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小球弹性碰撞教案
高中物理小球弹性碰撞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小球弹性碰撞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小球弹性碰撞的计算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验证小球弹性碰撞的现象。教学内容:
1. 小球弹性碰撞的定义及特点;
2. 小球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3. 小球弹性碰撞的动能守恒定律;
4. 实验操作:用两个小球进行弹性碰撞实验。
教学步骤:
一、小球弹性碰撞的定义及特点
1. 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小球弹性碰撞的兴趣;
2. 介绍小球弹性碰撞的定义和特点。
二、小球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1. 讲解小球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2. 计算小球弹性碰撞中两个小球的速度。
三、小球弹性碰撞的动能守恒定律
1. 讲解小球弹性碰撞的动能守恒定律;
2. 计算小球弹性碰撞中两个小球的动能。
四、实验操作:用两个小球进行弹性碰撞实验
1. 准备实验材料:两个小球、直尺、台秤等;
2.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碰撞现象;
3. 计算实验结果,验证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定律。
五、总结与评价
1. 总结小球弹性碰撞的特点和定律;
2. 检查学生对小球弹性碰撞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教学辅助: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
3. 教学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反馈: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小球弹性碰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力对空间和时间的积累,是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前一节介绍了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理,而本节深入介绍了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这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自然界中四个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因而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动量守恒定律是B类知识点,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体、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不仅和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量守恒的条件,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前节教材讲述的冲量、动量及动量定理是全章的基础知识,在中学物理中用动量定理处理的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通常可看作质点)本节则将研究对象拓展到系统,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封闭系统中的一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处理物理综合问题以及学习新的物理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一维情况下两物体的相互作用情景中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并掌握定律内容及定律成立条件,了解定律的几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并使学生明白定律虽可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但其具有独立性、普适性。掌握定律中“系统”、“内力”、“外力”等名词的确切含义。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动量的变化和动量守恒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的探究使我们看到,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mυ的矢量和保持不变,因此mυ很可能具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二)进行新课
1.动量(momentum)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 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师: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
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师: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
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
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
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这个不变量就是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阅读与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系统、内力和外力概念。
师:请一个同学举例说明什么系统?什么叫内力?什么叫外力?
生:两个同学站在冰面上做互推游戏。如果我们要研究互推后两个人的速度
高中物理_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4、碰撞
【教学目标】
(1)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会应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弹性碰撞问题。
(2)了解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3)了解散射和中子的发现过程,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教学重难点】
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老师演示实验分析讲解,师生共同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牛顿摆球装置、自制碰球实验装置、气垫导轨、光电门、光电计时器、不同质量的滑块等
【课时安排】
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学生:列举所了解到的生活中的碰撞现象:碰碰车、台球、保龄球
教师:补充说明,宏观物体天体间的碰撞及微观粒子间的碰撞并举例说明微观粒子间的碰撞更加常见,例如教室内空气分子的碰撞每秒钟数亿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碰撞对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有重要意义。
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关于碰撞的观念说明什么叫碰撞或碰撞模型的特点。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碰撞发生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对碰撞系统来讲外力的冲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教师:提出问题,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碰撞过程能量守恒吗?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实验:碰撞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自制碰球实验装置:两个金属球、细线、铁架台、双面胶
学生: 利用两个碰球的实验装置,学生分组实验并上讲台展示实验现象、说明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按以下两个方案进行并得出结论
(1)实验方案一:碰球间不加双面胶
物理弹性碰撞妙招教案高中
物理弹性碰撞妙招教案高中
目标: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什么是物理弹性碰撞,掌握相关计算方法,从而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1. 弹性碰撞的概念和特征
2. 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
3. 弹性碰撞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场景引入弹性碰撞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碰撞的种类和特征。
2.讲解:介绍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的概念,讲解弹性碰撞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应用。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弹性碰撞结果,加深他们对碰撞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对弹性碰撞的认识,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1.教材《物理弹性碰撞》
2.黑板、彩色粉笔
3.计算器、实验器材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理解物理弹性碰撞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确认他们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念
“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创造性只能通过一定的条件背景去孕育。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甚至对力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的问题中,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它是除牛顿运动定律与能量观点外,另一种更广泛的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而且在今后的磁学,电学中也会用到此定律。2.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并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应
用广泛的自然规律,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a)动量守恒定律在子弹打木块模型中的应用。(b)动量守恒定律在人船模型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
a、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类问题;
b、能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子弹打木块模型;
c、熟练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人船模型;
2、过程与方法
a、熟练掌握两物体碰撞的几个基本公式;
b、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能量关系解决相关问题,如子弹打木块、人船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思维
方法及研究规律。了解物理学来源于生产实践。
b、通过常见模型的分析和处理,深入思考,形成规律。反过来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1 实验:探究碰撞
v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v =[ 2gL(1 - cos θ)]1/2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则 I合= m [ 2gL(1 - cos θ)]1/2,
方向水平向左。
已知物体所受 的冲量,求动 量的变化。
θ
L
h
已知物体所受 的动量的变化, 求冲量。
动能和动量、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区别
例3、质量为m 的小球以水平向右、大小为 v1的初速度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大小为v2、水 平向左的速度反弹,求此过程中墙壁对小球的 功和冲量。(已知碰撞时间极短)
分析:由动量定理,
Δp = I合= mg t ,方向竖直向下。
例2、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挂在O
点,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
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所需的时间为
t,求这个过程中重力和合力的冲量。
分析: IG= mg t ,方向竖直向下;
由动量定理, I合=Δp = mv - 0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并找到它的初末动量; (2)分析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3)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式;
知识缺陷提示
当直接计算动量改变量困难时, 不善于将问题转换成求合外力的 冲量
曲线运动中动量的变化和冲量
例1、质量为m 的物体作平抛运动,求抛出后 第2个t 秒内物体动量的变化。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
2 )就 数学 学科 而言 , 身就 是一 个系统 性较 强 的 本
科 目, 一 的解 题 , 容易 让 学生 只 能 掌握 其 点 , 单 很 不能 掌握 其 面 , 能做 到融会 贯通 , 以在 中学 的教 学 中 , 不 所 让 学生 掌握探 索性 学 习 , 多角 度 思 考 问题 , 显得 非 就 常重要 , 同时是提 高学生 能 力 的一 个 重要 过 程 , 因为 , 目前 的教学模 式不 仅要 培养 学 生 的应 试 能力 , 要 培 还
: 和 ; 别表示 碰 撞 前 的速 度 , 和 分 别 表 示 碰 分 。
撞后 的速度 , 有动 量守恒 定律 可知 : 则
I
养学生 的综 合素 质 ,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3 )变 式教 学 ( 索 式教 学 ) 教 学 设计 上 要 突 出 探 在
一
m
lV I
( l c I・i ÷ )s B C o n O -寺S ,c z.,  ̄o .
0
1
L f
1
同理 s ^ 一÷s AC, △ =寺s AB △O c △,, s B: △,, O = O.
所 以 S Bc S : △ r 一 1 2 4 △D:△ S AB J ::.
撞 过程 中 , 由于 相 互 作用 时 间极 短 , 互 作 用 力 又 极 相 大 , 统所受 到 的外力相 对很 小 , 以忽略 不计 , 就 系 可 这 可 以认 为 系统 内仅 有 内力相 互作 用 , 系统 遵 循 动量 故 守恒定 律. 在高 中物 理 范 围 内 , 撞 仅 局 限 在 球 的对 心 碰 碰 撞, 即两球 碰撞 前 的速 度 在 两 球 的 中 心线 上 , 们 用 我
高中物理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说课) 说课人物理组 殷仁勇
说课人 物理组 殷仁勇
一 说教材 江苏省教科版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总共有三节 内容:第一节 碰撞;第二节动量; 第三节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与以往教材相比,它把动量定理放在第二节动量的发展空间 栏目进行了介绍。江苏省“五严”规定后调整的普通高中物 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版)对这一章的教学要求如下: 1.动量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理解动量变化 量的意义,会计算一维动量的变化。(对动量定理不作要求) 2.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能用动量守 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关注动量守恒定律 建立过程,不要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3.碰撞(选学)4.反冲运动(选学)。
以v人为正方向 0=m人v人 -m鞋v鞋
鼓励学生给出鞋子和人体的估算数据,
2 设想一个很大的湖,积了一层厚厚的冰, 一个人困在湖中央,问如何脱险? 有的同学会回答:使用吹气的方法
以v人为正方向 0=m人v人 -m气v气
(五)碰撞球实验 演示碰撞球实验。现象两个球碰撞,一撞一停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模型 :两个的球一维碰撞, 碰撞的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列出动量守恒 和能量守恒方程
1 1 2
(四)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现象并进行半 定量分析 1 在男女花样滑冰运动中,男女运动员开场 动作一般都会把彼此把对方推开,问分开 后谁的速度大?
高中物理_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济阳
【教学目标】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
2.会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难点】
会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一、实验思路
教师:两个物体在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根据动量定理,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如果把这两个物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虽然物体还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外力的作用,但是有些力的矢量和为0,有些力与系统内两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相比很小。因此,在可以忽略这些外力的情况下,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使两个碰撞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0?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我们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应该尽量创造实验条件,使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0。
1 / 22
二、物理量的测量
研究对象确定后,还需要明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器材。
问题:想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根据动量的定义,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前后各自的速度。
教师:那么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直接用天平测量,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呢?
学生回忆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可行的方法进行实验的设计。
(一)方案一: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 / 22
(2)安装: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1.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备课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第5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本节课程需要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会用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物理观念】握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科学思维】会应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科学探究】观看演示视频后学生分组探究碰撞现象的特点,教师引导总结碰撞问题中的守恒量,能对常见的一维碰撞问题进行定量计算。
【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加深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教学难点】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碰撞现象
打台球打乒乓
钉钉子打桩机打桩
打篮球时的肢体碰撞拳击
低头族撞墙撞机
思考:
碰撞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陨石撞击地球而对地表产生破坏,网球受球拍撞击而改变运动状态……
物体碰撞中动量的变化情况,前面已进行了研究。那么,在各种碰撞中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
物体碰撞时,通常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的内力很大,因此,外力往往可以忽略不计,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下面我们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碰撞前后物体动能的变化情况,进而对碰撞进行分类。
研究两辆小车碰撞前后总动能的变化情况
二、【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研究小车碰撞前后的动能变化
如图滑轨上有两辆安装了弹性碰撞架的小车,它们发生碰撞后改变了运动状态。测量两辆小车的质量以及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研究碰撞前后总动能的变化情况。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
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
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这个不变量就是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阅读与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系统、内力和外力概念。
师:请一个同学举例说明什么系统?什么叫内力?什么叫外力?
生:两个同学站在冰面上做互推游戏。如果我们要研究互推后两个人的速度
分析高中物理中的动量守恒与碰撞问题
分析高中物理中的动量守恒与碰撞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动量守恒与碰撞问题
动量守恒和碰撞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问题。动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而碰撞则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动量守恒。动量守恒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封闭系统中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的动量增加,那么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必然减少,二者之和保持不变。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小,动量越大。而质量越小,速度越大,动量越小。这个定律在很多物理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两辆车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碰撞前后车辆的速度变化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碰撞问题。碰撞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情况。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后,它们的动量和动能都会发生变化,但总动量和总动能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会发生变化,但总的动量大小不变。而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后,它们的动量和动能也会发生变化,但总动量和总动能不再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但总的动量大小不变。
对于碰撞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封闭系统中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因此,在碰撞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来计算它们的动量,并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碰撞问题。例如,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质量和速度来计算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从而得到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高中物理弹性碰撞球教案
高中物理弹性碰撞球教案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弹性碰撞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 引导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弹性碰撞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
教学内容
1. 弹性碰撞的定义与条件。
2.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介绍。
3. 弹性碰撞中的速度关系和方向变化。
4. 实验操作:模拟弹性碰撞球的碰撞过程。
教学方法
- 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 讨论法: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小球的碰撞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问:“你们觉
得这两个球在碰撞后会发生什么?”通过学生的猜测,自然引出弹性碰撞的话题。
讲解理论
1. 定义介绍:首先明确什么是弹性碰撞,即两物体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的碰撞。
2. 守恒定律:接着引入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些定律在弹性碰撞中的体现。
3. 速度关系:用公式表达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关系,并讨论速度方向的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学生使用两个质量不同的球进行弹性碰撞实验。要求学生记录球的质量、碰撞前后的速度等数据,并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的习题,要求学生练习解决弹性碰撞问题,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类型的碰撞中去。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案篇1
课题:碰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碰撞的特点,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了解正碰、斜碰及广义碰撞散射的概念。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重点:
强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碰撞的特点:
物体间互相作用时间短,互相作用力很大。
2、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之和不变
3、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仅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碰撞后系统动能和小于碰撞前系统动能和,若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机械能损失最大。
4、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5、广义碰撞散射
6、例题
例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600g的滑块以15c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400g、速度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块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并在一起,求碰撞后的滑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质量为m速度为υ的A球跟质量为3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请你论证: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吗?
(1)0.6υ(2)0.4υ(3)0.2υ。
7、小结:略
8、学生作业P19③⑤
高中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