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地理:6.4《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①了解新疆的海陆位置特点,由此认识该地的气候、河流等地理特 征; ②认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并且能够能过绘制简图表 示新疆地形的分布特点;
③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④了解影响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辩 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⑤明确“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⑥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说教材分析
位置与内容
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 课《认识省级区域》的第四节。教材从 内容选择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高 山、荒漠和绿洲;第二部分:绿洲农业; 第三部分: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三部 分内容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至终贯 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首先,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干旱荒漠区, 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新疆的绿洲 农业十分典型,尤其是其特色农业也初见成 效;第三,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 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 重大步伐。这些都决定了选择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作为案例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
(四)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1.基础题——针对知识目 标 2.拔高题——针对技能目 标 3.综合题——着眼于知识 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训练。
(五)课堂小结体验三方面自行小结。 方案(二) 为本节内容量身定做 一个“板书摘要”,50字以内。
说板书设计
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干旱 高大山脉 环抱阻挡 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城市、交通呈点状 或带状分布 绿洲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农 业 油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实现双赢
教学重点: 1.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 2.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及其影响 因素。 教学难点: 1.“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 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边疆省区之一,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省级区域的案例,具有鲜明大的代表性。
我在第一课时中:(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山、荒漠绿洲教学时我注重了从自然地理角度罗列知识,因此知识的前后连贯性不够,知识的前后贯通不够,理应从自然环境特点引入特色农业的发展更好。
(2)本课时的创设意图主要体现在用歌曲“新疆好”作为教学引线。
从授课伊始的歌曲引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再到查找歌词熟悉新疆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
如涉及自然环境的“天山,戈壁、积雪……”;体现经济活动的“牧场,良田、稻花、牛羊、葡萄、煤铁金银……”。
最后分析歌词“天山南北牧场”“积雪灌农庄”来理解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课文标题“高山、荒漠、绿洲”不仅突显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且隐含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重要的人地关系思想。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山环抱的地形特点,造成了新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从而使盆地内部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沙漠。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水成为新疆宝贵的自然资源,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处的绿洲成为新疆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也使得新疆境内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呈现环状分布的特征。
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突显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更要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要素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4)案例教学是新教材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理念。
从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城市分布规律的探讨,从绿洲荒漠化的现象扩展到我国荒漠化的现状,都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也是新课程“用教材教”思想的有力体现。
我在第二课时中:(1)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
新疆在我国来说面积最大,地位独特。
新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代表省份,那里水特别缺,自然与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制约。
新疆教学反思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课时)》反思长兴中学潘晓婷一、本课知识内容本节课要完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新疆的概况、自然环境特征、绿洲。
二、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八年级下)试行稿》,本节课“课程标准”是:(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本课时“基础知识要求”是: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本课时“基本技能要求”是:(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重难点”是:重点是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是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三、本课教学过程(见《教学设计》)四、本课教学效果及原因分析本课时教学效果好,课堂节奏明快、流畅,重难点突出,课件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一)、创设情景新疆是一个离我们学生非常遥远的地区,那儿的景观、人文与我们当地有巨大差异,基于这点考虑,在引入部分,我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将新疆美丽的风光、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宗教呈现在学生们面前,配上一段非常欢快的《新疆吆喝》歌曲。
这个情景的创设很快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新疆。
(二)、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读图活动为主要线索。
每个知识点都是由图带出,由图得出结论,并最终落实于图。
学生的读图活动形式多样,如在屏幕的图上找,在书本的图上找并重点标示,在书本上画简图,描述图中地理事物的方向等等。
(三)、重视知识的重现如在设计学习”新疆”地形的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主要的山脉、盆地,边讲边在屏幕中显示出来;然后,请同学观察地形分布特征与汉字“疆”的相似性;第三,请同学们在图上将这些盆地和山脉准确的用简图画出来,,教师通过巡视,及时纠正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通过完成选择题再次将知识点呈现和强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反思7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反思7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反思(篇1)一、反思备课内容教学前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包括教学定位、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对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系统梳理所教学段的全部内容,分析每册、单元、节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变化并结合课标思考为什么教材会修改或增删有关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和把握。
第二是反思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如:(1)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教学内容间有什么联系?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它们?(2)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开发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3)学生是否已具备了支撑新知识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还缺乏哪些知识和经验需要补充?(4)所教各班学生特点有什么不同?结合各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哪些不同的教学方案等。
二、反思教学过程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都是每一位教师课前酝酿,精心准备的。
但实际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与事先设计完全一致。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握时机,通过快速的课堂教学反思,及时矫正教学行为,演绎出奇特而合理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方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反思教学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在讲“气候”一节时,我原本打算按预先的设计结合湛江本地区讲解气温,但我很快发现课堂上学生兴致不高,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于是我灵机一动,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假如我们去哈尔滨旅游,你们最希望选择哪个月份去?这个题目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经过讨论,纷纷想到了一月份放寒假的时候。
为什么?看冰灯去,很多学生立刻动起手来,但同学们很快发现,一月份我国的南北气温相差可真大呀。
我适时提问为什么呀?让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总结并学会运用等温线、冬季风等相关教学知识,教学效果好。
八年级地理下册6.4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地理下册6.4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下册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沙漠、干旱、高山、草原等多种自然环境的组合,以及其对当地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我国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文特点: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交融,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5.例题五:请简要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对于保障国家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新疆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板书设计原则
(1)条理清晰:将板书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标题,让学生一目了然。
(2)重点突出:将重点知识点用粗体字或不同颜色标注,使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
(3)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尽量用简洁的词语和句子表达,使板书更加简洁明了。
《西部大开发》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西部大开发》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围绕教学目标有效选取课程资源一位德国教育家这样说过: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
面对生活中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思考: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并能为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通过这次优质课评比使我体会到可以这样做:一、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选取的方向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
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阅读教材,解读教材,与编写者对话,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这次执教的《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知道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
显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选取的方向是西部。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有效资源为教学服务品德教材文体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加丰满,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引入教学资源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事先预设的。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资源选择,必须要紧紧依托与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引进的教学资源才能与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整体。
反之,资源的引进就会影响教学的实效。
如《西部大开发》教学内容是西部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有草原、森林、矿产、天然气等资源。
我引导学生去收集水资源、水能资源、动物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2、引入教学资源要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
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实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在众多丰富的资源面前,教师在选择时要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概念和背景。
2. 使学生掌握西部地区的基本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2. 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
3.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4. 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部大开发的概念、背景、政策和措施。
2. 教学难点: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开发成果。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其对开发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展示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西部大开发概念和背景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西部大开发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西部地区的企业或项目,了解第一手的开发经验。
2. 开展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或政策制定者来校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视角。
3. 学生自主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西部大开发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八、课程资源:1. 教材:《八年级地理下册》。
2. 多媒体课件:包括西部地区风光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部大开发案例。
4. 政策文件:收集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法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7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7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7篇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案中,使探究的气氛更加浓厚,教案中反思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篇1)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一些基本原理的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有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成为以后再教时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出发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发,若不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而后悔不已。
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这节课有何收获,有哪些失误,方法上有何改进,只要及时记录,及时总结,就能在再教时有些创新,久而久之,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记什么》一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篇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教案 新人教版
《6.4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形分布的特点,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技能和方法。
3、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我国西部开发的途径及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地形、绿洲、西气东输教学难点:干旱气候的成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好处教学方法:地图观察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新疆风光的图片,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讲授新课】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概况1、提供“新疆民族分布图”、“我国各省人口、面积比较图”、“中国政区图”、“新疆降水分布图”“乌鲁木齐气温、降水年变化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新疆的民族、面积、位置、气候的特点,提问: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因素对气候有影响?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找出新疆主要山脉、盆地,观察地形特点,绘制地形分布简图。
找出主要河流,观察地形与河流的关系——观察雪被的分布,认识到河水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
找出新疆主要城市,观察城市与地形、河流的关系。
3、完成P42活动题2。
通过人口、城市分布与绿洲的关系,说明绿洲在新疆的作用。
展示资料,感受新疆荒漠化的严重性,产生原因。
二、绿洲农业1、听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新疆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2、进一步引导思考:新疆人们是如何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的?展示图片完成P43活动题1。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3)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政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西部地区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3)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西部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对西部地区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讲解:(1)讲解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分析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3)介绍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及意义。
4. 案例分析:以我国某西部地区的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及影响,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2. 收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西部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 教学目标:(1)了解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2)掌握西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3)认识保护西部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2)西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3)保护西部环境的措施。
3.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西部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课堂讲解:讲解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分析西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3)案例分析:以西部某地区的环境治理为例,让学生了解保护西部环境的重要性;(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西部环境的意义。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些区域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练习:《同步》P44“即时巩固”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主完成并展示拓展延伸人们常说“久旱盼甘霖”,而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有一个怪习惯,越是干旱,越是盼望出太阳,这是为什么?结合对新疆自然环境的学习,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3分钟反思完善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实际,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回顾、总结。
2分钟达标测评布置学生完成下面达标测试题自主完成5分钟达标测评题一、选择题1.横亘新疆中部的山脉是( )A.秦岭B.昆仑山C.天山D.太行山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位于新疆的 ( )A.卡拉库姆沙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撒哈拉沙漠D.腾格里沙漠4.新疆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A.阴山、四川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阿尔金山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C.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祁连山D.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昆仑山读“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图,完成5~7题。
5.右图中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6.新疆分布最广的区域是()A.地势平坦的平原B.水源较好的绿洲C.植被稀少的荒漠D.起伏陡峻的山地7.新疆境内有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一条外流河,其地表径流的补给主要是()A.地下水 B.山地降水和地下水C.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二、非选择题《同步》P45“开放性作业”参考答案练习题1.A2.D3.C4.B5.D6.B达标测评题一、选择题1.C2.D3.B4.B5.C6.C7.C二、非选择题⑴略⑵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⑶新乌鲁木齐⑷稀少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⑸三山夹两盆天山⑹塔里木河天山和昆仑山的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⑺兰新线陇海线⑻城市、交通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区。
初二 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
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麦穗金黄稻花香啊 风吹草低见牛羊 葡萄瓜果甜又甜 煤铁金银遍地藏
……
请同学们讨论: 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在西部
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环境问题?
只有做到人地和谐,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 结 注:可拓展应用到整个西部地区
自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影 响) (环 保)
经济
优不 势足
传 统
矿产 干 旱 (因地制宜)绿洲农业
新 兴
能源开发
旅游
(东 西部 优势互补)
西气东输
实践作业
新疆民歌 我们新疆好地方
(原歌词)
1.结合今天对新疆的学习收获 新编 歌词:
《我们新疆好地方》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溶化灌农庄 我们美丽的田园
有一点说明
2 .提供相关网站, 供学生课后知识拓展。
初二 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教 材 分 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新疆是西部开发的一部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从以下五个板块展开:
我说新疆 — 谈认识,说感触
我来活动 — 学位置,看地形 我来探究 — 看现象,析影响 我来关注 — 找优势,谋发展 我在思索 — 寻问题,求长远
四、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从以下五个板块展开:
我说新疆 — 谈认识,说感触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一课时。
教材把新疆放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这样的大背景下,安排学生去认识、探究学习,突现的是省内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新疆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对新疆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的地理因素。
意图:现在都在讲“西部大开发”,而且这又是考点。
所以把这一问题设为本课重点难点: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意图:初二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因素,在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将其设为本课难点。
二、教法运用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地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
意图: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与肯定,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采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比较归纳、概括分析等学法相结合。
意图: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新疆吆喝》,屏幕打出歌词并配有一组新疆风情的图片。
歌中唱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新疆真遗憾。
”为什么不到新疆会遗憾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认识这个省级行政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_11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的地理概况(位置、地形、气候等)。
2. 识别新疆的主要地形区,简单评价新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本区气候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新疆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1.识别新疆的主要地形区,简单评价新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学会分析新疆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今天央视大型求真栏目“是真的吗?”来到了我们课堂,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讲授新课一、新疆的地理概况1.自然概况师:新疆的地理位置在哪?自然概况是怎样的?生: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完成导学案一题,完成后组内校对答案。
师:教师强调重点。
2.气候特征师出示PPT:这种树是真的吗?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生:结合已学知识讨论师:是真的。
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是由于它有顽强的生命;它“死而千年不倒”,是由于它有发达的根系;而它“倒而一千年不腐”是因为……生:找出树木多年不腐烂的原因。
师:展示课件为前面说法做出说明。
【设计意图】由其他地方少见的胡杨树来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胡杨树的三个“一千年”原因的探究,引出新疆干旱的气候,进而探究其干旱的原因。
二、新疆农业分布及特点师:这水果是塔里木盆地的,是真的吗?师:在这么干旱的环境里,多想吃一口香甜的水果啊。
黄西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水果,它说这些水果都来自塔里木盆地,你认为是真的吗?生:1.学生看教材75、76页图8.10 完成导学案二题2.组内讨论: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不利条件师:展示课件,进行提示。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某某维吾尔自治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并能绘制简图表示某某地形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某某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图、析图、绘图,教师引导讲解领会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影响区域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我国西部开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某某的自然环境特点,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难点:分析某某这种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指导识图与学生合作识图、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下基础。
某某又是由多少个民族构成的呢?多媒课件展示,13个民族的图片并讲述这些民族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美好的某某.学生观察图片,领会某某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省区.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特点,更加深了学生对某某的好奇感.大家都听过《某某好》这首歌吧,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唱的,教师唱:我们某某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边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那么某某的地形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主要山脉呢?多媒体展示某某地形图。
并展示“疆”字构成动画,凸现某某地形和位置特点。
学生识图、归纳、某某主要由三个山脉和两个盆地构成“三山夹两盆”学生在图6.33某某轮廓图,画出主要山脉及盆地。
学生观察、领会学生动手绘制,体会“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使学生更加形象的领会某某地形和位置特点。
教师叙述提问:歌词中戈壁、沙漠变良田,那么某某又有什么沙漠呢?出示塔克拉玛沙漠图,教师接出提问:某某学生观察,认识我国最大的沙漠,感受某某的干旱学生识图、分析得出人口、良田都应分布在绿洲沿岸,同时分析绿洲水的来源。
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活动题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认识到某某的干旱。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人教课标_1
胡杨林
天山脚下
P41活动 读图6-32,思考下列问题
新疆的绿洲面积只占总面积的8%,却集中了新疆90%的 耕地、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
保护绿洲!
雪山 砾石戈壁 绿洲 河流 沙漠
道路
哪些地区适合人居,为什么?
完成P42 活动2
(1)、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呈点状或带 状。因为这些地方有水源. (2)、联系不便、无法互补;改善交通,加 强联系。 (3)、绿洲边缘;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新疆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远离海洋;
2、周围有高山环抱;
3、盆地内部气温高,
蒸发强烈,地表水
难以保存。
新疆的气候形成
位置:西北边陲 地形:三山两盆 远离海洋 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高山阻挡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 温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 旱
干 旱
牧场
胡杨枯林
绿洲
吐鲁番火焰山
沙漠中心
独 特 的 景 观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新疆概况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 人口:1925万
新疆
多民族的聚居地
地广人稀
读图分析
2、地理位置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
边陲,深居亚欧大陆的腹
地,是“第二亚欧大陆桥” 的必经之地。 新疆
4、新疆农业生产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因为新疆干旱,所以,保护植被,合理 利用水源,防止土地荒漠化。
5、新疆农业发展的方向?
发挥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原 因
突出 特征
对其它因 素的影响
矿产—西气东输 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
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边疆省区之一,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省级区域的案例,具有鲜明大的代表性。
这节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新疆的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二部分描述新疆的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
这三部分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
所以在教学中以“干旱气候“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一定要突出水对本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影响。
虽然新疆自然环境恶劣,但新疆人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智慧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存条件,特别是新疆人趋利避害开凿”坎儿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的事实,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很好的教学内容。
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下的“气候”为铺垫,层层递进,由然到人文,让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也有令人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有一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比较沉闷,对这部分学生疏于指导;地图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等方面都有调提高和改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