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1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加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 ) 5。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小学数学教案《加法》。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2)讲解:详细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巩固记忆。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图形接龙、图形分类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2-5、18-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如12-5,先算10-5=5,再算2+5=7。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退位减法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类与选择1.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学会选择。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讲解:详细讲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分类练习,巩固分类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四单元: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学会看时间。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钟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的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如一小时时针走过一个小格,一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小格。
(3)练习:让学生进行看时间的练习,巩固看时间的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看时间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如23+45、56-1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3《阅览室》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3《阅览室》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阅览室》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阅览室》。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阅览室中桌椅的排列和计算方法,以及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桌椅排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桌椅排列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桌椅模型、计算器等,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入阅览室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我讲解了桌椅排列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进行学习和练习。
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桌椅排列的计算方法,我进行了板书设计。
我在黑板上用大字写出了计算方法的步骤,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桌椅的排列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道相关的作业题目。
题目是:“阅览室里有5排桌椅,每排有6张桌椅,请问阅览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椅?”答案是:“阅览室里一共有30张桌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反思中,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桌椅排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2.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3.能够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2.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课件和教具。
2.学生预习教材。
2.引入老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由玩耍,引导他们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许多学生都喜欢玩“捉迷藏”这个游戏。
老师就利用这个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学习过程(1)概念讲解1.老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讲解“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并且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2)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一些数学小游戏,例如《捉迷藏》。
其中,捉迷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合作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被分成两组。
一组是“藏在房子里”的学生,另一组则是“找房子”的学生。
游戏开始后,每个“藏在房子里”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个数字在1~20之间,并告诉老师他们选择了什么数字。
然后,他们会在不同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与所选数字相加等于指定数字的同学,让同学成为他们的“捕猎目标”。
其他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猜测“藏在房子里”的学生所选的数字,来寻找他们的“捕猎目标”。
当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捕猎目标”时,游戏就结束了。
(3)总结反思老师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老师针对性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反思 (27)
教学反思
1、练习中,我刻意的追求了新课中的情景创设,游戏的快乐。
而一堂课下来,通过课后的反馈在练习中,我整理的还不够细致和全面。
那么在练习中,我更应该关注练习的层次设计。
2、让我思考的问题:练习究竟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书写呢?我们该怎样去更好的突破练习课中的实际问题,让练习更实效,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值得我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作业批改:
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写出来的数学。
有的时候学生们会说,而写出来的数学就不那么的准确。
◎跟踪记录:
通过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我发现本单元教学中还需要加强的知识点有:
(1)数的前面和后面的数分别是多少
(2)倒着数数的能力
(3)选三张卡片写六个数字
(4)学生看图片或者看实物数数的准确性。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一数》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数一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数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理解并感知非整十两位数及100的意义。
2.会读、写整十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数的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教学准备】小棒100根、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拿了多少根小棒?(10根)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老师问学生:现在教师手里有10根小棒,我们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
老师追问:“一捆小棒是几根?”(10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十根十根地数数的方法,来数一数小棒的根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板块二、探究新知1.直观认识几十几。
(1)摆一摆。
谈话: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1捆,这是几?(10)每10个一捆成1个十。
2捆是多少?(2个十)请同学们捆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捆得又对又快。
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跟着数数。
师:1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是30根,……9捆是90根。
(2)几十九添1。
提问:9捆添上1根呢?(九十一)添上2根呢?(九十二)添上3根呢?(九十三)……讨论: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提问: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一百,那么四十九添上1,五十九添上1……八十九添上1,各是多少呢?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同桌之间互相数着听。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加与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加与减》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一”这个数的含义;2.掌握带有加号和减号的简单算式;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教师:课堂教学PPT;2.学生:课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对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什么?”,让学生回答“学习一和加减法”等信息。
迅速点明本节课重点和难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
二、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本和作业本自学本节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可以先读课本,了解“一”的含义,个位数的加减计算;2.为学生呈现加减法,三个数的运算,比较多个数的大小等多种计算形式。
三、互动学习(15分钟)1.点名:教师随机选择五名学生,让他们分别回答出课本内的一些问题,以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2.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师点拨(20分钟)1.教师“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记忆。
2.教师针对学生疑难点与错误,进行差错纠正和讲解,采用讲述和问题解答方式等提高教学质量。
五、归纳总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归主题,进一步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内容;2.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给出作业(5分钟)教师向学生布置完成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以学生为主导,注重交互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学生讨论等,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自学能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和理解。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们在接受知识和思考现实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难以理解一些抽象概念,需要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同时,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深,需要教师再次讲解和解答疑问。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育教学反思全
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素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从中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中,我除了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图,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质疑,解决问题,还利用现有的饿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学生还得到了数学知识以外的环保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数豆子》
反思一: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3.重视发展学习的数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与学生在情感交流,在鼓励,等待.欣赏中,用内在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
《做个减法表》,
本课设计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二是发现减法表中的规律:横着看,每一行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去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从左到右,得数一个比一个少1;竖着看,每一竖行,从上到下,减号前面的数每次都增加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每次都加1,得数都相同;斜着看,都是十几减同一个数,从左到右,减号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少1。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 作者:
———————————————————————————————— 日期:
ﻩ
《快乐的小鸭》
对于情境创设中带来问题,已经很熟悉并能很快找到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孩子们圈一圈或者分成几和几计算的正确率低。可能是孩子们对加减法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地理解。所以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退位练习,希望孩子们在练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水平。为后面的退位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美丽的田
园》优秀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
2.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真正地把学生的探究发现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中。
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在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与感悟数学,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3.强调学习数学的实践性、探索性。
教学中设置了新颖有趣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内容,拓宽了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学习的课程渠道,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数学学科特点的弊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如观察“智慧鸟”、观察家里的物品等活动,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4.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小鸭》教案含教学反思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针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我会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在理解数字顺序时,可能难以将其与空间位置关系联系起来。
举例:在小鸭排队的活动中,学生可能不理解数字顺序与排队顺序的关系。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如利用小鸭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采用直观演示、操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如分组数数、倒数等。
回顾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在导入环节,应更加关注学生对数字的初步认知,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尽量设计更多有趣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数数方法的掌握:学生可能对数数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分组数、倒数等。
举例:在进行分组数数时,部分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数字分成几组,或者分组后如何进行数数。
(3)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可能难以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八单元课题组织比赛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组织什么活动啊?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出示: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探究1、怎样才能选择一个使大家都满意的活动呢?2、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出示统计图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学生思考、讨论在书上填空15巩固与拓展1、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2、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学生练习15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1)第一节:《数铅笔》 (1)第二节:《数豆子》 (2)第三节:《动物餐厅》 (3)第四节:《小小养殖场》 (4)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5)第一节:《观察物体》 (5)第二节:《桌子有多长》 (6)第三节:《估一估量一量》 (7)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8)第一节:《小兔请客》 (8)第二节:《摘果子》 (9)第六节:《我和小树一起长》 (9)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10)第一节:《认识图形》 (11)第二节:《动手做》 (12)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13)第一节:《买书》 (13)第二节:《发新书》 (14)第三节:《小小图书馆》 (14)第四节:《跳绳》 (17)第五节:《小小运动会》 (18)第六单元:购物 (19)第一节:《买文具》 (20)第二节:《买衣服》 (21)第三节:《小小商店》 (22)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22)第一节:《套圈游戏》 (23)第二节:《乘船》 (23)第三节:《乘车》 (24)第八单元:统计 (26)第一节:《买气球》 (26)第二节:《组织比赛》 (27)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节:《数铅笔》反思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1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2、数学教学时体现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3、允许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数。
4、充分利用教材资源5、培养小和尚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在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时间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健康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因此,以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看,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教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学好数学。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9课时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3课时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8课时4、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5课时5、整理与复习 3课时6、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10课时7、数学好玩 3课时8、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10课时9、总复习 4课时课程实施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整理与复习的体会;等等.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数、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操作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进度安排表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单元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单元学习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单元学习难点: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课时安排:共9课时买铅笔 1课时捉迷藏 1课时快乐的小鸭 1课时开会啦 1课时跳伞表演 1课时美丽的田园 2课时练习一 1课时做个减法表 1课时第一课时买铅笔(总1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8= 6+4= 9+6= 10-8= 15-5= +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师板书:16-8=(8) 10-8=2 2+6=8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7―9= 12-9=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三、巩固算法1、完成算一算.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请4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10-9= 11-9= 16-9= 13-9=18-9= 19-9= 12-9= 15-9=生独立完成;师订正结果.3;游戏“摘苹果”(3页第4题)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提供的题目有:10-9= 、11-9=、16-9=、13-9=、18-9=、19-9=、12-9=、15-9= )四、发展练习(3页第5题)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五、总结评价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板书设计:买铅笔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有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15-9=6方法:(1)数一根一根的减(3)把15分成10和5(2)把9分成5和4 10-9=115-5=10 1+5=610-4=6 (4)9+(6)=1515-9=6教学反思:刚过完春节;第一课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非常的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第二课时捉迷藏(总2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学习目标: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1)数数法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师板书:数(2)把8分成3和5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师板书:13-3=10 10-5=5(3)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师板书:10-8=2 2+3=5(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8+5=13;所以13-8=5师板书:8+()=13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师板书:16-8=(8) 10-8=2 2+6=83、尝试练习课本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2―8= 17-8=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三、巩固算法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四、发展练习(3页第3题)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五、总结评价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板书设计:捉迷藏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13-8=5方法:(1)数一根一根的减(3)把15分成10和5(2)把8分成3和5 10-8=213-3=10 2+3=510-5=5(4)8+()=13 13-8=5教学反思:十几减8是在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想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很难.列出15-8的算式后;学生的算法很多;整个探究空间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算法的交流中我让他们进行了对比;得出“破十法”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些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受到一部分学生的喜欢.在实际运用中;我要求不同的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加法口算比较熟练地学生我就允许他们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而那些口算速度比较慢我就让他们用“破十法”来计算.经过明确地要求后;学生一开始算时还是有些慢;但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已有了明显地提高.第三课时快乐的小鸭 (总3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7页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2、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3、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7、减6的减法.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1.谈话导入.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圈可爱的小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出示两幅图;在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草地上还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么解决?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7=5【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探究解题策略1. 12-7=5的5要怎么算出来的.(1)教师示范先摆了12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5个(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4)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①因为7+5=12;所以12-7=5.(师: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②因为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③因为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设计意图】综合学生的发现;将凌乱的知识系统化.2.小练习11-6= 14-6=(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三、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1.出示幻灯片:14-7=;12-6=(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四、巩固练习1.画一画.课本P7,第2题.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2.比比谁算得快.课本P7第4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五、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板书设计:快乐的小鸭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12-7=5①7+5=12 12-7=5②12=10+2 10-7=3 3+2=5③7=2+5 12-2=10 10--5=5第四课时开会啦(总4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9页.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2、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学习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信息?(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引入新课----开会啦二、新课讲授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你会这个解决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2、动手操作.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的把数.一一对应;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还缺几把椅子?指名回答3、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11-7=4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9页第1、2题.(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3、小活动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四、课堂小结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板书设计:开会啦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11-7=4第五课时跳伞表演(一)(总5课时)学习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10-11页《跳伞表演》.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学习难点: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二、探究解题策略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3.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4.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5、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教师巡视、指导.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根据所摆教具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板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如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运算等。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
基本的加减法和数的比较。
简单的图形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小兔子分萝卜”的故事,引出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形成初步概念。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新课的知识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结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系统介绍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
通过举例和演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或讨论,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设定具体的探究任务,如“找出生活中的数字”或“用数学解决一个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或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手工制作或实验活动,如制作数字卡片、搭建简单模型等。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归纳:在课堂结束时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5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5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4、渗透估算意识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生答)师:到底有几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独立思考)--(小组操作)汇报:共有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100"是个几位数?(初步了解数位)2、数实物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有几个小男孩?怎么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生汇报交流数数方法。
3、数点子。
生数师巡回指导。
二拨一拨师报数生拨,小组合作。
如:43怎么拨?在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数学游戏师报一个数,请数出后面的5个数。
(12,17,23,56,77,85)如17,后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后面是57,58,59----师:59后面是几呢?是怎么想的?四作业反馈1、生独立思考书上第二题,再交流怎样数的快。
2、接力赛。
生观察怎么接的,然后分小组口答此体。
3、数数,从1到100或倒过来,数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内容:1、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统计的知识和人民币的使用。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doc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加与减(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3、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1 课时图书馆备课人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邹艳华初步体会计算教学方法多样化。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目标3、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4、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教学计数器、课件课时 1准备安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2、探讨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28+4=()(2)分 4 人小组交流算法。
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 根,再摆 4 根,然后把 4 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 28 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 28+2=30,再算 30+2=32。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1)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环节,让学生了解几何形状中的“正方形”概念及其特点。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方形”概念,正确区分各种长方形。
3.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正方形”应用场景。
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菱形的区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教材。
2.学生需要准备比较长的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红色正方形、黄色矩形、蓝色正方形、黑色长方形等),询问学生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吗?2.引导学生讲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3.以此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对正方形的认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大小颜色等)的正方形,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四条边是否相等并表达出来。
2.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并讲述他们自己的理解。
3.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补充。
学习正方形知识(30分钟)1.呈现正方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看图说话,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2.让学生分组自带教具(如橡皮擦、书、盒子等),进行形状分类游戏,在小组内将同类形状放在一起,并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代表图形进行演讲讲述。
3.教师通过演讲的方式补充、巩固正方形的知识。
拓展应用(15分钟)1.呈现一些场景(如正方形的家、饼干、方糖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正方形。
2.通过这些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正方形的应用场景。
3.呈现一些复杂的图形,并让学生判断其中是否有正方形。
课后作业(5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 P14-15。
2.回到家中,看看有哪些正方形图形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全面让学生接触、认识正方形,并通过现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正方形的应用,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在游戏活动中未能很好地区分正方形与菱形,下一阶段再多补充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9课时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8课时4、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5课时5、整理与复习3课时6、第五单元加与减(二)10课时7、数学好玩3课时8、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0课时9、总复习4课时课程实施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整理与复习的体会,等等。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
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
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数、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操作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科进度安排表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
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单元学习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单元学习难点: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课时安排:共9课时买铅笔1课时捉迷藏1课时快乐的小鸭1课时开会啦1课时跳伞表演1课时美丽的田园2课时练习一1课时做个减法表1课时第一课时买铅笔(总1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8+7=4+9=16-5=8+8=5+9=3、填一填9+()=13()+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你最喜欢哪一种?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师板书:16-8=(8)10-8=22+6=8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7―9=12-9=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