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是2022年10月1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任仲平。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成就,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章最后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这篇文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资料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资料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一)当202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
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
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21―2021,“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21―2021,“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二)时间有重量吗?2021―2021,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
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
“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任仲平文章《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读后感
任仲平文章《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读后感任仲平文章《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读后感在任仲平的文章《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中,他强调了团结和发扬自己可以带来的巨大力量。
文章以2021年北京市政协"聚力新发展,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背景,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号召广大干部要勇于担当,团结一致,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光辉。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每个成员都为同一目标而奋斗,融汇了不同的优势,打破了阶层-地区-集团的壁垒,集体将会变得无比强大。
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或者政府,都需要这样的共同努力。
通过旗帜鲜明的组织和高效的领导来创造和实现更多的价值和发展机会。
一直以来,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突破重重沉痛,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推崇的团结与斗争的两重要素。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让人民享受到持续的良好服务,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使得变革和进步成为可能。
同时,也要发扬人民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心,在英雄们的成功案例启示下,激发自己的砥砺精神。
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感激英雄、弘扬英雄是实现人民心中新中国的美好未来的重要保障。
总之,这篇文章渲染了一种新时代的中国风范,它呼唤人们众志成城,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做出贡献。
这使人们感觉到,他们的贡献和努力是有意义的。
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够创造新的伟业,为新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团结,发扬个人优点,既关注个人成长,又有助于团队的发展。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追求中,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三年抗疫,我们这样同心走过》任仲平2022年12月15日(一)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公路铁路,车辆穿梭;超市商场,物丰价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壬寅岁末,神州大地正升腾着澎湃活力,展现出万千气象。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近三年来,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提升科学战疫的本领,等到了新冠病毒毒力、致病力的下降,迎来了疫苗接种的普及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主动。
近三年来,我们以枕戈待旦的坚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为充分开发药物和疫苗创造了有利条件,迎来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优势。
近三年来,我们以风雨同舟的意志,淬炼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无惧困难、砥砺前行,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
大战大考炼真金。
近三年鏖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新的气象正在呈现,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抗疫斗争,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艰难,更彰初心。
回首近三年抗疫历程,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犹记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
犹记2021年10月,一场疫情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让这个边陲小城成为全国的关注焦点。
快速流调、风险分类、封控管理、大规模转运……犹记2022年4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浅析任仲平文章社会影响广泛深刻的原因
浅析“任仲平”文章,社会影响广泛深刻的原因“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
它是中国评论界最有分量的作品,虽然自1993年出现以来,每年只有几篇文章出炉,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争相阅读,成为研读中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权威的参考之一。
任仲平文章俨然成中国社会的风向标,每一篇文章,都从不同的侧面,洞悉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方向。
有些读者称其为“中国现阶段的政治读本”。
“任仲平”文章的广泛影响,不仅为其本身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充分的表达了《人民日报》的声音。
分析“任仲平”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力,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抛开评论本身内容不谈,其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任仲平”所依托的媒体,拥有广泛与深远的影响力。
“任仲平”依附于《人民日报》这一中国最富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报纸,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委机关报,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一个“看台”。
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通常在第一时间通过它传播到全国。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媒介在资源上的优越性,直接为评论提供了,第一手的评论素材,保证了评论的时效性与独特视角,为“任仲平”文章的影响力,提供了新鲜度的保障。
其次,精锐的写作团队,成为“任仲平”文章取胜的关键。
正所谓事在人为,同样的素材交付于不同人之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而单一的效果难免枯燥乏味,多重效果的叠加却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人民日报》所刊发的每一篇署名“任仲平”(或仲祖文、郑青源)的文章,都不是由单个人独自完成,而是由一个多人组成的写作全队,多人分工,反复修改而成。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多人的集体智慧,保证了评论的客观性与思想的正确表达。
像2003年5月22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就是由来自6个部门9名记者参加稿件的写作,《论三贴近》则由7个部门13名记者共同完成。
这些记者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部主任,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任仲平: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
人民日报任仲平: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上)(一)党的十八大就要召开了。
“中共十八大不仅是中国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世界的大事”,“中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做出如此判断的,不是国内新闻机构,而是国际知名媒体。
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到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从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到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世界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瞩目中国,关注未来中国的走向。
怎么能不关注呢?过去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4%提高到10.4%,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额双双增长4倍以上,仅近12个月以来,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外国车就达120万辆。
深陷经济危机泥淖的西方慨叹:“幸好还有中国人”。
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已是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砝码。
十年之前,“中国崩溃论”风行西方:“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
十年之后,西方历史学家却已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正在经历500年西方统治的最后阶段。
穿越华尔街的风暴,跨过欧债危机卷起的遍地沉疴,中国再次以自己抢眼的表现告诉那些始终将其视作“异数”的传道者们:另一条道路是可能的。
(二)这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与发展出来的道路,也是一条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围与突破的道路。
自30多年前,改革开放将这条道路送入世界的视野,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打量。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曾经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
”当“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
这种复杂,不仅因为它开创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另一条路径,改变了以欧美为主导的单向演进的现代化历程,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也因为在这个占据世界1/5人口的大国,这种“创造”、“改变”与“提供”的背后,所必然带来的深刻的变革、剧烈的转型、前所未有的挑战。
任仲平: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下)任仲平2011年06月29日07: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一)时间的意义,远不能用长度来衡量。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90年约等于两个“文景之治”、四个“贞观之治”,或相当于一个三国争雄的时间跨度。
而在近代以来的世界风云激荡中,90年浓缩了若干大国荣辱浮沉的兴衰、新兴国家举世瞩目的崛起。
1921-2011。
从开天辟地的伟大瞬间,到走向复兴的伟大道路,在百年中国奔腾不息的长河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近一个世纪来中国所经历的一切,更像是一个难以臵信的“意外”。
一个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国家,何以在28年里从饥饿、混乱和死亡的边缘,走向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一个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长期面对封锁的国家,何以“在30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一个曾经将计划经济作为基本特征之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何以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取得比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更突出的成就?如果只见其表,不究其里,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道路,更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
这个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何以能在无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的国家取得执政地位?这个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屡遭挫折、犯过错误的政党,何以在6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始终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这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何以能经受起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将这两幅画满问号的图景叠合,中华民族近百年错综复杂、起伏跌宕的历史脉络便会格外清晰——现代中国谜一般的复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九死一生到坚如磐石的历程紧密相连,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
(二)该如何看中国共产党这90年?毫无疑问,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对它的钦佩、赞誉、惊叹固然不胜枚举,对它的怀疑、担忧、攻击也时有耳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略论——以任仲平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为例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
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重磅推出近12000字的任仲平(按:文章作者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之意,此处为虚拟作者)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后文简称《建党精神》),[1]对“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详尽阐发、深入论证和有力弘扬。
作者站位高远、逻辑严密,综合采用多元叙事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情感充沛,读来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有效实现了与受众的思想互动和交流,为理论思想的说服和认同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丰裕及获取便捷带来的观念多元、信息传受关系的颠覆和重构、信息接收者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惯习等,促使传统媒体寻求转型。
而就党报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较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而言,其内涵的理论性、思想性以及传统表达的论理性等内在质素,使其意欲谋求的传播效果达成面临更大挑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建党精神》“反其道而行之”,着意构建鸿篇巨制,运用多元叙事对宏大主题进行富有吸引力的阐发、论证和表达,谋求与读者在情感共鸣基础上的思想认同。
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建党精神》的文本创新进行分析,并就党报新闻评论创新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党报新闻评论就实际操作而言,传统上新闻、通讯和评论三大体裁在党报内容呈现上的地位并没有变化。
只是因应新的时代背景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党报新闻评论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
(一)党报新闻评论传统追溯近代中国苦难深重,政治风雷激荡,作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和舆论动员工具的大众传媒在时代变迁中功能颇具,再加之深厚的“文人论政”传统,我国报刊形成典型的言论特色。
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改版及各根据地新闻工作改革,确立了我国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则”,[2]即党报的“喉舌”性质及由其决定而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
新闻评论以其主观而直接的观点宣示,承担起党报引领大众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功能,从而成为党报常规而重要的内容。
(完整word版)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
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一)日历再次掀到了这一页:5月12日。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
深创巨痛,撕扯着13亿同胞的心灵。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二)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相对于“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于三分钟震后巨大的情感震撼和众志成城,这一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建家园之路无疑更加复杂更加繁巨。
当我们擦干泪水走向未来,所面临的是更多挑战和困难。
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
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乡,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本来薄弱的经济基础,能否支撑灾后重建?巨大的伤亡与破坏,也危及着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统。
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这个对国人来说陌生而沉重的任务,我们能否扛得起来?当天灾震碎无数家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日子怎样进行,血脉如何延续,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继续绽放?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救灾史,乱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
论责任_任仲平
人民日报/2005年/9月/19日/第001版要闻论责任———写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四周年、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任仲平(一)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人生壮歌,导弹司令杨业功用赤胆忠心浇铸共和国的和平之盾,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敢医敢言,科学家马祖光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艺术家常香玉用德艺双馨八十人生唱响“戏比天大”……从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也有这样一些事令我们痛心。
一起起惨痛矿难带来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一种种假劣食品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害,一次次严重污染造成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从这些安全事故和重大案件中,人们看到了共同的祸根,这就是责任的缺失。
责任,就这样沉甸甸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
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
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
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
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
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
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
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
人民日报任仲平
人民日报任仲平: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
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
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人民日报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
人民日报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史诗是一种具有恢宏气势和广阔背景的文学形式,它经常以英勇的英雄们的壮丽事迹为主线,展现了浩大的历史景象和伟大的人民力量。
而在中国,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深谙史诗的力量,将其融入到每一篇文章中,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恢弘与壮丽。
人民日报曾经说过:“新闻报道,好比一幅夸张的史诗画卷。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人民日报的报道风格。
任仲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作为史诗中最重要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事实,展示出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拼搏精神。
他的报道像是一部壮丽的史诗,记录着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程,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和魅力。
任仲平的报道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他不仅是一个新闻记者,更是一个传播者和守护者。
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讲述人民故事的方式,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自己与人民的深刻联系。
他以史诗的手法,塑造出了一群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任仲平的报道还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恢宏史诗。
他用敏锐的触角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报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勇敢追求梦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得相得益彰,让人们不仅在文章中感受到了宏大的历史时刻,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感到充满信心。
任仲平总是以一种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每一篇报道,他的文字充满温情和力量。
正是因为他深知史诗的力量,才能将自己的文章打造成恢弘的壮丽史诗,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激流,感受到人民的力量。
他的报道折射出人民日报这部恢宏史诗背后的力量之源,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表达和传递。
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任仲平用恢弘史诗般的笔触,展现了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拼搏精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与魅力。
他的报道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激励着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源自于人民的力量。
人民日报任仲平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
坚韧的普通工人 ,使得中国在世界主 要经 济体 中继续 保持 最 快 的发展 速 度, 并带领世界走 向经济复苏。 从 否定到肯定 ,从 当初 的疑虑到 后来 的赞誉 , 一年时光 , 多人颠覆 了 很 对中国的认识 。 但在看法不断校正、 结
一
、
上总书记又提 出 ,要正确 把握世界经 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 其对我 国的影 响 ,努力保 持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 审时度 势的深刻认识 , 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 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 机席卷全球 , 0 2 8年 1 0 1
货币政策 由“ 紧” 从 转为 “ 度宽松” 适 。 早在 20 0 7年 8 , 月 胡锦涛总书记 保增长 、 民生 、 保 保稳定 , 成为中 国经 在中央政治局集 体学 习时就 提出 , 在 济应对冲击的重 中之重。 经济全球化、我 国对外 开放不断扩大 因为这个判断 , 有了出拳重、 我们 的形势下 ,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 措 施实 、 度空前 的“ 国行动 ” 力 中 —— 测和预警、 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 , 增强 金融业抗风险能力 。当年年底 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上 , 总书记再次强调 , 要 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 展变化 ,做到 未雨绸缪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 及早 制定 预案 , 妥善应对 , 趋利避害 。 加大投资 , 刺激 消费 , 给经济 “ 输血” , 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 4万亿 , 到全年新增信贷近 1 万 亿 ; 0 从减税降 费、 贴现降息 , 到家电下乡 、 汽车下乡; 从实行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 策 ,到加大 财政对社会保 障体系的投入 ……一系
的远 见卓 识 。
第一 ,我 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依然存在。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 的基 本面和长期 向好 的趋势没有改变 。第 三 ,危机给我 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 也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 口, 大智慧。回头再看 , 在不 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 ,党 中央的三个 重要判断 ,无疑是一年来 中国决胜千 里的信心之源 。这个判断 , 中国发展 在 的关键 时刻 ,打消了疑惧 ,稳定 了人 心, 鼓舞了士气 , 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 , 我们有 了见事早 、 行动快 、 驾驭全局 的“ 中国部署 ” —— 党 中央 、 国务 院打破常规 , 20 在 08年 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召开前 一个 月 , 及 时出台扩大 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的十 大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 调整 , 财政政策由“ 稳健” 转为“ 积极” 、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中国价值重整迎来关键性拐点2015年04月20日02:59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仲平《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0日02 版)(一)有些问题,越细想越觉得回味悠长。
有人好动,有人好静。
有人生性温和,有人脾气火爆。
有人喜爱热闹,有人享受独处。
有人烟酒不沾,有人无肉不欢……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更是千差万别。
是什么将这些个性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拥而不挤?又是什么让你的思绪贯穿岁月,与不曾谋面的古人心意相通?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
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
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外交官冒着危险奔波协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梭在亚丁湾海域,将613名中国公民、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我们牵挂着每一个人”,那一刻中国的宣示,诠释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底色。
户籍制度改革试水、司法制度改革破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两年多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的是增进人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感动中国”人物刻画当代中国的价值年轮。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的于敏,化名“炎黄”行善27年的张纪清,守望39年照顾困难邻居的郑州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让“共同体意识”渐渐回归。
从对待自己到对待他人,体现了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这些新闻之所以让人有所感、有所思,正是因为它们直指我们心中的价值命题: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一)又一个7月来临,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
95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一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辉煌,正如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1945年,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脚步从这里启程。
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
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95年,3句话。
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
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
95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二)亿万万人家国,九十五年拼搏。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也会给他们的选择一个肯定的回答。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研读金句,体悟感情
文中哪些金句打动了你?请你把这 些语句诵读出来,并谈谈你从中读出了 哪些感情。
武汉,从来不 是一座‘孤 岛’;湖北, 从来不是孤军 作战。
此句为对称句式,“从来不是”加 强语气,突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 大事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显著优势。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解读了 抗疫期间大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 感人场面。九省通衢武汉,在经济高速发 展的今天居然面临封城。但是武汉不是孤 岛,无数热血儿女奔赴那里和武汉人民一 起战斗。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每 一个老百姓。
背景介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国。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迅速打 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 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 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同时,党和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取得显著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5月10日新华社播发署名钟华论的文章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人民日报》于次日全文刊载。
社论标题举例
发表日期
2021年12月31日 2021年11月6日 2021年7月18日 2021年6月27日 2021年2月19日 2020年12月31日 2020年5月10日 2019年9月28日
文章标题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2022年新年献词》 《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 《伟大的精神之源,奋进的磅礴力量——论伟大建党精神》 《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 《新征程,我们再出发——2021年新年献词》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高扬——礼赞70年新中国》
创造新时代政论的“价值增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任仲平文章写作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站在改革开 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任仲平应该怎样描绘激荡人心的 壮丽画卷?该如何阐释改革开放“最复杂也最成功”的 深层原因?面对这一重大选题,怀着抒写时代的赤子之 心,作为任仲平团队一员,当任仲平的接力棒传到我们 手中,写作小组倍感责任重大。在此我想先分享几个小 故事。
我们深深感到,创造“价值增量”,需要拓展大视 野、打造“大评论”。增强“大评论”意识,超越具体 的题目与文本,以宏阔的视角、周全的考虑去谋划政论 生产、媒介传播与效果预判,有助于打造强势的“传播 流”,更好释放评论能量。以这次任仲平写作为例,我们 注重历史视角,从1978年初夏一次不同寻常的西欧考察等 时间切片中,让读者掌握40年的历史轨迹;重视现实视 角,从今昔对比、时代方位中讲清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 伟大意义;打开国际视角,引述外部例证、外界判断,阐 释改革开放既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
我们深深感到,创造“价值增量”,需要增强表达质 感、激发高出一筹的表现力。改文风,让“沉淀思考的文 字”同时也成为“注入感情的文字”,才能让主流声音传 得更广更远,让主流价值更加深入人心。写作过程中,用 有温度的文字勾连大事大情大理,以细腻的纹理填充“硬 核”的骨架,就能把思想性、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中国,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这些来自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连《纽约时报》也感叹,“治理未来十年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人民日报任仲平: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任仲平
2015年09月02日04: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一)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
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经济的升级转型总是比想象更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会更复杂。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初启时,中国以9.6亿人的超大规模拉动了经济起飞的巨轮,抓住机遇创造了中国奇迹;那么今天,面对13亿多人口的巨大基数,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现代化进程,我们所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机遇。
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争民族独立,求自由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战火烽烟中,八路军战士唱着这样的军歌奔赴战场,以低劣装备开展敌后抗战。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中国共产党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胜利的方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到长沙会战、湘西会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大江大海、浪奔浪涌,英雄的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留下“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写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今天从来就是安放在昨天的基座之上,如若遗忘甚至曲解了历史,和平也不过是流沙上的大厦。70年过去,这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历史的契机:我们应该从伟大的抗战中记取什么、寻回什么?
回首这一段艰难的历程,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中国的抗战,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以微观调研把握宏观中国,用战略思路观照现实国情,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与下的对接中,谋划中国的未来。密集的调研、频繁的互动,不仅让“十三五”规划有了坚实的基础,更凸显这一规划的重要意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两个百年”的视野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恰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特殊而关键的五年。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绝不只是时间上的交叉重叠,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这场战争中,在中国上空飞翔的,有苏联的志愿队、美国的飞虎队;在中国土地上作战的,有苏联、英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在抵御日寇的艰难时刻,中国军队也跨出国门,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与盟国军队并肩作战。曾担任印缅战区美军司令的苏尔登将军这样评价:“击毙大部分日军皆因中国地面部队之功”。
一位母亲,家乡沦陷了,她叮嘱孩子“记住,咱们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游击队成立,她竭尽所能筹军粮、做军鞋、照料伤员,先后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为国献身。她叫邓玉芬,她牺牲的丈夫和儿子分别叫任宗武、任永全、任永水、任永合、任永安、任永恩。
一位妻子,丈夫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生。结婚两年抗战爆发,丈夫赶赴前线,之后杳无音讯。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丈夫成为她一生的牵挂。77年后,她终于找到丈夫的下落,原来分别不久他便阵亡于南京保卫战雨花台阵地。她叫张淑英,她的丈夫叫钟崇鑫。
1931—1945,1937—1945,1939—1945。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样的时间刻度里,沉积着多少国破家亡的悲怆,浓缩了多少视死如归的抗争,铭刻着多少气冲霄汉的战斗。
1945—2015。70年过去,时间的风雨洗刷着昨天的记忆,我们用鲜血铸就的和平格局是否坚实?未来的道路上又潜伏着哪些风险与挑战?
风云际会的节点,举足轻重的大国,谋篇布局的规划,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十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强大的信心。
(二)在北京、在浙江杭州、在湖北武汉……人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时,对各地的规划展览馆很感兴趣。“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发展之路上,规划的确至关重要。
在中国人的眼里,六十年一甲子,寓意轮回与更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新一个五年规划,我们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2016—2020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主席在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时,如此定义伟大的抗战精神。一个民族在紧要关头爆发出的最强大精神力量,构成了我们历史中最深厚的精神底蕴,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河山光复,更是人心光复、精神重塑;抗战的历史,不仅是战争史,更是精神史、沉淀,才能发现水道令人惊叹的转换。在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经济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到被称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其间蕴藏了多少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和发展的突破。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汇的时间节点回望,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的分量日益显现。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分步骤、多层次地走向逐步开放新格局。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中国经济航船扬帆驶入更广阔的水域。
(三)中国。湖南。芷江。
群山中的湘西小城,因70年前的中日洽降闻名于世。城外一座受降纪念坊,被称为“中国凯旋门”,造型简单却无比凝重。四柱三门,就是一个大大的汉字——“血”。
这不仅是鲜血之血,更是血性之血、血气之血。
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一个大大的“死”字,旁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他叫王者成,他的儿子叫王建堂。
的确,“十三五”将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中国。“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约30%来自中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过去是美国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还应该加上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十三五”蓝图关乎世界经济的走向,“将左右世界经济能否复苏向前”,这就是为什么观察家们要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称为“关键性会议”。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十三五”规划不仅要擘画未来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也将对完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产生重要影响。
(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即将走进又一个发展周期。
回首“十二五”,我们抓住了关键时期,打赢了攻坚之役,赢得了战略机遇。在全球经济的“亚健康”状态中,妥善应对“三期叠加”的挑战,高位跃升带来年均近8%的增长;在建立起覆盖13亿人的全世界最大社保网之后,不断提高兜底水平;“十二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经济发展驶入“绿色化”快车道……改革开放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被标示得格外清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今天,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在逐渐适应自己新的角色——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国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构建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几天前,习近平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正是这条“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涵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30%,成为中国构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发展之路最好的注脚。
人民日报任仲平: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2015年10月26日04: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一) 金秋的北京,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10月26日至29日,在这里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议程。
今天,中国人民以一次盛大阅兵纪念胜利,传承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心愿。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习近平主席的话语,表达着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对和平的珍惜。正确地书写历史、坚定地捍卫历史、深刻地把握历史,“永久和平”才不会是一句停留在书本上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