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梅岭三章课件3沪教版五四制
诗中无产阶级革命家舍 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你 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舍生取 义的故事?
• 文天祥战败被俘,宁死不屈。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小结:
内容:诗人面临险境,但是依然坚定信念,即使死了也要 和敌人战斗到底。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 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
者。
情感: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以及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关键词:“招”、“斩”、“须”、“飞来” 修辞:“旌旗”“烽烟”借代,“阎罗”借喻
陈毅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 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相同点:死后也不忘战斗,希望听到胜利的消息。 不同点:首先,陈毅诗句中对革命生涯的无比热爱,对革命事 业的无比热情,乐观、轻松、豁达的精神和革命军事家的气魄 是陆游诗中没有的。其次,陆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的悲愤、悠 长的遗恨和满腔希望的交织,陈毅诗中则没有如此浓重的悲、 忧、恨。
拓展延伸 我的“自白书”
修辞手法:
用典。“头悬国门”的典故 典故出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 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他屡建战功。后来, 吴王夫差举兵攻齐,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 不是齐,就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 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 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 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语文教案 《梅岭三章》
2*梅岭三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体会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2.品析凝练、含蓄的诗句,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运用。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领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2.理解诗中把现实、想象和理想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本诗比喻、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把现实、想象和理想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在这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中,留下的除了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陈毅元帅当年在梅岭写下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
四川乐至人。
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1972年于北京逝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2.背景资料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
1935年春,陈毅同志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
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苦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
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
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
梅岭三章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梅岭三章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岭三章》是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梅岭三章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梅岭三章》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知道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知道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进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旌旗(jing)悬(xuan)当纸钱(dang)应有涯(ying)(ya) 遍种(zhong)即为家(wei)2.熟读这三首诗,摸索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人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动身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当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
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
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
《梅岭三章》原文及翻译原文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梅岭三章》〔一〕断头本日意如何?创业艰巨百战多。
此去墓穴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喜报飞来当纸钱。
〔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本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参考译文1936年冬天,梅山游击队根据地遭敌围困,当时我受伤又生病,在树丛草莽中隐伏了20多天,心想这次大致不能突围了,就写了三首诗留藏在衣底。
不久,敌人的包围被粉碎了。
现在要砍头了想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建了这番事业。
《梅岭三章》初中语文儿课教案
课程名称:《梅岭三章》初中语文课教案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梅岭三章》的背景和作者。
理解《梅岭三章》中每一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梅岭三章》中每一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诗歌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和修辞。
教材准备:《梅岭三章》的文本。
板书或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问题或引言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听说过《梅岭三章》吗?你们知道这些诗表达了什么吗?”第二步:介绍《梅岭三章》(10分钟)简要介绍《梅岭三章》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强调每一首诗的主题,即《秋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和《秋夕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而作》。
第三步:阅读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阅读《梅岭三章》中的每一首诗。
分别讨论每一首诗中的内容,特别关注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问学生:“诗中有哪些词句或段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探讨每一首诗的主题和情感,以及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信息。
第四步:总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梅岭三章》中每一首诗的主题和情感,以及诗歌的文学价值。
与学生讨论这些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步:课堂反馈(5分钟)请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惑,以便进行反馈和解答。
拓展活动: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想,或者组织学生朗诵这些诗歌,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梅岭三章》的背景、内容和主题,以及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课件3沪教版五四制
作用:表达的是自己关心革命、死不瞑目, 要亲自看着同志们取得战斗的胜利的愿望。
炼字炼句角度:
招”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 下的英魂召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斩”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沉着痛 快流露出来了。笔力千钧,果断干脆,有气势。 一个“须”字使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和为 革命殉难的光荣感跃然纸上,撼人心扉。
小结:
内容:诗人面临险境,但是依然坚定信念,即使死了也要 和敌人战斗到底。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 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
死者。
情感: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以及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关键词:“招”、“斩”、“须”、“飞来” 修辞:“旌旗”“烽烟”借代,“阎罗”借喻 用典。
陈毅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 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借代 借代
修辞手法:
用典。“头悬国门”的典故 典故出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越 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他屡建战功。后来,吴 王夫差举兵攻齐,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 是齐,就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 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 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 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旌旗—— 军队 烽烟—— 战争 借喻 阎罗—— 反动势力的头领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 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借代也 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 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区别它们,主要把握是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原事物 与代替它的事物之间,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 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梅岭三章》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
1936年冬,
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 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
梅岭三章
陈毅
得诗 三首留衣底。旋围
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怎样理解诗中的小序?小序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 三首诗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三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 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小序交待了写作背景及缘由,“旋围解”说明是补写的。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首句设问 追忆往昔 总领全篇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面对当日 叮咛后者 奋勇杀敌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主动献身 展望未来 预言胜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梅岭三章
陈毅
课文分析 一 二 三 四
“诗言志”。在这三首诗里,作者用革命乐观主义的 态度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 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本文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如下三个问题应当弄清楚。
一、诗前的小序对我们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具有重 要意义。 小序不但告诉我们诗作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缘起, 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诗作的背景。深入了解背景 们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首,展望未来。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血雨腥风应有涯”,表明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中看到了黎 明的曙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英明预见。诗人赋予“取义成仁” 以崭新的内容: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而自由之花一定在“人间遍 种”——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在全世界实现。这是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顶点, 也是对第一章首句自问的圆满回答。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教案
1新设计《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
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3、学习体会这组诗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4、学习革命先烈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体会作者的豪壮革命情怀。
3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又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关键。
【沪教版】2018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课件(3)
写 作 特 点
2018/11/2
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 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 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 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 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 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 辞方法,并能推陈出新,旧词新用。例如“取义成仁”, 作者赋予新义,引用来表达为革命献身的崇高行为。“阎 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 治者。“泉台”“纸钱”都是旧词新用。又如“旌旗”, 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 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首句设 问 追忆 往昔总 领全篇
面 日 后 勇
对 叮 者 杀
当 咛 奋 敌
主动献 身展望 未来预 言胜利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
课 文 分 析
2018/11/2
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 底。旋围解。 1936年冬,
梅山被围。余伤病伏 小序有什么作用? 丛莽间20余日。虑不 1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 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 果。 底。旋围解。 2 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 3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 的情怀。
这三首诗就是在“虑不得脱”的情 况下写的。“得诗”,说明陈毅同志当时 从容、镇定;诗“留衣底”,又说明陈毅 同志当时是准备把它作为遗言留给党和人 民的。
作 者 介 绍
2018/11/2
陈毅同志,1901年生于四川中 部乐至县。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 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 军长征时,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 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 1937年,被任命为新四军一支队司 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担 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 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后 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 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 因病逝世。
七年级语文上册《梅岭三章》教学课件
整体感知
一 断头听今朗日读意,如练何习?有创感业情艰地难朗百读战这多三。首 诗此,去读泉出台气招势旧,部读,出旌感旗情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课文详解
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第二章
二借代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争
南国烽烟正十年,
这首诗着重勉励幸存者努
此头须向国门悬。 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
后死诸君多努力,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捷报飞来当纸钱。 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
3.试简要分析“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诗化用春秋时期伍子胥“悬昭东门” 的典故,表明诗人不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就死 不瞑目的决心,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 必胜的坚定信念。
第一首
身陷绝境,死而不已
第二首
死不瞑目
关联:
这三首诗共用诗题,形式上相对完整独立;内容 上相互关联,围绕“断头”构想,扣住“意如何”展 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从自己写到战友,诗意 层层深化、拓展,组成了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浑然 一体的组诗。
写作特色
1. 虚实结合。诗歌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 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 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 三、四句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 部”“斩阎罗”展现豪迈的革命胸襟。
1936年冬,陈毅所带领的游击队在梅山被敌人包 围。他带着伤病伏在丛生的草木间二十多,考虑 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服里,作为自 己的绝命诗。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 游击队解围。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梅岭三章》
15 梅岭三章
新课导入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诗中的“将军”所指何人? 陈毅
理解小序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 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口译小序。 1936年冬天,梅山被包围。我受伤生病,潜
伏在丛生的草木间二十多天,估计不能脱险,写 成三首诗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解除了。
小序在这组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小序不单介绍了创作这组诗的时间、地点及缘 由,尤为重要的是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小序告 诉我们,这三首诗是作者在“梅山被围”,面临 “断头”的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得诗”说明作者从容、镇定。将诗“留衣底”以 明志,表明了作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写作背景
“须”字,表达了无产阶级战士在死亡面前 的浩然正气。即使牺牲了也心系国家,坚持革命 的信念丝毫不会改变。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光荣感表现 得淋漓尽致。
“多”字,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 战友的无限期望。
20、梅岭三章教学(沪教版7上册)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泉台”、“阎罗”
断头今日 即 今日断头 倒装 局势险恶 英勇面对 统领全诗 追忆战斗生涯 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回首平生:豪情无限
1927年“八一”起义~1936年梅山被围
南国烽烟正十年
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 伍子胥头悬国门 反其义而用之 即便牺牲 亦要头悬城门 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和革命的胜利 面对当日:勉励战友
yán( 阎 )罗
听一听 想一想 《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 诗歌段落,后泛指文章段落 。诗 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经过和 写作缘由 ,从“旋围解” 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 虑不得脱 ” 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勉励战友, 表现了作者 乐观向上 的革命精神。
此头须向国门悬。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投身” 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贰志的高风亮节。 “血雨腥风” 敌人对革命人民的镇压 “四•一二”大屠杀、五次反革命围剿、眼前残酷的现实。 “应有涯” 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 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人民一定会 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日子。 取义成仁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 表现出诗人在险恶的处境下决心为真理为革命而英勇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开始长征, 当时陈毅身负重伤,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梅岭三章》就写于三年游击战争 中最艰苦的岁月。 梅岭就是大庾岭,位于江西、广东两 省交界处是秦岭余脉。
看一看 读一读 国门 xuán ( ) 当纸钱( ) jīng(旌)旗 dàng 悬 fēng( 烽 )烟 遍种(zhòng) 伏 潜伏、藏匿 得 能够 脱 脱险 旋 不久 涯 尽头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梅岭三章》课件1-精选课件
二 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分 三 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析
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
命精神和崇高理想。前呼后应 “意如 何?”“今
日事”
在这三首诗里,作者用革命乐观主
中
义的态度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崇高精
特 辞方法,并能推陈出新,旧词新用。例如“取义成仁”, 作者赋予新义,引用来表达为革命献身的崇高行为。“阎 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
点 治者。“泉台”“纸钱”都是旧词新用。又如“旌旗”, 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 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文
3 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
革命者的浩大声势。写出
分
了广大士兵和作者一样, 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4 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
析
到底的精神。
联想
南国烽烟正十年,
课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文
1“烽烟”是什么意思?
分
“烽烟”借代战争。
2 表现了诗人什么精
析
神? 表现了诗人关心
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
写 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 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 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 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
作 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 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梅岭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
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题解: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和广东交界处。
大庾岭(图片)投影地图,请你找到“大庾岭”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
陈毅元帅照片(1901-1972)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陈毅简介: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
曾留学法国。
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
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
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背景: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
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
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
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
二、初读整体感知(多媒体打出诗歌内容)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小序:丛莽:树丛草莽。
莽,密生的草。
虑:估计,担心。
得:能。
得诗:作诗。
【最新精选】上海沪教五四制初中语文七上《20梅岭三章》word教案.doc
《梅岭三章》教学目标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
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
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
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
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
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
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二、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旌旗jīng 腥风xīng 丛莽mǎng 烽烟fēn g捷报jié 取义成仁rén 诸君zhū2.解释下列词语丛莽:大片茂盛的草。
莽,密生的草。
旌旗:气质的通称。
课文中指部队。
取义成仁:本课中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
旋:不久。
3.熟读这三首诗,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三、整体感知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
2.请一个学生读小序,谈谈小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
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试填表说明。
第三章4.提问:第一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
梅岭三章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梅岭三章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陈毅同志在最艰难、最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这组绝命诗,以其崇高思想、炽热激情和从容不迫的气度。
证明郭沫若的赞誉并不为过。
诗中所体现出的为信仰而献身的从容与豪迈令人仰之弥高。
二、比喻和借代的运用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比喻一般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诗歌中多用借喻,不出现本体、比喻词,直接用喻体称说。
文中使用借喻的有两处。
①血雨腥风应有涯。
②人间遍种自由花。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形象地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反映诗人厌恶战争的思想感情。
“自由花”是一种虚拟的花名,用来喻指幸幅美好的生活,表达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借代是用与事物有一定关系的名称来替代该事物的修辞方法。
本文中有两处:①旌旗十万斩阎罗。
②南国烽烟正十年。
“旌旗”是旗帜的通称。
部队都有作标志的旗帜,这里用标志部队的“旌旗”借指部队。
“烽烟”原来是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烽烟一起,表示要有战事。
文中用“烽烟”借指战争。
使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生动性。
“血雨腥风”把读者带进战火之中,仿佛已经嗅到了战争残杀生灵的血腥味;“自由花”,虽属虚拟,但在读者的眼前展现出鲜花烂漫、和平温馨的自由天地;“旌旗十万”,使读者看到军旗猎猎,大军浩荡的阵势;“南国烽烟”再现出战烟迷漫、昏天黑地的战争氛围。
三、语言特色这三首七绝,格律是固有的,意境是崭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在语言上,发挥诗重想象和幻想的特点,赋予旧诗新鲜的含义,这种语言上“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诗意更为新奇、生动。
例如,表达“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思想用了“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几种说法,较之直接表述,有以下好处:1.直观性。
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的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象深刻。
七上梅岭三章教案
七上《梅岭三章》教案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姓名:题:梅岭三章学习目标:、熟读诗文,明白得并默写。
二、明白得诗中借代、借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的高贵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决信念。
学习方式:反复朗诵、自主感知、交流探讨。
导学进程: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哦。
)二、前热身(借助工具书完成这些基础知识,必然要把握)、了解本诗的作者是,字仲弘,省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
郭沫假设曾赠陈毅诗曰“,”。
二、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国门xuán当纸钱即为家遍种应有áīng旗án罗fēng烟3、说明加点字余伤病伏丛莽间意如何正十年涯4、《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
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和,从“”能够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表现了作者的精神。
三、堂探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的你必然能明白得此诗,把握得专门好。
)、朗诵古诗,朗诵展现(必然要有情感哦,比一比,看谁读的最好。
)二、翻译本诗(参照下注释,自主翻译本诗后小组交流。
)3、品读这三首诗,试用四字词语归纳每首诗的内容,并分析每首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精神?4、找出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相关链接: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显现。
如“惊涛拍岸,举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
四、展现讲解(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风度,你也是一名很棒的教师!)五、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咱们一路勇往直前!)、《梅岭三章》中“”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二、《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3、《示儿》中抒写诗人光复河山的热切期待和对祖国大业终将取得成功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诗句是,。
七上《梅岭三章》教案
七上《梅岭三章》教案一、教材背景《梅岭三章》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梅花双仙谱》中的第四部,由南宋诗人郑思肖创作。
该作品描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到梅岭游历,与仙女梅花精相遇,发生一系列有趣而惊险的故事情节。
这一章节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章,对于学生们的文学修养和语文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篇章主题:以“梅花精”与“王之涣”相遇的故事为主线,探讨“爱”的力量。
2.掌握篇章结构:了解篇章整体结构,找出篇章重心和节点,掌握分析篇章的基本方法。
3.学习运用新词汇:包括“秀外慧中”、“绝无仅有”、“高尚”等。
4.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掌握文学叙述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情感与态度1.通过学习,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篇章主题和结构;2.理解文章中的情感韵味。
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的文学构造,运用古文的文学手法分析篇章;2.掌握古代文学的韵律和音韵。
四、教学策略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以下材料:1.王之涣的历史背景和诗歌作品;2.明清小说中关于“仙女”、“梅花仙女”或“梅花精”的选段。
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阅读教材,理解篇章主题和主要情节;2.分析篇章结构,解读文学手法;3.练习朗读,理解古文语言;4.通过互动讨论进行教学。
课后作业1.对篇章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或练习朗读;2.复习新学词语,理解词义和用法。
五、教学评估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或朗读表演,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通过互动讨论,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参考书目:1.《中国古典文学简史》;2.《中国古代文学史》;3.《唐诗三百首》。
电子资源:1.百度文库;2.中国知网;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资源库。
七、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2.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教师互动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设计《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
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3、学习体会这组诗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4、学习革命先烈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体会作者的豪壮革命情怀。
3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又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关键。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梅岭三章一、导入:1、由上海外滩的陈毅市长的雕塑和郭沫诺的诗词引入2、简介作者并释题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解放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同志,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
他就是:陈毅(板书)。
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板书)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作为军人,他以自己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像《登大庾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山河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梅岭三章》(板书)。
梅岭: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三章,三首。
《梅岭三章》就是在梅岭写的三首诗。
活动2【讲授】梅岭三章二、听读品文:(一)整体感知、引读小序1、讲述: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1936年冬,敌人得知梅岭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就对此山实行残酷的围剿。
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立即返回梅山,正遇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
敌人放火,巧逢大雨,山火被淋灭。
天黑时,敌人佯装撤走,半夜时又折回搜山。
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丛莽间。
敌人搜山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才慌忙撤走。
可见“伤病伏丛莽间”,讲处境艰难。
[请注意“莽”字的意义和读音(出示正音牌)。
]“虑不得脱”,讲情况危急,也是“得诗”的原因。
“得诗”(完成诗)显示态度从容镇定,“留衣底”说明作诗目的在于留下遗言。
2、由此可知,诗题后小序的作用是什么呢?明确: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情况(即说明写作时代背景、原因等作用。
)3、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1)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组诗歌主要表达什么呢?(2)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3)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我们不妨一起走进各章逐步探讨吧……提示: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三章在思想内容上既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
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精读细研、引读第一章1、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响亮。
)出示正音字牌:旌jīng,明确意义和读音。
2、设疑思考:(1)首句何意、有何特点和作用?“断头”,意即牺牲生命。
面对“断头”的考验,诗人想到了什么呢?(2)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明确:“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这一句概括了诗人的战斗生涯。
诗人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入党,1927年始,起义南昌城,会师井冈山,创建工农红军,出入南国烽烟,身经百战。
这就表明诗人早已献身革命,对“断头”是有思想准备的。
所以“创业艰难百战多”,就是回首平生(板书),流露出自豪感(板书:豪情无限)同时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3)问:“旌旗、阎罗”是什么意思?用什么修辞手法?明确:(引导学生看注释)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用的是借代的方法。
讲述:这里,用跟部队有关的事物来代称部队的修辞手法叫借代(板书)。
“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追问: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提示:诗中“旗旗”借代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4)问: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成“大军十万打阎罗”,行不行?或“招”、“斩”可否改为“集”、“杀”?(指导学生分组读原句和改句。
)明确:不行,用“旌旗”借代大军,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
改为“大军”,只有数量,无形象。
一个“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如改为“打”,只是一般的动作,太平谈。
(5)问:你能描绘一下3、4句所展现的场面吗?描绘:将军泉台登高一呼,旧部英魂云集,战旗哗啦啦地飘,硝烟滚滚来,十万大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只见刀光一闪,阎王鬼头落地——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6)问:“泉台”是什么地方?能不能去?追问: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泉台”即迷信所说的阴间,人死后所到的地方。
不能去。
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明确: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为了表达誓同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板书:继续战斗虽死不渝)。
“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
(7)问: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提示: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
后两句生发奇特的想象。
)(8)问:本章主旨是什么,表现诗人什么精神?★朗读指导:(1)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
(2)“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体会豪壮的感情。
(三)分组讨论、研读第二章1、默读。
2、小组讨论:(1) 这首诗第一句写了什么?“烽烟”何意?明确:“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与战争有关的事物来代称战争,显得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滚滚硝烟。
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
“南国烽烟正十年”,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6年梅山被围,诗人置身于革命与反革命搏斗的烽烟之中恰好十年。
(出示字牌,辨形:烽与锋)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板书:回首革命)。
(2)问:看看有没有能和“断头今日意如何”相照应的句子?明确:“此头须向国门悬”。
(出示正音牌:悬xuán)追问:为什么“此头须向国门悬”?讲述:据《史记·伍子胥传》,春秋时吴越争雄,吴打败越。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还听信谗言,逼伍子胥自杀。
伍子胥对身边的人说,我死了,把我的眼睛悬在东门之上,让我看到越寇灭吴。
陈毅在这里反其义而用之。
是什么意思呢?明确:诗人认为,自己虽然牺牲了生命,但要头悬城门,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和革命的胜利。
(3)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板书:激励战斗)。
“捷报”当“纸钱”,把民族特点和时代色彩统一起来了。
(4)在“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如果把“飞”字改为“飘”字好不好?明确:不好。
一个“飞”字,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多且快,有数量,有速度,显得热烈而形象。
富有感情色彩。
如改为“飘”,显得大而缓慢。
这两句暗用陆游《示儿》诗末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能从表达方式和抒情方面作比较吗?讲述:从表达上看,陆诗侧重用叙述,陈诗侧重用描写。
从抒情方面看,陆诗壮中有悲。
陈诗壮而不悲,表达了勉励战友(板书),希望捷报告慰(板书)的愿望。
(提示学生从“悲”和“壮”两方面考虑。
)★朗读指导:“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两句要扬起,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殷殷之情。
(四)分组探讨、研读第三章1、默读朗读:2、思考解惑:(1)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了什么意思?“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以革命为家,“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二志的高风亮节。
表现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板书:追溯参加革命)。
(出示字牌,辨形:即和既)问:“血雨腥风”(板书)指的是什么?明确: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讲述:包括“四·一二”大屠杀、五次反革命围剿、眼前残酷的现实。
追问:为什么不说“反动统治应有涯”?明确:原句借喻(板书)。
意思是带着鲜血的雨,夹着腥味的风,这样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的残酷性。
“反动统治”没有诗味。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明确:借喻意在喻,借代意在代。
用借来的事物表现本体时是借喻,没有本体而作代称的是借代。
喻和代是这两种修辞方法的区别所在。
(2)句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