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案:2.2电解质(1)

合集下载

精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精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2.2《电解质》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

化学:2.2《电解质》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

第2节《电解质》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掌握离子反应条件和离子方程式含义。

学习重点: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复习回顾:H2SO4、Ba(0H)2、CH3COOH、NH3 H2O 电离方程式学习过程:[观察•实验]据课本P43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现象1现象2现象3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____ 到 ____ 溶液颜色由_______变____有__________解释现象离子浓度碱性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总结•归纳]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反应1、定义:。

2、条件:o[迁移应用]从电解质电离角度分析下列溶液相互混合后反应的实质(1)、NaOH溶液与CuS04溶液的反应。

⑵、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⑶、KC1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1、定义:。

【总结】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与KC1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的共同特点。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CaCO3与HC1反应为例)写(化学方程式)。

改(改写化学方程式)o离子:O即、、分子:。

删(删除)查(检查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溶液与 Y;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NO3溶液的反应。

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1溶液与 <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NO3溶液的反应。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电解质》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电解质》word教案

第二节问题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知识回顾对电解质的初步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

问题思考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实验观察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 溶液反应的实质问题迁移2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 与O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问题迁移3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2CO3 和盐酸的反应Na2CO3 和盐酸的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 和CO2 气体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和挥发性物质小结:离子反应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⑵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⑶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⑷它有相应的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问题讨论1什么是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识迁移将离子方程式改为符合反应事实的化学方程式请将下列离子方程式分别改写成不同的两个化学方程式:Ag++CI-=AgCI JH++0H-=H20问题解决2离子反应的应用1、检验离子的存在【例】待测液中CI-的检验实验:在待测液(已知不含SO42-)中加入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测沉淀的可能成分-在猜测的基础上做实验验证—往所得沉淀中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得出结论:溶液中有CI-2、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离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就可以大量共存【例】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①Ca2+Na+CO32-NO3②Ba2+Na+SO42-NO3-③H+K+Cl-OH-H+K+CO32-SO42-④⑤Na+K+CO32-OH-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Ba(NO3)2 溶液中加Na2SO4 溶液:②铁屑加入CuSO4 溶液中2、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Cu2++2OH-=Cu(OH)2 J②CO32-+2H+=CO2 f +H2O③CaCO3+2H+=Ca2++H2O+CO2 f。

2、2电解质(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一)

2、2电解质(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一)

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课前延伸学案编写人:周月明审核人:赵兰山协备人郑晓伟王新红【教师寄语】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

【学习目标】㈠知识与技能⒈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⒉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⒊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推理、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⒉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知识重点难点】重点:电解质、电离难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复习巩固】1、化合物的分类:2、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分为和。

【自主预习】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都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等都是非电解质;思考判断:A、单质是电解质B单质是非电解质C混合物是电解质D混合物是非电解质3、阅读课本41页回答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氯化钠熔融状态或其水溶液能够导电4、电离:;酸在时能发生电离,而碱、盐在时能发生电离。

5、电离时,的化合物称为酸;的化合物称为碱;的化合物称为盐;6、写出HCl NaCl NaOH 的电离方程式【自我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A、CH3COOHB、NaHSO4C、HNO3D、Cu2(OH)2CO3E、NH4ClF、BaSO4G、AgClH、NaClI、Cu(OH)2J、Na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电解质在通电时能发生电离C、氯化钾晶体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D、硫酸镁晶体溶于水可导电,所以硫酸镁是电解质2、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潮湿的氯化钠晶体B、液态氯化氢C、液态汞D、五水硫酸铜晶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BaSO4B、HClC、NaClD、CH3COOH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硫酸②氢氧化钠③氯化钠④蔗糖⑤铜⑥二氧化碳⑦醋酸(CH3COOH)A、①②③⑦B、④⑤⑥C、①②⑤⑦ C、①⑥⑦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酸B、酒精C、食醋D、氨气【错因分析】【疑点解惑】第一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课内探究学案编写人:周月明审核人:赵兰山协备人郑晓伟王新红【教师寄语】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化学1(必修)》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仅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实验现象,初步认识了常见的酸、碱、盐等化合物。

但是,他们是一个一个地认识物质,探讨物质性质的,通过《化学1(必修)》第2章第1节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一些个别物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的元素与大量物质间的关系,建立了物质分类的观点。

本节课要从学生头脑中所储备的这些知识提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并认识到电解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这样一方面将初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维层次是一个明显的提高。

并且,在经过初中两年和《化学1(必修)》第1章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够积极思考,也具备了较强的协作意识。

【课标与教材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本节教材就是通过探究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了解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含义。

另外,教材中“身边的化学”,能够使学生了解电解质与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并能够深刻体会到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及其电离的概念,知道非电解质的概念,能识别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能正确书写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从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特征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初步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分析方法。

(2)通过对酸、碱、盐本质的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思考题目的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高中化学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

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的观点。

2.使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观点。

3.认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

教课要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观点。

教课难点:划分强、弱电解质。

教课方法:实验、议论教课过程:前言: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响可按下边的方法分类,依据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型以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种类,即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响。

依据反响中能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将其分为氧化复原和非氧化复原反响。

化学反响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马上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发问:什么是电解质?不一样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能否同样?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例:以下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H 2SO 4、NaCl固体、NaOH 固体、KNO 3溶液、CaCO3、CO 2、蔗糖、 Na 2 O 。

小结:(1)电解质应当是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一定是用化合物自己能电离出自由挪动的离子而导电,不可以是发生化学反响的物质导电。

(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学生剖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挪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挪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响,进而形成电流。

发问:同样条件下,不一样种类的酸、碱、盐,它们的导电能力能否同样?演示: [ 实验 1-1]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导电强弱与什么要素相关?剖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中离子的多少(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有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高中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节电解质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 知识分析(一)电解质的电离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Ba(OH)2=Ba2++2OH-Fe2(SO4)3=2Fe3++ 3SO42- (NH4)2CO3=2NH4++CO32-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扩展: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a、写出CH3COOH、H2CO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CH3COOH⇌CH3COO-+H+H2CO3⇌HCO3-+H+ HCO3-⇌ H++CO32-b、写出NH3•H2O、Fe(OH)3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Fe(OH)3⇌Fe3++3OH-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弱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A、KIB、乙醇C、氨水D、蔗糖E、HClOF、硫酸氢钠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H3•H2O =NH4++OH-C、NaHCO3=Na++HCO32-D、H2SO4=2H++SO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小结: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HCl HNO3 H2SO4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2盐:NaCl K2SO4 KClO3 FeCl3金属氧化物:CaO Na2O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 H2CO3 HClO弱碱:NH3•H2O H2O(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二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二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以“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3、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路径。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引入】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物质类别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电离方程式溶质粒子两两混合后的化学方程式【交流研讨】判断以上各溶液能否导电?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原因?现象又如何呢?【过渡】请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实验探究1】编号ⅠⅡⅢ实验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证明了________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什么现象证明溶液中的另两种离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Ba2+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Cl-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

【学生讨论归纳】(1)验证Cl-与Cu2+、SO2-4与Na+不反应(2)Ba2+与SO2-4溶液为蓝色说明Cu2+未参加反应(3)SO2-4Ag+实验探究2.现象1 现象2 现象3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大_ 到_小_溶液红色__退去__有__白色沉淀_____产生现象的原因离子浓度变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Ba SO4不溶于水实际反应的离子H+OH-SO42-Ba 2+【交流研讨】⑴、大家到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⑵、观察到的白色沉淀物质是什么?电流表指针为何变化?⑶、实验现象对于你认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1

电解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3.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教学重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分强、弱电解质。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教学过程: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可按下面的方法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将其分为氧化还原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提问:什么是电解质?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相同?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电解质1. 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金属氧化物)2. 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例: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H SO24、NaCl固体、NaOH固体、KNO3溶液、CaCO3、CO2、蔗糖、Na O2。

小结:(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导电。

(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 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提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1-1]2.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导电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中离子的多少(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2.2.1 电解质及其电离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2.2.1 电解质及其电离
第2节 电解质
-1-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
-2-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含义,能列举 一些典型的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酸、碱、盐 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强电解质的 电离方程式。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一
探究二
(2)程度: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 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某些难溶于水的盐,由于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它们属于强电解 质,如 BaSO4、CaCO3 等。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由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 带的电荷多少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态 HCl、固体 NaCl 均不导电, 所以 HCl 和 NaCl 均是非电解质 B.NH3、SO3 的水溶液均导电, 所以 NH3、SO3 均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均导电, 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 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解析:电解质不是在所有状态下都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 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即为非电解质, 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 ;NH3、SO3 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生 成的 NH3·H2O、H2SO4 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 NH3·H2O、H2SO4 是电解质,而 NH3、SO3 本身不含离子也不能生成离子,所以 NH3、SO3 不是 电解质,故 B 项错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C 项错误。 答案:D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创新学案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创新学案1

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提高辨析能力。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从导电能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3.激情投入,体会分类的思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40-43,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等概念,完成P42的“迁移应用”。

2. C层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AB层在掌握预习案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案和针对训练。

3.自学探究时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课上合作探究。

预习案1.以下为我们所熟识的物质:NaCl溶液、石墨、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Fe、乙醇、CO2你能分析出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吗?2.(1)以氯化钠为例,简要分析NaCl溶液和熔融状态NaCl能够导电的原因。

(2)什么是电离?实验证明,酸、碱、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生电离从而导电?【预习自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氯气是非电解质C.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D.硫酸钡是非电解质【我的疑问】探究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四个概念的辨析(育人立意:通过将所给物质进行分类以深化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提高辨析能力。

)【化学与生活】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探究。

【方法导引】先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再结合分类法,对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

课题一:电解质、非电解质现有以下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盐酸④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气⑦碳酸钠溶液⑧乙醇⑨熔融氯化钠⑩CuSO4·5H2O晶体⑪硫酸钡固体⑫石墨思考讨论:1.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2.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3.哪些物质在上述状态可导电?4.哪些物质溶于水能导电?【小结】1.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依据2. 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物质类别都有哪些?课题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现有以下物质:①氢氧化钠②硫酸氢钠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水⑥醋酸⑦碳酸钙⑧熔融氯化钠⑨CuSO4·5H2O思考讨论:1.哪些物质属于强电解质?2.哪些物质属于弱电解质?【小结】1.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2. 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物质类别都有哪些?【针对性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电解质,所以氯化钠固体一定导电B.二氧化碳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C.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D.碳酸钙难溶于水,但为强电解质【针对性练习2】下列物质是电解质且可以导电的是()A.NaCl溶液B.熔融的氯化钠C.AgCl固体D.Fe课题三:电解质的电离参照课本P 42例子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3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除杂等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新课,也是习题课。

对本节课内容的探讨,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进一步的深化。

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给出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能检验常见的几种离子;3、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4、能分析除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共存难点:离子检验【复习回顾】1、什么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投影)作为氯碱工业原料的原盐(食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有害离子,这些杂质进入电解池中易生成氢氧化镁等不溶性杂质,堵塞隔膜孔隙,同时这些有害离子也会影响成品的纯度,因此,必须在电解之前对食盐进行精制处理。

精制时根据原盐中Ca2+、Mg2+、SO42-的含量加入适量的BaCl2、Na2CO3和NaOH,使Mg2+转化成Mg(OH)2,Ca2+转化成CaCO3,SO42-转化成BaSO4等沉淀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最后再加入盐酸调至中性,即可得到精制的食盐水。

请写出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点评学生答案,指出常见的错误。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word教案(二)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word教案(二)

电解质(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在反应中哪些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 什么叫电解质?2. 什么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二. 离子反应1. 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演示:实验1-2结论:CuSO NaCl 4+/—C u S O B a C l B a S O C u C l SO Ba BaSO CuCl AgNO AgCl Cu NO Cl Ag AgCl HNO 424242242332322+=↓++=↓⎧⎨⎪⎩⎪+=↓++=↓-⎧⎨⎪⎩⎪-+-+()(加稀不溶解)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CuCl 2溶液和AgNO 3溶液反应为例。

(1)写:CuCl AgNO AgCl Cu NO 233222+=↓+()(2)拆:Cu Cl Ag NO AgCl Cu NO 232322222+-+-+-+++=↓++(3)删:222Cl Ag AgCl -++=↓Cl Ag AgCl -++=↓(4)查:例222222Na H O Na OH H +=++↑+-在四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二步<1>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 强酸HCl HNO H SO 、、324b. 强碱NaOH KOH Ba OH Ca OH 、、、反应物溶液中:离子生成物沉淀:化学式()()22⎧⎨⎩c. 可溶性盐:复习溶解性表<2>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 难溶的物质:BaSO Cu OH 42、等()b.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c. 气体:CO H S 22、等d. 单质:H Na I 22、、等e. 氧化物:Na O Fe O 223、等总结: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第2节 电解质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离方程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________或______状态下能导电的______叫电解质,如______、______、____都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和______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______叫非电解质。

如______、______等都是非电解质。

预习交流1.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 2.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 二、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________或________时,离解成能够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电离。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HCl===__________ (2)H 2SO 4===______________ (3)NaOH===____________ (4)Ba (OH )2===______________ (5)Na 2CO 3===_________________ (6)Mg (NO 3)2===____________ 3.从电离的角度归纳预习交流1.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2.NaHSO 4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有H +,NaHSO 4是酸吗? 答案:一、1.水溶液里 熔融 化合物 酸 碱 盐 2.水溶液里 熔融 化合物 蔗糖 酒精 预习交流:1.答案:不一定。

电解质是化合物,而Cu 和稀盐酸都可以导电,但是Cu 属于单质,盐酸属于混合物。

2.答案:不一定。

NaCl晶体是电解质,但是NaCl晶体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所以NaCl晶体不能导电。

二、1.溶解于水受热熔化自由移动的离子2.(1)H++Cl-(2)2H++SO2-4(3)Na++OH-(4)Ba2++2OH-(5)2Na++CO2-3(6)Mg2++2NO-33.全部是氢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预习交流:1.答案: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分两步:(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原子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阴、阳离子(原子团除HSO-4外一般不拆分);(2)根据电荷守恒配平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篇一:鲁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2.1《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一.教材分析(一)知识框架(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4、co3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2.2.1《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引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我们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学案设计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学案设计

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1)定义:在里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常见物质:酸、碱、盐。

2.非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常见物质:。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从物质类别判断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②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如Na2O、Al2O3等,因为他们在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

③水也是电解质。

2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应注意的问题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是纯净物。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一种化合物不论是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就属于电解质;而非电解质必须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③电解质是化合物,自身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离子而使得溶液导电。

像SO2、NH3,两者的水溶液虽能够导电,但不能说二氧化硫、氨气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离子不是它们电离出来的,而是由它们与水作用分别生成H2SO3、NH3·H2O两种电解质所致。

所以只能说H2SO3、NH3·H2O是电解质,而SO2、NH3却不能称为电解质,类似的还有SO3、CO2、P2O5等。

④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3.酸、碱、盐的电离条件(1)盐中含有离子,但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固态盐不导电;而盐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因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导电。

(2)酸只有在水溶液中能电离,故液态酸不导电。

(3)类似于NaOH、KOH等强碱,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均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基础·初探]1.强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里能的电解质。

(2)常见物质:、强碱、盐。

(3)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如H2SO4:,KOH:。

2.弱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中只的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电解质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
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
括的能力。

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电解质。

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
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