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合集下载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7篇 爱莲说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7篇 爱莲说

四、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 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
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
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 B.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鲜:少 . C.每履 之,足苦踬焉 履:踩 .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 之 . 语:告诉
一、文学常识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谥号元公。作品《周元公集》 。“说”是 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n) ①可爱者甚蕃 ( fá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 ( yū )泥而不染 . n )而不妖 ③濯 (zhuó )清涟 ( liá . .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 ( xiè )玩焉 .
五、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 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一、 (2015· 南宁)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晋陶渊明独 爱菊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 . B.香远益 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 . C.陶后鲜 有闻 娟然如拭,鲜 妍明媚 . . D.同予 者何人 予 观夫巴陵胜状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水陆草木之 花 宋何罪之 有 . . B.自 李唐来 屠自 后断其股 . . C.濯清涟而 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 战 . .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置土石 . 且焉 .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

考点二 意象意境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 )
【解析】A项是生动传神的词语语境义的理解与揣摩,结合诗歌时代背 景与作家生平简介以及写作背景,不难判断这个选项是正确的;B项是 品味赏析经典名句的精妙,只要理解语句的意思,很快就能识别此句运 用的修辞方法;C项是理解诗歌内容及写作技巧的鉴赏,出题者有意强 调侧面描写与人物描写手法之心理活动的语文知识,只要理解给出的句 子意思就会发现例句不是心理描写;D项是作品结构的品析,做这个题 要基于词语意思的理解。理解了“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的意思就 可以确定这项表述是正确的。
考点三 情感主旨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诗歌的主要内容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川名胜、描写自然景色;(2)咏物言志诗,
第九讲 古诗词曲阅读
1.(2015·山西5题2分)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 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 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 奉献的精神。 【解析】A项品味赏析经典名句的精妙,只要理解语句的意思,就可以明 白作者的思想情感。 B项考查诗歌朗读及艺术特色。C项写作技巧的鉴赏 和品味赏析经典名句的精妙,只要理解语句的意思,很快就能识别此句 运用的修辞方法; D项是一首有名的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 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 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 气。而无私奉献精神是后人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 句的延伸理解。显然D是错误的。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1篇 河中石兽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1篇 河中石兽

一、文学常识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 侍读学士。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目 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①沧 ( cāng )州南一寺临河干 ( gān ) . . o )数小舟 ②山门圮 (pǐ )于河 ③棹 ( zhà . . ④曳 ( yè)铁钯 ( pá ) ⑤是非木杮 ( fè i ) . . . ⑥湮 ( yān )于沙上 ⑦啮 ( niè )沙为坎穴 . . ⑧遂反溯 ( sù )流逆上矣 . ⑨可据理臆 ( yì)断欤 ( yú ) . .
2.通假字
“钯”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①曳铁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颠”通“癫”,疯狂 ②不亦颠 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今异义 ①二石兽并 沉焉 ( 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 ②阅 十余岁 ( 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 .. (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 ④渐沉渐深耳 . ( 古义:罢了 ⑤一老河兵闻 之 ( 古义:听 . ) )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3.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丢失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地方寻找,不是更 荒唐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 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四、问题探究 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文中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庙僧的嘲讽,隐含着讲学家的自 恃博才、骄傲自信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老河兵对讲学家自 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以及他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五、文章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依照常情作出主观判断,同时也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中考山西语文复习方案课件第二篇古诗文阅读(1314张ppt)共136页

中考山西语文复习方案课件第二篇古诗文阅读(1314张ppt)共136页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点聚焦整合
一、古代诗歌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如陶 渊明的《饮酒》。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律诗规定为八句,如杜甫的《春望》就是五言律诗;绝句规定为四 句,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的 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 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 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第10课时 古 第11鉴赏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晋考命题探究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1.2012·山西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C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 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 面写出农民矛盾的心理。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笔的“老夫”与词中 的“鬓微霜”相照应。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
3.2012·河南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3篇 《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3篇 《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先前(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宫 室的美丽接受了(万钟俸禄)。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3)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4. 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 乙】段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可以,因为它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来论证“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观点。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呼尔而与之 ③之 为宫室之美
______________ 代词,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嗟来之食: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 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
课标21篇文言文梳理及阅读训练
第3篇 《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版本及考情 (人教九下19课,苏教九下15课,北师九下;近六年 未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3篇 陋室铭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3篇 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奉继母益至 ( 周到、周全 ) . (2)一 出其力( .
全、都

(3)鲜 能过也( 少 ) . (4)遂与之 异( 代词,代指王安石 .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3.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 性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我们应该学习曾巩孝顺父母,
课标21篇文言文梳理及阅读训练
第13篇 陋室铭
第13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版本及考情 (人教八上 22 课 , 苏教八下 10 课 , 北师九下五单元; 2015年山西已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4.其他实词
这 ①斯 是陋室 ____ . ②惟 吾德馨 ____ 只 . 博学的人 ③谈笑有鸿儒 .. ____________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往来无白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可以调 素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弄,这里指弹(琴) . 指官府的公文 ⑥无案牍 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问题探究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偶、比喻、起兴、类比。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依次
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课标40首古诗词曲梳理及训练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课标40首古诗词曲梳理及训练

【主题思想】这首诗抒写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迷茫、苦闷的心态及对人 生理想追求的精神,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1.(2012·贵州遵义)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
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
“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 前。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 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
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
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 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登楼远眺 的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_________ 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 种苍茫的孤独感。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8篇 出师表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8篇 出师表
⑦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 ________ 显示 . 因此 ⑧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_ ..
死亡 殂:_______
明晓、通达 ⑨晓畅 军事 ____________ .. 倾覆,衰败 ⑩此后汉所以倾颓 也 _______________ ..
⑪苟 全性命于乱世 ________ 姑且 . ⑫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 ____________
二、 (2014· 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 . .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 .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本布衣 平民,百姓 .. ___________ ②必能裨补阙 漏 _______ 缺点 .
表明,显扬 ③以彰 其咎 ___________ . ④夙夜 忧叹 ________ 早晚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 .. 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B.先帝不以 臣卑鄙 咨臣以 当世之事 . . C.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顾 野有麦场 . . D.何陋之 有 策之 不以其道 . .
早,早晨 ⑬夙 夜忧叹 _____________ . 比喻才能平庸 ⑭庶竭驽钝 .. _____________ 过失 ⑮以彰其咎 . ______ 询问 ⑯咨诹 善道 ______ .
6.虚词意义及用法
……的原因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__________ ①所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介词,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 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 连词,以致 介词,因为 ②以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_ 咨臣以当世之事 __________ 介词,拿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 介词,把

(山西)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山西)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 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 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 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_勤__奋__,__自__持__,__能__吃__苦__(_或__:__刻__苦__)_。__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四、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
⑯烨.然.若神人 光彩照人的样子 ⑰略无慕.艳.意 羡慕
Hale Waihona Puke .虚词意义及用法以 以. .衾 中拥 有覆 足乐者 介词, 连词 用,因为 ①以计 以日 是人 以.多 还以.连 书词 假余 ,相介 当词 于“ ,而 把”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相当于“而”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助词,的 走送之 代词,它,指书 ②之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舍生的衣着? 与自己“缊袍敝衣”作对比,突出求学时的艰苦,表现自己求学信念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0篇 湖心亭看雪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0篇 湖心亭看雪

5.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下雪 ①大雪 三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做动词,客居 . 名词做状语,像小草一样微小 ③与余舟一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是否前后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 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 高自赏的情感态度。
五、文章中心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 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
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
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
3.古今异义 ①余 住西湖 ( 古义:我 今义:剩余,多余 . ②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 ( 古义:酒杯 今义: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 )

③是 日更定 ( 古义:这,代词 今义:用于判断,或与“非
全 ____ 数词,一 __________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
、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译文:【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4篇 小石潭记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4篇 小石潭记
全石以为底 ⑤为 为坻,为屿
作为 ________ 成为 _____
4.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向西 ①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下 见小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下 . 形容词做动词,喜欢 ③心乐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做动词,靠近 ④近 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⑤皆若空 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斗 折蛇 行 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⑦其岸势犬牙 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做状语,像环一样 ⑧四面竹树环 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⑨凄 神寒 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①隔篁 ( huá ②水尤清冽 ( ng )竹 . . n)石底以出 ④为坻 ③卷 ( quá ( chí ) . . ⑤为嵁 ( kān ) ⑥佁 ( yǐ )然不动 . . ⑦俶 ( chù)尔远逝 ⑧往来翕 ( xī )忽 . . ⑨其岸势犬牙差 ( cī )互 .
liè )
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 用。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 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 点。 4.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 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 点是什么? 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 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篇 曹刿论战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篇 曹刿论战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 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 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 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 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 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 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 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 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 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 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4.一词多义
原因 公问其故 ______ ①故 所以 故逐之 ______
民弗从也 ②从 战则请从
服从、顺从 _____________ _______ 跟随
5.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①神弗福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做动词,击鼓进军 ②公将鼓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问题探究
1.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 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
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 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篇 桃花源记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篇 桃花源记

) )
④阡陌交通 .. (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⑤后遂无问津 者 ( 古义:渡口 今义:口液 ) .
4.一词多义
动词,寻找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 ①寻 寻病终 ______________ 副词,不久 动词,丢,舍弃 便舍船 _______________ ②舍 名词,房屋 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与世隔绝的地方。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五、问题探究 1.理解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文中反映桃花源人民和平安乐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 )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文中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学常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与刘 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①余幼时即嗜 ( shì )学 ②不敢稍逾 ( yú)约 . . ③既加冠 ( guān ) ④或遇其叱 ( chì)咄 ( duō ) . . . ⑤负箧 ( qiè )曳 ( yè)屣 ( xǐ ) . . . jūn )裂而不知 ⑥足肤皲 ( .
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三、(2016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
⑮右备容臭 这里指香气 . ______________
光彩照人的样子 ⑯烨然 若神人 _______________ .. 羡慕 ⑰略无慕艳 意 __________ ..
7.虚词意义及用法 以衾拥覆 ____________ 介词,用 . 连词,因为 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__ 以 . 计日以 还 连词,相当于“而” ________________ . ①以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 ______________ . 连词,来 观 _______ 家贫,无从致书以 . 连词,相当于“而” 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身倾耳以 .
4.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后,小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请教。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5.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解析】A目的连词“来”/把,B代词/助词,无义,C最终/士兵,D
都是“我”。
3.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A )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C.①③ D.③④
B.②③
3.古今异义 ①走 送之 ( 古义:跑 今义:行 . ②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 ( 古义:这,此 . )
今义:判断词

③尝趋 百里外 ( 古义:快步走 今义:表趋向 ) . ④主人日再 食 (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继续 ) 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 ) )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
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愈
ng )人持汤沃灌 ⑧以衾( qīn )拥覆 ⑦媵 ( yì . . ⑨右备容臭 ( xiù ) ⑩烨 ( yè )然若神人 . . o )老 ⑪缊 ( yù ( mà n )袍敝衣 ⑫今虽耄 . .
2.通假字
“支”通“肢”,肢体 ①四支 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同舍生皆被 绮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通“披”,穿着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4.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 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 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 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6.其他实词
得到 ①无从致 书以观 ______ . ②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 ____ 借 .
稍微 ③不敢稍 逾约 _______ . 更加 仰慕 ④益慕 圣贤之道 益:______ 慕:______ .. 担心,忧虑 ⑤又患 无硕师 名人与游 患:____________ . .. 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 ⑥既 加冠 ________ . 曾经 ⑦尝 趋百里外 _______ .
课标21篇文言文梳理及阅读训练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版本及考情 (人教八下 24课,苏教八下 23课,北师七下六单元; 2010年山西已考)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 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硕师:
请教 ⑧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 ______ . 填塞,充满 ⑨门人弟子填 其室 ________________ .
引,提出 ⑩援 疑质 理 援:___________ 质:_______ 询问 . . 训斥,呵责 ⑪或遇其叱咄 .. _______________ 脸色 ⑫稍降辞色 . ________ 等待 ⑬俟 其欣悦 _________ . 每天 ⑭主人日 再食 ________ .
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
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
)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
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交往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______ 隆冬 ②穷冬 烈风 ______ .. 2.下面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D ) A.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 B.今诸生学于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 ) C.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 D.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 )
4.一词多义
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 ①从 动词,跟从 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周到 礼愈至 _______________ ②至 动词,到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 动词,好像 烨然若神人 ______________ ③若 动词,如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
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 代词,它,指书 走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之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无实义 ________________ 助词,的 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
为德才兼备的人。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舍生的衣着? 与自己“缊袍敝衣”作对比,突出求学时的艰苦,表现自己求学信念的
坚定。
3.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你认为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二、(2015·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四、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 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 .... 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 委婉。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 作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