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大体 一个贬义成语背后的战国传奇
历史趣谈:战国奇人张仪三骗楚怀王的故事:胸有南子一身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战国奇人张仪三骗楚怀王的故事:胸有南子一身
胆
导语:春秋战国时代的众多“士”中,张仪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
苏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六国,组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对抗秦国。
张仪却用他那三
春秋战国时代的众多“士”中,张仪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
苏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六国,组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对抗秦国。
张仪却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齐楚燕韩魏亲近秦国,组成了反方向的合纵组织。
张仪的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赵楚齐是强国,是“发达国家”。
要说动他们中的三个国家向同一序列的秦国俯首称臣,谈何容易,但张仪办到了。
他和苏秦一样,都是战国时代的奇人。
如果由此认为张仪是个天才,那就大错特错了。
张仪刚出山时表现很不理想,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备受挫折。
这也不奇怪,任何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结束学习走向社会后,都要经过一番摔打,不可能一开始都是满堂彩。
经过几年的摔打,张仪开始成熟了。
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他知道其它诸侯国都不是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只有雄心勃勃的秦国才能为他提供政治舞台。
张仪的机遇也很好。
这时秦国的国王仍是秦惠王,就是杀掉商鞅的那位太子。
苏秦前几年去见他的时候,秦惠王拒绝了苏秦。
而现在张仪去见他时,他却很痛快地接受了张仪,授他以官爵。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其实张仪和苏秦一样,对秦惠王推销的都生活常识分享。
解密一个贬义成语背后的战国传奇
解密一个贬义成语背后的战国传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不识大体这个成语是用来批判某些见识不足之人的贬义词,而事实上这也是其出处的意思———司马迁评价平原君:“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似乎是嫌“未睹大体”还不够力度,意犹未尽的司马迁在后面进一步补充了对于这个乱世帅哥的鄙夷之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利令智昏一词最初也是用来批判平原君的,其大意是乱世帅哥听信一个名叫冯亭之人的邪说,害得赵国在长平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连都城邯郸都差点赔进去。
平原君果真如此吗?上党之争战国末期,人才市场高度发达,各国都出现了大量“收养”人才的大贵族,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和赵国平原君。
这四位公子“收养”的人才有两三千名,而且由于身份特殊———都是皇亲国戚,因此对国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其中尤以平原君为最。
此君乃是赫赫威名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的叔叔,长时间担任赵国相国,实际上总揽赵国军政大权。
由于当时战国七雄之中,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因此平原君的表现好坏,实际上就决定了赵国国运的好坏,进而决定了天下的大势———要是他乱来,那赵国很快就会被秦国所灭,天下就会被秦国提前统一。
而赵国灭亡于平原君死后三十一年,仅此一点便可推知,平原君没有乱来。
那司马迁为什么说他“未睹大体”、“利令智昏”呢? 因为一个兵家要地———上党。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 年),秦国攻打韩国上党,招架不住的韩国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向秦国投降。
冯亭也确实投降了,但投降的对象却不是秦国,而是赵国,投降的城池则多达十七座。
这次投降非同小可,并非是投降城池数量多,而是因为这个上党,是关乎赵秦战争的战略要地。
上党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东为太行山,西南为王屋山、中条山,西为太岳山脉,北为五云山等。
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
三国的成语故事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的成语故事1梁上君子释源:《后汉书·陈蹇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蹇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说解:梁上君子,本指栖身陈蹇宅中房梁之上欲行盗窃的人。
后泛指窃贼。
苏轼《东坡志林》三:“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人吾室。
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数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单刀赴会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
那是艺术家的创造,并非历史。
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
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手不释卷经诗书文籍熏陶的曹丕,虽在统一大业上没有什么建树,可文学修养却是非其他君主扩一般文士所能匹敌的。
出自:曹丕《典论》,其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月明星稀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曹操在写诗时观察得很仔细,月亮明亮了,星星的光芒自然也就暗淡了许多,现在还有人在写文章时还会用“星月交辉”的词来,应当好好地读读这道诗。
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难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周郎顾曲周郎风采,令人想往。
出自:《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孟尝君的人,他是齐国的大臣。
孟尝君是一个非常聪
明能干的人,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深受国王的信任。
但是,他的野心却越来越大,他想要成为齐国的君王。
于是,他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想要推翻国王的统治。
孟尝君先是设法离间国王和其他大臣的关系,然后又暗中收买军队,准备发动
政变。
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最终他决定采取最后的一招,那就是发动兵变,推翻国王。
他想象着自己成为齐国的君王,统治全国,成为一个权倾一时的统治者。
然而,就在孟尝君准备发动兵变的时候,他的计划被国王得知了。
国王非常生气,他派人抓捕了孟尝君,并且将他处死。
孟尝君的野心最终还是没有得逞,他的一生也因此而终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心不足蛇吞象。
孟尝君的野心太大,他贪图权力,最终
却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是有时候,人的野心和欲望太大,会导致自己走上不归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故事。
有的人为了追求利益,
不择手段,最终却陷入了困境。
有的人为了得到权力,不惜牺牲原则和道德,最终却失去了尊严和信任。
这些都是因为人心不足,导致最终的结果是蛇吞象般的悲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知足常乐。
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不要追
求过大的权力,要懂得适可而止,知道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底线。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心不足,最终蛇吞象般的悲剧。
不识人才的成语
不识人才的成语
摘要:
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成语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3.成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正文:
【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不识人才”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它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缺乏识别人才的能力,不能发现和重用有才能的人。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批评那些不能发现和任用人才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
【2】成语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不识人才”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齐景公在位。
齐景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决定选拔一位贤能之士来辅佐自己。
于是,他命令大臣们推荐人才。
一位名叫管仲的大臣向齐景公推荐了一个名叫鲍叔牙的人。
然而,齐景公认为鲍叔牙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要职。
管仲多次推荐,齐景公依然不为所动。
最后,管仲无奈地说:“国君不识人才,我无能为力。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不识人才”这个成语的典故。
【3】成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不识人才”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企业、政府
等各个领域,选拔和任用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识别和重用有才能的人,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实现目标。
对于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他们需要具备识别人才的能力,善于发掘和培养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识人才”的尴尬局面,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不识车轭_450字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不识车轭_450字不识车轭,形容一个人不识时务、不懂得进退,导致自己和他人陷入困境的典故。
车轭是古代交通工具车辕上的重要部件,用于控制车辕的方向和稳定,是车辕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识车轭就是不懂得控制车辕,会导致车子失控、行进不顺畅。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要举行盛大的宴会,宴会上将有许多美味佳肴供宾客享用。
为了让宴会更加丰富,国君还下令放出一头凶猛的大虫(类似于蛇),让它吞食宴会上的食物,用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威严。
范睢是当时齐国的一位重臣,他对这个主意表示看法异议,认为这样的表演会带来很大的危险,并且会给国家留下负面的印象,建议国君不要如此。
国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执意要这样做。
宴会开始后,大虫被放出,它凶猛地爬行在宴会上,吃掉了大量的美食。
范睢见状非常担心,他知道如果大虫爬到国君的座位上,可能会出现危险。
于是,他急忙上前劝国君撤离座位,躲避大虫的攻击。
国君却因为太过贪婪和执拗,不愿离开自己的座位,认为大虫只会吃宴会上的食物,不会对他造成危险。
范睢再三劝阻无果,只好退到一旁观察局势。
不久,大虫张开巨口,向国君扑去。
国君意识到了危险,却不知怎样躲避。
身边有人提醒他躲在车轭下才能躲避大虫的攻击,但国君却不识车轭,不知道车轭是什么。
国君被大虫吞食,惨死在宴会上。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不识车轭是一个人不懂得进退、不了解自己环境和处境,导致自己和他人陷入困境的原因。
范睢在这个典故中被描绘为一个明智和担责任的人,他知道国君的决定会带来风险,但是国君因为贪婪和执拗的个性,不愿意听从他的建议,结果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这个典故对于我们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启示。
我们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要学会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车轭,即要认清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力,懂得进退和把握时机。
不能盲目执着于自己的主张,而忽视了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才能避免陷入困境和灾祸。
"不识车轭"这个典故不仅告诉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也教育我们要谦虚谨慎,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乌合之众_成语故事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成语故事-乌合之众
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
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
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
这时,耿龠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
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定能获胜。
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 释义:“乌合之众”为贬意成语,比喻没有组织,像一群暂时聚合的乌鸦。
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
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出自于战国的历史典故有很多,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铁关于战国的历史典故10则,欢迎阅读了解!1、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
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
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
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
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
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
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
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2、呆若木鸡《庄子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
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小学语文成语解释及造句:不识大体.doc
2019小学语文成语解释及造句:不识大体【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
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近义词:目光如豆鼠目寸光反义词:顾全大局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相似词:识大体不打不相识大体大体上不识不识字不识时务不识好歹1.做人做事不识大体是要犯错误的。
2.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弄得大家乱轰轰的,太不识大体了!3.他很不识大体,经常在宴席上喧宾夺主,抢尽主人的风采。
4.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
5.读了那么多书,怎能说出这般不识大体的话来。
6.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7.乔治在追悼会上说笑话,大家都认为他太不识大体了。
8.为成就大事,区区小辱有何不能承受?尔等若如此不识大体,就当某看错了你们!9.我虽然是没心没肺的浑人一个,却也不是不识大体。
10.帮主,这等不识大体的叛徒,不必再跟他多费唇舌,按照叛逆犯上的帮规处刑便了。
11.前生的自己却已成了不识大体、心肠狠毒的“先妻”。
12.但是,如果王舒不识大体、顾大局,敢对我有何不轨,那可就不要怪我不客气,破坏了王家的和谐。
13.青霞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她也知道留在这里多一刻,就多一分危险,所以妹妹给了一个台阶她,便顺着这个台阶下来。
14.好了好了,幂幂,姐姐知道你不是这种不识大体的人,你且说说,楼下这个骗子怎么骗的你?15.或许对于这些不识大体,整天劳作的渔民来说,真正能激起他们反抗的除了海神和肚子,其他的都不重要。
16.她也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女人,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没有再耍她哪小性子。
17.她这样显得钟离梓瑜无事生事端,不识大体,可谁都明白,柳姨娘是个面热心冷的主儿。
18.惟有那不识大体的袁公路老实得过了头,自家爆料想当皇帝,结果被一群闷在心里口难开的诸侯给一起鄙视了,最后郁闷而死。
19.这人脑浊不识大体,司官不要见怪。
20.周怜儿也不是那种不识大体之人,虽说受到惊下,闻言也点头。
21.不识大体,不知进退姜无水越来越令他们讨厌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很多俗语都已脱离了最初的本意。
比如“明哲保身”这个词就是一个贬义词:如今这个词被用来批判那种为保全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原则的自私自利行为。
然而“明哲保身”这个词最早出自于《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
显然这个词最早其实是一个褒义词,因此曾长期被人们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愚不可及”一词如今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愚蠢得不可救药。
其实这个词出自《论语·公冶长》中的“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的本意是: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时就表现得很愚笨。
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
他表现智慧的行为是其他人也能做到的,可他表现愚笨的行为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由此可见“愚不可及”的本意倒是有些近似于“大智若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用表面的愚笨隐藏自己的智慧。
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俗语典故中“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蛇才多大,可象有多大。
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巨蟒说能吞人倒有可能,可如果说能吞象得是多大一条蛇啊?即使是目前人类已发现过的最大的远古蛇类泰坦蟒平均体重也只有1吨左右。
1吨重大小的泰坦蟒要吞食平均体重在5吨以上的大象估计也够呛。
要说泰坦蟒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象或许倒是有可能,不过这种巨大的蛇类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
换句话说古人是绝不可能见到泰坦蟒吞食小象并将其记录在案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相当有限:泰坦蟒只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蛇类,可这并不能证明世界上就不存在可能比泰坦蟒更大的蛇类。
会不会有比泰坦蟒更大的能吞食大象的蛇类曾生存于这个星球上呢?这种蛇类所生存的时代会不会与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有交集呢?会不会有亲眼见到蛇吞象这种现象的人将其记录在案呢?《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曾记载过一个“巴蛇吞象”的典故:"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反唇相讥的成语故事
反唇相讥的成语故事
反唇相讥解释: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反唇相讥典故:汉朝《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战国七雄中,秦国起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
他下定决心要发奋图强,使秦国强大起来,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谁能使秦国强大,就封谁做官。
”
商鞍是战国时期出身于卫国宗室的少年才俊,刚开始在魏国任职,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总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
他听到秦孝公招贤纳士的消息,就来到秦国。
通过秦孝公亲信的引荐,得到了秦孝公的'接见商鞍的治国理论引起了秦孝公浓厚的兴趣,他们越聊越投机,一连聊了好几天。
从此,商较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商鞍的变法运动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商鞍变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力行法制,主张轻罪重判,刑罚严酷。
他首开连坐的法律先河,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伍,十户为什,户与户之间相互监视,彼此检举,以达到对人民的控制。
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君王统治,但是却背离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喷,造成邻里甚至父母、子女、婆媳、姑嫂之间关系不和。
常常为很小的利害发生争吵、苛责。
即“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相稽。
”后讹变为“反唇相讥。
”。
不识人才的成语
不识人才的成语
【实用版】
目录
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不识人才的成语故事
3.成语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正文
【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不识人才的成语”这个短语并不是一个成语,而是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擅长发现和识别人才的一种状态。
在古代,有很多成语都和人才有关,比如“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等等,这些都是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和认可。
【不识人才的成语故事】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不识人才的,故事的主角是古代的皇帝唐太宗。
据说,在唐太宗的时期,有一位名叫魏征的大臣,他非常有才华和能力,但是唐太宗一开始并没有发现他的才能。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你为什么总是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重用?”魏征回答说:“我没有其他本事,只是因为您总是不识人才,所以我才能
得到重用。
”这句话让唐太宗深感震撼,他意识到自己在识人方面存在问题,于是开始更加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
【成语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不识人才”的成语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有才华和能力,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用,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其次,它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识人用人的能力,否则就会错失人才,影响团队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识人用人,不仅要发掘和培养自己的
才能,也要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适当的认可和支持。
关于大臣的贬义成语
关于大臣的贬义成语
1.众矢之的:指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形容某人深陷困境。
2. 罪魁祸首:指罪恶的根源或主犯,形容某人罪责重大。
3. 狼心狗肺:形容某人冷酷无情,心肠残忍。
4. 狐假虎威:指以假象来吓唬人,形容某人虚张声势。
5. 祸水东引:指某人带来麻烦和灾难,形容其无益于局势。
6. 食言而肥:形容某人信口许诺,却不实践承诺。
7. 一手遮天:指某人能力极强,能够掩盖真相,形容其势力庞大。
8. 狗急跳墙:指处于绝境之中,不顾一切求生存,形容某人不择手段。
9. 满腹经纶:指某人富有经验和才智,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
10. 祸不单行:指某人引来的祸事一发不可收拾,形容其糟糕的处境。
- 1 -。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为啥被评价为目光短浅、志大才疏!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为啥被评价为目光短浅、志大才疏!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和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作为战国末期顶尖人才的四人,为了对抗秦国的强横霸权,他们在列国间纵横捭阖赢得好大名声!而剥开这金玉其外的包装,平原君却只能得到后世史学家一个目光短浅,不识大体的评价……战国四公子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动不动就是门下有几千个小弟。
然而有的人是真的求贤若渴,而有的人却更在乎富贵地位。
平原君就被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给鄙视了。
著名的“窃符救赵”发生后,信陵君就暂居赵国。
在赵国信陵君魏无忌听说混迹在赌徒中的毛公和酒馆伙计薛公有才有德,便立马前去拜访与二人交往,三人相识非常愉快。
平原君听到了这件事,就对他的夫人说:“原本听说你弟弟魏公子是一个大贤士,可是现在他却和赌徒酒馆伙计混在一起,看来他也是一个无知的人!”魏无忌听说后长叹一声说:“平原君和别人交往也只是显摆他的富贵啊,并不是真的求取贤才,我早就听说了这二人的贤名,所以与他们交往,平原君却认为是耻辱?”说完就准备离开。
此事发生之后原本平原君门下一半门客都去追随了魏公子。
平原君看不起地位低下的人这也仅仅是其私德有亏,而另有一件事却因其目光的短浅,不光给其留下了目浅的名声,更是绝了国家的未来,祸国殃民匪浅。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的野王,野王被打下来之后,韩国的上党郡就变成了一块飞地,孤悬于本国之外。
上党郡却不愿投降秦国就对赵国抛出了橄榄枝,上党太守派使者对赵王奉上了降表。
然而这却给了赵国一个难题,到底要不要接受?赵王很眼热就问计于平阳君赵豹,平阳君给赵王泼了一盆冷水,认为接受了上党郡就会交恶于秦国,秦国很强大,会有大祸。
但是就这么放弃赵王又不甘心,他又问计于赵胜和赵禹。
他俩都认为不要白不要,平时用兵百万,打个几年都不一定能拿下一座城池,现在坐在家里就有现成的十七座城池,这么好的机会不要白不要!听了他俩的话后,赵王就下令接收了上党郡,并且大大奖赏了投降过来的官吏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 昏’ , 平 原君 贪 冯 亭 邪 说 , 使 赵 陷长 平 兵 四 十余 万 众 . 邯郸 几
亡 。” 利令 智 昏一词最 初也 是用 来批 判 平原 君 的 , 其 大意 是乱 世
帅哥 听信 一个 名 叫冯 亭之 人 的邪 说 .害得 赵 国在 长平 损失 了四
秦 国, 秦 国不被 激怒 。 长 平之 战 自然 不会 发生 , 赵 国 国力未损 , 天 下 后来 就未 必归 于赢 政 了
迂腐 之见 ! 秦 国拼 死拼 活地 攻打 韩 国是 为 了什 么? 还 不是 为
了获取 上党 , 以取得 攻打 最强 对手赵 国的制 高点 。 可见 不识 大体
三公 子联 手御 秦
秦 国以惨重 代 价在 长平击 败 赵 国 , 占有 上党 全境 , 三年 后 又 倾巢 而 出 . 发 大军 攻打 赵 国都 城 邯郸 。 企 图一举 将 这个 最强 对 手
既然 冯 亭 主 动投 降 , 那 就 赶 紧 收地 啊 ; 但 若 收 了上 党 , 必 然
会 惹 恼秦 国 , 一 场大 战将 不可 避免 。赵孝 成 王有 心去 收 , 却 又 差 些胆 量 。 便 先找 了平 阳君 商量 。平 阳君 十分惧 怕 惹恼 秦 国 , 给 出
的建 议 是别 理冯亭 , 将上 党送 给秦 国 , 做 个顺 水人 情 。
具体 到 当时 的战略 态势 . 上党 若 归 了秦 国 . 那赵 国不仅 面 临
秦 国南北 两 面夹击 的危 险 .都城 邯 郸更 是 直接 暴露 于秦 国 的刀
剑之 下 ; 反之 , 若上 党归 了赵 国 , 则 可 以对 秦 国形 成夹 击之 势 , 进
可攻 、 退 可守 。 为邯 郸取 得一 有力 屏 障 。
座。
这次 投降 非 同小可 . 并 非是 投 降 城池 数量 多 . 而是 因为这个
上党 . 是 关乎 赵秦 战争 的战略要 地 。 上党 位 于今天 山西 省 的东南
部, 是 由群 山包 围起来 的一 块 高地 , 东 为太行 山 , 西 南 为王 屋 山 、
中条 山 , 西 为太岳 山脉 , 北为 五 云 山等 。 其 位据 中原 要地 , 地 势 险 要, 自古 以来 就是 兵 家必争 之地 , 被称 为 “ 天 下之脊 ” 。
影 响 力
其 中尤 以平原 君为最 。 此 君乃 是赫 赫威 名 的赵武灵 王之 子 . 赵 惠文 王之 弟 , 赵孝 成 王 的叔 叔 , 长 时 间 担任 赵 国相 国 . 实 际 上
4 0 领导 交萃 2 0 1 5 5◆下◆
总揽 赵 国军 政大权 。 由于 当时 战 国七 雄 之 中 , 能和秦 国抗 衡 的只
赵 国在这 场规 模惊 人 的长平 之 战 中惨 败 .史 书称 有 四十余 万 降
卒被 坑杀 . 导 致 国力一 蹶不 振 . 因此 司马迁 认 为平 原君 是 最大 的
罪 人— — 不识 大体 . 利令智 昏 。
按 照 司马迁 的意思 , 应该 听平 阳君 的 . 将 上 党这个 “ 利” 送 给
十万 大军 . 连都 城邯郸 都差 点赔 进去
平原 君果 真如 此吗 ?
上 党 之 争
战 国末期 . 人 才市 场高 度发 达 . 各 国都 出现 了大量 “ 收养 ” 人
才 的大 贵族 , 其 中最 出名 的便是 齐 国孟 尝君 、 楚 国春 申君 、 魏国
信 陵君 和赵 国平原 君 。 这 四位 公子 “ 收养 ” 的人才 有两 三千 名 , 而 且 由于身 份特 殊— — 都 是皇 亲 国戚 .因此对 国运 具有 非 常大 的
有赵国. 因此平 原君 的表 现好 坏 , 实 际上 就决 定 了赵 国 国运 的好
坏. 进 而 决定 了天 下 的大势— — 要 是他 乱来 , 那 赵 国很快 秦 国提前 统 一 。 而赵 国灭 亡于平 原 君死 后三 十 一年 。 仅此 一 点便 可推 知 , 平
原 君 没有乱 来 。那 司马迁 为 什 么说 他 “ 未 睹大 体 ” 、 “ 利令 智 昏”
呢? 因为一 个兵 家要 地—— 上 党 。 .
秦 昭 王 四十五年 ( 公元 前 2 6 2年 ) , 秦 国攻 打韩 国上党 , 招 架
不 住 的韩 国命令 上 党郡 守冯亭 向秦 国投 降 。 冯亭 也确 实投 降 了 , 但 投 降 的对 象却 不是 秦 国 .而是 赵 国 .投 降 的城池 则 多达 十七
的, 根 本就 不是 平原 君 , 他也 并 非利 令智 昏。若 上党 真被 直接 送
给 了秦 国 。 估计 赵 国很快 就会 被秦 国给灭 了 。 再说 . 虽然 赵 国在长 平一 战 中惨败 , 秦 国付 出 的代 价也 是极 其 高 昂 。据 司马 迁所 撰《 史记 》 记载 , 长平 之 战秦 军 战死过 半 , 国 内为之 一空 若平 原君 不 收上党 , 只怕秦 国至多损 失 十分之 一 的 兵力 。 就 能从上 党 出发攻 下邯 郸 了 。
2 0 1 5 . 5◆ 下 ◆ 领 导 文 萃 41
这种 有些 屈膝 称 臣味道 的策 略 。 显 然不 合 赵孝 成王 的心 意 . 随后 他又 问 了平原 君 。平原 君则 极力 主 张收 了上 党 , 称 之 为“ 大 利” . 并成 为收 地 的负责人 秦 国果然 大怒 . 派大军 进攻 赵军 驻守 的上 党长 平地 区 。 由于
不识大体
一
个贬 义成语 背后 的战 国传 奇
口 匡济
不识 大体 这 个 成 语 是 用 来 批 判 某 些 见 识 不 足 之 人 的贬 义 词 ,而 事 实 上 这 也 是 其 出处 的 意 思—— 司 马 迁 评 价 平 原 君 : “ 平原君 。 翩翩 浊世 之佳公 子也 . 然未 睹大 体 。” 似乎 是 嫌 “ 未 睹大 体 ” 还 不够 力 度 . 意犹 未 尽 的 司 马迁 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