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f963dd89eb172ded63b7eb.png)
《亡羊补牢》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通过读句子,说出句子的不同。
4、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句子,了解寓意。
5、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句子,了解寓意。
教学难点:懂得犯了错误要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还不晚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看图猜寓言,准备好了吗?同学们真聪明,都难不倒你们,我们一起来猜出最后一幅吧!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其中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亡羊补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那《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到底说明了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二,教学过程。
(一)初步读课文,复习词语。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开火车读词语。
齐读词语。
3、带着问题读课文。
问题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4、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提问养羊人丢了几次羊,说说两次丢羊的原因。
生回答。
(二)探究课文,读中感悟1、探讨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出示窟窿的图片。
2、如果这个羊圈是你的,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做?(1)练习说话。
A、想想说话,劝劝养羊人。
B、用着急的心情读读街坊说的话。
请两位同学赛读。
全班齐读。
3、体会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态度。
(1)请同学做养羊人,读读他说的话。
(2)学会用不同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
将划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
(3)你能读出他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吗?读书指导: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4)请小组赛读养羊人说的话。
(5)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6)再请1、2大组扮演街坊的角色,3、4大组扮演养羊人的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4、体会第二次丢羊后态度的转变。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b2bfd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55.png)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法学法:谈话法、启发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寓言二则(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说说你知道什么?(生:“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
“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示)师:其实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生:列举……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亡羊补牢》(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3.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片《亡羊补牢》,思考:动画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师:关于课题,你怎样理解?(生:我知道“亡”是丢失的意思,现在是“死亡”。
“牢”字在课文里是“养牲畜的圈”,现在的“牢”有多种意思)二、读文识字,理解内容1.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有不懂的词做上标记。
师: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全班交流)2.师:找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指名读课文。
生: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生: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师: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呢?(生:亡羊)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丢了两次羊的。
3.师: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怎样呢?生: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三、品读寓言,体会寓意1.小组活动:请你评价一下,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2.全班交流(1)生: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25f9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a.png)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二次指导重点生字。
2、复述课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讲故事时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2、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回忆字义,通过扩充题目讲述故事梗概1、回忆课题,听写并进行书写二次指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成语,还记得它的名字吗?(亡羊补牢)。
题目中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三个生字呢,你能正确地写好它们吗?好,拿起笔,默念写字姿势,开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进行二次指导)反馈:他写得对不对?回想上节课学写这三个字的要求,你看他哪个字写得?“补”左右结构的字要些紧凑,注意哪笔呢?(竖的位置)那么,把你写得不满意的字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争取这次写好。
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写,老师在黑板上也认真地写下这则成语的名字。
2、回忆重点字义,初步讲述故事过渡语: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还记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亡:丢失;牢:羊圈3、扩充题目讲故事,激发阅读期待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个简单概括文意的方法—扩充题目法,你能用上这种方法概括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吗?谁来试试?有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后来他听了别人的劝把羊圈补好了,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评:你帮助大家简单回忆了这则成语故事,扩充题目这种方法多有用啊,希望今后的学习中你能用上。
读完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讲讲吗?讲给别人听也是书后的一个要求,打开书,先读一读,再试着讲一讲。
预设一:他把整个故事怎么发生的、后来怎么样了和结果怎么样讲得清清楚楚,他还有哪儿吸引你吗?到底怎样讲才能让别人特别特别喜欢听呢?把人物说的话讲特别有必要。
那么,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什么话,打开书找到画下来,再读读。
评:讲得很流畅,说明课下你预习得很充分。
预设二:他把邻居对养羊人的劝告讲出来了,你们觉得还应该讲出什么?这可对情节的发展很重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a055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部分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二、引入部分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三、讲读悟理部分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字词方面:⑴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⑵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⑶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⑷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⑸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内容理解方面:⑴羊为什么会被叼走?⑵街坊是怎样劝他的?⑶养羊人怎样回答的?⑷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字词方面:⑴后悔是什么意思?⑵劝告意思或近义词?⑶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⑷“从此”造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c47eb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4.png)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正确读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利用熟字识记,如:比—此;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防—坊,端—喘;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则、钻;结合语境识记,“筋、疲”可在成语“筋疲力尽”中学习;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寓、圈、叼、坊、疲”等字。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中,“牢、筋”上小下大;“告、丢”上宽下窄,第二横要写长些。
左右结构的字“钻、劝”,都是左窄右宽,要指导学生把握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
2.朗读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读好人物对话。
通过对比的方法,读好语气词和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
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则寓言,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亡羊补牢》▶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了解寓言。
①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猜这几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成语?(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图)②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b94f9ca8956bec0875e31a.png)
教材分析:《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养圈,堵窟窿,养羊人不听,第二次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重点指导“窟窿”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明白“亡羊补牢”的寓意。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法学法:小组讨论法朗读感悟法引导点拨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
那图片上的这些你们能猜出来吗?【PPT】恭喜同学们都猜对了,大家了解的寓言故事可真多。
其实,寓言就好像一个魔术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
像上面这样的小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PPT】请大家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9寓言两则”】“寓”,上面一个宝盖头,第十画是竖。
“言”字第二笔“横”要写得长一点。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三角符号标记】你们还在学过的哪篇课文里见过“两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板书:亡羊补牢】请大家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4页,自由朗读课文,【PPT】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以后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开始吧。
(强调自由读。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那么我们看看这些词语是不是都会读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PPT】这位同学在读,其他同学应该怎么样?(认真听)如果出现读错的地方,等他读完,大家举手指出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f9fe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2、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2、它们都叫什么故事?你认为什么是寓言?(师板书:小故事大道理)3、出示课题,生齐读。
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解释题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教师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1、听了你们的复述,放羊人丢了几次羊?a、谁愿意读放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句子?你认为放羊人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b、教师指导“发现、原来、叼走了”的正确读法;c、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加深感悟。
2、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呢?a、指名读这部分,强调放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的态度,和街坊态度的诚恳;b、读到这儿,你想对放羊人说什么?3、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a、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做得对吗?他身上有什么精神?b、你们对放羊人很了解,以后的生活中他身上发生下列事,他会怎么处理?1)、有天早晨起床,他发现自己的衣服破了一个洞;2)、他的儿子很调皮,总是一再的犯错;3)、一天,他家的墙因为年久失修倒了。
c、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四、课外延伸:生活中,你有和放羊人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做得?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部编语文二下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二下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c4d43fbb68a98271fefa6b.png)
5.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完整。
课文中的养羊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他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9.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
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为
补结果再也没丢迟
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也
②学习生字“悔”。
换一换法:海——悔。
③用“后悔”造句。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①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说。相机学习“此”。)
②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各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示范课教案_23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示范课教案_23](https://img.taocdn.com/s3/m/d644fbf365ce050876321384.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读“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劝说、后悔”这些词语。
2. 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领悟寓意。
3.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1.复习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好有精气神!其实,我们每一天的学习都是一次挑战,挑战自己,挑战同伴。
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你们敢挑战吗?(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亡”最后一笔是竖折,“补”是衣字旁。
(齐读课题) 2、通过学习,你肯定会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劝说、后悔”,如果有问题就重点处理轻声词“街坊、窟窿”和多音字“圈”。
小结:轻声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读轻声的词,平时读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他们。
(本环节目标:会认读“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劝说、后悔”这些词语,读好“街坊、窟窿”两个轻声词和多音字“圈”,扫清阅读障碍。
)板块二:读故事,悟寓意(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过渡语:看来生字词难不住大家,课文又读得怎么样呢?(板书:读故事)1、开火车轮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请五个孩子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关注的在读正确、读通顺上)2、自由读课文,思考故事主要内容。
(师)我想如果再让大家读一次课文一定比刚才读得好,对吧!不过这一次读老师要给大家加任务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3、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说的做点评,梳理主要内容的概括)4、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串词语朋友,我们来挑战一下,能不能根据故事内容给他们排个队呢?羊圈破修羊圈羊被叼街坊劝再丢羊终后悔不听劝不再丢小结:你读书真细心,给这么多的词语排好了队!谁能按他排好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哇,你好厉害!把这些简洁的词语串起来就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25df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出示PPT(看图说故事题目)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今天带来了几张,考考大家能不能看图准确说出这是哪个故事。
先看第一张图,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是哪个小故事?师:这些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这些小故事里都蕴含大道理。
我们叫他们“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它的名字是——《亡羊补牢》。
板书:亡羊补牢。
师:那谁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寓言故事呢?首先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板书:故事)然后再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掌握好这两点我们就能学好寓言故事啦。
2、整体感知①字词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小眼睛看着电脑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抽生读、抽组读,男女生互读,开火车读。
③你们读的很准确。
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2-5自然段每一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最通顺。
④刚才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电脑上的词语来说说。
像这种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并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3、认知贯通师: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文中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的?其实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课文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4537b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好,请坐。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 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
羊圈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叼走劝告后悔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
齐读,积累。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完美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f41b0f19e8b8f67d1cb952.png)
12.《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亡羊补牢》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里的第一课。
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
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
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学情分析《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教学建议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寓、则、亡”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播放《亡羊补牢》动画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感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的名称(亡羊补牢)。
指导读题,同时点明故事的体裁(寓言故事),并简单补充关于“寓言”的知识。
二、初识题意,感知故事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亡羊补牢》,试着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亡羊补牢》-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亡羊补牢》-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0a5b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b.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生字词以及故事寓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及时改正错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故事情节的逻辑推理:二年级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推理较为困难,如理解故事中主人公为何会丢失羊,以及如何通过补牢防止损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如何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的价值观,是教学难点之一。
举例:针对生字词的运用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填空、造句等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语。对于故事情节的逻辑推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羊会丢失?”、“补牢后有什么好处?”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道理,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故事寓意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从而加深对寓意的领悟。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更好地理解故事。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思考。
此外,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的反馈让我感到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a53ad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听语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说板书课题,齐读)二、理解题目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2、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三、初读课文1、这则寓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羊圈后悔劝告窟窿街坊寓言(1)自由读词(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音字)(3)第二行谁来带读(指名读)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
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1)生观察。
(2)师范写,(3)生练写并展示。
四、再读课文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2)生评价。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呢(2次)(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
汇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精品)
![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b210a6852d380eb62946dc0.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6c0cc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4a.png)
【导语】《亡⽺补牢》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选这篇课⽂的主要意图是让聋哑学⽣了解寓⾔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揭题导⼊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个寓⾔故事,故事的题⽬叫“亡⽺补牢”。
谁来读。
2、请给“亡”组词,“死亡、灭亡”,请给“牢”组词。
“监牢、坐牢”。
师:那“亡⽺补牢”⾥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起⾛进故事,读了故事你就会明⽩的。
⼆、初读解题。
1、⾃由地去读读课⽂,读准字⾳,读通课⽂。
2、下⾯⽼师请⼏位⼩朋友来读读课⽂,其他⼩朋友想⼀想“亡、牢”的意思。
3、读着,读着,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 ①你说,哦,“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了,养⽺⼈的⽺丢失了。
②“牢”的意思呢?→你说,是指⽺圈,⽺圈就是⽺住的地⽅。
对,街坊说的修⽺圈就是补牢。
③那“亡⽺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后去修⽺圈。
三、精读 1、那养⽺⼈共丢失了只⽺?(对两只),请你找出句⼦读⼀读。
2、你读,出⽰句⼦:“⼀天早上……叨⾛了。
”“第⼆天早上……叨⾛了。
”第⼀句这句话⾥⽣字很多,“⽺圈”的“圈”是个多⾳字,还有⼀种读⾳是圈quān,圆圈的圈。
窟窿,要注意读好轻声,齐读。
全班⼀齐读这两句话。
3、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 →你说。
对呀,⽺丢失的原因,主要是⽺圈破了个窟窿→这该死的窟窿让他丢失了两只⽺,太可惜了,谁来读。
4、养⽺⼈丢了第⼀只⽺,⼜丢了第⼆只⽺,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 →你说,对他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街坊”就是指谁?(邻居) →下⾯就请同桌同学⼀⼈当街坊,⼀⼈当养⽺⼈来演⼀演,说⼀说,开始练习。
→展⽰表演读: →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1:这位街坊在劝别⼈,让⼈感觉到他的真诚。
⽣2:街坊的劝说让⼈感到他⾮常担⼼ 谁再来当当街坊劝⼀劝。
→养⽺⼈表演得怎样? →⽣1:→养⽺⼈在说这句话时感受到⽆所谓,满不在乎的 →谁再来说⼀说 →“⽺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说,对,意思就是不⽤修⽺圈了。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6篇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9ec3c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6.png)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6篇《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6篇《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亡羊补牢》是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浓缩成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给人启发与教育。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叫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认为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目标1、认识“亡、牢、则”等生字,会写“亡、牢、钻”等八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一、导课(由“亡”字导入)孩子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出示“亡”指示字,黄色部分是一只手,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手,而是一个战士的手。
战士手上拿着一个盾甲,准备干什么呢?(征战)可敌军太多,打不过敌军,就要用手上的盾甲掩护自己逃离。
在逃亡过程中,会丢失自己的国土,就是亡国,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会丢失,就是死亡,这就是“亡”字。
我们再来看一个字(出示牢象形字)从前,有个人养了很多牛,他一个人看不过来呀,怎么办呢?他围了一个大大的栏圈,把牛都关在里面,这个字呢就是“牢”,就是关牲畜的栏圈,关犯人的地方就是“监牢”我们要把学习的知识记牢,就是“牢固”后来有了关犯人的监狱这层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这两个字字有关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感知。
1、检测读文(师正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在这个故事中,“亡”是死亡还是丢失呢?(标自然段,理解“亡羊”)2、读完课文,我们知道了“亡羊”的意思是(指名答:羊丢失了)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caf9e728ea81c758f57885.png)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学习目标:1、会认“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街、劝、悔”9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这些词语,注意“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2、朗读课文《亡羊补牢》,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体会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板块目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的方式,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2.还记得什么叫寓言吗?(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3.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亡羊补牢》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课题。
4.“亡羊补牢”是个成语,想直接了解“亡”和“牢”的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查字典)对了,字典是我们学习中的好老师,可以经常向它请教。
可是,当手边没有字典的时候,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呢?(联系课文)是的,这也是个很好的方法。
请你说说“亡”和“牢”是什么意思呢?(亡:丢失;牢:羊圈)5.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板块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板块目标:认读生字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好了吗?老师要考考大家能不能读好这些词语。
出示去拼音词语:羊圈.窟.窿.后悔街坊.叼.走劝.告①同桌互读检查(正确的给个大拇指,错误的帮忙改正);②注意多音字(圈juàn)和轻声字(坊fang和窿long);③齐读。
3.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先自己说,再出示提示。
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亡羊补牢-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亡羊补牢-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172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8.png)
亡羊补牢-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亡羊补牢”故事主题及寓意。
2.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中人物性格、行为的变化。
3.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题目和讨论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亡羊补牢”是一则传统寓言故事,你们是否听说过这则故事呢?这则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呢?学习(3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故事、配合理解思路等方式带领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阅读故事(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故事课文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阅读故事文本。
配合理解思路(15分钟)教师通过以下配合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1.阅读学生读完文本后,教师将提问的问题呈现在投影上,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文化内涵。
例如:“为什么说‘亡羊补牢’呢?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内学生讨论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行为变化等问题,并让其中的一个学生汇报到全班。
巩固(15分钟)教师通过“课文典读”和“释义传递”两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词汇及语言表达。
课文典读教师和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通过正确朗读句子、短语或单词的方式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
释义传递教师出示故事中的生词词汇及其释义,让学生逐个背诵并进行传递,直到到达最后一个学生为止。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加深对故事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知识扩展(10分钟)教师现场完成小练习,把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解决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其故事中贯穿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德观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故事的情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收获。
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的差异性,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需要教师通过区分强弱项,灵活应对,而且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的相关知识点,把握故事情节及其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羊补牢
一、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
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
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
二、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亡、补、叼”。
3.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寓言解释。
2、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学过哪些寓言呢?(点名回答)
3、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9亡羊补牢)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点名回答)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亡羊补牢》。
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4.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4、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自学。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呢?
3、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4、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时间:5分钟
(2)学生开始自学。
(3)
b、(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2次)
羊是怎样丢的呢?
2、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个窟窿。
窟窿”中的字“窿”要读轻声。
“窟窿”一词是什么意思?(洞)(点名答)
这段中哪个是多音字?(圈、钻)你还知道它读什么音吗?(点名读)第二次丢羊是因为街坊劝告他不听,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1)、街坊的劝告他不听(点名读文第二自然段)。
“街坊”一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