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研究

合集下载

能源安全内涵外延变化及其应对:回顾与启示

能源安全内涵外延变化及其应对:回顾与启示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经济、科技、治理体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影响能源安全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确保能源安全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本文讨论能源安全的起源、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采取的主要对策,供有关研究和决策参考。

一、重大事件促进能源安全内涵延伸能源安全发端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其内涵是以可支付的价钱获得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

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启能源安全1.0阶段。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8年底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下降并导致供应短缺。

1980年9月22日开始、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诱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伊朗石油出口减少、伊拉克几乎停止石油出口,油价自1979年初开始暴涨。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为应对石油危机,国际能源署应运而生。

1974年,美国总统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能源会议,制定“国际能源计划”;11月签署计划的16个经合组织成员国成立国际能源署(IEA),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采取的联合行动,包括推动成员国间开展能源合作,调整石油危机的应对政策,增加石油供应能力,共同采取缩减石油需求措施,建立石油供应危机时的石油消费分享制度,提供市场情报,改善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关系,联合开展能源研发活动等,并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储备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

以适度成本获取能源、特别是石油的足量供给。

提到能源价格的协同和统一,不能不说到另外一个国际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14日,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缩写的音译)成立,1962年11月6日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国际组织,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

欧佩克的决定对国际油价影响相当大。

欧洲和中国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对比

欧洲和中国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对比

欧洲和中国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对比在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被广泛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方案。

欧洲和中国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体,都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欧洲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进行比较和对比。

一、能源结构的差异欧洲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也是其能源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

欧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各国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法规措施,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相比之下,中国在能源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对较低,仍然依赖于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

二、能源政策的比较欧洲多国都采取了明确的能源政策,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欧盟设定了一系列的能源目标,如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到32%。

各国家也纷纷出台具体实施措施,如德国的“能源转型”政策和丹麦的风力发电政策等。

相比之下,中国在能源政策层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尚未制定出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三、发展规模的对比欧洲作为发达地区,其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据统计,欧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能发电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风力发电方面,丹麦、德国等国家拥有庞大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

太阳能发电方面,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太阳能电板安装量也非常庞大。

与此相比,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还有待扩大和提高。

四、技术创新的比较欧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丹麦在风力发电技术方面名列前茅,其研发出的大型风力涡轮机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德国则在太阳能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研发技术进展迅速。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仍面临技术突破和创新的挑战。

五、国际合作的对比欧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能源协会等组织。

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

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

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的能源消耗方式,气候变化将不可逆转地改变我们的世界。

”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未来的世代。

问题的背景1. 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是由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引起的,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2. 能源问题:保障发展与环境的平衡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们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而这些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仅导致了气候变化,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案,以平衡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1. 温度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据科学家的研究,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8℃。

这个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温度上升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如干旱、洪水和飓风。

这些天气灾害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和调节器。

然而,由于气温上升,全球的冰川不断融化,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减少,还加速了海水的上升。

海平面上升对低洼地区的海岸线和岛屿构成了威胁,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和沿海城市的淹没。

3.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变化也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些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导致物种灭绝或迁移。

这将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对其他生物造成连锁反应。

《巴黎协定》中国扮演重要角色 新能源行业蓄势待发

《巴黎协定》中国扮演重要角色 新能源行业蓄势待发

《巴黎协定》中国扮演重要角色新能源行业蓄势待发联合国透露,有超过130个国家确认将于4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在气候问题上多年“博弈”后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

当时,中国对推动《巴黎协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业界认为,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元凶”。

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排放第一大国,又在随后相继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二氧化碳排总量第一大国,人均排放超过了欧盟,煤炭等高耗能产品消费量均超过世界一半。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深远。

受《巴黎协定》利好,我国新能源行业蓄势待发。

能源+环境危机新能源备受政策关照新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指的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形式,包含光伏、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电与新能源汽车等。

与传统能源(煤炭与石油)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优势。

在环保问题上,火力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正饱受诟病,亟待用清洁能源降低火电比例,从而降低污染;可再生方面,传统能源日渐枯竭,我国的煤炭的储采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3年的31年,天然气的储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28年,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战略刻不容缓。

近年,我国积极出台的多项政策体现出了国家加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的坚定决心。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要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此外,还有《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与《关于完善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旨在削弱传统能源市场,激发新能源行业活力。

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

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

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

本文旨在探讨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以及中国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回顾碳中和的概念和意义,阐述其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然后,分析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形势和挑战,包括国际社会对气候危机的认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接着,探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提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政策法规、创新技术和模式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问题,认识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同时也能够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现状与挑战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着诸多现状和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已经超出了许多国家的应对能力,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这使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威胁。

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仍然远远不足以应对气候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如签署《巴黎协定》等,但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协调不足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国家在推动气候变化议程方面缺乏必要的政治意愿和经济支持,这也限制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效推进。

在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合作,还在国内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与欧盟国际经济非对称依存问题探讨

中国与欧盟国际经济非对称依存问题探讨

中国与欧盟国际经济非对称依存问题探讨中国与欧盟国际经济非对称依存现状(一)从出口依存度透视外贸依存关系考量中国与欧盟以及各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达到某种程度的依存,可以通过a国出口到b国的产值对a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依存度关系式来求得,即出口依存度,用exa 表示。

(1)(2)中国与欧盟贸易依存度相差悬殊,中欧贸易依存度存在明显非对称。

而且这种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中国对欧盟的依存程度上。

但是,具体研究欧盟各成员国,形成了和整个欧盟完全不同的依存效应与非对称性。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盟各国的贸易关系主要集中的国家是:波兰、比利时、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德国。

其他国家的外贸依存关系不明显。

相对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出口依存度影响程度的分散化,欧盟各成员国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更加集中。

这27个国家出口依存度都集中在显性依存关系这一级。

其中这种程度最深的国家包括马耳他、爱尔兰、比利时、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国等国。

(二)从依存对称度角度解释外贸依存非对称性(3)(4)βs=βsab=βsba= (5)2011年中欧贸易依存对称度为0.45,存在较强的非对称依存。

中国对欧盟贸易依存度高,欧盟对华贸易依存度相对较低。

而欧盟各成员国脱离了这个庞大的整体之后的gdp的值均小于中国的gdp,所以,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远小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即eab<eba(见表2)。

βs为中国、欧盟某成员国两国的贸易依存对称度,并且有0<βs<1。

欧盟将近七成的成员国对中国存在强非对称依存关系(βs值在[0,0.1))。

其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塞浦路斯、马耳他几乎接近0,和中国的外贸依存呈完全非对称。

荷兰、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这些欧盟国家与中国的贸依存非对称性相对较弱。

统考版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检测提升卷08当代国际社会

统考版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检测提升卷08当代国际社会

专题卷08 当代国际社会A卷心平气和研真题(研真题就是与命题专家对话,可以把握命题的思路、特点和规律,弄清考情考向)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全国乙卷]截至2024年6月,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业合作区并派遣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农户从中受益。

中国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沟通,是因为( )①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世界的稳定和旺盛③中国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平安问题上负有干脆责任④中国外交长期致力于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消退发展赤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4·广东卷]近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一道,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上述平台的运行( )①加快了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②旨在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地区平安与稳定③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④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沟通互鉴和成果共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4·江苏卷]《里斯本条约》规定,欧盟的任何举措都不能影响成员国的权利,涉及欧盟的重大决议须要由政府间机构和成员国来制定。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委员会推动能源自主和绿色转型的努力一方面受到“美国优先”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成员国不同的能源结构、内部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影响,欧盟的共同能源和气候政策呈现出冲突性的特征。

材料说明( )A.国际组织参加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而有局限性B.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条件C.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D.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4.[2024·浙江6月卷]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年多来,全球能源与粮食供需结构受到严峻冲击。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1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1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摘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上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人口,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能源需求增大,能源的利用问题就会产生,根据能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从世界能源分布现状分析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如何利用并合理开发,提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对策;环境;污染前言:当今世界,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随着而来的就是能源带来的问题,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和潜在的危险。

一、能源安全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19世纪末,煤炭代替薪柴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代替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

②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能源安全首先以“石油危机”的形式出现。

20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主导此前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是分布广泛,储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欧洲工业化先导国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所以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还没有被明确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初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短缺和油价暴涨,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西方工业国打击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速度不断上涨,1978—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由5.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4.6亿吨标准煤,增长了4.3倍。

[1]为了确保既得利益,西方发达国家于1947年成立了国际能源组织(IEA),第一次正式提出国家能源安全概念。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得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认识到了资源安全供应的重要性。

能源博弈与互依共存

能源博弈与互依共存

作者是 德勤能源和 资源集团 的独立顾问 、 桥能源研究 协会的三位创始 人之 一和前 首席 执行官 。本 文原标题为 《 剑 力量博奔 :资源民族主 义 、全球
性能源争 夺 ,以及相互依 存的必要性 》 ( o e Pa :eo re ai a s ,h o a S rm l f nry adte e r t l n ree d n e P w r l R s u t n l m te b l ca be o E eg , n df u t d p n ec ),见 y cN o i Gl r h Ne o Mu a I e ht / w e i m d / t l O10 ,d 5 D 5 (0 . ml 中文译文 由德勤华永会 汁师 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 分所提供 ,本刊 刊登时有删节 t :w w d l t c /ta i e , ) c %2 3 2 6 2 , ) t p/ ot o e trc / I2 i I } (h
国际合作
与此 同时, 源地理 正经 历着大变迁 。 能 沙特

新 的大博弈
海一西伯利亚一加拿大 ( C C) S S 走廊将推动2 世纪的 1 “ 能源地 缘政 治” 未来 的两大能源需求市场一 一 中 。
1 与2 世纪7 年代不同: . O 0 五种力量将决定新 的大 国及印度, 位于走廊的边缘 , 廊的终端就是 美国。 走 沿 博 弈
在与气候 变化作斗争 的同时, 国、 盟、 美 欧 中国和 资源 的控制 , 从而推 进经 济和外 交政策 目标 。 这将 导 印度都在争 先恐后 地确保能源 的供给。 能源 出口国则 致资源 民族 主义 对我们现 在所熟悉 的国际关 系体系产
在俄 罗斯和欧佩 克 ( P C) O E 引领 下强化对 自身资源 的 生威胁 、 使其动摇。

我国气候政策的研究与探讨

我国气候政策的研究与探讨

我国气候政策的研究与探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气候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我国气候政策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我国气候政策的背景和目标1.1 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大气污染、水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迫使中国政府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1.2 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净零排放。

此外,我国还设定了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并力争增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二、我国气候政策的主要内容2.1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各国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签署国之一,已经将其作为国内法律,以此表明对减排目标的承诺。

2.2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努力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

2.3 节能减排我国对节能减排提出明确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节能减排。

此外,我国也开展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发展低碳交通的工作,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4 林业和碳汇中国大力发展森林资源,推进森林种植和保护,并通过种植和重新造林来增加森林碳汇。

林业的发展不仅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促进生态平衡。

三、我国气候政策的成效与挑战3.1 成效中国在气候政策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我国在清洁能源的安装容量和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上位居全球前列,大幅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3.2 挑战尽管我国在气候政策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些困难,煤炭的使用量仍然很大。

其次,地方政府执行力度不一,一些地方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

A.是开放型的经济B.本质上是交换经济C.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D.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3.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明()、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守规矩。

A.教育B.警醒C.底线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包括建立()。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A.诚信友爱B.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

A.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B.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C.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50%以下D.获得的三方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7.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主动性、()。

A.积极性B.创造性C.参与性8.疫苗管理法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立法。

其中,疫苗管理草案呈现四大亮点。

下列属于四大亮点的是()。

A.突出疫苗战略性和公益性B.明晰主体责任口C.体现对疫苗管理的特殊要求D.兼顾安全、发展和创新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10.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和(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新华网布鲁塞尔9月20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全文如下: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2012年9月20日,布鲁塞尔)进一步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2012年9月2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出席了会晤。

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代表欧盟出席了会晤。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女士陪同出席。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领导人:二、回顾了中欧关系发展历程,特别是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取得的重要进展。

领导人满意地注意到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臻成熟,内涵不断丰富,业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双方决心继续发展伙伴关系,以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和合作水平。

三、就重大全球和国际问题交换看法,并一致认为,中欧互动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影响。

中欧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都是推动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力量,都强调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双方将进一步共同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粮食和水安全、能源安全以及核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四、强调年度领导人会晤对中欧关系至关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肯定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对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上述定期机制。

五、强调应积极看待并支持彼此发展。

中方重申将继续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相信欧方正采取适当措施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欧方重申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信中方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六、强调照顾彼此关切对从战略高度推进中欧整体关系的重要性。

探析中欧能源合作政策、机制与方式

探析中欧能源合作政策、机制与方式
就 在工 业 、 业 、 技 、 源 、 通运 输 、 农 科 能 交 环保 和 发展 援 助 等 多领 域 开 展长 期 合 作 达成 共 识 , 是 中欧双 这
方就 能 源 问题在 政 策机 制方 面 的最 早尝 试 。
效、 长期 和 战 略性 的能 源合 作 网络 化 机 制 。依 托这 些机制 , 中欧 能源 合作 从 技术 咨询 、 训 、 员交 流 培 人 向技 术合 作 和 联合 研 究 方 向发 展 , 步推 动 了 中 欧 逐 能源政 策 对话 和能 源机 构 的制度 化建设 。
建 平 潭 风 电示 范 基 地 ① 。《 中 贸 易 和 经 济 合 作 协 欧

中 欧能 源 合 作 的 政 策 与法 律 框 架
定 》 署 之 后 , 欧 共 体 层 面 上 , 欧 之 间 开 展 了 签 在 中

f ) 源合 作 被 纳入 《 中贸 易与 经 济 合作 协 一 能 欧
边 合作 、多边 渠 道 等 能 源 交 流 方 面 形成 了 各 种 有
基 础 。1 7 9 8年 中 国和欧 共体 签 署第 一 个 贸易协 定 , 双 方 同 意相 互 给 予 最 惠 国待 遇 。在 此基 础 上 ,9 5 18
年 中欧 正式 签 订 《 中贸 易 和经 济 合 作协 定 》 双方 欧 ,
乏 正 式 的科 技 合 作 协 定 , 法 从 法 规 上 和制 度 上 大 无

中 国 与 欧 共 体 成 员 国 的 能 源 合 作 始 于 1 7 99
年 。 照 中德 政 府 科技 合 作 框 架 ,9 9年在 北 京 大 按 17
兴建 立 了首 个 新 能 源 示 范 村 ;9 5年 , 18 中国 与 比利 时政 府 合 作 引 进 2 0千 瓦 风 电 机 二 台 ,建 立 了福 0

当前中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当前中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当前中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中欧双方在战略上相互借重、经济上互补共赢,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需要相互合作。

因此,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中欧领导人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对话与交往,有助于双方站在长远和战略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来认识和处理中欧关系。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矛盾与摩擦亦空前突出,这是当前中欧关系的总体特征。

由于近年来欧盟微调其对华政策,使得矛盾与摩擦的一面凸显,中欧关系进入一个大的调试和转型期。

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复杂背景,其深层原因在于欧盟对“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疑虑。

虽然这种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中欧加强战略借重、双方关系总体势头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今后双方要学会在复杂关系中生活,中欧关系将在磨合中继续前行。

首先简析一下中欧关系的存在问题:双方的贸易地位不平衡。

我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特点各有千秋。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而欧盟的成员大多数是OECD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是世界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

这就决定了双方相互需要在程度上的差异。

欧美之间的贸易是欧盟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日本等其他非欧盟国家以及欧盟成员国原殖民地国家与欧盟的贸易往来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与之相比,欧盟与我国的贸易往来处于次要地位。

而欧盟市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程度就要高得多了。

这种相互依存的程度差别,决定了在贸易关系中我国尚处于下风,较为被动。

欧盟各会员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均呈现大幅成长,欧盟对中国之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我国对欧盟贸易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反倾销、单方面数量设限、普惠制框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上。

中国市场占有率增加已影响到其它亚洲国家。

接下来谈一下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欧贸易发展新阶段主要是由双方的共同意愿推动的。

发展中国和欧盟及欧洲国家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双方人民的意愿,负责任的政府的官员应该按人民的意志来推进中国和欧盟、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

欧洲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有何不同?

欧洲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有何不同?

欧洲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有何不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欧洲和中国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立场也备受关注。

虽然欧洲和中国都已经采取了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它们在立场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欧洲和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1. 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不同欧洲国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欧盟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提升到了更为严格的水平。

欧盟成员国也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根据欧盟所制定的目标,到205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降至1990年的80%。

而中国,尽管在近年来加强了减排力度,但其对全球排放要求更为宽松。

中国在2016年发布了自己的国家低碳发展大数据报告,计划到2030年左右出现峰值排放,并在此后逐步减排。

然而,中国并未定下具体的减排目标,也没有对外承诺具体的排放量减少幅度。

2. 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不同欧洲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政策制定以及清洁能源的减排力度均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在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完全拥抱了清洁能源产业。

2018年,丹麦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

2017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了41.11%。

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并在近几年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已经成为了清洁能源的全球领导者之一。

然而,与欧洲相比,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仍然相对较少,尤其是太阳能和海洋能源。

从政策上来看,欧洲国家有着更为完善的支持政策,比如税收优惠、补贴等,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

3. 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不同环境保护方面,欧洲国家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

欧洲国家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采用清洁能源、进行循环经济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欧盟还在很多领域启动了正式的“绿色计划”,如资金清洁重建计划,可以将投资环保改造的工作资金与“生态直接支付”和“蓝色协议”结合起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欧关系详细分析

中欧关系详细分析

—— 援引自2012年11月6日驻瑞士大使吴恳在卢塞恩欧洲论坛上的演讲
(2012年11月6 日,瑞士卢塞恩)
关于未来中欧发展的几点建议
I. 首先,从中欧关系大局出发,求同存异,进一步加强 中欧之间的了解与互信。 其次,进一步拓宽发展中欧关系的渠道,大力发展公共外 交,加强西方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如:


时代背景:1989年至1991年,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东欧 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 欧洲一体化取得深入进展,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但是,1989年秋,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中国的高层往来、 军事合作、政府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贸关系的发 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 1992年中欧关系有所回升,并逐步恢复正常化,欧盟相继 出台了六份《对华政策文件》
II.
① ② ③

III. 最后,在中欧关系中表现得更为自信和 坦诚。

要更加自信地向欧洲表达中国的真实想法,勇于 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欧洲政府和民众面前 当欧洲国家指责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或者“傲 慢”时,也要自信地面对来自欧洲的不悦表情


真实的中国,不很穷但也绝对不富裕。真实的中 国不仅有“北上广”,也有“云贵川”。 我们经常抱怨外界不了解中国,让外界像中国人 这样了解自己,或许永远也做不到。但把中欧战 略对话放在贵阳,而不是北京或上海,无疑是对 中国东部城市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一种修正,也 更接近于真实Leabharlann 中国。 ——《环球时报》社评

军事方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科教文卫等方面
科技合作 文化交流 教育合作 卫生医疗合作 新闻交流 人员往来

中俄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视角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视角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视角陈小沁(内容提要)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地缘政治因素对世界能源及能源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

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地理上相互接近,开展能源合作无疑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两国都把对方视为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

同时,以能源为突破口提升两国间及在地区层面上的合作水平还可促进地区能源安全体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它们各自在国际舞台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近年来,中俄两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合作项目,它们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

本文对这些能源合作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便认清其中尚存的问题,巩固已取得的成就,深化未来的合作。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能源合作(作者简介)陈小沁,197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北京 100872)何谓能源地缘政治从20世纪末期开始,伴随着资源、能源设备与服务领域的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世界能源的快速发展使能源地缘政治因素日益突出,也就是说,地缘政治因素对世界能源及能源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欧佩克专家对此所作的评估显示,2003~2005年,地缘政治因素对高油价结构的影响达到15%~20%[1]。

可见,地缘政治与能源的供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地缘政治学侧重研究的是地理特性对于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因此它可以被界定为“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内在联系的学问”[2]。

在考察国家行为时,它以这样一些特性为分析工具,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疆域、气候和人文特征等。

较早将能源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研究世界能源格局和国家对外政策的是美国的梅尔文·科能特,他与另一位学者合作于1978年出版了《能源地缘政治学》一书[3]。

鉴于能源产业在塑造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地缘政治因素对于国际能源政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能源争夺也日益成为各种地缘政治纷争的诱因,所以,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能源地缘政治这一较新的学科。

中国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完全一致在华沙会议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权威解读华沙气候会议。

特约记者 罗燕 本刊记者 赵珺 董彦 张爽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德班,再到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一路走来,2013年11月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谈判。

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

这给华沙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

毋须讳言,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在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中国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已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中国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自身发展的需求,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这是中国对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也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

2011-2013年,中国已累计投入2亿元人民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国际气候谈判的会场从来就不会平静,去年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进行了加时谈判,才最终保证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如约在2013年实施。

在谈判进程当中,最主要的谈判焦点是如何公平分配各国排放空间、如何保障各国的公平发展权。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多哈会议的成果来之不易,只有切实予以落实,维护好各方的政治互信,才能为推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安排的谈判汇聚最多的正能量。

因此,遵循气候变化公约的基本原则、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成果、兑现既有的谈判承诺、推进德班平台的谈判,应成为今年底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的主题。

中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

中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

中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中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发展,以应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然而,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新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传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新能源的发展也在逐渐增强。

新能源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弥补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排放污染的问题。

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可以为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例如生物质能可以为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提供替代方案。

其次,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新能源的发展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使得传统能源的需求逐渐减少。

同时,新能源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使得新能源在一些领域中已经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

例如,在电力领域中,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与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竞争的重要力量。

最后,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还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

新能源的发展需要传统能源的支持,例如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初期,传统能源仍然是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

同时,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也需要新能源的支持,例如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可以为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新能源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为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成为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重要力量。

因此,中国应该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寻求平衡,促进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以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与应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与应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与应对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理论基础 (4)2.1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问题 (6)2.2 国际气候治理与碳市场 (7)2.3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出背景 (8)三、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内容与特点 (10)3.1 碳排放核算与交易制度 (11)3.2 调节机制的主要措施 (12)3.3 对贸易和经济的影响 (14)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潜在影响的分析 (14)4.1 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6)4.2 对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17)4.3 对碳减排政策的影响 (18)五、中国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19)5.1 加强国内碳减排与碳市场建设 (21)5.2 提高产品绿色竞争力 (22)5.3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与谈判 (23)六、结论与展望 (24)6.1 研究结论 (25)6.2 政策建议 (26)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7)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中国政府在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全球范围内,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一种新兴的碳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碳市场机制,对中国可能产生潜在影响。

本文将分析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率先提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的构想,旨在通过设立碳关税等措施,对进口自未采取充分碳减排措施的国家的商品进行额外的碳排放成本征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研究2008-6-4查塔姆(Chatham) 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注: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作为一家独立机构,一贯致力于促进国际问题的严谨研究,但不发表其自身意见。

本出版物中所发表的意见由“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项目团队负责,并行使其自身职责,并不一定反映本工作的多个参与机构或主办方的观点。

?关于此项目本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来自于查塔姆研究所、CASS、ERI、E3G 和IDDRI 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20 多项独立研究。

以下人士为本报告作出了重要贡献:Bernice Lee、Antony Froggatt、Nick Mabey、Jason Switzer、Richard Tarasofsky、Beverley Darkin、Rebecca Jackson、Jun Li、Jennifer Morgan 和Yiping Zhu。

潘家华、姜克隽、John Mitchell、Jim Watson、Günter Heiduk、Karl Hallding 和Trineesh Biswas 为初稿提供了广泛的评论意见。

“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项目”,是欧洲和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展的一个独立先导性项目,旨在促进对中国-欧盟的相互依存性的理解,以及有关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问题上展开的合作潜力。

此先导项目课题的指导委员会由来自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E3G(第三代环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中国能源研究所(ERI)、气候影响研究波茨坦研究所(PIK) 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DDRI) 的多位代表组成。

本项目获得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开放社会基金会、英国国际开发司和瑞典外交部的鼎力支持。

执行摘要当前,能源和气候安全问题正推动着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而我们正处于这场革命的风口浪尖上。

为了应对这样的新局面,决策者和企业领导者纷纷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规划的各项策略。

然而促使他们调整其决策的真正考量是向低碳前景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与政治利益——而不是所付出的代价。

中国与欧盟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0%;而两者的温室气体排放也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

中国与欧盟之间具有共同利益,这为今后25 年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经济体,二者经济力量的联合将会创造前所未有的良机,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气候友好型产品与服务的成本。

通过携手合作,中国和欧盟就会真正成为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原动力。

常规(BAU) 做法已经不再可行。

据国际能源署(IEA) 预测,到2030 年,全球能源消费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55% 以上,而能源的需求和消费在近期并没有减少的迹象。

过去8 年期间,石油价格上涨了 5 倍,2007 年10 月的价格更是达到了1979 年以来的历史高位(以不变价格计算)。

廉价化石燃料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了。

而在等待全球石油生产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之前,全世界将面临至少20 年之久的液体燃料严重短缺。

对供给不足的担忧使大量资金投向非常规化石燃料能源的开发,并且由此导致巨大的能源成本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变化的预计影响令人担忧,它同时凸显了决策者和民众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无奈和抉择。

据《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估计,可避免的由不作为而产生的成本估计会占到全球年均GDP 的5% ~20%。

常规情景分析预测,到本世纪末会出现极端温度,气温将升高4–7 oC。

由于气候感应性比先前预计到的更为严重,决策者们应担负起制定风险管理对策的责任,以便尽可能将温度升高概率范围控制在2oC 以内。

换言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在今后20 年中达到峰值,到2050 年减少50% 以上。

对于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而言,这意味着大约在本世纪中叶实质上发展成为无碳经济,而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应在本世纪末之前向这个方向迈进。

中国所做的选择举足轻重。

中国当前就其基础设施需求和消费模式而做出的决定,将对全球范围内稳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已有成果、以及将可行的减排速度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005 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9%,预计到2030 年将达到约27%。

初步估计2006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8%,从而位居二氧化碳排放国名单之首。

然而,中国人均碳排放水平尚不足欧盟人均值的1/3 以及美国人均值的1/6。

在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上所阐明的中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实现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抱负,与低碳经济转型的理念是一致的。

注重发展和采用先进的气候技术,与中国致力于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其地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近期的研究显示,2002 年中国对美国每1000 美元出口额中仅获利386 美元。

确保中国从大比重的低碳经济中获益,对于应对其国内排放量增长至关重要,并将激励中国在2012 年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与欧盟需要合作?中国和欧盟在经济上休戚相关、紧密联系。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外国直接投资(FDI) 和服务产业的提供方。

中国日益成为欧盟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双边贸易逆差越来越多地登上报刊头条,但却掩盖了一个事实:“中国制造”的产品价值增值中,绝大部分都由欧洲公司获得。

从中国进口的鞋品价值的50%~80% 都返还给了负责设计和销售的欧洲公司。

由于在一体化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中,零部件往往在一国制造,然后运至其他国家进行成品组装。

这为辨别谁是产品真正的经济利益获得者,以及对裁判谁应该为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承担责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对于欧盟公司而言,在中国进行投资利用较低的成本投入,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对欧洲消费者则意味着较低的价格。

中国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也在与日俱增,2003 年为8%,而欧洲资本在其他国家的平均回报率为6%。

从更长期来看,随着欧洲劳动力总数的缩减,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对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据估计,如果中国不能保持其快速的经济发展,欧洲的工资水平在未来30 年内将降低16%~40%。

中国与欧盟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预计到2030 年,二者80% 的石油供给都将依赖进口。

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将迫使资本投向政治上不稳定与敏感的地区,改变着中亚、中东以及非洲的地缘政治格局。

因此,确保资源丰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供给对中国和欧盟地区都关系重大。

同时,双方还需控制气候变化对食品、水质和人类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其涉及范围将远远超出双方的边界,触及中亚、东非等战略利益受到双方高度关注的地区。

这两大经济体都亟需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并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努力降低过度开采重要资源造成的资源冲突风险和危难迁徙。

此外,中国与欧盟都希望通过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加强能源安全,为此制定了十分相近、又都任重而道远的能源政策。

据估计,到2012 年欧盟可能会购买中国碳排放权信用交易额(carbon credit) 的77%,以帮助实现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中作出的减排承诺。

对于中国和欧盟而言,充分利用双方相互依存的机会势在必行,以此来获得实现双赢的解决办法,不仅能够为国家赢得经济利益,同时还可以生产共享的能源和气候安全公共产品。

此合作的推动力来自双方共同的机遇,以及双边贸易所伴生的对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的认识。

评估显示,中国超过4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在生产出口产品时产生的。

欧洲在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时,需要避免不务实的政治言论,这些言论只会助长人们由于对中国竞争力不切实际的恐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诸如此类的民粹(民族保护)主义将破坏欧洲民众对中欧合作的支持,而这种合作是长期保护其能源和气候安全所必不可少的。

中国市场的规模及其相应的清洁能源需求,为促进最新的清洁能源技术成熟和普及提供了一条最为快捷的通道。

中国和欧盟两个经济体的力量之和能够大幅降低低碳技术和气候适应手段的成本,并向欠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提供这些技术和手段。

欧盟对加强与中国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合作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欧盟已经确立了引领全球的成熟目标。

避免锁定碳密集型投资在今后25 年中,全球能源供应基础建设投资需求高达22 万亿美元,仅中国就需要3.7 万亿美元。

投资的种类将对一个发展阶段的能源利用模式和二氧化碳排放产生决定性影响。

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依赖众所周知,其飞速的发展也令人瞩目。

据估计,到2030 年,中国新建电站发电能力为1260 吉瓦(GW),其中70% 为燃煤发电。

而鲜为人知的是,同期欧洲也将新增发电能力为850 吉瓦(GW)的发电站,以取代老电厂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两个地区都有责任确保计划投建的发电站不会使全球陷入面临高碳排放的前景。

用传统技术建设这些发电设施不仅会马上增加排放量,同时也降低了将来向更洁净能源方向转型的机会。

而一种替代方案是引进现有的先进技术(如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并迅速加以实施。

虽然迅速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将促使价格上涨,但欧洲和中国可以通过努力突破供应链瓶颈并建立整合的供应链,从而为超常规的扩大供应与降低成本提供支持。

即使这些项目上马,中国仍将增加煤炭消费量。

加强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可以降低整个煤炭燃料循环中产生的持续性影响,包括提高从煤炭开采到电力或热能的利用效率。

欧洲还应在碳捕获和储存(CCS) 技术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建立起真正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以加速这一技术在中国和欧洲的商业化进程。

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到2020 年,新建房屋的数量将等同于目前欧盟15 国住宅保有量的总和。

中国现行的建筑节能规范如果得以有效执行,将能产生巨大的能效收益。

而通过引进欧盟的最先进建设技术,将会节约更多的资源。

同样,欧盟即将启动的执行最佳使用做法也将带来显著的改进,估计可以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节约超过20% 的能源。

欧盟和中国可以共同努力,广泛拓展现行“准零能耗”住房建设技术,并在此行业内合作开发出能效更高和成本更低的技术。

在中国和欧盟,用于交通运输的燃料消费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在中期将超过所有其他资源所产生的排放的递增速度。

需求增大兼之以本国资源减少将促使人们考虑如何进一步减少石油消费。

中国汽车中有80% 是合资企业制造的,很多合资伙伴来自欧盟国家,因此双方有机会合作,在巨大的联合市场上共同推出更高的排放标准。

同样,在低碳和可持续液态运输燃料的研究方面,也存在共同开发和利用的机遇——例如围绕新一代生物燃料进行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