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MP3:内涵、意蕴与价值

合集下载

教师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线——基于“江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

教师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线——基于“江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

ME o i g S IGu p n , ONG Yo l, XI ui E Yi
(i gi oma U iesy N n hn ,inx 3 0 2 , hn ) J n x N r l nvri , aea gJ gi 3 0 2 C ia a t a
Ab t a t T e f c l e eo me t st e c r s fu ie i o n tt n c n t ci n I r e sr c : h a u t d v lp n h o e t k o n v r t c n o ai o sr t . n o d rt y i a s y o u o o
Au . 01 g2 1
教师发展 : 学校 内涵发展的生命线 、

基 于“ 江西 师 范 大 学教 师 发 展 中心 " 设 的思 考 建
梅 国平 , 宋友 荔 , 谢
( 江西师范 大学 , 江西 南 昌 30 2 ) 3展 是 大学内涵建设 的核 心任务。为 了引领教师发展 , 需要转换理念 , 发展 ” 替“ 以“ 代 培 训” 促进教师关心“ 学学术” 引领教师专业成 长。在 这 一理念 的 引领 下 , , 教 , 需要 以活动为载 体 , 关注教师 专 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 同时 , 需要从 组织与政策方 面予以支持 , 以保证教 师教 育活动的 实施 和教 师专业发展 共 同
第4 4卷第 4期 2 1 年 8月 0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 a o a gi om lU i r t( oi cecs or l f i x N r a n esy Sca Sine) n Jn v i l
Vo . 4 N . 14 o 4
—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十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三个观点: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把教师视为发展中的个体,把教师视为学习者与研究者。

以上概念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研究的过程,并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根据以上界定,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确认了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在教育史上,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出现在教育学中的,教师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一经形成,就无所谓再发展和更新。

对教师作出杰出贡献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把教师视为使用各种办法将一切知识传授给一切人的人,教师显然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

20世纪初期,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的教育理论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起来。

杜威不仅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培养、被塑造者提升、确认为主体,而且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杜威指出,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教师并非不再发挥作用,区别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注意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与终身学习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20世纪后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指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该报告认为,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

学校内涵发展解释

学校内涵发展解释

学校内涵发展解释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品质和内在力量的提升,而不仅仅关注学校的规模和硬件设施。

一、内涵发展的意义内涵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内涵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情感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2. 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发展强调学校内在品质的提升,通过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增强学校竞争力:内涵发展是学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内涵发展,学校能够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二、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念:学校内涵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2. 教育目标: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3. 教育内容:学校内涵发展需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更新和优化,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

4. 教育方法:学校内涵发展需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5. 师资队伍: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使其能够适应内涵发展的要求。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实施路径学校内涵发展的实施路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内涵发展规划:学校需要制定内涵发展规划,明确内涵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确定发展的重点和措施。

2. 建立内涵发展评价体系: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内涵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全面评估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和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霍伊尔(Hoyt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富兰和哈格里夫斯〔(Fullan,M.&Hargreavest,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1]。

戴(Day)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得益,进而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2]。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具有变革力量的教师单独或与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在与儿童、年轻人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教学生活的每一阶段中,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知识、技能和情感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批判性,因为教师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受容器。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3]。

钟启泉[4]教授认为,所谓“教师进修”,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省察、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的过程,“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无论从教师的内在需求还是对教师的外在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心理)不断更新、完善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刘万海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5]。

卢乃桂,钟亚妮认为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生涯过程中提升其工作的所有活动[6]。

333 教师观对比

333 教师观对比

333 教师观对比
333教师观是指“三三三”教师观,具体内容如下:
1.三层次教师观:
•第一层次:传授知识。

•第二层次:培养能力。

•第三层次:发展潜力。

2.三发展教师观:
•可持续发展: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和不断进步。

•和谐发展:教师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3.三师观:
•经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精湛的教学艺术。

•人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

•导师:丰富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育艺术。

以上是333教师观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三层次教师观、三发展教师观和三师观。

这种观念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终身学习、和谐发展以及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它包括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教师要熟悉各种教育理论,把最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积极学习各种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教师要做到自觉、自律、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它包括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师成长的生命意义探析

教师成长的生命意义探析

教师成长的生命意义探析摘要:教师成长的生命意义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并用生命点燃生命。

教师生命意义的实现路径包括唤醒教师的自我生命意识、体验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境界等。

关键词:教师成长;生命意义;实现路径1993年,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对话时,提出了教育的三个相互贯通的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与润泽生命。

而“‘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与润泽生命’,亦即为了‘立人’和对人的生命的成全”。

从此,一种以生命治学问,以生命统摄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领域。

为此,当今教育诉求回归到关注人的生命的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的神圣的层面上来。

而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中的主体之一,其成长中的个体生命意义理应受到关怀,其生命的意义理应被珍视、被厚待。

一、教师生命的意蕴生命是指具有活动能力的生物体。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人们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生物学视阈中界定的生命概念更多关注的是生命中自然的以及生理的本能生命,即自在的生命。

哲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人文学科视阈中更多关注的是非自然的精神生命、智慧生命、价值生命等不同称谓的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

人的自然生命是生命的基础和源泉,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人存在的根本,因而自为的生命则是生命的升华,是超越生命的永恒追求。

教师生命是指教师的职业生命,它是在教育活动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

它既不同于教师自然生命的成长,也不同于教师在其他活动中的生命呈现,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以及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和谐发展中充分释放个体生命潜能、凸显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发展态势。

因为“教育活动的独特性赋予了教师职业生命特有的内涵,教育活动的方式和质量决定了教师生命发展的方式和质量”。

所以,教师因承担着“培养人”的特殊使命,其生命被赋予了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生命本身的内涵也由于教师这个更加强调追求精神生命的丰富与升华的特殊的职业特征而被赋予更多的精神层面的内容。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蕴、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蕴、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

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9期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蕴、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①刘志礼,韩晶晶(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摘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基础工程”。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意蕴:以明道信道为核心,传道授业;以修身立德为关键,正己化人;以业精善学为基础,严谨治学;以仁而爱人为根本,尊生爱生。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困境: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弱化、业务能力虚化、师生关系“亚健康”化及社会服务两极分化。

破解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凝聚信仰,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导向化;提升师能,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专业化;涵养师爱,促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化;关注社会,促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常态化。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现实困境;破解之道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20)09-0067-07DOI:10.16697念1674-5485.2020.09.009高校师德师风是指高校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以及思想观念的总和,其中的思想观念具备稳定持久的特征,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和道德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被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基础工程”地位,并明确了教师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和要求。

⑴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同时肩负着传播文明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背负着传递信念、价值以及知识的伟大使命。

因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尤为关键。

然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多重困境。

因此,明晰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意蕴,剖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探寻破解多重困境的现实路径,对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O一、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意蕴师德师风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总的概括和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师德师风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数据应用素养是指数据被教练员所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随着数字化训练器材设备的转型升级'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 训练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不可胜数( 教练员如何从训练系统产 生的数据资源中抽取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如在 )"" 米短跑项目 中'血乳酸值越高'表明参赛选手的糖酵解供能能力就越强% ' 并在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予以合理应用'用以提升自身的执教 水平和改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练员若想 取得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至为关键'获得运动员运 动训练的数据'将所获得的数据转释成有利于运动员训练的相 关信息'并且在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加以有效应用'促进 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改善( 而且'教练员只有将训练系统中产 生的数据应用到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方能提升自己分辨 数据真假的能力'避免那些对教练员做出决策与改善训练实践 有不良影响的干扰数据( %.$.#/数据安全素养
数据采集素养是指根据训练目标的需要'教练员能够借 助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采集运动员训练相关数据# 如$心电和 肌电等数据% *$+ 的能力( 在运动训练活动开始前'教练员一定 要明确训练目标'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搜集什么样的数据以及搜 集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制定采集数据的目标要求'便于及时准 确地采集到自己所需的数据(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在运动训练 系统中的深入应用'训练系统中每时每刻产生成千上万条关于 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数据'教练员需要在纷繁的数据中采集到有 价值的数据'如$在越野滑雪项目中'教练员需要采集运动员的 撑杖长度)周期平均速度)恢复时间和运动员各时刻关节角度 变化等数据( 有价值的信息是经过教练员将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分析处理后得到的'这些信息对有效指导运动员训练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练员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数据采集素 养'以便在纷繁的数据中采集到自己所需的数据'将采集到的 数据转换成指导运动员训练的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自身执教能 力的提高( %.$.$/数据整合素养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对我们专业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有一个了解,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途径和方法来看一下我们专业的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幼儿教师作为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历史并不常久,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

而与之相应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教育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有短暂历史。

从1776年近代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在的建立到19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上半叶专门化的幼儿教育机构在各国普遍建立。

而中国经历了由清末的萌生、民国时期制度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

(《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总体篇”第9页、13页,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主编)并且这一短暂的历史直到20世纪6才被完全拉开序幕,其高潮又主要集中在其高潮有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动因则是20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下面让们回顾一下百年来的世界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百年幼教改革发展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工业革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传统教育的矛盾和弊端日益突出,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兴未艾,促使幼儿教育有“传统”走“向“现代”。

在幼儿教育有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欧美教育革新运动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它的震撼作用在于逐步改变了人们旧有的幼儿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知识、数学课程等的认识,相应的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幼儿教育思想观念,从而为现代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第二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段世界各国都重视以教育振兴经济和国家强盛,一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间的国际竞争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早期教育,尤其注重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世界教育进入“智育中心主义”的时代。

而各国为了加强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都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教师德育能力的历史意蕴与未来发展

教师德育能力的历史意蕴与未来发展

教师德育能力的历史意蕴与未来发展作者:殷玉新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12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三大准则》),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些都表明师德在新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教师德育能力(teacher competency for moral education)作为教师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新时代师德和专业化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根本要义,主要是指教师开展德育实践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对提高新时代师德水平有直接作用。

因此,有必要以《三大准则》《意见》等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为依据,探寻新时代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要义,为未来教师德育能力的行动思路提供借鉴。

一、教师德育能力的历史意蕴总体来看,以《三大准则》《意见》等为依据,新时代教师德育能力弘扬了我国师道的文化传统,吸收了西方教师伦理的适切内容,凸显了我国师德内涵的根本要义,也指明了我国未来教师德育能力的核心特征。

1.以我国古代师道文化传统为载体的狭义教师德育能力。

虽然我国古代的师道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其内涵也有差异,但是,师道文化可以作为我国狭义教师德育能力的主要载体。

第一,师道可以是教师的学问或学问体系,与萧承慎在《师道征故》中殆指的“师法”同义,即学有渊源,说本师授,合于法度也。

如《汉书·匡衡传》中提到:“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

”知识基础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教师只有掌握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拥有足够的学科内容知识储备,能够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复述出来,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教育机构也主要培养教师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

教师的教学公正:内涵和价值

教师的教学公正:内涵和价值

教师的教学公正:内涵和价值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秉承公正。

教师的教学公正是教育公平、教育公正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详细地阐释了教师教学公正的内涵及表现,论述了教师教学公正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公正内涵和价值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由逐渐重视宏观层面教育起点的公平,转向关注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公平。

这种转变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际的校园里,甚至是每一堂课上的际遇。

正是基于这样的转变,我们认为有必要把研究的视角转入具体的学校教学活动层面为教师教学进行公正的研究。

一、教师的教学公正:内涵及表现公正作为一个意蕴广泛的词语,其在教育学中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教师教学公正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自觉的一种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是具体实质的存在。

本文以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落脚点,从师生关系、教学资源的分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班级管理等角度,对教师教学公正的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师生关系的审视。

新课程要求建立尊重、民主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显然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

“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未成熟的、没有发展的人,和在成人的成熟的经验中体现出来的某些社会目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过程就是这些因素应有的相互作用。

”[1]为了更好地在师生关系中体现教师公正。

教师应努力做到:尊重、理解、读懂学生,不要用教师的经验作为标准去衡量学生。

教师要避免“刻板效应”、“晕轮效应”,真实、全面地对待学生,不能给学生贴上“标签”或者分成等级。

学生有自己的世界,试图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必然会形成“权威—服从”型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资源的分配。

教师教学公正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学生的应得和发展。

比如,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经过教师的“手”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均等地得到分享。

[2]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提问。

教学领导理论:内涵、发展与评价

教学领导理论:内涵、发展与评价

教学领导理论:内涵、发展与评价教课领导理论:内涵、发展与评论目前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新课程的实行将引起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要改革。

学校是特意的教育组织。

关于学校而言 , 学校教育中培育目标的实现 , 不行能走开讲堂教课这一基本门路。

学校教课的中心地位需要学校有效的教课领导来保证。

与行政领导、课程领导和教课管理有着实质差别 , 教课领导是领导者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及其余有关人员 ) 为了实现教育教课目的 , 优化教课系统 , 经过民主与合作、开放与交流 , 规划教课发展愿景 , 供给教课支持系统 , 管理、视导与评鉴教课 , 发展教课文化以促使学生进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导行为。

20 世纪末以来 , 许多学者已经成立较为清楚的教课领导模型 ( 教课领导行为范围 ) 。

整体来说 , 教课领导者应当肩负:设置教课目的 ( 愿景 ) 、创造优秀的学校氛围、供给教课支持、监察教课收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就等责任。

20世纪中后期西方的“有效学校运动”和“校本管理”推进了教课领导理论的盛行。

教课领导的产生与发展遇到今世领导理论中的转变式领导、道德领导以及散布式领导理论的影响。

自出生以来 , 该理论几经沉浮 , 大概上经历了盛行、沉静以及再度兴隆三个期间。

教课领导理论因其价值意蕴为教育领导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供给了崭新的视角与操作指南:教课领导以教课专业属性为基础 , 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专业取向而非行政取向;教课领导回归学校管理的育人实质;教课领导引领学校管理方式从控制型管理向教育型管理改革。

教课领导理论的限制性主要表此刻其理论发展尚待完美 , 在理论认知、实践运用以及实行过程中会碰到诸多阻碍。

为了将这类崭新的领导理念真实融入到我国中小学教育教课实践 , 我们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优化领导程序 , 合理配置教课领导时间;转变传统率导观点 , 走向共享式领导;完美领导查核制度 , 着重教课领导绩效;发展可连续教课文化 , 建立学习共同体;开拓多元交流渠道 , 创造支持性的教课环境。

“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背景下“双师素质”探究:价值意蕴、本质内涵与提升路径

“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背景下“双师素质”探究:价值意蕴、本质内涵与提升路径

“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背景下“双师素质”探究:价值意蕴、
本质内涵与提升路径
谢莉花;李涵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24(45)13
【摘要】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是“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之举。

“双师型”的价值意蕴在于通过双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体系的发展,本质内
涵在于职教教师“双师素质”合一,落脚点在于双师素质合一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

该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明晰职教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三性合一”
理念下专业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其发展阶段,落实体现双师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学
能力提升策略,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

【总页数】7页(P54-60)
【作者】谢莉花;李涵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5
【相关文献】
1.“双高计划”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内涵、标准和评价
2.工匠精神背景下高
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3.“双高”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内
涵及培养路径探索4.国家职教“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
发展目标、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常州的调研与思考5.新标准背景下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路径研究--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专业发展》辅导纲要

《教师专业发展》辅导纲要

《教师专业发展》辅导纲要第一章解读教师角色一、主要内容1、教师角色的内涵2、教师角色的特点3、国外传统教师角色定位4、西方现代教师角色观5、我国传统教师角色观6、我国现代教师角色观7、新课程的基本理念8、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转换二、重点掌握1.教师角色的概念及其特点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来学习)2.国外教师角色定位(1)国外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教师是“神父”;教师是“专家”;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塑造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教育环境的设计师和规定者”。

(2)西方当代教师的角色定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教师的职责更为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培育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全球化思维”品质、能包容多种文化和从事多元文化教学的人;②民族国家中的教师角色——政治家、知识分子、社会公共文化和个人文化之间的传递者、社会上最重要的行动者等;③教育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是“改革派知识分子”、“改革的行动者”。

④学校情境中的教师角色——“教师作为管理者”和“教师作为决策者”;⑤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教学专家”、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发者”、“艺术家”和“演员”、“环境工程师”等;⑥教师的自我职业角色——“自我发展者”、“反思型实践者”等。

3.我国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及评析我国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有:(1)蜡烛论。

将教师比作蜡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但另一方面它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地位。

(2)工程师论。

工程师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内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重视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

1963年和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分别是“教育与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是国际教育组织一贯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口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教师专业群体的专业化到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由关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的认可到关注‘内部’专业素质的提高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依赖于教师个体对专业性发展的追求,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①叶澜教授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三个重要转向,表明了未来的研究趋势是向着三个方面发展的②。

第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

教师职业的工具化和将其劳动性质定位于传递性是制约教师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而“创造”是教师从工作中获得“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

因此,教师的职业使命与作为人的真实生活及其生命质量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不再是没有职业自我意识的政治工具或为他人作嫁衣的“殉道者”,而应成为积极发展的创造者。

这是对教师职业丰富性‘的深入开掘,教师的职业形象从而由单薄变为丰满。

第二,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

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的强调以及总是以外部力量来约束、导引教师的发展,而忽视了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教师的发展迟缓而沉重。

其实,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自我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也是教师的权利,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 师 :作 为专 业 的个 体 一
已 有 的 研 究 主 要 从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的角 度 对 教 师 提 出 种
情 感 和态度 等结 合起来 ,M 3 P 即M ( r1 和P Poe— Moa) 3( rfs
种 要 求 , 把 教 师 职 业 角 色 看 成 片 面 、 静 止 的 状 态 , 而忽 视

三 、教 师发 展MP 的价值 3
教 师 发 展 M 3 念 试 图 把 教师 作 为 整 体 的专 业 与 个 体 的 P理 生 命 结 合 起 来 . 反 对 仅 从 理 论 上 的知 识 与 实 践 中 的 能 力 两 个 层 面 去 建 构 教 师 的 职 业 生 涯 ,并 努 力 从 道 德 、专 业 、 激
战较 以往更为艰 巨 ,从学 生 、家 长到整体 教育环境 ,都 在
冲 击 着 教 学 第 一 线 的 教 师 。 与此 同 时 ,教 育 俨 然 已 成 为 全 民议 题 ,仿 佛 人 人 都 能 侃 侃 谈 出 一 席 大 道 理 。 然 而 , 在 教 学 现 场 ,除 了 理 论 与 理 想 以外 ,教 师 还 需 要 什 么 呢 ?教 师 教 师 发 展 MP 理 念 突 破 了 当 前 关 于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桎 3
I .当初发 展的 目标 是为 了降低资讯 媒体传 输所 消耗 的负 I I
载 量 . 并 且 保 持 相 同 的 媒 体 品质 。 它 的 功 能 就 像 是 一 个 压
缩 丁具 ,这 种 T 具 档 案 小 ,容 量 大 ,携 带 方 便 , 深 受 社 会
图 1 教 师发 展 MP 3
图3 教 师 :作 为 个 体 的 专 业
怀。 ㈨教师发展 M 3 念把道德 视为教师 的大脑 ,孕 育着教 P理 师个体 的灵魂 ;把专业视 为教师个 体的躯 干 ,负载着 教师
的 价 值 :把 激 情 视 为 教 师 的 血 液 , 彰 显 着 教 师 的 活 力 ;把 耐 心 视 为 教 师 的 四肢 ,调 适 着 教 师 的行 动 ( 图2 。 如 )
心 四 维 品 质 的 整 合 ,努 力将 教 师 的发 展 从 单 一 的 知 识 获 取 、 能 力发 展 维 度 中解 放 出来 . 以教 师 的 个 体
生命 意义和专业生 态 ( 系统平衡 )为双重视 角,重视教师作 为专业的个体和 作为个体的专业 的整 体而
全 面 的发 展 。
[ 关键 词 ]教 师 发展 MP 内涵 3
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实际上包含着教师道德与教师专业两层含义新课改也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新的培养目标传统单一而僵化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正在悄悄隐退
0 o @ 0
教 师发展 M : P 内涵 意 蕴 与价值 3
何孔潮 杨 晓萍
[ 摘
要 ] 教 师 发展 MP 的理 念 为 台 湾 学 者 吴 清 山首 倡 , 即教 师发 展 是 教 师 道德 、专 业 、激 情 、耐 3
二 、教 师发 展MP 的意蕴 3
的发展是否可 以像MP 一样获得学生 的喜爱呢?吴清山教授 3
认 为 ,单 靠 提 升 教 师 的 知 识 水 平 与 业 务 能 力 已 经 不 能 适 应
梏 .即片面 强调教师 的工具性价 值 ,把教 师 当成 一个纯粹
的技 术 人 来 培 养 :转 而 尝 试 从 生 命 视 角 和 生 态 视 角 去 思 考
大众尤 其是学生 群体 的喜好 。台湾台北市 立教育 大学教 授
吴 清 山 受 此 启 发 ,认 为 进 入 二 十 一 世 纪 后 ,教 师 面 临 的 挑
而 后 , 吴 清 山任 职 台 北 市 教 育 局 局 长 ,他 将 这 一 理 念 作 为 教 育 纲 领 在 全市 推行 ,取 得 较 为 良好 的 效 果 。
专业生长结合 的维度进行整体观照 ( 如图1 。 )
的教师发展MP 理念为这一问题 提供 了解读 的新视 角。 3


教师 发展 MP 的 内涵 3
MP 3的 全 名 是 Mo igPcue E p r o pAu i L y r vn itr x et Gru do a e s
新 时代 的教 育需求 ,教 师 的发展 需要 全方 位品 质 的提升 。 最终他提 出了教师发展MP 的概念 ,试 图从教师个体 的生命 3
意 义 与 教 师 专 业 的 生 态 取 向 出发 ,把 教 师 的 理 想 、理 论 与
教师 的双重属性 :作为专业的个体 和作为个体 的专业 。
特 征
现 代 社 会 对 人 才 的 素 质 与 能 力 提 出 了新 的 构 想 和 要 求 . 为了 回应时 代和 社会 的要求 ,教育 事业要 不 断深化 改革 , 教 师 的 发 展 似 乎 已 成 为 决 定 改 革 成 败 的 生 命 线 然 而 .课
s n as n ai c) i ,P s o ,P t ne ,是 道 德 、专 业 、激情 和 耐 心 四 大 o i e
o o @ 0
了教 师 在 职 业 生 涯 中个 体 生 命 的 意 义 , 忽 视 了教 师 在 教 育
过程 中生命本 质和高级需 要 的满 足 ,忽视 了教师是 一个情 感丰富 、蕴含着生命活力和个性魅力 的人 。 I 而教师发展 2 J MP 理念无疑体现着教师作为专业 的个体那种浓郁 的生命气 3
息 。教 师 发 展 MP 的理 念 本 质 上 在 于 让 教 师作 为一 个 生 命 的 3
人去 发展 ,作 为一个 生命 的专 业人 去发展 ,既重视 专业 ,
但 又 不 唯 专 业 。 因 为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是 一 种 认 识 活 动 ,更 是

种交 往活动 ,因此生命 的存在 与观照应 时刻给予充 分关
教 师 品质 的英 文 缩 写 体 。 … 教 师 的发 展 需 突 破 现 实 中 的 过 于 强 调 知 识 获 取 和 能 力 提 升 倾 向 ,从 教 师 个 体 生 命 成 长
改以来 ,学 生课业 负担依然 很重 ,教 师依 旧被批评 ,教师
发 展 对 于 教 学 变 革 的 影 响 遭 到 质 疑 。 台 湾 学 者 吴 清 山 首 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