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资料

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
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
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
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表现主义建筑:(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
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
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工艺美术运动: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
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
代表作品是伯设计的“红屋”。
折中主义:折衷主义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以法国最为典型。
代表作巴黎歌剧院。
顶峰巴黎的圣心教堂。
装饰就是罪恶:1908年阿道夫·路斯出版了一篇文章《装饰与罪恶》,明确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畴,主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对于路斯来说,建筑去除掉装饰,是其精神力量的象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文档

外国近代建筑史一、近代建筑现象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
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
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基本知识】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英国国会大厦)和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2.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分希腊复兴和罗马复兴;希腊复兴:(英、德为主)(英)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德)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柏林老博物馆罗马复兴:(法、美为主)(法)巴黎万神庙、“帝国式”风格(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马徳莱娜教堂等)(美)美国国会大厦、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Romanticism)由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式,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
Eg.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发展到哥特式(英国国会大厦)。
折中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Eg.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3.法国大革命前后出现像部雷和勒杜那样企图革新的一代,追求理性主义表现,虽然也采用古典柱式构图手法,但趋向简单几何形体,或使古典建筑具有简化、雄伟的新风格,或力求打破传统的轮廓线。
部雷作品:伟人博物馆方案、牛顿纪念方案;勒杜作品:巴黎维莱特关卡、农村公安队宿舍4.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概况:①初期生铁结构—→②铁和玻璃的结合—→③向框架结构过渡—→④升降机与电梯—→⑤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19与20世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运用第一座生铁桥是英国赛文河桥(1775~1779)为了采光铁和玻璃最先用于透光顶棚,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是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在这里铁结构、石结构、玻璃材料得到有机配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2、市场 、
3、百货商店 、
巴黎廉价商场----第一座由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 巴黎廉价商场 第一座由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 采光的百货商店
4、博览会与展览馆 、 19世纪后半叶,工业博览会给建筑的创造提供了最 世纪后半叶, 世纪后半叶 好的条件与机会。 好的条件与机会。 博览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博览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在巴黎开始和终结,1798—1894 )在巴黎开始和终结, 范围是国家性的 世纪后半叶, (2)占了整个 世纪后半叶,具有国际性 )占了整个19世纪后半叶 质,博 览会的展览馆成为新建筑方式的试验田, 览会的展览馆成为新建筑方式的试验田,博览会的 历史不仅表现了铁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 历史不仅表现了铁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而且在审 美观上也有了重大的变化。 美观上也有了重大的变化。 在国际博览会时代中, 在国际博览会时代中,有两次突出的建筑活动
一、古典复兴
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 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 世纪60年代到 在建筑史上是指 世纪 年代到 世纪末在欧美 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西方近代建筑

伦敦水晶宫
“水晶宫”共用去铁柱3300根,铁梁2300 根,玻璃9.3万平方米,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 月,总共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1852-1854年, 水晶宫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组装时, 将中央通廊部分原来的阶梯形改为筒性拱顶, 与原来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形。 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 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 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去 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有些产品的 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 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的 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 特点重新设计,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 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接受。 因此,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 的困难。
维也纳学派会馆
维也纳学派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 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 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 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 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 的自由”。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 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 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 征而又独具特色。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 并在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 有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 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 人。
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 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 伦敦老火车站 耶鲁大学法尔南厅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概述西方近现代建筑转折——从古代到现代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背景:1、许多传统建筑类型如教堂、宫殿、城堡、府邸等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代建筑正处于建造盛期,工期紧迫,讲求效率和经济性;2、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应运而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
现代建筑的萌芽1、世界博览会建筑1851年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89年由法国铁路桥梁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博览会的机械馆就布置在铁塔后面,是一座空前的大跨度建筑,长420米,跨度达115米,四壁全为大玻璃)标志着20世纪建筑历史的到来,即现代建筑的诞生。
2、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为莫里斯和拉斯金1859~1860年间由魏布设计的莫里斯自宅“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
红屋平面布置按功能要求呈“L”型,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了传统贴面的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3、新艺术运动及其影响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是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
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其主要成就是室内装饰,建筑外形较简洁,常有花饰。
典型的例子是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
装饰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荣生长的草木的形状曲线,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莫不如此。
人物: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作品具有强烈的怪诞性,带着神秘的朦胧感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玩偶)、圣家族教堂(“玉米棒”,建造了110多年至今仍未完工)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瓦格纳出版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材料、新结构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路斯认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是依靠本身的形体之美而不是依靠装饰”,代表作为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建筑完全没有装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资料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现代开端:1917年,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 18世纪下半叶一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 19世纪下半叶一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 20世纪初一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 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一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一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 —1660年 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 英国工业革,到1789 —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 1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尺氏、 、、>:弟八早18世纪下半叶一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 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一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 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 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一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达到了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19世纪下半叶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0、最早的幕墙的实例是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的是利华大厦。
外国建筑史 复习要点总结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属于近代史范畴1917年以后属于现代史范畴本课程内容仅限于20C.70s近现代建筑不论是在建筑规模,数量,类型,技术,速度上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 罗马输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近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地体现着功能和科技的特征, 开始是注重使用功能, 近年来又强调精神与文化功能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分期第一阶段: 18C.下半叶至19C. 下半叶城市问题, 建筑矛盾, 新旧思潮斗争第二阶段: 19C.下半叶至20C. 初向现代建筑过渡第三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建筑普及全世界第四阶段: 二战以后科技日新月异, 现代建筑分裂, 城规与环境科学日益突出第一讲:工业革命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工业革命出现于18C.工业革命使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卫生条件恶化, 交通混乱,房荒严重.工业革命促使科技进步, 也推动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的产生.城市矛盾城市与人口的扩张, 使工业化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 工人居住区, 交通运输区, 仓库码头区等, 旧的以小规模的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布局遭到破坏, 大工业城市布局混乱,绿化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失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城市规划应运而生.新的城规手法伦敦改建规划巴黎改建(法国)----城市集中主义花园城市(英国)-----城市分散主义美国方格网(Gridiron)城市新协和村工业城市带形城市伦敦改建规划1666年伦敦大火, 城市需要重建, Christopher Wren 曾经提出过伦敦改建规划, 这是试图整顿旧城市的初步尝试. 但由于土地私有制, 无法实行统一规划, 这次尝试失败.巴黎改建(1853年起)法国人追求理性. 时间:1853人物:奥斯曼目的:解决城市功能结构;装点首都;改善环境,拓宽大道、疏导城市交通方法1. 城市道路结构:十字形加环形2.规划布局: 古典式规则,中轴线对称3. 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成比例控制, 建筑立面统一.4. 市中心改建以卢浮宫至凯旋门为最突出, 继承拿破伦大帝的帝国式风格, 将道路,绿地,水面,林荫道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为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市中心之一.5. 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6. 市政上下水设施, 照明设施, 交通设施改善7. 增加建筑面积.未解决的问题:城市贫民窟的问题新协和村Village of Harmony R.Owen空想社会主义自给自足的新协和村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失败意义: 虽然是乌托邦,但对后来的花园城市与卫星城市有影想花园城市Howard及他的书城乡磁体卫星城理论 Letchworth&Welwyn意义: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经济、环境、面貌都提出了见解,对规划学科意义较大,是现代英国卫星城镇的理论基础。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是建筑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时期,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受到了各种文化、社会和技术变革的影响,这些变革促使了建筑师们创造出了大胆、富有创意的建筑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建筑作品。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艺术与设计的革命,这对于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影响深远。
艺术家们开始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形状、颜色和材料的组合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开始追求新的建筑表达,试图摆脱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规则。
巴黎圆顶大教堂是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座教堂采用了新的建筑技术,如铁框架和玻璃屋顶,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轻盈而开放。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哥特式建筑,但在结构和外观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
这座教堂成为了许多后来建筑作品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诞生。
在德国,包豪斯学派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创新。
包豪斯学派的建筑师们主张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追求功能、效率和简洁。
他们设计的建筑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采用了新材料如钢、玻璃和混凝土,并尝试创造出高效能的建筑空间。
包豪斯学派的成果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美国,芝加哥的摩天大楼展示了工业时代的建筑奇迹。
摩天大楼通过钢结构和独特的外观设计,向世界展示了美国繁荣与创新的形象。
这些高楼大厦不仅仅是建筑的壮丽添景,更是城市的地标,象征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主义建筑也是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追求简洁、无装饰和功能主义,强调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密斯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大量使用玻璃和钢结构,创造出干净、简约的建筑形式。
近现代建筑史是一个多样而富有创意的时期,这里只是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和建筑作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简析

认真听课哦课程作业(作为评定成绩依据)•主题: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具体题目自定)•内容:分析西方当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注重个人理解,从自己的角度解读西方当代建筑的精神、推动力、方法特征、关注的问题、利弊。
•要求:(1)图文结合,以分析图解为主,文字部分限于图片的辅助说明和注释,每页不超过300字,线索明确,掌握以图象语言表达复杂观念的方法(2)采用A3图幅,硬质纸张(3)不可直接采用照片,须转为钢笔画,着色与否自定,不少于15幅(4)手绘图像可以通过拍摄或扫描转换为电子文件后成图;也可以整图手绘(可以采用拼贴方法)。
(5)不少于三张A3图,标明图号、姓名、学号、班级,按顺序排列(6)每个自然班按学号排列,装订为一册(7)字体、排版等方面注意与版式的结合关系(8)作业完成过程中尽量多与任课教师沟通,避免重大错误•最后一次课结束前上交•主要参考文献:弗兰姆普敦的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文或英文版外国现代建筑史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1、我们对西方现代建筑的考察始终立足于对当代建筑的关切,尤其立足于对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命运的关切。
因而,我们将不采纳一般的外国现代建筑史叙事方法,从一开始就将重心转向当代建筑问题的考察。
2、西方历史上不存在一个明确的近代时期,所谓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是一种简单将中国建筑历史对应到西方建筑历史的误读。
3、由于西方建筑在当代建筑中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由于西方建筑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巨大影响,也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将主要讨论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从现代到当代——由启蒙向消费文化的历史嬗变•第二章:现代性的发现与现代建筑的滥觞•第三章:当代建筑——流派及其背后第一章:从现代到当代——由启蒙向消费文化的历史嬗变一、当代建筑格局二、后现代转向一、当代建筑格局1、消费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建筑•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是西方上世纪60年代后发生的最重大事件•现代性价值受到挑战,发展和进步不再是绝对的价值尺度。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巴黎歌剧院
(The Opera, Paris, 1861~1874, Charles Garnier)
巴黎歌剧院
(The Opera, Paris, 1861~1874, Charles Garnier)
巴黎歌剧院
(The Opera, Paris, 1861~1874, Charles Garnier)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AEG Turbine Factory, 1909, Behrens )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英国议会大厦(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1836-
1867, Sir Charles Barry, Augustus Welby Pugin)
英国议会大厦(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1836-
1867, Sir Charles Barry, Augustus Welby Pugin)
1863年,近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被送上拱顶。
美国国会大厦(US Capitol, Washington DC, 1793-
1863,William Thornton, James Hoban etc. )
美国国会大厦(US Capitol, Washington DC, 1793-
1863,William Thornton, James Hoban etc. )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 (1907-1909, Mackintosh)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 (1907-1909, Mackintosh)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 (1907-1909, Mackintosh)
米拉公寓(Casa Mila, 1905-1910, Gaudi)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重点提纲

芝加哥学派──高层金属框架、横向大窗──(美)沙利文──C.P.S.百货公司大厦──“形式随从功能” 草原式住宅──自然典雅、注意比例材质──(美)赖特──威利茨住宅、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 德意志制造联盟──先进工业技术 (德)贝伦斯──AEG透平机车间──第一座现代建筑 (德)格罗皮乌斯──法古斯工厂、科隆住宅展览会办公楼
18 世纪下半叶-19 世纪 古典复兴──仿古典、扬弃哥特风 罗马复兴 (法)巴黎万神庙、雄狮凯旋门 (美)国会大厦 希腊复兴 (法)不列颠博物馆 (德)柏林勃兰登堡门、宫廷剧院 (美)林肯纪念堂 先浪漫主义 中世纪城寨堡式府邸 哥特复兴 (英)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个性、自然、异国情调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各种风格──集仿主义──(法)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 (意)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19 世纪-20 世纪初 工艺美术运动──田园式、摆脱古典形式——拉金斯、莫里斯——红屋(韦布) (比)奥太──布鲁塞尔都灵路⒓号住宅 新艺术派──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 (德)奥尔布里希──路德维希展览馆 (英)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 (西)高迪──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 ∗ (奥)瓦格纳──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学派 分离派──造型简洁、局部集中装饰 (奥)洛斯──斯坦纳住宅──“装饰就是罪恶” ∗ (荷)伯尔拉赫──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 (芬)老沙里宁──赫尔基辛火车站 同时期北欧
(美)柯布西耶──朗香教堂 象征主义 抽象象征 (德)沙龙──柏林爱乐音乐厅 (美)卡恩──费城理查德医学研究楼 具象象征 (美)小沙里宁──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耶鲁大学冰球馆 (丹)乌特松──悉尼歌剧院
20 世纪 60 年代后 (美)文丘里──栗子山母亲住宅、基尔特老人院,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美)摩尔──圣 · 约瑟夫喷泉小广场 (美)约翰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后现代主义──文脉、隐喻、装饰主义 (美)格雷福斯──波特兰市政厅、海豚旅馆和天鹅旅馆 (意)波托盖西──巴尔第住宅 (奥)霍莱茵──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德)斯特林──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 (日)矶崎新──筑波城市政大厦 (意)罗西──圣 · 卡塔多公墓、米兰格拉拉公寓、水上剧场、博尼芳丹博物馆, 《城市建筑》 新理性主义 (瑞士)博塔──圣 · 维塔莱河住宅、戈塔尔多银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德)昂格尔斯──马尔堡市利特街住宅群、法兰克福旧宅改建的建筑博物馆 (西)莫奈奥──马德里银行大楼、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 (葡)西扎──西班牙加利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 新地域主义 (荷)阿尔伯茨和胡特──阿姆斯特丹 NMB 银行总部 (美)普雷多克──奈尔森美术中心、威南迪住宅 (以)卡尔米──耶路撒冷以色列最高法院 (美)佩里──吉隆坡双塔大厦 (法)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美)埃森曼──福斯特住宅、韦克斯那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会议中心、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校大楼 解构主义 (荷)库哈斯──《癫狂的纽约:关于曼哈顿的回顾性宣言》 、 《广谱城市》 (德)里伯斯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英)扎哈──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维特拉消防站、东京札幌餐厅 (美)盖里──圣 · 莫尼卡自宅改建、航空宇宙博物馆、东京鱼餐厅、加州西海岸总部大厦、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 (美)白色派──埃森曼、格雷福斯、迈耶、格瓦斯梅、海杜克;霍尔──圣依纳爵小教堂,日本福冈公寓 (荷)库哈斯──巴黎达尔阿住宅; (法)希亚尼──法国一战纪念馆; (法)包赞巴克──拉维莱特音乐城 新现代 (日)黑川纪章;矶崎新──螺旋大厦;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美)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扩建、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 (美)路易斯 · 康──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院、埃塞特图书馆 (英)罗杰斯──劳伊德大厦、欧洲人权法庭 (英)福斯特──香港汇丰银行新楼、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大楼、柏林国会大厦重建 高技派新发展 (英)格瑞姆肖──塞尔维亚世博会英国馆 (法)让努维尔──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 (西)卡拉特拉瓦──埃拉米洛大桥、里昂萨特拉斯车站、瓦伦西亚科学城影像馆 (日)坂茂──2/5 住宅 简约风格 (瑞士)赫尔佐格和德 · 默隆──沃尔夫信号楼、多米纳斯酿酒厂、伦敦塔特现代美术馆 (日)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金泽 21 世纪美术馆、迪奥表参道店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精)

任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他的观念和作品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以他为
代表人物形成了维也纳学派。
2008年4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方晓风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
• 前现代时期的种种探索
维也纳分离派: 瓦格纳的学生们很快就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同传统划清界限的愿望, 1897年奥别列去、霍夫曼和画家克里姆特等一批30岁左右的艺术家成立名为 “分离派”的团体,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瓦格纳对年轻人表示了 支持,后来也转入了分离派。分离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和霍夫曼。奥别
新艺术运动: 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在欧洲大陆兴起,最初的中心是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 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区扩展。在实用美术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凡•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和霍塔(Victor Horta, 1861~1947)。主要思想是用新的 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从植物形象中提取了大量的造型素材。霍塔对金属结 构有浓厚兴趣,其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和人民宫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早期的高层建筑对这一新类型的形式规律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逐步由古典外衣向 简洁的立面演化。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先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 的口号,为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开辟了道路。
2008年4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方晓风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
• 前现代时期的种种探索
工艺美术运动: 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是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代表人物是拉斯金(John
科学进步和教学:力学的进步使结构计算成为可能,结构科学“使静力学民主化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较详细(无图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任课教师:SL,整理:ZRH,录入:WMQ)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的建筑1.复古思潮(1)古典复兴: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早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盛行的仿古典建筑的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古典复兴形成的原因: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
试图用古典主义外衣包裹建筑。
(2)浪漫主义:(更倾向于感知引导)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他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
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两者均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的两个阶段:a)先浪漫主义——封建贵族最求田园生活情趣以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
表现: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风格;追求非凡趣味和异国情调。
b)哥特复兴——大资产阶级为在国际竞争中强调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
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古典建筑所遏制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
EG:英国国会大厦(3)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星期的一种创作思潮,它越过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式样上的局限,任意选择和模仿历史上各种风格,把他们给组合成各种式样,也称“集体主义”。
折衷主义形成的原因:a)丰富多彩的建筑式样满足资产阶级的个人喜好b)人们对古建筑遗产掌握的越来越多的资料,可供选择的建筑式样变多c)新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技术与旧的产生矛盾,造成艺术观点混乱。
2.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1)初期生铁结构:单跨拱桥——森德尔兰桥,法兰西剧院(铁结构屋顶)铁和玻璃的配合:奥尔良廊,巴黎植物园的温室向框架结构过渡:哈珀兄弟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升降机与电梯(2)新类型: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3)帕克斯顿,水晶宫,1851,英国,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4)埃菲尔铁塔,埃菲尔,1889巴黎世博,内有升降机,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新旧矛盾)1.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1)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辛克尔、桑珀、拉布鲁斯特(2)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了一股反对工业,鼓吹逃离工业城市,怀念中世纪安静乡村,向往自然的浪漫主义情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绪论一、思考1、现代建筑的地位2、近现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原因、过程、结局及其影响3、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4、现代建筑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二、背景1、历史背景1)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变革2)资产阶级革命:克服封建传统教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建筑领域背景1)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2)建筑思潮开始转变: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三、近现代建筑史断代及发展线索世界史划分:近代史1640 英国资本阶级革命1871 法国巴黎公社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17 俄国十月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第一阶段----复古主义思潮时期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建筑上的复古主义思潮:法国:古典复兴,英国:浪漫主义,美国:折衷主义·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计思想的大量运用·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2、第二阶段----新建筑运动的初期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两大策源地欧洲: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美国: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两大倾向浪漫主义(英):保守工业革命---万恶之源---中世纪田园风光理性主义(德):理性工业革命---工业化---标准化、大量化3、第三阶段----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多种流派:野兽派、主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意大利理性主义、构成主义·四个大师格罗庇乌斯Groupius 德国密斯Mies 德国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法国、瑞典赖特Wright 美国·建筑理论1)重视建筑功能2)注重空间3)抽象的形式4、第四阶段----现代建筑走向多元20世纪60年代至今·建筑潮流1)对现代主义的修正典雅主义、粗野主义、富技派、象征主义2)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3)第三条道路寻求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现象建筑实践---个性化建筑理论---多元化第一阶段:现代建筑启蒙时期第二阶段:现代建筑探索时期第三阶段:现代建筑高潮时期第四阶段:现代建筑流变时期第一章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1.1复古主义建筑思潮一、概述:1、定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是指18世纪下半叶起,欧美先后留下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的统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自己总结

近现代四个阶段1.18c下半叶—19c下半叶传统建筑出现新矛盾,新旧建筑思潮斗争开始了,新技术与功能不断推进形式的变化。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索时期,也是向现代建筑的过渡时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
现代建筑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建筑与科学紧密结合,建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西方建筑思潮极为混乱。
第一章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美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混乱之中。
2、广大的民众仍只能居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一大威胁。
3、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二、复古主义思潮(一)古典复兴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没有简单的抄袭古典样式,古典复兴建筑形体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古典复兴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建筑,如: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还有纪念性建筑。
产生原因:1、由于对民主共和向往,唤起对古希腊罗马的礼赞,并向罗马借用英雄的服装。
2、考古发掘使人们看到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典雅、壮丽,并极力推崇。
1.罗马复兴:(1)法国: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帝国式”风格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巴黎万神庙(2)美国美国国会大厦美国白宫(3)英国英格兰银行2.希腊复兴(1)英国:希腊复兴的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爱丁堡中学不列颠博物馆(2)德国: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二)浪漫主义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古典主义抗衡,建筑上还追求超凡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是指从18世纪开始至今的建筑历史。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出现使得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铸铁和钢铁的出现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和耐用。
2.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它基于古罗马和希腊的建筑元素,形成了严谨的几何形状和对称的比例关系,如白宫和巴黎凯旋门。
3. 19世纪中期的工艺运动: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强调手工艺和自然材料,如红砖和天然石材。
这个运动在美国和英国尤其流行,如威廉·莫里斯的红房子。
4. 20世纪建筑:20世纪建筑有着多种风格,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现代主义强调简洁和功能性,如勒·柯布西耶的国际风格。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符号和意义,如弗兰克·盖里的惊奇派建筑。
5.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21世纪的一个趋势,其设计考虑环境影响
和可持续性。
例如,绿色建筑会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浪费和污染,以及优化室内环境。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知识点很多,但可以总结为以上几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对于未来建筑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在考研范围内所占比例近1/4,主要题目类型均有覆盖(填空,名词,画图,简答,论述),但总体还是可以分为记忆和论述两大类,记忆类考点集中在与现代派建筑相关的内容,而分析类则很有特点,往往是整份考卷中最为灵活的题目,可谓仁者见仁,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大方向有适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靠个人的理解和表达。
西方近代史纲的核心线索很明确,就是现代派建筑,具体又可分为产生,发展,兴盛,流变等几个环节。
产生
产生的背景有以下:
现代建筑产生之前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各种复古风格和折衷主义,(各自的代表作…)总的来说古典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桎楛,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建筑的产生,最重要的应该还是技术背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出现,从根本上打下了新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如最早应用生铁的一批建筑如赛文桥,水晶宫等,最早的大跨结构,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蒙马特教堂,最早的电梯otis,最早的钢框架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等等,还需总结)
思想背景,工艺美术运动,它的积极方面,反对古典样式的束缚,开始了新风格的探索,但消极方面,它的某些思想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比如热衷于手工艺的表现,这与工业革命的进步潮流又有相悖的地方。
探索与发展
早期的探索大致从两个方向,即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和理性的技术角度与建造方式的探索,其中后者更为本质和重要。
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
1)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家的不同表现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需总结)
起始,比利时
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奥地利,维也纳学派与维也纳分离派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麦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
荷兰,贝尔拉赫
芬兰,老沙利宁
等
2)西方现代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绘画流派: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表现主义(蒙德里安)等
建筑上的表现:
荷兰风格派
俄国结构主义
3)其它
表现主义,探讨混凝土的塑性表现力
意大利未来派(伊利亚·桑等),对未来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想象,包括巨型尺度的建筑,城市立体交通,强调速度和机器的力量(当时无一建成但很有远见,后来大都实
现)
意大利理性主义(代表人物特拉尼,代表作科莫警察局)等
技术角度与建造方式的探索:
1)德制联盟(贝伦斯,格罗皮乌斯等,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建筑,德国通用透平机厂房)
2)芝加哥学派(詹尼,沙利文等)
3)法国佩雷等前辈的探索
(各自的代表人物,作品,基本主张,影响等还需总结)
显然从技术角度出发的探索者大都成为现代派建筑的大师与代表人物,他们的基本主张最终概括成为现代建筑的基本内含。
现代派的兴盛
真正意义现代建筑的诞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几个重要机构的成立,CIAM,UIA,Bauhaus等
现代建筑五大师!五大师几乎是历年必考,代表了现代派建筑的中心思想,答题以主要思想主张作品为重点,简要答出生平,个人评价似乎价值不大,因为智者见智。
历年似乎从未针对格罗皮乌斯出题,大概因为他的观点多而杂乱,不易总结,若将笔记上的描述简要概括,只有两点,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
柯布
正统现代建筑的观点两点
功能主义,主要体现在“新建筑五点”(内容要掌握)
机器美学,几何化,抽象化,雕塑感,机器一样的外观
多元论战时期的补充
粗野主义与塑性主义,主要是对现代建筑纪念性表现的探索
浪漫和隐喻,郎香教堂!个人才华的展现
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主义,“光明城市”,工业化城市,雅典宪章中的阐述对城市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在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对城市环境特别是文脉等的保留没有得到重视
(根据近建史教材扩展补充,貌似也可见建工出版的城市规划教材)
密斯
密斯风格:
less is more,
皮包骨建筑,
钢与玻璃的建筑,
精致节点,
方盒子国际式,
后期典雅主义倾向
密斯的空间理论:
“Flowing space”,
“Total space”
规划思想:
几何秩序,网格控制线
赖特
浪漫主义贯穿始终
早期风格以“草原住宅”最具代表性
一字或十字平面,以大壁炉为构图中心
重视空间组合与体量穿插变化
建筑空间较开敞,注重与环境交流
出檐深远,层高较矮,常用层层的出檐,花台,窗台,扶栏等强调水平线条,整体风格潇洒飘逸
一生最具影响力的建筑理论,有机建筑理论
建筑要具有整体性,设计应是在功能,空间的基础上取得的由内而外的统一
建筑应当与环境充分融合以取得与自然的和谐
重视建筑材料的本色,突出不同材料不同质感
后期倾向于手法主义,追求独特的母题,新颖的空间,古根海姆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阿尔托
建筑观点
人本的设计观念,人是设计考虑的中心,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和自然主义的表现是阿尔托建筑设计的主题
用人情化地方化的手法,温和的修正补充现代主义建筑,现代建筑发展到新阶段需要解决人的心里领域的需求
他的地方化思想是新地方主义的先驱
人情化的六点表现手法:柔化环境,对光的精心安排,波形面的运用,连续空间(与flowing
space关联),片段整合(片段,拼贴等手法的先驱尝试),对比与协调
设计风格三个明显的阶段划分:
第一白色时期,立面简洁,功能合理,白色基调为主,偶有大胆用色,是探索现代建筑新的表现方法的开始,代表帕米欧疗养院,维堡图书馆,玛利亚别墅可作为转型作品
红色时期(塞尚时期),空间复杂,自由变化,大胆探索地方化特色,不排斥装饰,善用红砖,人工材料与自然材料大胆对比,代表作,山纳特塞罗镇中心
第二白色时期,空间更复杂,变化非常多,用波形面制造动态效果,代表作卡雷住宅,沃克塞涅斯卡教堂。
现代派的流变
现代派成熟与流变中的主要分支,流派,大事记:
如前所述,正统现代建筑成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50年代后,正统现代建筑的缺点开始显露,其中以CIAM第九次会议中的讨论最为激烈,之后多元论战的建筑思潮普遍展开,之后建筑思潮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多元论时期在多元论战早期,首先是五大师的建筑设计主张都做出了不同的调整,成为了多元论战早期几大分支的源头
·格罗皮乌斯对理性主义的充实提高,追随者TAC协和事务所等
·柯布,对混凝土塑性和纪念性形象的探索应用成为后来的粗野主义和隐喻主义,追随者日本的丹下,前川等,美国鲁道夫,英国斯特林等(史密斯夫妇也属该流派但出发点不同)
·密斯的精致节点设计和几何比例推敲构成典雅主义的基本精神,追随者,斯东,雅马萨奇,约翰逊等
·赖特晚年钟情于追求独特的建筑母题和奇异空间,成为追求个性与隐喻倾向模仿的对象,追随者,贝聿铭(美术馆东馆很典型)等
·阿尔托对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关注,成为乡土与地方倾向的开端,波塔与提奇诺学派,安藤等。
(以上追随者代表人物还需自己总结)
·除此,在六十年代出现一支新的建筑思潮,以科学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强调从技术层面补充扩展现代建筑,称为高技倾向,又由各自的技术切入点不同,分为强调幕墙技术效果的光亮式,光技派,强调技术设备的建筑电讯派(阿基格拉姆),强调大型预制构件装配的新陈代谢派等等。
·后现代70年代后出现和主要盛于美国,是多元论流派中比较激进的一支。
·新理性主义,新地方主义与后现代约略同时,只是兴起的地区不同,新理性主义主要在欧洲,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A·罗西。
新地方似没有明确定义,泛指各地在不放弃现代建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又对地方建筑传统有相当关注的建筑师。
·80年代后,后现代之风渐衰,建筑界重新审视正统现代建筑的价值,并有了新的改良,称为新现代建筑,在美国主要是以理查迈耶为首的白色派大行其道,而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有建筑师甚至格外标榜要捍卫柯布的基本主张成为所谓的新柯布派,代表人物希亚尼,这一时期坚持现代建筑基本观点的还有很多熟悉的欧洲建筑师,包赞巴克,佩劳,安德鲁等。
·解构主义诞生于80年代初,开始是以哲学家法国人德里达的哲学理论为思想指导,后来概念的外延逐渐扩大,不同的解构大师各以不同的主张加入其中,他们的共同点主要在于打破了原有的建筑的结构逻辑和生成模式,而追求全新的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式。
晚期现代建筑概念是相对特殊的,时间跨度也很大。
从定义上说是指以广泛的科学进步为背景,以科学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性思路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是相对于主张设计中保留和大量考虑地域和历史主义情节的后现代新理性新地方等流派而言,那么这种思潮早甚至可以追溯到60年代,包括炫耀高科技形象的阿基格拉姆和新陈代谢派等,也包括坚持以抽象思路设计建筑强调功能流线合理解决的新现代,并且直至今天仍然存在,只是炫耀的技术手段与个性化的现代建筑形象不断变化而已。
(个人认为解构主义在定义上与晚期现代关系不大,不应包含在内,仅供参考。
此外流派之间的划分并不都十分明确,不能说非此即彼,某些建筑风格和建筑师可能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被属到不同的流派当中,所以大的发展趋势才是掌握的重点,而关于各种流派的划分,在定义上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各种书笔记之间也多有差异,就不宜过分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