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阅读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二下册
2.下列对“兼爱”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兼爱是墨子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其严谨的逻辑性,也使它成为墨家学说中最根本的主张。
B.墨子认为,兼爱即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如能这样,则一切混乱都可解决。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6题详解】
材料三:
近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据介绍,《方案》旨在运用大数据概念和技术创新农业监测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口试点省份包括:天津、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当前由于农业数据的共享开放不足,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数据碎片化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量存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农业生产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信息化的当下我们该怎么对待大数据研究。
【答案】4.D5.BC
6.①依托大数据,对社会各行业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研究,合作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大数据隐藏的烟幕弹仔细辨别,不能盲目相信“伪大数据”。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HY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浸透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思想内涵中,对其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
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和,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开展道路,尤其在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多种诗歌类型中,形成了文质浑融的诗性表达。
从诗经开场,中国传统文学肩负起“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政教功能。
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儒学作为一种理念早已融入到诗歌之中,尤其对唐代应制诗创作,具有一种箴规引领的作用。
应制诗起于汉魏而盛行于唐,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与凝聚政治力量的需要,符合儒家“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念及“文质彬彬〞的美政要求。
尽管应制诗只是一种围绕皇权展开的诗歌款式,但在诗中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做法,开启了唐诗注重“风雅兴寄〞的先河。
假设说在应制诗中宣扬儒学满足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那么,像“初唐四杰〞这样的普通士人“援儒入诗〞,那么反映了唐诗在开展过程中对儒家理念广泛而迫切的思想需要。
“四杰〞在诗歌理论中充分吸收交融儒学主张,有力纠正了齐梁文学思想贫弱的弊病,成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先导理论。
儒学的浸透对四杰诗体、诗风的变化产生了宏大的影响。
他们在或者辽远壮阔、或者秀丽明澈的山水之中浸透进自己的入世态度。
以“四杰〞为代表的宦游诗人,多将自己的人生遭际与儒学的济世情怀、功业思想等联络起来,尽管有些诗作在艺术表达上还比较僵硬,但为气象浑融的盛唐之音积蓄了经历,传达出了大唐独有的精神风气。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战争留下的破败场面,中唐士人将儒学视为疗救之方,将儒学与诗文的载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唐代士人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奉守“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与政治主张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而“合时〞“合事〞的府创作,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这一真挚、强烈、沉重、深入的情感,从创作的角度实现了理念、心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
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
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
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
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
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
儒学史话:儒墨之争
儒学史话:儒墨之争儒家与墨家为春秋末至战国初的两大著名学派。
韩非子于《韩非子·显学篇》称:"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点明儒家及墨家的创始人为孔子与墨子。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主要思想均记录于《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之根本在孝、悌。
孔子尊崇周公,尚周道,以"礼"治国,强调"尽人事,听天命","务民之义"要"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温放而知新"、"多闻阙疑",从而形成一整套教育方法。
孔子之后,儒家分有八派:子思之儒、子张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八家中尤以孟氏(孟子)及孙氏(荀子)对后世影响最大。
其著述分别有《孟子》、《荀子》。
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其主要思想记录于《墨子》一书中,《淮南子·要略》称墨家学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文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说明儒家与墨家的区别。
墨子提出与儒家不同的主张,包括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天志、明鬼。
这表明两家不但在学术渊源上不尽相同,而且长期以来一直互个相容。
儒家孟子批评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将其思想比作"乱臣贼子"的思想,认为其对人类的危害无异于"洪水猛兽"(《孟子·滕文公下》)。
墨子之后,墨家分有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他们三者"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墨"(《韩非子·显学》)。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阅读答案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
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
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
“兼爱”理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
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
《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貴、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
”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莱然。
”“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
”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墨子明说“爱父爱君”,从未提倡“无父无君”。
孟子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翻案平反的一丝可能。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极端恶劣的政治语言环境下,若有人为墨子说一丝公道话,与儒家传统议论些微不合,即刻被株连定性为“异端邪说”,猛遭围剿挞伐。
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5年第39期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
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
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底揭露兼爱的危害。
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
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
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亦为儒家所赞同。
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情感。
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
但墨家既承认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之爱,又认为这种爱可以用语言与推论方式施于他人。
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
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是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
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
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
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的一面,很容易忽略墨学对孟子的影响。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 学年高三年级第七次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居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对于《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来说,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君子品质的体现,是“仁”之展开与实践,是儒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种居处观由此成为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缩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
居处本身并不会产生哲学意义,但君子与普通人看待居处的态度不同,这种居处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
《论语·学而》载:“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孔子看豙,“食无求饱”与“居无求安”是一种君子品质,居处不能追求安乐。
《论语·述而》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是孔子居处的一种方式,亦谓“闲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孔子“燕居”时的一种气象,蕴含着“悠然自得”“气定神闲”的审美情趣。
孔子的居处观,也存在一种儒家的审美向度。
《论语·里仁》记载:“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即依仁而居,申明儒家居处的道德向度,而“为美”则指向一种审美实践。
后儒多以“善”改“美”,或以“善”释“美”,这一方面突出了“里仁为美”的道德向度.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里仁为美”的审美向度。
在孔子与孔门弟子的儒家视域中,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必需,而且是对“仁”的展示与践行,也是君子品质的修养路径,这种居处观对后世儒家影响深远。
孟子在与弟子公孙丑的对话中,引用了《论语》中的“里仁为美”:“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在孟子看来,人们要依仁而居,“人之安宅”即人们生活于其中,须臾不可离的仁心。
至汉儒时期,司马迁云:“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观士;子有处所,可谓贤人。
儒学根源于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阅读理解
儒学根源于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阅读理解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
战国时代,儒、墨学说并称“显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较墨家更大。
秦始皇采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秦朝“二世而亡”。
汉初尊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虽然嵇康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但多数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
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的一套。
宋代理学兴起,恢复了儒学的权威地位,历宋、元、明、清,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了。
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的主导地位,还是应该承认的历史事实儒学在历史上的作用应如何评价呢?这就牵涉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评价的问题。
在近代,中国与西欧相比,确实是落后了;在古代,中国与西欧相比,应如何看待呢?近来出现一种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想,认为“在中国对人的设计的传统中,缺乏人格的概念”“在民族传统中个人的人格概念并未建立起来”,这无异于说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人”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算不得文化。
这个问题关涉民族的价值和尊严,不可以不辩!究竟是中国传统中缺乏个人的人格概念,还是某些人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呢?中国传统中“人”的观念的问题可以说是关于儒家学说的本质的问题。
儒家基本上是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提高人的自觉性。
以孔孟为例,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显然把人与鸟兽区别开来了。
孟子宣扬“自任以天下之重”,可以说是对于个人的肯定。
儒家的学说确实不是主张“自我中心”,而是主张从自我出发,由己推人。
这种由己推人,可以说是人我并重,人我兼顾。
儒家学说虽然不主张“个人本位”,但也肯定个人的人格价值;虽然不主张“自我中心”,但也肯定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论儒墨之争
论儒墨之争先秦诸子之中,第一个正面批判孔子的是墨子,儒家的第一个正面反对派就是墨家。
墨子在和巫马子辩论时将儒家比成了乱世中火上浇油的罪犯,而儒家的二号人物孟子更是痛批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是什么让这两家水火不容?我认为有下面2点原因:一、儒墨给当时社会开的药方不同。
儒墨两家都认为当时社会黑暗战争不断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少了爱,但在如何爱上却有了分歧。
儒家讲究推己及人,有爱家人,到爱族人,到爱乡里人,再到爱国人,最后是爱世界上的人。
这就是孔子及儒家长时间所宣扬的亲亲之爱,孔子对叶公曾说:“吾乡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儒家一直都是一个亲情至上的学派,自孔子开始,儒家所推行的一切就是以“亲亲”之爱作为基石的,为什么这样做,《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认为亲亲之爱是天性之爱,是人世间最靠得住的爱,所以儒家认为亲亲之爱是可以推广的。
墨家却认为这样有等级的爱是错的,是永远不会实现的,墨子认为只要爱被画上了等级色彩那么这样的爱就永远不会是纯真的爱,则这样有目的的爱就必然会导致极端自私。
墨子对于当时“家相篡,国相攻,人相贼”开出的药方是“兼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墨家认为这样做会带来的是“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而且墨家认为这种兼爱很好推行。
墨子曾言:“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越王好勇士,国人多战死。
”由此,墨子认为只要统治者乐意兼爱,则上行下效,底下所有人便可实行兼爱。
由此儒墨有过几次大辩论,如巫马子与墨子就有过。
而我认为,孔子和墨子的出生不同,所以对大变革之看法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先做好等级之爱,再谈兼善天下。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凤新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凤新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宣纸——中华文化中的瑰宝韩作荣“宣纸”作为纸张名词的出现,始于唐代。
其时嗜画成癖的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所指应是宣州宣城郡所产的贡纸。
这是以产地为名的宣纸的由来说。
宣纸的制造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东晋说、唐代说、宋代说、清代说各不相同,《中国宣纸史》著者曹天生认为,宣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
曹氏的依据,出于《小岭曹氏宗谱》对宣纸生产的记载,以及明宣德年间所制造的皇室监制的加工纸——陈清款宣纸,即为青檀皮所制的真正的宣纸,其质量为其他种类纸所难以比拟,与宣德炉、宣德窑一样,被称之为“宣德纸”,这是宣纸的另一种命名方式。
宣纸与其他种类纸张之别,首在用料,即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水质、药料,并使用特殊手工技艺而造出的宣纸,方能成为真宣。
曹氏有据可查的推论有其道理,但也有疑问。
如果说晋代便有楮皮纸、麻纸、竹纸等类似于宣纸的纸张诞生,其时所造之纸尚有新疆楼兰出土的“罗布淖尔纸”,甘肃武威出土的“旱滩坡纸”,以及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魏晋时纸”,当然还有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中期的灞桥纸、马圈湾纸、居延纸等等,这些用不同原料造就的纸可谓年代久远,而最适于造纸并造出上好宣纸的青檀皮是久已有之的植物,为什么到明代才有人用来造纸?如果说宣纸是唯一以青檀皮为原料作为标志,那么,唐代的宣州贡纸是否均为楮皮所造?期中是否有青檀皮纸?若有,则该是早年的真宣了。
如果以小岭制造宣纸的草大三写于宋元之交的《曹氏宗谱》作为宣纸创始的依据,恐怕有割断历史之嫌,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最佳宣纸即曹氏宣纸的创始期,而未见记载的或已难以查考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
在我看来,宣纸的创始期只能存疑,尚难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论。
宣纸制造所用为檀皮的韧皮纤维,纤维长度在一点七至三点七毫米之间,且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纸匀度好。
四川省泸州市某校2021学年-有答案-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四川省泸州市某校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
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的真理成分。
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
《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这种损己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凸显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贵品格。
孟子对墨子精神的赞扬,影响深远。
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
从公元前5世纪墨子推出《兼爱》等重要论文,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墨家《墨经》六篇,历时近三百年的学理积淀,墨家学人从十多个角度,阐发“兼爱”学说的深层意蕴。
墨家“兼爱”论题的论证,强调全人类的共同本性和爱的整体性、普遍性、彻底性、穷尽性、交互性、平等性与不可分割性,强调兼爱是人类善良的理想愿望和奋斗目标。
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人,都包含在“兼爱”的范围。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
“兼爱”理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
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
《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
”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儒家和墨、道两家思想的相通之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众所周知,内圣外王,由己及人,既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儒家终极的善境。
能够达到如此善境的人,不论其为内圣为外王,都离不开对人的规定,而这样的人,除了内心深具价值外,其在社会中也有此种境界的显示、表征。
这些表征大致是群己的合同、政治的条贯、教育的无差别等。
②理解孔子的思想,不仅要衡定其在历史的地位,还要重视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引。
从儒家的视角来看,孔子的教义,基本上是从总结人类历史文化传统中提出来的,旨在教人如何在社会中做人,如何在人生群像的区别中做一个真正的人。
③孔子论及男女、老少、知识、职业、家属、国家等之间恰当合宜的关系,即“礼”,希望达到“各人各样,但同时大家都一样”的境界。
这一切都以“人”为核心,没有人的架构一切都免谈。
孔子思想寻根究底是人文本位的,以人文为中心的。
孔子只就这本位、中心来论人事、求人文的实际。
④同时,孔子的人文观点无不从天地自然中来,也在此天地自然中才能实现。
所以由人可见天地,由人生可见自然。
孔子思想并不违反天地自然,是顺着人生范畴与天地自然去追寻或深求的。
总体来说,孔子的思路是找到一个人生观点和一个人间理想,然后再回头来对人文实际作指引。
孔子的思想自始至终都不曾脱离人生,是“先向远处绕大迂回,然后回头来安放在实际人文本位之上”。
⑤论及政治,当然以人为本,主体又在群己的谐合。
然而要由己推及于群,或由任何之境推于一切之境,都在实行;没有实行,就没有办法如实行道,行道的终点又在于政治。
但政治非人人或时时可得,起点、基点便在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而小而近的端点,不若由家做起,而在家的孝悌之道,确实人人可为,时时可行。
如果人人在家,行其孝悌,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片和乐,那么家自可为政。
为子女者,在家尽其孝悌,行的就是一家之政,推广出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孝心的一贯畅遂。
而政治的臻至善道,不就是“‘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之理”吗?⑥进一步讲,儒家思想所期即政治和教育彼此相寻相依。
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阅读练习及答案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儒家学说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话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干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于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自讲求,-——《三宇经》【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材料四】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郭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
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五】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孔德立①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②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
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面时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③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
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底揭露兼爱的危害。
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
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
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亦为儒家所赞同。
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女母的真爱情感。
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
但墨家既承认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之爱,又认为这种爱可以用语言与推论方式施于他人。
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
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是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
④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
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
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的一面,很容易忽略墨学对孟子的影响。
简帛《五行》篇出土后,我们从子思五行说中发现了性善论的直接来源。
但是,子思与孟子对仁、义、礼、智的论述尚有一定距离。
子思的仁、义、礼、智既重外在之行,又重内心之德,德行并重。
而孟子已经把仁、义、礼、智完全转化为内心之德、人性之善。
子思并没有把人性与善画等号,而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
可见,善性已经成为做人的必然条件。
那么,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到底是什么呢?⑤如果我们考虑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不难发现,墨子对天与善的论述正被孟子悄然吸收了。
《墨子》书中天民一词出现2次,《孟子》书中出现了3次。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词却不见于其他早期儒墨两家著作。
墨子把至善之天与民连接以来,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
爱人利人以得福,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
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措。
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
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墨子非乐,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化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3月26日,有删节)6.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所处的时代,墨家影响力十分巨大,以至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B.面对墨家强大的势力,孟子作为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自觉担负起与墨家争鸣以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使命。
C.兼爱属于墨家的核心思想,与儒家仁爱说相比,虽然都有爱,但是两种学说却风马牛不相及。
D.孟子挞伐墨家,是很善于选择突破口的,如他抓住墨家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来攻击墨家自身的理论缺陷。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面对孟子的攻伐,夷之运用求同思维方法用自认为是儒墨公认的主张来为自己辩驳,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B.孟子认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不是从物质财富的多寡层面上讲的,而是从子女对父母的真情方面而言的。
C.儒家认为子女对父母的真爱情感体验是由血缘关系
决定的,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由推论的方式获得。
D.儒家认为墨家的兼爱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庸俗化了,容易模糊人与禽兽的区别,也使墨家沦为无父之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孟子认为墨家的兼爱思想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这触及儒家的核心价值,因而遭到孟子的尖锐批判。
B.孟子在对仁、义、礼、智的理解上,融合了墨家的思想,因为孟子性善论中的至善源头应该是墨家的思想。
C.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等提升民众地位的思想,也促成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建立。
D.孟子对墨学的借鉴是反其道而行之,如墨子主张非乐,孟子却倡导与民同乐,将其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