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权限和文件系统管理
《Linux系统管理》文件权限管理实验报告
《Linux系统管理》文件权限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说下创建并使用脚本的步骤2.掌握shell的变量及特殊字符3.掌握shell的输入输出命令4.掌握常用shell程序逻辑结构语句二、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简单的列出目录和日期等shell脚本并运行之。
2.shell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完成以下题目:(1)创建一个mytest文件,然后查看mytest和youtest文件,并观察执行结果。
(2)查看mytest和youtest文件过程中的正确信息输出定向到mytestout文件中,错误信息显示在屏幕,并查看定向文件。
(3)查看mytest和youtest文件过程中正确信息输出定向附加到mytestout,将错误信息输出定向到error,并查看定向文件。
(4)查看mytest和youtest文件过程中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混合输出到message文件中,并查看定向文件。
(5)查看mytest和youtest文件过程中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混合输出到/dev/null设备文件中。
(6)使用输入重定向把mytestout文件导入给wc -l命令,统计一下文件中的内容行数。
3.用shell语言编制shell程序,该程序在用户输入(read命令)年、月之后,自动打印输出(echo命令)该年该月的日历。
4.shell变量操作(1)编写一个shell脚本,并使它执行时显示/bin目录下所有以b开头的文件和目录并按ASCII码由大到小排序保存到temp文件中。
(2)编写一个shell脚本文件并执行,其中包含date和who 命令。
(3)编写一个简单的shell脚本文件,把你的名字赋给myname 的shell变量并输出改变的内容。
(4)查看系统的环境变量,并保存到文件myv中。
(5)编写一个shell脚本文件,从键盘读取数据保存到myvn 变量中并输出该变量。
(6)编写以下脚本程序带多个命令行参数运行并说明原因。
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文件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文件的存储、组织、检索和访问等操作,熟悉常见的文件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对文件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内容1、文件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使用 C++或 Python 编程语言,通过系统调用或相关库函数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操作。
观察文件在操作系统中的实际表现,如文件的出现和消失,文件名的更改等。
2、文件的读写操作实现对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包括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按行读取文件、向文件写入数据等。
分析不同读写模式(如只读、只写、读写等)对文件操作的影响。
3、文件属性的获取和修改获取文件的基本属性,如文件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访问权限等。
尝试修改文件的部分属性,如只读属性、隐藏属性等,观察修改后的效果。
4、文件目录的操作创建、删除和遍历目录。
实现文件在不同目录之间的移动和复制操作。
四、实验步骤1、文件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以下是使用 Python 实现文件创建、删除和重命名的示例代码:```pythonimport os创建文件file_path ="exampletxt"with open(file_path, 'w') as f:fwrite("This is a test file")删除文件osremove(file_path)重命名文件new_file_path ="renamed_exampletxt"osrename(file_path, new_file_path)```运行代码后,可以在指定的目录中观察到文件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操作的结果。
2、文件的读写操作读取文本文件的示例代码:```pythonfile_path ="text_filetxt"with open(file_path, 'r') as f:content = fread()print(content)```按行读取文本文件的示例代码:```pythonfile_path ="text_filetxt"with open(file_path, 'r') as f:for line in f:print(linestrip())```写入数据到文件的示例代码:```pythonfile_path ="outputtxt"with open(file_path, 'w') as f:fwrite("New data written to file")```分别运行上述代码,观察文件的读写结果。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二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管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进程的创建、执行、阻塞、唤醒等状态以及线程的创建、同步、通信等操作。
同时,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进程和线程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效率。
二、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a.进程的创建与执行:通过编程语言(如C/C++)编写一个程序,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并执行。
观察和记录进程的创建、执行过程。
b.进程的阻塞与唤醒:编写一个程序,使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阻塞,并观察和记录阻塞状态。
然后,通过其他进程唤醒该进程,并观察和记录唤醒过程。
c.进程的状态转换:根据实际操作,理解和分析进程的状态转换(就绪状态、阻塞状态、执行状态)以及转换的条件和过程。
2、线程管理a.线程的创建与同步:编写一个多线程程序,创建多个线程并观察和记录线程的创建过程。
同时,使用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或信号量)实现线程间的同步操作。
b.线程的通信:通过消息队列或其他通信机制,实现多个线程间的通信。
观察和记录线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通信对程序执行的影响。
c.线程的状态转换:根据实际操作,理解和分析线程的状态转换(新建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终止状态)以及转换的条件和过程。
三、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内容的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2、编译并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
3、根据程序的输出和实际操作情况,分析和理解进程与线程的状态转换以及进程与线程管理的相关原理。
4、修改程序代码,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观察程序执行结果的变化,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与线程管理。
5、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管理原理和实践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利用编程语言实现进程和线程的操作,还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了进程与线程的状态转换以及进程与线程管理的基本原理。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
2. 课程目标:(1)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常用命令;(3)掌握Linux文件系统、用户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基本操作;(4)具备使用Linux系统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Linux概述:(1)Linux的发展历程;(2)Linux的特点和优势;(3)Linux的发行版及选择。
2. Linux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常用的安装方法及步骤;(3)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Linux基本命令:(1)文件操作命令;(2)文本处理命令;(3)网络通信命令;(4)系统管理命令。
4. Linux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结构;(2)文件权限和管理;(3)磁盘空间管理。
5. 用户和组管理:(1)用户账号管理;(2)用户权限设置;(3)用户组管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Linux基本概念、原理和命令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
4. 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互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Linux教材。
2. 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Linux实验机房,确保每人一台计算机。
3. 网络资源:提供Linux相关网站、论坛、教程等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4. 辅导资料:为学生提供Linux操作系统的常见问题解答、命令速查等辅导资料。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引言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我们进行了操作系统的实训。
本报告是操作系统实训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进程管理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及区别2.进程调度算法的分类和比较3.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方法4.死锁的预防和解决策略5.线程的管理与调度方式二、内存管理1.内存的分段与分页管理方式2.虚拟内存的概念与作用3.页面置换算法的原理和性能比较4.内存管理中的页表与快表5.高级内存管理机制及其实现方法三、文件系统管理1.文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文件的存储与访问方式3.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与索引方式4.文件系统的缓存和缓冲区管理5.文件系统中的权限控制和安全性保护四、设备管理1.I/O设备的分类与特点2.设备管理的基本策略与方法3.磁盘调度算法及优化策略4.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5.设备管理中的错误处理和故障恢复五、网络管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OSI模型与TCP/IP协议族3.IP地质的分配与路由选择4.网络传输控制协议与网络编程5.网络管理中的性能优化和安全保障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等。
我们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和运用操作系统的知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总结,能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实验搭建硬件环境配置:介绍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虚拟机等。
linux常用命令实验实验报告 -回复
linux常用命令实验实验报告-回复Linux常用命令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领域,掌握常用命令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熟悉常用命令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篇实验报告将以"Linux常用命令"为主题,介绍并实验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包括文件与目录管理、权限管理、网络管理、进程管理等方面的命令。
通过本次实验,希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家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一:文件与目录管理1. 文件列表命令:ls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ls`命令,该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通过在终端中输入`ls`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列表。
2. 创建目录命令:mkdir接下来,我们将尝试使用`mkdir`命令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可以输入`mkdir directory_name`来创建一个名为"directory_name"的目录。
3. 切换目录命令:cd使用`cd`命令可以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例如,要进入某个目录,可以使用`cd directory_name`命令。
要返回上一级目录,可以使用`cd ..`。
4. 复制文件命令:cp`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和目录。
要复制一个文件,可以使用`cp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命令。
例如,`cp file1.txt file2.txt`将会复制"file1.txt"并将其命名为"file2.txt"。
5. 删除文件命令:rm要删除一个文件,可以使用`rm file_name`命令。
例如,要删除"file.txt"文件,可以输入`rm file.txt`。
6. 查找文件命令:find使用`find`命令可以在文件系统中查找文件。
例如,`find / -namefile_name`将会在根目录下找到名为"file_name"的文件。
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文件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文件系统的结构及其组成。
3. 学会使用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文件操作。
4. 了解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文件管理系统:Windows Explorer3. 实验工具: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三、实验内容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2. 文件系统的结构3. 文件操作4. 文件系统性能优化四、实验步骤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1)打开Windows Explorer,观察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
(2)分析文件系统的组成,包括文件、目录、驱动器等。
(3)了解文件名、扩展名、路径等基本概念。
2. 文件系统的结构(1)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实验文件夹”。
(2)在“实验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命名为“实验报告.txt”。
(3)观察文件系统的树状结构,理解目录与文件之间的关系。
3. 文件操作(1)打开“实验报告.txt”,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
(2)保存并关闭编辑器。
(3)将“实验报告.txt”复制到“实验文件夹”的子目录中。
(4)删除“实验文件夹”中的“实验报告.txt”。
(5)重命名“实验文件夹”中的子目录。
4. 文件系统性能优化(1)查看磁盘属性,了解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2)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3)使用磁盘清理工具清理磁盘中的临时文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文件、目录、驱动器等。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管理文件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文件。
2. 文件系统的结构实验中,我们创建了文件夹和文件,并观察了文件系统的树状结构。
文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目录与文件之间通过路径连接。
3. 文件操作实验中,我们进行了文件操作,包括创建、编辑、复制、删除和重命名。
这些操作是文件管理的基本技能。
4. 文件系统性能优化通过磁盘碎片整理和清理磁盘中的临时文件,我们提高了文件系统的性能。
实验三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04
文件和文件夹的高级管理
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和解压缩
• 总结词:掌握常见的压缩和解压缩工具,了解压缩和解压缩的原理及过程。 • 常见的压缩和解压缩工具:如WinRAR、7-Zip、Zip等,这些工具支持多种压缩格式,如ZIP、RAR等。 • 压缩和解压缩原理:通过减少文件中的冗余数据,将多个文件或文件夹打包成一个单独的文件,便于存储和传
实验三:文件和文件夹管 理
• 实验简介 • 文件和文件夹基础知识 •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 文件和文件夹的高级管理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01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 本操作,如创建、重命 名、移动、复制、删除 等。
02
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权 限管理,包括设置权限、 更改权限和查看权限等。
文件和文件夹的存储位置
• 文件和文件夹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各个位置,如桌面、硬盘分区、移动存储设备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位 置,以便于管理和查找。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文件夹,以组织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0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
总结词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是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之一,通过创建新的文件和文件夹,用户可以组织 和管理自己的数据。
权限类型
包括读取、写入、执行等 权限,这些权限决定了用 户对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权限。
用户和组
Windows系统中用户和 组是权限管理的核心概念 ,通过为用户或组设置权 限,可以实现不同用户对 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控制 。
权限设置方法
右键单击文件或文件夹, 选择“属性”,在“安全” 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权限; 也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 icacls进行设置。
最新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最新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最新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该系统在处理大量文件时的效率、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
以下是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一、系统性能测试
1. 读写速度:通过对比不同大小文件的读写时间,我们发现该系统采用了优化的读写算法,显著提高了文件操作的速度。
2. 多任务处理能力:实验中模拟了多用户同时进行文件操作的场景,系统展现出良好的并发处理能力,无明显延迟现象。
二、安全性评估
1. 加密机制:系统内置了先进的加密算法,对存储的文件进行实时加密,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
2. 权限管理: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文件的访问和操作权限,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三、用户体验分析
1. 界面设计:系统提供了直观的用户界面,使得文件管理变得简单易行,即使是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上手。
2. 搜索效率:系统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支持关键词、文件类型等多种搜索方式,大大提升了查找文件的效率。
四、问题与改进建议
1. 在处理超大型文件时,系统偶尔会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建议进一步优化文件处理算法。
2. 尽管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备份功能,但缺乏自动化和云同步的选项,建议增加这些功能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最新的文件管理系统在性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均表现出色,但仍有改进空间。
我们期待开发团队能够根据这些反馈继续优化产品,以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1:安装Linux系统(4学时)目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订安装计划。
2.学会在安装多操作系统前,利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学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4.学会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初步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
内容:1.安装并使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面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5.对图形界面进行一般操作。
要求:1.制订安装计划。
2.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且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运行它,为Linux划分出一块“未分配”分区。
3.在光驱中放入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
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输入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
重新开机,登录Linux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显示设备、打印机等。
6.利用鼠标对图形界面进行操作。
说明:1.本实验应在教师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操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有系统被破坏。
2.如条件不允许每个学生亲自安装,可采用分组进行安装或课堂演示安装的方式。
实验2: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4学时)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内容: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date,cal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
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4.学会用gcc编译器编译C程序。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6.学会使用shell变量和位置参数、环境变量。
实验三 Linux操作系统安全实验 (一)
实验三Linux操作系统安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Linux环境下的用户管理、进程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的相关操作命令。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相关的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建立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框架。
(二)实验要求根据实验中介绍的Linux操作系统的各项安全性实验要求,详细观察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使用RPM对系统的软件进行管理,验证系统内软件的完整性,并分析结果。
试比较Linux下网了服务安全设置与Windows下安全设置异同。
二、实验环境安装Red hat9.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账户和口令安全2、文件系统管理安全3、查看和更改PAM模块设置4、RPM软件管理5、系统安全配置四、实验步骤任务一账户和口令安全1、查看和添加账户(1)在X_Windows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信件中断”,输入下面的命令行:[root@localhost root]#useradd mylist利用useradd命令新建名为mylist的新账户。
(2)输入命令行:[root@localhost root]#cat/etc/shadow利用cat查看系统中的账户列表。
用su命令切换到新建的账户,重复步骤(2),检查shadow文件的权限设置是否安全。
设置安全时,普通用户mylist应该没有查看该系统文件的权限。
在终端中出现如下的提示:Cat:/etc/shadow:权限不够2、添加和更改密码(1)在终端输入[root@localhost root]#passwd mylist为新建账户添加密码。
注意:系统管理员无需输入原来密码即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添加或改变任意用户的密码,但普通用户只能改变自己的密码。
(2)输入后依次出现如下提示:Changjing passwd for user mylist.New passwd:Retype new passwd:Passwd: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sscessfully.输入密码,Linux系统不会将输入显示出来。
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操作系统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如内存、CPU、磁盘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我们在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系统实训。
二、实训内容1. 实验环境搭建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先搭建好实验环境。
我们使用了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来模拟一个计算机系统,并安装了Ubuntu 操作系统作为我们的实验平台。
2. 实验任务在本次实训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任务:(1)进程管理: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来模拟进程创建、销毁和调度等操作。
(2)内存管理: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来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等操作。
(3)文件系统:通过使用Linux命令行工具来创建、读取和删除文件,并学习了文件权限管理等知识。
三、实训过程1. 进程管理首先,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于模拟进程创建和销毁。
程序首先创建一个父进程,并利用fork()函数创建两个子进程。
然后,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后输出一条消息并退出。
接着,我们修改了程序,使用了wait()函数来实现进程调度。
wait()函数可以让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后再继续执行。
我们在程序中使用了两个wait()函数来实现进程的顺序执行。
最后,我们添加了一个信号处理函数,用于处理子进程结束时发送的SIGCHLD信号。
信号处理函数可以在子进程结束时立即执行,不需要等待父进程调度。
2. 内存管理接下来,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于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
程序首先创建一个指向整型数组的指针,并使用malloc()函数动态分配一块内存。
然后,在内存中写入一些数据,并输出到屏幕上。
最后,使用free()函数释放内存并退出程序。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注意到malloc()和free()函数是操作系统提供的内存管理接口。
malloc()函数可以动态分配一块指定大小的内存,并返回一个指向该内存区域的指针;而free()函数可以释放之前分配的内存。
Linux实验报告
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姓名:杨帆班级:计1242学号: 121842284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老师:赵帼英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与启动(选做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践及查阅资料完成如下实验)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方法。
3.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5.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
二、实验内容1.安装虚拟机软件(如VMware、Virtualbox)。
2.在虚拟机软件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Fedora、Ubuntu、redhat等)。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实验步骤1 .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7.0) 。
2.在虚拟机软件中新建Linux虚拟机2.1设置内存大小(建议大于256MB)2.2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大于8GB)2.3设置虚拟光驱(虚拟方式,镜像文件)2.4设置网络连接模式(建议采用桥接方式)2.5设置共享目录(建议英文目录名)1.在Linux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fedora10 )。
3.1选择安装界面3.2检测安装截介质(建议跳过)3.3安装过程中的语言、键盘选择3.4磁盘分区(采用自动分区,总大小与2.2相匹配)3.5引导程序选择(采用GRUB)3.6注意事项(禁用SELinux)2.通过相关命令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登录、退出与关机3.使用文件浏览器査看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四、实验思考题1.举例说明Linux操作系统不同目录下文件的主要作用。
2.列出你发现的Linux与Windows操作系统区别。
3.列出决定文本界面及图形界面显示的关键文件,并说明设置的关键。
4.列出你所能想到的虚拟机软件的用途。
实验结论:实验二:linux基本命令(必做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请在操作后附实验结果)1.熟悉Linux操作环境。
操作系统安全性评估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性评估实验报告1. 引言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能够提供充分的保护,防止未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本实验旨在评估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整体安全性。
2. 实验背景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起到管理资源、控制权限和提供接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广泛应用,它也成为了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因此,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3.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并针对其中的安全漏洞提出改进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3.1 用户认证与授权评估操作系统的用户认证机制,包括账户管理、密码策略和访问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正确登录和访问系统的资源。
3.2 文件系统安全评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安全性能,包括文件权限、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等功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3 系统补丁与更新评估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和更新策略,包括操作系统内核的更新、漏洞修复和病毒防护程序的更新等,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安全威胁。
3.4 网络安全防护评估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威胁情报等,以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来自外部的攻击和入侵。
4.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4.1 漏洞扫描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操作系统进行全面的扫描,检测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并记录和分析扫描结果。
4.2 安全配置审计审查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文件,比如密码策略、访问控制列表和防火墙配置等,核实其合规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4.3 系统日志分析对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进行分析,识别异常登录、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等安全事件,并制定应对措施。
4.4 安全漏洞利用测试针对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进行安全漏洞利用测试,模拟黑客攻击行为,评估系统的抵抗能力,并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新。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所获取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姓名:杨国文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5-11-2问答题:1../mls文件定义的是SELinux的分层安全结构,请解释其中的内容?答:./mls文件的内容是多级安全策略,它是linux系统安全中对约束的一种实现(约束是在TE规则许可范围之外对TE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限制)。
2.请谈谈你对SElinux架构以及Flask体系架构的认识。
答:LSM(Linux安全模型)反应了它的起源-安全微内核的探索,使用Linxu安全模型(LSM)框架将其自身集成到内核当中。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访问控制框架,适用于多种访问控制模型在它上面以内核可加载模块的形式实现。
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安全模块加载到Linux内核上,也就是说允许安全模块已插件的形式进入内核,简单来理解我们可以认为SELinux是LSM的一个插件。
这种设计思想的好处就是模块化,在最少改变内核代码情况下,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强制访问的模块。
因此LSM框架允许安全模块以插件形式载入内核,而SELinux就是作为一个安全模块载入Linux内核的。
SELinux权限检查的流程中,策略强制服务器会检查AVC (Access Vector Cache;访问向量缓存,客体和主体的权限常常被缓存在AVC当中),如果AVC中有策略决策则会立刻返回给策略强制服务器,如果没有会转向安全服务器,安全服务器会根据系统初始化装载到内核的二进制策略做出决策,再将决策放到AVC中缓存起来,同事将决策返回给策略强制服务器。
如果决策表示允许操作,则主体可以完成对客体的操作,反之被拒绝,被拒绝访问的信息会被记录到log文件。
Flask体系结构来源于DTOS系统原型,主要由两类子系统——客户端-对象管理器和安全服务器组成。
它支持吊销机制,提供线程状态的及时、完全的输出,确保所有内核的操作或是原子的、或是清楚地被划分为用户可视的原子阶段,并且安全服务器原型实现了绑定4个子策略的安全策略。
操作系统形考任务任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形考任务任务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目标。
下面是一个概述部分的例子:引言本篇文章是针对操作系统形考任务实验的报告,描写了在该实验中的任务和实验结果。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概述在本实验中,我们的任务是实现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模拟,并进行相关的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旨在掌握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机制的理解。
本篇文章将介绍实验的背景、目的以及结构。
2.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介绍操作系统模拟的实现过程和相关的设计思路。
我们将解释如何建立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模块,并讨论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第二个要点将重点讨论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包括进程优先级调度、内存分配算法和文件权限管理等。
3.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次实验的重要要点和结果,并讨论对未来操作系统设计的展望。
我们将探讨实验的成功之处,以及可能的改进和扩展方向。
通过本次操作系统形考任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为未来的操作系统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现在让我们进入正文,详细介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篇实验报告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第1节)将对本次实验进行概述,介绍本次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并说明整篇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第2节和第3节)是本篇报告的核心内容。
第2.1节将介绍第一个要点,即操作系统中的某个具体任务。
这将包括任务的背景、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第2.2节将介绍第二个要点,同样包括任务的相关信息和具体实验过程的描述。
通过对这两个要点的详细介绍,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本次实验的操作系统形考任务。
结论部分(第3节)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未来的观点。
实验三:文件夹A和B设置权限
实验三
目的:目前系统中有两个用户UserA和UserB以及对应的文件夹A和B设置权限,使用户UserA和UserB 在对文件夹A有完全控制权限的情况下,文件夹A中的文件却不能被UserB读取。
设备:服务器系统计算机,客户机系统计算机
实验步骤:
1.首先服务器和客户机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
2.168.2.2和192.168.2.3。
2.首先在服务器上建立用户UserA和UserB。
然后在某一个磁盘上建立两个新的文件夹A和B。
3.把新的文件夹A和B共享到用户UserA和UserB 。
共享的时候B文件夹的权限时默认的。
选择B的
《属性》,然后选择《共享》,然后在选择《权限》,单击添加,把用户UserA和UserB添加进去。
4.新的文件夹A的权限重新设置,选择A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然后选择《共享》,然后再选择《添
加》,把用户UserA和UserB添加进去,可是按要求UserB不能读取A,因此设置《共享权限》时只打勾《读取》前面。
5.打开客户机的网络搜索服务器共享的两个文件夹,然后分别试一试我们设置的权限是不是对的。
提示:因为系统是xp原因,图片没办法插入。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5.在主菜单里选择系统工具选择系统监视器来监视系统性能。
评语:
日期:年月日
实验五:vi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vi命令模式、文本编辑模式和最后行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
2.掌握利用vi新建和保存文件;熟悉光标的移动,文本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
3.掌握字符串替换;行的复制、移动、撤消和删除等操作。
2.打开f2文件并显示行号。
3.在f2文件的第一行后插入如下一行内容:“With the development of
4.将文本中所有的“eyeballs”用“eye-balls”替换。
5.把第二行移动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一和第二行并恢复删除,并不保存
6.复制第二行,并添加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二行,保存修改后退出vi。
实验内容:
1.利用vi新建文件f2,内容为:
How to Read Faster
When I was a schoolboy I must have read every comic book ever published. But as I got older, my eyeballs must have slowed down or something I mean, comic books started to pile up faster then I could read them!
14.重复上一步操作。
15.查看刚执行过的5个命令。
实验步骤:
1.先安装VMwareWorkstation。安装后,双击图标弹出界面,在界面上单击新建虚拟机,新建一个Linux的虚拟机,按界面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注意:(安装过程ISO镜像操作的使用)
文件权限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文件权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Linux系统中文件权限的设置方法;3. 学会使用命令行工具对文件权限进行修改;4. 熟悉文件权限对文件访问控制的影响。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虚拟机软件:VMware3. 实验工具:终端(Terminal)三、实验内容1. 文件权限概述文件权限是操作系统用来控制用户对文件进行访问的一种机制。
在Linux系统中,文件权限分为三类:读(r)、写(w)和执行(x)。
每类权限又分为用户权限、组权限和其他权限。
2. 文件权限设置方法(1)使用chmod命令chmod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其基本语法如下:chmod [选项] [权限] 文件或目录其中,[选项]表示修改权限的方式,[权限]表示要设置的权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chmod命令示例:chmod u+r 文件:给文件所有者添加读权限;chmod g+w 文件:给文件所属组添加写权限;chmod o+x 文件:给其他用户添加执行权限;chmod 755 文件:设置文件权限为用户读、写、执行,所属组读、执行,其他用户读、执行。
(2)使用chown命令chown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
其基本语法如下:chown [选项] [所有者] [文件或目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chown命令示例:chown root:root 文件:将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属组都设置为root;chown :group 文件:将文件的所属组设置为group。
(3)使用chgrp命令chgrp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其基本语法如下:chgrp [选项] [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chgrp命令示例:chgrp group 文件:将文件的所属组设置为group。
3. 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并设置文件权限为用户读、写、执行,所属组读、执行,其他用户读、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Unix/Linux权限和文件管理命令
1、实验目的
Unix/Linux权限和文件管理命令;
Unix/Linux文件系统的使用;
与文件系统管理相关的其它命令。
2、实现设备
一台装有Linux系统的服务器或计算机,也可是安装有虚拟环境Linux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
3、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1)用户名:root 密码:123456
2)由于是以root用户工作的,权力很大,请不要在系统内做对系统或对其他用户不安全的事情。
3)要求每个同学登录后系统后,要在自己的家目录内容以自己(汉语拼音)名字,使用mkdir命令创建一个子目录。
以后所有工作都要在自己的目录内进行。
4)要按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4、实验过程
(l)使用ls观察文件的属性
先用ls命令按不同的格式列样本目录的内容,必要时可用man命令查阅ls命令的用法:ls –l /dev/hda? /dev/tty? / network | less
ls –la /dev/hda? /dev/tty? / network | less
ls –lai /dev/hda? /dev/tty? / network | less
观察文件的类型与属性。
(2) umask值与umask命令
a. 使用命令:umask或umask –p 或 umask –S查看当前的umask值,并做好记录。
b. 使用文件管理命令,比如touch myfile创建一个新文件myfile,使用目录管理命令,比如mkdir mydir创建一个新目录mydir;使用命令stat或ls –l检查新创建文件的属性。
c. 使用命令umask UMASK(比如umask 0007),设置新的umask值。
然后使用命令,比如touch myf创建一个新文件myf,使用命令mkdir myd创建一个新目录myd;使用命令stat或ls –l检查新创建文件的属性,并比较与默认UMASK时的不同。
d. 试分析umask值对新创建文件和目录的影响和作用。
(3)使用权限管理命令chmod进行权限设置
为myf或目录myd修改权限(每完成一步操作都要用ls –l检查文件属性,并进行记录):
为目录myd增加其它人的可进入和读权限:chmod o+rx myd
为目录myd和文件myf去除同组人的写权限:chmod g-w myd myf
将目录myd和文件myf的权限设为可读可写可执行:chmod 777 myd myf
去除其他人对目录myd和文件myf的权限访问权限:chmod o-rwx myd myf
将目录myd和文件myf的权限设为用户主和同组人可读可写可执行,而其他人不可访问:chmod 770 myf myd
将系统临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的权限设为777:chmod –R 777 /tmp/* (4)使用chown,chgrp等进行权限设置
使用权限管理命令chown,chgrp等进行权限设置(每完成一步操作都要用ls –l 检查文件属性,并进行记录):
将目录myd用户主设为adm:chown adm myd
将目录myd和文件myf的组设为lp:chgrp lp myd myf
将目录myd及其所有子目录的用户主设为adm,组设为bin:chown -R adm:bin myd
将目录/var/www及其子目录的主、组均设为apache:chmod -R apache:apache /var/www
(5)创建非默认属性的用户
创建两个用户user1和user2,让他们都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组中(比如cogrp,若不存在,则在创建用户之前用groupadd创建之),并使用相同的工作目录(比如/home/codir),且保证每个用户都能登录成功并工作。
过程如下:
a.创建公共组cogrp: groupadd cogrp #若组cogrp已经存在则不需要创建
b. 创建user1: useradd –d /home/codir –g cogrp user1
c. 创建user2: useradd –d /home/codir –g cogrp user2
d. 为公共目录修改权限让同组者拥有rwx权限: chmod g+rwx /home/codir
e. 以root用户身份为user1和user2设置密码:passwd user1;passwd user2
分别在不同的字符界面上以user1和user2登录。
可以在以上各步中观察/etc/passwd、/etc/group、/etc/shadow和/home的变化。
(6)Ext2和Ext3扩展文件属性管理
a. 查看新创建文件的扩展属性:lsattr myf
b. 为myd和myf增加扩展属性:chattr +i myf
c. 再查看myd和myf的扩展属性:lsattr myf
d. 试图删除具有扩展属性i的文件myf,观察过程和结果,为什么?
e. 去掉myf的i扩展权限后,再删除该文件,看结果怎样?
chattr –i myf; rm –f myf
(7)关闭系统
在完成以上任务后,也可实验已经学过的内容,也可进行有前展性或Linux系统中感兴趣的内容。
实验完毕后,正常关闭系统。
5、实验报告的内容与书写
以书面形式记录下你的每一步过程,包括输入、输出信息,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输出较多者可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