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泡沫镍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Ni-P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
a d Te h oo y Xu h u 2 1 1 Ja g u,Ch n n c n lg , z o 2 1 6,in s ia:2 I siu eo e ma ce c n t t fTh r l in e t S a d Te h oo y S a d n nv r i Jn n 2 0 6 , ia n c n lg , h n o g U ie st i a 5 0 1 Chn ) y,
d p is w e e i e tg t d a o p r d a ans he pr p r i s o he a — po ie a p e e ns e ost r nv s i a e nd c m a t d s m l s by m a ofEPM A ,X RD , h r ne s e t r The e e i e t lr s ls s w e ha he N iP po is c nge a d s t s e . xp rm n a e u t ho d t t t — de st ha d f o m o p us t n no r t 1i e w ih t i c e sng f na o r s a1i a e, t s i c e s d he r m a r ho o a c ys a 1n t he n r a i o n c y t 1 ne ph s hu n r a e t
所 对 应 的 N 相 峰值 强 度增 大 较少 。然 而 , 4 0 保 温 1 i 经 0℃ h热 处 理 后 , 晶镀 层 硬 度 增 大最 多 , 归 因 于 非 晶镀 层 析 出的 非 这
Ni P金 属 间化 合 物 数 量 多 于 混 晶 以及 纳 米 晶 镀 层 。
关 键 词 : 学 镀 Ni 微 观 结 构 ; 度 化 — P; 硬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的提升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的提升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的提升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下,镍基合金材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出色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而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些性能。
首先,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分布,以达到改善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的目的。
一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
该处理方法将合金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合金中的固溶体溶解。
随后,将合金快速冷却,使固溶体重新形成。
固溶处理可以消除或减少合金中的晶界、管状和点状固相的存在,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塑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时效处理来进一步提升高温拉伸性能。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之后,将合金加热到较低的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后再进行冷却。
这个过程中,细小的固相可能在晶界上析出,从而形成亚晶界,提高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
其次,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酸、碱、盐等恶劣环境中长时间使用。
而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一个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是沉淀硬化处理。
该处理方法通过合金中高温固溶体和低温固溶体的沉淀析出,形成均匀分布的沉淀相。
这些沉淀相可以在晶界附近或晶界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晶界蠕变,从而提高合金的抗蠕变和抗腐蚀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表面处理来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例如,通过氧化、硫化等方法,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硫化膜,起到抵御腐蚀介质侵蚀的作用。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分布以及表面状态可以被调节和改善,从而使材料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热处理工艺,以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热处理是通过加热材料至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进行冷却,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加工技术。
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首先,热处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通过控制热处理工艺的温度和冷却速率等参数,可以使材料产生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例如,淬火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快速冷却将材料从高温状态迅速固化,使其达到最高硬度和强度。
而退火是一种通过缓慢冷却使材料回到平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可塑性。
此外,有时还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实现材料的复合强化,如时效处理、正火处理等,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次,热处理对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导热性、电导率、磁性等。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面取向,从而影响材料的晶界、晶间和晶内的导热路径,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可以改变材料中的微观缺陷,对材料的电导率和电磁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磁性,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另外,热处理还可以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能。
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晶界结构、晶界清晰度和晶界能量等,来影响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反应活性和腐蚀性。
例如,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改善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氮化、碳化、氧化等处理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和表面化学活性;通过退火处理减少材料的内应力,提高疲劳寿命。
热处理可以调控材料的化学性能,满足特定领域的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控制热处理工艺的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导热性、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
因此,在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热处理对镍合金的影响及其应用
热处理对镍合金的影响及其应用镍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化工等领域。
热处理作为一种常用的材料加工方法,对镍合金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对镍合金的影响以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热处理对镍合金的影响1. 显微组织变化热处理过程中,镍合金的晶粒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通过调控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晶粒的尺寸和形貌。
一般来说,高温热处理会导致晶粒长大,而低温热处理则可以细化晶粒。
晶粒尺寸的变化对于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 物理性能改善热处理可以提高镍合金的物理性能,如硬度、强度和延展性。
通过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镍合金的晶体结构,增加晶界的强韧性,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可以降低镍合金的残余应力,减少材料的变形和裂纹倾向。
3. 精确控制合金成分热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合金的成分来实现材料性能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镍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行为,进而调整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这种精确的合金成分控制为镍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热处理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1. 航空领域镍合金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等高温部件。
热处理可以提高镍合金的高温强度和疲劳寿命,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精确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在保证零部件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能源领域镍合金作为核能、化学能等能源行业的重要材料,其抗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决定了设备的可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从而提高能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化工领域镍合金在化工领域中主要用于腐蚀介质中的设备和管道。
热处理可以改善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材料的抗应力腐蚀裂纹和疲劳寿命。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材料在酸碱等特殊环境中的失效风险,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耐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优化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耐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优化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耐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高温耐蠕变性能优化高温中,材料会受到蠕变变形的影响,导致材料的改变和寿命的缩短。
通过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进行优化,可以增强其高温下的耐蠕变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1. 固溶处理:镍基合金材料在固溶处理过程中,通过高温和长时间的加热,使合金中的固溶元素均匀地溶解在基体晶粒中。
这可以提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稳定性,减少晶界滑移和杂质的扩散,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高温耐蠕变性能。
2. 沉淀强化:在固溶处理后,经过适当的时效处理,可以促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元素形成均匀细小的沉淀相。
这些沉淀相可以阻碍晶粒的滑移和扩散,增强晶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强度和耐蠕变性能。
3. 冷变形:材料在进行固溶处理后,通过冷变形工艺,如轧制、挤压等,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细小的晶粒可以提供更多的晶界,抵抗蠕变变形,增强了材料的高温耐久性。
二、抗氧化性能优化镍基合金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表面氧化层的形成,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通过热处理工艺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1. 热浸渗:通过在热处理过程中添加特定的元素,如铝、铬等,可以使这些元素浸渗到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氧化层。
这样的氧化层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耐高温性能。
2. 表面涂层: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在材料表面涂覆特殊的抗氧化涂层。
这些涂层可以有效地阻隔氧气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进入,保护镍基合金材料免受氧化和腐蚀的影响。
3. 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在整个热处理工艺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的控制对于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非常重要。
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使材料充分固溶和时效,从而减少材料内部应力和孔洞,防止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氧化和剥落现象。
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分析镍棒材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1. 镍棒材的加工工艺1.1 锻造加工镍棒材的锻造加工是指将金属坯料经过变形加工,在高温下进行锤击或压制,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锻造加工可以改善镍棒材的晶界结构、提高其塑性和韧性,并消除内部缺陷,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1.2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镍棒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然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获得特定的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热处理可以调整镍棒材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1.3 加工变形加工变形是指通过机械力和塑性变形,将镍棒材从初始形状变形为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加工变形方法包括拉伸、压缩、挤压和滚压等。
加工变形可以提高镍棒材的硬度、强度和塑性,改善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2. 镍棒材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2.1 结晶结构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可以改变其晶界结构,其中晶界是指晶体之间的界面。
通过适当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小晶界的数量和尺寸,提高材料的结晶度。
好的结晶结构可以提高镍棒材的塑性、韧性和强度,降低材料的脆性。
2.2 机械性能镍棒材的加工工艺对其机械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
例如,锻造可以提高镍棒材的塑性和韧性,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2.3 组织性能镍棒材的加工工艺会改变其晶粒尺寸、晶界形态以及杂质和相的分布等组织性能。
良好的组织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降低材料的应力集中和断裂风险。
2.4 特殊性能除了机械性能和组织性能外,镍棒材的加工工艺还会影响其特殊性能,如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调控镍棒材的磁性、电导率和热传导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镍箔材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镍箔材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引言镍箔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改善镍箔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本文将探讨镍箔材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并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热处理工艺研究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对镍箔材进行加热至高温,使其固溶体中原子重新分布的过程。
典型的固溶处理温度为800°C至1100°C。
高温下的固溶处理能使镍箔材中的合金元素达到均匀分布,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2. 冷处理镍箔材在固溶处理后,通常要进行冷处理。
冷处理可以通过快速冷却来引导固溶体中的溶质重新分布,并形成致密的晶界,从而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3. 固溶化处理固溶化处理是将冷处理后的镍箔材进行再次加热,使其形成新的晶体结构。
通过合理选择固溶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能量,从而改善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二、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 机械性能热处理工艺对镍箔材的机械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镍箔材的强度、韧性和硬度。
固溶化处理后的镍箔材具有更细小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晶界能量,这些结构特征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2. 耐腐蚀性镍箔材通常用于耐腐蚀环境中,如化学工业和海洋工程。
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镍箔材的晶界能量和晶粒尺寸,从而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和冷处理可以提高镍箔材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对于海水中的腐蚀。
3. 热稳定性镍箔材通常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因此热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研究发现,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镍箔材的热膨胀系数和热稳定性。
固溶处理和固溶化处理后的镍箔材具有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减少材料在高温下的塑性变形和热应力。
结论镍箔材的热处理工艺研究是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固溶处理、冷处理和固溶化处理等工艺,可以改善镍箔材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热处理对Ni-P化学镀层阻垢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1)
Intensity /a.u
300℃
400
200
镀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 degree
图 4 污垢的 X 射线衍射图 Fig. 4 XRD patterns of fouling
4
3.4
热处理后 Ni-P 镀层的耐蚀性能变化
图 6 为镀态和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 Ni-P 镀层试样在通入 CO2 气体的氢氧化钙溶液中 的阻抗图谱。可以看出,在交流阻抗图上只有一个容抗弧[1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 金镀层的容抗弧半径变化明显,说明热处理对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影响较大。 采用等效电路图对阻抗图谱进行数值拟合,镀态下 Ni-P 镀层电荷转移电阻 Rct 为 7400 Ω • cm2。300℃热处理后镀层 Rct 为 26290 Ω • cm2,是镀态下的 3.5 倍,表明其耐蚀性得到 很大改善,XRD 分析表明,此时的镀层仍为非晶结构,由于应力的释放和 H 的去除,镀层 的组织更加致密,使镀层的耐蚀性得到较大的提高[11]。350℃热处理后出现了晶界和位错等 缺陷,而且由于形成了 Ni2P 过渡相,使合金镍相中 P 含量降低,使原来的非晶态单相均匀 组织变化为 Ni 和镍磷化合物的混合组织,减少了富磷钝化膜的形成[12]。400℃热处理后镀 层中析出稳定相 Ni3P,Ni3P 在腐蚀原电池中是阴极,Ni 固溶体是阳极,因此,Ni3P 的析出 及其面积增大加速了镀层腐蚀,导致其耐蚀性低于镀态。 耐蚀性随热处理温度先提高后降低,耐蚀性与阻垢性能一致,由文献[13]可知,被腐蚀 的表面易于形成连接污垢与基体的“过渡界面”,有利于污垢离子的附着和沉淀,导致阻垢性 能降低。
1 前言
锅炉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广泛, 但在运行过程中炉管可能会存在腐蚀和结垢现象。 污垢 的形成降低了换热效率,也增加了流动阻力,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失,因此,对于防垢阻 垢方法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1]。化学镀镍合金作为功能镀层日益受到社会各行业的重 视,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2-4]。材料宏观物理性能往往决定于其微观结构,由于 Ni-P 合金 镀层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微观组织结构的转变,因而给镀层的各项性能带来很大影响[5]。 本文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 Q235 钢表面制备了高磷非晶态 Ni-P 合金镀层,未经热处 理的非晶态或微晶态处于热力学上的亚稳态,有从非晶态或微晶态向晶态转变的趋势[6]。因 此,通过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等对镀层的形貌、结晶度和原子分数变化等进 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 Ni-P 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组成相和结晶度变化,通过 污垢沉积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 Ni-P 镀层阻垢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
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在镍基高温合金材料中,热处理对其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一、热处理方法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在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热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再结晶退火等。
固溶处理主要是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区,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元素溶解进固溶体晶格中,达到均匀固溶的目的。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控合金的温度和时间,促使溶质元素形成有利于提高材料性能的第二相。
再结晶退火则是通过加热材料至再结晶温度,使材料重新晶粒长大,从而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及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
例如,在高温蠕变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而对于需要较高塑性和韧性的应用,可以选择再结晶退火处理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二、热处理对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机制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细化晶粒结构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会引起晶粒的长大或细化。
通过固溶处理和再结晶退火等热处理方法,可以使晶粒得到有效的细化,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细小的晶粒可以增加晶界的数量,有效阻碍晶间滑移和晶内滑移的进展,从而提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能。
2. 优化第二相组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促使溶质元素形成有利于提高材料性能的第二相。
第二相的生成可以增强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材料的抗蠕变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调控第二相的类型、尺寸和分布,进一步优化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
3. 调整晶体缺陷结构热处理可以引起晶体缺陷结构的变化,包括位错密度、位错类型和晶界能量等。
这些缺陷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从而对高温蠕变性能产生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提升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提升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提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需求越来越高。
镍基合金作为一种常用的高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
然而,在高温下,镍基合金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和蠕变现象,从而导致材料失效。
为了提高镍基合金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热处理工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是通过高温加热将合金内的固溶体彻底产生溶解,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以改善合金的塑性、强度和耐热性能。
在固溶处理中,合金中的固溶体被彻底溶解,晶体内的位错和界面能量被消除,从而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
此外,固溶处理还能促使合金中的共析相溶解,减少材料中的析出相,降低材料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和抗蠕变性能。
另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是通过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固溶体析出出来,形成良好的析出相沉淀。
时效处理后的镍基合金能够形成细小而均匀的析出相颗粒,能够有效地阻碍晶界移动和材料的蠕变变形,提高材料的高温抗蠕变性能。
同时,时效处理还能够增加材料的析出强化相,提高材料的抗变形能力和硬度。
此外,残余应力的消除也是提高镍基合金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重要工艺。
残余应力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组织结构改变引起的。
残余应力会导致材料的晶体间位移和界面滑动,进而影响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
通过热处理工艺中的合适退火工艺,可以消除或减小残余应力,提高镍基合金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
总之,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提升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固溶处理、时效处理以及残余应力消除等热处理工艺,能够改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变形,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
这将为镍基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领域提供更为可靠的材料支撑。
在镍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中,还存在其他一些方法和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
泡沫镍氧化温度
泡沫镍氧化温度
泡沫镍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电化
学性能和催化性能,在电池、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氧化温度是制备泡沫镍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参数。
泡沫镍氧化温度是指将泡沫镍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时所需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泡沫镍在空气中加热至500℃左右即可完成氧化反应,形成NiO(氧化镍)。
但实际上,不同制备方法和原料组成会对
氧化温度产生影响。
首先,制备泡沫镍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模板法、物理发泡法、电解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优势,但对于同一种方法而言,其制备出
来的泡沫镍氧化温度基本相同。
其次,原料组成也会对氧化温度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制备泡沫镍
所用的原料为纯净金属镍或含有少量添加剂(如钼、钴等)的金属镍。
其中纯净金属镍制备的泡沫镍氧化温度较低,约为400℃左右,而添
加剂会提高氧化温度。
此外,氧化反应的时间和氧化剂的种类也会对氧化温度产生影响。
在
一定温度下,反应时间越长,泡沫镍越容易被完全氧化,因此需要更
高的温度。
而不同种类的氧化剂对泡沫镍的氧化也有不同的影响。
总之,在制备泡沫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原料组成、反应
时间和氧化剂种类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氧化温度。
一般来说,500℃左右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
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
总结起来,泡沫镍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
需要注意掌握合适的氧化温度。
虽然500℃左右是比较常见的温度范围,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优化热处理工艺改善镍基合金材料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优化热处理工艺改善镍基合金材料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镍基合金是一类由镍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条件的限制,镍基合金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常常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改善镍基合金材料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来达到目的。
首先,优化热处理工艺要求在保持材料基本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镍基合金在高温下易与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导致材料的氧化失效。
因此,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来改善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进行高温固溶处理,即将材料在高温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并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快速冷却。
这一过程可以消除材料中的一些含碳和硫等不良杂质,提高合金的化学纯度,减少内部氧化物的生成,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其次,优化热处理工艺要求在保持材料基本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镍基合金在化工、海洋和航空等领域中常接触到各种腐蚀介质,因此抗腐蚀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
热处理工艺中,可以采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来改变合金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从而影响其抗腐蚀性能。
晶界是材料中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分,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晶界变细,提高晶界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整体抗腐蚀性能。
最后,优化热处理工艺还要求在保持材料基本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镍基合金常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晶界强度和断裂韧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多次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即在高温下进行多次固溶处理,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
这一过程可以使晶粒细化,增加晶界的稳定性和断裂韧性,从而改善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镍基合金材料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并进行优化,以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引言:材料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工艺在提高材料性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等操作,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常见的几种热处理工艺以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一部分:退火工艺退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之一。
通过高温短时间的加热和缓慢冷却,可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降低硬度并改善可加工性。
退火后的材料晶体结构更加均匀,晶界有序性提高,从而增强了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此外,退火还可以减少材料的内含气体和夹杂物,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有些材料在退火过程中还能实现晶粒的再长大,进一步优化性能。
第二部分:淬火工艺淬火是以快速冷却来提高材料硬度和强度的热处理工艺。
在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材料的晶体结构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相变,由高温下的面心立方结构转变为金属冷却时的马氏体结构。
这种相变会导致材料表面和内部产生残留应力,从而提高硬度。
淬火还能增加材料的强度,但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韧性和可塑性。
第三部分:渗碳处理工艺渗碳处理是将含有一定碳含量的介质浸入材料表面,通过加热和冷却使碳原子在材料中扩散,从而改变材料的表层组织结构。
渗碳处理可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形成一定深度的碳化层。
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如齿轮和轴承,以提高它们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第四部分:时效处理工艺时效处理是将材料加热至较低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用以改变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
时效处理通常用于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在时效过程中,合金中的固溶体相长大和析出相的形成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
此外,时效处理还能减少合金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变形硬化,提高其可塑性。
结论:热处理工艺在材料工程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织性能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优化。
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的影响
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的影响镍基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化工、电力等行业的高性能合金材料。
在合金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是一项关键工艺,它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热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材料性能变化。
一、热处理的基本原理热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冷却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在镍基合金的热处理过程中,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两个主要步骤。
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区,在此温度下使合金元素均匀溶解在固体溶体中,以消除材料的非均匀性和组织缺陷。
2.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合金冷却到室温,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保温处理。
该步骤旨在通过析出相的形成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二、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的影响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的影响是多样的,包括晶粒尺寸、相组成、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变化。
以下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1. 晶粒尺寸:热处理可以影响镍基合金的晶粒尺寸。
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都可以促进晶粒尺寸的细化,但固溶处理温度较高,容易使晶粒长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处理温度和时间。
2. 相组成:热处理可以改变镍基合金中的相组成。
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溶质元素更容易溶解在固溶体中,从而改变合金的组成。
时效处理则能够在固溶处理的基础上,形成富集的析出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3. 硬度:热处理过程中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都能够提高镍基合金的硬度。
固溶处理通过消除晶界和内部的组织缺陷,降低材料的软化程度,从而提高硬度。
时效处理则通过析出相的形成,限制晶粒的运动,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4. 耐腐蚀性: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镍基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均匀性和晶粒细化程度,从而减少合金表面的缺陷,提高耐腐蚀性。
时效处理则可通过析出相的形成,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三、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影响差异在进行热处理时,温度、时间以及冷却速率等参数的选择都会对镍基合金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性能的提升
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性能的提升镍基高温合金是一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性能,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高温性能的提升。
一、热处理的基本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目的是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对于镍基高温合金而言,热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合金内部的晶体结构得到调整,进而提升高温性能。
二、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的影响1. 晶体尺寸的控制:热处理可以通过晶体再结晶、晶粒长大等方式来控制晶体尺寸,从而调整合金的晶体结构。
晶体尺寸越小,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越高,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破坏。
2. 相变的调控:镍基高温合金中常见的相包括γ相、γ'相和δ相等,热处理可以通过相变调控来提升合金的高温性能。
例如,通过合金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促使γ'相的形成和长大,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
3. 内应力的消除:在镍基高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内应力,对合金的高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而热处理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消除或减小合金中的内应力,从而提高合金的抗蠕变和疲劳性能。
三、常见的热处理方法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合金加热到固溶温度区间,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尽可能地溶解到基体中,并保持一定时间,以使溶质原子充分扩散和均匀分布。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变形能力和抗蠕变性能。
2.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时效处理,以形成所需的亚稳相和弥散相。
时效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
3. 热等静压处理:热等静压处理是将固溶处理的合金加热至高温状态下,在等静压条件下进行压缩,然后进行冷却。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改善合金的晶体尺寸和内应力分布,提高高温力学性能。
四、热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处理:单晶镍基高温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优化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优化镍基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
然而,在高温条件下,镍基合金往往会发生塑性变形和蠕变现象,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镍基合金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热处理工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热处理工艺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对于镍基合金材料,热处理工艺的优化主要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再结晶退火等。
其中,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到固溶温度,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伴随着晶体重排和解决固溶体的析出。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通过固溶体的析出和再结晶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再结晶退火则是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使材料的残余应力得到释放,并促使新的晶体再结晶。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性能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降低晶界能量,减少晶界滑移的阻碍。
这样可以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降低塑性变形应力。
其次,热处理可以通过析出相、沉淀硬化和固溶体的变异方式来提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能。
这些析出相和凝固物可以在晶界和晶体中形成不连续的位错和粒界,从而增加材料的位错强化效应和阻碍蠕变的扩散。
此外,热处理工艺还可以优化镍基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结构。
通过合理选择合金元素配比、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参数,可以在镍基合金中形成稳定均匀的固溶体和析出相。
这些细小的析出相可以提高材料的晶体完整性和抵抗位错运动的能力,从而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
总而言之,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抗蠕变性能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材料的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再结晶退火等热处理过程,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蠕变性能,从而保证镍基合金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热处理工艺的优化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调控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过程,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控制,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镍基合金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强度、高温抗氧化、耐腐蚀性能的特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
在镍基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中,可以通过调控工艺参数来改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进而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需求。
首先,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来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强度。
固溶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合金元素均匀溶解,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的处理过程可以消除材料中的析出相和析出偏析,提高晶界的稳定性,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
但固溶处理过程中材料的硬度较高,易出现脆性断裂现象,因此还需要进行时效处理来提高材料的韧性。
时效处理是将固溶处理后的材料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
这样的处理过程可以使材料中的析出相细化、均匀分布,晶界附近的析出物增多,强化晶界,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
其次,热处理工艺还可以通过调控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来调节镍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在加热温度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增大,固溶处理效果更好,材料的强度增加。
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合金元素的挥发、氧化和晶粒长大,影响材料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因此需要根据合金元素的特性和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
在冷却速度方面,快速冷却可以使合金元素更均匀地分布在晶粒内,减少晶界偏析,提高材料的强度;而慢速冷却则有利于减少应力和残余应变,提高材料的韧性。
因此,冷却速度的选择也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此外,热处理工艺还可以通过合理选用合金元素和微合金元素来调控镍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合金元素的选择决定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相变行为,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在镍基合金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钼、铬、钴等。
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来调控材料的析出相,增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影响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它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相变和物理性能。
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晶体结构变化、机械性能的提高以及耐腐蚀性的改善三个方面来探讨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一、晶体结构变化热处理方法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而改变其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其晶体结构发生改变。
通过退火,金属材料的晶体尺寸和晶粒形态得以调整,结晶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性。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使其获得高硬度和强度。
回火则是在淬火后再次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再次冷却,以减轻金属材料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和韧化指数。
二、机械性能的提高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控制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例如,通过淬火和回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工具和机械零件。
对于铝合金等材料,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获得优异的强度、塑性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
三、耐腐蚀性的改善热处理方法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而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然而,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光滑,从而减少了金属与外界腐蚀介质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例如,在不锈钢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加热至高温后进行冷却处理,可以获得制品表面的铬氧化膜,有效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总结起来,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晶体结构变化、机械性能的提高以及耐腐蚀性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恰当的热处理方法,可以调整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姓名:郭永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指导教师:于宝义;肖旋20070305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合金样品在箱式炉中分别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制度为:a)、分别在1100,1120,1140,1160,1180,1200℃固溶保温2h,然后空冷到室温;b)、在1120℃固溶处理l,2,3,4h然后空冷到室温;∞、在1120。
C固溶保温2h,然后分别以空冷、炉冷和水淬的方式冷却:m、在1120。
C固溶处理2h,空冷至室温,然后在1050。
C高温时效2h,空冷至室温;e)、a)、b)、c)和d)处理后,加上850。
C时效24h,空冷至室温。
金相样品腐蚀液为209CuS04+50mlHCI+100mlH20。
利用JSM.6031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Y’相形貌,采用图象分析软件测量Y’沉淀相的平均尺寸。
并在HRl50洛氏硬度计上测试其洛氏硬度。
2.2固溶温度的影响2.2.I固溶温度对组织的影响K445合金铸态条件下枝晶干Y’相呈立方体形貌,枝晶间Y’相租大且形状不规则(图2.1a、b所示)。
在枝晶间和晶界含有少量的Y/Y’共晶和块状碳化物(图2.1e所示)。
这是因为在凝固过程中首先形成枝晶干的单相固溶体,同时,Al和Ti等元素向枝晶问液相富集,使剩余液相中的溶质浓度达到共晶点,生成Y+Y’共晶。
二次Y’相都是图2.1K445合金的铸态组织Fig.2.1皿emierostructureofK445ascasta)枝晶干y’形貌”枝晶间Y’形貌c)枝晶问Y/Y’共晶和MC型碳化物由过饱和Y固熔体析出的,由于枝晶问富含Al、Ti等Y’相形成元素,造成枝晶间处Y相的过饱和浓度较大,增加了Y7相长大的驱动力,造成枝晶间的y’相尺寸较大。
合金经1100.1200℃固溶处理后的Y’相形态如图2.2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二次Y’尺寸由1100℃时的420hm增大到1140℃时的490hm,当固溶热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幽2.2削溶揣度对¥’相彤貌的影响Fig.2.2InfluenceofsolidsolutiontemperatureonY’precipitatesa)1100℃dendriteb)1120℃dendritec)1140℃dendnted)1160"0dendritee)1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工艺对泡沫镍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摘要】探讨了泡沫镍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泡沫镍结构的影响。
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于600℃×30min 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去除有机泡沫模板,在于通流动氢气气氛下, 880℃×60min条件下还原热处理,就可得到呈三维网络状通孔结构,且骨架结构完整,孔结构清晰,丝径粗细均匀的泡沫镍材料。
金属泡沫具有极低的密度,它由大量亚微米尺寸的金属微粒和微孔隙构成。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泡沫镍的工艺流程为:泡沫模板→预处理(粗化、敏化、活化)→导电化处理→电沉积→热处理→泡沫镍。
其中泡沫镍样品经过电沉积后需要经过热处理才能得到泡沫镍。
热处理工艺一般采用天然气燃烧成的稳定的火焰来灼烧或焚烧聚氨酯泡沫塑料基体。
经过焚烧处理后的泡沫镍,由于支撑的骨架消失,而沉积在基体上的镍也会氧化,致使样品骨架结构非常疏松,极易坍塌。
本文将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泡沫镍材料进行热处理时,直接在管式炉内进行灼烧去除泡沫模板,再在还原性气氛条件下,研究还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泡沫镍材料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泡沫镍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1 实验
1.1 实验原理及方法
热处理过程分为两步:一是在空气气氛下焚烧,去除模板;接着
是在氢气气氛高温下还原退火处理。
样品置于管式炉中,炉内通入空气,升温至300℃,保温10min,去除泡沫基体中残留的水分、低温下易于挥发的油脂等有机成分;继续升温至600℃,保温30min,使聚氨酯泡沫骨架在充足空气条件下充分燃烧;接着让炉管降温至400℃时,停止通入空气,抽真空至10pa左右后,通入氩气清洗炉管多次,再抽真空,即可通入氢气至1atm,调整氢气流量,保持40ml/min匀速通入氢气,出气口采用水下液封方式排气;设置还原时的温度为800~900℃,保温1~2h进行还原退火烧结实验。
结束后,样品随炉冷却,至温度降至400℃后,关闭氢气源。
得到的泡沫镍孔结构均匀、完整且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1.2结构形貌分析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处理过程中泡沫镍的组织结构,采用xrd分析热处理泡沫镍后的物相成分,采用eds能谱仪分析泡沫镍的微观结构及成分。
2 结果与讨论
2.1 烧结温度对泡沫镍的影响
泡沫镍样品的孔隙率和密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见图1所示。
烧结温度对泡沫镍的孔隙率和密度影响较大,当温度升高时,在流动氢气气氛条件下,随着氧化镍逐渐被还原成镍,原子的扩散速度就越大,丝径上原来由聚氨酯泡沫模板占据的位置经烧结去掉后,留下小的微孔,由于晶粒的长大和扩散,这些微孔逐渐被镍颗粒填充、
取代,导致孔结构收缩。
所以出现了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泡沫镍材孔隙率降低,密度升高的现象。
图1 不同温度下泡沫镍的密度与孔隙率
图2 不同烧结温度下泡沫镍样品的sem照片
图2(a)、(b)、(c)分别是温度为850℃、880℃、900℃条件下泡沫镍样品的sem形貌照片。
对比三张照片可以看出,(b)图中泡沫镍丝径骨架结构最为理想、光滑,孔结构清晰,且不存在孔的堵塞和粘连。
(a)图中泡沫镍样品丝径上存在一些结合不紧的毛刺,甚至出现片状的小块堵在孔隙上,表明此时的泡沫镍颗粒结合较差。
(c)图中骨架结构收缩严重,这是温度过高所致。
过高的温度容易使镍颗粒出现熔融状态,不利于高孔率、低密度泡沫材料的制备。
试验表明,理想的烧结温度选择为880℃。
2.3 保温时间对泡沫镍的影响
泡沫镍样品的孔隙率和密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见图3中所示。
,保温时间对泡沫镍的密度和气孔率影响比较明显,随着保温时间的增长,原子能够更充分的扩散,晶粒逐渐长大,小颗粒逐渐融合成较大的颗粒,一些小的孔隙逐渐被填充,过长的保温时间使镍颗粒充分长大,在宏观上容易瘤状结块。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当超过30min后,泡沫镍材的孔隙率明显降低,密度升高。
图4(a)、(b)、(c)分别是保温时间为30min、60min、90min条件下泡沫镍样品的sem形貌照片。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各骨架形貌
依然保持的较好,丝孔结构清晰。
从制备高孔率、低密度泡沫镍和节能提高效率的角度考虑,实验中选择了60min作为烧结时的保温时间。
2.4 泡沫镍的xrd表征
电沉积后的泡沫镍样品经焚烧,并于880℃×60min条件下,经过氢气还原后得到的泡沫镍,用x射线衍射仪来分析泡沫镍的物相。
其衍射图谱见图5中所示,分析可知,图中均为面心立方结构(fcc)的镍(111)、(200)、(220)、(311)、(222)晶面的特征峰,这说明经过还原退火处理后泡沫镍纯度高,不含氧化物等杂质,区别于化学镀镍层的非晶结构,热处理后晶体表现为粗晶的尖锐峰,其平均晶粒尺寸为66.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