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m50观后感

合集下载

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m50介绍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

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

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2002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

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

几年来,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

其中由瑞士人劳伦斯创办的香格纳画廊和由意大利人乐大豆创办的比翼艺术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画廊,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M50将吸引更多的创意大师入驻,打造国际化创意园区。

并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Creative M50、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保护与规划规划原则苏州河畔莫干山路工厂区的规划面临多种方向,从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格局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发,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尊重现有城市文脉和基地现状,合理利用土地是构思的总体原则。

(1)尊重历史,合理利用现有建筑。

(2)从整体出发确定用地功能和项目策划。

(3)滨河生态设计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体构思要保留城市的物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

总体构思有以下三个方面:(1)再现民族工业的精神(2)展示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3)科学技术与现代艺术结合功能定位现在的规划基地中,除了值得保留的工厂建筑和仓库,在莫干山路50号已经住进了不少的艺术家,这为本地区带来不少活力,也为现代文化艺术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规划在延续这一功能定位外,从苏州河和城市整体出发,吸取国外的经验,还有工业旅游和城市公园的设想。

莫干山路m50创意园观后感

莫干山路m50创意园观后感

莫干山路m50创意园观后感莫干山路M50创意园是上海最著名的艺术区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聚集于此。

最近,我有幸到访了M50创意园,让我对这个地方的各种艺术创作和文化氛围有了深刻的体验。

首先,我被M50创意园的独特建筑风格所吸引。

这里保留了旧厂房的一些特点,如红砖墙、大门面、高耸的烟囱等,给人一种回到工业时代的感觉。

然而,这些旧建筑被艺术家们重新利用,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M50创意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工业元素。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视角,也为整个创意园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其次,M50创意园聚集了众多具有创造力和才华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如绘画、雕塑、摄影、时装设计等,各有各的风格和创作理念。

在创意园内的画廊和工作室,我与一些艺术家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

我发现,这些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热情和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

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创作,也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M50创意园的独特文化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艺术不再被看作是高高在上的精神享受,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创意园内的画廊和文创店铺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设计产品,如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服装、家居用品等。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购买,让人们能够把艺术带回家,使艺术更加亲民化。

此外,创意园还举办了各种艺术展览、活动和文化交流,让人们有机会与艺术家和设计师面对面交流,促进了艺术与大众的互动和交流。

总的来说,莫干山路M50创意园是一个充满艺术创作和文化氛围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各种创意和独特的艺术作品,也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激情,同时也体验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M50创意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使我对艺术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资料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资料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1.研究背景与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前者,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为主导者,随着社会与都市结构的转变,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企合一”转变成市场经济转型的“政企分开”,即以经济效益而非从行政级别来衡量市场发展的贡献。

在市场运作转变之下,政府的职能适度下放,以责任明确分工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行使权责,而中央政府则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适时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具体来说,从土地开发的角度,由中央制定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依循中央指导原则,为城市制定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等,以政策法规开放吸引外资的进入,而区、县政府在拥有部分的行政执行权力下,对于区内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进一步妥善管理。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论是体制或是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推进的政策方针牵涉到新旧产业的汰换与空间的转变。

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1990年代后期,依循中央指导的产业策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目标,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实现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转换;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透过政策优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上海苏州河畔的民族工业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轮廓,由于1990年代的“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政策推进,苏州河沿岸遗留大批都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大部分的工业厂房随着都市演变的需求被拆迁改建,M50创意园是其中一个幸运被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并成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空间机能,也为老厂房创造更大的收益。

据此,本研究主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后,上海的城市转型诱发出不同的空间规划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脱胎于过去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而转向于以创新产业空间为主的现象。

希望通过M50创意园区这一案例,探讨其空间置换与再发展的利基。

2.研究进行方法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来分析个案经验,通过2008年1月以及7月两次为期30天的实地田野踏勘与对专家学者的深入访谈,企图掌握上海城市体制调整与产业空间转变过程的关联性,并藉由土地使用置换的现象进行探究。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转型以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以上海M50创意园的产业空间转化为例,剖析了城市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规划另类思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上海?城市转型?城市规划一、前言1.研究背景与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前者,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为主导者,随着社会与都市结构的转变,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企合一”转变成市场经济转型的“政企分开”,即以经济效益而非从行政级别来衡量市场发展的贡献。

在市场运作转变之下,政府的职能适度下放,以责任明确分工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行使权责,而中央政府则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适时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具体来说,从土地开发的角度,由中央制定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依循中央指导原则,为城市制定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等,以政策法规开放吸引外资的进入,而区、县政府在拥有部分的行政执行权力下,对于区内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进一步妥善管理。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论是体制或是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推进的政策方针牵涉到新旧产业的汰换与空间的转变。

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1990年代后期,依循中央指导的产业策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目标,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实现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转换;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透过政策优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上海苏州河畔的民族工业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轮廓,由于1990年代的“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政策推进,苏州河沿岸遗留大批都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大部分的工业厂房随着都市演变的需求被拆迁改建,M50创意园是其中一个幸运被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并成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空间机能,也为老厂房创造更大的收益。

据此,本研究主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后,上海的城市转型诱发出不同的空间规划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脱胎于过去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而转向于以创新产业空间为主的现象。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是指中国上海浦东新区的一片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是上海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三大名片”之一。

作为中国追求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M50产业园拥有众多创新型企业和艺术家,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创新的重要窗口。

M50产业园区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当时,这里是一片废弃的纺织厂区。

随着上海市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崛起,M50产业园区也在逐步成为优秀的文化与创意产业基地,集中汇聚了众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企业。

同时,M50产业园区也成为上海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和项目的孵化中心。

M50产业园区自诞生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创新的标志性地标之一。

这里节奏急促,充满活力,它不仅是创新思想的集散地,还是各种艺术展览、时尚创意展览、音乐演出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地。

在M50的经济结构中,文化创意产业占主导地位,电子商务、设计服务、广告策划等也相继进入园区。

在这里,很多小公司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意理念,生产出具有自身风格的产品,而M50环境又非常适合展示和推广这些产品。

同时,M50园区聚集了众多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他们更愿意通过新兴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快速成长,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正是这种创新思想和创新方式,为M50园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M50产业园区作为中国文化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推动上海市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新型经济发展的典范,更是中国文化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作者:***来源:《上海艺术评论》2020年第02期M50的升级发展不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为了适应高速经济发展下中国人的精神需求。

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不在局限于收藏和观赏,而是渴望能体验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人生百味。

无论你的审美取向是阳春白雪抑或是下里巴人,M50都是你的那盘菜。

M50的基因位于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创意园区(简称“M50”),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苏州河畔工业园区最先转型为艺术园区并发展成文创产业的典范。

M50的20年成长史始终离不开“基因、挑战、发展”,这三个主题词。

M50的基因继承自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族纺织工厂—信和纱厂。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几经更名成为东方国际集团下属企业。

M50从最初的棉纺厂成为后来的艺术园区,这当中的变化显然是市场规律的自然选择。

也正因为有了棉纺厂的实业运营经验,M50在发展初期没有急于扩张复制,而是选择稳扎稳打地做好服务口碑,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M50的挑战M50自1937年成立至今已经有83年的历史,“挑战”是M50始终绕不开的关键词。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动荡局势,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百废待兴,抑或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迷茫抉择。

对于M50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全新的挑战。

在面对从纺织行业过渡到文化艺术行业的挑战时期,M50始终保持着一家百年企业沉着应对的气度。

即使是在2020年伊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抵抗疫情期间,M50毅然决然选择与客户并肩作战,及时给予免租补贴和后续复工扶持,坚定不移地与客户“同舟共济”。

M50的发展M50的基因决定着她的处世态度,M50的挑战则表明她的决心,M50的发展则是她的行事风格。

自当代艺术市场遇冷之后,M50时刻反思自身发展的局限:与其坐井观天,等待被市场淘汰,不如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发展之路。

在坚守“艺术”内核的同时,M50在升级发展上提出“艺术+”的理念。

所谓“艺术+”是指:以艺术为核心融合社会资源和中国文化、将其进行重新解构,诠释,形成符合当下审美的艺术形态。

走访上海M50创意工坊

走访上海M50创意工坊

谈谈现代艺术——走访上海M50创意工坊M50创意园位于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6亩。

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M50”出现在2005年,韩妤齐是M50发起人她是Imagetunnel艺术总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2002年因缘进驻莫干山路50号,在绘画的同时,从开始保护老建筑、历史人文的城市规划到文化产业。

实际上艺术家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来到这里。

从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进驻到如今拥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和机构,莫干山路50号一直是上海创意产业的一个标志性场所,这里是了解现代艺术的好地方。

如今,M50就是莫干山路50号的代名词。

20009年12月16号,这一天很冷,我带上了相机,两车师生从学校出发寻找M50。

汽车经过一排长长的满是涂鸦的墙体后停下了。

下车后,看到了设计感很强的M50标志,原来这里就是M50。

这是城市里一块很特别的地方,很安静,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艺术与时尚的结合,很有感觉,没有城市的喧嚣。

在大都市林立的高楼中去寻找这样的一片小地方确实不容易,艺术家将古老的上海建筑改造成画廊、工作室、酒吧、艺术馆。

这些经过改造的老建筑还是很耐人寻味,古老的色彩,复古的色调,发霉的木材味,侵蚀着所有的过客,展厅中脚踩在木地板上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欣赏着艺术作品,很有气氛,容易引发联想和思考。

我想这里应该是给艺术家提供了挺不错的创作环境。

我们参观了一些画廊,工作室和艺术馆,那些都是免费开放的,发现这里有很多艺术流派的作品。

有雕塑作品,绘画作品,电子装置等等。

这里抽象的作品比较多,写实的少些,对于这些现代艺术作品,很多都不能理解。

半天时间,我们粗略的看过之后,对现代艺术有了些许感受。

象概念艺术,结构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人体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都是现代艺术的形式。

上海M50创意园区旅游开发初探

上海M50创意园区旅游开发初探

上海M50创意园区旅游开发初探房宇;方田红;王畅;沈倩雯【期刊名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大城市老城区里的文化创意园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创意氛围而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地段,吸引着人们前去参观游览。

文章重点对上海M50创意园区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在M50的旅游开发中,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园区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可行性;并针对M50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

%The innovation park in old areas of a city is usually a signature zone of the city and a tourist resort because of its peculia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eveloping tourism in Shanghai M50 Innovation Park.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outweigh challenges.Targeting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or developing tourism in M50 Park.【总页数】4页(P69-72)【作者】房宇;方田红;王畅;沈倩雯【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徐汇200237;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徐汇200237;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徐汇200237;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徐汇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相关文献】1.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J], 洪启东;童千慈2.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经验借鉴 [J], 樊小兰;刘住3.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经验借鉴 [J], 樊小兰;刘住4.以创意产业理念带动城市工业遗产自发性保护——以上海M50创意园区为例 [J], 周霏;李瑾5.转型期创意园区与城镇要素的联动发展机制探讨--以上海M50·半岛1919创意园为例 [J], 宋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M50创意产业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上海M50创意产业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上海M50创意产业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郭洋;张清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0(028)012
【摘要】该文以上海发展较成熟的创意产业团M50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访谈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产业园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M50创意产业园在使用上存在着交通的可达性较差,绿化景观和公共休息设施不足,标识系统不够完善及室内采光较弱等问题,且使用者在这些方面的满意度也较低.此外,该文进一步探讨和揭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建议,为今后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郭洋;张清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2002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3
【相关文献】
1.上海市徐家汇商圈使用后评价研究 [J], 董美琪;张清
2.上海苏州河畔部分区域建筑小品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J], 王娟;方田红
3.城市综合体立体绿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以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为例 [J], 王
桢栋;原青哲;叶宇;董楠楠
4.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青岛纺织谷为例 [J], 王阳;王少飞;田诺;魏建男
5.基于POE使用后评价的创意产业园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太古仓为例 [J], 邓烨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

M50的基因挑战与发展M50是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的一块工业园区,是上海市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M50园区坐落于上海中心城区腹地,距离徐家汇仅需1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这个园区中充满了创意、艺术和创新精神,成为国内外艺术家、设计师和创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上海当代艺术中心之一。

M50园区起步于2000年,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废旧厂房,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成为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文化、时尚等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其中,艺术品展示和创作的空间、设计公司、时装设计、餐饮店、咖啡馆等相关产业云集于此。

M50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实际上,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日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

作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巨大,对文化创意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而M50园区成为了这一需求的重要供应者。

M50园区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城市更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

随着城市更新和土地利用压力的增加,M50面临着被迫搬迁的风险。

同时,随着市场趋势的快速变化,园区需要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及时从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M50园区需要注重创新和变革,将从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方向。

例如,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结合,打造多媒体、个性化的全新体验,增强客户粘性和用户体验;开展品牌扩展和战略合作,拓展市场渠道和营销手段,实现更多的利润来源,提高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管理,促进员工创新和企业发展。

总之,M50园区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挑战自我,面向未来,开拓创新,从而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考察报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专业考察报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专业考察报告内容及过程一、上海-m50创意园区专业考察的第一站我们去了2004年被《TIME》杂志亚洲版列为推荐前往的上海文化地标之一的上海M50创意园,其也是是上海创意产业发源地之一。

上海M50创意园是以艺术群落、视觉艺术、创意设计、品牌拓展、创意产业孵化为特色的现代设计企业集群及艺术创新平台,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故简称M50。

M50创意园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很多具有创造性的设计,版画,油画,插画,雕塑等等。

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感觉在m50创意园里,每一个小角落里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都具有让人惊喜的设计。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感觉。

二、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第二站我们去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15年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5年11月3日在上海开幕,持续5天。

而我们这次专业考察正好赶上了此届的博览会。

这次工博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设有工业自动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航空航天技术等9大专业展,展示规模达23万平方米,超过2200家参展商完成折合展位数11226个,比上届增长38.55%,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参展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机器人专业的展示。

无论是能打鼓唱歌弹琴的机器人,还是挥动大刀的机器人,还是那个跟随着音乐节奏舞动的中国舞狮,都让我不禁赞叹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三站我们去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的所在地。

它坐落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畔,占地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45米,高达165米的烟囱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

艺术区的“成长的烦恼”

艺术区的“成长的烦恼”

艺术区的“成长的烦恼”作者:金伟东来源:《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02期本文作者为上海M50艺术区的创始团队的管理者,就其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与我们分享当年创业的抉择、规划以及一路走来的发展思考。

M50艺术区是从原来工业系统的老工厂转型而来,并不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班”出身,当时也不归现有的文化艺术行业的主管部门管理,传统的工业系统企业尤其是国企又无能为力,使得类似于M50这类既非“草根”又非“科班”的艺术区长时间处于一种尴尬的自我发育状态,这应该是目前国内大部分艺术区所共同面临的环境。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从自发集聚的“艺术村”到由规划引导的“艺术产业园”,各地艺术区、特别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热情此起彼伏。

从老工厂、老仓库的转型利用到各类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型变化,从早期的圆明园、昆明创库、上海M50、北京798,到后来的宋庄、草场地、黑桥,再到正如日中天的上海西岸等等,起起伏伏,褒贬不一。

纵观各地林林总总艺术区的形成,无论是自发集聚或是规划引导,都是随着这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无一不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塑造等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笔者曾经参与了上海最早形成集聚效应的艺术区——“M50”的具体运营管理,目前受公司委派,正在浙江绍兴开发运营绍兴市首个集文化、创意、休闲和旅游为一体的文创旅游园区——水街壹号文创园,可以说经历了从“自发集聚”到“规划引导”的过程和体验。

下面就从M50的发展过程说起,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批评和思考。

M50的前身是上海春明粗纺厂,纺织厂有近七十年历史,位于苏州河畔的莫干山路地段。

厂区有从上世纪30年代起至90年代的各类建筑50幢,建筑风格以“装饰主义”为主,面积从30平方米至近9000平方米不等,工厂以生产粗纺面料和毛毯为主,曾经跻身上海市利税大户之列。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原上海春明粗纺厂进入了全面关厂销号的行列,那个时候整个纺织行业都处于一个大调整的环境之中。

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园区M50:“轻艺术”走进市井生活

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园区M50:“轻艺术”走进市井生活

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园区M50:“轻艺术”走进市井生活时间倒转到十多年前,一处专门“存放”创意与艺术的地方,似乎只是少数人心中的“乌托邦”。

那时的莫干山路50号,只是苏州河边一个暗淡的角落。

抽象的现当代艺术、破旧老厂房改造,对那个年代来说还是天方夜谭。

从薛松工作室入驻后,莫干山路上这片具有历史遗迹感的空间渐渐为人所知,并深受艺术家群体的喜爱,由此,艺术家开始自由聚集在了当时的M50。

如今,文创产品受到全民热捧,当代艺术展成为大众焦点,由纺织厂改建的M50创意园成为沪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之一,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这里,在老建筑里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少年轻艺术家的诞生,也促使各式各样的创意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那么与众多创意园相比,M50的优势是什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M50又将如何突出自身优势坚守自身特色,真正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发展?传承“上海纺织人”的拼搏精神M50是目前苏州河沿岸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园区,其前身是由徽商周氏家族创立于1917年的是青岛华新纱厂,但随着“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才由青岛迁至上海现址,并以英商注册为“英商信和纱厂”,解放初更名为“信和棉纺织厂”,后来相继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春明粗纺厂”。

上世纪末,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纺织产业响应国家号召,将部分市中心的厂区搬迁至外地。

原来的这片厂区就暂时空置出来了,但就是这样一片看似破旧的厂区,却被艺术家薛松发现了,2001年,他把个人工作室开进了这里,是M50第一位入驻的艺术家,至今也他依然工作在这里。

说到M50的品牌名称,许多人或许能从字面上猜到它的由来,莫干山路50号,取“莫”的首字母“M”正巧又是50号,因此M50就是“莫干山路50号”的英语简写。

而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斌却透露了第二层含义:“M50内的历史建筑大小正好有50栋,这些先后经历一个世纪的建筑正是整个中国发展的缩影。

m50创意园橱窗设计

m50创意园橱窗设计

M50创意园橱窗设计1. 介绍M50创意园是中国上海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艺术创意产业基地之一,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创意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

橱窗设计是M50创意园的重要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橱窗展示,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传递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创意理念。

本文将介绍M50创意园橱窗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创意橱窗设计。

2. M50创意园橱窗设计的重要性橱窗设计是M50创意园的门面之一,良好的橱窗设计有助于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传递出创意园的特色和品牌形象。

艺术品展览、创意工作室、工艺品展示等都可以通过橱窗设计来展示其独特魅力,提升创意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橱窗设计还可以为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和互动机会,让他们的作品更好地与观众进行对话。

通过创意橱窗设计,可以将创意园打造成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创新理念的独特场所,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探索。

3. M50创意园橱窗设计的原则在进行M50创意园橱窗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明确目标在设计橱窗之前,需要明确所要传达的信息和目标。

是要展示艺术作品、创意工作室还是其他特色项目?确定目标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橱窗,使其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

3.2 突出特色创意园作为一个聚集了众多创意人才和项目的场所,应该通过橱窗设计突出其独特的特色。

可以选择展示特色艺术品、创新工艺品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让观众在一瞥之间就能感受到创意园的独特魅力。

3.3 利用光影和空间光影和空间是橱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来增加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可以利用灯光投射、透明材料或者局部的照明等手法来突出展品的特点,创造出层次感和神秘感。

3.4 考虑观众体验在进行橱窗设计时,需要考虑观众的体验。

观众应该能够清晰地看到展品,并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理解。

同时,设计应该考虑观众的身高、观看角度等因素,使观众在浏览橱窗时感到舒适和愉悦。

3.5 创意和创新创意和创新是橱窗设计的重要方面。

M50:艺术品牌陶瓷无极限

M50:艺术品牌陶瓷无极限

作者: 汪杨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上海经济
页码: 56-5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品牌形象 陶瓷 艺术 创意产业园 文化产业园 极限 文化创意产业 纺织集团
摘要:近日,上海纺织集团旗下多家创意园区正式更名,例如M50创意园将更名为M50艺术产业园;半岛1919创意园冠名为M50半岛文化创意产业园;卓维700创意园冠名为M50上海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以M50为首的多个上海创意园的陆续更名,被视为M50是其在寻求产业升级的一个风向标,其目的旨在推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形象,建立多品牌营销、多文化产业经营,。

M50视觉艺术产业园

M50视觉艺术产业园

M50视觉艺术产业园对于圈外人来说,莫干山路50号不过是一群破旧的老厂房。

但是,在真正的艺术家们的眼里,莫干山路50号却是一块孕育艺术的宝地。

自从第一批艺术家看中莫干山路仓库的宽敞空间和合理租金并租来做工作室之后,这些旧厂房仓库的命运就被彻底改变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有画廊、设计公司、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迁入此处,从而形成了目前上海最具规模的当代艺术场所。

这些苏州河沿岸见证过中国工业进程的工厂仓库如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老树开新花,开的是这些老厂房仓库做梦也没有想过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花。

一时之间,海内外的媒体纷至沓来,争相报道,使得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仓库声名远播,有关上海现代艺术的报道也随之扩散到了全球。

不过,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些由仓库改建而成的艺术家工作室时,还是暗自吃了一惊。

这里,并不是我之前想象中的前卫场地——除了倚在墙头的大尺寸画作之外,就是画家本人了。

其余的,不过是摆满各种颜料的长桌而已。

但是画家们想要的,或许就是这样的效果。

“看中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的空间够大,创作起来,更加方便自在,”画家陈墙说,“待在太过舒适的环境里反而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

”营造的氛围艺术的氛围需要被营造。

相比以前各自为政的状态,上海的前卫艺术家这次是欢聚一堂了。

私人画室、画廊、艺术工作室的捧场让苏州河畔的仓库艺术集群成了气候。

画家们本来是散居上海各处,有的借住普通公寓房,有的在自己家中创作。

以前,要拜访不同的艺术家的工作室或许要穿越整个上海市。

但是现在,却可以在同一个地点同时拜访到许多位艺术家。

每位艺术家的风格都是不同的,现在却能够聚集在一起,并非出于预先的计划,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样的相聚,给彼此提供了交流与撞击的机会,也为艺术家们创造了新的灵感。

“城市的社会环境应该是可以让任何一个小圈子的人都能够在这个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画家薛松说。

从自我封闭的个人画室,到对外开放的艺术仓库,艺术家们正在努力使艺术社区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成为上海城市艺术的一部分。

M50输出品牌

M50输出品牌

M50输出品牌佚名【摘要】@@ 从粗纺厂演变为上海创意产业的时尚地标,M50走到今天有许多历史的机缘,但集团高层的战略眼光与理念坚持,是其中必不可缺的因素.如今,M50的首个实现品牌输出的分园--M50西部桃浦创意园(SHANGHAI TOP)隆重开园,这不仅标志着M50开始了品牌输出之路,也意味着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期刊名称】《上海经济》【年(卷),期】2010(000)010【总页数】1页(P39)【正文语种】中文从粗纺厂演变为上海创意产业的时尚地标,M50走到今天有许多历史的机缘,但集团高层的战略眼光与理念坚持,是其中必不可缺的因素。

如今,M50的首个实现品牌输出的分园——M50西部桃浦创意园(SHANGHAI TOP)隆重开园,这不仅标志着M50开始了品牌输出之路,也意味着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早在2005年,M50就进了上海首批“创意产业园区”名单,当时其规划的总体构思包括再现民族工业的精神、展示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以及科学技术与现代艺术结合三个方面。

其功能定位,除了值得保留的工厂建筑和仓库,还考虑到已经住进不少艺术家,为现代文化艺术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规划在延续这一功能定位外,从苏州河和城市整体出发,吸取国外的经验,还有工业旅游和城市公园的设想。

规划强调,对旧建筑的改造利用要比拆除重建更有韵味,并且经济实用。

陈旧的厂房,裸露的钢结构与旧砖墙、斑驳的混凝土,蕴含着历史价值,也让人感受到存在的真实与完美。

而在入驻企业的选择上,M50始终遵循园区定位,有针对性的引进在文化创意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畔浓厚的艺术创意气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收藏家、媒体、知名人士、艺术爱好者、市民和游客。

M50一直遵循其上级集团——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科技+时尚”的战略目标,将“艺术+创意+生活”作为其品牌核心价值,围绕品牌核心价值开发文化创意项目,打造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平台,以平台作为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艺术与创意的天堂——50 Moganshan Road艺术区

艺术与创意的天堂——50 Moganshan Road艺术区

艺术与创意的天堂——50 Moganshan Road艺术区随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崛起,许多旧的工业区逐渐转变为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的聚集地。

其中,位于上海的50 Moganshan Road(简称M50)艺术区便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地点。

作为亚洲最大的艺术园区之一,M50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和游客,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的天堂。

M50艺术区位于上海靠近苏州河畔的莫干山路,它的名字也来源于这条街道。

这个区域曾经是上海的老工业区,但如今却成为了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摄影、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的地方。

通过将各种创意和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M50艺术区成为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M50艺术区创立于2000年,当时一些艺术家和策展人开始租用这里的老工业建筑,将其改造成了画廊和工作室。

这个创意的开始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他们亲手将大厦改建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艺术空间。

如今,M50艺术区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近百个画廊、工作室和创意空间的大型艺术聚集地。

在M50艺术区中,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从绘画、摄影到雕塑和装置艺术,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作品应有尽有。

这里的画廊展示了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可以让观众了解到最新的艺术潮流和风格。

而工作室则提供了一个艺术家创作和交流的空间,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与其他人分享灵感和创意。

此外,许多东方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的合作也使得M50艺术区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交融之地。

除了展示和创作艺术品,M50艺术区还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如展览、音乐会、讲座等。

这些活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参与当代艺术的机会。

在这里,你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和作品背后的故事。

M50艺术区展示了艺术与生活的交织,使得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

除了艺术作品和活动,M50艺术区还有其他吸引人的特色。

这个区域保留了许多老建筑的痕迹,给人一种独特的历史感。

M50:从纺织厂到创意园区

M50:从纺织厂到创意园区

龙源期刊网
M50:从纺织厂到创意园区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7年第23期
地址: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M50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约41亩,建筑面积41606平方米,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

M50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和纱厂。

解放后更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根据上海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春明厂从1999年底停止了原主业的生产。

2000年起,通过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业态调整,逐步引进了以视觉艺术和创意设计为主体的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机构和设计企业,逐步成为上海具有标志意义的创意园区之一。

近年来,M50艺术产业园先后引进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户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高等艺术教育以及各类文化创意机构,目前拥有香格纳、华府艺术、迈纳迈图文、吉品堂、上海大学99艺术中心、复旦大学美术学院、半度雨棚等优质客户。

在入驻企业的选择上,M50始终遵循园区定位,有针对性地引进在文化创意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机构。

这些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畔浓厚的艺术创意气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收藏家、媒体、知名人士、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上海m50观后感
篇一:上海莫干山路m50工业园区的游客调查结果分析上海莫干山路m50工业园区的游客调查
调查背景:为了了解上海老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旅游心理学小组成员特别选择了上海莫干山路m50工业园区作为其中的典型案例,因为这里曾有最老的工业,这里有最新的艺术,还拥有一定的明星效应。

调查结果分类:这次调查将人群分为“去过m50”和“没有去过m50”两类,两类人群的数量之比接近1:1。

第6题您是否去过上海莫干山路m50创意工业园区?[单选题]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层:分析问题为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即分别为性别,年龄,职业。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性别对人群选择去m50没有太大的
影响;而年龄对人群选择的影响占据很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的人群,超过50%的人选择去;人群职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学生和上班族,这一点从年龄的分配上就可以看出。

第2题您的年龄[单选题]
第二层:分析第四题,第五题,第七题。

通过对比“去过m50”和“没有去过m50”两类人群对“旅游产品的偏好”,“听说过的工业园区的数量”以及“吸引因素的考虑”来推测人群“为什么没有选择m50”。

从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来看,两类人群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偏好没有异样,大致趋势相符。

但是对于上海老工业园区“了解的数量来看”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没有去过m50”的人群对上工业园区的了解明显少于“去过m50”的人群,针对这一次现象总结出并不是m50不够吸引人而是比了解
m50,所以m50应该加大宣传。

而从人群选择去m50的因素来说就是“历史”,“独特”,“交通”,“名气”。

左边是没有去过m50,右边为去过m50。

第4题外出旅行,偏向于选择何种旅行产品?[多选题
]
第5题您听说过上海的哪些工业园区?[多选题]
第7题哪一个因素吸引您去上海m50?[多选题]
第三层:第八题,第十题。

针对两类人群对景区“礼物的选购”以及“通过旅途希望得到什么”两方面来分析。

两类人群偏向于“便宜又纪念价值的小物件”,“创意小作品”等。

两类人群对旅途的需求在“放松心情”,“增加知识”,“感受文化历程”,“拍照留念”方面都拥有较高的期望值,而不同的是“去过m50”的人群对于涂鸦墙的需求不高,而“没
有去过m50”的人群对于涂鸦墙的需求有一定的需求,但是
总体来说需求不是很明显,所以一定要有其它园区没有的特色才能吸引住这类人群。

左边是没有去过m50,右边为去过m50。

篇二: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
m50介绍
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
50号,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
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

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

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20XX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XX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

20XX年4月被上
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

几年来,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

其中由瑞士人劳伦斯创办的香格纳画廊和由意大利人乐大豆创办的比翼艺术中心是
目前国内最好的画廊,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
浓厚的文化气息,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m50将吸引更多的创意大师入驻,打造国际化创意园区。

并成功举办了20XX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XX时尚之夜、creativem50、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保护与规划
规划原则
苏州河畔莫干山路工厂区的规划面临多种方向,从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格局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发,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尊重现有城市文脉和基地现状,合理利用土地是构思的总体原则。

(1)尊重历史,合理利用现有建筑。

(2)从整体出发确定用地功能和项目策划。

(3)滨河生态设计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体构思
要保留城市的物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

总体构思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再现民族工业的精神
(2)展示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
(3)科学技术与现代艺术结合
功能定位
现在的规划基地中,除了值得保留的工厂建筑和仓库,在莫干山路50号已经住进了不少的艺术家,这为本地区带来不少活力,也为现代文化艺术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规划在延续这一功能定位外,从苏州河和城市整体出发,吸取国外的经验,还有工业旅游和城市公园的设想。

总体结构布局及分区
总体布局主要考虑工厂区的复兴,表现在滨河与沿莫干山路立面的形象重构,另外在城市公园区形成主要轴线,成为统领空间结构的元素,形成了一个主轴,三条次轴;另外,改造原有建筑外部空间和利用废弃用地规划众多不同功能
和形态的空间节点以及大片的绿化与景观空间,在轴线搭建的空间骨架中形成丰富的点和面,做到结构布局点、线、面相结合,并深刻理解现状,凸现有特色的地理形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