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月

合集下载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延安一月》是一部长篇通讯集。

收录的全部为《新民报》著名记者赵超构在1944年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赴延安进行参观的过程中所写的新闻通讯。

这些通讯最初于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别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新民报》上连载并在全社会引起巨大轰动。

《新民报》社将连载的47篇通讯作品和十副木刻版画结集而成《延安一月》于1945年1月出版,并于5个月内重印3次,销量达数万册。

《延安一月》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客观而忠实地介绍了延安的政治生活,描绘了个性鲜明的延安人物和延安独特的风土人情。

《延安一月》的出版发行冲破了当时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将一个真实的延安呈现在广大的受众眼前。

其中不乏赵超构关于延安,关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道路的许多具有预见性的判断。

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对《延安一月》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肯定,这是十分难得的。

本文从《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的角度切入,以该书中所收录的39篇通讯文本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者与叙事视角,叙事技巧,叙事结构和非叙事性话语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深度剖析了《延安一月》的重大的新闻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希望为《延安一月》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赵超构:“三不朽”

赵超构:“三不朽”

耳朵几乎失聪,学业平平,最终却成就为“新闻史不可或缺的开拓者”;“反右”狂潮袭来,许多人都未能幸免,唯独他稳坐“钓鱼台”;写了一辈子的杂文,嬉笑怒骂,而“鞭子”却始终打不着他;一介书生,却被毛泽东引为布衣之交,一生受到七次接见……人谓他有“三不朽”:1944年访问延安,写出了媲美爱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延安一月》;创办新中国第一张晚报《新民晚报》,恰似“燕子”归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执如椽之笔为民立言,竞日撰写时评杂论万余篇,世间罕见……巴金说,在他身上“找到了旧日的友情”,“经过两次大火还不曾给烧成灰烬的友情”;夏衍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记者,而不是新闻官”,他的这支笔能影响读者;余秋雨说,他是“上海这座城市心理文化走向的重要发言人”,“他的离去,使整座城市感到寂寞”。

他是谁?他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他的名字叫赵超构!难舍的故乡情结赵超构,学名景熹,常用笔名史铎、沙、林放等,浙江省文成县人。

出身为“三代廪生”的书香门第,其曾祖父赵恒东、祖父赵廷儒、父亲赵标生都是廪生。

父亲赵超构:“三不朽”文/富晓春曾在南京警察厅任东区分局局长,晚年以国民党少将参议休隐。

赵宅位于龙川街下段,庐号为“赵同春”。

此为一座浙南民居,灰墙斑驳,屋面上青苔如墨;屋前一弯碧清的龙溪水,门朝对面山将军岩。

母亲富氏嫁到龙川不久,就不幸染上肺痨,连生了两胎都矢折了。

第三胎生了个女儿,寄托奶妈抚养总算保住了命。

为了图个顺产,母亲怀上赵超构后,便按当地风俗接到六十里地外的梧溪娘家待产分娩。

1910年5月4日,古历三月廿五日半夜子时,赵超构在梧溪南阳第三进东边厢房呱呱坠地。

过了“三旦日”,他即被抱到南田甲边村一贫苦农家哺养,并取贱名阿狗(与构谐音)。

除了跟随母亲到北京父亲任所度过两年,赵超构的童年主要是在龙川和梧溪度过的。

在外婆家,赵超构喜欢与村里的孩子下溪捉鱼戏水。

因为在水里玩多了,耳鼓进了水,自小便落下了重听的病根。

1917年,赵超构进入曾祖父赵恒东创办的“赵同春”私塾就读。

创新永远是 奋进的动力——专访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国顺

创新永远是 奋进的动力——专访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国顺

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专访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国顺朱国顺为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高级记者(二级),第十六届中国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报业经营管理领军人物。

出版有个人专著《褪色的大西洋灯带》《苍山如海》,主编《论道陆家嘴》《阅读上海100胜(上、下)》《老树花开无丑枝》,出版作品合集《战地重访》《五色梦华录》。

《新民晚报》已有92年历史,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过程中,“老树”如何绽放“新枝”,开创媒体融合新境界,我们专访了朱国顺。

记者:《新民晚报》作为内地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老品牌如何适应互联网新时代?《新民晚报》的发展动力在哪里?朱国顺:作为内地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新民晚报》将在今年迎来92岁的生日。

在今年年初的报社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而今九十迈步,恰是百年风华”,《新民晚报》在内地媒体中第一个过了90岁生日,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向着“百年大报”的目标进发,以我们的奋斗与创新,让走向百年的世纪大报意气风发、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核心在于创新。

90多年的历史,为《新民晚报》积淀了丰厚的文脉,比如我们的十六字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至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悠久的历史,往往也会有很多老经验、老办法,有很多惯例与习以为常的做法,这里面积极的因素很多,也有不少跟不上时代节拍的东西,这都是时代留给我们、需要我们解答的课题,需要我们做好选择题,给出正确的答案。

《新民晚报》在92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诸多辉煌。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1944年发表长篇报道《延安一月》,让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民众,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他们奋斗的事业,被周恩来评价为“中国的《西行漫记》”;1945年11月14日,在全中国媒体中首发毛泽东词《沁园春·雪》,通过这张报纸,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博大胸怀,为全国民众所了解和敬仰。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

文献综述在延安日常生活的记述方面,资料丰富却非常分散。

我们今天可以参考的资料中最为详实和有价值的就是《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

《新中华报》的前身是《红色中华》,1937年1月改名,每隔三日在延安出版。

1941年5月与《今日新闻》合并改组为《解放日报》。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犯延安,《解放日报》被迫撤离,于1947年3月27日停刊。

这两份报纸中有大量的关于延安时期生产、生活的报道,包括饮食、住宿、学习、大生产运动、卫生、文体娱乐等等。

如1944年5月25日的《解放日报》有这样的内容:“我们每天上七节课,课程有国语、算数、地理、历史……我们不是学完了就了事,还要在学中用。

我们有一个秧歌队,是去年开始组织的……”[1]此外,较早向外披露延安时期生活且为人熟知的就是“四S”的著作。

即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1.);海伦·福斯特的《红色中国内幕》即《续西行漫记》(最早是上海复社印制,1939,4.);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人类的五分之一》(见《斯特朗文集》新华出版社,1988,3.)、《中国人征服中国》(北京出版社,1984,12.);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中国的战歌》(江枫译,作家出版社,1986.)。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第一次写到了延安:“延安是个理想的要塞,它位于一个深谷中间,四周都是岩石嶙峋的高山,坚固的城墙一直延伸到山巅。

”[2]27在《中国人征服中国》里,斯特朗记述了许多延安的日常生活:“我最初住在一间大窑洞里,大约有二十英尺深,十二英尺宽,呈拱形,象半圆形的活动房屋。

窑洞的内墙刷成白色,地上铺着本地制的粗砖。

窑洞前有木格栅,格栅中装有门窗。

窗户是用细木条做成的框架,糊上白纸,可让充足的光线进来。

美军大院的窑洞讲究一些,有两扇玻璃窗。

屋里没有一片金属,连一颗铁钉或图钉也没有。

”[3]18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有这样的叙述:“(坚持抗战的)声明随电波传来,延安城里号角长鸣,锣鼓喧天,街头挤满人群。

关于闻一多

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1960年的两次“神仙会”

1960年的两次“神仙会”

1960年的两次“神仙会”1960年,经过“大跃进”的折腾之后,我国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在这种局面下,民主建国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工商联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59年底至1960年2月召开。

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致公党和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的中央全会扩大会议于1960年夏季分别召开。

这些会议采用了轻松愉悦的“神仙会”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当时肃杀形势下的一个“小阳春”。

“神仙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在“大跃进”运动中,经历过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思想上相当紧张;再加上连续不断的教育革命、学术思想批判、拔白旗、破权威等“左”的错误做法的冲击,工商界、知识界大多数人情绪低沉,怕批判斗争、不敢讲真话、心情不舒畅、精神压力大。

曾于1944年访问延安并写出著名的《延安一月》的老报人赵超构和在反右派斗争中被毛泽东点名确定不是右派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傅鹰的境况颇具代表性。

1958年,赵超构作为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民主人士、新闻界的代表人物,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对党的政策发言表态,顺应时势,表示拥护,做所谓的“歌德派”。

赵超构甚至自嘲:“我现在成了马路政客,这里那里,尽讲些废话!”1961年5月29日,中央统战部干部于刚访问傅鹰时,傅鹰曾吐露自己1959年的遭遇:被北京大学化学系党总支看作“两面派”,会议中途借故被叫出,做实验的学生对自己躲躲闪闪,这些都使傅鹰有一种悲愤难抑的情绪,性情中人总有克制不了的郁闷,而且这种郁闷会可怕的疯长。

他告诉于刚:“1960年春天,我是真不想活下去了,有时早晨起来,张锦(傅鹰夫人―笔者注)出去以后,看着睡在床上的孩子,走来走去流泪,觉得没有活路,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大跃进”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紧张状态,中央统战部于1959年5月召开了各省、市委统战部长座谈会,提出了“贯彻政策,调整关系,调动服务,继续改造”的方针。

5月30日中央统战部做出《关于各省、市委统战部长座谈会向中央的报告》,提出:继续在党内反复宣传阶级斗争的规律,创造适合于“弛”的形势的工作方法,深入地贯彻执行统一战线政策。

赵超构文档 (3)

赵超构文档 (3)

中国新闻界泰斗——赵超构赵超构(1910.5.4——1992.2)原名景熹,笔名史铎、林放,温州文成县龙川乡下村人。

1910年5月4日出生于文成西坑镇梧溪外婆家。

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

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办报人、著名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

建国以后历任上海《新民晚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

赵超构先生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笔耕不止,奋斗不息。

勇于新闻改革,为人民说话,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委屈和磨难前,始终保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与责任,揭露丑恶,讴歌光明,作新闻性杂文万余篇,篇篇是警世华章。

他的“林放式”杂文被誉为“见解精辟独到、观点鲜明正确、文笔幽默犀利,达到了中国报纸上艺术性短文、评论的新高峰”。

出版的著作有《延安一月》、《世像杂谈》、《林放杂文选》、《未晚谈》、《未晚谈二编》、《未晚谈三编》,去世后出版《赵超构文集》6册。

赵超构先生曾先后七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引为布衣之交,与苏步青、周谷城一同为毛泽东主席在上海知识界的好朋友。

1991年获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赵超构的一生,人谓有“三不朽”:“一不朽”: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写出了十万余言的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客观、公正地报道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被誉为中国的《西行漫记》。

毛泽东看了《延安一月》后说:“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

”“二不朽”:创办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的最高奖。

“三不朽”:,他共写了近400万字的不朽作品。

业界普遍认为,像赵超构这样创作时间长,数量多,质量愈来愈高,不但在中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各国也是罕见的。

《人民日报》在刊登纪念文章时,最后用了一首诗:“一笔曾当百万师,手不停椽至去时;铮铮雄文传千古,赤赤丹心照汗池。

延安当地民俗特色简短介绍

延安当地民俗特色简短介绍

延安当地民俗特色简短介绍引言延安市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北地区,素有“红色圣地”和“中国革命圣地”的美誉。

由于长期以来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延安的民俗文化充满着浓厚的革命情怀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延安当地民俗的特色,介绍延安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特色美食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

传统习俗1. 忠诚祭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延安市民会举行盛大的忠诚祭祀活动,以纪念延安的革命先烈。

人们会到延安的革命纪念碑前献花,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

这一传统习俗是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意的表达,也是延安人民对于革命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2. 踩小五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延安市的民众会集体踩小五台。

小五台是延安一座历史文化景点,踩小五台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

人们会穿着盛装,手持鲜花,沿着五台山上的蜿蜒山路,踏着节奏踩踏的舞步,表达对五台山神灵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延安人民的勤劳、友爱和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

3. 传统婚俗延安的传统婚俗独具特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婚礼前,新郎要先到新娘家求婚,进行“闻声”和“闻香”两道仪式。

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一匹良马去迎接新娘,一路上还会遭遇一些取买亲友们的欢笑和挑逗。

婚宴上,还有许多传统的娱乐形式和各种道具,如喜糖、喜帖、喜酒等,给婚礼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民间艺术1. 扎染织锦延安地区的染织工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延安的扎染织锦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扎染织锦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刷胶、揉染、扎筋、涂胶、定型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扎染织锦制品不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实用性,在延安地区被广泛应用于装饰、服饰和礼品制作。

2. 曲艺表演延安的曲艺表演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形式。

曲艺以歌唱和相声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歌曲和诙谐幽默的对话,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延安的曲艺表演常常融入了革命题材和当地特色,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智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1920年代初的陕西,全省只有一所大学、一所中学、一所师范。

西北红军出身的高干张秀山回忆:“1 928年春,我考入榆林中学。

这是陕北23个县中唯一的一所中学,是经济文化落后的陕北高原的最高学府。

”(张秀山《我的八十五年——从西北到东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这所榆林中学仅为初中。

陕北宜君县直到1930年代初,全县未有一所中学,只有一所高小。

陕西省立第一师范乃西北五省最高学府,物以稀为贵,学校师生成了当地的宝贝疙瘩。

秦地一向古道古风,尊师重教风气甚浓,一斑可窥豹——中学生进戏院不用买票,一枚校徽就是免费凭证,这也说明当时陕地中学生稀少,优待得起。

八百里秦川奔来眼底,三千尺黄沙漫卷西风。

到1 936年,西安全城仍只有三所公立中学,几所民办中学。

小学教员很有头脸,是令人羡慕的高门槛职业。

据某人回忆道,当时作为临潼富农之子的他,其父盼着他小学毕业后,能考上几乎是公费的师范,出来当个小学教员,一月能挣二十多块大洋。

临潼全县只有一所高小,上中学就得上西安了。

农村将小学毕业生当秀才,中学毕业生当举人,学校工友利用给毕业生家长送毕业喜报索要喜钱,跟旧时秀才举人放榜时一样。

1930年代的甘肃,比陕西还差一截。

1934年,整个兰州参加会考的高中毕业生只有40名。

红军到达陕北保安,全县几无读书人,很难找出一位中学生。

据说,前清该县吃官府定额的秀才多为不识字者。

正因为知识分子稀少,“粥”就稠厚一些,能够读书的孩子甚受器重。

谷苞先生乃买卖破烂的小贩子弟,他读高小与初中,书籍文具全由学校免费配发,升入高中大学,政府奖学金全额资助,还能节省一部分倒贴家用。

(《世纪学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好像比今天的义务教育,条件还优惠。

1935年8月24日,范长江到达陇南陌务寺,旁有一汉人小学,学生二十余,一校长兼教员兼工友兼客店老板。

所教课本为《幼学琼林》《论语》《千字文》《国语教本》及生物、自然等,但这位校长竟不知成都与西安何在。

吴敬琏母亲邓季惺的一个八卦

吴敬琏母亲邓季惺的一个八卦

吴敬琏母亲邓季惺的一个八卦全家福。

前排左为邓季惺,后排中为吴敬琏。

1983年是陈铭德与邓季惺的金婚年,聂绀弩作《铭德季惺金婚》诗为贺。

诗云:造次相逢六十年,陶朱西子五湖船。

名城处处新民报,水上鸳鸯陆地仙。

走马兰台晨鼓阔,佣书楚馆夜灯蔫。

愚夫妇亦八旬了,未似君家过一天。

诗不难解。

陶朱公即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完成灭吴复国大业后,他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与西施放舟湖海,过起神仙眷侣的生活。

被诗人比喻为陶朱西子的陈铭德邓季惺夫妇,近年来也逐渐被人所知。

邓季惺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母亲,陈铭德是吴的继父,但二人之名,其实完全不需假吴敬琏以传。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陈铭德邓季惺是一对光芒耀眼的伴侣,他们共同缔造了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营报业集团——新民报业集团。

在巅峰时期,新民报业集团曾创下拥有一报八刊的辉煌。

诗的结尾未免毒舌。

面对陈邓这对恩爱夫妻,曾经的报业巨头,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婚姻生活,竟发出“未似君家过一天”的夸张感叹。

而七年前,也即自己与妻子的金婚之年,聂绀弩在写给妻子周颖的诗《赠周婆》中,曾有“今世曹刘君与妾,古之梁孟案齐眉”与“五十年今超蜜月,愿君越老越年轻”之句,极言夫妻二人感情之笃厚。

故此,这句诗的合理解释,应该是指诗人家的物质生活远逊陈邓之家,而非指夫妻间感情不若陈邓。

令人意外的是,这首洋溢着赞美、羡慕之情的诗,并没有得到被赞美者的欢心。

陈德铭邓季惺夫妇读到聂绀弩赠诗的当时有何反应,目前无从得知。

不过,七年后,也即1990年6月29日,邓季惺在给侯井天的信中,对聂的赠诗有如下评价:“聂老出于赞誉,但用典有欠贴切。

铭德和我举办的《新民报》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奋斗大半生,除领取工资,从无陶朱公之念,也未借报馆经商谋私利,一生不蓄个人私产。

”(《聂绀弩旧体诗全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侯井天是位老共产党员,聂绀弩的粉丝,热衷于搜集、整理聂的诗作。

邓、侯通信时,聂绀弩已经离世四年,从措辞看,虽然邓季惺认为聂绀弩揄扬过当,但对聂仍不失尊敬。

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对纪实文学的查禁

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对纪实文学的查禁

2013.12在我整理的1945年11月至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查禁的489种文学著作和期刊杂志中,纪实文学作品就有38种,所占比例较大,而全部被查禁的纪实文学作品数量会更大。

其中《暴行纪实》、《新五月演义》、《血泪话抓丁》、《北行漫记》、《闻一多传》、《患难余生记》、《朱漆马桶民主时代》等六种作品的查禁理由分别是:“内容确属奸党刊物,言论荒谬已极”;“内容荒谬,毁谤政府”;“内容荒谬,曲解事实”;“内容荒谬,言论反动”;“内容荒谬,为匪宣传”;“鼓吹邪说,攻击政府,荒谬已极”。

在这些查禁理由中,“荒谬”是一个关键词。

“荒谬”与“奸党刊物”、“毁谤政府”、“曲解事实”、“言论反动”、“为匪宣传”、“鼓吹邪说”之间存在着因与果或者果与因的关系。

其他纪实作品查禁理由如“内容反动”、“对总裁极尽诋毁,歪曲事实”、“左倾书刊”、“宣传赤化”、“内容毁谤元首”、“为奸党宣传”、“为共党宣传”、“赤化书籍”、“内容全属造谣,为中共作夸大宣传”、“为匪宣传”等,均属于国民党所谓“荒谬”的范畴。

大略可以归纳,这些纪实文学作品大多是因所谓内容“荒谬”而被查禁的。

也就是说,国民党政府本时期针对纪实文学的查禁重点是所谓“荒谬”者。

那么,是这些作品真的荒谬吗?不是。

我们现在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能够获得三方面的重要认识:第一,这些作品因具有事之真、理之真、情之真的特点而成为了史诗性作品。

第二,这些作品在当时被查禁的命运说明了纪实文学因贴近现实而容易遭遇挫折的命运以及可能给作家带来麻烦的危险,昭示纪实文学作家需要一种直面现实和坚持真理而敢于担当的胆识和勇气。

第三,这些纪实文学虽然当时遭遇查禁,但几十年来始终受到读者欢迎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为纪实文学的纪实性特点适应了新的社会时代的阅读需求,从而昭示了纪实文学兴盛的文学发展趋势。

一这一时期被查禁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力求拨开乱象追寻和报告真相、探求真理和表达真情的作品,具有真实切理的优秀品质。

《延安一月》在新中国重版纪实

《延安一月》在新中国重版纪实

Journal of Radio&TV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No.3,2019(Sum No.190)《延安一月》在新中国重版纪实冨晓春(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311199)[摘要]《延安一月》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赵超构先生于1944年,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延安采访后写出的一部报告文学。

这些新闻报导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正客观地报道了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让国统区人民了解真实的延安红色政权,以及红区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情况。

毛泽东称赞作者在白色恐怖中的“胆识是可贵”的。

周恩来把这部作品誉为“中国记者所写的《西行漫记》”。

《延安一月》于1944年10月由上海《新民报》首次出版。

198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一次再版,1992年《新民晚报》社再次重版。

本文作者经过认真细致地调研考证,写出了中国报告文学史上一部重要作品的再版经过。

[关键词]延安一月;赵超构;新中国;再版经过[中图分类号]/2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1008-0597(2019)03-0041-02D01:10.16161/j.issn.1008-0597.2019.03.0011983年,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学术界焕发出勃勃生机。

华中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尹均生老师收到了上海《新民晚报》主编赵超构先生的亲笔来信。

均生同志:寄来照片和信,都收到。

我患冠心绞痛,住医院已一月。

未能对来件①多提意见为憾。

前湖北人民出版社汇来稿费480元,也收到并寄去收据,勿念。

此事多承斡旋,甚笃感。

我冠心病已多年,此次较厉害。

写作生活也只得停矣。

专复顺祝笔健赵超构H■一月二日于病院(寄来报告文学一书②也收到了)【信的注释】①指尹均生所写的小传。

后来赵超构另外附了一份简历。

②指《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第二辑第六分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此分册收入卞之琳《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年半战斗小史》、沙汀《记贺龙》、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赵超构《延安一月》。

延安节日风俗作文

延安节日风俗作文

延安节日风俗作文
“正月十六走百病”,这是延安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习俗。

这天清早,男女老少就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成群结队地走出家门。

到了街上,人们便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有的说笑话、有的唱歌跳舞、有的互相拜年,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正月十四晚上,人们还要燃放爆竹。

第二天早上还要吃汤圆。

正月十七晚上又要举行“游百病”活动,家家门前要挂上红灯笼或红布条,贴上红纸春联,门前有放一把大扫帚,寓意“扫去病与霉”。

正月十八是传统的“上元节”。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

白天还要到田间地头去看看庄稼的长势如何,有无病虫害。

有的人家还要在院子里烧纸钱、放鞭炮。

正月十九是“花会”日。

这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去街上看“花会”。

“花会”上的节目丰富多彩:有戏曲、秧歌、马戏、杂技等。

这天人们都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小孩拿着糖瓜到街上去卖;有的还到附近的庙里去上香许愿。

—— 1 —1 —。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闻一多的转变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闻一多的转变

闻一多的转变①从1927年到1943年秋参加“民主运动”时,对现实满腔热血又备感无奈的闻一多一直埋头书斋,对《诗经》、《周易》、《楚辞》、远古神话和金文甲骨等传统文化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作为学兼中西的诗人学者,他将中国传统的考据校勘之学与西方现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熔为一炉,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其成就迅速享誉学界。

②此时的他埋头故纸堆,有意过着避世的生活。

抗战初期避难云南时,除上课外他平日很少下楼,以至友人皆劝他“何妨一下楼呢”,他竟因此得到“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

不过,生逢时时面临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要成为对政治毫不关心的学者几乎没有可能。

③早在清华读书时,深受渐进改良思想影响的闻一多就对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激进思想十分反感,认为是只破坏不建设。

1925年留美回国后,他参加过几次国家主义派在北大召开的反苏反共大会,几乎每次都与共产党人发生激烈冲突。

这更加深了他对共产党的反感。

④30年代初闻一多曾在青岛大学任教两年。

此时,“九一八”事变使爱国学生运动日益高涨,青岛大学亦三次爆发学潮。

在每次学潮中,闻一多都站在校方一边反对学生罢课,主张开除学运积极分子。

学生也将矛头对准闻一多,甚至发表《驱闻宣言》,指其为“准法西斯蒂主义者”。

⑤直到40年代初,闻一多仍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对国民政府虽有种种不满,但基本立场还是站在国民党一边的。

西安事变爆发时,清华大学的教授几乎一致反对,闻一多的态度更为鲜明。

平日在课堂上从不提课外话的闻一多此时抛开讲义,怒气冲冲地说:“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

这次转移让这些一向待遇优厚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突然贫困化,许多教授要靠业余经商、到中学兼课或卖文售字才能维持生活。

温州名人

温州名人

孙诒让: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张璁:明朝嘉靖年间任朝廷首辅,世称『张阁老』。

刘英:革命烈士,生前为浙闽省委书记及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

项乔:号东瓯(瓯东),明朝嘉靖年间(即1529年2月)在由张璁、霍韬主持嘉靖已丑会试中名列第二。

后任广东参政,著《瓯东录》集温州文史掌故。

王季思:戏曲家、教育家(1906—1996),名起,瓯海人。

生前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文系和戏曲研究所主任、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等职。

出版有《西厢记校注》。

戴家祥:文字学家(1906—1998),字幼和,瑞安人。

在金文研究方面成果斐然,所主编的《金文大字典》为我国当代金文研究集大成之作。

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姜立夫:数学家、教育家(1890—1978)苍南人。

有《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初步》等译著。

洪氏闾:寄生虫病学家(1894—1955),乐清人。

早年留学德国,专攻寄生虫病学,获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

其所创的“洪氏钩虫测量法”至今世界通用。

生前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兼浙江医学院院长,有《病理学总论》等专著。

张肇骞:中科院学部委员、植物学家(1900—1972),瓯海人。

悉心于植物分类和区系研究,为发展我国植物科学和开发亚热带植物资源作出贡献。

出版有《中国植物志》等专著。

张淑仪:中科院院士声学家1935年出生于温州城区,女。

其“光声热波成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出版有《叉指换能器激发表面声波的生长特性》等论著。

潘怀素:(1894-1978),乐律研究专家,永嘉人。

酷爱音乐,从文学翻译工作转向研究隋唐燕乐和民间乐律,其研究成果"二十三不等分纯正律",开乐律研究新路。

夏承焘:词学家,(1900-1986),字瞿禅,号瞿髯,温州城区人。

毕生以考信求实的态度研究词学,并取得卓越成就,被誉为"一代词宗",蜚声海内外。

有《唐宋词人年谱》等专著。

方介堪:金石家(1901-1987)又名岩,泰顺人。

肖楚女邓季惺,1907年,她出生在

肖楚女邓季惺,1907年,她出生在

肖楚女邓季惺,1907年,她出生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邓季惺。

邓季惺。

1907年。

她出生在四川省奉节县。

14岁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

她受到恽代英。

张闻天。

萧楚女等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

与进步师生一起参加校内外争取民主的活动。

中文名,邓季惺。

出生地,四川省奉节县。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95年。

代表作品,《新民报》。

主要成就,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人物简历。

毕业后她又到上海。

北京读书。

学习法律。

使报社经济得以独立。

从最初的报纸为投资赞助者代言。

到言论报道尽可以客观公正。

摆脱了旧社会私人办报难以维持的困境。

1937年11月底。

日本侵略者侵入上海。

逼近南京。

在南京陷落前7天。

《新民报》迁往重庆。

当时。

大批文化人云集山城。

陈铭德。

邓季惺夫妇广结名流。

学者。

郭沫若。

朱自清。

田汉。

洪深。

夏衍。

巴金。

老舍。

徐悲鸿等经常为报纸撰稿。

使报纸发行量大增。

他们还通过郭沫若的介绍。

与在重庆的中共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周恩来一直很关心《新民报》和陈邓二人。

鼓励他们:“为抗战宣传。

要与《新华日报》互相协作。

”抗战一周年时。

周恩来为《新民报》题词:“全民团结。

持久斗争。

抗战必胜。

建国必成。

”邓季惺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报人。

而且是一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抗战胜利后。

邓季惺兼任上海。

南京《新民报》社经理。

1947年《新民报》在言论和报道中反对内战和国民党独裁统治。

主张和平。

民主。

同情学生运动。

揭露当局腐败和美军暴行。

被当局视为异端。

报社处境艰难。

1948年6月。

国民党空军轰炸被解放军攻克的开封城。

造成无辜百姓死伤无数。

邓季惺在立法院的秘密会议上领头提出提案。

反对轰炸开封。

并在第二天的《新民报》南京版刊登了消息。

这下引起轩然大波。

当天立法院就以”《新民报》泄露秘密会议消息”为由。

召开全体会议。

反动分子围攻。

谩骂邓季惺。

13天后。

南京《新民报》被当局勒令“永久停刊”。

随后。

各地出版的《新民报》也先后遭到迫害。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我心中的大师”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我心中的大师”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我心中的大师”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师,标记着人类思想的高峰,引领着文明发展的方向。

他们身处风雨飘摇的时代,却选择直面人生,用赤诚之心点燃生命的光焰,照亮时代的前路。

作为“先行者”,他们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作为“拓荒者”,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铺路者”,他们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作为“爱国者”,他们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

品读大师,应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砥砺自己前行。

作为博雅学子,我们当沉淀自我,以手写心,向大师致敬。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位大师,以“我眼中的大师”为主题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篇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目。

材料重心是“大师”。

材料先陈述大师的内涵和意义,突出他们的精神品质。

材料最后是写作情景任务要求:品读大师,应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砥砺自己前行。

作为博雅学子,我们当沉淀自我,以手写心,向大师致敬。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位大师,以“我眼中的大师”为主题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审题不难,考生应选自己熟悉的大师,注重精神品质,可抒情,可议论。

所写文章应注重四个特点:情感性、深刻性、简洁性、针对性。

就是要有充沛的情感;能深刻揭示人物的思想与精神;应因人而异,体现不同人物的事迹或形象特点。

【作文素材】叶圣陶圣人陶钧万物。

执笔书写,他留下心中所愿;指望当下,他提出白话变革。

是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乡间田野中,稻草人屹立在稻香间;汪洋大海上,小白船随波飘荡;世界地图里,是旅行家穿梭于时空的脚印;木质书架边,是孩子们品读他一笔一画的勾勒。

他不避讳于“灰色人生”,用最真实的笔触描绘出了现实的批判和嘲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一月
中国公学的背景:中国公学不用高中文凭就可以投考,录取新生较宽。

教学当中新开的选修课目很多,可谓兼容并蓄,学术自由,德日派、英美派都有一席之地。

讲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学说的都有,没有什么顾忌。

这在当时的大学里是别开生面的。

但思想活跃的地方,容易发生纷争,终于酿成冲突。

《延安一月》的写作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1944年,日本侵略军败局已定。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开始全线反攻,美英同盟军准备在我国沿海登陆进攻日军,而国民党军却都在远离沿海的中西部山区,能够接应盟军的只有长期对日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民兵。

同盟军十分希望中国国共两党配合其夺取最后胜利。

为缓和、调整国共关系,驻重庆的外国记者团发起访问延安的倡议,立时得到中共方面的欢迎,国民党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表示同意。

中外记者访问团自1944年5月17日启程,
6月9日到延安,7月2日结束采访活动。

记者团共21人,《新民报》派主笔赵超构参加。

国民党当局设置重重限制,把记者团改名为“参观团”,明令“只参观不报道”。

中央社记者则处处摆出垄断统稿的架势,途经西安时就逐日发快电,还发了《参观河防记详》一文。

到延安后仅发“事毕即赴延安”、“毛泽东设宴欢迎记者团”数字。

赵超构在离开延安后,撰写了十多万字的《延安一月》。

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西京——延安间”有8篇通讯,叙述记者团从西安经临潼、潼关、大荔、合阳,由韩城渡河入晋,经山西入延安的沿途见闻,并配2幅木刻;第二部分“延安一月”有39篇通讯,报道其在延安对各种人物、组织和事件的观察和采访,并配10幅木刻。

《延安一月》的重要作用是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着力介绍延安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群众与领袖,始终围绕作者参观后得出的“新社会的试验区”这个有敏锐预见的主题。

作者以浓墨重彩介绍毛泽东、朱德这两位风云人物,同时还介
绍了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王震、吴玉章等重要政治人物,以及丁玲、艾青、范文澜、王实味等知名文化人。

《延安一月》也可以说是抗日期间延安的地方志,所介绍的门类亦很齐全:政治类有“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等;经济类有“关于边币”、“变工队与合作社”等;社会类有“民众大会”、“延安新女性”等;文化类有“文艺政策”、“戏剧运动”、“鲁迅艺术学院一瞥”等。

特别是此前重庆谣传“丁玲、陈波儿被延安整风整死了”,作者对丁玲、陈波儿等的采访,便是粉碎谣言、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

1946年9月22日的夜晚。

夜幕笼罩下的上海,一派畸形的繁忙嘈杂景象:天上不时飞过隆隆作响的美国飞机黄浦江里游弋着大大小小挂着星条旗的美国军舰,马路上不断有美军吉普车飞驰而过,大街小巷的地摊上放的尽是美国的香烟、口红、玻璃丝袜、口香糖等“战争剩余物资,,入夜的上海街头,人们看到,三五成群的美国大兵们横冲直撞;还有许多美国大兵,或两人合坐一辆黄包车,或三四人合坐一辆三轮车,一边喝骂着中国车夫,一边在车上乱蹬乱叫,咚口哨,做怪样。

美国佬都奔向虹口、外滩以及市中心区的舞厅、酒吧间寻欢作乐。

酒吧间门口闪耀着“BAR”字样的霓虹灯,放送着**、低沉的音乐,这些美国大兵就在里面酗酒、狂跳、打架、嚎叫……
此刻,一个名叫臧大咬子的中国黄包车夫,正用尽浑身力气,拉着美国商轮马立斯号的西班牙籍水手赖令奈,在马路上拼命跑着。

那赖令奈是个“独眼龙”,瞎了一只眼,另一只眼则闪着贪婪、凶狠的光芒,不时恶毒地喝骂车夫,要他快点拉到安乐宫舞厅去。

可怜的臧大咬子,原名臧咬臣,是在苦难中长大的,从小就在上海拉黄包车,现在已44岁了,由于苦难生活的重压,身体瘦弱不堪。

他的妻子和儿子不久前因贫病交加死去,家中还有一个14岁的女儿。

他拼命拉着这洋人疾跑,想挣几个钱回去养活亲人。

安乐宫舞厅到了。

那赖令奈跳下车,竟一个钱也不给就奔进舞厅。

臧大咬子想追进去要钱,可是他知道,凭他这一身破旧的车夫打扮,准会被舞厅的侍者挡住。

于是只好守在舞厅门口,等这洋水手出来再索要车钱。

直到夜里11点多钟光景,赖令奈喝够了酒,跌跌撞撞地出来了。

和他走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高大的美国水兵。

臧大咬子走上前去向赖令奈要钱,另一个中国车夫也上来帮他说话。

可是那赖令奈无理地挥手要他们走开。

臧大咬子难得做了这笔生意,怎肯放弃。

赖令奈见耍赖不成,向他旁边的美国水兵咕噜了几句,并将臧大咬子推到他胸前。

这个美国水兵就趁势一个冷拳,向臧大咬子的头部重重打去。

臧大咬子立刻被打昏过去,摔倒地上……
见到美国水兵如此蛮横的行动,周围的中国车夫们一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两个凶手。

他们气愤地叫着:“美国兵打人呀!”
“捉住他!捉住他!"正在这紧张的时刻,一辆美国水兵的军车开过。

这两个凶手如同找到救星一般,连忙用手放在嘴边吹了一声口哨。

汽车停下来了,凶手赶紧拉开车门钻进车里,企图逃走。

中国车夫们哪里肯放,他们将汽车围起来,有一个车夫还抢上前去抓住汽车方向盘。

还有的车夫去叫来了中国**。

**不敢过问洋人,叫来了两辆美军巡逻车。

只见头戴钢盔、手提警棍的美国宪兵跳下车来,不由分说,就将那个美国凶手拉上巡逻车扬长而去。

那个西班牙籍水手赖令奈则被美国其他宪兵送进黄浦**分局保护起来。

这时,被打昏在地的臧大咬子在痛苦地呻吟。

伙伴们赶紧叫来救护车,被他送到广慈医院。

可是因为没有美军当局签具的证明书,院方拒绝收治。

工友们只得将臧大咬子转送到仁济医院。

由于严重的脑震荡与脑壳破裂,抢救无效,到第二天清晨5点,臧大咬子含恨死去了。

对于这个悲剧,国民党当局不管不问,根本不当作一回事。

臧的弟弟带着他哥哥留下的14岁女儿到黄浦**分局,要求惩办凶手并给予赔偿,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有啥办法?要么你们去找美国人。

”他们又跑到美国驻沪海军总部,但美国人连睬都不睬。

别人帮他们写了一张状子送到国民党上海的法院,也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是,上海人民愤怒了!全国人民愤怒了!上海各社会进步团体与各阶层正义人士对美国大兵的横行不法行为表示强烈的义愤与谴责,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声援死难同胞,要求严惩凶手”的群众运动。

人们集会、演说、捐款,主持正义的报刊连日发消息、登评论,还有许多社会正义人士与进步团体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上海法院不得不宣布开庭审理此案。

但是,他们只是把那个杀人帮凶赖令奈和两个中国证人带到法庭上,装模作样地审来审去,而真正的杀人凶手——那个美国水兵却始终没有到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