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探析——以陕西宝鸡农村特色民俗产业为例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骆昭东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全省金融服务乡村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建议实施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四大工程”和具体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战略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1)-0027-03收稿日期:2017-12作者简介:骆昭东,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710075)———以陕西省为例乡村兴则基础牢,乡村富则国家盛,乡村稳则社会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国家“农”字当先,金融更应身先士卒。
农业快发展,金融需先行。
结合陕西省实际,如何抢抓机遇、抢占先机,发挥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保障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用现代金融理念做强农业,用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撑农业,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覆盖面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是金融部门的责任和重大课题。
一、陕西省农村金融服务状况(一)银行业服务网点占比过半。
调查数据显示,陕西省县域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下同)、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长安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下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七大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占全省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达50%以上。
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金融问题
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金融问题摘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金融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支持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现状对策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理所当然。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对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问题予以探讨。
一、农村金融支持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1.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
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陕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研究推广农村信贷,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的办法,切实解决农业、农民贷款难问题,为陕西省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为杨凌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扩允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2.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陕西省金融机构开办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有序流动。
陕西省政府鼓励和积极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拓展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回流制,增加了农村使用的资金量。
邮政储蓄银行杨凌在积极办好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开拓信贷服务品种,努力为陕西省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适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金融业务开展奠定了群众性基础,营造了社会氛围,也培养了农村金融专业人才。
农村金融机构及时地构建农村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传导交流体系,增强了金融工作的透明度。
通过制定自己的文化并进行宣传教育,使明确自己的社会道德,使的每个员工都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陕西省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需建立起多层次、广覆 盖的金 融体 系 ,开拓农村 农业保 险市场领域 ,使农业保 险及其农村 金融形成很 好 的互 惠利益链 ,
陕 西 省 农 业 发 展 中 的 金 融 支 持
张 静 薛 白 寇 江
摘 要 :作 为西北地 区的农业省份 陕西,全 省经济发展 中农业经济发展 占据重要 位置。而在农业发展 的过程 中面临信 贷资金不足 ,金 融产品功能难 以满足 需求 ,民间金融发展 不规 范等问题 。并提 出了加强对农业金融支持的建议。 关键词 :资金 不足 ;金融创新 ;金融 支持 陕西省农村人 口占全省人 口总数的 4 7 %左右。农村地区经济 发展程 度 慢,农户 自有资金不足导致农业发展亟需外 部资金 的支持 。若加 强金 融 支 持将 会 对 陕 西 的农 业 的发 展 产 生 促 进 作用 。 陕 西省 农 业发 展 的资 金 融 通 现 状 ( 一 )财政资金 虽惠及大众 ,但是却 不能人人满足 从 国家取消农业税 以来 ,政府给予农民或农业财政 资金的倾斜 和补 贴 。但毕竟财政资金数量有限 ,陕西地区农业 区域 和领域广 ,对 于农业 生产来说财政资金显然不足。就陕西省 目前状况而青 ,一方面支农力度 在加 大,但是与此 同时财政资金使用漏洞也开始凸显 ,在使用的过程 中 都在积极争取使用权 ,虽惠及大众 ,但是却不 能人人 满足 ,财政资金使 用效率和效力不高 ,且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农 户需求 。 ( 二 ) 农 户 自我 积 累少 不 能 满足 现 代 农 业 资金 投 入 需求 农 民和农业企业作为最 主要的农业经 营主体 ,同时也是 投资主 体。 即便 是现代农业 阶段 ,农户基本上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 ,农业生产所需 要 的大部分 资金都靠 自我筹集 。农户对农业 发展的投 资资金主要来源 于 种植农作物 、经济作物 、进城或去发达省份 务T 、 经商 等农业或非农方 式来 实现农业生产 资金 的 自我积 累。因为农 民 自身积 累所 需要 的时 间 长,面临的竞争激烈 。现代新兴种植技术及 机器设 备的引入动则上万 至 数 百万 ,靠农户 自我积 累很难完成对技术和设 备的需 求。 ( 三 ) 民 间借 贷 存 在 道 德 风 险 和信 任 危机 在 民间存在 向亲朋好友互助借款的资金融 通行 为。但是 ,因为 碍于 情 面或者 出自于信任 ,但是存在借款道德及 诚信风险。一 旦借款人 违背 道义诚信 ,出借人诉诸法律时间和金钱成本 高 ,即便 胜诉 ,也会存 在借 款人法律失信 问题 ,蒙受经济损失 。因此 ,亲朋间的借款数额小 、期限 短 、融资不 易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
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年度西安欧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金融发展支持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普惠金融。
9 0008 0007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0001 000
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亿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图12009—2021年陕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
数据库。
22
20181614121086420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图22009—2021年陕西省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数据库。
表1模型相关变量名称、计算方法、意义
二级指标涉农贷款余额X 1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X 2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
人员数量X 3
乡村产业总产值Y 1
计算方法
本币涉农贷款余额+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网点数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数+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从业人数
农林牧渔业产值+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
反映金融财力支持力度反映金融物力支持力度反映金融人力支持力度反映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社 会主 义新 农 村视 域 下 的 农村金融 问题研 究
以陕西省为例
● 赵升社
[ 摘
就 大规 模 从 农村 撤 离 ,农业 发 展 银 行基 于 而 临 市场 化 改 革 ,小 愿
意 在农 村 开 展过 多的 业务 ,农 业 银 行 的涉 农 贷款 仅 占全 部 贷 款 的
更多 的金融服 务。 3农 村金 融 文化建 设得 到加 强 。通过 适 时开展 金融 知识 普及 活 农 村金融 市场 。 3鼓 励和 吸引 更 多的金 融机 构进 入农 村金 融市 场 。新农 村建 设 . 动 ,为金融业 务开 展 奠定 了群 众 性基础 .营 造 了社会氛 围 ,也培 养 要 想得 到充足 的资 金支 持 ,除得到 现 有的农 村金 融机 构支持 外 ,还 了农村 金融 专业人 才 。农村 金融机 构及 时地 构建 农村 金融政 策和 金 要 充分 利用 农 村 自有 优 势 去 吸 引其 他 的金 融 机 构进 入 农 村金 融 市 融 信息 的 传导交 流体 系 ,增 强 了金融 工作 的透 明度 。通过 制定 自 己 的企业 文化 并进行 宣 传教 育 ,使 企业 明确 自 己的社会 道德 ,使企 业
进行 了探讨 ,并提 出了相 关对策 。 [ 关键 词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作 刚刚展开 。 目前 的现 状 是陕 西省农 村保 险市 场发展 的滞 后 ,难 以 当前 ,我 国农村 发展 和改革 己进 入 了工业 反哺农 业 、城市 支持 满足新 农村 建设 的需要 。 农村 的新 阶段 ,统筹 城 乡发展 ,加大 对农 村发展 的 支持力 度 ,理 所 4农 村金 融体 制 改革 落后 。 目前 农村 金融 体 制呈现 出二元结 构 . 当然 。加快 建 立健 全 适应 “ 三农 ”特 点的 多层次 、广 覆盖 、可持 续 的农村 金 融体 系 ,对 建设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和构 建和谐 社会 具有重 要 特 征 ,即 由农 业发 展银 行 、农业银 行 和农村 信 用社组 成的 主导型 制
关于金融支持宝鸡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考
中 图分 类 号 :8 03 F 3 .1
一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6 4 0 1 — 0 04一 O 3 0 1 7 — 0 7 2 1 ()O 3 — 2
、
宝鸡文 化产 业发展 及金 融支 持现状
( 文化产业资源禀赋雄厚地位提升。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 一) 历来自文化源远流长 , 自然人文资源得
门协作 、 县区联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立足高起点规划 、 新创意引领 、 大项 目支撑 、 大品牌推进 , 打响炎帝故里 、 东方
佛 都 、 岭 中央公 园和西 部城 市天 堂 “ 秦 四大 品牌 ”构 建 文艺 演 出 、 化旅 游 、 , 文 民间艺术 品 、 文化 娱 乐为 重点 的
力量 , 于提升 国家整体软 实力, 对 保持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 , 宝鸡 市在文化产业发展 中采取 了一 系列 重大举措 。 有力地推 动 了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但 目前 文化产业还处于规模较 小、 结构失衡 、 产业链短 、 附加值低的发展阶 段, 尤其融资 困难仍是 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 因素 , 亟待政府 、 融机 构和 文化企业 引起 高度 重视 。 金
化机构总数达到 2 1 , 中, 0个 其 群艺馆 l 个 、 5 图书馆 1 个 、 4 博物馆 7 、 个 乡镇文化站 18 、 3 个 影剧院 4家、 文
艺表 演 团体 l 4家 。
民间艺 术产 业蓬勃 发展 。获得 国家 级和省 级非 物质 文化遗 产保 护项 目分 别 为 4个 、7个 。陈仓社 火 、 1 凤 翔泥塑 、 木板 年 画 、 炎帝 祭 祀列 入 国家 级非 物 质 文化 遗产 保 护项 目, 山锣 鼓 、 岐 民俗 村 饮 食 等特 色 民俗 岐 西 文化 分别 被命 名 和誉为 转鼓 之 乡 、 陕西 民俗第 一 村 , 翔 县 民间工 艺 品历史 悠 久 、 凤 品类 繁多 而 获得 中 国民 间 美 术之 乡称誉 。 ( ) 融 大力 支持 宝鸡 文化 产业 发展 。宝鸡 市文 化产 业发 展 与金 融业 的鼎 力 支持 密不 可分 , 文 化产 二 金 在
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 一) 专 业合 作 社
业 中相对 优势的产业 , 截止 2 0 1 2 年, 陕西水果种植面积
专业合作社 由同一产业 的经 营者组成 , 并 以其成员
达到 1 1 6 . 7 万 公顷 , 水 果产量达 到 1 4 0 0万吨 , 成为 中国 为主要服务 对象 , 提供 产供销 一条龙 的技术 、 信 息等 服 水果生产第一 大省 。其 中苹果 面积 和产量 突破 6 6 . 6 7 万 务。截止 2 0 1 2 年底陕西省在 工商部 门登记 注册 的农 民
华 早富 、 秦冠等 品种 , 苹 果面 积 、 产量 、 品质均 居全 国第 8 1 %。 合作社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 通过开展统一
一
。
( 2 ) 中药材是陕西特色农业 产 品中在全 国地位最高 经营 , 延伸产业链条 , 拓宽合作领域 , 合作 社 自身也增 加
的产 业 。截 至 2 0 1 1 年 底 ,陕南 中药材 种植 面积 已达 了积 累, 增强 了经济实力 。有的合作社 已经跻身农 业产
位 。2 0 1 2年 , 陕南 中药产业实现产值 5 0亿元 , 中药产业 始 , 加工厂与康师傅集 团、 青 岛耕青 进 出口公 司、 香港丽
收入 占农 民人均纯 收入 1 6 %。( 3 ) 畜牧业也 是陕西的特 志公 司合作 ,将脱水甘蓝等蔬菜 深加工产 品推 向 日本 、 色产业之一 。 近年来 , 陕西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 , 畜产品 韩国、 欧美等 国家 , 实 现了产值 的再次提升。 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2 0 0 7年 , 生猪存栏 8 5 1 . 6万头 、 出栏 9 9 2 . 2 万头 , 牛存栏 1 6 6 万头 ( 奶牛 4 6 . 8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经济类
F054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经济类
F055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调查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类
F056
创新驱动视阈下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基于滇黔桂三省区数据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
经济类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展位
编号
项目名称
学校
学科类别
F001
时间压力对人类决策中利己-亲社会动机竞争的影响
北京大学
经济类
F002
农民互助资金借款质量差异研究——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案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类
F003
地票制度下县域金融深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F033
街角就业大有可为——对福州市学生街的调查
福州师范大学
经济类
F034
关于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绩效与政策优化研究调查报告——以江西省各市县农户抽样调查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类
F035
海洋灾害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欺诈风险防范策略研究——基于山东省海水养殖户的调查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类
F036
海上山东: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动态分析及结构优化模式探究——基于山东省34家船舶工业企业的实证调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社会类
H011
政策试点中的运动治理与科层治理-对安徽省S县新农保试点过程的个案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类
H012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宝鸡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走向繁荣——宝鸡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60年六十年峥嵘岁月,一甲子沧桑巨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艰巨创业,拼搏奋进,创造了非凡奇迹,树立起不朽丰碑。
全市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乡村变化翻天覆地,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从偏僻小镇到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的“四个历史性跨越”,古陈仓百万农民富裕安康的梦想成为现实,新宝鸡万平方公里希望田野上谱写出壮丽篇章。
光辉历程六十年激情岁月,六十年光辉历程。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万元户”、“乡镇企业”、“劳务经济”、“税费改革”、“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无不折射着宝鸡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历程。
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
建国初期,我市农村是饱受战争创伤的烂摊子,农业机械空白,生产工具和手段落后,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低下,水利设施差。
随着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当家作主的广大农民以极大热情投身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中。
1950年—1957年全市农村先后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由互动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万吨上升到1957年的59万吨,大家畜由万头上升到万头,农林牧渔总产值由9892万元增加到13773万元,分别增长%、%、%。
徘徊发展阶段(1958—1978年)。
这一时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
宝鸡峡、冯家山水库建成通水,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用机械总动力由1965年的万马力增加到1978年的万马力,增长23倍。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今 后 相 当 长 时 理论 , 出“ 融约 束” 。金 融约束 量 , 提 金 论 分别 以农业存款 、 农业贷款为 自变 期 的农 村 金融 的本质 是政府 创设 租金机会 , 使私 量 的计量 经济模型解释金融 发展 与经 诱 \ 政 策 来 更 好 的 人机构采取具有社会效益 的行 为从 而 济增 长的相互关系 。
村经 济 前 进 步 时期 内而且在不 同的国家或地 区也是 融表 现方 式单一 , 并且缺 乏农村 金融
伐 。 由于 我 国 不一 样的 。g en o & jv n vc 资产 的统 计数 据 , 合这 些数据 的可 re wo d o ao i 结 经济 发 展 区 域 (9 0 提 出“ 19) 门槛效应” 理论很 好解 释 得性 和 准 确性 ,本 文 选 取 农业 存 款 差 异 性 很 大 , 了这一现象 。他们认 为金融 中介体系 (AVE 、 业 贷 款 (OAN) 为 衡 S )农 L 作 在 农 村 经 济 发 的组建存在 较高 的固定 成本 , 只有在 量金融发展状况 指标。2 经济增长指 、 展这 一 点 表 现 其经济 规模达 到某一水平 之后 才能发 标 : 衡量 “ 农村经 济增 长” 的指标 本应 更 为 明 显 。 因 展 特定 的金融 。那么 , 金融 体系要 发 该采 用“ 农村 国 民收入 ” 但 由于 没有 , 此 ,制 定统 一 展就 必须得 到较高的经济发展 水平的 统计 资料 ,所 以用 “ 第一产 业 GD ” P 的 经 济 、金 融 支持 , 否则其发展会受 到限制 , 反过来 数据作 为代替 。这种测算方法虽然会 发 展 政 策是 不 这 又会 阻碍 了投资资 源的优化 配置 , 将 农村 中非农 产业 的增 加值 遗漏 , 但 切 合 实 际 的 。 从 而限制 了经济 的增 长 ; 而得到 充分 是 由于在广大 农村地区农业仍然为主 在 此 情 况 下 , 发展 的金融体 系 , 又会进一 步为 经济 要产业 ,所 以, 农业 G ”(DP 可 “ DP G ) 只 有 深入 研 究 增 长提供条 件 ; 因此 只有在发达 国家 , 以近似 代替“ 农村 经济增 长” 指标 。这 陕西 农 村 金融 才会出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 些 数据 来 自 1 8—— 2 0 99 0 5的 陕西省 发 展 及 农村 经 进的 良性循环 。门槛效应 的理论揭示 统计 年 鉴 。所有 实 证分 析 都 借 助于 济 增 长 问 题 , 了发达 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 的金融发展 E i 3 1 ve . 软件 来完成 。 ws 对 于 重 构 一 个 水平的差别原 因。 罗伯特 ・ K n ) 金( ig和 适 合 于 当 前 及 莱文 (eie进一 步发展 了金融 发展 L vn ) ( 计量模型建立和结果说 明 二) 本文 以建立 以农业 GD P为 因变
对陕西地区典型民俗村进行类比调研——结合金融手段与历史知识为其提供未来发展借鉴模式
对陕西地区典型民俗村进行类比调研——结合金融手段与历史知识为其提供未来发展借鉴模式摘要:本论文以陕西现有的较成功民俗村为例,将咸阳袁家村、韩城党家村、汉中秦巴民俗村三个村落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各自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其在传承过程中所受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采用金融学的一些手段和全新理念,试图找出一条创新型多方位的民俗村产业发展道路,从而开发出一个文化旅游产业模式,为陕西地区具有民俗技艺与深厚文化的村落提供借鉴,从而使中国传统民俗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俗村发展模式金融手段传承与发展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而承载这些的正是遗留下来的民俗村镇。
由于陕西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数量多,类型多样,分布和特色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立足全省审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与发展,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俗村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一)袁家村1.基本情况袁家村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地之一。
从上世纪 70 年代发展至今,袁家村由最初的贫困村现在拥有 2.5亿固定资产的小康村,由“叫花村”转变为“全国特色旅游名村”,其发展中的每一步实践与创造,都离不开乡村发展模式的不断改革与深化。
2、发展成功的原因一是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实干的领导班子,确保了村级经济转型跨越既积极又稳妥,保持了发展的持续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道路,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关中传统的民俗文化,结合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俗商业化发展道路。
不仅保护和继承了本村的文化,还利用现有资源脱贫致富。
三是将关中传统小吃发展为商业小吃街作为村民的副业,所得资金将作为村子发展的资金储备,并以此为依托开办农家乐和特色住宿,形成了吃住游乐和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3、在规划中产生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如交通问题及服务设施的问题。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是指在农村地区非传统金融机构或者个人之间进行的金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民间借贷、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等形式。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农村民间金融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农村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如监管不足、信用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
针对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其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探讨如何优化监管机制、创新金融科技、引导合理发展,以推动农村民间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促进农村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1.2 研究意义农村民间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由私人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需要。
农村民间金融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不足、金融服务不便的问题,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平衡发展现状。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研究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策,探讨如何促进其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和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稳步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民经济主体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健康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监管与规范引导,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可靠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希望借助本研究可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实现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
2023 届高三第三次模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 年以前,我国某瓜子加工企业的原料主要来自内蒙古,2013 年以来,该公司先后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内蒙、新疆、甘肃等地打造了100 多万亩向日葵种植基地,并建设了澳洲巴旦木、夏威夷开心果基地、德州碧根果基地等多个农场产区。
2016 年,该公司拓展坚果业务,并发展成为公司业务主干。
2019 年,该公司在泰国的首座海外工厂正式投产,产品全部供给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多地打造向日葵供应基地的直接目的是()A.保障原料供应B.提高产品附加值C.扩大消费市场D.降低生产成本2.该公司在拓展坚果业务前提前布局坚果农场产区,主要是因为()A.从多国进口原料,运输时间长B.坚果树进入结果旺盛期较晚C.坚果不易腐烂,保存时间较长D.海外产品本土化改良时间长3.泰国成为该公司首座海外工厂生产地的优势是()A.劳动力成本低B.加工技术水平高C.国际物流周期短D.政策扶持力度大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
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
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4.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亩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是()A.农药使用量大B.地膜使用量大C.温室加热耗能高D.农业机械耗能多5.关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的描述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量大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碳汇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土壤固碳少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和土壤固碳量大6.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贝壳堤位置可以作为衡量平原地区海岸线位置变化的重要标志,渤海湾西岸分布着4~5 道、断续绵延数十至上百公里的贝壳堤,对研究海岸带古环境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宝鸡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探讨
基金项目: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BJSKZX-202133)。 作者简介:贾 晔(197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统计、金融。
善。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全国共组建 1 640 家村镇银 行,覆盖 31 个省份、1 306 个县(市、区),成为我国农 村金融薄弱地区金融供给的主要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 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 统计报告》显示,202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 款余额 172.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8%;人民币普惠 金融领域贷款余额 21.5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24.2%;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5.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3%;农 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 5.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5%。 从报告可以看出,农户生产经营贷款金额少,而且增 长速度低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涉农金融发展 相对缓慢,农村金融改革仍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薄 弱环节。 2.2 银农对接平台不健全,制约普惠金融发展
·182·
山西农经 / 2021 年 18 期
分,阻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3 方面。 一是农村普惠金融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普惠金融的 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有些人宁愿错过创业好时机,也 不愿意被“债务缠身”。二是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不 足。农业生产存在季节性和气候性等特点,农户对小 额信贷产品的潜在需求偏多,要求贷款金额和贷款期 限相对灵活,常常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关 要求。三是抵押担保物缺乏。农民可用于抵押的资产 有限,难以获得抵押担保贷款。四是贷款程序复杂,贷 款申请困难,降低了农户申请贷款的意愿。 2.4 关注重点领域胜过薄弱环节
浅谈陕西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思路
浅谈陕西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思路文章阐述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现状,分析了农村金融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陕西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综合利用信用资源,建立可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抵质押不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多层次管理机制,与农村金融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共同发展。
标签:陕西金融体系;金融需求;金融供给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陕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条件受限、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足等情况日益显现。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保障,那么目前陕西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如何呢?一、陕西农村金融市场供求情况1、金融市场发展条件不足陕西农村经济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生产资料流动程度低,农村金融发展所必需的市场条件不成熟,农业非市场化比重较高,农村市场主体不规范,分散农户难以形成有效市场。
同时,陕西省农村经济总体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现代化程度偏低,农村金融发展所必需的市场条件还相对薄弱。
因此,农村市场流转困难,无规范主体是陕西农村金融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2、金融市场供求不足一直以来,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金融机构“难放贷”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造成了大量农村经济主体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
大多金融机构认为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授信条件的有效需求。
而事实上,当今农村经济中绝大多数农业项目已达到一定的效益规模,只因达不到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性要求,便与贷款擦肩而过,很多有效需求被严重忽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与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已有所提高。
但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如融资服务仅限于信贷,农民剩余资金可供运营、投资的渠道较少,农村大量潜在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陕西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现状1、农村金融机构较少且体系不完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较少是机制问题。
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效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效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农村金融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存在,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紧密相连。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市场一直以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诸多方面。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发生了巨大变革,符合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农村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不均衡和低效率的问题,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竞争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因此,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作出了指导,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以期通过开放形成高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来有力支持“三农”发展。
处于欠发达西部地区的陕西省,自北向南的地理差异决定了其农村经济多层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复杂特征,并且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分散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向现代产业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自2005年人民银行推行商业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及2006年银监会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来,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那么现阶段,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与效率状况如何?开放对效率的影响机制如何?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是否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这些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和效率研究的基础上,以局部知识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农村金融理论等作为指导,综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效率以及开放对效率的影响机制展开了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寻求本研究的切入点;设计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次,回顾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制度经济学为指导分析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特征及演进趋势,继而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市场深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进行了量化评价。
浅谈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金融在线浅谈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熊婉静(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小康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资源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
本文以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为例,通过分析陕西普惠金敵发展现状,发现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汲取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创新普惠金融农村适用性产岛等建议,为促进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普惠金融;陕西省;农村;发展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9)18—0158—02—、弓I言2005年国际扶贫协商小组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根据构想,他们将普惠金融界定为,将微型金融体系加入到整个金融体系中,是为穷人提供资金的一种金融体系,该体系是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流向社会弱势人群,缩减贫富差距。
2015年,我国根据实际,确定了我国的普惠金融的概念,为在公平与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金融服务需求。
农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地,虽然我国通过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产业少,资金少、缺乏金融机构支持等现实原因,大量的资金和人口从农村流失,导致城镇差距越来越大,农村贫困人口日趋增多。
由此可见,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刻不容缓,是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故而,本文就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展开研究,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由此提出促进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对陕西省乃至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陕西省地处西北,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
下辖10个地级市、30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72个县,常住人口3864.4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43&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0.19亿元,第二产业12157.48亿元,第三产业10450.65亿元。
浅谈陕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陕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论文关键词] 陕西农村经济金融资源配置[论文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分析了当前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差的具体表现,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陕西农村经济经发展迅速,农村金融资源支撑作用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陕西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农村金融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后劲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差的主要表现1.现有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
目前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虽然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等。
但是,能够向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却非常有限。
比如,农业银行虽然有贷款业务,但主要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很少向农户贷款。
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纷纷从农村退出,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在国有银行大量撤离的同时,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及时填补这一个市场空缺。
2.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贷款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弱;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支撑全省支农贷款发放。
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
3.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没有与城市金融服务同步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比较少,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资金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鉴于国有银行改革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的机构,并具收缩了基层机构的贷款权限,仅存的农村基层机构只起到为上级行组织存款的作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失。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发展实证探讨(doc 8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金融发展论文金融发展史论文:浅析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发展实证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陕西1980~2008年间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是滞后的。
因此,应当加大深化金融改革力度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消费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一、引言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增长降速,甚至导致部分国家经济衰退,我国原有的的经济模式必须发生转变,由出口外向型转向扩大内需。
所以引导与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而今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
因此,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合理选择。
但现有研究从金融方面探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还较少。
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以泰州市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消费潜力大,金融需求强烈。
徐联初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从增强金融动力角度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相应对策。
李家美考察了传统消费需求理论的不足及金融抑制理论在消费需求领域的应用,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通过对株洲市的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消费的政策。
本文将以陕西省1980~2008年农村居民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农业贷款和农业GDP的数据为样本,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金融之间关系进行实证。
二、实证分析(一) 数据处理本文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样本数据为1980-2008年的数据。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用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用L表示,农业贷款/农业GDP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用FIR表示,农业GDP由第一产业值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