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论”统摄下的史学研究——满新颖《中国近现代歌剧史》读后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论文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摘要:歌剧自传入中国之后,百年中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的歌剧创作,需要好的歌唱者来进行二度创作,从而完成歌剧的普及和传播。
新时期下,要结合中国歌剧创作的新特点,对歌剧的演唱进行新的审视和探索。
本文即是对新时期民族歌剧的演唱,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歌剧;演唱;思考和建议一、歌剧演唱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歌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被誉为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
千百年来,音乐史上有众多的经典歌剧和经典唱段名垂青史。
中国民族歌剧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同样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唱段。
作为民族歌剧的演唱来说。
一方面,随着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从声乐演唱观念还是演唱技术来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歌剧演唱和歌剧本体化相脱离的现象。
与歌剧本体化的脱离,具体说来就是,演唱中过于对歌唱技术的注重,而对于唱段、对于歌剧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情感的表达不够重视。
很多经典歌剧和唱段,甚至成为了演唱者炫耀歌唱技巧的工具。
歌剧本来就是供人演唱的,本无可厚非。
但是演唱不是“滥唱”,想要表演好一门艺术,首先应当对这门艺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而这种“滥唱”的根源,就在于对歌剧本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拿一些经典唱段来说。
很多演唱者,特别是声乐学习者,甚至连个完整的歌剧都没有看过,熟悉了旋律和歌词就开始演唱。
《珊瑚颂》、《一抹夕阳》、《我的虎子哥》这些作品的歌词和旋律,可能几小时之内就可以牢记,但是这些唱段的前因后果,所要表达出的情感,没有的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没有充足文化知识修养,是做不到的。
所以说,歌剧演唱,首先要对歌剧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面对作品的时候,放下身架,踏踏实实的去理解和体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融入作品之前,不要轻易的就演唱,那将是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歌唱的不负责任。
二、注重表演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长时间以来,民族歌剧的表演环节,一直都是困扰着民族歌剧发展的难题。
《中国民族歌剧探索》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金砂及其艺术成就(代序)
文论篇
歌剧脚本与音乐 论歌剧唱腔的特性
歌剧唱腔的设计处理
歌剧人物的性格刻画 和形象塑造
歌剧音乐的戏剧性 歌剧唱白的处理衔接
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 作
谈谈歌剧《江姐》的 音乐创作——民族歌 剧创...
追忆篇
怀念我的父亲——金 砂
与金砂在一起的日子
忆金砂
我跟金砂老师学作曲 的那些日子
05 后记
本书整理了作曲家金砂关于中国民族歌剧的文论。他结合创作实际,对我国民族歌剧创作进行了总结和探究, 并著文多篇。金砂之女刘尔璎从众多文论中整理出最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八篇:《歌剧脚本与音乐》《论歌剧 唱腔的特性》《歌剧唱腔的设计处理》《歌剧人物的性格刻划和形象塑造》《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歌剧唱白的 处理衔接》《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谈谈歌剧的音乐创作》,从脚本、唱腔、音乐等多个方面窥视中国民族 歌剧创作的探索历程,对当今的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具有引领和启发作用。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国民族歌剧探索》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回忆
民族
文论
性格
脚本
作者简介
歌剧
音乐
创作 处理
信息
眼睛
忆金
目录
01 金砂及其艺术成就 (代序)
02 文论篇
03 追忆篇
04 附录 金砂作品年表 (1922—1996)
怀念金砂 眼睛——忆金砂
念金砂 回忆金砂
附录 金砂作品年表(1922— 1996)
后记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感悟《中国歌剧史》的诞生
OP
ER
A
2 0
5
/
6
3
7
m
上
《
k
员
T
, ,
中 国歌剧
史 》 编 委 会部 分 成
合 影 前排 左 起 舒 铁 民
“
MSP
、
fl
刘
诗啼 胡 士 平 荆 蓝 后 排 左 起 周 稽 黄 奇 石 蒋
, 、 、 、
力
右页
编 辑 组 发 起人 和 组 织 者 荆 蓝 同 志 是
位
老 延安
”
《
中 国 歌 剧 史 》 的 编 撰 工作
t
w en t y y e ar s
re s u
, l
t
o fn
a
i
sh
Th e y
I
t
we
re
p u r r e d on
a
he
i
r
t
he
g
en r e
t
i
n
g
i
n
bo o k
ha
t
r an a
l
mos t
m
i l
l
i
on
Ch
i
n ese w or d s
〈 中 国 歌 剧 史 感悟(
》的
of
诞生
“ ”
须 从 我 做起 、 编 辑 组的 发起人幢 织 者荆 蓝 同 志 是
8 0
位 老延安
。
从
《
年 代 开 始 她 就 在 中 国 歌剧 研 究 会 的 支 持下编 辑 过 《 中 国 歌
“
¥
剧 故 事 集 》 和 两册 《 中 国 歌剧 文 集 》 之 后 更 是 本 着
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第一篇: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音乐,我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这门选修课。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
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在这短暂的几节课我对音乐的兴趣更浓,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对于我这样的非音乐专业学生这几节课学到的对我以后简单的品味音乐有着很大作用,我热爱这种感觉,这种和以前不同的感觉。
了解了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
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和《义勇军进行曲》赏析。
《梁祝》用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
老师给我们播放《梁祝》的时候,只感觉心随弦在拨动,爱与誓言在交汇。
《梁祝》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
曲中音调婉转,悲凉。
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分别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最后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睛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爱情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历史特征》一文的质疑
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历史特征》一文的质疑友人介绍满新颖《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历史特征》(《人民音乐》2011年9月号)一文,读后有些浅见,写下来请歌剧界同仁指教。
满氏有关歌剧的文字曾在网上见过,印象不深,似乎已有“竭泽而渔”之说。
此文为作者精心之作,颇有见解,所概括的某些论点,在近年来几位歌剧人士所编撰的《中国歌剧史》的早期探索中已有所表述,但表述方法有异。
如:中国歌剧的三大元素(西洋歌剧、话剧、中国戏曲与民歌)、首先与话剧结缘(编、导、演等)、戏剧(性)为主、题材的现实主义,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内容重于形式、形式不拘一格、音乐上的简约(主调音乐)等。
此外,还有一些区别于欧美歌剧的重要特征被该文作者忽视了,如面向大众,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群众以及表演上的形体语言、声乐上的民族化等。
毕竟作者认定了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有歌剧,并具备了“自身的特色”,不像某些人所持否定的观点。
遗憾的是作者的歌剧理念却是西洋歌剧的,他以此标准来为中国的新兴歌剧(当年称新歌剧)号脉,所概括出的新歌剧的某些“自身的特色”,随之又被认定为是我国歌剧发展道路上的“血栓”与“魔障”。
这无异于中国人选美,要以玛丽莲·梦露为楷模,当然会有皮肤欠白,鼻子欠高之类的缺陷。
如以此标准来发展我国未来的歌剧,也确如作者所言“必会自取绝路”的。
君不见,改革开放后所出现的若干为我国歌剧“正名”的大作,又有几部为国人所看好?此文作者没有看到这些新歌剧的历史特征,正是我国早期歌剧人为弘扬中华文化,根据国情,既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又不受其理念束缚的中国歌剧理念,孜孜不倦地探索符合我炎黄子孙审美价值观的中国歌剧而筑石铺路、添砖加瓦。
这一时期的歌剧在内容上,确曾或多或少受到政治环境的干预,精品不多;在艺术上也有很多的不足;但形式上特别是音乐方面的各种尝试及其经验、教训,都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不应轻易地排斥与否定。
此文作者似有以偏概全,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之嫌。
一部发人深省的歌剧理论必读—韦明先生新版《中国歌剧音乐剧散论》读后感
3P A ER COM P AN N l O
新 书推 荐
从 . 】 o u } k ' o
一
部发人深省的歌剧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读
W e M ig e yp b i e i n 'n wl u l h ( s s
o hn s ea n M u ias n C ie eOD rsa d sc l
问题 ,舞 台节奏与舞 台调 度 ,力求创造 识和态度 ,读者可以从这些文章 中获耳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综合结束语 , 收 集 了作者 七篇 文章 ,在 这些文 章 中 在 该书的第 一部分中 ,有两篇文章 诗的意境和 美的 画面 等等。他的观点深 有关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指导性观 点。 令我印 象深刻 。一篇是 《 试谈 民族歌剧 刻明确 ,犀利独到 ,是理论与 实践相 结 表演学派的初 步构想》 ,在这 篇文 章中 , 合 的 总 结 。 韦明先生列举了中国歌剧发展过程 中许
三 野 战 军 文 工 团戏 剧 股 长 、华 东 解 放 军
剧院演员 队队长 。其 间 ,他在话剧 《 雷 雨》 甲申记》 、《 、苏联话剧 《 前线》 、歌 剧 《 白毛 女》 血泪仇 》 碧 海红旗 》 、《 、《
等剧 目中担任 主角 。1 4 9 9年 在淮 海战
役 中荣立 二等 功 ,1 5 9 1年被 华东 解放 军剧院授予一等乙级最高奖。
评论和歌剧理论方面的必读文集。 作 后 ,匆 匆 浏 览便 觉 其颇 具 内 涵 ,细 读
些颇具总结性的论述 ,对 于每 一个歌 剧 的态度 ,实为歌剧老行家的肺腑之言。
面对着音乐剧这一在国内相对新 该 书第二部分共收人八篇文章 ,主 的形式 ,韦 明先生亦 阐述 了他 自己的
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第一篇: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我国的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
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
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
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
a{g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一九二七年阎述诗(1905-1963)创作用民乐伴奏的舞台歌剧「高山流水」,阎述诗多才多艺,自已写剧本,自已谱曲,自导自演,还亲自参加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高山流水」情景交融,再现了春秋时代的音乐盛况和善乐者辈出的高文明社会。
新历史主义视角与新时期桂剧的现代内涵
新历史主义视角与新时期桂剧的现代内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历史主义视角与新时期桂剧的现代内涵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文化批评理论,它强调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与历史、政治和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和文化是历史和权力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历史和权力的痕迹。
新历史主义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的探讨,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话语权的争夺。
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新历史主义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框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桂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类型之一,自诞生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既是地方性的民间文化艺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期,桂剧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了摆在桂剧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历史主义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解读桂剧的机会,可以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桂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桂剧的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思维和理念。
新历史主义视角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桂剧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
桂剧作为中国地方性戏曲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展和变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密不可分。
通过新历史主义的视角,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桂剧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和社会的痕迹,深入挖掘桂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新历史主义视角为我们重新审视桂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读框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桂剧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为桂剧的现代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加强对桂剧的研究和解读,为桂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新历史主义视角与新时期桂剧的现代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桂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直以来都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时期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
新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音乐学的总体研究在研究观念及其实践领域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为例,其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主要体现在音乐观的开放与重塑、音乐史观的反思与求正以及音乐史学观的解构与重构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音乐观音乐史观音乐史学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可比及的,音乐学研究领域也是如此。
在思想解放时代大潮的推动下,音乐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
音乐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在音乐学各个子学科中的表现互有异同,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1]为例,其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主要体现在音乐观、音乐史观与音乐史学观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一、音乐观的开放与重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首先是与音乐观的开放与重塑联系在一起的。
音乐观是人们对音乐的本质认识,是指导人们音乐实践的思想观念。
上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建国后,音乐是阶级斗争和革命的产物与工具的观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音乐工作者乃至广大群众。
受这种观念的制约,音乐艺术在人们心目中实际缩小为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音乐,基本可以概括为革命音乐以及那些与革命相关的音乐,革命音乐之外的古今中外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被视为封建主义或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而遭到某种程度的批判和否定,即便是一些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也一度被斥为黄色音乐或靡靡之音而遭到口诛笔伐。
“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钳制更是将音乐异化为一个“巨无霸”般的钢铁战士,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都刻下了深深的专制主义的烙印,音乐艺术的无比丰富性和音乐观的多样性被彻底遮蔽和扼杀。
狭隘的音乐观不仅使音乐实践与音乐生活被拘囿在基本以革命样板戏和无产阶级革命歌曲为主宰的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同时也导致了有限的音乐理论研究只能锁定在某些特定的音乐对象之上。
思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不但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大社会观念,人们的音乐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为“歌剧思维”而呼——读《中国近现代歌剧史》
作者: 郑琳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出版物刊名: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页码: 126-12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中国近现代歌剧史》 歌剧思维 戏剧性 多声性
摘要: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满新颖著的《中国近现代歌剧史》是中国歌剧研究的重要成就,它以歌剧思维作为研究的主线,并保持研究的学术中立,从国内外搜索大量珍贵史料,由此"重新发现"了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别样历史。
著作对"歌剧思维"的呼吁,必将有利于中国歌剧艺术性的提高。
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1 9 世纪末期 , 伴 随着洋务运动 、 维新变法 等政治 活动 , 文化 上的西学 东渐也使得 歌剧及美声 唱法正式传 人 中国。2 0 世纪
初的“ 五 四运 动” 倡 导人们 主动学 习各种新 的思 想 、 知识 、 道 德
与文 化 。在歌剧 创作 上 , 艺 术家基 于 中国传 统戏 曲的创 作经
明清两代 , 大量传教 士将西方 文化与艺术 传人 中国 , 其中 诞 生于 l 6 世 纪末 的歌剧 艺术便是典 型一 例 。而 当时 中国主流 的舞 台表演形 式仍然是传 统戏曲 。清乾 隆年间, 曾有外 国传教
三、 解放后中国民族歌剧 的发展
士将 意大利幕 间插剧《 好女儿》 引入 中国宫廷表演 , 却并没有引
作文教 学研 究
2 0 1 6 年第 4
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陕西 路 颖
项 目名称 : 新时期 中国原创歌剧研 究 编号: Z K1 2 0 8 1 甩腔等地方戏 曲元 素 , 以及河北 梆子等地方 民歌元素巧妙地融 入其 中, 是我 国歌剧 史上里程 碑式 的巨作 , 标 志着 中国新歌剧
传统戏 剧 , 又异 于西 方歌剧 的新的艺术形 式 , 因此被称 为新歌 剧 。其 中具有 代表性 的是 黎锦 晖首 创的儿童 歌舞剧 , 包括 《 麻 雀与小 孩》 、 《 神仙妹 妹》 、 《 小小 画家》 等作 品 , 开创 了 中国民族
歌剧创作的先河。
二、 中国 民族 歌 剧 的成 型 期
作第一次与西方歌剧艺术形式正式接轨。 1 9 4 5 年 由延安 “ 鲁艺 ” 工作 者集体创 作的歌剧 《 白毛女》 问 世 。整部歌剧 借鉴 了西方歌剧 的创作手 法 , 并 将我 国板 腔体 、
浅析《扬子江暴风雨》
15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2浅析《扬子江暴风雨》韦 艺摘 要:自“五四”时期开始中国的歌剧便开启早期探索,从展现民族现实社会生活的背景出发,与民族传统戏曲、音乐和外国歌剧艺术进行交融,取之精髓进行创新,因此它既不同于传统戏曲,也有别于西洋歌剧,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是一部典型的话剧加唱形式的歌剧早期探索作品。
本文将对中国早期歌剧、聂耳以及《扬子江暴风雨》进行阐述和作品分析。
关键词:歌剧;聂耳;《扬子江暴风雨》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韦艺,(1999-),女,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在读本科学生。
20世纪初戏剧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宣传的重要活动之一,突出表现深入民众生活的本质。
田汉作为左翼音乐家,参加有关戏剧的活动,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熟悉和体验中提炼出戏剧素材,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创作出优质的戏剧作品,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实现了从生活到艺术的高度融合。
《浅谈聂耳对中国电影歌曲的历史性贡献》中谈到聂耳与田汉的交集,作者认为这是影响聂耳进行大量电影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拓宽了聂耳的革命音乐道路。
1932年聂耳通过田汉的介绍与左翼音乐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1933年聂耳为拍摄的影片《母性之光》配插曲《开矿歌》,这是聂耳与田汉合作的第一首电影歌曲,歌曲将开矿工人心中的愤懑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反映工人阶级的歌曲,聂耳与田汉首次的合作使双方建立起信任,更加坚定聂耳创作电影音乐的信念,聂耳与田汉便继续合作并谱写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歌曲,也促成了聂耳在一生中电影音乐创作的高峰。
满新颖先生在《中国近现代歌剧史》这本书中将黎锦晖先生作为中国歌剧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原因是他不断学习和观摩西方话剧,他还在“平民文化”中致力于白话文和平民音乐的儿童教育中,阅历逐渐丰富的他从歌舞曲的创作逐步过渡到充满戏剧性的歌舞剧创作中,不断完善歌舞剧的歌剧模式。
牟静静读《新中国音乐史》有感
《新中国音乐史》牟静静我所阅读的居其宏的《新中国音乐史》是一本对建国以来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描述的史学著作。
作者以丰富的史实和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对新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了系统的梳理,就其历史功过及宝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评说,并对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以冷静、客观的分析方法,还历史事实以本相。
从而使读者对新中国音乐的发展轨迹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具有非常实用的文献参考价值。
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共和国52年的音乐艺术思想、语言、风格以及历史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叙述。
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首次公开披露的史料为依据,对新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重大而敏感的历史事件作了系统的梳理,就其历史功过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评述。
本书以大量篇幅记载了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代表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他们的创造业绩,同时亦详略不等地记叙了歌曲、交响音乐、大合唱、民族管弦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歌剧、舞剧、电影音乐等各类音乐体裁在新中国的发展轨迹,重点评述了其中的经典作品。
从建国之初写到上世纪末,而且图文并茂,制作难度和写作难度都远在出版一般书籍之上。
据我所见,这本书是以新中国音乐为描述对象的史书,全书贯穿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批判各种“左”的错误的力度。
这正是它在内容上独具一格的特色所在。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抛弃了曾被我国史学界奉为圭臬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不再因袭曾定于一尊的“武器论”、“工具论”、“服务论”、“配合论”等陈说,把音乐史写成形同政治的附庸的“斗争史”“运动史”,而是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从音乐本体出发,来展示它自建国以来的史的轨迹。
这就和影响我国音乐理论界至深的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划清了界限,表现出作者的理论勇气。
关于中国歌剧的相关思考
一
中国歌剧的发展
歌剧艺术 是直接诉诸观众视 听感觉而又 需要观众 的想 象力补充
创造 的艺术 。而在一些 中国歌 剧作 品中,却存 在着抒情性 唱段过 多 过滥 的情况 。过 多过滥的唱段会 导致在剧 中人物 形象 的塑 造、人物
性 格 的 突 出 、 情 节 场 面 的动 人 性 等 方 面 的水 平 大 为 降低 , 从 而 削弱
导致 了中 国歌剧 的现 状 。随着 市场 经济 的建 立 ,这种 性质 愈演 愈
烈 。9 O 年代 以来 ,歌剧的制作成 本直线窜 升。一部投 资很大的歌剧
作 品,演上几场便 束之高 阁,甚 至就此销声 匿迹 。中国歌剧 所具有 的商业性致使其思想性 、艺术性、欣赏性大大降低。 其次 ,就是 当今社会的 “ 人 ”的 问题 。过 去的人们 ,很 习惯于 到剧场 、影 院去欣赏艺术 。而 当今社会吸 引人们的东 西太 多,人们
从 “五四 ” 以来歌 剧随 着西 方音 乐文 化传 入 中国之 日起 ,就 有 相 当的一些音乐家 开始在这个领域 进行认真 的探 索 。中国歌剧 的 第一次 高潮 出现于4 0 年代 。在延 安兴起的 “ 秧 歌运动 ”中,产 生 了 《 兄妹开荒 》、《 夫妻识字》等秧 歌剧 ,到 1 9 4 5 年则产生 了中国歌 剧 的第一座里程碑一一 《 白毛女 》 。 在1 9 5 9 年建 国十年期间涌现了一些 更为成熟和 更有影响 的歌剧新 作。如 《 洪湖赤 卫队》、《 春雷》、《 红 珊瑚》、《 江姐 》 、《 阿依 古丽》等 。至此 ,中国歌剧 的第二次 高潮 出 现 了。其 中 《 洪湖赤卫队》和 《 江姐》被誉为 当代歌剧 高潮期中的双
了中 国歌剧艺 术的可欣赏性 。非但 不能感动 观众 ,反而会 大大削弱
对经典歌剧复排的认知与思考
对经典歌剧复排的认知与思考吴建华在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多部经典传世之作,集中代表着中国歌剧艺术特有的品质和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对经典歌剧进行复排,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常见现象。
最近几年来,又有对《秋子》、《白毛女》等五部经典作品的全新演绎,并在思维、内容、形式、风格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
鉴于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由此获得对经典歌剧复排这一现象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近年来多部经典歌剧复排简介在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多部经典之作,而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复排,也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自2011年以来,又先后有五部复排作品问世。
2011年,由文化部、东方演艺集团、国家大剧院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白毛女》,“1945 年 4 月,在延安成功地演出了歌剧 《白毛女》 ,标志着以主流派风格为主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
”此次复排中,邀请了原创作者贺敬之担任剧本修订,原喜儿的扮演者王昆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谭晶扮演喜儿。
演出大获成功,堪称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一份厚礼。
2012年10月1日,由湖北省演艺集团推出的《洪湖赤卫队》,是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剧目。
与原版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复排重点在视觉效果上寻求突破,多种高科技舞美手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审美体验。
2012年10月29日,新版《原野》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主要扮演者都是在国际舞台上闯荡多年的优秀演员,由张立萍扮演金子,袁晨野扮演仇虎、张建一扮演大星、梁宁扮演焦母,在李六乙、黄屹两位导演的统筹指挥下,诸多演员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
2014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伤逝》在北京天桥剧院上演,由莫华伦和王莹分别扮演涓生和子君,此次复排在剧本和音乐方面改动不大,基本保留了原作的风貌。
2014年12月11日,作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活动的重点曲目,由南京艺术学院复排的新版《秋子》在南京上演,由于原版歌剧的总谱已经遗失,所以新版的音乐创作方面有了很大改动,并基本保留了原有唱词和情节,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歌剧音乐剧研究之“新”--评《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
歌剧音乐剧研究之“新”--评《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
状研究》
吕继勇
【期刊名称】《出版广角》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这本书对我国歌剧音乐剧表演艺术的成长、发展、成熟的历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进行分析,而后在分析的过程中从声乐、表演、导演等不同的视角分别进行探究,最后对每一个阶段的歌剧音乐剧创作表演成就、艺术特色进行总结分析。
【总页数】2页(P188-189)
【作者】吕继勇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史为据再书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之路--评《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 [J], 宋戈
2.新时期中国歌剧音乐剧的不倦探索者——《刘振球歌剧人生》序 [J], 居其宏;
3.一部发人深省的歌剧理论必读—韦明先生新版《中国歌剧音乐剧散论》读后感[J], 景作人
4.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分析探究 [J], 席若卉;
5.中国2018年度歌剧/音乐剧演出概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音乐史的细化与连接——读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史》有感
梁 茂 春 作 为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的 博 士 生 导 师 , 毕 生 从 事 于 中 国 音
三,丰富的音乐史料价值
音乐 史料 是 我们 学 习与研 究 音乐 不可 或 缺的重 要 理 论来源 与
乐史 的研 究与教学工 作,是 中国当今 的音乐史学家 ,音 乐评论家 。
《 中 国当代 音乐史 》作为 其众多研 究成果 中的一枚 ,无 论给 中国音
乐 史的断 代研究还 是专题 研究 ,都 带来 了一缕 醉人 的芳 香 ,提供 了 可 贵 的史料价值 与文献价 值 。那 么本人就 从以下几 点来 谈一 下 自己
的认识与感受 !
一
依 据 ,中国音乐史 的学习与研 究亦是如此 。无论是实物 ( 遗迹 )史
料 还是文 献史料 ,其 评价标准是 统一的 ,即材 料是否具有 高度 的可
而复杂 的,梁 茂春 的 《 中 国当代 音乐》就是把 这种形式 下的音乐发 展进 行 了较 为系统 的分类与梳理 ,如对 当代器 乐发展 的整 理并不 是 直接进行笼 统的概括 ,而是从 中国民族器 乐独 奏 、重奏 、 民族器 乐
、
断代音乐史的连接
中 国是 一个 地大 物 博 、历 史悠 久 的多 民族 国家 ,无论 是 哪一
很大难度 的,《 中国当代 音乐》的 问世用其独特 的理论视野为 中国音 乐的研 究脉 络增添 了新的一环 ,也为我们后来 学者进行 当代中 国音 乐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文献与资料 。
究做 了更为细致 的划分 与补充 ,他们 的学 术与研 究价 值是十分 宝贵
的。梁茂春 1 9 9 3 年 四月 出版 的第一版 《 中国当代 音乐》, 其 内容主要 从 声乐 、器乐 为两大主 线分别从 九个章节 、不 同时期 进行叙述 ,在 这 九个 章节 中,作者又 把声乐较 为详细 的从胜利歌 曲、轻音 乐、通 俗歌 曲、歌剧 等不 同层 面进行分 析与概括 ,如在第 一章节 中对 当代 歌 曲的论述 ,通过作者 简洁而有 条理 的分析 ,使我们 读者不仅 了解
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曲”论争与反思
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曲”论争与反思文/康建兵“现代戏曲”作为一个词汇、术语被使用,往上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宋春舫在1925年使用过“现代戏曲”一词。
[1]往下可延续到当前,比如最近陆续刊发的围绕2019年“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的多篇文章。
如果把“现代戏曲”视为一种新的戏剧形态或文体形式,尤其是作为对新时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戏曲新现象的理论表述,主要始于孟繁树教授的倡导和研究。
孟繁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现代戏曲”一词,用来描述当时的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情况。
进入21世纪以后,吕效平教授在对戏曲本质的研究中同样提出“现代戏曲”,并系统论证了现代戏曲的内涵外延、文体特征和艺术精神等,为现代戏曲注入全新的理论话语,被认为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戏剧理论研究课题”[2],对我国戏剧理论具有建构意义。
由此,从现代戏曲引申出的戏曲现代化、戏曲现代性、现代戏曲的情节整一性等话题,引起大家的争论。
梳理和探讨有关新时期的现代戏曲理论研究及其争论,无疑有助于深化对戏曲现代化、现代戏、戏曲性等问题的理解,这些问题依然是当前和今后戏曲发展康建兵: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川剧《巴山秀才》剧照12与研究的重点。
一、“现代戏曲”的提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戏剧的发展步入新时期。
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一大批杰出的戏剧家连同他们的戏曲新作脱颖而出,震动剧坛。
如魏明伦的《易胆大》(1980)、《巴山秀才》(1983)和《潘金莲》(1985),郑怀兴的《新亭泪》(1981),周长斌的《秋风辞》(1985),郭启宏的《南唐遗事》(1986),王仁杰的《节妇吟》(1987),徐棻的《红楼惊梦》(1987)和《田姐与庄周》(1988),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1988),盛和煜的《山鬼》(1987)等。
随着这些戏曲新作和舞台演剧的涌现,以宏观视野和理性思维对这个阶段的戏曲进行梳理和提炼,不仅成为剧作家们的自觉,也是理论界的重要课题。
历史观中的现代与当代中国歌剧研究的一个维度
[摘要]中国歌剧自诞生起,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近年来,随着中国歌剧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围绕中国歌剧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
歌剧作品的现代性和当代性,归根结底是一个文艺作品中反映历史观念的问题。
中国歌剧作品中既有不同时代的风貌展现,更有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观念折射。
因此,从中国歌剧的历史观中探索文艺作品的现代性和当代性,应当成为未来中国歌剧研究的一个可能维度。
[关键词]中国歌剧;历史观;现代与当代历史观中的现代与当代:中国歌剧研究的一个维度●张雅坤作者简介:张雅坤,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西方重要音乐艺术形式之一的歌剧传入中国,中国的歌剧艺术自诞生起,迄今已有百年历史(1920-2020)。
中国歌剧的诞生虽受西方歌剧艺术形式的启发,但其发展又与西方歌剧有着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
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到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当代史发展进程中,始终有中国歌剧发展的身影。
同西方歌剧长期局限于上流社会阶层不同的是,中国的歌剧艺术始终扎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始终与时代同行。
因此,对中国歌剧创作的研究也有必要走向“历史的深处”,只有深入探析文艺作品“代表时代”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完成“引领时代”的使命。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歌剧的历史观歌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一个国家的歌剧创作水平与普及欣赏水平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大众艺术教育的层次,成熟的歌剧演出市场能够带动相关商业领域的发展和一定规模的就业人口,而歌剧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歌剧创作和歌剧研究的持续兴盛。
对中国歌剧作品历史观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激励创作者以更加宏观、深刻的理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歌剧作品。
此外,中国歌剧作品在我国当前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歌剧作品兼具音乐性、文学性和戏剧性,特别是优秀的主旋律歌剧作品能够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近代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代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歌剧在借鉴西方歌剧精髓的同时,专注于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现实和革命斗争的艺术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文化自觉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潮流,歌剧艺术在此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既是对传统戏剧的与创新,也是对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中国民族歌剧的先驱是黄梅调。
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是一种地方戏曲形式。
20世纪20年代,黄梅调开始融入新文化运动的理念,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剧目,被称为“新黄梅戏”。
这些剧目在剧情、演唱和编曲上都对传统黄梅调进行了与创新,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重要源泉。
193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鲁迅的《雷雨》、文化名人赵元任主编的《红色娘子军》、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创新,更在内容上具有革命性和人民性,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国民族歌剧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了较为繁荣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将歌剧艺术与革命政治相结合,提出“五反”、“三反”等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对歌剧行业进行了整顿和,并为民族歌剧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大量的革命主题歌剧相继问世,比如张剡的《田世光》、郑晓龙的《沙家浜》等,这些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结和革命精神。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市场经济的与开放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歌剧市场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此外,因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对革命题材的热情有所降低,对现实生活题材与个人情感题材的需求逐渐上升。
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民族歌剧形式和革命主题艺术正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