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卷以及答案考试专用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指______;“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中的“一之日”是指夏历____月,“觱發”、“栗烈”都是_________联绵字。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集解:2.衍文3.七音三、翻译:(26分)2.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
令尹曰:“殺之!”以爲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
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
”仲尼以爲孝,舉而上之。
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3.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1、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
2、“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泮读为畔”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3、“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4、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它们依次是 、 、 、 。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每题2分,共14分)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5、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6、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简答题:(共19分)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批阅人 得 分简要说明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两个方面的要求。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济宁学院 古代汉语 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装。
订。
线。
济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代汉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B 、庄公寤.生,惊姜氏 C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D 、既成昏.,晏子受礼 2、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眉 亦B 、果 逐C 、问 步D 、牧 暴3、下列各字造字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舟弓刃鼎B 、北从取盲C 、贼虽锦旌D 、刻判初岳4、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A 、小篆B 、金文C 、隶书D 、楷书5、下列各组字中因加形保义而形成的古今字是( )A 、告诰 弟悌B 、其箕 景影C 、解懈 州洲D 、正征 竟境6、下列各组字是同形字的是( )A 、余餘B 、适適C 、后後D 、门門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 、吾何爱.一牛C 、余怜而售.之D 、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8、下列各句中运用词的本义的一项是( )A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 、间.命工斫木为厨,贮书若干万卷C 、盖本.不足以记斯楼D 、发.使使燕 9、下列各句中修辞与例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相同的一项是( )A 、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B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C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0、下列各句中“是”的用法与众不同的是( )A 、所传惟是矣。
B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C 、是炎帝之少女D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11、下列各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是其果有遭乎?B 、无庸,将自及。
C 、姜氏欲之,焉辟害?D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12、下列加点的副词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B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C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古代汉语试卷及问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系级专业班学号姓名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号得分总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2.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3、下列句中加括号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qì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xièxiè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
(chè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
(jīshǒ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4、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信原B戒及炎C友武叔D上过本7、“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8.《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9.下列选项中的形声字,全属于形符偏于一隅的是A.颖载修倏滕疆佞B.衷裹戚游随赖杂星C.雪融豪里雷累徽D.松赐结理越部恐姿10.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用字的一组是A.本朱寸刃B.受伐戒莫C.理期衷闻D.牛止日高11.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程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00536《古代汉语》201904真题(含解析)

2019年0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全都属于上形下声结构的一组是【】A.哀空赢B.罟孟箸C.恭產星D.果嶽愬2.“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A.會意B.形聲C.轉注D.假借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說一悦B.傘一繖C.土一圡D.污一汙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座),殺之。
B.明日,徐公來,孰.(熟)視之,自以爲不如。
C.兩涘渚崖之間,不辯.(辨)牛馬。
D.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A.棄甲曳兵.而走。
B.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槩.。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D.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双音词的一句是【】A.壁有暇,請指示..王。
B.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盗之出入與非常..也。
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D.君能有终,則社稷..之固也。
7.下列句中的“池”与“金城汤池”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城郭溝池以爲固。
B.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程度深浅差异的一句是【】A.姜與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B.亡人無黨.,有黨必有雠。
C孟嘗君顧.謂馮諼。
D.臣以愚戇,感激..忘身,敢觸忌諱,手書具對。
9.下刚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顾無伐.善,無施勞。
B.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
C.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盗传必究一、填空题(18分)1.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2.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3.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方面。
4.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通假字是木有其字,假借字是木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2分)(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2分)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景色。
7.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劝告。
8.薛谭乃{射求反。
谢:道歉;谢谢。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不好的气味。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诽谤。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勤劳。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0分)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
本义。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
引申义。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o (10分)16.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
17.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18.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19.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微小。
20.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
常:曾经。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30分)(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8分)21.逐之,三周华不注。
古代汉语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古代汉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专门用来指明虚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训诂术语是()。
A.析言、浑言B.读若、读如C.辞、词D.若、如2.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藉的是()。
A.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
(《史记•信陵君列传》)B.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马中锡《中山狼传》)C.倡忧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3.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是()。
A.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B.欲辟土地,朝秦楚。
(《孟子•梁惠王上》)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上)D.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4.同义词“杀”和“轼”的差别是()。
A.程度轻重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5.同义词“饥”和“饿”的差别是()。
A.程度轻重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6.下列字母中,舌头音是()。
A.知B.从C.穿D.泥7.左思《蜀都赋》:“经三崃之峥嵘。
”句中的联绵词“峥嵘”的声韵关系是()。
A.双声B.叠韵C.双声兼叠韵D.非双声叠韵8.下列各组古今字中属于同义分化而形成的是()。
A.何荷B.辟僻C.直值D.受授9.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句是()。
A.公赐之食,食舍肉。
(《左传·隐公元年》)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逍遥游》)D.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韩非子·五虫》)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单句对B.隔句对C.反对D.严对11.下列各组异体字中不属于异体字是()。
A.阱穽B.朞期C.惭慙D.凋雕12.下列各词语中具有双声关系的是()。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22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221)1.[单选题]英( )A)文采、辞藻B)花C)人物之美的、杰出的答案:B解析:2.[单选题]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A)堤溃蚁孔B)孔武有力C)七孔生烟答案:B解析:3.[单选题]次的本义为( )A)等级较差的B)临时驻扎C)依次序排列答案:B解析:4.[单选题]商代甲骨文的单字数量是:A)3000多字B)4000多字C)5000多字答案:B解析:5.[单选题]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墨子·非攻》)( )A)感情B)思想、精神C)诚、实在答案:C解析:6.[单选题]告的特指义是( )A)以大事报告祖宗或上帝B)规劝C)告诉7.[单选题]奔的特指义是( )A)逃亡B)私奔C)战败逃跑答案:C解析:8.[单选题]备的本义是( )A)完备B)谨慎C)防备答案:B解析:9.[单选题]孔( )A)很、甚B)洞穴、窟窿C)贯通答案:B解析:10.[单选题]目( )A)眼、眼睛B)条目C)注视,以目示意答案:A解析:11.[单选题]驷( )A)六匹马驾一辆车B)车两旁的马C)四匹马驾一辆车答案:C解析:12.[单选题]治的特指义是( )A)治水,防御它或疏导它B)国家被治理得很好,太平C)处理,进行某种工作13.[单选题]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是A)泪、涙B)歌、謌C)村、邨D)群、羣答案:A解析:14.[单选题]“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强调词与诗有别的作家是()A)李清照B)朱敦儒C)辛弃疾D)周邦彦答案:A解析:15.[单选题]岑参被称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以下符合边塞诗的是( )A)善于描写战争场面B)表现战士思想C)对朝廷用将不当的讥讽D)善于描写边地风光答案:A解析:16.[单选题]在词中大量用典始于( )A)苏轼B)晏殊C)柳永D)姜文英答案:A解析:17.[单选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中“管”的文中义是A)一种乐器B)锁钥C)管理D)烟管答案:B解析:18.[单选题]“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古代汉语试卷及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作者:————————————————————————————————日期:《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___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2)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诗经》的内容和地位。
答:《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包括了约300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是指民歌;雅是指宫廷歌曲;颂是指宗庙祭祀之诗。
《诗经》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体现了农牧民生活、宫廷礼仪、祭祀活动等。
《诗经》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请解释并举例说明典籍和经典的区别。
答:典籍是指古代经典之书,包括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等。
典籍是经过长期传承,被认为是经典的经典之作。
而经典则是指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代表了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最优秀、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典籍是经典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经典都是典籍。
例如,《论语》是儒家经典,也是典籍之一;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但并非典籍之一。
3.请简要介绍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和主要特点。
答: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可以分为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汉语、宋代汉语等。
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有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象征性的字词和典故,这使得古代汉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古代汉语形容词和动词之间区别不明显,经常使用双音节词修饰名词,使得古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再次,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和文言文句式,要理解古代汉语,需要对相关的典故和句式有所了解。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论述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汉语中直接或间接延续下来的,这些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句式都有着深刻的古代汉语痕迹。
此外,古代汉语中的典故和成语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
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
逝:通“誓”,发誓。
3。
“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A。
面对 B.临视C。
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A。
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
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
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
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
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7。
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8。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B。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6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完的本义是( )A)完全、完整B)修葺C)完毕答案:A解析:2.[单选题]纳( )A)接受B)让他进来或进去C)丝被水浸湿答案:C解析:3.[单选题]“厌”的特指义是( )A)用迷信的方法去镇压B)饱,吃饱C)讨厌,憎恶答案:A解析:4.[单选题]悠( )A)(忧)思B)深远的样子C)娴静的样子答案:A解析:5.[单选题]皇( )A)君主B)大C)美盛鲜明答案:B解析:6.[单选题]遵()A)顺着、沿着7.[单选题]伤的特指义是( )A)战斗时遭受创伤B)受伤C)悲伤答案:A解析:8.[单选题]“固”的特指义是( )A)坚固B)地理险要或堿郭坚固,便于防守C)本来,当然答案:B解析:9.[单选题]说的本义是( )A)学说B)说服C)说明﹑解释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被( )A)遭受B)被子C)披发答案:B解析:11.[单选题]亩( )A)田垄B)农田C)土地单位量词答案:C解析:12.[单选题]操()A)操守13.[单选题]口( )A)孔穴B)嘴C)出入的通道D)人数、人口答案:B解析:14.[单选题]“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鱼肉是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作动词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动词活用作名词答案:B解析:15.[单选题]在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词(=于是)的焉字句是( )A)姜氏欲之,焉辟害?B)万钟于我何加焉?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制, 岩邑也,虢叔死焉。
答案:D解析:16.[单选题]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的是A)蒋捷B)姜夔C)辛弃疾D)柳永答案:A解析:17.[单选题][]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
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B)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C)姜氏何厌之有 ?18.[单选题]是疑问代词的是A)奚B)兹C)斯D)此答案:A解析:19.[单选题]“甚于妇人。
”于的词性、词义是A)介词、引出处所B)助词、无意义C)介词、表示被动D)介词、表示比较答案:D解析:20.[单选题]“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盗传必究一、填空题(20分)1.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2.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3.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4.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来考察。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30分)(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6分)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句中义:国都;今义:国家。
6.自始合,苟有I敏,余必下推车。
险:句中义:难以通行的路;今义:危险。
7.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句中义:返回}今义:反对。
8.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今义:谢谢。
9.姜氏何厌之有!厌:句中义:满足;今义:厌恶。
10.射其右j毙于车中。
毙:句中义:倒下;今义:死亡。
1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给:句中义:充足供应;今义:给予。
12.星队,木,国人皆恐。
队:句中义:坠落;今义:队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4分)13.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
糅:烘烤;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15.亡羊补牢。
亡:丢失;引申义。
牢:养牲畜的圈;本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本义。
17.天行有常。
行:运行;引申义。
18.邹忌惰八尺有余。
惰:长;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30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8分)19.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民生二心。
20.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意动用法;把……当作困难的事。
免;使动用法;使其君免于灾祸。
古代汉语_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第一学期)(第一学期)A A 卷 闭卷闭卷 一、填空:(一、填空:(2222分)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其中第一个“如”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第二个“如”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俟”的意思是 。
2.“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其中“好”的读音是中“好”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亟”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知”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岁不我与”的意思;“岁不我与”的意思是 。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其中“诚其意”的意思是 ;;“毋”的读音是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第一个“恶”的读;第一个“恶”的读音是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谦”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4.〔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其中“语”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是 ;“为长者折枝”的意思是 。
5.“读、乐”的繁体字是.“读、乐”的繁体字是 、 。
二、请给下列文段加上标点符号,然后译成现代汉语:(34分)1. 1. 子 曰曰 学学 而而 时时 习习 之之 不不 亦亦 说说 乎乎 有有 朋朋 自自 远远 方方来 不不 亦亦 乐乐 乎乎 人人 不不 知知 而而 不不 愠愠 不不 亦亦 君君 子子 乎乎 (《论语·学而》)(《论语·学而》) 译文:2. 2. 虽 有有 嘉嘉 肴肴 弗弗 食食 不不 知知 其其 旨旨 也也 虽虽 有有 至至 道道 弗弗学 不不 知知 其其 善善 也也 是是 故故 学学 然然 后后 知知 不不 足足 教教 然然 后 知知 困困 知知 不不 足足 然然 后后 能能 自自 反反 也也 知知 困困 然然 后后 能 自自 强强 也也 故故 曰曰 教教 学学 相相 长长 也也 兑兑 命命 曰曰 学学 学学 半 其其 此此 之之 谓谓 乎乎 (《礼记·学记》)(《礼记·学记》) 译文:3. 3. 初 郑郑 武武 公公 娶娶 于于 申申 曰曰 武武 姜姜 生生 庄庄 公公 及及 共共 叔叔段 庄庄 公公 寤寤 生生 惊惊 姜姜 氏氏 故故 名名 曰曰 寤寤 生生 遂遂 恶恶 之之 爱 共共 叔叔 段段 欲欲 立立 之之 亟亟 请请 於於 武武 公公 公公 弗弗 许许 及及 庄 公公 即即 位位 为为 之之 请请 制制 公公 曰曰 制制 巖巖 邑邑 也也 虢虢 叔叔 死 焉焉 佗佗 邑邑 唯唯 命命 请请 京京 使使 居居 之之 谓谓 之之 京京 城城 大大 叔 (《左传·隐公元年》)(《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1616分) 1.通假字:.通假字:2.古今字:.古今字:3.破读字:.破读字:4.联绵字:.联绵字:四、请穷尽式地分析下列文段中的语言要点请穷尽式地分析下列文段中的语言要点(通假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破读字、词类活用现象、词序):(词类活用现象、词序):(2828分)昔者仲尼與於蜡賔,昔者仲尼與於蜡賔,事畢,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4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听的本义是( )A)听从B)聆听C)任从、由着答案:B解析:2.[单选题]“崩”的特指义是( )A)天子死B)山塌下来C)崩溃答案:A解析:3.[单选题]险( )A)险要的地方B)危险C)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过答案:C解析:4.[单选题]英( )A)文采、辞藻B)花C)人物之美的、杰出的答案:B解析:5.[单选题]薄言掇之。
()A)道不掇遗B)豪末不掇,将成斧柯C)上竿掇梯答案:A解析:6.[单选题]请的本义为( )A)谒见7.[单选题]放()A)放纵B)驱逐、流放C)释放答案:B解析:8.[单选题]雠的本义为( )A)应对,对答B)仇,仇人C)校勘答案:A解析:9.[单选题]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老子》( )A)形容、修饰B)表现、显现C)比较,对照答案:B解析:10.[单选题]下列汉字不属于会意字的是:A)美好B)放心C)武林答案:B解析:11.[单选题]剌()A)名刺B)扎C)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答案:B解析:12.[单选题]馆的本义为( )A)安置,住13.[单选题]以下哪位词人“剪不断,理还乱”并且为南唐君主?( )A)李璟B)李煜C)李世民D)李隆基答案:B解析:14.[单选题]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有的一组是()A)象末牧店B)鱼本州步C)人上逐牢D)刀刃亦泪答案:A解析:15.[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的“尔”字不是第二人称代词的是( )A)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B)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盍各言尔志?答案:B解析:16.[单选题]“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这个宾语前置句属以下哪种情况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C)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答案:C解析:17.[单选题]南宋词坛上开清雅派词风的词人是A)姜夔B)吴文英C)周密D)史达祖18.[单选题]自称“陇西长吉”的是 ( )A)李商隐B)李贺C)温庭筠D)韦应物答案:B解析:19.[单选题]“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的词性是A)语气词B)副词C)连词D)代词答案:D解析:20.[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边塞诗派的诗人是( ).A)陈子昂B)高适C)岑参D)王昌龄答案:A解析:21.[单选题]“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的横线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bì,死)
B、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ài,停止,悔改)
C、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jí,即使)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jué,通“掘”,挖。
)
2、比较适合初学古汉语的人查阅参考的虚词著作是。
A、《助字辨略》
B、《经传释词》
C、《词诠》
D、《诗词曲语辞汇释》
3、下列汉字全部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是。
A、日亦莫江
B、月问瓜步
C、斤鸟鱼眉
D、鸟物及亦
4、下列形声字结构形式全部相同的是。
A、棋诂故固
B、贡汞照基
C、辩固故苕
D、辨诂星问
5、是汉字演变史上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甲骨文
B、篆书
C、楷书
D、隶书
6、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理发店(發)发出(髪)
B、一斗酒(斗)斗争(鬭)
C、山谷(榖)五谷(谷)
D、王后(後)后代(后)
7、语言各要素中,发展演变最为突出的是。
A、词汇
B、语法
C、语音
D、其它
8、最早提出部首的是。
A.毛亨 B.刘熙 C.扬雄 D.许慎
9、从造字方法看,最能反映本义的是。
A、指事
B、会意
C、形声
D、象形
10、下列句中介词“于”用法不同的是。
A
、女娃游于东海。
B、巴人讼于孟涂之所。
C、郤克伤于矢。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横线上。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无分。
1、形声字的声符的作用有___。
A、标示该字的读音。
B、表示该字的本义。
C、表示该字的引申义。
D、一些形声字的声符具有提义示源的作用。
2、下列句子加点词古今词义范围扩大的有。
A、饮于河渭。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C、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E、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3、下列判断句属于判断句活用的有___。
A、南冥者,天池也。
B、子于郑国,栋也。
C、是炎帝之少女。
D、夫战,勇气也。
E、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下列加点字在句中使用本义的有。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北山愚公长息曰。
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E、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5、下列各组属于异体字的有。
A
C、游遊
D、泪淚
E、早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即和。
2、从时间上看,在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3、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排列。
4、直音法是用来注音。
5、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字。
6、总的来看,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
7、词义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一类叫。
8、“所”《说文解字》归斤部,《辞海》归部。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言
2、被动句式
3、六书
4、引申义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或词组。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2、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
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3、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4、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将划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19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史记·优孟列传》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D
6.B
7.A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1.AD 2.ACD 3. BDE 4.ACD 5.ABD
三、填空题 1.文言古白话 2.“五四” 3.号码 4.同音字 5.非 6.笔势 7.直接引申间接引申 8.户
四、名词解释
1、文言是指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语为模仿对象的作品的语言。
2、也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的被动句。
句中有某些助动词、助词或介词等作为被动句的标志,并构成多种句子形式。
3、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4、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或词组。
1、是:指示代词,这个。
陋:鄙陋,这里用作意动,即“轻视”的意思。
售:卖出。
其:语气词,表揣测。
遭:际遇,指一定的机会。
2、为:担任、作。
愿:忠厚。
夫:指示代词,指尹何,可译作“他”,在居中作兼语。
之1: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中,使它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作全句的主语。
之2:代词,指被爱的人。
3、都城:都:都会。
城,城墙。
国1:国家。
国2:国都。
度:法度,制度。
这里用作动词。
堪:能忍受,能支持。
4、贱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
怜:爱。
愿:希望。
没:通“昧”,冒昧。
闻:使动用法,使闻,即禀告的意思。
六、标点: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
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
翻译:
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拿葬马的事来劝谏的,就是犯死罪。
”优孟听说了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的爱物,凭着我们楚国的泱泱大国,要什么办不到呢?却只用大夫的礼来安葬它,太薄了。
请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问:“用国君的礼仪安葬它怎么做?”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有花纹的美玉制作内棺,用有漂亮花纹的梓木制作外棺,用楩、枫木、豫章木做题凑,派士兵替它挖墓穴,出动老弱为它背土垒坟,齐国、赵国的使者在前陪祭,韩、魏的代表在后面护卫。
(下葬之后)为它设庙享受太牢的祭祀之礼,用万户的城邑常年供奉。
各诸侯国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