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词表达技巧复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型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型专练(含答案)

课时追踪检测(十)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边这两首诗歌,达成(1)~ (2)题。

献封医生破播仙凯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 以下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能够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局势。

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得胜有赖雨夜袭击的成功。

B.“满谷连山遍哭声”是夜袭时的实况,但诗人没有完整按实况的次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描绘两军对垒句前,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 )的成效。

C.“万箭千刀一夜杀”显现夜袭的强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血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的强烈和厮杀的残忍无情。

D.联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搅合,红成一片。

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绘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惧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静的成效。

E.“暮雨旌旗湿未干”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形,该句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才结束,杀气还没有全消。

分析:选 BD B 项,“在对垒句前”错误,应是“在描述厮杀句前”; D 项,“和泪水相搅合”错误,应是“和雨水相搅合”。

★(2)这两首诗描绘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一样?请联合诗歌简要剖析。

答:答案:第一首,正面描绘战争。

蕃军从梦中惊醒,已经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尸横遍野。

诗人经过对战争的直接描绘,表现戍边将士的英豪气派。

第二首,侧面描绘战争。

诗人经过描绘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掉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示意昨夜战斗的强烈,委婉、内敛。

2.阅读下边的宋词,达成(1)~ (2) 题。

①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夕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天风回②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 岳阳楼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 (普通高中适用)(附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  (普通高中适用)(附答案)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 一、区分表达技巧指出下列诗(词)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借代与借喻试指出下面诗句中画横线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

(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借喻(2)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借代(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杜甫《岁暮》)借代(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借喻(5)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于阗采花》)借代(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借喻(7)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赵秉文《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借代(8)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借代名师点拨: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

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

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2.衬托与对比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衬托还是对比。

(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衬托(反衬)(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对比(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衬托(正衬)(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衬托(反衬)(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对比(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衬托(反衬)名师点拨: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

3.渲染、烘托与衬托请指出下列诗歌画线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渲染、烘托还是衬托。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表达技巧鉴赏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相关知识)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表达技巧鉴赏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相关知识)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修辞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岩晓: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

“黄”对“绿”,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山峦缭绕,落日依依。

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二、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①苏轼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②。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③,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④。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贬惠州。

詹使君,指惠州知州詹范。

②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

亦以代酒。

③槐芽饼,即槐叶冷淘,我国古代一种传统凉食。

④三余,典出三国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意在强调这些被人们忽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点明时节,又描述美食美酒,引出了下文苏轼与詹使君宴饮情景的描写。

B.颔联写诗人用荷叶杯盏,斟满美酒,痛饮一番,来浇空有满腹经纶的胸中块垒。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表达技巧

诗歌专题训练----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③?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③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终军请求皇帝赐给长缨,愿上阵缚敌、为国建功。

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注】。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一年中的春耕、夏种、秋收。

2.请赏析“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的表达技巧。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谓①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注】①张谓,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3.前人评价张谓的诗“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技巧。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院。

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4.请赏析本诗首联的表达技巧。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5.诗人抒发情感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四)张惠言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注】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古诗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古诗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

①折:弯曲。

①景: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张耒①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塞腰鼓是根植于黄土地的艺术。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有“塞北锁钥”之称。

相传驻守在此的士兵把腰鼓当作作战工具,用来传递信息、擂鼓助威、庆贺胜利。

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

鼓槌落下的瞬间,百十个白羊肚手巾齐齐挥舞着红绸。

这种艺术刚柔并济,屈伸自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武术、体操等融为一体。

安塞腰鼓尽显男子阳刚之美,()当下,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冲击,但安塞腰鼓仍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世界广为传播。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①(节选)苏轼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②。

海南仙云娇堕砌③,月下缟衣来叩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注]①此诗为苏轼于1094年(绍圣元年)六十岁时在惠州贬所写。

①暾(tūn):初升的太阳。

①砌:台阶。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项练27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项练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项练27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项练

二十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项练1.(2018·大庆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11分)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②排闼(tà):推门,撞开门。

闼,小门。

(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解析:选CD C项,“生活的无奈与苦痛”情感理解错误;D项,由远及近错误。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点明修辞,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护田”“排闼”两词赋予水和山人的动作,用了比拟的修辞;“一水护田”和“两山排闼”相对,“将绿绕”和“送青来”相对,用了对偶的修辞;“绿”“青”用颜色代指农作物,用了借代的修辞。

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任答两种2分)“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巩固练习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巩固练习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巩固练习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

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雨夜 [宋]张咏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上面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

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

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问: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①薛逢:字陶臣,历官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比喻昂贵的生活费用。

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简要分析。

(5分)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简析。

(3分)(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9个综合练习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9个综合练习

练习:练习1-表达技巧-表现手法鹧鸪天(清)纳兰性德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前四句。

3.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练习2-表达技巧-表现手法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思家之情?请赏析。

练习3-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注:自分:自己料定。

陆游的这两首诗词,对梅花的描写都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练习4-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初晴游沧浪亭①宋苏舜钦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

②连明:直至天明。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鉴赏。

(从修辞、情与景、动静的角度考虑)练习5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含解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玉楼春①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水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②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 ①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②尊:通“樽”。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改变,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其次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改变,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消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波”的美妙意境。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意、永不尽兴的激情沉醉着,激荡着。

解析:选B B项,“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当是一年中芳华美妙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人放眼观赏。

★(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详细分析。

(6分)答:解析: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须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另外,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本题应当答写景技巧和抒情技巧。

参考答案:①三、四两句运用对举(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水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示意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

(若答拟人、比方,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溢朝气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旧坚韧豪放的特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

(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白话诗歌]突然间雪云消逝幻变成春云朵朵,慢慢觉得这样的大好时间正好极目远眺。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评价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重点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加以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素来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在此梳理的,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术语。

在具体的试题中,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高考真题回顾(部分)(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说】题干中的“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问法,考生需要多角度考虑。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情景交融”,毕竟这是诗歌的常见手法。

从结构上看,这句写景的句子位于诗歌尾联,属于“以景结情”的手法。

至于“虚实结合”,则可以从“更待”一词看出。

诗歌中的“虚写”,往往会有一些提示词,例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念去去”一词,一个“念”字,引起了想象、虚写。

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引起了虚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中的“遥知”也是想象虚写。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必考。

技巧点拨1、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2、提问方式(1)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4)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3、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解答示范(1)注意审题,看清题干要求。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鉴赏考点训练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鉴赏考点训练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试题

考点训练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一、类题精练(一)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长安春望卢纶[注]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799),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受推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生不得重用。

“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

②拟人,以“草色闲〞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辛弃疾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

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

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比喻。

点出时令,总写平原如画的特征,引出下文对春景的详细描绘。

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今属)人。

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 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 写哀情。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 影。 •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高考古诗词表达技巧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 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 人舞袖回。 •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 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 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 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 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 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
•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天上的云来来 往往讨论是给晴天还是阴天。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
•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 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 称。 •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宿渔家 [宋]郭震
•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 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 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 不详。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 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 折。 •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 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 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
点绛唇 ▪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 句,一砚梨花雨。 •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 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 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明 黄庭坚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 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 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 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 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 托鹰的 •
山行即事
பைடு நூலகம்王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 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 三日酲②。 • [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 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答: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 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 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 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 可。)
岁 暮 [唐]杜甫
•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
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 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 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 忧虑。
• •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 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 的?请作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