心肺复苏要点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1、进行心脏复苏之前,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以用双手拍打肩部确定是否有反应。

2、抢救之前先联系医护人员,等待前来救援。

3、等待过程中,可以进行心脏复苏。

将患者的外衣解开,用手触摸颈动脉,判断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在心跳停止的情况下,开始记录抢救时间。

4、使患者平躺,通畅气道,消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5、胸外按压,双手叠扣、关节伸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凹陷5~6cm 左右,按压频率每分钟需要在100次以上。

6、每30次胸外按压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过程中也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状况。

二、注意事项:
1、按压位置需要选择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尽量不要过于往下,以免对肝、胃等内脏造成损伤。

2、按压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面色。

3、按压需要保证在平坦的硬质平面上进行。

4、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密封,吹气需要保持在一秒以上,但是吹气不易过大,时间也不要过长。

描述心肺复苏要点

描述心肺复苏要点

描述心肺复苏要点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生技术,用于帮助心跳骤停的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要点:
1. 判断意识: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失去意识。

可以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并呼喊他的名字,如果没有反应,则认为患者失去意识。

2.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如拨打 120),并告知他们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3. 寻找胸外按压位置: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解开患者的衣服,找到胸部中央的位置,用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叠加在上面。

4. 进行胸外按压: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胸部,使胸骨下陷至少 5 厘米,然后放松,让胸部回到原来的位置。

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连续按压 30 次。

5. 开放气道:将患者的头部向后倾斜,用手指清除口中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

6. 进行人工呼吸: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着患者的嘴吹气,使患者的胸部抬起。

每次吹气持续 1-2 秒,然后放松鼻子,让患者的胸部自然下降。

连续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7. 循环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要交替进行,比例为 30:2,即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生技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培训和实践。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心肺复苏技术要点

心肺复苏技术要点

心肺复苏技术要点
1. 现场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检查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观察是否有明显外伤,如出血、烧伤等。

建议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评估。

2. 打电话: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接线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3. 开始心肺复苏:将受伤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开始进行
30次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按压时,将双手搭在胸部(通常在乳头线下),使肩部垂直于手臂,并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施压。

4. 控制呼吸:人工呼吸时,将一只手放在受伤者的颏下,轻轻向上推动颏部,另一只手压住受伤者的鼻孔,将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一次人工呼吸应持续1秒钟,使呼吸道充分张开,使空气进入肺部,然后使口腔弹回。

5. 持续进行: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受伤者自主呼吸。

6. 坚持学习:及时学习和更新心肺复苏技能,以提高急救效果。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1.第一步:识别和启动急救判断患者意识:双手轻拍患者肩膀,在耳侧呼唤患者,看是否有反应。

求助、呼叫120:寻求周围人帮助,拨打120,并让人帮忙找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判断患者心跳:若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同时用2-3根手指按压患者的颈动脉,若没有脉动,说明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颤的风险。

2.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用力快速胸外按压30次:让患者仰卧在平实的硬质平面上,头部与躯干处在同一平面。

交叠双手,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地按压30次。

3.第三步:人工呼吸2次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

注意:嘴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

吹气的量,只需按照平时呼吸的量即可;每次吹气,大约持续1秒;吹气时,看到患者胸腹部有微微起伏即可。

4.持续重复第三步加第二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5.若出现以下情况,可停止CPR:CPR生效: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和脉搏搏动,患者有反应或者呻吟。

CPR无效: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与脉搏都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找到自动体外除颤仪或有专业的医护施救人员赶到。

(到了医院以后,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快救治。

)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1、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2、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3、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4、收缩压达60mmHg以上。

5、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6、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

简述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
一、抢救前检查:
1.验证有无呼吸和心跳,如果有,不要进行心肺复苏;
2.检查受伤者的情况,避免因动作不当而使受伤者处境变得更糟;
3.检查周围环境,避免因危险物质造成的污染和伤害;
4.确保受伤者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5.与另一名救助者协调工作,按需求及时切换职责;
6.与急救人员联系,按要求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二、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1.保持操作者的安全,并进行心脏复苏操作;
2.让受伤者躺平,将受伤者的头部略微抬高;
3.检查受伤者的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果有,要小心地用指头移除;
4.打开受伤者的口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
5.每次按压,每次平均按压时间在2秒,按压深度4-5cm;
6.调整心肺复苏操作速度,每分钟按压60次,吹气12次,完成规定比例;
7.每次心肺复苏操作持续2分钟;
8.持续操作,直到救助人员到达现场或受伤者复苏。

- 1 -。

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

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
心肺复苏的要点
某些心跳骤停发生前会有一些警示信号,那就是“三痛”,即胸痛、腹痛、头痛。
1.胸痛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症状,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2.腹痛
腹腔血管及脏器疾病易诱发心跳骤停,同时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现。
3.剧烈的头痛
常常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起病表现,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跳骤停。
不同的年龄段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不尽相同,小儿防意外,青少年防疾病,中壮年防劳累,老年人防慢病。中、壮年则应该谨防心脏病和过劳死,而老年人出现心跳骤停多是因为慢性疾病没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对老年人应该防控慢性病。
1.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
位置: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
按压: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 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比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2.腹部提压CPR
腹部提压CPR是基于胸外按压CPR使用禁忌证而诞生的、避免按压导致胸肋骨骨折的心肺复苏方法。
操作方法:为施救者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双手紧握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提压手柄将提压板平放在被救者的中上腹部,提压板上方的三角形顶角放在肋缘和剑突下方,负压装置的开口与被救者的皮肤紧密接触,快速启动负压装置,使患者的腹部和提压板紧密贴合。
施救者于患者侧方通过提压手柄以100次/分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与提拉的时间比为1∶1,向下按压时垂直用力,勿左右摆动,提拉时垂直向上均衡用力,按压力度控制在50kg左右,提拉力度控制在30kg左右。

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恢复和保持心律和呼吸。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1. 检查安全:确保自己和被救助者的安全。

移开任何可能对救助造成伤害的物品或环境。

2. 调用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请让他人帮助调用急救。

3. 检查意识和呼吸:对被救助者进行快速检查,确认他们是否有反应和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4. 打开气道:如果被救助者无意识且没有呼吸,需要采取措施打开他们的气道。

将他们仰平,用手指小心转动他们的头部,同时拉起下颌,使气道保持开放。

5. 呼叫更多帮助:如果还没有其他人在场,请立即呼叫更多帮助。

辅助人员可以协助进行心肺复苏。

6. 进行心肺复苏:在无法确认是否有脉搏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传统 CPR 中,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在胸骨部位
用力按压至少5厘米深,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


后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

7.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可以迅速获取到AED,立即使用它。

按照 AED 提示使用该设备进行电击,然后再次
进行心肺复苏。

8. 继续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不要停止除非被救助者恢复意识和呼吸,或者由医生或急救人员指示停止。

请注意,这仅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其他措施。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人员的指引操作非常重要。

心肺复苏术要点

心肺复苏术要点

心肺复苏术要点2.检查安全:在进行CPR之前,必须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患者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如火灾或溺水,必须将患者移动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开始CPR操作。

3.检查患者: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喊话,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自主呼吸停止,然后继续进行CPR。

4.开启气道: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地面上,将头向后仰以开启气道。

将手掌放在患者的额头上,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指头轻轻按住患者的下巴,然后将头向后仰。

5.检查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观察胸部是否上下起伏,听听有无呼吸声。

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说明其心脏停搏,需要立即进行CPR。

6.建立心肺连接: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方,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用身体重量推压患者的胸骨。

压力要足够深,以至于至少能推动患者身体2英寸深。

每分钟应进行至少100次胸外按压。

7.给予人工呼吸:完成一系列的胸外按压后,需要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以提供足够的氧气。

将患者的头仰回原位,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颚,然后用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导致胸外按压时间过长。

8.持续进行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如果有其他人到场,可以每两分钟轮换一次CPR操作,以避免疲劳。

9.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设备,应尽快将其连接到患者身上,并按照设备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AED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并自动给予除颤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10.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援助:及时通知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他们将能够提供更高级别的医疗援助,并且可以将患者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总结而言,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心肺功能。

通过及时反应和正确执行CPR步骤,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的心脏和呼吸支持,增加他们的生存机会。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CPR的要点,并在需要时能够进行CPR操作。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应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心肺复苏知识的要点:1.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血液循环,补充氧气,直到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3.检查患者的意识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以确认是否有反应。

4.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5.手部位置应正确放置在患者胸骨正中间的位置上。

交叉放置双手,掌心朝下,掌指交叉。

6.使用身体的重量而不是肌肉力量进行按压,每分钟大约100-120次,压缩深度为约5-6厘米。

7.胸外按压的目标是将心脏压缩推动血液流向体循环,以供应各个器官的氧气。

8.在按压之间,停顿时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面罩的人工呼吸。

9.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约1秒,使患者胸廓抬起,然后松开嘴巴以允许呼气。

10.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是30:2、即每进行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11.在CPR期间,如果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应尽量尽快使用。

AED能够监测心律,识别是否需要电击复苏。

12.如果所有操作都正确执行,CPR应该是持续的,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脏复跳或医护人员的到达。

13.合作与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CPR应该在多人情况下由至少两个执行者完成,一个负责按压,一个负责人工呼吸,并在需要时轮换。

14.心肺复苏的执行者需要维持专注、精力充沛和有恒心,因为CPR 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并需要较大的体力消耗。

15.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每分钟的早期心肺复苏能将生存机会增加10%以上。

16.CPR不仅适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还适用于窒息、麻醉过量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停止。

17.定期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和更新的人员可以提高CPR的执行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18.及早进行CPR是至关重要的,每分钟作用时间的延迟可能导致脑损伤和不可逆转的心脏损伤。

19.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必须在医疗人员到达之前进行。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的人的生命体征。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应急要点:
1. 确定意识:呼唤伤患者的名字,如无反应,则轻轻摇动其肩膀。

2. 呼叫急救:在意识丧失的情况下,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并求助。

3. 按压胸部:将伤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脚分开并靠近其身体。

将一只手掌放在另一只手背上,用身体重量使胸骨向下压缩至胸部下陷1.5-2英寸。

4. 进行人工呼吸: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

首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用另一只手掌按住患者的额头,然后用自己的嘴对住患者的嘴,用力吹气让患者的胸部起伏。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

5. 继续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之间维持一定的频率,通常为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6.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抢救工作。

请注意,这些步骤并非专业人士的详细指导,而是一般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的基本要点。

在遇到实际急救情况时,请尽量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及评分标准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例如将受害者从危险的地方移动或排除危险因素。

2. 检查意识和呼吸:触摸受害者的肩膀并问他们是否好。

同时检查他们的呼吸是否正常。

3. 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受害者没有反应或没有正常呼吸,立即通知急救人员或求助他人前来帮助。

4. 开始心肺复苏:在30:2的比率下进行心肺复苏。

- 按下受害者的胸部中央位置,以2英寸的深度向下按压胸部。

- 按压次数每分钟至少100次。

- 品质是关键,确保完全恢复压力而不过分伤害受害者。

5. 技术更新:每2分钟更换一次进行心肺复苏的人,以保持操作的效果。

6.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可用,按照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7.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受害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评分标准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对于提高受害者的存活率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心肺复苏评分标准:1. 压力深度:压力深度应至少达到2英寸。

2. 压力速度: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按压。

3. 呼吸恢复:成功复苏后,受害者应该能够恢复正常呼吸。

4. 意识状态:受害者苏醒并恢复意识。

5. 勉强生存:受害者必须至少活过30天。

评分标准的合格程度取决于上述因素的满足程度。

急救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员会在每次心肺复苏后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估和记录。

要记住,心肺复苏是一项专业技术,为了确保操作获得最佳效果,请参与专业的培训和认证课程。

以上是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及评分标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及要点

2023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及要点

2023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及要点2023年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及要点一、背景介绍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通过紧急救治手段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以挽救生命的一种紧急救护技术。

2023年,心肺复苏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为了正确应对急救情况,以下是一些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及要点。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1. 早期发现和报警:当发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征象时,应立即报警,呼叫急救车辆,并通知附近的急救人员。

2. 快速开始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切记,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3. 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环节,应注意以下要点:- 压力适中:按压时用力要均匀、适度。

过轻会导致心脏无法充分得到血液供应,过重则可能造成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 深度合适:按压时应使胸骨下沉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 节律规律:按压和松开的节奏应保持一致,每分钟至少100-120次。

4.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形成心肺复苏的完整环节。

要注意以下要点:- 进行正确的头颈位置:抬起患者的下巴,使气道畅通,同时俯身听、看、感觉有没有呼气声和胸廓抬起。

- 有效的呼吸量:每次人工呼吸应使胸廓明显抬起,每分钟至少进行10-12次人工呼吸。

- 合适的呼吸频率:呼吸和胸外按压的配合要协调一致,避免过度或不足。

5. 心肺复苏周期:心肺复苏需要循环往复进行,每次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约为30:2,保持连续而有规律的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替救治。

三、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1. 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与成人有所不同,应注意以下要点:- 使用合适的力量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但避免过度施力,以免造成骨折。

- 使用合适的技巧进行人工呼吸,可以使用面罩、口对口或口对鼻等方法。

- 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要尽快实施,不要耽误救治时机。

2. 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当遇到患者突然出现气道异物梗阻导致窒息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先进行五次背部拍击,再进行五次胸部按压,以此交替进行。

心肺复苏考核的要点

心肺复苏考核的要点

心肺复苏考核的要点1、确保施救环境安全:基本生命支持大多在院外进行,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复苏成功而有效。

考核时要求操作者做出相应的手势,视线向前后左右上下观察以确保环境安全。

2、识别心脏骤停:(1)首先通过轻拍重唤确认病人意识,拍肩膀,分别在病人左右耳旁大声呼叫。

(2)同时判断呼吸和大动脉搏动情况:操作者将面颊贴近病人口鼻感觉有无出气,视线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右手示指和中指在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触摸大动脉搏动,并通过报数“1001,1002…1006”计时。

(3)呼救:患者急救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院外急救时一定要明确指定一个人拨打急救电话,讲明现场情况。

(4)体位:病人需去枕仰卧,后背垫按压板或者置于地面,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3、心脏按压:(1)操作者跪在病人右侧,靠近躯干,身体前倾。

(2)两臂位于胸骨正上方,肘关节伸直,双肩正对双手,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重力垂直下压胸骨。

(3)两手交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时掌根不要移位,双手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5)操作者按压时按照“01、02、03…30”报数。

4、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为最常用的方法,左手下压前额,右手食指中指在下颌骨处上抬,切记要抬上颌骨而不是颌部软组织,下颌角与耳垂连线要与地面垂直。

5、人工呼吸:左手拇指与示指捏紧鼻翼,吸气后双唇包住病人的嘴外缘,吹气1秒以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吹气时视线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6、复苏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大动脉搏动情况,呼吸恢复情况,瞳孔,面色、口唇、甲床颜色等。

7、几个重要数值要记牢: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胸骨下压至少5cm;人工呼吸频率8-10次/分钟;人工呼吸潮气量500-600ml;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为30:2;多名抢救者应2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者,5秒内完成交换;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价;复苏效果评估时间不超过10秒。

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要点

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要点

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意识: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以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
声呼喊“你还好吗?”如果对方没有反应,说明已经丧失意识,需要启动急救。

2.判断呼吸: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胸廓
是否有起伏,或使用计时器测量呼吸时间。

如果呼吸微弱或没有自主呼吸,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寻求帮助:在启动急救的同时,可以高声呼喊“快来人啊!”,并
请求周围的人拨打急救电话。

4.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解开上衣,双手交叉叠
放,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
捏住鼻子并防止漏气,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进行胸外按压。

6.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应该持续进行,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
人员到达现场。

心肺复苏术要点

心肺复苏术要点

心肺复苏术要点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以增加生存率。

CPR由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组成,以下是CPR的要点。

1.检查安全:在开始实施CPR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有危险物品或环境,先移除患者到安全区域。

3.检查意识:在开始CPR之前,先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

轻拍患者的肩膀并问:“你好吗?”,观察有无反应。

4.呼吸检查:如果患者无意识或没有呼吸,然后进行呼吸检查。

把耳朵靠近患者口鼻部位,观察有无呼吸、听有无呼气的声音。

5. 寻找AED: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附近,请尽快使用它。

AED可用于分析心脏节律,并提供电击以恢复正常心律。

6.叫喊帮助:如果有旁人在场,请他们帮忙。

指派人叫喊其他人前来协助,或通过紧急按钮寻求帮助。

多名救援人员可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7.脱去衣物:将患者的上身暴露出来,以便进行CPR。

如果患者有硬物、珠宝或紧身衣物,应尽快将其脱下。

8.开始胸外按压:将双手叠放在距离胸骨下缘约5厘米的位置。

将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用身体向下施加直线向下压力。

按压速度应为100-120次/分钟,压缩深度至少为5厘米。

9.保持呼吸:按压30次后,停止按压,开始人工呼吸。

将头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嘴对嘴、嘴对鼻或口对面罩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2秒,使胸廓上抬,观察胸廓下陷,然后进行下一次呼吸。

10.继续CPR:继续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频率进行,直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患者恢复呼吸或出现其他迹象。

11.不间断CPR:在进行CPR时,尽量减少停顿的时间。

每次转换操作(如检查意识、检查呼吸等)都应尽可能迅速和简明。

综上所述,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它可以恢复心肺功能并提高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1.检查环境:确保患者和自己的安全。

如有必要,将患者移至安全的位置,并确保没有不安全的环境或物品阻碍施救。

3.评估意识和呼吸: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正常呼吸。

可用"呼叫-应答-呼吸"的方法来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4.寻找脉搏: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或者呼吸频率小于正常,应立即寻找脉搏。

通常脉搏位于颈动脉或患者腕部,用两指轻压并检查脉搏有无。

5.开始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没有脉搏,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将双手放在胸骨中央,进行连续而有力的按压。

按压的频率是100-120次/分钟,并确保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成年人)。

6.符合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或面罩呼吸)。

须确保患者的气道打开,并通过将头后仰和提鼻运动来实现。

每次呼吸需要将空气吹入患者的肺部,以使胸部可见起伏。

7.继续循环: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患者恢复正常呼吸或自己身体疲劳无法继续。

如果有其他有培训的人员在场,可以轮流进行按压和呼吸。

8. 早期电除颤(可装备AED):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可用,应尽早将其应用于患者。

AED可监测患者的心脏节律,并在需要时反复电击以恢复正常节律。

9.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

一旦医疗人员到达,将患者的病历、病史和操作过程清楚告知医务人员。

10.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压迫患者的肋骨或腹部,以防止损伤内脏;2)确保按压的节奏一致,力度适中;3)如果患者有自动体外除颤器,一定要确保按其提示操作。

简述心肺复苏急救法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急救法操作要点

简述心肺复苏急救法操作要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正确操作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1. 确认患者情况:当发现有人倒地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可以试着用手去摇晃患者并高声呼喊患者的名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在发现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3. 进行胸外按压: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患者的胸骨,同时将手掌叠放在胸骨正中央的位置,另一只手掌叠放在上面。

然后,用身体重量的压力向下按压胸骨,压下的深度为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4. 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应当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在进行呼吸时,首先要将患者的头部后仰,并用手指捏住鼻孔,用另一只手控制患者的下颌。

然后,用嘴对嘴或用塑料面罩对口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应为1秒钟,并观察胸廓的起伏,使每次呼吸进入患者体内。

5. 持续心肺复苏: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尽量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者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如果有其他人员在场,可以要求他们帮助轮流进行心肺复苏,以减轻救护者的疲劳。

在操作心肺复苏时,除了以上要点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尽量避免干扰: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保持操作环境的安静和清洁,以提供最有利的复苏条件。

- 注意改变:在复苏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眼睑抽动、咳嗽或自主呼吸恢复等迹象,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 及时复苏:心肺复苏应尽早进行,每过1分钟未进行复苏,患者的存活率就会下降7%至10%。

因此,及时的心肺复苏是非常关键的。

心肺复苏操作注意事项及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注意事项及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注意事项及要点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呼吸
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以下是心肺复苏操作的注意事项
及要点:
1. 判断意识,首先,确保现场安全,然后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
声呼喊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
即寻求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2. 检查呼吸,倾听患者的口鼻部位,观察是否有呼吸。

如果患
者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的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 叫急救,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让旁人拨打急救电话并通
知医护人员。

4. 找到正确位置,将患者放平仰卧位,确保患者在坚硬的表面上。

5. 进行胸外按压,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下部,用力按压胸骨,按压深度约为胸廓下沿的1/3至1/2,按压频率约为100-120次/分
钟。

6.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的间隙,进行口对口或口对
鼻的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约2秒,观察胸廓是否有抬起。

7. 持续操作,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
达现场或患者有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8. 避免中断,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保持血液
循环。

9. 注意力分散,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专注,避免被旁人
的干扰或场景的混乱分散注意力。

10. 定期复查,在进行心肺复苏期间,定期复查患者的呼吸和
心跳情况,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措施,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同时
随时留意患者的反应和急救进展情况,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培训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培训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培训操作要点简介心肺复苏(pulmonary n,CPR)是一种应急救援技术,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心肺复苏培训操作的要点。

操作要点以下是心肺复苏培训操作的要点:1.确保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并遵循现场安全规范。

1.确保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并遵循现场安全规范。

1.确保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并遵循现场安全规范。

2.呼叫急救:在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报告事件,并准确描述患者病情。

2.呼叫急救:在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报告事件,并准确描述患者病情。

2.呼叫急救:在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报告事件,并准确描述患者病情。

3.检查意识: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认真看是否有自主呼吸。

3.检查意识: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认真看是否有自主呼吸。

3.检查意识: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认真看是否有自主呼吸。

4.开放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面朝上。

来回轻轻摇晃患者的下巴,以确保气道通畅。

4.开放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面朝上。

来回轻轻摇晃患者的下巴,以确保气道通畅。

4.开放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面朝上。

来回轻轻摇晃患者的下巴,以确保气道通畅。

5.检查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嘴巴和鼻子,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上下运动,并用手感觉患者的呼吸。

5.检查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嘴巴和鼻子,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上下运动,并用手感觉患者的呼吸。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1. 嘿,一定要先确认环境安全啊!就好比你不会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中间干这事吧!比如有人突然在路边晕倒了,那先得看看周围有没有危险。

2. 快摸摸患者颈动脉有没有搏动,这可不能马虎呀!就像你找东西一样得确定找对地方呀,要是摸半天都不确定,那可不行哦!比如明明就在那里却没感觉到。

3. 按压位置要准确呀,两乳头连线中点,别乱按哦!这就跟打靶要瞄准靶心一样,得精准才行呢!就像要是瞄错了地方能打中吗?
4. 按压深度得够呀,至少 5 厘米呢,别软绵绵的!这就跟用力跺脚一样,得使点劲呀!好比轻轻踩下去哪有效果。

5. 按压频率也很重要哦,得每分钟 100 到 120 次呢!这就像跑步的节奏一样,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啦!就像忽快忽慢的能跑好吗?
6. 人工呼吸可别忘了,捏住鼻子呀!这就好像给气球吹气要捏紧口子一样,要不然气都跑了。

比如不捏紧怎么能吹进去呢。

7. 吹气的时候要看到胸廓起伏哦,这表明有效呀!就像看到水面泛起涟漪知道有风一样。

要是吹了半天没反应,那肯定不对劲呀!
8.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专业人员到来,千万别半途而废呀!这就像跑步比赛没到终点就不跑了,那怎么行呢!比如都努力那么久了,一定要坚持呀!
总之,心肺复苏术真的很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呢!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要点一、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1、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而不是每分钟大约100次。

2、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而不是每分钟大约100次。

3、胸外按压的幅度: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

不再用5cm的成人范围。

4、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部回弹。

5、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婴儿(不包括新生儿)按压/通气比率仍是30:2,但有两点变化:①首先以进行30次按压开始CPR而不是进行2次通气②建议以大约每秒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持续进行胸外按压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6-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6. 即使心跳已恢复但仍较弱,仍需30:2进行按压复苏,增加复苏成功率。

7. 仍然提倡胸前捶击起搏二、建立了简化的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BLS流程)1. 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过去此法应用于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这些动作并不协调,也耗时,基于这些原因2010指南强调发现心搏骤停者立即启动EMS系统。

对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气样呼吸)成人马上做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流程进行了改进。

2.检查脉搏并不重要新指南弱化了施救者检查脉搏的重要性。

检查脉搏很困难,无血压或血压过低时甚至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也常常会出现判断错误,即使有脉搏急救者检查也不应超过10秒。

假定一个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呼吸或异常呼吸,可怀疑是CA。

现场急救者不应检查脉搏而应立即启动EMS系统。

3.减少按压中断有效胸外按压是持续至自主循环或复苏终止。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任何不必要的胸外按压中断(包括暂停按压进行人工呼吸)都会使CPR 成功率降低。

三、心肺复苏程序变化1. A.B.C步骤改为 C.A.B :2010指南最新变化是将基本生命支持(BLS)中的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检查是否正常呼吸然后又进行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人工呼吸。

CPR程序的更改其重要意义使缩短一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

这一步骤顺序的改变意味所有人要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理由:★大多数心搏骤停者是成人这些患者早期CPR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如按ABC顺序现场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放置防护隔离膜或其他进气设备都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CPR顺序能使胸外按压更早,进气延迟时间更少。

★ABC顺序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最难,相对胸外按压开始可以使更多心跳搏骤停者获得CPR,特别是对不能或不愿做人工呼吸者至少可以做胸外按压。

2. 非专业急救者单纯胸外按压:鼓励非专业急救者去做单纯胸外按压,实际更易于操作。

EMS调度人员可通过电话对施救者指示,为心脏骤停者进行单纯的胸外按压。

3. 先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前先行胸外按压(CAB顺序优于ABC)胸外按压可即刻开始CPR。

因为人工呼吸毕竟需要开放气道,固定头位密封口,口对口呼吸,取//安放球囊面罩呼吸器等都较费时间。

即刻开始30次胸外按压比2次人工呼吸耽搁时间少。

4. 不建议进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培训施救者正确使用此方法难度较大。

理由:研究结果表明:环状软骨加压可能会延误或妨碍实施高级气道管理,而且采用环状软骨加压的方法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发生误吸。

5.起搏器起搏没建议,研究无证有效。

6. 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最有可能的骤停病因展开施救行动例如:医务人员看到一患者倒下,可认定该患者已发生原发性心脏骤停且需要电击处理。

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EMS,找到AED立即心肺复苏和使用AED.7.对于认定因溺水等原因导致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应首先胸外按压并人工呼吸,在5个周期(大约2分钟)后再启动EMS系统8. 2010指南继续强调除颤: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9. 电除颤治疗早期电除颤对心脏骤停者存活的重要性表现为:①心跳骤停者早期多表现为室颤。

②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措施是电除颤。

③除颤的成功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每延迟1分钟下降10%。

④室颤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室停搏的倾向。

根据除颤器的不同,电除颤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手动除颤a.选择能量:单向波除颤器成人360j 儿童2-4j/kg双向波除颤器150-200jb.选择方式:非同步。

c.安放电极位置:右电极-右锁骨下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处。

左电极-左如乳头侧腋中线处心尖处d.电极板:涂以导电糊,两电极应相距10厘米以上并与皮肤紧密接触。

e.充电:按压充电按钮等待指示灯闪亮。

f.除颤放电:确定无人接触患者身体,同时两手按下放电按钮。

g.电击后即刻做5组CPR(30:2),再次查心律,判断是否再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利用成熟的,可靠的计算机装置,使用声和视功能的指引急救人员除颤的装置,由于心脏节律分析系统,指导电击除颤系统和电击除颤系统组成,故兼有自动化诊断,自动除颤和自动阻抗补偿功能。

AED除颤操作程序:打开电源——粘贴电极——分析心律(自动进行分析)——电击除颤。

10.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2010指南重新确认:当院外发生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 时,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AED或除颤器治疗心脏骤停的医务人员也应立即进行CPR,并尽早使用准备好的AED/除颤器。

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应在3分钟以内,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前进行心肺复苏。

理由: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已有数分钟,心肌将耗尽氧气和能量,进行短时间收胸外按压可为心脏输送氧气和能量,提高通过电击消除心室颤动(除颤),并增多自主循环的可能性。

11.研究证明先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先电击的好处。

虽然电击前进行2-3分钟的心肺复苏并不能提高室颤的整体存活率,但是从呼救到急救人员抵达现场的时间5-6分钟或更长,先进行心肺复苏的策略确实可提高心室颤动的存活率。

12. 如果没双向波除颤,可使用单向波除颤。

儿童除颤☆对于儿童患者尚不能确定最佳除颤剂量*没有儿科剂量衰减器系统的AED,应使用普通AED。

(旧)05指南:对1-8岁的儿童患者应使用儿童剂量衰减器系统的AED,使用单向波或双向波除颤器为婴儿和儿童进行除颤的首次剂量是2j/kg,第二次及后续的剂量为4j/kg.*(新)2010指南修改了原建议值:可以使用2-4 j/kg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但为了方便培训,可考虑2j/kg的首次剂量。

对于后击能量级别至少4j/kg,并可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10 j/kg或成人最大剂量。

*病例报告的记录是最高使用9 j/kg的剂量进行成功除颤,且没有副作用。

13. 2010指南强调加强团队协作。

胸外按压,气道管理,人工呼吸,心律检查,电除颤,液路开通及药物使用等多数由急救人员或救援队合作完成,多个急救人员到现场,每个队员要尽快被委角色,共同协作战斗,才能完成复苏任务的实施,故需要有效协作的,有组织的团队给予有效的救治,CPR强调多学科支持,集中治疗。

四、建立新的成人生存链由2005指南的四早生存链中添加第五个生命链环,改为新的成人生存链的五环,来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的重要性。

旧生存链:①早期识别求救②早期心肺复苏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五、高级生命支持(ACLS)可影响生存链的多个环节,包括心搏骤停的预防措施,心搏骤停的救治以及自主循环后患者预后的改善。

2010指南继续强调:有效BLS是成功的基础,即开始尽可能减少中断的高质量CPR,数分钟内对室颤/无脉VT的电除颤。

新增生存链的第五环即心搏骤停后的救治。

强调多学科综合优化救治的重要性。

从心搏骤停识别开始经ROSC后救治直至存活出院。

ACLS的评估和救治为BLS于神经功能长期良好预后提供一个关键和必备桥梁。

2010指南ACLS的主要更改如下1.气道管理新指南建议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复苏效果。

可用口咽气道作为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的代替。

心脏骤停患者常规使用进气时气管环状软骨压迫方法不再推荐。

2.简化了传统的心脏骤停流程,并提出替代的、概念性设计流程,以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两种流程调整和简化模式把重点放在对预后有重大影响的干预措施上。

重点放在高质量,最少中断CPR针对室颤//无脉性室速除颤,对无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不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

3.应用生理参数2010指南进一步强调了生理参数监测以优化心肺复苏质量并监测是否恢复循环。

把按压频率,幅度,胸廓回弹幅度均作为适时监测和优化CPR的指标。

建议使用易行生理参数如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值(SOVo2),指南推荐可根据PETCO2结果监测CPR质量和对ROSC的判断4.心律失常的治疗,建议用腺苷。

2010指南对于有症状心律失常的干预方法做了重要改变,在安全和潜在效能证据的基础上,腺苷被建议使用于稳定,单一宽QRS波形。

因为它不但安全而且在未发现的,规则的,单型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对治疗和诊断都有帮助。

5.删去阿托品。

不建议治疗无脉心电活动(PEA)心搏停止时常规地使用阿托品。

建议输注增强节律的药物,变时激动剂。

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心动过缓进行起搏的代替方法之一。

同样具有治疗效果。

6.推荐低温治疗。

保护心脑即“生存链”新五环综合的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内容之一。

恢复自主循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继续进行系统的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这包括低温治疗。

对于接受复苏的心脏骤停者,应考虑低温治疗。

成功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应充分考虑以降低体温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的代谢其降低核心体温能保护心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低温对脑也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降低颅压和预防脑缺血性损伤来发挥作用。

大样本研究显示,复苏后轻中度低温(32---34℃)可改善有目击者的室颤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不良精神系统预后(16—23%)低温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显著改善。

对于接受复苏的心脏骤停者,应考虑低温治疗。

成功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应充分考虑以降低体温对于其他心律导致显著骤停者,应考虑低温治疗。

低温治疗资料:超过复苏后昏迷患者应充分考虑予以低体温。

一旦低温治疗方案准备就绪应立即启动,并保证在推荐24h降温期间细心监督核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

同时预防寒战以及维持足够灌注压。

六、心脏骤停复苏流程图●BLS复苏流程图ACLS复苏流程图2010指南提出新的ACLS心脏骤停复苏流程图,替代传统的框架和线路模式。

两种流程调整好简化模式把重点放在对于预后有最大影响的干预措施上。

重点放在最少中断CPR上,针对室颤(VF)//无脉快速性室速除颤,建立血管通路,给药,气管插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