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

合集下载

2.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2.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1、下列声音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A.咚咚的鼓声B.滔滔的流水声C.隆隆的炮声D.悦耳的歌声【分析】根据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分析四个选项,分别确定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声即可.【解答】A、咚咚的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B、滔滔的流水声,是水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C、隆隆的炮声,是炸药爆炸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D、悦耳的歌声,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解答】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住了铃,影响了铃的振动.故A、B、D错误.故选C.3、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_.我们听到喇叭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解答】如图所示,在喇叭撒上一些纸屑,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听到喇叭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4、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介质传播来的.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解答】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大多是通过气体传播来的.故答案为:空气.5、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是________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解答】风吹树叶哗哗响,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笛子是管乐器,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故答案为:树叶;空气柱.6、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飞行物一般都是由翅膀振动发声的进行分析.【解答】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的振动产生的,因此A选项正确;故选A.7、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A、用光将鱼引到网内,说明光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目要求.B、鱼听到的声音是经空气------水------鱼,所以此选项可以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符合题目要求.C、岸上听到得河水流动的声音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不符合题目要求.D、在岸上听到得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8、某同学在探究声学知识时,如下操作:“将一只带有小锤的闹钟放在一个玻璃容器中,闹铃敲打时,人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闹铃的响声;如果将容器封闭,并且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铃敲打时,人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闹铃的响声(填“能”或“不能”)”此探究可得出声学知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答】(1)一只带有小锤的闹钟放在一个玻璃容器中,闹铃敲打时,人能看见小锤的振动,能听见闹铃的响声;(2)如果将容器封闭,并且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铃敲打时,人能看见小锤的振动不能听到闹铃的响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能;能;能;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9、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项目正在筹备过程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太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因此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故选D.10、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大理石【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不一样,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解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传声最慢.故选D.1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解答】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故把耳朵贴在地面上比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早;故选C.12、表中记录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空气(25℃) 346 铜(棒)3750软木500 大理石 3810煤油(25℃) 1324 铅(棒)5000蒸馏水(25℃)1497 铁(棒)5200请对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两个关于声音传播规律的信息:(1)同种介质传播声音,声音速度的大小跟介质的_________有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仔细观察表格第一列前两行的空气中的速度,就可以得出结论.再观察铜、铅、铁中的速度,得出结论.【解答】由表格中空气两行的数据,得:介质的温度不同,声音的速度也不同.由三种金属的数据可得,不同金属中的速度不同.答:(1)温度;(2)不同的金属传播声音的速度大小不一样.简单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 . 敲击水瓶琴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 .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D .吹着的哨子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A 、吹着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A 不符合题意;B 、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声音,但响铃的闹钟在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B 不符合题意;C 、收音机没有打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故C 符合题意;D 、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物体振动时一定能听到声音C .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振动D .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答】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B 、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得到,故B 错误;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 正确;D、人是靠声带的振动说话的,故D正确.故选B.3. 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4. 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分析】吹气球时,气球内的气体受气球的限制,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也正是因为这样,气球才能吹鼓.当气球因某种原因爆破,气球内的空气在爆破的一瞬间迅速膨胀,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解答】A、球皮被吹大时,由于球皮发生形变而引起球皮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很小;B、吹气时,当气被吹进去以后,就会和球内的气发生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也是很小;C、破裂时,球皮的形状会立即发生变化,恢复到原状引起振动产生声音,但不是“嘭”的一个大响声;D、球破裂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发出巨大的响声.故选D.5.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仍在振动【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解答】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不是由于回声现象;故A错误;B、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故B错误;C、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C错误;D、虽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在振动;故出现“余音不止”现象;故D 正确;故选D.6. 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手机发声强响度就大,但仍需要在空气中进行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离实验瓶远一点听到的声音响度会减弱,但仍会听到声音,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所以只要瓶内有空气,就会听到声音,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7. 甲用金属敲打钢管的一端,乙耳朵贴近钢管的另一端听,会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中第一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朵的,第二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朵的,这说明_______.如果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上去做,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会听见______次响声.【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最慢.【解答】(1)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敲击钢管时,声音既通过钢管传播,又通过空气传播,又因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所以第一声是通过钢管传入耳中的,第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中的,这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能通过钢管传播,因此只能听到一次响声.故答案为:钢管;空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快;一.8. 漫步花丛,我们听到蜜蜂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的______产生的;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面对面交谈,是因为______.【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态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蜜蜂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的,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宇航员不能面对面交谈.故答案为:振动;真空不能传声.9. 如图所示,图甲为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敲鼓时鼓面振动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当把罩内的空气抽空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在外听不到声音;故答案为:振动,介质.10. 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声速取340m/s )( )A .大于34米B .大于17米C .等于34米D .等于17米 【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回声传播是一个出去又返回的过程,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 =vt 可计算路程.【解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0.1s vt 340m /s 17m 2s ==⨯=. 因时间必须大于0.1s ,故距离必须大于17m .故选B .难题1. 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680m ,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 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假如当时的气温是15℃).地表温度比夜空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钟声向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传播的距离______(选填“较远”、“一样”或“较近”).【分析】(1)白天的沙漠地区,地表附近空气温度高,高处空气温度低;(2)深夜,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低,高处空气温度高,根据v s t=变形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解答】(1)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2)∵v s t=, ∴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需要的时间是680t 2s 340/s m v m s ===, 深夜空气温度比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故答案为:(1)上;(2)2;低;下;较远.2.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的耳朵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 ,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后,A 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 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气=340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水=1500m/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 钢=5100m/s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 、B 、C 三位同学的位置到达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分析过程)【分析】声音可以在空气、水、钢铁中进行传播,且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由于声音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在同一地点声音通过空气、水和钢铁传播的时间是不同的,即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题意(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和公式t s v=建立三个方程,分别算出要分辨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水和钢铁传来的声音、空气和钢铁传来的声音各自需要的距离是多少.【解答】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钢、水、空气.设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110.1s 340/1500/s s m s m s-≥,解得:S 1≥43.97m ; 要分辨(相邻的)水和钢传来的声音,应有:220.1s 1500/5100/s s m s m s-≥,解得:S 2≥212.5m ;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钢传来的声音,应有:330.1s 340/5100/s s m s m s-≥,解得:S 3≥36.4m . 结论:C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C ≥212.5m 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均等于或大于0.1s ,能听到三次敲击声.B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212.5m >s B ≥43.97m 时,水和空气传播的时间间隔等于或大于0.1s (可以分辨);空气和铁传播的时间间隔等于或大于0.1s (可以分辨);水和铁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不能区分);A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A <43.97m 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均小于0.1s ,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答:A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A <43.97m ;B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43.97m ≤s B <212.5m ;C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C ≥212.5m .3. 请化学老师帮助收集一广口瓶氨气,用悬有音乐芯片的胶塞将瓶口塞紧,我们仍可以听到音乐声,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气迅速溶于水,瓶内接近真空,声音“消失”,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瓶中后,声音又“出现”了.(1)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迅速溶于水后,瓶内接近真空,声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2)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后,声音为什么又“出现”了?(3)比较一下像上述这样做与用抽气机抽气哪个效果好?【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答:(1)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迅速溶于水后,瓶内接近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就会“消失”.(2)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后,空气能够传声,因此声音又“出现”.(3)抽气机抽气比上述做法复杂,而且不容易抽成真空,本题提供的实验方案效果好,简便并且容易接近真空.4.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这个现象说明了:①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②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只有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5.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4)如果线处于松弛状态,松弛时振动被空隙吸收,无法传递振动.【解答】(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用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3)捏住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不能.6.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小丽想:如果让“同一首歌”露天演唱会走进月球该多好呀!请用声学的知识来分析她的想法能否实现.【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答:露天演唱会是靠空气来传播声音的,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的,因此演员们唱歌的声音不能传播到观众的耳朵里,因此“同一首歌”露天演唱会“走上月球”是不可能实现的.7.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接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选:B.8.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故选:D.。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8.根据所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物质,就一定能得到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C.在声的传播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波动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X围内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真空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B.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物体停止了振动,我们也能听到很弱的声音C.骨传导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D.耳朵才是接受声音的,牙齿不能传导声音1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X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3.(2011•金平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X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X口,使咽喉管X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C.鼓膜被震破D.14.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播声音15.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6.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朵听不到声音,他将木棒的一端咬在口中,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倾听钢琴的演奏并谱写出了传世之作,这是因为()A.这样就可以使耳朵恢复正常B.钢琴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向耳朵,引起听觉C.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听到声音D.贝多芬即使这样,也根本听不到声音17.下列属于骨传导的是()A.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正确18.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琴声,主要是能过()A.空气B.水C.木棒和骨D.19.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20.人发声的频率X围大约为()A.20HZ~1100HZ B.85HZ~20000HZ C.85HZ~1100HZ D.二.填空题(共4小题)2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朵里面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_________ .2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 Hz,人耳_________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23.声波的频率X围很宽,由10﹣4Hz到l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_________ Hz之间的声音,低于或高于此频率X围的声音入耳都听不到.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人的听力可以听到20Hz以下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与此有关的合理的场景:_________ .24.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三.解答题(共6小题)25.(2005•某某)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 .26.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会令你吃惊.例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角!请你和同学讨论这种现象,想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7.根据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_________ 的缘故(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缘故.28.(2012•某某)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X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29.看图说理:(1)观察如图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如果按照如图所示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图中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0.经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定要有正在 _________ 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 ___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_ 一定在人的听觉X 围内.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 _________ dB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有答案)

2020-2021年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如图,在探究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这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将音叉的震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C. 使音叉振动频率增大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A.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空气抽出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4.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B. 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C. 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5.如图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在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

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 纸杯被击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用较大的力拍打塑料膜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 节目所发出的拍打声一定不是噪音6.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 和正常时一样B.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7.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3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34)

声的锣面时,由于锣面的 振动 停止,锣就停止发声了。
19.(3 分)小华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用不同的力弹钢琴
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依据_______的不同来分
辨琴声的。有一次她在收音机上听钢琴时,索性拆开了收音机,她发现在放钢琴曲时,放
5.(2 分)用手拨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B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6.(2 分)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7.(2 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而产生的( )
在收音机扬声器上的小纸团“翩翩飞舞”,这说明______________。她又猜想如果把此实
验拿到月球上面去做,在月球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钢琴声。
20.(3 分)小明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
25.(5 分)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 单层玻璃她能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也能听到室外小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 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只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却听 不到室外小鸟的“歌声”。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 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 振动B. 静止不动C. 一直向右运动D. 一直向左运动3.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空气不再传声D.声音太小,我们听不到了5. 春节,小鑫同爸爸、妈妈在某寺庙中一起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向全国人民祝福。

小鑫发现在敲响大钟后,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大钟仍“余音不止”。

原因是()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大钟的神奇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是空气仍在振动6.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7.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8. 联欢晚会上,演员正在表演二胡独奏,二胡发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9.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 2 章机械运动2.1《声音的产生与流传》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如下图的四幅图中,不可以产生声音的是()2.“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是东林书院的上联,此中波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A .气体、液体、固体 B .气体、气体、固体C.气体、液体、气体 D .固体、液体、气体3. (桂林中考 )如下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渐渐变小,再让空气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B.声音的流传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流传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流传4.渔民经过播放鱼类喜爱的音乐,将鱼群诱入鱼网,如下图。

鱼儿听到音乐声主要说明()A.固体能够传声B.液体能够传声C.气体能够传声D.固体、液体随和体都能够传声5. (无锡中考 )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能够在固体中流传B.声音流传的速度与温度没关C.声音在真空中流传的速度最快D.只需物体振动,我们就必定能听到声音6.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不一样介质里流传的速度不一样C.回声使原声加强D.声音的流传速度随温度而改变7. 以下对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只好靠空气流传C.声音在不一样介质中的流传速度同样D.声音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340 m/s8.“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

游戏时,当你对着它发言,它就会用它独到的声音重复一遍,特别好玩。

则()A.汤姆猫说话的声音不可以在固体中流传B.汤姆猫说话的声音是由手机中喇叭的振动而产生的C.增大手机的音量,声音不可以被反射D.汤姆猫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约为3×108 m/s9.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流传速度将()A .变大B.变小C.不变 D .不可以确立10.在研究人耳如何听到声音时,能够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1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1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1姓名:日期:等第:1、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实际上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固体B.气体C.真空带D.液体2、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 (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3、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 没有传播介质C. 鼓的振动变快了D. 鼓面停止了振动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5、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C.大地——水——鱼 D.水——鱼6、我国于十月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将会与“天宫二号”对接,宇航员在“天宫”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7、人耳能分辨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据此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 A.大于17m B.小于17m C.大于34m D.小于34m8、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A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9、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今年“六一”文艺演出,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如图所示,这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3.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B.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5.(2018·山东济宁中考)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论:。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7.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 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 200 m/s)8.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结论:(1) 。

(2) 。

探究创新★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5 ℃时声速为 m/s。

参考答案1.A 解析: 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不容易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运动反映音叉在振动,这是一种实验方法——转换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解析版)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梳理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1.现象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如下表所示。

项目探究过程产生的现象对比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橡皮筋停止振动橡皮筋不再发声对比2吹笛子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静放在桌子上的笛子笛子不发声对比3用力拨动自行车车铃铃碗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按住发声的车铃铃碗停止振动,不再发声对比4敲击音叉,再将叉股接触水面音叉发声,叉股振动,激起水花不敲音叉,将叉股接触水面音叉不发声,叉股不振动,没有激起水花分析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

不同声振动发声的方式有所不同,如: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而发声;蝉的鸣叫是由腹部发音膜的振动而发声的;蟋蟀的鸣叫是由翅膀根部的摩擦片互相摩擦而发声的。

3.声音的保存方法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可以将物体的振动记录下来,从而能保存声音,如早期的机械唱片。

4.常见乐器的发声原因:乐器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打击乐器(如:鼓、锣、编钟等)受到打击时,被打击面就会振动,产生声音。

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

管乐器(如:长笛、箫等)中有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而发声。

易错警示理解声音的产生应注意以下三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振动发声。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是指发声体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传播而存在。

(3)不同的声音是由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振动产生的。

【例】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片,敲打鼓面,鼓发出声音,碎纸片在跳动。

这一现象表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答案:振动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但研究发声体振动现象时,很多发声体的振动比较微小,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出来,为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微小的振动“放大”。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实际上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练习1 含答案(精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练习1 含答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1.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同步练习题1、观察与思考在一次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当你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实验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

实验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

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b.实验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c.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如图所示,这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3.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B.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5.(2018·山东济宁中考)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论:。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7.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 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 200 m/s)8.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结论:(1) 。

(2) 。

探究创新★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5 ℃时声速为 m/s。

参考答案1.A 解析: 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不容易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运动反映音叉在振动,这是一种实验方法——转换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2. 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A. 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 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发生的响声D. 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3.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 手指B. 弦柱C. 空气D. 琴弦4. 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听到敲击声次数是()A. 2次B. 3次C. 4次D. 无数次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生的C.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二、填空题6. 《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它们的声源分别是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7. 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生的;鼓声通过_____传到观众处。

8.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两条。

你获得的信息:①______②______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三、综合题9. 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多少?10.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由此可见,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0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04)
27.(6 分)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 2.5s 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 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28.(6 分)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 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 931m,两次响声相隔 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 分)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
会)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 分)声不仅能传递 ,也能传递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D 3.A 4.A 5.C 6.D 7.A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8.树叶,管内空气(或空气柱) 9.振动 空气 10.琴弦的振动;空气的振动. 11.振动 12.不会,会,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3.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14. 15. 16.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月球上是真空的) (2)大于 (1)振动 17.不会,会,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8.信息 能量 19.空气能传声,不能
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3)

的 台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音色、空气(或介质)
21.(3 分)喇叭在“唱歌”时,我们看到纸盒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
在_________________。
22.(3 分)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
过_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如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则声音的传播可能是由:( )
A.气体→液体;
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
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
B. 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 分)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
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 )
28.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
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这样会引发雪崩的危险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探究
29.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
评卷人 得分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2.1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发声体的振动可以被记录下来.注意:“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总结:(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2)物体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人耳听见,人耳听见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必须在20Hz ~20000Hz 之间.②声源与人耳之间有传播的介质.③有正常的听觉系统.(3)声波可以同时在几种介质中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当声音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中同时传播时,其到达人耳的时间有差异.(3)声速的计算公式:v =st.(4)声速与温度有关系.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4.回声产生的原因、条件和应用(1)产生的原因:声音的反射.(2)人耳能分辨回声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 以上,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根据v =s t ,人耳要区分自己的原声和回声,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至少是s =vt =340 m/s ×0.1 s2=17 m.(3)回声的利用①利用回声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声呐测海底的深度.②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在房间里说话声音比空旷的野外更为响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1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CA.响度B.音调C.传播声音的介质D.音色3 .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C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5.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

假如你以后登上月球后,你所做的那个实验,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进行的是D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D.用小锤敲击音叉可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7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8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9.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D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B.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0℃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宇航员在月球也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11.人们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题一
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
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
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填“大”、“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提出问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

题二
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发令员的枪声才计时,他实
际上是(填“提高”或“降低”)了运动员成绩s(设此时气温处于15℃)。

他怎样才能准确记录运动员的成绩?。

题三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题四
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秒的回声
B.体育教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题五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使两只船在水中相距17 km。

一只船上的学生将一个发声体放入水中,当发声体发声的同时,
船上的灯闪亮;另一只船上的学生在水里放一个听声器,他们看到灯闪亮后经过11 s收到了发声体的声音。

请问他们测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题六
某同学站在建筑工地上看见高处的工人师傅用榔头猛地向一个工件敲
击了一下,经过0.3s后才听到敲击工件的声音传来。

问这个同学与工人师傅相距多远?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⑴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⑵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⑶小;① ⑷EADCB
详解:
(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因此猜想①是正确的;(4)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可知此实验的探究过程是:EADCB。

题二
答案:提高;0.29;看见枪冒烟计时
详解:百米赛跑开始时,发令员打枪的同时,既有枪声也有枪冒出的烟雾。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就要考虑声音从百米赛跑的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枪声传播的路程是100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所以用时为0.29s,也就是运动员已经跑了0.29s他才计时,这就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记了0.29秒,相当于使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了0.29秒。

若要准确记录运动员成绩,应减少这种计时方法上的误差,即他应该看见枪冒烟计时。

题三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和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科学方法。

发声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微小,不便于观察,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通过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开,来间接地说明音叉的振动,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题四
答案:B
详解:由于室外比较宽阔,被反射回来的小于0.1s的回声很少,故产生上述现象,A项正确;在教师和操场上老师讲话的响度是相等的,B 项错误;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故产生
上述现象,C项正确;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D项正确。

本题应选B。

题五
答案:1545m/s
详解:由题意可知,看到灯发光,经过11s听到响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7km用的时间为t=11s,。

题六
答案:102m
详解:声学的学习中,在很多情况下,发光(暂未学)和发声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在雷雨天,打雷和闪电;在赛跑时,发令枪冒烟和发声;本题中敲打的动作和发出声音等。

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光学部分会介绍),我们可以忽略光传到人眼所需的时间,而认为是看到发光时物体开始发声,并同时开始计时,则据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再利用公式s=vt,就可计算出发声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声音由敲击处传来经过的时间t=0.3s,据v=得:s=vt=340 m/s×0.3s=10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