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施工技术4.10
一建备考四科全年学习计划
一建备考四科全年学习计划一建是指国家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建筑行业从业者应当具备的执业资格,也是建筑行业从业者的必备证书之一。
一建考试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四个科目。
对于准备参加一建考试的考生来说,全年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制定一个全年学习计划,帮助考生顺利备考一建。
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一建考试中的重要科目,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全年学习计划中,考生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安排学习计划:1.1 月初-3月底:系统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流程、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要求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4月初-6月底: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实践。
要求考生独立完成一定的设计案例,加强实践能力。
3.7月初-9月底:复习建筑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巩固基础理论,梳理重点难点知识。
4.10月初-12月底:进行建筑设计题型的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二、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一建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全年学习计划中,考生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安排学习计划:1.1 月初-3月底:系统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
要求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4月初-6月底: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结构设计实践。
要求考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结构设计案例,加强实践能力。
3.7月初-9月底:复习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巩固基础理论,梳理重点难点知识。
4.10月初-12月底:进行建筑结构设计题型的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三、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是一建考试的另一个科目,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
全年学习计划中,考生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安排学习计划:1.1 月初-3月底:系统学习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4.10 梁的拼接
梁的拼接梁的拼接按施工条件分为工厂拼接和工地拼接两种。
一、工厂拼接如果梁的长度、高度大于钢材的尺寸,常需要先将腹板和翼缘用几段钢材拼接起来,然后再焊接成梁。
这些工作一般在工厂进行,因此称为工厂拼接。
工厂拼接常采用焊接方法。
型钢梁常在同一截面处采用对接焊缝或加盖板的角焊缝拼接,其位置宜放在弯矩较小处。
组合梁拼接的位置由钢材尺寸并考虑梁的受力确定。
腹板和翼缘的拼接位置最好错开,同时也要与加劲肋和次梁连接位置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10t w,以便各种焊缝布置分散,避免密集与交叉,减小焊接应力及变形(图4-38)。
施工时,先将梁的翼缘和腹板分别接长,然后再拼装成整体。
翼缘、腹板宜采用对接焊缝拼接,施焊时使用引弧板。
这样当用一、二级焊缝时,拼接处与钢材截面可以达到强度相等,因此拼接可以设在梁的任何位置。
但是当用三级焊缝时,由于焊缝抗拉强度低于钢材的抗拉强度,这时应将拼接布置在梁弯矩较小的位置,或者采用斜焊缝。
但斜焊缝连接比较费料费工,特别是对于宽的腹板最好不用。
必要时,可以考虑将拼接的截面位置调整到弯曲正应力较小处来解决。
图4-38 焊接梁的工厂拼接二、工地拼接跨度大的梁,可能由于运输或吊装条件限制,需将梁分成几段运至工地或吊至高空就位后再拼接起来。
由于这种拼接是在工地进行,因此称为工地拼接。
(一)工地焊缝拼接工地拼接一般布置在梁弯矩较小的地方,并且常常将腹板和翼缘在同一截面断开(图4-39a),以便于运输和吊装。
拼接处一般采用对接焊缝,上、下翼缘做成向上的V形坡口,为方便工地实施俯焊。
同时为了减小焊接应力,应将工厂焊的翼缘焊缝端部留出500mm 左右不焊,留到工地拼接时按图中施焊顺序最后焊接。
这样可以使焊接时有较多的自由收缩余地,从而减小焊接应力。
图4-39 焊接梁的工地拼接为了改善拼接处受力情况,工地拼接的梁也可以将翼缘和腹板拼接位置略微错开,如图4-39(b)所示。
但是这种方式在运输、吊装时需要对端部凸出部分加以保护,以免碰损。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4.1 总 则4.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坡度小于25 %的工~Ⅲ级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热熔法施工防水层的施工。
4.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2—2000(2)《塑性体改性沥青卷材》GB 18243—2000(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GB(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00--20014.2 术 语(I)分格缝:屋面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
(2)满贴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3)热熔法:采用火焰加热器,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4.3 基本规定(1)采用热熔法施工的改性沥青卷材,其厚度不得小于3mm,防止操作中熔透。
(2)卷材表面热熔应立即滚铺,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
(3)采用满贴法空铺、点粘、条粘法施工,搭接长度均为短边100mm,长边80mm,其误差不大于10mm。
4.4 施工准备4.4.1 技术准备(1)施工前必须有施工方案,要有文字及口头技术交底。
(2)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来施工。
作业队的资质合格,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4.2 材料要求(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常用的有SBS、ASTM(弹性体)、APP、APAO、APO(塑性体)等改性沥青油毡。
其品种、规格、技术性能,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并经现场抽查复试达到合格。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规格,见表4.4.2—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规格表 表4.4.2—1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表4.4.2—2、表4.4.2—3的要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表4.4.2—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技术性能(SBS及APP沥青卷材) 表4.4.2—3注:1.表中1~6项为强制性项目;2.APP卷材当耐热度需要超过130℃时,该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可单独生产;3.表中()内数字只适用于APP沥青卷材。
试论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连续配筋混凝土是一种防治路面病害、改善路面性能的结构形式,它通过在路面表层增加连续钢筋网,防止和控制由纵向收缩因素引起的面层板裂,从而减少路面病害的影响,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极大地改善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降低路面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等。
既能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耐久性,又能有效减少路面维修次数,降低维修费用,极大地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由于其在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值得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推广应用。
1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将普通水泥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水泥混凝土具有抗压、冷却、高强等诸多优点,钢筋拉应力性能良好,二者的结合能极大地提高路面的强度,因此,该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其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荷载传递能力强配筋混凝土连续铺装时,在铺装层中横置对应的钢筋,能有效地抑制裂缝宽度,减少裂缝周围的剥落,且不影响裂缝处荷载传递路径,提高荷载传递能力。
1.2总体良好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整体性好,一般无横向接缝问题,路面平整度高,行车舒适性好,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出现裂缝的同时,虽然也会产生裂缝,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控制裂缝的深度和宽度。
此外,钢筋应按实际裂缝尺寸分析,进行加固设计。
1.3特别情况下的灾害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和高硬度等特点,不易产生裂缝等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钢筋断裂等灾害,影响了公路的整体质量。
2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2.1结构组合设计作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必需构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板底板应设置相应的保护层。
一般情况下,将采用混凝土板厚度28cm 左右,碎石、水泥稳定层厚度18cm 左右两种结构。
在基层与混凝土板之间铺1cm 左右厚度的稀浆层,层级清晰。
2.2接缝设计对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将纵缝拉杆改为钢筋在横梁和横板上横缝,当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连接到其他类型的路面或构造时,应在端部设置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地梁或宽边角型工字梁等形式。
设备基础及预埋件技术要求
设备基础及预埋件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规范(通用工程篇)1.工程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安装。
2.参照标准2.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96)2.2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 -98)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2)2.4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2.5 《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9-1996)2.6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8)2.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2.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2003)2.9 《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1999]175号)2.10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11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第80号3.设计要求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设计方案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并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
4.材料要求4.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4.2 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4.3 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5.材料送审所有材料应提前送审,经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6.施工&安装要求6.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确认地基情况和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有差异应及时处理。
6.2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6.3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材料堆放应符合要求,严禁乱堆乱放。
6.4 安装前应检查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处理。
6.5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设备基础及预埋件,防止损坏。
6.6 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性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3.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拖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蓝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板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9.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体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保温板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混凝土裂隙渗漏治理及地基基础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与整体移位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控技术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检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二、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三、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五、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七、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八、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九、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十、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中※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1.10 爆破挤淤法技术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 混凝土技术2.1 高耐久性混凝土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 轻骨料混凝土2.5 纤维混凝土2.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 塑料模板技术4.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 钢结构设计5.1 深化设计技术5.2 厚钢板焊接技术5.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7 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 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9 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 变风量空调技术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 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 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 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 供热计量技术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7.13 植生混凝土7.14 透水混凝土8 防水技术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 消能减震技术9.2 建筑隔震技术9.3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 结构无损伤拆除技术9.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 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 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 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 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10.1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一级建造师科目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级建造师科目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一级建造师考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主题,探讨一级建造师考试中与该科目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了解,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一、工程勘察与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和分析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进度计划。
通过仔细研读设计图纸,建造师可以了解工程的结构、材料、设备和施工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工程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土壤、环境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并计算并确定施工的预算和进度。
在工程施工技术中,工程勘察与设计阶段尤为重要。
这个阶段的工作直接决定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师需要仔细评估并合理安排人力、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造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工时、质量控制等。
其次,建筑师还需要组织人力资源,确保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符合要求。
此外,建筑师还需要与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沟通,确保材料的供应和施工合同的签订。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繁琐细致,但也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建筑师应该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计划和跟踪,确保施工准备工作的有效执行。
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一些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土方开挖,建筑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合理安排挖土的顺序和方法,避免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倒塌和滑坡等安全问题。
其次是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建筑师需要确保混凝土的配比正确,施工过程中无空鼓、渗漏等质量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
此外,钢筋的焊接和安装、墙体和楼板的施工等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技术要点。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建造师需要及时解决。
四新技术应用施工方案
四新技术应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总体概况本工程采用“四新技术”进行施工,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工程涉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1.2 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的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技术,确保结构稳定可靠。
同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我们还对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
2.施工方案2.1 基础施工方案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基础施工技术,确保基础牢固可靠。
同时,我们还将对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2 主体施工方案本工程的主体施工方案采用“四新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我们还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3 装饰施工方案本工程的装饰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确保装饰效果美观、持久。
同时,我们还将对装饰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本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1.3 建筑设计概况二、编制依据本建筑设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业主要求编制。
三、新技术应用计划为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设计方案计划采用以下新技术: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选用高强度钢材,提高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2.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3.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采用高质量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
四、新技术应用解析4.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本设计方案中,我们选用了高强度钢材,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因连接松动而导致的建筑结构失稳。
在本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采用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3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采用高质量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整理)DBJ15-30-2002《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全文.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简介:内容:1、总则2、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材料要求3.1 一般规定3.2 铝合金型材3.4 五金配件3.5 密封材料3.6 金属连接件3.7紧固件4、工程设计4.1 一般规定4.2 抗风压性能设计4.3 水密性能设计4.4 气密性能设计4.5 隔声性能设计4.6 隔热性能设计4.7 防玻璃热炸裂设计4.8 玻璃镶嵌结构设计4.9 防雷设计4.10 其它安全性设计4.11 门窗立面建筑设计5、安装施工5.1 一般规定5.2 施工准备5.3 安装施工5.4 产品保护5.5 安全技术措施6、工程验收6.1 一般规定6.2 主控项目6.3 一般项目6.4 检验规则6.5 质量验收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使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质量,针对本省的气候特点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其它材料制作的建筑门窗可参照本规范。
1.0.3本规范中的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是指在建筑物上的安装高度不大于100m、无特殊功能要求(如防火、防爆、防化学腐蚀等)的铝门窗。
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幕墙上的铝门窗、斜屋顶窗和采光天窗等工程。
安装高度大于100m 的门窗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4铝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1 主型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框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和开启扉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框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扇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扇挺型材。
2.1.2 辅型材门窗框架构件体系中,镶嵌或固定于主型材构件上,起到传力或某各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如玻璃压条、披水条等)。
2.1.3 主要受力构件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门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用力的中横框、中竖框、扇挺等主型材,以及组合门窗拼樘框型材。
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目录第一章总则........................................................................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 ...............................................................................................................................................................................2.2工程特点 ............................................................................................................................................................................... 第三章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3.3施工指导思想和目标的管理................................................................................................................................................3.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5施工准备工作 .......................................................................................................................................................................3.6材料供应 ............................................................................................................................................................................... 第四章分部分项施工方案.............................................................4.1测量工程 ...............................................................................................................................................................................4.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4.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4.4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4.5砼工程的施工方案 ...............................................................................................................................................................4.6构筑物满水试验 ...................................................................................................................................................................4.7管道施工方案 .......................................................................................................................................................................4.8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4.9施工缝及变形缝的施工方案................................................................................................................................................4.10绿化工程的施工方案第五章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及复杂环节保证措施........................................5.1质量目标 ...............................................................................................................................................................................5.2质量管理 ...............................................................................................................................................................................5.3关键(主要)工序、复杂环节质量保证措施 ..................................................................................................................5.4质量检查和检测手段..........................................................................................................................................................5.5成品保护措施......................................................................................................................................................................5.6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7减少噪音及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5.8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六章工期进度保证措施............................................................6.1工期目标..............................................................................................................................................................................6.2计划实施的保证措施..........................................................................................................................................................6.3工期保证体系......................................................................................................................................................................6.4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措施........................................................7.1安全目标..............................................................................................................................................................................7.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7.3安全施工保证措施..............................................................................................................................................................7.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8.1防止噪声污染......................................................................................................................................................................8.2防震动扰民控制措施..........................................................................................................................................................8.3防止水污染..........................................................................................................................................................................8.4余渣、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控制措施 ..................................................................................................................................8.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6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电缆电线敷设施工技术交底
电缆电线敷设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单位名称:编号:1 .施工准备 1.1 作业条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50303-〕的规定:管内穿线在建 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但 针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逐渐增加,管内穿线的工程量随之增大,为配合工程整体同步竣工,管内 穿线能够提前进行,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1.1 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经过结构验收和核定. 1.1.2 砖混结构工程必须初装修完成以后.1.1.3 作好成品保护,箱、盒及导线不应破损及被灰浆污染.1.1.4 穿线后线管内不得有积水及潮气侵入,必须保证导线绝缘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1.2 材料要求1.2.1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CCC〞认证标 志和认证证书复印件及生产许可证.导线进场时要检验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及导线上的标 识,并用卡尺检验导线直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1.2.2 镀锌铁丝或钢丝:应顺直无背扣、扭结等现象,并有相应的机械拉力.1.2.3 护口:根据管子直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1.2.4 平安型压线帽:根据导线截面和根数正确选择使用压线帽,并必须有合格证.1.2.5 连接套管:根据导线材质、规格正确选择相应材质、规格的连接套管并有合格证. 1.2.6 接线端子〔接线鼻子〕: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1.2.7 辅助材料:焊锡、焊剂、绝缘带、滑石粉、布条等. 1.3 主要机具1.3.1 刻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电工刀、一字及十字改锥. 1.3.2万用表、兆欧表. 1.3.3 放线架、放线车、高凳.1.3.4电烙铁、锡锅、锡斗、锡勺、电工常见工具等.2 .工艺流程选择导线f 穿带线f 扫管f 带护口f 放线及断线f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f 管内穿线f 导线连 接f 接头包扎f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3 .操作工艺 3.1 选择导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正确选择导线规格、型号及数量. 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450V.导线的分色:为了保证平安和施工方便,在线管出日处至配电箱、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 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 〔针吐线〕为淡蓝 色,PE 〔保护线〕为绿/黄双色.施工 程序及操作要 占 八3.2 穿带线3.2.1 带线用@1.2〜@2.0mm 的铁丝,头部弯成不封口的圆圈,以预防在管内遇到管接头时 被卡住,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留有20cm 的余量.3.2.2 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时,可在结构施工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并留有20cm 的余量后,将两端的带线盘入盒内或缠绕在管头上固定好,预防被其它人员随便拉出.3.2.3 当穿带线受阻时,采用两端同时穿带线的方法,将两根带线的头部弯成半圆的形状,使 两根带线同时搅动,使两端头相互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3.3 扫管将布条的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往返拉动带线,将管内的浮锈、灰尘、泥水等杂物 去除干净.3.4 带护口按管口大小选择护口,在管子清扫后,将护口套入管口上.在钢管〔电线管〕穿线前,检查各 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3.5 放线及断线3.5.1 放线前应根据图纸对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核对.3.5.2 放线:对整盘导线放线时,将导线置于放线架或放线车上,放线预防出现死扣和背花.3.5.3断线:剪断导线时,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箱体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m. 3.6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当导线根数为2〜3根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剥去,然后将线芯直接与带线绑回头压实 绑扎牢固,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3.7 管内穿线3.7.1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使绑扎接头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便于穿线 3.7.2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的同时向管内吹入适当的滑石粉.两人穿线时, 一拉一送,配合协调.3.7.3 穿线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人同一根管子内,但以下几种情况或 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a 、电压为50 V 及以下的回路;b 、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限制回路;c 、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d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于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2〕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3〕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连接.序及操作要占4〕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5〕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日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 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6〕敷设于垂直管线中的导线,当超过以下长度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固定:截面积 为5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30m ;7〕导线姓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 3.8 导线连接3.8.1 导线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去掉导线外表氧化膜,再进行连接、加锡焊、包缠绝缘, 同时导线接头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导线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 好.3.8.2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1〕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连接方法有:绑扎、套管连按、接线鼻子连接和压线帽连 接.2〕绑扎连接处的焊锡缝应饱满,外表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去除剩余焊剂.3〕套管、接线鼻子和压线帽连接选用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压接深度、压日数量 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线芯连接后, 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在接线鼻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在分支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3.9 接头包扎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将其拉长2倍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l 〜 2个绝缘带幅宽度后,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缠绕过程中应尽可能收紧绝缘带,缠到头后 在绝缘层上缠绕l 〜2圈后,再进行回缠.回缠完成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 宽度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每过程中收紧黑胶布,导线接头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3.10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3.10.1线路检查.导线的连接及包扎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头及包扎 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及质量标准的规定,检查无误后进行绝缘摇测.3.10.2 绝缘摇测.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1 000V 量程为O 〜1000MQ 的绝缘电阻表.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通病要求4.1 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管径不符等现象.因操作不慎而使护口遗漏或脱 落者应及时补齐,护口破损与管径不符者应及时更换.4.2 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缺乏5圈,未按工艺要求连接的接头均应撤除重新连接. 4.3 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焊锡的温度要适当,涮锡要均匀. 涮锡后应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局部的洁净.4.4 导线线芯受损是由于用力过猛和剥线钳使用不当造成的,削线应根据线径选用刀口适宜施工程序及操作要占航局施表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作者:来源:本网讯时间:2011年03月0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对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多年来,通过推广应用和开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选,促进了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创优,提高了建设工程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充分发挥了《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为社会、为企业带来了极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加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建筑业中十项新技术的内容,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最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项目印发给你们。
请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认真组织学习,并希望各企业结合承建工程实际,积极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报评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於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蓝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模结构施工技术5.9模板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脂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检测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全文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简介:内容:1、总则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3、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2 铝合金型材?? 3.4 五金配件?? 3.5 密封材料?? 3.6 金属连接件?? 3.7紧固件4、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4.2 抗风压性能设计4.3 水密性能设计4.4 气密性能设计4.5 隔声性能设计4.6 隔热性能设计4.7 防玻璃热炸裂设计4.8 玻璃镶嵌结构设计4.9 防雷设计4.10 其它安全性设计4.11 门窗立面建筑设计5、安装施工5.1 一般规定5.2 施工准备5.3 安装施工5.4 产品保护5.5 安全技术措施6、工程验收6.1 一般规定6.2 主控项目6.3 一般项目6.4 检验规则6.5 质量验收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使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质量,针对本省的气候特点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其它材料制作的建筑门窗可参照本规范。
1.0.3本规范中的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是指在建筑物上的安装高度不大于100m、无特殊功能要求(如防火、防爆、防化学腐蚀等)的铝门窗。
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幕墙上的铝门窗、斜屋顶窗和采光天窗等工程。
安装高度大于100m的门窗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4铝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主型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框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和开启扉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框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扇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扇挺型材。
辅型材门窗框架构件体系中,镶嵌或固定于主型材构件上,起到传力或某各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如玻璃压条、披水条等)。
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定
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定1 总则1。
1 为规范统一公司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及设备,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供气,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新建、改建及扩建的钢管、钢骨架复合管、聚乙烯(PE)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及地上燃气管道工程.凡本规定未作具体要求的,均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条文执行。
1.3 埋地燃气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0。
07 MPa;为满足天然气调压及流量要求,庭院管道管径按照0.1 Mpa天然气核算,调压器应选用满足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的双用调压器;地上上升立管总阀后至用户调压器前为中压B级管道,设计压力为0。
2 MPa,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0.07 MPa ;用户调压器后为低压管道,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2800Pa,天然气运行压力为2000Pa。
2 无缝钢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2。
1 埋地无缝钢管应采用标准为《流体输送用热轧无缝钢管》(GB8163-1987),常用钢号为10、20钢。
2。
2 管道距建筑物外墙2m以内不可避免的焊缝应全部进行射线照相检验。
2。
3 管子与管子之间的对接焊缝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补伤,与管子两端原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
防腐应在焊缝检验合格后的48小时内完成,其施工与检验可参照《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及验收操作规程》执行.2。
4 钢管、管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补作所缺项目的检验,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
2.5 管道防腐的施工、验收以及防腐层破损点的修补可参照《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及验收操作规程》执行.2。
6 埋地无缝钢管应设置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其设计与施工可参照《牺牲阳极设计施工验收操作规程》、《燃气管道牺牲阳极保护系统检测与维护规范》以及燃气管道工程通用图《阳极测试桩安装图》执行.2.6。
1 阳极电缆与管道采用铝热焊接技术连接,连接点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补伤.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设计与施工技术(结构部分)第一节基本准则一设计基本准则设计工作在工程建设各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人员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既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满足施工需要,做到对工程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施工基本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按程序施工,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图纸,对图纸没有表达或表达不清的地方,必须由设计人员出具书面文件,做到有图可依。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杜绝质量隐患,不能认为只要工程能应付检查验收就行,必须明白质量问题的潜伏期有时是比较长的,质量责任是终身制。
第二节设计与施工技术一后锚固技术后锚固在幕墙设计与施工中采用较多,后锚固连接技术仅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下的地区。
(一)基材要求后锚固连接必须在混凝土基材上实施,对于旧建筑,应剔除抹灰等装饰面层,露出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实测强度不低于C20,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受损、不密实的混凝土不能作为锚固基材。
(二)锚栓及锚固要求1、锚栓分类锚栓分为机械锚栓和化学锚栓。
机械锚栓分为膨胀型锚栓和扩底型锚栓;化学锚栓分为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和普通化学锚栓。
幕墙后锚固连接设计施工中常采用扩底型锚栓和普通化学锚栓。
2、机械锚栓和化学锚栓螺杆的性能等级机械锚栓和化学锚栓螺杆的性能等级在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
(1)碳素钢或合金钢材质性能等级分为3.6级、4.6级、4.8级、5.6级、5.8级、6.8级、8.8级;说明:4.6级表示钢材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f stk=400N/mm2; 屈服抗拉强度标准值f yk=400x0.6=240N/mm2。
(2)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等级分为50级、70级、80级。
说明:50级表示钢材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f stk=500N/mm2。
3、化学锚栓锚固胶化学锚栓锚固胶和化学锚栓螺杆应由生产厂家通过试验匹配,锚固胶一般为改性环氧树脂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
使用化学锚栓时,应注意产品说明书上的温度适用范围。
焊接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过高使化学锚栓承载力下降。
化学锚栓锚固胶每隔一定年限(可根据厂家说明或设计确定)检查,首次检查时间从验收起算不超过10年。
4、钻孔、清孔钻孔时,不应损伤结构钢筋。
扩底型锚栓应采用专用工具钻孔、扩孔,钻孔后应立即清孔,清除孔中灰尘。
作废的孔应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砂浆填补封闭。
钻孔直径可根据厂家提供的施工手册确定。
5、后锚固构造要求(1)基材厚度h1)扩底型锚栓:基材厚度h不低于2h ef且大于100mm,h ef为锚栓有效埋置深度;2)化学锚栓:基材厚度h不低于h ef+2d0且大于100mm,d0为钻孔直径;(2)锚栓最小间距s和最小边距c1)扩底型锚栓:s、c均不低于6d nom,d nom为锚栓外径;2)化学锚栓:s、c均不低于6d nom,d nom为锚栓外径。
工程中常用的M12x120扩底型锚栓和M12x160化学锚栓,锚栓间最小构造间距s不小于72mm; 锚栓距混凝土边最小构造距离c不小于72mm。
锚栓间最小间距s和锚栓距混凝土边最小距离c由设计计算确定,但必须满足上述规定。
施工图中必须对以上参数做出规定,如果施工中上下排锚栓实际间距比设计计算假定间距小,那么锚栓的拉拔力就会增大;如果混凝土边最小距离比设计计算假定小,那么混凝土就可能破坏,影响连接安全。
(3)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h ef1)扩底型锚栓:h ef不低于60mm2)化学锚栓: d(直径mm) h ef(mm)<=10 6012 7016 8020 90(三)锚板1、锚板厚度锚板厚度由设计计算确定,常规幕墙锚板构造厚度为8mm,对于大跨度大分格幕墙、雨棚挑梁、或其他钢结构锚板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防止锚板在使用过程中翘曲变形,影响安全。
后锚固设计计算时,假定同排锚栓均匀受力,如果钢板厚度不够,刚度不足,就会出现翘曲变形,使锚栓受力分布不均,受力大的锚栓一旦达到极限,就会先被拔出,然后其余锚栓被一一拔出。
为保证锚栓受力均匀,必须保证锚板刚度,因此,钢结构设计中,锚板的构造厚度一般为20mm;对雨篷等受力不是太大的结构可根据计算结果取值,但不应低于14mm。
2、锚板开孔间隙及处理锚板开孔间隙:d<=8mm时为1mm;10<=d<=24mm时为2mm;27<=d<=30mm时为3mm锚板开孔间隙大于以上值但不大于以上值的2倍时,采用胶粘剂将空隙填充密实;如果空隙超过太多,需用钢板补强。
二幕墙构件、连接的设计和施工(一)主龙骨1、主龙骨采用双跨连续支撑点时,支撑点间距在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施工时应按图中间距设置支撑点,支撑点间距缩短,主龙骨应力会增加。
2、拉弯、压弯构件(1)拉弯构件:上端为不动点支座,下端为竖向滑动支座;(2)压弯构件:上端为竖向滑动支座;下端为不动点支座。
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主龙骨的连接方式,施工中不得擅自更改,拉弯构件一旦变为压弯构件后,龙骨受力发生变化,由于幕墙龙骨回转半径一般不大,长细比容易超出规范要求,会受压失稳。
3、主龙骨上与主体结构连接用螺栓孔应位于型材中心线上,如果偏心,主龙骨附加弯矩会增加,局部受剪压承载力会降低。
4、设计花岗石包柱的主龙骨时,由于石材自重大,如果所选主龙骨截面较小,应该充分考虑由于石材重力所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有时该附加弯矩产生的应力值会达总应力值的80﹪以上,设计时不容忽视。
(二)主龙骨与主体结构连接1、钢角码与埋板焊接焊缝高度和长度由设计计算确定,并在施工图中明确规定。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关于焊缝的构造规定是:受力焊缝高度h f=t(t<=6mm时),h f=t-1~2mm(t>6mm时);长度不应小于8h f及40mm。
焊接时,应按图施工,否则,如果某一层连接承载力不够,会将荷载传递到下一层,于是层层超载,后果严重。
同时,焊缝防锈工作至关重要,涂刷防锈漆不能马虎,焊缝一旦锈蚀,后果一样严重。
2、支撑设置当石材幕墙外挑出墙面距离超过250mm;玻璃幕墙外挑出墙面距离超过300mm,设计时应设置斜撑,否则,长悬挑对锚栓拉拔力要求较高,且锚板厚度8mm往往不够,会产生翘曲变形。
(三)横龙骨与面板的设计与施工1、横龙骨与主龙骨连接时,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不应采用自攻自钻螺钉,其连接可靠性差。
2、《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JC830.1、2规定:室外石材幕墙干挂应采用T型挂件,蝶型挂件适用于室内石材干挂。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2012(报批稿)规定:短槽、通槽石材幕墙干挂不应采用T型挂件,可以采用L型挂件,利于分层卸载。
石材面板与横龙骨连接时,挂件应放置于横龙骨上面,利于施工,质量更能保证。
3、花岗石板开槽的槽长、槽宽、槽深均应该符合施工图要求。
宽度100mm及以上的石材面板均应加挂件;小于100mm的石板线条,可采用销钉和结构胶在工厂拼接组装完成,待结构胶固化后再上墙。
4、全隐框或横隐玻璃幕墙注胶必须在专门的打胶房中进行,玻璃清洁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每张玻璃板块下必须设置两个托条,托条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小结构胶的计算宽度和厚度;另一方面可以在结构胶的注胶质量出现缺陷时增加板块的安全度。
5、铝塑板折边内层铝板切割后应对切割边补强,防止铝塑板的外层铝板屈服脱落。
6、凡与结构胶粘结的构件,均不应有灰尘、油污或涂膜,否则,结构胶与构件间被隔离,易脱落。
雨篷不应直接在钢矩管上注结构胶。
7、石材幕墙横龙骨采用角钢时,其摆放方向要注意,减小扭转。
(四)幕墙外部附加荷载外部构件不得随意连接于幕墙构件或将幕墙构件用作其他功能。
当业主有要求时,必须经设计人员复核,确认安全后方可实施。
1、内装吊顶龙骨或空调外机支架不得连接或搭接在幕墙横龙骨、主龙骨或连接件上,必须连接时,要认真计算作用于幕墙上的增加荷载,复核幕墙构件和连接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予以加固,确保幕墙安全。
2、幕墙龙骨原则上不宜兼做栏杆使用,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栏杆顶部水平荷载标准值为1.0KN/m; 顶部竖向荷载标准值为1.2KN/m(强条);幕墙龙骨用作栏杆时,须计入这部分荷载重新复核,确保幕墙安全。
3、当幕墙与主体结构间有较大间隙需要封堵时,须另设支架,不允许直接连接在幕墙连接件上封堵,同时根据使用要求将荷载考虑完整,确保结构安全。
第二部分设计与施工技术(构造、验收部分)第一节幕墙构造1、幕墙龙骨均应有伸缩功能(开长条孔),以释放温度应力。
2、立柱与横梁间预留1—2mm间隙,填注耐候胶,防止横梁受热膨胀时与立柱相抵摩擦。
3、不同的金属型材间须设置绝缘垫片(石棉垫或胶片),防止金属电化学腐蚀。
4、幕墙玻璃表面与室内外装饰物的间隙不小于5mm;全玻幕墙玻璃板面与其他装饰物间隙不小于8mm(强条),间隙用耐候胶封闭。
5、明框或横明玻璃幕墙玻璃板块下边缘与下边槽底间采用硬橡胶垫块,每张玻璃板块下设置2个,垫块厚度不小于5mm,长度不小于100mm;座立式全玻幕墙面板要求同上,但垫块厚度不小于10mm;吊挂玻璃下端不能设置垫块,以免影响玻璃板块伸缩。
6、全玻幕墙玻璃肋上下端前后应设置硬橡胶垫块,保证力的传递,全玻幕墙的吊夹与主体结构间应设置刚性水平传力结构。
7、幕墙后锚固锚栓类型、颗数、间距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8、隐框玻璃幕墙面板托条上应设置柔性垫块,以防止玻璃与托条硬接触,损坏玻璃。
9、半硬框、隐框幕墙玻璃注胶清洁应符合下列要求:1)玻璃和铝框粘接表面的灰尘、油渍和其他污物,应分别使用带溶剂的擦布和干擦布清除干净。
2)应在清洁后一小时内注胶,注胶前再度污染时,应重新清洁。
3)每清洁一个构件或一块玻璃,应更换清洁的干擦布。
10、硅酮密封胶的注胶厚度应大于 3.5mm,宽度大于厚度的2倍,在密封胶应两面粘接,不应三面粘接。
11、固定玻璃面板的压板间距不应超过300mm,螺钉孔可用电钻导孔但不应扩大。
12、立柱、底部横梁及幕墙板块与主体结构间应有伸缩缝,宽度不小于15mm,用弹性密封胶填塞。
第二节幕墙验收1、玻璃幕墙验收标准及方法2、干挂花岗石幕墙验收标准及方法第三部分幕墙结构的安全性能及失效概率第一节幕墙结构的安全性能一材料的安全系数K:构件的总安全系数K= K1xK2K1:荷载或作用分项系数K2:材料的分项系数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的分项系数材料强度标准值是指材料的屈服强度或名义屈服强度(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按某一残余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值),材料分项系数主要是根据材料材质的离散性确定的,离散性高的材料,其分项系数就大。
1、玻璃K=2.5 K1=1.4 K2=1.7852、铝型材K=1.8 K1=1.4 K2=1.2863、钢材K=1.55 K1=1.4 K2=1.104、不锈钢K=1.60 K1=1.4 K2=1.155、混凝土K=1.96 K1=1.4 K2=1.40在工程设计中,结构构件的安全储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范规定的材料的分项系数即材料自身的安全系数;二是设计计算预留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