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认真履行职责 、 转变工作作风, 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让政府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2这是 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的客观 要求 。科学 发展观 的核 心是 以人为本 , . 因此 , 必须 要做 到发 展为 了人 民、 发展 必须 依靠 人 民、 发展 成 果 由人 民共 享 , 人 民的利益 作 为一切 工 作 的 出发 点和落 脚 点 , 把 不 断满足 人 民群 众 多方 面的需求 , 促进 人 民 的全 面发展 。中国的经 济水平 在“ ~五 ” 长很 快 , 国人 民 十 增 全 创 造 的经 济财 富 . 怎样让 人 民共享 ?财 政部 在全 国人大 会议举 行 的“ 财政 政策 和有 关 问题” 者会 明确 记 指出, 中央 财 政用于 民生的开 支 , 年 将会 占到中央 财政支 出的三分 之二 左右 。从 全 国来说 , 别 是基 今 特 层财 政 , 一般 用于 民生 的开支 要达 到 7 %至 7 %。 年政 府要集 中力量 做一些保 障和 民生 的大事 , 0 5 今 主要 是教 育 、 医改 、 安居 、 社保 四大 块 。 3 是 实现社 会主义 最终 目标 的客观 需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实现 了快速 发展 , . 这 我 但收 入差 距 较大 、 学难 、 房难 、 上 住 看病 难等 问题 已成 为社 会 的不和 谐 因素 。只 有 关注 民生 、 改善 民生 , 能促 进 社 才 会 公平 正义 . 能逐步 实现 全体 人 民 的共 同 富裕 。温 总理 2 1 年 2月 2 才 01 7日做 客 中 国政 府 网和新 华 网 与 网友在 线交流 时 , 到个税 问题 :实 现收 入公平 , 提 “ 是政 府努 力的 目标 。” 我们将提 高个 人所得税 工薪 “ 所 得 费用扣 除标准 。这是 我们今 年给 老 百姓 办 的第一件 实事 。”
关注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社区
关注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社区摘要文章是就城市社区弱势群体面临的基本生活、住房保障、子女上学等基本问题,进一步指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区弱势群体保障不足、仍不健全,以及提出城市贫困家庭存在就业少现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并展开全面的剖析、讨论和探讨,从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建议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从城市廉租房政策的推广、从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以及从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的资助等方面入手,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出发,并通过财政拨款、落实税收、筹集善款等方式实现社会共担责任,切实解决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进而积极探索我们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方向和思路,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区、弱势群体、民生、和谐自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9月提出构建“和谐广东”的战略以来,接踵而来的就是关于“什么是和谐社区”?“如何建立和谐社区”?等一连串问题。
由于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没有社区和谐,便谈不上创建社会和谐.可见,和谐社区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社区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和谐广东”的治省目标后,紧接着对社区建设提出的要求。
一、“和谐社区”与“社区弱势群体”“和谐社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通过社区与政府、企业、社会与环境、社区与居民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热爱、人人享有的安全、团结、幸福、和谐的大家园。
贫穷落后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脱贫致富任务艰巨,我们的责任就是关爱群众、依靠群众,与各族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贫穷落后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人民生活缺乏物质基础是社区不和谐的关键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关注社区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然而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一些弱势群体的人们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实我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已将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再次提到重要议程,可见咱们国家要解决弱势群体民生问题的决心之大。
关注民生问题教学案例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掀起“问责
风暴”的意义。
• 实行问责制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权力是一把双 刃剑,为了防止对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 监督和制约。
•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执政、做好工作的必要 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 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 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 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 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造 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 政府。
•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克服困难,采取措施,推动社 会事业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我 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变式题】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怎 样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稳定?
•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既要善于把握主流,也不可忽视支流。分配制度 既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也要坚持其他分配方式 。
问题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你认为怎 样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 切实履行自己职能的政府;明确自己责任, 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的政 府(依法行政的政府);
•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政府。
【提高题】问题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 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该如何作为?
• 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 展更加突出位置。
• 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 的环境,提供信息服务。
•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自主创业和自 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解读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解读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是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人民
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和幸福感。
具体来说,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问题:教育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在和谐
社会构建中,应该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受教育
权利。
2.医疗问题:医疗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该加强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群
众的健康权利。
3.就业问题:就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发展
的重要领域。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该加强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率,保障
人民群众的就业权利。
4.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该加强社会保障投入,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利。
5.住房问题:住房是
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
该加强住房政策,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权利。
总之,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是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解决人民
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重要领域。
只有解
决好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关注民生
向 , 证 全 体 人 民共 享 改 革 发 展 的 成 果 , 迫 切 需要 保 是 认 真 思 考 并 着 力 解 决 的 一 个 突 出 问题 。 个 问题 不仅 这
严 重 影 响 我 国和 谐 社 会 的 建 设 、 济 社 会 的健 康 顺 利 经
发 展 ,而 且 还 直 接 危 及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和 政 治稳
二是 从政 府 角色上讲 , 转 变政 府职 能。 生 问 要 民
聚 全 体人 民 共 同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重要 环 节 , 而解 决 民 生 问题 , 是 满 足 人 民群 众 利 益要 求 和 实现 人 民共 享 正
题 是 一 个 公 共 性 质 的 问题 . 决 社 会 公 共 性 质 的 问题 解
生 问 题 作 为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一 项 内容 纳 入 领 导 班
益密切相 关的教育 、 医疗 、 会 保 障 等 社 会 事 业 的 发 社
展 关 注 不 够 。 经 济 发 展 水 准 相 比 . 国 基 本 民 生 状 同 我 况 和 共 公 福 利 的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 中 , 众议 论 最 多 其 民 的 贫 富 分 化 还 在 继 续加 剧 。 如 何 坚持 共 同 富 裕 的 方
是 政 府 的基 本 职 责 。 变 职 能 , 转 主要 是 从 过 去 强 调 经
济发 展 转 向公 共 服 务 领 域 . 极 建 立 公 共服 务 性 政 府 积 职 能模 式 , 政 府 更 多 地履 行 公 共服 务 的 职 能 。 使 三 是 从 资金 投 入 层 面 上 讲 .要 和社会 事业发 展 “ 一条腿
长 、 条 腿 短 ” 不 协 调 现 象 。 们 必 须 调 整 发 展 思 一 的 我
热点预测05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固无待言”“苟其施政之本 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度。 原因:根据“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梁启超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根据“其为意气 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 (2)政策设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免役法的内容进行阐述;积极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免役法 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根据材料”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 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主观上可知为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客观上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进行 分析。
3.(2020·山东卷)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 “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 【详解】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 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 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 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 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 故选C。
谈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
谈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党“坚持执政为民,首先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2003年胡主席视察京郊时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03年1月25日)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和春节期间视察甘肃时,胡主席再次将民生问题提出来,并强调注重和着力解决好。
民生问题是个动态概念,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安定团结、国家建设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关系更加密切的现实问题,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突出的问题。
就业——民生的根本。
就是说,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则有其食、寒则有其衣。
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
教育——民生的基础。
就是说,抓好国民教育,实现读者有其书,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是人民走向富裕的必要条件,更是国家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大计。
收入分配——民生的源泉。
就是说,收入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
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公平合理正义,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去“奔小康”。
社会保障——民生的依托。
就是说,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生息繁衍的基本保障。
只有把老百姓人人装进“保险箱”,大家生产生活才会有安全感,才会由衷感谢党的恩情,由此感受社会主义的温暖。
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高最现实的目标,是国家又好又快发展、党的长治久安。
胡主席在2003年京郊踏雪视察时就指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 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他又指出:我们将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九年级政治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 源协调发展。
二、聚焦热点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加快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 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 设和谐社会”。
•
;/ 嗨热线网
5、构建和谐社会,对应课本观点: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公平正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诚信友爱-----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
充满活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安全有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2008年10月9日至12 日在北京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 幕,会议代表听取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批准了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此次大会仍把民生 问题放Fra bibliotek了突出的位置。
一、回归教材
1、民生问题是什么?
国民的生活问题 2、现在为什么如此强调民生问题?
(1)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和政权兴亡。 (2)民生问题在持续发展,解决了原有的,有会出现新的。 (3)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放大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1)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案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设计教师:孙丽教学年级:高中三年级课题名称: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45分钟(一)学生分析:高三学生在复习完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也就是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以增强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初步让学生明确我国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积极参与到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树立关注民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同时学会运用有关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在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课型:时政讲座(综合课)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线交流中,说“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教师设问:我国政府让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体现了我国政府什么样的理念?学生回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讲授课程: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板书)课堂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些可喜可贺的变化?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成绩让我们兴愤,让人们为之骄傲。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的。
坚持全面的观点,我们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当今中国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地方?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事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从心底里呐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背景资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一时政热点:1、2009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黑龙江省考察工作。
胡锦涛强调,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胡锦涛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
2、2009年6月1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议。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医改近期重点工作,2009年先期启动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直接惠及亿万群众及家庭。
3、2009年10月1日,国庆庆典上设改革开放标语方阵。
胡锦涛发表讲话时指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累计发货分别达到近6,600万件和2,800万件,销售金额突破500亿大关,达508亿元。
其中,10月家电下乡销售额超过120亿元。
家电下乡需要进一步注意完善渠道、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售后服务到位。
5.2009年8月,国务院部署在10%的县市先行试点,10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即将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
这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延伸,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6.2009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表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成为今后立法的重点。
热点三 和谐中国: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10张ppt)
寡民”,主张“无为”。③墨家:以爱无差别为梦想,倡导“兼爱、
非攻和尚贤”。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2.中国近现代的和谐社会观
(1)和谐社会模式 (或设想):①太平天国:建立一个“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 天国。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资产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 1.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观 (1)古代和谐思想:①儒家“民本”思想:孔子提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提出“民 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②墨子主 张“兼爱”,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任人唯贤。③统治者的“民本”思 想:西汉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 励精图治。 (2)古代各家各派勾画的和谐社会模式:①儒家:描述的“大同社 会”,代表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②道家:倡导“小国
等等。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古今中外的民生思想
1.古代涉及“民生”的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反 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强 调轻徭薄赋、不夺农时。 (3)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力量的强大。 (4)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热点三] 和谐中国: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1 . 和谐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
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
关注民生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精选范文
关注民生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所谓民生,就是民之生存必需。
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民生问题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为民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古往今来,凡有远见卓识的执政者莫不把以民为本,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经世治国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刚结束的省第十二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主线。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还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经济社会就愈能顺利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愈能如期实现。
因此,关注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所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近阶段需要关注以下民生问题:一要关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市的劳动力供求矛盾有了较大的改善,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对此,要进一步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
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要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基本实现人人有活干。
二要关注就学,教育是民生之基。
这几年我市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的任务是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和普及高中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
重点是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努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探索民办教育的机制,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教育券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社会。
论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会 和谐 的强盛 时期 。
了全面部署。 关注民生 、 重视 民生 、 保障民生 、 改善
民生 , 为 贯彻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 成 构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的核心 内容 。
一
、
改善 民生是 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基本 条 件
结 果社 会 矛盾 日益尖 锐 、 局动 荡不 安 , 失 了持 政 丧 续 大发 展 的 良好机 遇 。与之 相 反 , 欧 、 北 西欧 国家
等因重视保障民生与持续不断地改善 民生 ,从而
周 文
富
奠定了长久的繁荣与和谐 ;包括韩 国等在内的新 兴 工业 化 国家 在 经 济发展 到一定 阶段后 也 将 关 注
党 的十 七大 报告 最 引人 注 目的一 个 显 著特 点 是, 党和 国家将 民生 问题摆 在 了更 加 突 出 的位 置 , 并对 加快 推 进 以改 善 民生 为重 点 的社 会 建设 做 出
的重 视 。 开 中国历史 , 民生 问题恶 化而 造成 朝 翻 因
代更迭 , 会动荡 ; 中国历史上的繁荣盛世 , 社 而 如 唐代 “ 观 之 治 ”汉 代 “ 景 之 治 ” 清 代 “ 乾 盛 贞 、 文 、 康 世” , 等 都基 于重视 民生问题而采取轻徭薄赋的休
型
lI l { N G , ) D
共 同社 会理 想 。构 建社 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核心 是
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 ,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 。 改善 民生 问题 , 别是 解决 困难 群 众 的民生 而 特
问题 , 推 进社 会 公平 正义 , 是 进而 实 现和 谐 社会 的
中考社会热点专题复习1
中考社会热点专题复习1专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教育、住房、医疗、安全)一、民生问题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民权(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2.幸福指数:开始被政府重视的政绩新指标,是政府关注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信息3.目前我国还存在医疗、上学、住房贵,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等问题,影响了社会和谐,正因为这样,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
4.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热点点击】1.今年“两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这对于在经济发展中构建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民生是和谐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中央提出和谐社会理念,使解决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发展理念明显变化,由过去的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向民生本位迅速转型。
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和改善。
反腐利剑也指向医疗卫生、房地产、社保基金等民生领域的贪官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特别突出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民生问题2.江西省政府将用40多亿元的资金实施“民生工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保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确保贫困生资助政策到位;积极推进就业政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加快廉租房建设……【知识链接】1.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卫生、住房(拆迁和土地征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消费、环境污染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突破复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 设题360度
7.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终是为了构 建什么样的社会?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设题360度
8.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减少不 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和谐因素?为消除这些不和谐 因素,国家应该怎么做?
│ 热点概览
材料三 2011年7月12日《河北日报》消息:日前,省政府出台 《河北省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2011年 重点突破的20项改革工作。重大制度建设。2011年的改革意见更加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放到了突出 位置。《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 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深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 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深化 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暂住证制度,统一实行居住证制度。完善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深化价格调控机制改革,完善重要农副产品、 居民生活必需品实时价格监测和应急价格监测系统,建立社会救助 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相互协调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 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特征之一,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 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作者:tpljd于2012-03-06 10:08:11 发表只看该作者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
要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
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
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要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
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
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一 保障民生
热点专题一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目标·重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影响价格的因素与价格变化的影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物价稳定与消费的关系;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和职能;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政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体现型、原因型、辨析型和措施型等主观题的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了解社会,关心政治、热爱党国,形成正确的“三观”。
【过程·方法】一、热点聚焦(运用政治学科的思维认真审读材料,并从纯时政考查角度识记相关知识)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定调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会议指出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被视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致力改善民生的亮点。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
(一)相关链接材料一:坚持房地产调控千万保障房开建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
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材料二:“结构性减税”不断进入公众视线。
个税纳税人减少6000万,增值税和营业税减少近300亿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将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结构,将现行9级超额累进税率减少为7级,并对级距作相应调整。
2011年11月17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
谢金城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取消农业税,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这些不懈的努力和从未停止过的步伐,以及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的明显变化,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了广大民众的福祉,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
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给解决好民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
让人欣喜的是,十七大报告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述这一社会问题,把继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民生问题解决得越好,经济社会就越能顺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越能如期实现。
万众瞩目的十七大再度吹响了改善民生的号角,为广大民众带来了福音。
我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实质,把改善民生当作“第一要义”和最大的“政绩”,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将助困助残和劳动就业列为街道工作两个硬仗,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救助活动,使辖区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助困助残:一是成立了下窑街道扶困助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街道助困助残实施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二是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弱势群体进行了拉网式调查,逐户、逐人进行登记,并建档建卡,登记造册;三是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扶困助残工作。
通过社会保障、廉租住房、劳动就业、慰问救助等形式对辖区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四是开展弱势群体救助活动。
劳动就业。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全方位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四是街道定期组织召开劳务输转招聘会;五是以载体活动来增加就业;六是
落实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七是加强对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油盐柴米,关乎大局。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心忧民生、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让辖区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街道的和谐发展。
(作者系兰州市红古区下窑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