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潍坊,我们去哪儿》教学设计展示汇报课一、激趣导入播放《爸爸,我们去哪儿》视频师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这个节目吗?大家喜不喜欢?既然大家喜欢,那我们今天也来一次“我们去哪儿?”不过这个地方是潍坊。

在上一节课,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对潍坊的美景,美食和民俗进行了调研,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但是咱们每个小组在介绍的时候可一定要尽心啊,看看是不是能够把大家拉到你那儿去呢?大家可别忘了,最后我们还会评选出“星级导游”,那咱们哪个小组想最先来展示?二、成果展示1.山水潍坊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设1:生准备青州云门山的相关资料,师补充青州云门山的“寿”字的相关知识,例如它的高度、传说故事、美好寓意等。

让学生感受山水背后的文化内涵。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预设2:生准备建议同学们去安丘青云山,师补充青云山的重要景点,如滑雪场,激发学生去游览赏玩的兴趣。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2.民俗潍坊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1:学生建议大家去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师补充关于风筝的诗句和家乡潍坊的风筝在世界的地位,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预设2:学生建议大家去潍坊高密,去那里感受精美的剪纸,师相机补充高密的大作家—莫言,及莫言的相关成就。

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努力学习,为家乡争光的信心和决心。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3.舌尖上的潍坊舌尖上的潍坊小组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设1:生建议大家去郑板桥纪念馆,那里有好吃的朝天锅,还可以感受郑板桥的傲骨正气,师补充关于郑板桥的诗歌、故事及他的品格。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预设2:生建议大家去青州隆盛斋,那里有各种各样精致的糕点,远近闻名。

师相机补充隆盛斋的历史,让学生对自己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三、最受欢迎小导游评选师宣布星级小导游的评价标准:1—10票的为一星级小导游;11—20票的为二星级小导游;21—30票的为三星级小导游。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3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3

《家乡的特产》教材分析:《家乡的特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下册中第八个活动主题。

在本次活动中,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家乡的特产》这一活动主题,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特产,在调查、参观、收集等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特产的知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感受成长的快乐。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合作”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造能力。

因此确定本次主题活动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的意识,同时更加了解宁德的特产。

2、过程与方法:学生确立各组主题后,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以图片、文字、手抄报、制作水果拼盘视频、视频解说、角色扮演、鉴茶、搓茶、以及茶艺展示等多种形式汇报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使学生形成爱宁德、传承宁德经典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走访调查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在小组中合作,在合作中积极参与、通力配合,一同展示家乡的特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自豪的特产。

通过同学们的实践考查,各小组都已经确立了各自的主题,下面有请各小组代表向我们介绍,有请第一组代表,大家掌声欢迎。

板书:家乡的特产硕果组海味组山茶组二、活动实践、交流分享1.小组交流、合作,运用多种形式展示可爱的家乡特产,时间为10分钟。

2.评选最美小组三、小组合作、展示风采1.硕果组汇报:以图片、文字、手抄报和水果拼盘等来展示家乡的水果特产:二都荔枝、三都龙眼、六都草莓、七都橙、九都枇杷等。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一、引言家乡特产是指一定地域内独具特色、富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

家乡特产不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和财富。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将家乡特产融入教学实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以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本文将围绕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份综合实践教案。

二、家乡特产的调查1.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特产的类型、特点、传统和现状,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调查内容:(1)家乡特产的种类和特点;(2)相关特产产地、生产技艺、历史渊源等;(3)特产在地方经济和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

3.调查方法:(1)实地调研;(2)采访当地老师和专家;(3)查阅相关资料。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三、家乡特产的推介1.推介目的:通过推介家乡特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产自信心,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2.推介方式:(1)书面推介:编写家乡特产的介绍文字,包括特产的名称、特点、适用场合等内容;(2)口头推介:利用学校广播站、班会等形式,对特产进行口述推介。

3.推介对象:家长、同学、朋友;其他学校的师生。

四、综合实践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实地调研能力和口头推介能力;(3)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自信。

2.教学内容:(1)分组调研家乡特产;(2)编辑家乡特产推介文字;(3)口头推介家乡特产。

3.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2)指导学生编辑推介文字;(3)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推介。

4.教学评价:通过调查报告和口头推介的成绩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家乡特产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对学生们来说,了解和推介家乡特产,不仅可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其特点、价值。

2. 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特产。

2. 学会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收集信息。

3. 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特产的定义和特点。

2. 家乡特产的调查方法。

3. 家乡特产的推介方式。

4. 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家乡特产的认识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产。

2. 讲解:讲解家乡特产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家乡的特产有初步的了解。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产,分享自己对这些特产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家乡特产的调查方法1. 讲解:讲解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调查方式。

2.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选择一种调查方法,对家乡的特产进行调查。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课时的推介做好准备。

第三课时:家乡特产的推介方式1. 讲解:讲解家乡特产的推介方式,如宣传册、海报、口头介绍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推介方式。

2.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选择一种推介方式,对家乡的特产进行推介。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推介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课时的总结做好准备。

第四课时: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1. 讲解:讲解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如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环保价值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重要性。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发展家乡的特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学期3月份教学设计【第一阶段的预习】1、请学生在课前读一读书中的内容,对我们的王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思考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第二阶段的预习】1、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

【第三阶段的预习】1、在这一阶段中,小组学生选择好汇报的形式,不能盲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的主题内容和资料的类型。

2、根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去选择汇报方式。

【第四阶段的预习】搜集创建王国的材料,为制作做准备。

【第五阶段的预习】回顾活动的全过程,反思自己的活动,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活动进行自我参照性评价。

1.《我们的“王国”》教学设计第一阶段:主题确立阶段(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王国”的种类、“王国”的形象、“王国”的名称,“王国”的主要机构和责任等几方面提出问题,确立本次活动主题。

2、根据主题,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确定课题方向。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1、教师:同学们,在童话世界中有很多有趣的王国:“猫之国”、“玫瑰国”、“糖果国”、“音符国”、“梦之国”、“舞蹈国”……开动我们的大脑,展开想象,和好朋友们一起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王国”吧!2、我们设想的“王国“是什么样子呢?为建立这个“王国”,我们都要作哪些准备呢?(播放幻灯片:各种王国的图片)学生探究活动:观看幻灯片,对各种“王国”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体验与探究的欲望。

板书课题:我们的“王国”二、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指纹的“王国”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你们知道吗?每一个“王国”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各自的意义。

你们的王国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组成小组,讨论一下,建立我们的“王国“吧!教师指导活动:教师从王国的名称、同学们在各自的“王国“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每人要负责”王国“的哪方面事务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独有特色的“王国”。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特产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 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5. 学会制作简单的推介材料。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2. 调查家乡特产的方法和技巧;3. 制作家乡特产推介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并展示一些家乡特产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兴趣。

2. 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家乡特产的调查。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调查表格,外出实地考察家乡特产的来源、制作工艺、销售情况等,并记录调查结果。

3. 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进行调查结果的分享。

学生们可以借助图片、实物、口头描述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4.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总结讨论家乡特产的共同特点和独特之处,并引导学生整理出一份综合性的特产概述,包括特产名称、产地、主要原料、制作工艺、特点特色等。

5. 制作推介材料(25分钟)学生们根据调查结果,分小组制作家乡特产的推介材料。

可以利用海报、小册子、PPT等形式,向校内师生展示家乡特产的魅力,并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的制作方法和推广途径。

6. 展示与反馈(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推介材料,并邀请其他同学品尝家乡特产。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评价对方的推介材料,并对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进行反思和反馈。

四、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调查家乡特产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推介材料;3. 学生能够合作和团队协作。

五、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利用社区资源或亲朋好友的帮助,进一步调查家乡特产的制作过程和销售渠道,加深对家乡特产的了解;2. 学生可以开展家乡特产的品尝活动,通过尝试、比较不同特产的口感和味道,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品味;3. 学生可以组织家乡特产展览或贸易会,向更多的人推介家乡特产,并增加对特产的传播和推广。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调查家乡的特产,了解特产的历史、特点、价值等。

2. 推介家乡的特产,包括特产的介绍、推广策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如何设计有效的推广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调查表、笔记本、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调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4. 推介:让学生分组设计推广策略,包括特产的介绍、推广方式等。

5. 展示:让学生分组展示推介方案,进行交流和分享。

6. 评价:对学生的调查和推介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2. 板书内容:特产名称特产历史特产特点特产价值推广策略七、作业设计2. 让学生设计一份家乡特产的推广海报,包括特产的介绍、推广方式等。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推介家乡的特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或视频,如美食、手工艺品、农产品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初步感知家乡的丰富物产。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特产背后的故事吗?”“它们为什么特别?”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

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综合实践教案教案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家乡的特产及其特点;2.学习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3.学习如何推介家乡特产,提高销售能力。

教学重点:1.调查家乡的特产及其特点;2.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3.制定推介家乡特产的策略。

教学难点:1.如何收集全面准确的家乡特产信息;2.如何分析市场调研数据,制定推介策略。

教学准备:1.学生调查表;2.电脑及投影设备;3.市场调研问卷。

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以及这些特产的特点。

2.提问:你知道家乡的特产有哪些?请简单介绍一下。

Step 2:调查家乡特产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调查表收集家乡特产信息。

2.要求学生了解特产的名称、产地、特点、销售渠道等信息,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

Step 3:市场调研1.学生分析并总结自己收集到的特产信息,包括特产的市场需求、价格、竞争对手等。

2.学生制定市场调研问卷,对学校附近的同学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家乡特产的了解程度和需求。

3.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并整理调查结果。

Step 4:制定推介策略1.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市场需求,制定推介策略。

2.学生讨论并确定推介家乡特产的方式,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特产展销会等。

3.学生分工合作,执行推介策略。

Step 5:总结和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整个调查与推介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学生展示调查结果和推介策略,并分享推介过程中的感受和反思。

教学拓展:1.鼓励学生亲身体验自家特产的生产过程,增加对特产的了解和认同度。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特产生产企业,拓宽视野,了解特产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宣传家乡特产,扩大销售渠道。

教学评估:1.调查表格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市场调研问卷设计的合理性;3.推介策略的可行性和创意性;4.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知和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综合实践教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及其特点,还能够学习市场调研和销售推介的知识和技能。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一、引言家乡是一个人的根,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

每个家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产,这些特产代表了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将开展一次以“家乡特产”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调查家乡特产,推介家乡特产,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实践能力,他们可能对家乡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接触,但对于家乡特产的深入调查和推介还不够熟悉。

此外,他们的调查能力、推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掌握调查技巧和推介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和特点,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 通过调查和推介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技巧和推介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了解家乡特产的价值和意义。

4. 通过团队合作和推介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调查技巧和推介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调查和推介家乡特产;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实践活动方案和材料;与相关部门或企业联系,获取家乡特产的信息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纸张等学习用品;参与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和工具等。

3. 教学环境:教室或相关实践场所。

4. 教学时间:共计X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家乡特产的宣传视频或展示一些家乡特产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2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2
生:建筑类,自然景观类,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类等等。
师:看样子咱们启东虽然地方不大,但是物资却是十分丰富。
2、画一画
师:只是说一说写一写,老师觉得还不足以吸引远方的游客,如果能亲自动手画一画启东的特产,再配上一句别具一格的宣传语,那才真的是把我们启东特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老师这里就画了一个启东特产(贴上黑板——版画)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新授
1、说一说,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小组之间先互相讨论一下,罗列出我们家乡的特产有些什么,推选一个同学拿桌上的A4纸将你们这个小组所讨论出来的特产记录下来,同时将它们分好类别,完成之后在纸的底部写上你们写出来的特产的总数以及标上你们的组号,比一比哪一组罗列出来的特产总数最多,赛一赛哪一组罗列出来的特产种类最丰富。时间8分钟。
生:
师:有谁知道蓝印花布是属于什么?
(教师通过蓝印花布,让学生知道蓝印花布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那启东有些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师补充《吕四渔民号子》,沙地灶头画、色织土布、洋钎说书)
师:为什么你们一看到这些图片,就能知道它是来自什么地方的呢?
生:
师:是的,我所例举出来的图片都是各个不同地方的一些特产。但是接下来我们要去了解和分享的呢则是我们家乡启东的特产。(引出课题《家乡特产有什么》)
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的画功都很了不起,将启东特产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了画纸上太棒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在这个环节中投一投,比一比,画正字,每位同学有两次投票机会,给你最喜欢的两件作品投上一票,每一票就是正字的一个笔画,直接画在作品纸上。看看哪一组获得的正字最多。
(教师贴奖状)
师:课上到这里差不多要结束了,通过这堂课下来,相信同学们对启东,启东的文化,启东的特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让老师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为拥有那么多的特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谢谢大家。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教案家乡特产是指以本地资源为原料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和特色的产品,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推介,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学生的调查、整理和推广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对家乡特产进行调查和推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进行调查和整理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3.学会撰写推介家乡特产的文章。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

2.家乡特产的调查和整理。

3.推介家乡特产的文章撰写。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

2.调查法。

组织学生对家乡特产进行实地调查,并整理相关信息。

3.讨论法。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就调查结果展开讨论,确定推荐的家乡特产。

4.写作法。

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推介家乡特产的文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照片或实物等展示家乡特产,引起学生的兴趣。

之后,教师介绍家乡特产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特产与其他产地的特产的区别。

2.调查和整理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产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特产的原料、制作方法、产地、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当地商家、亲友,或通过上网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调查结束后,每组形成一份调查报告,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

3.讨论和推荐学生们回到课堂,将调查报告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

教师引导学生就自己调查的特产进行讨论,了解各种特产的特点和优势。

每个组都可以向其他组介绍自己的特产,讨论推荐哪种特产作为家乡的代表。

4.文章撰写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一篇推介家乡特产的文章。

文章的内容应包括特产的来源、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推荐给他人的理由。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如描写、比喻、感受等,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家乡美我推介综合课《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皖教版

家乡美我推介综合课《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皖教版

5家乡美我推介综合课《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价值体认:通过资料收集、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和调查家乡特产,增进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 责任担当:围绕家乡特产设计并策划推介方案,初步养成创新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愿。

3. 问题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家乡特产的调查现状,小组合作提出推介方案,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4. 创意物化: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广告语、宣传海报、创意推广方案。

初步掌握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准备:课件、宣传海报的收集三、教学重难点:设计并制作广告语、宣传海报、创意推广方案四、教学设计(一)成果汇报,了解现状师:课前我们已经对我们家乡的特产有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首先请几位同学对你们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预设:1.特产种类。

2.各类特产的销量、经济效益等相关内容。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家乡特产,有很多却难以得到推广,着实有些惋惜,大家想不想为家乡特产的宣传出一份力啊?预设:想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做一名特产推广人,为家乡特产代言,为家乡特产的宣传出一份力。

(板书课题:家乡特产我代言)(二)探究广告语的特征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为家乡特产代言呢?预设:写广告语、代言人、拍广告、设计宣传海报、拍抖音小视频等。

师:不错,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式,非常好。

师:请同学们来看看这是哪种形式?预设:广告语(板贴:广告语)师:是的,你怎么发现这是广告语?预设;揭示广告语特征,电视节目看过师:你能看出这 2 条广告语是为什么而宣传的吗?预设:农夫山泉、六个核桃师: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广告语中写着呢师:也就是说广告语必须要把为谁而宣传表达出来,主题要突出。

广告语还有什么特点?预设:通俗易懂或字数师:是的,广告语要通俗易懂(板贴),容易让大众接受,语言上简洁凝练,字数最好在 6—12 字之间,这是因为研究表明,612 个字是能够让人快速记住的最长字符。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特产的概念以及其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学习调查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资源,培养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设计并制作家乡特产推介宣传册,展示学生了解和推介家乡特产的成果。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家乡特产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特产是指在某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或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所形成和具有一定特征的商品。

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家乡特产。

2.调查家乡特产(30分钟)2.1 学生小组分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种家乡特产,包括特产名称、种植(或生产)地点、特点以及本地人对其认可度等。

2.2 调查方法和技巧教师进行简要讲解,对调查方法和技巧进行说明,如利用访谈、问卷调查、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问题,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3 调查实施每个小组根据分工,利用课后或周末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记录和整理数据。

3.分析与整理调查数据(20分钟)学生小组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通过图表和文字,将调查结果可视化并进行解读,了解家乡特产的分布、特点和认可情况。

4.推介家乡特产(20分钟)4.1 团队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并确定推介家乡特产的宣传方式和内容。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分工合作,如撰写文字、设计图片、制作宣传册等。

4.2 制作家乡特产推介宣传册学生利用电脑和相关软件设计制作家乡特产推介宣传册,包括特产的名称、图片、特点、种植(或生产)以及购买途径等内容。

要求宣传册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5.展示与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将制作完成的家乡特产推介宣传册进行展示,并进行简短的演讲,介绍所调查的家乡特产。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1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1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1了解河南美食——主题生成课活动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可是身为河南人的我们对于河南美食了解多少呢?本次综合实践就以了解河南美食为主题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河南美食,让学生热爱河南美食,热爱河南饮食文化。

活动目标:1、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成了解河南美食的活动主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河南美食,让学生热爱河南美食,热爱河南饮食文化。

活动重点:生成了解河南美食的活动主题。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河南美食,让学生热爱河南美食,热爱河南饮食文化。

活动过程:一、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可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看,老师给大家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出示图片)。

这是烩面(出示图片),这是一笼小笼包(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生交流)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美食,都是哪里的?(生答,师板书:河南美食)今天我们就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开展一次主题生成课,了解河南美食(师板书:了解)二、了解河南美食,生成主题(1)过渡:除了刚才老师给大家展示的美食,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其他地方的美食(出示洛阳美食、焦作美食、平顶山美食等等)。

有这么多的美食,你想了解河南美食的那些方面呢?生1回答:美食的发源地、美食的地区分布。

说到美食的地区分布,老师这里还有资深的吃货给河南省做了一幅美食地图呢(课件出示)生2回答:小笼包的具体做法。

生3回答:胡辣汤的具体做法。

生4回答:河南都有哪些风味小吃?生5回答:河南的快餐和洋快餐有什么不同?……(2)过渡:看来同学们有着不少想去完成的实践活动,那么接下来就请各小组围绕大主题《了解河南美食》给自己组确定一个小主题。

现在请小组讨论:围绕河南美食,你们最想了解哪一方面?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讨论要求:1、四人小组内安排好发言顺序;2、小组长要安排一个同学做好记录;3、每位同学发言时使用2级音量;4、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5、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进行汇报。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1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1

《地方特色山西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山西剪纸的种类、特点及制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动手学习尝试剪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山西剪纸的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和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山西剪纸的种类、特点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动手学习尝试剪纸。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红纸,剪刀、刀子,pp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剪纸导入:
老师展示一张普通的红纸,一把剪刀。

动手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一个简单而漂亮的窗花。

展示后总结: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呈现出独特的美,这就是剪纸艺术。

同学们对山西的剪纸艺术又有哪些了解?
(二)课堂新授:
1.山西剪纸的特点
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山西剪纸的作品,小组讨论山西剪纸的特点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

2.山西剪纸的种类
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介绍山西剪纸的种类。

3.剪纸基本流程
通过出示资料卡的方式介绍。

(三)小试牛刀:
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四)展示环节: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0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介》_0

东莞美食之——汤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乡的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大家好!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

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称之为美食。

美食遭遇心情的时候,它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在东莞,特色餐点、饮品、果蔬、甜点、干果小吃、面食糕点等,这些或传统或现代的东莞美食,以多元化的品种为普罗大众提供了舌尖上的享受。

经过综合实践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

今天,我们的向宇凡和周嘉怡两位同学,分别要向大家展示他们搜集的一种或传统或现代的美食——汤圆。

(向)同学们,大家好!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向身边的大人请教,再上网查找,知道了东莞传统的汤圆有咸、甜之分。

以下我分别向大家介绍它们的来历。

首先是吃咸汤圆的来历以前,在农业社会,冬至前一两天,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应节的祭品,并准备做汤圆,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浆,压榨水份后备用。

在冬至前一夜,全家大小集合起来,把它搓成圆仔。

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妈妈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合家围吃汤圆。

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

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在冬至及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咸汤圆,幸福感写满了脸上甜汤圆在广东又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糖不甩。

它是东莞的一道风味小吃。

此小吃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皆宜。

据说这道小吃还和姻缘有关。

相传旧时,东莞市东坑镇、茶山镇一带,男婚女嫁比较保守,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

每当媒婆带着男生到女家相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婚事,便会煮糖不甩招呼对方。

男方看到糖不甩就会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

大碗的“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示愿意好事成双。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教学反思家乡的特产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教学反思家乡的特产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教学反思家乡的特产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特产的产生与开展,种类与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搜集资料、上网查询、与人沟通、展示交流的根本方法。

学习手抄报、剪贴画、PPT、设计家乡特产广告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猎取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共同创意、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等活动能力。

3、让学生感受家乡特产的魅力,分享对家乡特产探究过程的收获与愉快。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真实感情。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教师出示其他地区的特产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谈谈家乡特产的含义。

二、探究路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特产。

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家乡特产做进一步研究,写好调查结果。

2、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特产出发,从这一特产的历史、特点、生产、开展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

填写调查结果。

三、交流厅各组汇报结果。

四、操作室活动——(制作家乡特产小报)活动打算铅笔、彩笔、胶水、图画纸、彩纸、硬纸板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家乡特产设计一句广告语。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家乡特产筛选出较有特点的资料和图片。

3、学生给自己制作的小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五、瞭望窗1、教师引导学生走近他乡特产,了解他乡特产,拓宽学生视野。

2、学生介绍、交流自己了解的他乡特产,建立他乡特产与家乡特产的联系,进一步深刻探究学习。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家乡特产的有关知识,在调查采访、合作交流、设计制作等系列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共同创意、提出设计、动手操作等能力。

活动——(制作介绍家乡特产的PPT)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制作、交流、沟通、合作等能力,深刻研究。

活动过程一、直入主题1、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内容,设计制作PPT,运用自己搜集的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造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去设计、选材、制作、沟通、交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我们去哪儿》教学设计
展示汇报课
一、激趣导入
播放《爸爸,我们去哪儿》视频
师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这个节目吗?大家喜不喜欢?既然大家喜欢,那我们今天也来一次“我们去哪儿?”不过这个地方是潍坊。

在上一节课,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对潍坊的美景,美食和民俗进行了调研,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但是咱们每个小组在介绍的时候可一定要尽心啊,看看是不是能够把大家拉到你那儿去呢?大家可别忘了,最后我们还会评选出“星级导游”,那咱们哪个小组想最先来展示?
二、成果展示
1.山水潍坊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设1:生准备青州云门山的相关资料,师补充青州云门山的“寿”字的相关知识,例如它的高度、传说故事、美好寓意等。

让学生感受山水背后的文化内涵。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预设2:生准备建议同学们去安丘青云山,师补充青云山的重要景点,如滑雪场,激发学生去游览赏玩的兴趣。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2.民俗潍坊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1:学生建议大家去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师补充关于风筝的诗句和家乡潍坊的风筝在世界的地位,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预设2:学生建议大家去潍坊高密,去那里感受精美的剪纸,师相机补充高密的大作家—莫言,及莫言的相关成就。

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努力学习,为家乡争光的信心和决心。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3.舌尖上的潍坊
舌尖上的潍坊小组进行展示,师相机补充。

预设1:生建议大家去郑板桥纪念馆,那里有好吃的朝天锅,还可以感受郑板桥的傲骨正气,师补充关于郑板桥的诗歌、故事及他的品格。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预设2:生建议大家去青州隆盛斋,那里有各种各样精致的糕点,远近闻名。

师相机补充隆盛斋的历史,让学生对自己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统计有多少学生为他投票
三、最受欢迎小导游评选
师宣布星级小导游的评价标准:1—10票的为一星级小导游;11—20票的为二星级小导游;21—30票的为三星级小导游。

师为六位小导游颁发工作证。

四、拓展延伸
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补充潍坊的更多好地方。

如昌邑—苗木之乡;寿光—蔬菜之乡;青州—花卉之乡;诸城—恐龙之乡等等。

激发学生要到家乡的各个地方走一走,逛一逛,对家乡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五、总结提升
1.师:这节课我们跟着几位小导游和老师走进了潍坊的这么多地方,
那你最想去哪里呢?
生自由交流回答。

师小结:是啊,咱们潍坊有这么多好地方,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潍坊,我们去哪儿?》教学反思
《潍坊,我们去哪儿?》是一节汇报展示课,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对潍坊的有美景,有民俗,有美食的地方进行介绍,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潍坊,了解自己的家乡,并且也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电视节目激兴趣
最近非常流行《爸爸,我们去哪儿?》这一电视亲子节目,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于是我用这个节目的图片和歌曲进行导入,学生会放松情绪,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去。

二、多种能力得提升
学生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资料的搜集,这就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懂得我们有很多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
知识,例如问爸爸妈妈,上网、读书、实地调研等等。

搜集到所需资料后还要对资料进行取舍,选取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介绍,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样,幻灯片的制作,图片的选取,导游词等等,也需要学生对不同领域的探索。

三、师生合作互相长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内容,相机补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想要探究的欲望。

同时,渗透情感方面的教育,例如介绍潍坊的国际风筝节,高密剪纸的寓意,从而让学生为身为潍坊人而感到自豪。

四、课堂实效得体现
在课堂上,因为展示形式的多样,也因为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他们学得很快乐,也很充实。

在课堂最后通过我的提问,询问学生最想去的地方,我发现孩子们这节课学得很好,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利于促进他们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去社会中学习。

五、不足之处需改进
这节课也有很多让我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例如我自己对课堂的处理不够自然,容易紧张,说错话;对潍坊相关知识的内容了解的还是不够多,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太到位;小导游的评选方式容易打消一些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不能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之中。

以后还得多学习,多研究,争取让自己在综合实践课程上走的更高。

学情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走出家乡去旅游,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视野,体验不同的异地风情,很少有人选择留在家乡看一看。

所以现在的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很少,对家乡的感情也比较浅。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打算开展关于了解家乡的课程。

关于题目的选择,是通过我们班的主题班会《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爸爸,我们去哪儿?》,并且在节目中我们也欣赏了很多的民俗风情,山水美景。

所以,基于这一背景,以及孩子们的兴趣,我确立了《潍坊,我们去哪儿?》这一课题。

旨在通过这一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对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制定计划,提高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

效果分析:
一、多种能力得提升
学生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资料的搜集,这就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懂得我们有很多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例如问爸爸妈妈,上网、读书、实地调研等等。

搜集到所需资料后还要对资料进行取舍,选取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介绍,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样,幻灯片的制作,图片的选取,导游词等等,也需要学生对不同领域的探索。

二、师生合作互相长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内容,相机补充,进一步激发学生
对家乡想要探究的欲望。

同时,渗透情感方面的教育,例如介绍潍坊的国际风筝节,高密剪纸的寓意,从而让学生为身为潍坊人而感到自豪。

三、课堂实效得体现
在课堂上,因为展示形式的多样,也因为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他们学得很快乐,也很充实。

在课堂最后通过我的提问,询问学生最想去的地方,我发现孩子们这节课学得很好,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利于促进他们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去社会中学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下对家乡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锻炼学生对资料的搜
集整理能力。

2.在展示介绍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拓展了学生视野。

3.学生通过对计划的制定、修改、完善,学会如何制定实践计划,
懂得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的人。

4.通过对家乡的美食、美景、民俗的研究,使学生加深对家乡潍坊
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分析:综合实践的教材就是生活,就是学生的实践。

根据学生的兴趣,根据社会的背景,开设课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请说说潍坊青州云门山“寿”字的来历。

2.郑板桥的诗歌《竹石》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3.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今年潍坊国际风筝节在什么时间开始?
4.请介绍两项潍坊的特色美食。

5.潍坊著名的蔬菜之乡是()
6.一个济南的朋友要来潍坊游玩,你打算带她去哪里?请说说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