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养成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2a5ed5c1c708a1284a444b.png)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6)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7)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8)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9)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10)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11)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12)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3)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1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15)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16)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17)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18)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19)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20)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2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2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24)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25)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6)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27)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8)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29)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30)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31)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2)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内容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806683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5.png)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内容(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饭前便后洗手。
2、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行注目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
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和顺序,不插队、不推搡,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走人行横道线。
2、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3、没有家长的带领,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4、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花草树木的围栏上,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要明确要求,听从指挥,使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不做可能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危险动作。
7、参加劳动时要注意劳动安全,擦洗门窗时,不要把身子探出窗外。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fe6b9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5.png)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智慧和身心健康。
下面将介绍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注重礼貌和文明待人,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礼仪风度。
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
通过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劳朴素、友善宽容等良好品德,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的人。
三、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术能力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养成积极主动、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保持身心健康。
五、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
通过培养孩子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
六、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培养孩子保护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情绪管理教育情绪管理教育是培养孩子情绪调控和情商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增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情商水平。
八、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培养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教育。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礼仪教育、品德教育、学习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品德、智慧和身心健康。
这些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心的人。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40d0f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a.png)
幼儿园养成教育一、引言幼儿园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标准格式。
二、课程设置1. 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包括饮食、卫生、睡眠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比如,教导幼儿正确刷牙、洗手等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对营养均衡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社交教育课程社交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
同时,也教导幼儿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品德教育课程品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诚实、友善、守纪律等美德,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4. 创意教育课程创意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幼儿园养成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2.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
3. 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是培养幼儿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四、评估方式1. 观察评估观察评估是幼儿园养成教育中常用的评估方式。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其行为习惯、社交能力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9d660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c.png)
幼儿园养成教育幼儿园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品德素质和学习能力,匡助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养成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标准格式。
一、引言幼儿园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品德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目标1. 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养成教育,幼儿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理能力、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
2. 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通过养成教育,幼儿将逐渐培养积极向上、友善守规、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
3. 培养学习能力:通过养成教育,幼儿将逐渐培养好奇心、探索欲和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内容1. 生活习惯培养- 自理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梳头等基本自理能力。
- 卫生习惯: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勤刷牙、保持环境整洁等良好卫生习惯。
- 饮食习惯: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均衡、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2. 品德素质培养- 友善守规:教育幼儿学会友善待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和秩序。
- 诚实守信:教育幼儿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他们讲真话、守承诺的能力。
- 勤劳自律:教育幼儿养成勤劳自律的习惯,培养他们爱劳动、自觉遵守纪律的能力。
3. 学习能力培养- 好奇心培养: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探索欲培养: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个别辅导和小组活动: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匡助他们克服难点,提升能力。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e3f06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d.png)
幼儿园养成教育幼儿园养成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能力,为其整个成长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
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幼儿园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自律、守纪律、爱整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进餐时要注意礼貌,不浪费食物;玩具使用完毕后要整理归位,保持教室的整洁等。
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孩子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意识,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二、培养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幼儿园养成教育还致力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
幼儿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相互合作。
例如,进行团队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意识;进行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小就具备积极主动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三、培养社会能力和情感应对能力在幼儿园养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和情感应对能力同样重要。
幼儿园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和学习团队合作、分享与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发展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
同时,幼儿园也注重情感管理教育,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的表达和应对,培养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辅导。
同时,也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充分尊重和关怀的环境中展现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养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资料
![养成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6117f0910ef12d2af9e7f7.png)
11月德育主题养成教育一、概念:“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二、意义:1、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一生!好习惯的养成多么重要!2、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三、培养措施:现在是学生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及专业知识传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段!教育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就是从养成教育入手!四、养成教育的内容如下:9个学习好习惯(1)提前预习 (2)专心听讲 (3)爱提问题 (4) 完成作业 (5)查寻资料 (6)不磨蹭 (7)仔细审题 (8)勤于动笔 (9)认真书写9个阅读好习惯(1)读好书 (2)好读书 (3)爱护书籍 (4)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5 )做摘抄画重点 (6) 读、写.、思相结合 (7)读后善于总结 (8) 善于使用工具书 (9)善于交流心得9个做人好习惯(1)心态积极 (2)孝敬老人 (3)勤俭节约 (4)持之以恒 (5)充满自信 (6)守时惜时(7)诚实可信 (8)善待他人 (9)不给他人添麻烦9个礼貌好习惯(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2)不乱翻别人的东西(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 (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礼貌待客(6)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7)使用礼貌用语(8)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 (9)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9个安全好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2)遵守公共秩序(3)不急追猛跑(4)不玩火(5)不逞能(6)离家离校要向加长或老师打招呼(7)右行礼让 (8)有自我保护意识 (9)不做危险动作9个劳动好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4)按要求做到位 (5)学会共同劳动 (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巧做 (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9个卫生好习惯(1)饭前便后洗手 (2)早晚刷牙 (3)每晚洗脚洗袜子(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自己整理好房间用具和衣物9个饮食好习惯(1)定时定量 (2)细爵慢咽 (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 (5)不挑食不偏食 (6)不吃不合格食品(7)不边走边吃 (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9)少吃零食。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f0b86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9.png)
幼儿园养成教育幼儿园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方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品德和行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1. 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整理玩具、洗手、穿脱衣服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2. 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动手实践活动,如插花、剪纸、拼图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合幼儿的动手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1. 合作与分享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2. 情绪管理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情感,学会控制情绪。
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感表达游戏等,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1. 爱与关怀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爱与关怀能力,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亲子活动、亲子关怀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
2. 艺术教育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
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1. 游戏与探索幼儿园通过游戏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
2. 科学教育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教师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教育日记5篇]养成教育内容5篇
![[教育日记5篇]养成教育内容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db852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f.png)
[教育日记5篇]养成教育内容5篇养成教育内容篇(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事倍功半。
那么,我们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这四种习惯必不可少。
一是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个计划。
不打无准备之仗,一般来说,仓促应战都是要失败的。
计划应包括目标、缺陷、改进措施。
目标就是各门学科到期末时提高到的成绩。
缺陷就是你学习各门学科的薄弱环节或学习障碍(包括思想上,学习方法上),针对你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二是把好三关,循序渐进“三关”就是预习、上课、复习。
预习是学习的一半,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预习使我们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难点,提出疑问。
如果我们不预习,上课时我们就成了无头苍蝇,盲目听课非常吃力,有时根本听不懂,不知老师在说什么,没有效果可言。
有了预习,集中精力听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增强听课效果,减轻听课负担。
上课要做到三勤:勤动脑——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的基础上,力求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勤动手——适当做些笔记(包括重难点、基础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动口——就是要积极发言,它能够开动脑筋、锻炼胆量、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上课时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我们除了向书本、老师学习外,还向同学学习,上课前要将书、笔记本、学习用品准备好,不要等到老师上课了,你还在找东西。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除了特别难的问题外,作业应独立、及时完成。
复习还包括反复看课本,温故而知新。
三是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一)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其规律性。
读书靠死搬硬套、死记硬背,其效果很差,这叫吃力不讨好,知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不理解的记忆你会感觉很累;有些同学看起来很用功,可是成绩却不见得好,就是不理解的缘故;当然记忆能加深理解,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毛泽东读书,不仅自己会背,连旁边的同学也会背了。
小学生习惯养成双十条内容与要求
![小学生习惯养成双十条内容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035c67e27284b73f242501a.png)
小学生“习惯养成双十条”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与要求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举止文明2、诚实守信3、尊重他人4、守时惜时5、懂得感恩6、勤俭节约7、遵守秩序8、勤于动手9、锻炼身体 10、讲究卫生(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2、善于思考3、敢于提问4、与人合作5、自主读书6、认真书写7、自评互评8、搜集资料9、动手操作 10、按时作业(一)行为习惯目标细化要求1、举止文明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9)、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做到,表里如一。
10)、不轻易允诺,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11)、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12)、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13)、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14)、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15)、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16)、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a0ee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2.png)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论文关键词:亲职教育养成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能力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审美情趣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要遵守严格,持之以恒,“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
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
一亲职教育与养成教育亲职教育这一称谓为西方诸国20世纪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
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
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但二者又有所差别,亲职教育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使父母成为称职父母的角色,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
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
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
亲职教育是归属于成人教育的范围,因为父母都已成年。
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由社会来教育其家长,有时又被列为社会教育的范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亲职教育水平的素质提升。
尤其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亲职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特色,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者所赞赏,符合教育起始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完成于社会的终身教育的亲职教育的走向规律。
亲职教育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职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
社会发展加速度,家庭教育常处于焦虑与矛盾之中,既想依恋传统又欲追新,如何处置,只有接受亲职教育,使之明了追新求异并非丢掉传统,只有学会因时空改变需求必须相应做出调整的本领,才能不辜负新时代赋予父母肩上的神圣使命。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9fca9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a.png)
幼儿园养成教育幼儿园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素质,使其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内容1. 身体养成教育: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2. 智力养成教育:幼儿园通过启示幼儿的思维、培养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
3. 情感养成教育: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通过亲子活动、情感教育等方式,匡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4. 社会交往养成教育:幼儿园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匡助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
5. 语言养成教育: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幼儿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匡助幼儿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匡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3. 培养社交能力:幼儿园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和合作意识,匡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分享和合作,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4. 培养自理能力:幼儿园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手等,匡助幼儿逐步独立和自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5.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园养成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结语幼儿园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培养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匡助幼儿全面发展。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c5c5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png)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 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帮助个体形成健康、积极、有益的品德和智能养成的教育活动。
在当今社会,养成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所重视,并被视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旨在帮助教育机构或学校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个人发展。
2. 目标本养成教育方案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施步骤3.1 确定养成内容首先,需要确定养成教育的内容。
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适合的养成内容,比如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
3.2 制定教育计划根据确定的养成内容,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应包括养成目标、教育活动和评估方式等。
教育活动可以包括课堂教学、讨论和互动、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养成内容。
3.3 确定教育资源和工具为了有效开展养成教育活动,需要准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和工具。
可以利用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可以制作教育视频、手册等,以便学生随时参考。
3.4 组织教育活动根据教育计划和准备好的教育资源,组织养成教育活动。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讨论,也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和实践养成内容。
3.5 评估和反馈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养成教育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施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养成教育方案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学生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养成教育方案的评价和反馈。
2.教师评价: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教学反思等方式,评估教师对养成教育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218af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f.png)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I.引言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学会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中学的学生养成教育,旨在全面开展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
II. 培养学生的品德品德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品德培养的具体举措: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加强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增加道德教育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思辨性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3. 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III. 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业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下是学业提升的具体举措:1. 定期开展学业水平评估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学业评估方法和标准,定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
2. 教师精准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样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IV.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体育培养的具体举措: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学校要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接触多种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2. 注重体育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是培养他们体育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培养他们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安全保障学校要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器材和场地,并加强体育教师的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a743d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1.png)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培养非常规、自主性品质和能力,使个体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小学学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对象,因其处于敏感的成长期,对于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以期提供一套可行的指导方案。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并倡导同学之间的友好交往。
同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环境和道德榜样,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
2. 设置情感沟通通道:为学生提供诉求的渠道,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扰,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桥梁,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1. 规律的学习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鼓励他们养成按时作息、定时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家校共同努力,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明净舒适。
2. 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
3. 坚持品德教育:通过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 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开展,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提供多元化的艺术课程:学校要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展示个人才艺。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准备。
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养成教育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100291090c69ec3d5bb75d6.png)
养成教育具体内容(一)举止文明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10、自觉配合值周生的日常管理。
(二)诚实守信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6、虚心接受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
(四)守时惜时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父母的辛勤劳动。
(六)勤俭节约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375f5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c.png)
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案一、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养成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提出一套完整的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 制定详细的作息计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完成目标获得成就感。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1. 开展义工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组织班级的公益项目,让每个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感。
3. 鼓励学生帮助同学,关心他人,在班级中形成互助友爱的氛围。
4.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开展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 开展寓教于乐的数学、科学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读书,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4. 开设科技实验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五、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1. 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开展各种运动项目。
2. 进行健康饮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教育学生关注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保持整洁的好习惯。
4. 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1. 开设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创作能力,开展美术作品展览。
2. 组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廊等文化场所,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艺术修养。
4. 组织文学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爱好。
(完整版)家长养成教育内容
![(完整版)家长养成教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089b7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5.png)
(完整版)家长养成教育内容1. 引言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和启蒙者。
家长的养成教育内容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家长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指导和培养孩子。
2. 提供积极的榜样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积极的榜样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展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以鼓励孩子正面发展。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培养孩子积极性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有效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困惑和问题,并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4. 培养良好的惯与价值观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感和协作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鼓励他们坚持努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5. 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家长应该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发展多样化的兴趣和才能。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丰富的研究材料和适宜的研究机会。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区组织,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6.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有效管理情绪,如愤怒、焦虑和压力等。
家长可以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供适当的情绪管理方法和技巧。
7. 鼓励自主研究和探索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的自主研究和探索精神。
提供自由的研究空间和资源,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可以给予适度的支持和指导,但不应过度干预,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研究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8. 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家长应该与配偶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给孩子提供稳定和温暖的家庭环境。
家长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爱的呵护,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9. 结论家长养成教育内容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养成教育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144e347fe4733687e21aa66.png)
养成教育具体内容(一)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从文明、学习、生活、安全卫生、节俭五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习惯。
1、学习习惯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2、文明习惯①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 ,进出校门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3、生活习惯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④上学不迟到,放学要排队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⑤天天洗脚,经常洗澡、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⑥出入教室,不打闹。
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⑧星期天、节假日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4、安全习惯①上下学,不拥挤,有秩序;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边走;③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④站队不拥挤,以免撞伤;⑥不要随意到水池里游泳、玩耍;⑦教师要备好安全课,上好安全法制课;⑧不玩火、玩电、不偷盗、不拿危险制具。
学校养成教育的内容及家长该如何配合
![学校养成教育的内容及家长该如何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875e61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6.png)
学校养成教育的内容及家长该如何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包含两个大的方面,即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两个方面。
这两方面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行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下面我们来了解其具体内容。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1、学会认真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学习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收集资料的习惯。
9、动手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任务)的习惯。
(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内容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学生整齐的方队上周会课,有利与形成良好的校风在学校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儿童通过坚持、专注地去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养成教育内容),获得的自我评价与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配时,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涯”大有前途。
其实这就是能力感。
能力感是一种美德,形成于爱的关注与鼓励。
反之,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这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呢?1、我们先要了解学校“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老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建议家长多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子女在校表现,向老师汇报子女在家的表现。
2、家长要严于律己,为子女树立好榜样。
3、不要忽略子女的品德教育,只注重成绩。
以上是我个人对家长的建议,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同时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什么?习惯。
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还是习惯。
”好的习惯造就你,坏的习惯毁掉你。
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们意识很强,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为孩子选择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在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同时,许多家长都忽视了孩子的养成教育。
其实孩子最基础的能力培养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细节成就孩子一生,家庭教育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
每一个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习惯。
正是这些细微的习惯构成了一个人的素质底蕴。
然而习惯,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究竟什么是孩子的“必修课”?什么样的能力是能够支持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
良好习惯主要包括: 1、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要注意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要营造科学的生活环境,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需求。
包括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科学搭配孩子的饮食,避免孩子偏食、挑食,倡导喝白开水,禁止吃滋补品等等。
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
积极的锻炼与合理的膳食是孩子健康的物质保障。
家长要避免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生存发展的基础。
2、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举止,与人和周围事物良好相处的行为方式,做事专心,有始有终……科学研究和事实都表明,决定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做事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而这些都源于最初步的习惯的养成。
可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基础。
3、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喜欢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们未来创新的基本素养。
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喜欢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提问、喜欢控索、关注周围生活的变化……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从表面上看,它不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那样立竿见影,但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有好的环境。
孩子爱学习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让
孩子专心学习,家长就要做到专心做事;让孩子喜欢阅读,家长除了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还要身体力行,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家长做事就不能轻易放弃,虎头蛇尾。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成人必须要“从我做起”。
4、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主要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形成,这也是未来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要让孩子在祥和的人际环境下大胆地与人交往,成人要积极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机会和条件。
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期。
孩子习惯的养成一旦被忽略,不良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克服不良习惯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养成良好习惯成为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