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 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61fb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0.png)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的文言文试题一直是考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对这一部分试题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并提高文言文的应试能力。
本文将针对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的文言文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备考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试题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共有两个部分,分别是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按要求作文和阅读下面这篇诗歌,并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按要求作文这部分题目是一篇阐述古代义理的文章,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想象古人对义理的科学解释。
文章主要讲述了古人对义理的认知,包括对义理的形成原因、对义理的信念和对义理的实践等方面,考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发挥想象力,写出一篇文章。
这种类型的题目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言文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这部分题目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能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并能够进行自由发挥,写出一篇文章。
这种类型的题目考察了考生对古文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备考策略针对上述试题的特点,以下是几点备考策略供考生参考:1.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古朴,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多读多练,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比如《史记》、《庄子》等,进行精读和翻译练习,提高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文言文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积累词汇和修辞手法文言文的词汇和修辞手法相对较为复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积累一些古文词汇和修辞手法,并多做一些写作练习,提高自己对词汇和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力。
2019年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9年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52484f524de518974b7d30.png)
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yìn,恩荫。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知(主管,担任)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zhuānpì,砖,砖瓦)及工徒(工匠役徒)于一路(沿途),独(唯独,只有)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把,后面省略了“永安不受令”这件事)白(禀告。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你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陵使(古代四时巡察省视皇陵的陵官)韩琦(qí),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纯礼曰:“陵寝(帝王及后妃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
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
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
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皆在邑境,岁时(一年四时)缮治(修缮整治)无虚日(没有闲着的时候),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哪如,何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认为对)其对(对答,回答)。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官署名。
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
后世沿之。
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
金元废。
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员外郎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永和初年,张衡离开朝廷出任河间国相)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征调赋税)苛棘(严苛急切。
棘:通“亟”。
急切,急迫。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257b925ef7ba0d4b733b36.png)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译文翻译_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奉事鲁国国君。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
19年全国卷文言文(三卷汇编)
![19年全国卷文言文(三卷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1f0c29b03d8ce2f01662317.png)
2019全国卷1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年语文全国卷3文言文解析诗歌解析
![2019年语文全国卷3文言文解析诗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3552c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b.png)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 劳苦。卒有病疽jū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 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 踵( ),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 知其死所( )矣。”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 平百越;北并( )陈蔡,却( )
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 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 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 )王 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 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 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 ) 射起而夷( )宗死者七十余家。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 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 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 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昔年吴公曾为他父亲吸毒疮,他父亲 战时勇往直前,最终死在敌人手里,吴公 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儿子会 死在哪里。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 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相国,娶了魏国 公主,忌恨吴起,吴起害怕获罪,于是离 开,到了楚国。
插田歌[唐]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塍chéng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郢yǐng
2019年全国三卷文言文解析及挖空
![2019年全国三卷文言文解析及挖空](https://img.taocdn.com/s3/m/2e0e4d339b6648d7c0c74630.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判断句,以“……者,……也为句式标志),事(侍奉)鲁君。
齐人攻鲁,(吴起)将(率领,《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而攻齐,大破(攻破)之。
鲁人或(有的,《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曰/夫(发语词,有提示作用,可不译。
《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鲁小国(判断句)/而(转折连词,但是)有战胜之名(名声)/则诸侯图(考虑)鲁矣/且(而且)鲁卫兄弟之国也(判断句)/而(然而)君用(任用)起/则是(表示肯定判断)弃(抛弃)卫/鲁君疑(怀疑)之/谢(推辞,辞退。
《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爵。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贤(贤明),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以……为”任命……为)将(大将,《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击(攻打)秦,拔(夺取)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士兵,《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呵”)最下者(定语后置句)同衣(名词用作动词,穿)食(名词用作动词,吃),与士卒分(分担)劳(劳累)苦(辛苦)。
卒有病疽者(定语后置句),起为(给、替)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这样)也。
往年吴公【对尊长者的敬称】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畏避退缩),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不知其死所(地方)矣。
”文侯以(因为)吴起善(善于,《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用兵(带兵打仗),廉(廉洁)平(公平),尽能得士心(爱心),乃以为西河守(防守),以拒(抗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去世),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黄河的一段)而下,中流,顾(回头,《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而谓(对……说)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如此)固(险固,《过秦论》:“据崤函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判断句)!”起对曰:“昔殷纣..【商代末代君主,帝乙之子,世称“纣”、“商纣王”,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之国(国都),左孟门【孟门山,今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右太行【太行山,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间。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文(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e0fbee763231126fdb1110.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541ffcf242336c1fb95e0e.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铺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参考答案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26797fa76e58fafbb0033a.png)
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本题共$小题!.分
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 导 们 深 谙 民 间 表 演 艺 术 的 特 性!并 能 进 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实 地 调 研 #采 风 !挖 掘 出 民 间 艺 术 的 基 本 元 素 与 本 质 精 神 '
材料一
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
的最终目的是在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的 心 中 内 化 志 愿 精 神!形 成 一 种面对社会#面 向 人 生 的 个 体 态 度 和 公 民 意 识!在 这 种 层 面 上!志愿服务所谓 &推 动 人 类 发 展 和 促 进 社 会 进 步 (的 价 值 才
0吉祥颂1等 都 曾 大 放 异 彩' 然 而!在 对 民 间 表 演 艺 术 进 行 再 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 坚 持 本 真 性 的 原 则!将 一 些 传 统艺术改编得 面 目 全 非' 比 如!有 些 人 在 改 造 民 乐 时 套 用 西
分 有 很 强 的 民 俗 色 彩 ,)传统表演艺术依 赖 动 态 展 示 以 呈 现 艺 术 内 蕴将 其 物 质
调提升青年志愿 服 务 水 平#促 进 青 少 年 的 社 会 融 入 和 社 会 参
*)传统表演艺术通 常 具 有 生 活 性 和 群 体 性 的 特 征民 众 也
与!中国体育志愿 服 务 事 业 在 冬 奥 背 景 下 的 健 全 与 发 展 将 为 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
材料三
事的意味--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 出 行 的 新 宠' 然 而!在 共 享 单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a77e4cf242336c1eb95ecb.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 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 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两个乘客 的 【沉答默案】第一问:两个乘客
的 第•一9.问两要个求乘客筛为选什“两么沉个默乘?客小为说什为么什么沉首默尾”。均有关这键一句细:节“?老请赵结提合醒全文他分:析‘老。人 家•,【我解们析走】此吧题!考’”查“老学赵生筛的选声整音合,文柔中和信息得、有把些握异文常章”内以容及、文分章析小倒说数重第要四语段段 内容的,作都用在的能暗力示。赶筛车选老信人息就的是话根使据老一赵定、的目谢的主要任求产,生经触过辨动别,把并相陷关入的沉信息思提。 第二取问出要来求,前分提析是小审说清首题尾目要部求分,细筛节选描出写的信的息作要用与,题首目尾有关都;写而到整两合个信乘息就客是的 沉默根,据既一是定的结目构的上要的求呼,应将文,中也相强关调的了而沉又分默散之的中信含息有集深中起意来;,小并说加在以开处理头。提 示 么“”回,答炼析题,。过 都方形开头 指法成头来 引是简段看 读:洁的一 者先而作看 去筛 正 用选确大,思并的致兴考提答有许这取案:才个文。交有看中理代一似重解事要语情点平信段发故淡息的生事的,作的的 故然用地意 事后,点味 中再一或进般背所”,行从景包结归内,含尾纳容增的、和加又深综结事说刻合构情“不、两的意概方真知味括面实为。、来性什提分;
2019年全国三卷文言文解析及挖空
![2019年全国三卷文言文解析及挖空](https://img.taocdn.com/s3/m/2e0e4d339b6648d7c0c74630.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判断句,以“……者,……也为句式标志),事(侍奉)鲁君。
齐人攻鲁,(吴起)将(率领,《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而攻齐,大破(攻破)之。
鲁人或(有的,《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曰/夫(发语词,有提示作用,可不译。
《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鲁小国(判断句)/而(转折连词,但是)有战胜之名(名声)/则诸侯图(考虑)鲁矣/且(而且)鲁卫兄弟之国也(判断句)/而(然而)君用(任用)起/则是(表示肯定判断)弃(抛弃)卫/鲁君疑(怀疑)之/谢(推辞,辞退。
《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爵。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贤(贤明),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以……为”任命……为)将(大将,《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击(攻打)秦,拔(夺取)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士兵,《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呵”)最下者(定语后置句)同衣(名词用作动词,穿)食(名词用作动词,吃),与士卒分(分担)劳(劳累)苦(辛苦)。
卒有病疽者(定语后置句),起为(给、替)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这样)也。
往年吴公【对尊长者的敬称】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畏避退缩),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不知其死所(地方)矣。
”文侯以(因为)吴起善(善于,《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用兵(带兵打仗),廉(廉洁)平(公平),尽能得士心(爱心),乃以为西河守(防守),以拒(抗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去世),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黄河的一段)而下,中流,顾(回头,《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而谓(对……说)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如此)固(险固,《过秦论》:“据崤函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判断句)!”起对曰:“昔殷纣..【商代末代君主,帝乙之子,世称“纣”、“商纣王”,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之国(国都),左孟门【孟门山,今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右太行【太行山,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间。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569d10912a21615792925.png)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共3题;共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年高考全国三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三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1d47a31126edb6f1a10a4.png)
2019年全国卷Ⅲ高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ea31cf58bd63186bcebbc93.png)
2019 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孔训练贾生 ( )名谊洛阳人也(句式:)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句式:)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 /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B.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 / 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D.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 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年高考全国3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2019年高考全国3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27917a6f61fb7360a4c6514.png)
2019年高考全国3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史记・吴起列传》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候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武候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599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0.png)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的要求,也是揭示城镇化软肋的一种方式。
在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许多令人怀念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担心,快速、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其变成乡痛,就需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承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文化记忆和非物质文化记忆。
物质文化记忆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非物质文化记忆则包括村规民约、传统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这些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这些记忆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一方面可以借助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为了让乡村记忆永葆“温度”,需要对相关记忆场所进行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例如,有意识地整理维护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该定期维修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
我们的裁缝店XXX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裁缝,她的店铺是当地的知名店铺之一。
在这里,人们无论是要定制正装还是民族服饰,都能得到满意的服务。
XXX的手艺不仅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ea31cf58bd63186bcebbc93.png)
2019 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孔训练贾生 ( )名谊洛阳人也(句式:)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句式:)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 /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B.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 / 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D.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 / 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 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 / 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年全国卷Ⅲ《孙子吴起列传》
![2019年全国卷Ⅲ《孙子吴起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734a941ead02de80d4d8404b.png)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
..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
武王
..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
北并陈蔡,却三晋
..;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
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
..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
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
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
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答案:
1.【解析】选B。
2.【解析】选C。
“三家分晋”的“三家”指韩、赵、魏。
3.【解析】选C。
“深表不满”原文无据。
4.(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军,大败齐军。
鲁国有人说:“鲁国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吴起这时听说魏文侯贤明,想
去侍奉他。
魏文侯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
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吮吸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
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
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之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
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啊,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过去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
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
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武侯说:“讲得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
魏国设置了相位,田文做国相。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
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武侯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呢?”吴起沉默了许久,说:“应该托付给您啊。
”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国的公主,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随即就到楚国。
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
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
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
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
十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