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九区稠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工特性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
表表1我国于我国于1983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原油性质低硫石蜡基低硫中间基环烷基馏分油代号snzndn残渣油代号bsznzdnz表表2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黏度牌号运动黏度范围40mm2s910赛氏通用黏度范围40s555960751315707410020229810615028321331512003842178196300556325629235065723023345009510744049660011012551057965012013555662575013515062569590016018074183412002002309271065表表3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运动黏度范围100mm2s1622黏度牌号赛氏通用黏度范围100s82107901202528120134125140263012514315030331431562002204145193211同时润滑矿物基础油又可以按黏度指数的大小分为超高黏度指数基础油uhvi很高黏度指数基础油vhvi高黏度指数基础油hvi中黏度指数基础油mvi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lvi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归纳
2011/7/20 张耀
1. 国外润滑油基础油发展趋势 ①热氧化安定性好 延长润滑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消耗量
②挥发性低 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③黏度指数高 黏指剂会降低润滑油氧化安定性
④低硫或无硫 硫同添加剂相互作用,并使添加剂配方难以优化
⑤黏度低 提高内燃机效率
⑥环境友好 降低芳烃含量
赛氏黏度
通 HVI 用 MVI 型
LVI
专 HVIW 用 HVIS 型
MVIW
MVIS
表 5 通用基础油标准和专用基础油标准

克拉玛依九9区齐古组稠油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克拉玛依九9区齐古组稠油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Vo . 4 No. Apr 2 2 13 2 . 01
编辑 部 网址 : t / ht / p:www. u bc m s wp x .o
文 章 编 号 :17 —5 8 (0 20 — 0 6 0 64 06 2 1 )2 0 8 — 5
中图分类号 :T 3 5 E 4
DO : 1.8 3 . s.6 4 0 62 1.20 2 I 036  ̄ i n 17 —58 .0 20 . 1 s 文 献 标 识码 : A

要 :克拉玛依 油田九 9区齐古组油藏 由于埋藏浅 , 地层胶结疏松 , 汽窜 出砂严重 , 影响 了油 井的 生产效果 。针 对
该油藏逐步进入 蒸汽吞吐的 中后 期 , 出程度高 , 采 油井高含水 , 产能低 , 边底水侵入 , 开采难度加大 , 产量递减加快 , 开 发效益 下降等现状 , 了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 , 为 选择 该油藏 有代表性 的井组, 用数值模拟方 法对其进行 下步开发 利 方案设计与指标预测 。数值模拟结果符合 油田开发 实际。研 究表 明: 克拉玛依 油田九 9区齐古组 油藏吞吐生产后 转连 续蒸汽驱对改善 生产效果 , 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提
克拉玛依九 9 区齐古组稠油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术
冯 国庆 郭 书 菊 郑 爱 萍 孙 术 汀 , , ,
1“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 南 石油大 学 , 西 四川 成 都 600 ; 150
2 中 国石 油新疆 油 田分公 司重油 公 司 , 疆 克拉 玛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0 ;3 中国石 油东 方地球 物理公 司装 备事业 部华北 作业 部 , 新 30 0 . 河北 任 丘 02 5 65 2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矿物油、合成油
和混合油组成。

随着工业的发展,润滑油基础油可以满足不同性能要
求的应用。

结合最新发展的技术,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已经发展到一
个更高的水平。

现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技术主要有精炼和加工技术。

精炼技术
可以有效地将原料油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完全去除,加工技术将去除
杂质后的原料油进行多种不同的步骤,以达到特定的技术要求。

经过不断改进,目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新型催化剂和技术的发展。

新型催化剂,如过氧乙酰脲类、聚磷酰胺类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料油的分解效率,更多地将原料油
转化为润滑油基础油。

此外,新型技术还可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生产
效率,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并使该产品更抗氧化、抗老化。

总的来说,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的发展将继续向着更高的效率
和成熟的技术持续前进,同时也将推动润滑油行业的发展。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研究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研究

中图分类号 : E 3 文献标识码 : 1 F B
克拉 玛 依 油 田九 区深 浅 电 阻率 负差 异 油 层 研 究①
苏维强 , 张廷 山 , 霍 进。 董 同武 , , 黄世伟 姜 照勇 ,
(.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 与环境 学院, 四川 成都 60 0  ̄2 中国石油新疆油 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 司, 150 . 新疆 克拉玛依 8 3 0 ) 4 0 0
异油层 平均 矿 化 度 69 . n L, 干 全 区平 均 地层 水矿 化 度 50 O  ̄/ 大
69 .n I 08 4g/ 。地层水矿化度 高 , l含量 高的水分布在 岩石孔 隙 C 中, 形成 了比较发达的导 电网络 , 致使 油气层 电阻率降低_ , 至 3甚 ] 出现深电阻率低 于浅电阻率 的情况 。可见 , 地层水矿化度 ; 深浅 电阻率 负差异 ; 油层 ; 影响 因素 ; 分布规律 ; 别方法 识 九 区南齐古组 Jq 次生 稠油油藏 由于具 有 比较特 殊 的地质 。。 特征 , 造成 四性关系不明 朗, 油水层解 释困难 , 在开发过程 中出现 了一个与基本原理 相抵触 的现 象 , 即发 现 了深 浅 电阻率 负差 异 油层 , 而且有些油层生产能力一直较好 , 9 8 3 , 如 5 I 井 通过试油和 生产动态分析 , 认为此井射开 的是负差异油层段 , 井从 2 0 该 0 3年 2 月生产 , 截止 2 0 年 8月 , 03 累计产油 4 6, 3 t平均 日产油 24 , . t而 且产量一直很稳定 , 含水率低 , 为 2 。电测特征 见图 1 仅 8 。
维普资讯
总 第 13 2 期
西 部探 矿工程
W ES - CH I A T N EXPI ORA'1 I0N N(I E 、 E N ERI NG

克拉玛依六九区产液剖面测试

克拉玛依六九区产液剖面测试

1.概况 (1)1.1地质概况 (1)1.2开发简况 (2)1.3常用监测技术的概况 (3)2.六、九区浅层稠油油藏常用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 (3)2.1常规温度、压力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 (3)2.2 TPS—9000型吸汽剖面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 (4)2.2.1九5J230区TPS-9000吸汽剖面测试 (5)2.2.2九6区TPS-9000吸汽剖面测试 (5)2.2.3 九7+8区TPS-9000吸汽剖面测试 (5)2.2.4 九9区TPS-9000吸汽剖面测试 (6)2.2.5六东区TPS-9000吸汽剖面测试 (6)2.3五参数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 (6)2.3.1九5J230区产液剖面测试 (7)2.2.2九6区产液剖面测试 (7)2.2.3 九7+8区产液剖面测试 (7)2.2.4 九9区产液剖面测试 (7)2.2.5六东区产液剖面测试 (7)3. 六、九区浅层稠油油藏温度压力测试技术应用分析 (7)3.1 常规温度压力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7)3.2 TPS—9000型吸汽剖面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8)3.2.1九5J230井区95722井TPS—9000型吸汽剖面测试分析 (8)3.2.2九7井区970010井TPS—9000型吸汽剖面测试分析 (9)3.3五参数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12)3.3.1九5J230井区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12)3.3.2九6井区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15)3.3.3九9井区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六东井区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烷基油的特点及市场分析[1]

环烷基油的特点及市场分析[1]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4t绍了环烷基原油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和特点,委内瑞拉、美国、英国北海等国环烷基原油资源的地理位置, 同时也叙述了我国辽河、大港、新疆和渤海湾等地的原油资源情况,特别是在克拉玛依地区的分布和原油特点。 介绍了环烷基原油的资源特点和物化性质等,并与石蜡基原油作了对比。预测了环烷基基础油的未来市场情况。 关键词:环烷基油;特点:市场分析
从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来看其润滑油馏分的化学组成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直链石蜡烃少凝点较低低倾点低残炭溶解性优异热稳定性好析气性好是生产电气用油冷冻机油的良好原?同时也适宜于生产白油化妆品用油以及金属加工油润滑脂液压油等特殊工艺用油
2008中国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论文专辑
环烷基油的特点及市场分析
陈文燕,牛春革,聂艳
140
t/a,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环烷基基础油消费市场。表6列出了2007年世界环烷基基础油生产
能力统计。
表6
2007年世界环烷基基础油生产能力统计
从表6可以看出,2007年Nynas公司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环烷基基础油生产商,而美国三个生产商 的生产能力总和已经超过150万t,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的生产能力总和为105万t,2005年生产 能力为70万t,两年内增加了50%。日本和巴西的生产能力较小。 3.2环烷基基础油未来市场预测
作者简介: 陈文燕(1971一),女,高级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化1二学院化工工艺专业。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炼油化工信息 情报研究,已公开发表文章10余篇。
68
环烷基油的特点及市场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陈文燕, 牛春革, 聂艳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克拉玛依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综合评价

克拉玛依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综合评价

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现以优质的新疆九区环 烷基稠油为原料, 采用丙烷脱沥青调合工艺生产的 道路沥青能够满足交通部 J TJ 052—93 (重交沥 青) 和 GB 15180—92 (高等级沥青) 的标准要求, 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和优良的路用性能。
1 原料性质 表 1 中列出的几种稠油是目前国内加工生产
1112 1510 1719 013
214 2010 0174 0122
2611 4213 < 011 3140
2510 0192
2111 210
表 2 列出九区稠油的丙烷脱沥青和减压渣油
从表 3 可以看出, 克石化厂生产的道路沥青产
性质。从表 2 看出丙烷脱沥青和减压渣油具有蜡含 品 15℃延度均大于 150 cm , 10℃延度基本大于
运动粘度 mm 2·s- 1
氮含量, %
100℃
5011
残炭, %
50℃
40116 11210 6 65613 63719 33317 金属含量 Λg·g- 1
酸值 (KO H ) m g·g- 1 4133
714
210 铁
凝固点 ℃
- 2110 - 15 14
-2

蜡含量, %
1121 3197 316 516 419 铜
度、抗老化性、蜡含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与国内 21213 蜡含量
外沥青产品质量对比。表 5 列出克石化厂道路沥青
克 石 化 厂 道 路 沥 青 产 品 蜡 含 量 为 115%~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418 3716 1715 0136

稠油开采技术

稠油开采技术

辽河高升 0.94-0.96 新疆风城 0.9656 Athabasca 1.015 加拿大 Cold Lake 0.994 Peace River 1.026 Jobo 1.02 委内瑞拉 Laguna 0.989 美国 Tar Sand Triangle 0.92 马达加斯加 Remolanga 0.99
7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稠油油藏概述 1.1、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1.1.2 稠油的分类标准
中国稠油分类标准表(刘文章)
稠油分类 类别 名称 I I-1 普通稠油 亚类 I-2 II 特稠油 超稠油 III (天然沥青) 主要指标 粘度(mPa· s) 50 (或100)~10000 50①~150① 150①~10000 10000~50000 >50000
1、稠油的一般特性 ④ 稠油中含有稀有金属
⑤ 稠油中石腊含量一般比较少
⑥ 同一稠油藏,原油性质在垂向上和平面上大多具有一
定差异
⑦ 稠油的粘度对温度很敏感,随着温度增加稠油粘度急 剧下降
10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稠油油藏概述 1.1、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1.1.3 稠油的特征
1、稠油的一般特性
1、稠油的一般特性 ① 稠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高,轻质组分少
中国主要稠油油藏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一般仅10%左右,而 沥青和胶质含量一般在25-50%之间
② 稠油粘度随原油密度增加而增加 ③ 稠油中的S、O、N等原子含量较多
9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稠油油藏概述 1.1、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1.1.3 稠油的特征
油。 国际上称稠油为重质原油(Heavy Oil),对粘度极高的重油称 为沥青(Bitumen)或沥青砂油(Tar Sand Oil)。 由于国际上原油价格是按质论价的,相对密度大的原油轻质馏分 少,价格低,因此传统方法对重质原油的分类是采用相对粘度或API 重度来表征。

克拉玛依油田九8区稠油防砂配套技术应用

克拉玛依油田九8区稠油防砂配套技术应用
1 防砂 配套技 术 的应 用 针对 稠油 出砂 油藏 防砂 中存 在 的易造 成 油层
伤 害 、防砂 管堵 塞 、成功 率低 问题 ,经 调研 与论 证 , 确 定 了 以油层 保护 、油层 处 理 、防砂工 艺改 进 等为 研究 重 点 ,初 步 制 定 优 化射 孔 参 数 ,采 用 抽 汲 、混 排 或气 举解 堵 工艺 ,排 除井 筒 周 围 的泥 浆 污 染 和 黏 土矿 物 ,采 用 活 性 降 黏剂 降低 井 筒 附近 稠 油 区 原油黏度 ,水平井 防砂管采用耐高温、抗腐蚀 、过 滤 精度 高 、泄油 面 积 大 的精 密微 孔 滤 砂 管 管 内砾 石 充填 防砂 一 J,防砂 工 艺 采 用 高 压 充 填 或 热 采 丢封 管 柱 。 1.1 射 孔参 数 的优化
2018年 3月
王振明等.克拉 玛依 油 田九。区稠油防砂配套技术应用
19
克 拉 玛 依 油 田新疆油 田新港公 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 克拉玛依油 田九。区齐古组浅层稠 油油藏属 于超 稠油 出砂油藏 。对 适合超稠油油藏 的各 种防砂方法进行分 析研 究 ,在稠 油 防砂 、热 采 、井 筒举 升配套 技术等方 面做 了探索 。在 此基 础上 , 又进行 了稠油 出砂 油藏开发新技术探索 ,可有效地解决油井 出砂对生产 的影响 ,提高油 藏开井率 , 改善开发效果 。 关键词 超稠油 防砂 热采 蒸汽吞吐 克拉玛依油 田
该 项技 术 是 将 不 锈 钢 绕 丝 筛 管 下 人 油 层 部 位 ,再 在筛 管环 空 内充填 高质 量 、高渗 透 的石 英砾 石 ,形成 充 填砾 石阻 挡地层 砂 、筛管 阻挡 砾石 的多 级 挡砂 屏 障 ,达 到 油 井 防砂 的 目的 。该工 艺 具 有 对 油层 伤 害小 ,防砂后 油井 产量 高 ,防砂 效果 好等 优 点 。 1.4.2 工艺 管柱 及特 点

克拉玛依油田六_2区、九_2区齐古组注汽效果简析

克拉玛依油田六_2区、九_2区齐古组注汽效果简析

东部高, 5 0  ̄ C 原 油 粘度大 于 1 0 0 0 0 m P a・ s , 6 2 0 6 6井5 0 ℃原油 粘
度 达3 4 6 0 5 . 3 4 mP a・ s 。 9 2 9 l 1 6井 5 0℃原 油 粘 度2 6 4 0 0 mP a・ s 。
统的热 能利用率 , 这 些高含盐 饱和水 将通过掺混 器直接 喷入过 热 蒸汽 中 , 实现喷 水减 温 , 利 用过热 蒸汽 将饱 和水加 热汽 化形 成工艺 所需的过 热蒸汽 , 然后注入 油井 。
2 技 术思 路
分 析油层 的物性 、 有效厚 度分布规律 、 原油粘 度分布 特点 , 结 合新 井生产情 况及现场 注汽 工艺资料 , 得 出影响投 产效果 的
主 要因素 。
越高 , 油汽 比 、 采 收率及采 油速度越 高 , 对稠油 的开发效果 就越 好。 与普 通蒸 汽吞 吐相 比 , 过 热 蒸汽吞 吐具 有更 高的 热焓 和更 大 的比 容 ; 当注 汽 量相 同时 , 过 热 蒸汽 的井 底干 度 、 加 热半 径 较大 , 增产 效果明 显 , 驱油 效果更好 。 为了满足特超 稠油开 采的 需要 , 过热锅 炉的使用是非 常需要 的。
喷水减温 器的作用是 调节过热 蒸汽的温度 。 它是 以减温水 高于过 热蒸汽 的压差注 入减温 器 , 通过 减温 器内部的喷 嘴以雾 状方 式喷 到过 热蒸 汽 中, 与过 热蒸 汽混 合 , 从而 控制 过热 蒸汽 出 口温 度 , 实现 了热能 的综 合利 用。 汽水分 离器分离 出来的高含盐 饱和水 , 因其拥有 很高的热 量, 直 接外排 会造 成热 量和水 量 的浪 费 , 为不影 响整 个水 汽 系
克拉玛依油 田 ’ 2 区 九 2 区齐古组注汽效果简析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工艺指标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工艺指标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工艺指标(实际控制以工艺卡片为准)1.1 原料指标
本装置的原料油为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的蒸馏润滑油馏份,它们是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及渣油的轻脱沥清油,其性质及限定指标如下表所示。

注:1、Fe、Ca、C7不溶物含量每种原料每周测一罐次
2、若原料来自加氢脱酸及加氢处理装置,则粘度指标为测。

1.2产品质量指标
本装置的产品分为各线油的加氢基础油及副产的汽油,煤油、柴油及轻质润滑油、中质润滑油,根据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供的设计基础,其加氢基础油主要指标如下:
1.3 公用工程指标
1.4主要设计操作条件1.4.1加氢处理反应部分
1.4.2临氢降凝及加氢后精制反应部分
1.4.3分馏部分
1.5 设计原材料消耗及能耗指标1.5.1原材料消耗指标
1)减二线原料消耗表
2)减三线原料消耗表
3)轻脱油原料消耗表
1.5.2能耗指标
装置每年消耗的总能量为2541.9×108千卡,相当于每小时消耗能量3176.35×104千卡,加工每吨原料油的能耗为76.17×104千卡。

1.6催化剂、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
1.6.1催化剂指标
催化剂性质和装填量
*注:1.进料总金属含量应<2.0μg/g,其中铁含量<1.5μg/g
2.保护床层中装填的催化剂形状在开工时采用分段装填技术(形状和尺寸有所不同),避免下游床层压降增加过快。

1.6.2硫化剂指标
本装置目前催化剂硫化采用改进型二硫化碳(CS2),其性质如下:。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润滑油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摩擦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而润滑油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基础油,基础油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生产厂家在选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时,需要进行优化选择,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润滑油产品。

本文将从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油的种类和生产工艺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根据来源和生产工艺可以分为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是从原油中提炼而来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性质受原油的来源和炼制工艺的影响较大。

合成基础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加工改性得到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适用于高端润滑油产品。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精馏、加氢和重整等步骤。

精馏是将原油通过加热和蒸馏分离成不同沸点的组分,得到不同类型的馏分。

加氢是在高温高压下将烃类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饱和成直链或脂肪环烷烃的反应过程,可以提高基础油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重整是将馏分中的直链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分子量更大的脂肪环烷烃,提高基础油的抗氧化性和粘度指数。

二、生产工艺优化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产品性能要求:根据润滑油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适合的基础油种类和生产工艺。

对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重载机械设备,需要选择抗氧化性和耐高温性能优越的合成基础油。

而对于低温环境下的汽车发动机,需要选择低粘度和良好的低温流动性的基础油。

2.成本考虑:生产工艺选择需要考虑成本与产品性能的平衡。

合成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但产品性能稳定,适用于高端润滑油产品。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产品性能受原油来源和炼制工艺的影响较大。

3.环保要求:合成基础油的生产工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和有机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生产工艺选择时需要考虑环保要求,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工艺。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案,提高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成为制造商和研发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讨论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以期为润滑油生产工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基础油的种类和用途基础油是润滑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性能和用途。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基础油可以分为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三大类。

矿物油基础油主要由原油精炼而来,其成分主要是碳氢烃,包括直链烷烃、环烷烃、脂环烃和芳香烃等。

合成油基础油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加工处理获得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生物基础油则是由植物油或动物油经过特殊处理而成,环保性能较好。

根据基础油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基础油进行生产。

高温高压润滑脂需要选择具有优异氧化稳定性和高温抗剪稠的基础油,而水溶性切削液则需要选择对水溶性和抗乳化性能要求较高的基础油。

在进行基础油生产工艺优化选择时,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能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基础油类型。

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精炼工艺、加工处理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如何进行优化选择,提高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成为制造商和研发人员关注的问题。

原料选择是基础油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矿物油基础油厂家来说,合理选择原油成分,调配原油比例,选择优质原油,在原油的加工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可以提高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

对于合成油基础油厂家来说,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和合成催化剂,控制反应条件和溶剂用量,可以提高合成油基础油的产率和性能。

对于基础油的精炼工艺和加工处理环节,也可以进行优化选择。

在矿物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工艺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提高加氢反应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产品中占据主要成分的一种物质。

其作用是提供润滑油的润滑性能、粘度和抗氧化性等特性,是润滑油产品中的关键原料。

因此,优化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是提高润滑油产品质量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 生产工艺选择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常规加氢、重整、催化裂化等。

常规加氢是使用氢气对原料油进行加氢作用,降低油品中的硫、氮和芳烃等杂质含量,提高油品的粘度指数、氧化安定性和稳定性。

重整是将轻质馏分经过催化剂反应转化为较高分子量的芳烃和环烷烃混合物,使得油品的分子结构更加均匀,粘度指数更高。

催化裂化则是将重质馏分加热至高温,加入催化剂后进行裂化反应,产生较多的轻质芳烃和烷基芳烃,以提高油品的润滑性能和粘度指数。

选择何种生产工艺,需考虑以下因素:(1)产量要求:常规加氢及重整等工艺可以生产较高品位的基础油,但产量较少;催化裂化工艺则产量较大,但较难生产高品位的基础油。

(2)技术条件:选择何种工艺,需考虑生产成本和技术投入,并优化各工艺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市场需求:不同的市场需要的润滑油品种和品质不同,需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润滑油基础油。

2. 工艺优化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时,除了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工艺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1)催化剂优化:催化裂化过程中,不同催化剂的特性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组合及调节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参数,可提高基础油的粘度指数、抗氧化性和合成效率。

(2)工艺参数优化: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流量、反应时间等参数,可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组成,从而获得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基础油产品。

(3)废弃物的处理: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酸化、脱色、脱臭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考虑废弃物的处理,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特征浅析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特征浅析

2018年11月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特征浅析周富俊(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我国的润滑油基础油制造企业通过改善传统的润滑油基础油制造工艺,并对其进行加氢生产,制造品质良好与性能稳定的润滑油基础油。

而现如今我国大多数润滑油基础油制造企业都使用最先进的高压石蜡基润滑油加氢技术和高压环烷基润滑油加氢技术来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作。

本文通过对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特征进行详细介绍分析,使读者了解当前最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技术及特征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的特征润滑油主要的作用就是减少材料之间摩擦系数,保护机械零件。

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关键组成成分,其性能的好坏决定着润滑油品质的高低。

而目前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水平与能力并不是足够的成熟,与国外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尽管我国对于润滑油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国在高端的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上却远远落后与欧美国家。

1润滑油基础油的不同类别和特点1.1润滑油基础油的不同类别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同时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高低也取决于润滑油品质的好坏。

在日常生活中,润滑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润滑油基础油的来源上看,我们大致上可以将润滑油基础油分为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植物油基础油三大类。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保护环境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条件,所以生产低污染的、绿色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目前,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上的基础油产品鱼龙混杂,按照国际上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通过对比其碳含量、饱和烃、粘度指数以及生产工艺可以把润滑油基础油具体分为五类。

1.2润滑油基础油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润滑油基础油可以分为三类,即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植物油基础油。

矿物基础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很高的沸点和分子量,同时,含有大量的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在润滑油的制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九4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开发中原油物性变化规律

九4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开发中原油物性变化规律

九4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开发中原油物性变化规律王群【摘要】The Qigu reservoir of District No. 9(4)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viscosity, high acid value, high colloid content, low wax, low freezing point, low sulfur, low asphahene content and sensitive viscosity-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areas of the heavy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degree of development in District No. 9 (1-5), the property of in-situ crude oil has changed to a greater degree in different recovery stages. For instance, the oil viscosity, density, freezing point, colloid and asphaltene relative contents are all higher, and solution gas-oil ratio is lower. These coul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ercolation nature of in-situ muhiphase flows, hence finally impact the recovery percent of the heavy oil reservoir in this area.%克拉玛依油田九。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
随着机械设备的发展和使用,润滑油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使用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对于润滑油的质量和使用性
能有着关键的影响。

1. 原料选择: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不同的原料会影响
润滑油的性能。

选择合适的原料是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关键之一。

2. 生产工艺: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操作,保证产
量和质量。

通常采用的工艺包括蒸馏、加氢、裂化等。

3. 单元操作优化: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单元操作进行优化,从而提
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可以采取加温、连续操作等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

4. 生产设备选择:润滑油基础油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
稳定等特点。

例如,反应釜、分离器等需要选择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

5. 能源利用:在生产工艺中,能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采取能源回收、节能措施等方法,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优化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对润
滑油质量和性能的提高。

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首产HVIH120BS基础油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首产HVIH120BS基础油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首产HVIH120BS基础油
钱伯章
【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
【年(卷),期】2014(45)8
【摘要】2014年5月18日,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采用全氢型工艺,首次成功生产出1500tHVIH120BS基础油,且其黏度指数和浊点等关键质量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总页数】1页(P10-10)
【关键词】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基础油;关键质量指标;中国石油;指数和
【作者】钱伯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39
【相关文献】
1.推进新疆资源型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克拉玛依石化园区和白碱滩区融合发展为例 [J], 闫海龙;张永明;胡青江
2.6月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前瞻/中海油谋建全球最大甲醇生产基地/张家港苯酐聚酯多元醇项目全面投产/我国首条乙烯亚胺生产线扩产技术已通过鉴定 [J],
3.克石化首产HVIH120BS基础油 [J], 无;
4.贯彻总公司六个统一严格基础油添加剂配置管理——在中国石化总公司润滑油调合厂整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李春光
5.服务石化谋求双赢——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油分行服务独山子石化项目建设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拉玛依九区稠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工特性李剑新(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是典型的环烷基原油,采用加氢脱酸、糠醛精制、加氢处理等精制工艺能生产出倾点低、粘度大、安定性好的L V I 润滑油基础油。

本文就环烷基润滑油馏分性质和各工艺对产品的加工特点进行论述,阐述环烷基原油加工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特性,对环烷基原油生产润滑油产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烷基原油;基础油;工艺;加氢处理中图分类号:T E626 . 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新疆原油资源丰富、品种多,不同基属的原油都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环烷基原油,能够代表这种基属原油且产量比较稳定的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

九区稠油是典型的环烷基原油,其润滑油馏分具有粘度大、凝点低、酸值高、粘温性能差等特点。

采用脱酸、加氢处理等组合工艺可以生产出倾点低、粘度大、安定性好、与极性物相溶性好的基础油。

通过对环烷基原油润滑油馏分性质及加工特性的评价,全面了解和掌握新疆环烷基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性质及工艺特点,对用环烷基原油生产润滑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九区稠油润滑油馏分基本性质九区稠油润滑油馏分的基本特性是粘度大、酸值高、粘度指数低( 基本上是小于0) 、倾点低、氧化安定性差。

从组成上看环烷烃和芳烃含量高,另外润滑油馏分收率较高, 一般占原油重的30 % ~45 % 。

表1 列出环烷基润滑油馏分油的性质。

表1九区稠油润滑油馏分性质沸程/ ℃350~400 400~450 450~500 500~540运动粘度/ mm2·s- 163 . 956 . 115917 . 26 . 35- 37 . 0742 . 0742 . 0330190 . 01 . 5042< 042 . 243 . 714 . 12 . 37 582 . 816 . 94936 . 24 . 26- 15 . 0878 . 82157389204 . 01 . 5150< 041 . 143 . 015 . 92 . 85109223 . 62934 . 24 . 64- 9 . 0938 . 72637408238 . 01 . 5151< 044 . 039 . 516 . 52 . 78340846 . 02936 . 96 . 21- 3 . 512683788499260 . 01 . 5175< 048 . 635 . 116 . 33 . 140 ℃100 ℃密度( 20 ℃) / kg·m- 3酸值/ mg KO H·g- 1凝点/ ℃硫含量/μg·g- 1氮含量/μg·g- 1分子量闪点/ ℃折射率( 20 ℃)粘度指数结构族组成C P/ %C N/ %C A/ %R NR A 0 . 57 0 . 77 0 . 83 1 . 01 3 九区稠油基础油加工特性由于馏分油的性质所定,环烷基润滑油馏分加工过程有4 个特点,一是馏分油酸值高需采用脱酸工艺,二是不需脱蜡工艺就可以生产出低倾点的基础油,三是经加氢处理工艺改善基础油安定性,四是收稿日期:1999 - 06 - 10 。

作者简介:李剑新( 1962 年生) , 男, 工程师, 1987 年毕业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化工专业,现在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炼油化工研究院任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原油评价、润滑油基础油研究等科研工作,曾与他人合作公开出版专业书籍一本。

第2 期李剑新. 克拉玛依九区稠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工特性21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可以得到高粘度的光亮油。

根据润滑油馏分的特点,不同目的产品其加工工艺不同,在此就不详细介绍。

主要谈一下蒸馏、加氢脱酸、加氢处理等加工工艺对润滑油基础油性质的影响,从而了解环烷基基础油的加工特性。

由于环烷基基础油馏分的粘度大,从常三线到减四线及轻脱馏分均能够生产润滑油产品,在此重点介绍减二线、减三线、轻脱油的加工特性。

3 . 1 九区稠油减二线馏分加工特性减二线馏分性质及脱酸、糠醛、白土、降凝工艺后性质见表2 。

此表列出的工艺路线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加工方案,即:蒸馏- 加氢脱酸- 糠醛精制- 临氢降凝- 白土工艺方案。

表2减二线馏分油加工性质项目馏分脱酸糠醛降凝白土粘度/ mm2·s- 140 ℃100 ℃77 . 506 . 948- 2916 . 19 . 69188 . 0- 21 . 0799 . 5748 . 2328< 3 . 041 . 046 . 712 . 32 . 500 . 4988 . 246 . 337< 0907 . 10 . 39190 . 0- 21 . 0402 . 2889 . 0320< 2 . 545 . 340 . 813 . 92 . 120 . 4554 . 425 . 98817895 . 60 . 034186 . 0- 22 . 0192 . 9193 . 4338< 0 . 546 . 848 . 44 . 82 . 550 . 2066 . 446 . 205< 0895 . 60 . 006187 . 0- 30 . 0131 . 1173 . 5317< 0 . 544 . 849 . 85 . 42 . 460 . 2154 . 066 . 05424894 . 50 . 006188 . 5- 27 . 0107 . 127 . 5333< 0 . 547 . 147 . 55 . 42 . 470 . 22粘度指数密度/ kg·m- 3酸值/ mg KO H·g- 1闪点/ ℃倾点/ ℃硫/μg·g- 1氮/μg·g- 1分子量色度/ 号结构族组成 C P/ %C N/ %C A/ %R NR A表3九区稠油减二线基础油基本性质由表2 看出, 减二线馏分40 ℃粘度为77 .5mm2 / s ,酸值高达9 . 69 mg KO H/ g , 倾点为- 21 ℃,从结构组成分析来看环烷烃组分含量高, C N 值为46 . 7 % 。

由于馏分油的酸值高必须经脱酸工艺, 由表2 看出通过脱酸工艺后,酸值降为0 . 39 mg KO H/ g ,其它性质变化不大。

通过糠醛精制后硫氮含量降低、酸值降低,粘度指数有所上升,色度变浅。

临氢降凝工艺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凝点,以获得对倾点要求更低的润滑油基础油。

通过临氢降凝工艺后倾点降到- 30 ℃。

通过白土精制后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L V I300 基础油的指标要求, 减二线基础油性质及L V I300基础油指标见表3 。

L V I300基础油指标项目减二基础油运动粘度/ mm2·s- 140 ℃100 ℃50~55报告透明不大于1 . 5不低于185不高于- 25不高于0 . 03不大于0 . 01报告报告报告报告报告不小于18054 . 065 . 988透明< 0 . 5188 . 5- 300 . 034 ( 酸值)-894 . 5-107 . 127 . 5-> 180外观色度/ 号闪点( 开口) / ℃倾点/ ℃中和值/ mg KO H·g- 1残炭/ %密度( 20 ℃) / kg·m- 3苯胺点/ ℃- 1硫/μg·g氮/μg·g- 1碱性氮/μg·g- 1旋转氧弹/ min3 . 2 九区稠油减三线馏分加工特性减三线馏分性质及脱酸、糠醛、加氢处理工艺后性质见表4 。

此表列出的工艺路线是减三线比较典22 润滑油2000 年第15 卷型的一个加工方案,即:蒸馏- 加氢脱酸- 糠醛精制- 加氢处理工艺方案。

表4 环烷基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加工性质项目馏分脱酸糠醛加氢运动粘度/ mm2·s- 140 ℃100 ℃374 . 415 . 39- 41925 . 08 . 97220 . 0- 20 . 0800 . 9993 . 93673 . 52841 . 946 . 112 . 02 . 88267 . 712 . 94-920 . 90 . 59217 . 0- 18 . 0350 . 2944 . 1363< 2 . 0-42 . 644 . 912 . 52 . 70218 . 212 . 34- 6908 . 20 . 13213 . 0- 15 . 0242 . 6319 . 83671 . 59844 . 350 . 15 . 62 . 94161 . 410 . 8611903 . 40 . 026212 . 0- 1540 . 872 . 6364< 1 . 015046 . 248 . 15 . 72 . 78粘度指数密度/ kg·m- 3酸值/ mg KO H·g- 1闪点/ ℃倾点/ ℃硫/μg·g- 1氮/μg·g- 1分子量色度/ 号旋转氧弹/ min结构族组成 C P/ %C N/ %C A/ %R NR A 0 . 51 0 . 55 0 . 25 0 . 25由表4 可以看出, 减三线馏分的酸值高、粘度大、密度大、凝点低,粘度指数比减二线馏分还低。

脱酸工艺后,酸值降为0 . 59 mg KO H/ g ,其它性质变化不大。

糠醛精制后硫氮含量降低, V I 有所上升,色度变浅,酸值进一步降低。

与减二线馏分性质变化相同。

糠醛精制后减三线馏分40 ℃粘度保持在218 . 2 mm2 / s ,可以满足L V I 1200 基础油部分指标, 但酸值、旋转氧弹等指标不合格,需进一步精制。

加氢处理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提高氧化安定性,通过加氢处理后硫、氮降至很低,旋转氧弹值增加,粘温性能有所改善,酸值降至很低,色度改善很大。

通过加氢处理后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L V I 基础油的指标要求, 减三线基础油即L V I900 基础油试样性质见表5 。

表5 环烷基原油减三线基础油基本性质从表5 看出,通过加氢处理后的基础油基本符合指标,只有粘度和倾点卡边。

3 . 3 轻脱油加工特点环烷基稠油的减压渣油收率高,通过丙烷脱沥青工艺后可以得到高粘度的光亮油馏分即轻脱油, 轻脱油经适当的精制后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光亮油即高粘度的基础油。

轻脱油及各工艺下的性质见表6 。

轻脱油的加工工艺路线与减三线加工工艺基本相同。

表6 轻脱油加工性质项目丙脱脱酸糠醛加氢运动粘度/ mm2·s- 140 ℃100 ℃209855 . 5647916 . 60 . 97269 . 0105526316006 . 5-56 . 035 . 18 . 92 . 78193851 . 0644914 . 80 . 30265 . 0- 3 . 0612 . 226116004 . 0-56 . 834 . 29 . 03 . 50152049 . 1061902 . 40 . 069268 . 0- 9 . 0( 凝点)489 . 516546003 . 59861 . 331 . 17 . 63 . 12112542 . 5266904 . 00 . 008259 . 0106 . 410666223 . 012559 . 036 . 54 . 53 . 75粘度指数密度/ kg·m- 3酸值/ mg KO H·g- 1闪点/ ℃倾点/ ℃硫/μg·g- 1氮/μg·g- 1分子量色度/ 号旋转氧弹/ minL V I900基础油指标项目减三基础油运动粘度/ mm2·s- 1160~180报告透明不大于2 . 5不低于215不高于- 15不高于0 . 07不大于0 . 04报告报告报告报告报告不小于130 161 . 4 10 . 86 透明< 1 . 0 217 - 15 0 . 026 - 903 . 4 - 40 . 8 72 . 6 -> 15040 ℃100 ℃外观色度/ 号闪点( 开口) / ℃倾点/ ℃中和值/ mg KO H·g- 1残炭/ %密度( 20 ℃) / kg·m- 3苯胺点/ ℃硫/μg·g- 1 氮/μg·g- 1 碱性氮/μg·g- 1 旋转氧弹/ min 结构族组成 C P/ %C N/ %C A/ %R NR A 0 . 25 0 . 66 0 . 56 0 . 34由表6 看出,丙脱后的轻脱油粘度大、密度大、色度大,与减三线馏分相比粘温性好、酸值小、结构第2 期李剑新. 克拉玛依九区稠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工特性23组成C N 值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