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16年物价
白糖2016年上半年国内外糖价回顾及下半年展望

白糖2016年上半年国内外糖价回顾及下半年展望2016年上半年白糖价格走势回顾国际糖价在2016年上半年上涨了100%,主要得益于不利天气,影响了泰国、印度及中国2015/16榨季食糖产量,新的2016/17年度巴西榨季遭遇了降雨偏多,影响收获等不利因素,支撑了外糖价格持续上涨。
国内方面2016年1季度白糖期货下跌1.72%,2季度上涨11.03%,整个半年度上涨不足10%,整个农产品上半年涨幅达到20%。
白糖涨幅小于其他农产品主要由于2015年国内白糖已经出现一定幅度上涨,而其他农产品整个2015年基本处于下跌趋势,降低了白糖品种对资金的吸引力。
基本面方面国产糖虽然减产但国家储备处于极高水平,限制国内糖价上涨幅度。
2016年1季度白糖期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产区现货价格在5100-5400元/吨之间波动,进入了2季度后,糖价跟随其他农产品出现上涨,其他农产品阶段性大跌,白糖抗跌性较好,6月份出现明显上涨,目前产区现货价格大体在5900元/吨左右,短期上下空间有限,等待方向性选择。
2016年下半年白糖价格走势展望外糖价格上涨封住了配额外食糖进口利润,当2015/16年度进口糖前期基本订购完毕,加上进口政策因素外糖价格对本年度进口影响微乎其微。
外糖持续上涨,目前多头资金已经出现减仓迹象,巴西天气转好,甘蔗收获加快,加上糖价与燃料乙醇比价存在优势,糖厂更为愿意使用更多甘蔗生产食糖,中短期外糖风险加大。
考虑到新年度巴西制糖成本上升至16美分/磅,国际糖价难回到2016年年初地位,预计巴西糖新年度成本将是未来1-2年国际糖价的底部。
长期来看国际糖价牛市不变。
2017年度1季度国家糖价有望上涨至25美分/磅。
国内方面成本及产量减产支撑,糖价底部不断提高,但消费量低迷,糖厂销售的食糖较大比例进入了交割仓库,仓单数量持续增加,并未实际消费,压制了国内糖价上涨,白糖产区现货临近6000元/吨,接近了国家过去几年国家收储食糖成本底部,替代品替代增加,等不确定因素,国内糖价在新旧榨季转换期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1609交割糖影响较为显著,追多风险明显。
2016年中国国际贸易形势

2016年中国国际贸易形势(5月)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2015年,受有效需求普遍不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全球贸易持续低迷、金融市场频繁震荡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世界经济增速低于预期。
发达经济体总体温和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
美国、英国相对较好,全年分别增长2.4%和2.2%,但受贸易低迷等因素拖累,美国四季度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1.4%,增速较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欧元区全年增长1.6%,较2014年提高0.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仍陷低迷,全年仅增长0.5%,四季度再度出现萎缩。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连续第五年放缓且严重分化,部分国家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外储下降、汇市动荡相互作用的共振现象。
中国和印度仍然保持高增长,但已有所减缓;巴西和俄罗斯出现严重衰退,年度增长下降幅度均超过3.0%;中东地区经济保持增长,但油价下跌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部分国家产生冲击;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增速明显下滑,其中尼日利亚经济仅增长2.7%,大幅下滑3.6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3.1%,为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9%,高出2014年0.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0%,低于2014年0.6个百分点。
进入2016年,全球经济呈现企稳迹象,金融市场信心回升,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多数主要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小幅升值,但实体经济依然脆弱,市场需求依旧低迷,宏观政策效力减弱,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局面难有根本改观。
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放缓,美国经济好于其他发达国家,但一季度企业投资、出口、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指标表现不佳,GDP环比折年率仅增长0.5%,显示经济增长势头仍不强劲;欧元区政府负债率已开始下降,债务危机风险减小,但难民潮、英国脱欧公投等问题增加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政策效应衰减,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减弱。
新兴经济体总体反弹乏力,巴西、俄罗斯等国工业产值萎缩,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2016年医疗服务项目物价表(1)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45分钟/次 30分钟/次
4.8
全自费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40
全自费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财务分类
编码
E 340100016
E 340100019
E 340100020
E 340100021
E 340100022
E 340100024
E 340100025
E 340100026
E 340100027
D 340200001
D 340200002
D 340200004
D 340200006
D 340200007
医疗目录 城居门诊目录 城职门诊目录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Biblioteka 不属于属于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不属于
不属于
属于
2016国际形势及中国经济走势力

2.00%
4.00%
6.00%
8.00%
项目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Project
• 我国GDP走势
13.10% 12.80% 12.70% 12.50%
2008年第1-4季度
•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2010年02月份 2010年04月份 2010年06月份 2010年08月份 2010年10月份 2010年12月份 2011年02月份 2011年04月份 2011年06月份 2011年08月份 2011年10月份 2011年12月份 2012年02月份 2012年04月份 2012年06月份 2012年08月份 2012年10月份 2012年12月份 2013年02月份 2013年04月份 2013年06月份 2013年08月份 2013年10月份 2013年12月份 2014年02月份 2014年04月份 2014年06月份 2014年08月份 2014年10月份 2014年12月份 2015年02月份 2015年04月份 2015年06月份 2015年08月份 2015年10月份 2015年12月份 2016年02月份 2016年04月份 2016年06月份 2016年08月份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vestment Advice Of The Project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近2年均在经济萧条警戒线上徘徊,且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
— 7—
0.01
0.02
0.03
0.04
中国5年物价对比表

中国5年物价对比表1. 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它的物价对于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过去5年的物价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物价波动的原因。
2. 2016年物价对比以下是中国2016年的物价对比表: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食品 2.50 元房租2000 元交通 5 元/公里教育5000 元/年医疗200 元/次其他各异2016年的物价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内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激烈。
此外,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通货紧缩政策也对物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2017年物价对比以下是中国2017年的物价对比表: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食品 2.80 元房租2200 元交通 6 元/公里教育5500 元/年医疗220 元/次其他各异2017年的物价相较于2016年有所上涨,主要原因是部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
此外,中国经济逐渐复苏,需求增加,也对物价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 2018年物价对比以下是中国2018年的物价对比表: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食品 3.00 元房租2400 元交通 6.5 元/公里教育6000 元/年医疗240 元/次其他各异2018年的物价相较于2017年略有上涨,但涨幅较小。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稳定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和加大财政支出,以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
5. 2019年物价对比以下是中国2019年的物价对比表: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食品 3.20 元房租2600 元交通7 元/公里教育6500 元/年医疗260 元/次其他各异2019年的物价相较于2018年再次略有上涨,但整体上涨幅度较小。
中国政府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企业成本,稳定物价。
6. 2020年物价对比以下是中国2020年的物价对比表: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物价项目平均价格(人民币)食品 3.50 元房租2800 元交通7.5 元/公里教育7000 元/年医疗280 元/次其他各异2020年的物价相较于2019年继续上涨,但涨幅仍较小。
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现在,我把眼光回到今天,看一看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变化。
增长的问题中国经济从增长的角度,从今年看未来,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有底,但是没有高度。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很可能就像人们说的,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不会是一个“V”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一个“U”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W”形的发展态势,它就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
它是一个有底部的增长态势,由底要往上走,在未来若干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底”在哪里?就是“十三五”提出来的“6.5%”左右,这是我们党提出来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的最基本的速度,也就是说今年也好、明后年也好,中国经济都将在 6.5%这个底线上面来增长。
不会明显跌破6.5%,也不会明显高于6.5%,从趋势上看,从时点上看,会围绕着6.5%小幅度地波动。
6.5%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最基本的目标,换句话说,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庄严的承诺,因此,政府网想方设法都要让这个“底”守住。
而中国又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国家,它的独特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它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从中央到村一级,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这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朝鲜都是少有的。
因此,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行政推力,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
如果只有这样一个组织体系可能还不行。
第二,中国是一个政府还掌握着相当要素资源的国家,从土地、银行到矿产,甚至到人——比如说我们中国所有的聪明人、能人,大多数掌握在政府的手上,哪怕是民营企业家都挂上了各种的社会职务,他也纳入到政府的体系里面。
所以,它能够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要素资源,来实现短期的发展。
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所以它不会轻易地让GDP增速跌破6.5%这个底部。
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些政策面上来看,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在政策面上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
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利率杠杆的使用是越来越接近天花板,但是在其他货币工具方面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降准这是一个还有很大空间的工具,现在18%左右,你降到10%左右的正常水平还有8%,降到15%的安全线,稍微这里要宽松一点,也还有3%,每降1%就可以增加超过1万亿的商业银行的高能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一定的空间。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模板

《形势与政策》论文学号:1503140214班级:机电1521任课教师:张彬时间:2016年6月4日星期六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内容提要:关键词:世界经济环境,经济、2016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提醒,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
世界银行也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总体判断复苏乏力态势难改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复苏乏力态势。
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下滑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方向不一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等,都可能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干扰。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仅为3.0%左右。
全球物价形势也将持续低迷。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总需求不足,是2015年主要国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
美联储加息不仅抑制本国需求扩张,而且将降低欧元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局面仍将持续,经济金融风险加大还将进一步抑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扩张。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还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当然,巴西和俄罗斯等少部分新兴经济体处于物价高涨和GDP负增长并存的滞胀阶段,这些国家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调整,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物价和经济增长同时稳定的局面。
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扭转。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曾于2010年—2011年间恢复到20%左右。
2012年开始,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急剧下跌,2012年—2014年间,基本保持在3%左右。
2015年全球贸易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全球货物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2016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2016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复苏乏力态势。
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下滑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方向不一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等,都可能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干扰。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仅为3.0%左右。
据去年12月份,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在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增长2.9%和3.2%。
报告分析了全球经济依然面临的五大不利因素,分别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和贸易流动减少、汇率波动性和资本流动性上升、投资和生产率增长停滞、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活动之间脱节。
报告也同时认为,受益于更加协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明后两年世界经济将出现温和回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预计GDP增速为3.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提醒,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
世界银行也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
总体判断复苏乏力态势难改2016年,全球物价形势也将持续低迷。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总需求不足,是2015年主要国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
美联储加息不仅抑制本国需求扩张,而且将降低欧元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局面仍将持续,经济金融风险加大还将进一步抑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扩张。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还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显著性分析 的p值皆远小 于0.05。 检验合格。
自变量为 M2 指数。 系数 未标准化系数 B ln(M2 指数) .813 .907 (常量) 因变量为 ln(CPI)。 标准误差 .175 .028 标准化系数 Beta .729 t 4.639 32.936 显著性 .000 .000
得到方程
失业率与 CPI 的相关性分析 lnCPI lnCPI 皮尔逊相关性 显著性(双尾) 个案数 ln 失业率指数 皮尔逊相关性 个案数 21 .142 21 1 ln 失业率指数 .142 .539 21 1 21
货币供应量 M2 与 CPI 的相关性分析
lnGDP 指数 .419 .066 21 .419 20 20 1 20 1
0.907(1 12%)
0.995
对于2015年的发展,李克强指出,2015年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今年面临困难高于 去年。 0.813
“投资增长乏力,稳增长难度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他说。
0.907(1 15%)
1.017
对于2015年的工作,他提出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并提升金融供给创 所以我们预测2015年底,2016年初CPI在0.995和1.017 新。
1.1442 1.1678
1.195753868 1.1467 1.175708265 1.1695 1.16735538 1.1782 1.2768 1.197331 1.1361 1.1384 1.1359 1.1126
幂 函 数
.729
自变量为 M2 指数。 ANOVA 平方和 回归 残差 总计 .033 .029 .062 自由度 1 19 20 均方 .033 .002 F 21.520 显著性 .000
CPI与货币量M2指数显著相关,与 GDP和失业率的增长指数不相关。
曲线拟合,系数检验
(r为M2的年增长率)
年份 CPI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241 1.171 1.083 1.028 0.992 0.986 1.004
M2指数
1.345291544 1.294671114 1.252580637 1.1732 1.148394478 1.147364795 1.122708571
?
No:
即
演绎推导
令
将
代入上式:
得到:
结语
惊人的相似
其中, log M B
2
K
难道,µ (V,Y,K币增长率,则 M 2index 1 r
于是,
CPI预测
2015年3月5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所作的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M2预期增长12%左右,根据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一些。 0.813 李克强在总结2014年的工作中指出,面对经济发展多重困难交织下,中央实施实施定 向调控,调优而不失速,灵活运用货币工具,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增速。
lnCPI lnCPI 皮尔逊相关性 显著性(双尾) 个案数 lnM2 指数 皮尔逊相关性 个案数 21 .729** 21 1
lnM2 指数 .729** .000 21 1 21
显著性(双尾) .066
显著性(双尾) .000 **. 在 0.01 级别(双尾) ,相关性显著。
显著性(双尾) .539
预测物价
概括 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去探寻消费者物价指 数CPI;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 货币供应量等; 采用软件SPSS 23.0进行函数模拟试验; 尝试以经典经济理论解释模型合理性。
相关性分析
显著性小于0.01则显著相关
GDP 与 CPI 的相关性分析 lnCPI lnCPI 皮尔逊相关性 显著性(双尾) 个案数 lnGDP 指数 皮尔逊相关性 个案数
之间,消费者物价和去年基本持平。 “要平衡债务增长与稳增长关系,大力盘活存量资金。 M2预期增长12%左右,根据 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一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他 说。
模型探讨
找寻理论支持
令K为货币乘数,
上式为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其中B为基础货币,V 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Y为总产出。
模型摘要 R R 方 .531 调整后 R 方 估算标准误差 .506 .03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1.007 0.992
1.012 1.039 1.018 1.015 1.048 1.059 0.993 1.033 1.054 1.026 1.026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