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总括地计算;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学概括地说统计就是用数字作为语言表述事实。
它有三层含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统计资料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或科学技术内容的统计数字和相联系的文字分析报告。
3统计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
3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为什么?)。
P8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统计的基本问题1.统计的作用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P4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综合性)具体性3.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对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分类目录、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分析要求及有关组织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整体规划。
5、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所确定的统计指标,把研究对象中各总体单位的某些必须了解的特征记录下来。
6、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将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科学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清晰地反映研究总体的综合特征。
7、统计分析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根据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1、总体: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简言之总体是同质个体所组成的整体。
统计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1 - 15
三、统计的应用领域
统计学
STATISTICS
经济学
医学
管理学
统计学
工程学
社会学
1 - 16
…
统计的应用领域
统计学
STATISTICS
actuarial work (精算) agriculture (农业) animal science (动物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rchaeology (考古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election forecasting and projection (选举预测和策划) engineering (工程)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finance (金融)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渔业研究) gambling (赌博) genetics (遗传学) geography (地理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1 - 26
二、参数与统计量
统计学
STATISTICS
(一)参数(parameter) 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测度值,称为参数。参数是研究想要 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我们通常所关心的参数通常有总体平均数、标准差、总体 比例等。在统计学中,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例如 总体平均数用µ(mu)表示,总体标准差用σ (sigma)表示, 总体比例用π (pai)表示。 由于总体数据通常是不知道的,所以参数是一个未知的常数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进行抽样,根据样本计算出某些值去估 计总体参数。
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统计系
郑珍远
2007年7月
※
第一章统计学绪论
※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 第三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 第四章 统计指数
※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 第六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
第七章 统计假设检验
第八章 列联分析 ※ 第九章 方差分析 ※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1.1 统计无时不有
封建社会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 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就曾指出:“不明于计数而欲 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 数不可”。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也指出:“欲强国,不知 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 秦汉有地方田亩和户口资料的记载;唐宋有计口授田和 田亩鱼鳞册土地调查制度;明清则有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保甲 制度等等。 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宗教 思想的阻挠、思维方式的局限和计算技术的笨拙,统计只在 有限的范围内应用,统计发展极其缓慢。
1.1.1 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的广泛发展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世纪,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商业、航运、海关、外贸、交通、工业、 农业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生产 发展的需要,统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国家管理领域扩 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工业、农业、商业、 外贸、银行、保险、交通、邮电、海关、文教卫生等专业 统计,积累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统计 工作的广泛发展,不仅提出了创立统计科学的要求,而且也 为统计科学的创立准备了社会条件。
1.1.1 1.1.2 1.1.3 1.1.4
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无处不在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1.1 统计无时不有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第1章 绪论

劳动 作用于 劳动
资料
对象
管理费用
生产出
工业 产品
产量 质量 品种
销售 销 售 量
销售费用
价值形 成过程
工资 福利
V
折旧
+
费等
+
C2
产品制造成本 C1+C2+V
材料 费用
C1
利润 税金
M
工业总产值 C1+C2+V+M 实
现 M
财务费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金周转 过程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统计研究 对象的特点
数量性
总体性
具体性
变异性 10
数量性: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的特征。 包括:(1) 数量多少;
(2) 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3) 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总体性:由许多各不相同的个别事物组成的具有某 一共同特征的整体。
具体性:客观存在的数量。即具体事物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 有具体实物内容或计量单位的数据,不是抽象的量。
15
1.4.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总体、单位与样本 2.变量与统计标志 3.指标与指标体系
16
1. 总体、单位与样本
总体(统计总体的简称) :
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 事物构成的整体。
单位(总体单位的简称):
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也称为个体。
样本 : 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总体单位(个体)的集合 。
17
总体的特性
同质性
变异性
大量性
第一章统计学绪论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初步定性认识)感性认识 2、统计调查(初步定量认识) 3、统计整理(深入定量认识) 4、统计分析(深入定性认识)理性认识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四、统计总体的主要特点
1、同质性 2、大量性 3、差异性(变异性)
第四节 我国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组织形式
例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认识目的:
1.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2.研究某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例2 可变标志与不变标志
统计总体: 全国全民所有制大型机械工业企业
复习思考题
C、数理统计学派
二、统计学的学科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统计方法和统计方法论的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科学,它实际上是作为统计科学体系而 存在的。统计学原理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基础,而各种应用 统计学则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各个分支。
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计质 又计量) 人口、教育、金融等 — 自然技术统计学(计量 不计质) 天文、地质、生物、医 学等 —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6.试说明标志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1、统计的涵义(1)、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①原始资料: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②次级资料: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3)、统计学:是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特点:①数量性:统计研究过程是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②总体性: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具体性:统计所研究对象的数量是具体的量④社会性:统计研究的数量是是社会现象的数量3、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①统计设计:指标体系设计、统计分组等(定性认识)②统计调查:收集原始资料(定量认识的开始)③统计整理:分类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定量认识)④统计分析:研究分析,揭示现象规律(定性认识)4、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①大量观察法:对要研究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
可使现象中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相互抵消,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数理根据:大数规律,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其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②统计分组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现象的总体特征,将调查收到的大量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别。
使组内的单位具有相对的同质性,组间的单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适用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③综合指标法:用统计指标概括和分析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
总体的前提条件:总体的同质性。
④统计模型法:是将客观现象的统计资料配合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反映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揭示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
统计学导论 第一章 绪论

古典统计学时期
政治算术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
第(W.petty,1623~1670) (第一次估算了英国
1660年的国民收入)和格朗特( J.Graunt,1620~1670)。威廉·配第的代表著
作是《政治算术》,格朗特的代表作《对死 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W.petty主张通过数量的表达,用数字来说话 ,并开始用朴素的图表来概括数字资料,马克 思称其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的 创始人。
近代统计学时期
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 G.L.E.Engel,1821~1896)和梅尔( C.G.V.Mayer,1841~1925)。
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 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 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和相 互关系。
现代统计学时期
首先提出来的,所以被人称为:
“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近代统计学时期
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比利时凯特勒( L.A.J.Quetelet,1796~1874)。还有高 尔顿、皮尔逊、奈曼、费歇、鲍莱等人。
凯特勒的重要贡献在:把古典概率引入统计 ,提高了统计计量上的准确性,使统计学 产生了质的飞跃,为近代统计学奠定了基 础。被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到了17世纪,统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 得到广泛的发展,加上数学及其他科学的影 响,统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后发展为方 法论科学)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
古典统计学 近代统计学 现代统计学
政治算术学派 记述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现代数理统计学派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欧学 作 洲始 为 。于 一
统计学课程1绪论

引言
STAT
良好的统计训练可以使人有较强的分寸感
统计训练使人的豁达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对人 的分寸感的培养。
统计注意研究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注意研究事物 的数量规律。统计是用数据说话的,不能是空穴来风, 得出的认识通常有方法依据和信息支持,八九不离十, 比起单纯的理论说教,能给人以更实在的感受,分寸感 强。
[例] 2004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 516.9万个。
注:和纯数学的区别
纯数学:1+1=2; 统计学:1人+1人=2人
绪论 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STAT
(四)社会性(阶级性)
[例] 统计客体
资料
统计主体
A制药厂 产值 B税务局
C乡镇 亩产量 D统计局
结论:统计是一种工具,社会各阶层均可使用,不可避 免地代表自己的利益。为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 性,必须摒弃自己的阶级性。
例:对200名顾客的调查显示,他们对某种产品的满意程度 如图
不喜欢
喜欢但不会购买
喜欢并会购买
0%
10%
20%
30%
40%
50%
60%
绪论 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STAT
(二)推断统计
本章难点:
统计学常用的三对基本概念
STAT
绪论 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STAT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在夏禹时代(公元前2250多年),就篡编有禹贡九州 篇,依山川土质,人口物产,贡赋多寡。 古埃及在公元前3050年,为建造金字塔而征集建筑费用, 乃对全国人口与财产进行普查,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统 计数字。 瑞典的国民统计
统计学的种类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统计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词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作。
没有统计⼯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是⼀门⽅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特征:同质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的为纽带⽽相互联系的⼀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第⼀,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字回答)。
⼆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的⽽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当人们研发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应该怎样评价该新药的疗效?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比较。
通常将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两个组,一组服用该新药,另一组服用对照药物,观测并记录两种药物的疗效,最后统计分析该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试验。
其中,统计学扮演什么角色?在这个临床试验中有诸多问题需要回答:需要多少名患者参加试验?如何随机地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哪些措施可以保证两组患者除了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外,其他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两组的分布是一致的?如果分布不一致,如何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分离出药物因素的效应?应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反映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怎样测量这些指标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控制临床试验的误差?如果两组疗效存在一定差别,怎样比较两个药物的疗效到底是否存在差别?换言之,我们需要了解这种差别是机会造成的,还是真实存在的?统计学可以回答上述问题。
我们再看另一种情形,假定为了解一个城市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现状,通常的做法是在这个城市调查一部分个体,利用这一部分个体的高血压病患病状况来反映整个城市的患病状况。
那么,如何在这个城市选取这一部分个体?因为只有这部分个体能够很好地代表整个城市人群,用这种部分推论全体的做法才是准确的。
此外,需要选取多少人进行调查?如何保证收集到的资料是准确和可靠的,又如何评价这种准确性和可靠性?几百人的血压值(如收缩压值)各不相同,看上去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如何描述高血压病的患病状况,如何才能推论到整个城市人群?我们对于这种推论的正确性抱有多大的信心?统计学也可以回答上述问题。
每个人的血压都不一样,每个高血压病患者对同一种药物治疗的反应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和不确定性。
个体差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体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机体反应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同样千差万别。
在统计学中,我们将这种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
统计学概论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现代统计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抽象的数量为研究对 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理论 统计学。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的 应用统计学。
经 济 学 社 会 学 教 育 学 其 他 社 科 其 他 社 科 统 计 物 理 学 生 物 学 医 学 其 他 理 工 农 其 他 理 工 农 统 计
一个总体至少要有一个不变标志,才能够使各单位结合成 一个总体。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的基础。 作为总体,同时必须存在变异标志,这表示所研究的现象 在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异,才需要进行统计研究。 例 要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 志的有( ) A 产业分类 B 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 D 所有制
统计学概论
曾五一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1 2 3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 第二节 统计学发展的历史和统计学的种类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
一、关于统计的含义
所谓统计,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 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 一种有力工具。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一)数量性。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二)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 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 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A 全国所有的居民户 C 各省市自治区
B 全国的住宅 D 某一居民户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根据研 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 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总体和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随研究目的不同,总 体范围不同而变化。同一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为总 体,但在另一情况下又可能变成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工作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如何判断药物的疗效?(假设检验) 体育彩票能否中奖?(概率论) 子女为什么象父母,其强度有多大? (相关与回归)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概念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表述的科学。
数理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统计资料类型:
资料类型 变量类型 示例
统计指标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数值变量
无序分类 变量
人体身高 170cm 168cm 171cm
性别 男 女
平均数, 标准差
率,比, 构成比
t,Z,F,直线相关 与回归
卡方检验,Z 检验
等级资料
有序分类 变量
治疗效果 构成比 痊愈 好统转计学第一章绪论 无效
一年有里序分的类新变生量儿:数疗等效(。好、中、差)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变量的类型
变量转化:变量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连续型
有序
分类
二分类
离散型变量常常通过适当的变换或连续性校正
后借用连续型变量或有序变量的方法来分析。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变量的类型
例:一组2040岁成年人的血压(舒张压)
疗效
人数
按摩乐口服 液
山楂精降脂 片
合计
秩次范 围
平均秩 次
按摩乐口
液
(1) (2)
(3) (4) (5) (6) (7)=(2
无效
17
70
87 1-87
44
748
有效
25
13
38 88-125 106.5
2662
显效
27
37
64
126- 189
157.5
4252
合计
69 统计学第1一20章绪论 189
秩和检验
例1.2: 某地1986年120名8岁男孩身高均数为 =123.02cm ,标准差为=4.79cm,试估计该地 8岁男孩身高在130cm以上者占该地8岁男孩总 数的百分比?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同质与变异
例:研究某地2005年活产婴儿的出生体重。
同质性: 研究对象具有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变异:同一总体内的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 例1.2 :
★ 德国(1960年代初),药物酞胺哌啶酮(又称反应停) 事件(曾引起一次胎儿畸形(四肢体短缺)的暴发,经过 研究发现危险因素是反应停)。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例1.3: 某地1986年120名8岁男孩身高均数 为=123.02cm ,标准差为=4.79cm,试估 计该地8岁男孩身高在130cm以上者占该地8 岁男孩总数的百分比?
变量的类型
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
◆◆数分值类变变量量::
通通过过测确定定每每个个观观察察单单位位的某的项某特项征特的征性的质
大或小类得别到得的到的数数据据。,有例度如量,职衡业单、位性。别等
连包续括型:变无量序分:类如变,量血:压多、分类身变高量、(体血重型等) 。 离散型变量:二如分,类一变月量中(性的别手)术病人数,
• 有学者提出了“环境激素”学说,即 人类越来越多的暴露于环境中有人体 激素样作用、对人体内分泌起干扰作 用的化学污染物质。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 例1.1 北京大学一个课题组欲研究人们经常食用的
一种食品是否含有雌激素,是否对小鼠有 雌激素作用。
统计学设计: 1.需要多少大鼠?2.如何分组? 3.如何设立对照?4.是否使用盲法? 5.选用何种指标表示雌激素作用? 6.选用何种统计方统法计学?第一章绪论
例1.2: 某地1986年120名8岁男孩身高均数为 =123.02cm ,标准差为=4.79cm,试估计该地 8岁男孩身高在130cm以上者占该地8岁男孩Fra bibliotek 数的百分比?
变量:身高
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测量或观察,该项特征
就称为变量。被观察单位的该项特征值为变量值。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资等 料级
<8 低血压 8 正常血压 12 轻度高血压 15 中度高血压 17 重度高血压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以12kPa(90mmHg)为界分为正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常与异常两组,统计每组例数。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变量的类型
资料类型
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
无序分类变量 有序分类变量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等级资料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例1.5 某研究者欲评价新药按摩乐口服液治疗高 甘油三脂血症的疗效,将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189 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按摩乐口服液和山楂精降 脂片治疗,数据见表10-4,问两种药物治疗高甘油 三脂血症的疗效有无不同?
表 两种药物治疗高甘油三表脂10血-4症两 的种 疗药 效物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的疗效
卫生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医学领域 中的应用,是关于医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解释和表述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 例1.1 ★资料分析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的乳腺癌、男性
生殖系统癌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同时,男性的 精子数量和浓度有明显减少的倾向。
例如:研究某新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总体与样本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如:欲研究2009年厦门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情况 。 • 根据总体中观察单位数是否已知,分为:
有限总体: 有确定的时间、空间和有限个观察单位。 无限总体:没有确定的时间、空间限制,观察单位数为无限。
766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观察单位与变量 变量的类型 同质与变异 总体与样本 误差
概率与频率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观察单位与变量
例:欲观察某地2000年7岁正常儿童的身高。
观察单位:某地2000年每个7岁正常儿童
被观察或测量对象的最基本单位,也称个体,可以是一个人、
一个动物或一个采样点等。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二、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例1.4 某医师研究用兰芩口服液与银黄口服液治 疗慢性咽炎疗效有无差别,将病情相似的80名患 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两种药物治疗。
药物
兰芩口服液 银黄口服液
合计
有效 41 24 65
疗效
无效 4 11 15
合计
45 35 80
问题:这两种药物统的计疗学第效一章是绪论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