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例题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2-使用拨码开关输入数据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2-使用拨码开关输入数据

n n n n
n n n n n
5.程序仿真

在Keil集成开发环境中 集成开发环境中,输入上述源程序并命 名为lm4-2.c,建立名为 建立名为lm4-2的工程并将lm42.c加入工程中,经编译 经编译、链接后进入调试状 态,打开Parallel Parallel Port1、Parallel Port1 Port2对 话框,单步运行,观察 观察P2口、P1口的电平变化, 当单击P2.2、P2.4引脚为低电位时 引脚为低电位时,对应的 P1.2、P1.4引脚也为低电位 引脚也为低电位。
4.程序设计
(1)流程图
开始
读P2口数据 口数据 送P1口 延时
图4­11 例题2程序流程图
n
n n n
(2)C语言程序
#include<regx51.h> void delay (void) { q unsigned int i, j; q for (i=0; i<500; i++) for (j=0; j<120; j++); } void main (void) { q unsigned char buffer; q for( ; ; ) { buffer = P2; P1 = buffer; delay ( ); } }
6.习题
n
n
①用do while语句替代主程序中的for语句,编 写主程序。 ②用while语句替代主程序中的for语句,编写 主程序。
+5V
图4­10 拨码开关输入数据电路图
3. 电路元件使用介绍
n
拨码开关(DIP开关)广泛使用在电子信息 广泛使用在电子信息、通 讯等需要手动编制的产品中 讯等需要手动编制的产品中。按拨码开关内部的 开关数量,拨码开关可分为 拨码开关可分为2P、4P、8P等,2P拨 码开关内部有2个独立的开关 个独立的开关,4P拨码开关内部 有4个独立的开关等,通常会在拨码开关上标示 通常会在拨码开关上标示 记号“ON” ,若将开关滑块拨到 若将开关滑块拨到“ON” 的一边,则 接点接通,拨到另一边则为不通 拨到另一边则为不通。

2-3课程设计(预应力)参考例题

2-3课程设计(预应力)参考例题

非顶应力钢筋:R235 和 HRB335 钢筋。 预应力混凝上空心板采用先张法施工,张拉台座有效长度为 50m。空心板采用加热养护方法,取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
2.5 2.5 8 12 7 7
9.8
R= 19
26
60
8
图2
38
7 99
38
8
99
等效工字形截面图(单位:cm)
1/4 跨处 相应 M ( kN .m ) 147.7 65.24 212.94 124.02 99.77 1.2 429.16 69.84 39.91 支点 相应 M ( kN .m ) 110.8 48.9 159.7 122.43 98.5 1.2 363.04 68.95 39.4
空心板截面图(单位:cm) 图3 表 1 空心板计算内力及其组合
跨中 序号 (1) (2) (3)
项目 一期恒载标准值 SG1K 二期恒载标准值 SG 2 K 恒载总和 汽车荷载标准值 S
M max ( kN .m )
147.7 65.21 212.94 195.57 157.34 1.2 529.33 110.14 62.94
1 107 0.012211ey 1.848193 Np
表 2 空心板毛截面几何特性
名称 毛截面面积 毛截面重心至上边缘距离 毛截面惯性矩 对上缘 毛截面抗弯模量 对下缘 回转半径 符号 单位 计算值 306271 300 1.3907×1010 4.6355×107 4.6355×107 45406
Np
由式(B)得 1 107 3.9
Np
由式(C)得 1 107 8.26
Np
、 (B) 、 (C)的关系图。 显然,取 1 107 8.26 即满足麦尼尔不等式计算要求。图 4 式即为式(A) Np 当 1 107 8.26 、 N p f pd Ap 时,可得到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8-独立式小键盘输入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8-独立式小键盘输入

Vcc
P口
图4­37 独立式键盘结构图
4.程序设计
(1)流程图
开始 开始
键盘扫描函数 mark=01 ? Y mark=02 ? Y mark=03 ? Y LED点亮左移函数 点亮左移函数
有键按下? Y 延时 键释放? Y 置标志位 mark N LED闪烁函数 闪烁函数 结束 N
N
N
LED点亮右移函数 点亮右移函数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void main(void) //主函数 { do { switch (key_scan()) { case 0: break; case 1:Led_left(); break; case 2:Led_right(); break; case 3:Led_flash(); break; } }while(1); //循环 }
n n n n n n n n n n n
void Led_right(void)//按键SW2,LED点亮右移函数 { unsigned char i,j=0x7F; for (i=0;i<8;i++) { P1=j ; delay() ; j=(j>>1); j=j|0x80; } }
n
void delay(void) //延时0.5s n { n unsigned int i,j; n for (i=0;i<500;i++) n for (j=0;j<120;j++); for (j=0;j<120;j++); n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教师资格证课程设计例题

教师资格证课程设计例题

教师资格证课程设计例题以下是一道教师资格证课程设计例题:题目:设计一个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础音乐能力为目标。

课程设计要求:1. 课程总时长为8周,每周上课2次,每次课时为45分钟。

2. 每节课的内容包括: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游戏和合唱练习。

3. 每节课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讲解、示范、示例演奏等。

4. 每节课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如音乐CD、乐器等。

5.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6. 学生可以通过合唱比赛、作品展示等形式展示他们的音乐成果。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周:音乐鉴赏- 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学会辨认常见乐器的声音。

- 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舞蹈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 第二周:音乐创造- 学生学习基础的节奏感和音乐编排,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口语等方式创作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简单的歌词,配上自己编排的音乐,进行合唱演唱。

3. 第三周:音乐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如“找音符”、“拍手合唱”等,通过游戏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 学生可以利用游戏中的音乐元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小作品。

4. 第四周:合唱练习- 学生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进行合唱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演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游戏和合唱练习等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音乐兴趣和基础音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管理运筹运输课程设计例题

管理运筹运输课程设计例题

管理运筹运输课程设计例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管理运筹学中有关运输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线性规划、运输表、最小成本流等;2. 使学生能够运用运输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分析不同运输策略的优劣;3. 帮助学生理解运输问题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如物流、生产、销售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线性规划求解运输问题;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Lingo等)辅助解决运输问题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管理运筹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运输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从而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管理运筹学中运输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管理运筹学》第五章“运输问题”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运输问题基本概念:介绍运输问题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运输模型的建立: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构建运输表,明确供应点、需求点和运输成本。

3. 线性规划在运输问题中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线性规划求解运输问题,包括北西角法、最小成本法、位势法等。

4. 运输问题求解方法:介绍各种运输问题求解方法,如单纯形法、最小费用流算法等。

5. 计算机软件在运输问题中的应用:学习运用Excel、Lingo等软件辅助解决运输问题。

c课程设计题目参考

c课程设计题目参考

c 课程设计题目参考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XX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运用水平。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技能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学科示范课,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但还需加强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1. 教师应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教材第一章:XX概念及原理- XX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XX原理的基本阐述- 相关案例分析2. 教材第二章:XX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及相互关系- 核心概念A的介绍与分析- 核心概念B的作用与影响- 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3. 教材第三章:XX技能的应用与实践- XX技能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实践活动中XX技能的应用案例- 技能训练与提高策略4. 教材第四章:XX学科综合应用- 实际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综合性实验或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学习教材第一章内容,进行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典型例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典型例题

蜗轮蜗杆典型例题1. 如图所示,蜗杆主动,主动轮扭矩m N T .201=,模数mm m 4=,21=Z ,mm d 501=, 蜗轮齿数,502=Z 传动的啮合效率75.0=η。

试确定:(1)蜗轮的转向;(2)蜗轮蜗杆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如图所示为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的组合。

已知输出轴上的圆锥齿轮4Z 的转向4n :(1)欲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能部分抵消,试确定蜗杆传动的螺旋线方向和蜗杆的转向;(2)在图上标出各轮轴向力的方向。

3. 判断图中各蜗杆、蜗轮的转向和螺旋线方向(按构件1主动)画出各蜗杆、蜗轮所受三个力的方向。

4. 已知两蜗杆均为右旋,轴Ⅰ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

试分析:(1)各蜗杆、蜗轮的螺旋线方向;(2)Ⅲ转向; (3) 蜗杆3和蜗轮2的受力方向。

5. 指出图中未注明的蜗轮的转向和螺旋线方向,并画出蜗杆、蜗轮所受三个力的方向。

6. 手动绞车采用圆柱蜗轮传动。

已知:mm m 8=,11=Z ,mm d 801=,402=Z ,卷筒直径mm D 200=。

问:(1)欲使重物W 上升1m ,蜗杆应转多少转? (2)蜗杆与蜗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18.0='f ,该机构能否自锁? (3) 若重物W=5KN ,手摇时施加的力F=100N ,手柄转臂的长度l 应为多少?(题6图)7. 如图所示一开式蜗杆传动起重机构,蜗杆与蜗轮之间当量摩擦系数f=0.16(不计轴承摩擦损失),起重时,作用于手柄之力F=200N 。

求:(1)蜗杆分度圆导程角γ,此机构是否自锁?(2)起重、落重时蜗杆的转向(各用一图表示);(3)起重、落重时蜗杆的受力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4)起重时的最大起重量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重物的重量为W;(5)落重时所需手柄推力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

(6)重物停在空中时蜗杆所受的力为W;(5)落重时所需手柄推力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

(6)重物停在空中时蜗杆所受的力。

2017年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例题

2017年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例题

钢屋架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二、 B 组甲(Ⅱ—a )跨度30m ,长度210m 。

三、 采用1.5m ×6m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80mm 厚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卷材屋面,屋面坡度i=1/10。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7kPa ,血荷载标准值为0.1 kN/m 2,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6 kN/m 2。

屋架绞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为400mm ×400mm 。

四、 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Q235B 级,焊条采用 E43型。

五、 屋架计算跨度:l 0=30m-2×0.15m=29.7m六、 跨中及端部高度:采用无檩无盖方案。

平坡梯形屋架,取屋架在30m 轴线处的端部高度:m H 9.10=。

跨中高度:H=mm iL H 34902/0=+。

屋架跨高比:H/L=3490/3000=1/8.6。

屋架跨中起拱按500/0l 考虑,取60mm 。

二、结构形式与布置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如下图:梯形钢屋架支撑布置如下图:1、荷载计算屋面荷载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计算时取较大值进行计算,故取屋面活荷载0.7 kN/m2进行计算。

跨度单位为米(m)。

荷载计算表如下:(2.72/0.7=3.9>2.8则由永久荷载效应组合控制)荷载名称标准值(kN/m 2)设计值(kN/m 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1.4×1.35=1.89 三毡三油加绿豆沙 0.4 0.4×1.35=0.54 找平层(厚20mm) 0.40.4×1.35=0.54 支撑自重 0.07 0.07×1.35=0.0945 屋架自重 0.12+0.011×30=0.45 0.45×1.35=0.6075永久荷载总和 2.72 3.672屋面活荷载 0.7 0.7×1.4×0.7=0.686可变荷载总和 0.70.686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荷载组合 (1) 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kN F 22.3965.1)686.0672.3(=⨯⨯+=(2) 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全跨节点永久荷载:kN F 05.3365.1672.31=⨯⨯=半跨节点可变荷载:kN F 17.665.1686.02=⨯⨯=(3)全跨屋架(包括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全跨节点屋架自重:kN F 32.665.1)6075.00945.0(3=⨯⨯+=半跨接点屋面板自重及活荷载:kN F 18.2365.1)686.089.1(4=⨯⨯+=(1)、(2)为使用节点荷载情况,(3)为施工阶段荷载情况。

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例题和习

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例题和习
在实施过程中,对矿井内的气体 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 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03
效果评价
根据监测数据和收集的信息,对 改进后的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评价 ,分析其实施效果和改进程度。
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践案例进行介绍,包括案例背 景、问题诊断、对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等。
案例分析
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可借鉴之处 。
案例启示
总结案例的启示意义,提出对类似矿井通风与安全问题的参考建议 和改进方向。
05
课程设计例题解析
通风系统设计例题
例题一
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要求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巷道布置、工作面参数等,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主 通风机选型、风网优化、风量分配等。
VS
例题二
矿井防尘系统设计。根据矿井的粉尘产生 源、粉尘性质等,设计合理的防尘系统, 包括喷雾降尘、除尘器选型、粉尘浓度监 测等,以改善矿井作业环境。
综合实践设计例题
例题一
矿井通风与安全综合实践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通风与安全理论知识,针对某一具体 矿井,进行全面的通风与安全系统设计,包括通风系统、安全避险系统、监控系统等。
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
设备选型
根据矿井的通风需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主扇风机、局扇风 机、风门、风窗等。
设备布置
根据通风网络设计和设备选型结果,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风流稳定、风量 充足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设计实例分析
实例介绍
以某矿井为例,介绍其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效 果。
设计过程
设计方案
针对该矿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包括安全监测监控系 统、瓦斯抽放与利用技术、防灭火技术措施等在内的综合 安全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5-检测微动开关输入

单片机课程设计例题5-检测微动开关输入

void main (void) //主程序 n { n int c=0; n P1=LED_seg[c];// 初始化显示器 n do n { n if (sw_pressed() ) c++; if (sw_pressed() ) c++; n if(c==10) c=0; n P1= LED_seg[c]; n } n while(1); n }
+5V R9 10K
P3.4/T0 14 P3.5/T1 15 P3.6/WR P3.7/RD ALE/PROG PSEN EA/VPP 16 17 30 29 31 +5V
图4­24检测微动开关输关抖动原理 按键开关在电路的连接如图4-25 25(a)所示,电阻R与开关SW连接 处接P2.1。按键开关未按下时, , P2.1引脚为高电平5V;按键按 下后,P2.1引脚为低电平。电路通过 电路通过P2.1脚向CPU传递按键的开 关状态。由于按键开关的结构为机械弹性元件 由于按键开关的结构为机械弹性元件,触点在闭合和断 开的瞬间会产生接触不稳定,引起 引起P2.1引脚电平的不稳定,如图 4-25(b)所示,造成CPU对一次按键操作进行多次处理的情况 对一次按键操作进行多次处理的情况, 可能产生错误。
单片机课程设计
例题5—检测微动开关输入
4.2.5例题5—检测微动开关输入
n
n n n
n n
P2.1引脚连接1支微动开关 支微动开关,P1口连接1支数码管。 程序执行时,每单击开关一次 每单击开关一次,连接在P1口的数 码管显示的数字加1。数字会从 数字会从0到9循环往复显示。 1.教学目的: (1)学会使用开关输入数据 学会使用开关输入数据 (2)编写延时函数delay() delay(),实现用延时程序消 除开关抖动。 (3)观察P1口的输出状态 口的输出状态,学习使用软件仿真。 (4)在循环程序中,学习一种当条件满足时跳出 学习一种当条件满足时跳出 循环的方法。

课程设计经典题目

课程设计经典题目

课程设计经典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核心概念,如XXX、XXX、XXX等;了解学科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研究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案例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白知识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展开,详细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包括XXX、XXX、XXX三个模块,系统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模块一:XXX,介绍XXX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模块二:XXX,深入解析XXX的原理和应用。

–模块三:XXX,探讨XXX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

2.第二部分:实践应用,包括案例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模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实验设计: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第三部分:综合拓展,包括学科交叉、前沿动态、社会责任等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科交叉:探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研究,如与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结合。

–前沿动态: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社会责任:强调知识的社会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确保学生全面掌握。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c课程设计的相关题目

c课程设计的相关题目

c 课程设计的相关题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具体概念),并理解其内涵与外延。

2. 学生能够了解××××(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历程,把握其历史背景及演变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工具或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技能,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形式,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培养对××××(学科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动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勤奋、求实的学术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学科性质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导入:简要介绍××××(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a.××××(概念1)的内涵、外延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b.××××(概念2)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

4.能够运用基础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5.能够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6.能够撰写基础工程的设计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视;3.培养学生对工程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基础工程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其特点。

2.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基础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计算。

3.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包括各类基础工程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基础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题及答案

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题及答案

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题及答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教授的基础学科知识,如数学、语言、科学等,与幼儿园教育标准相对应。

2. 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课程内容相关的物体、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等基本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个人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友善、互助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道德。

课程性质:结合幼儿园学科特点,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

学生特点:幼儿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互动和游戏。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结合幼儿园教育标准,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通过图片、故事、观察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 教材章节:《动物世界》2. 数学启蒙:运用动物卡片,进行数量、分类、排序等数学启蒙活动。

- 教材章节:《数学乐园》3. 语言表达:通过描述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 教材章节:《语言天地》4. 艺术创作:指导学生用彩泥、画笔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教材章节:《艺术天地》5. 社会情感:通过分享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课设题目

课设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1.八皇后问题设计要求:在棋盘上摆放八个皇后,使任意两个不在同一行,同一列,及同一对斜线上。

皇后的摆位任意,由用户设定,程序给出剩余皇后的摆位。

2.哈夫曼编/译码器;设计要求:针对字符集A及其各字符的频率值(可统计获得)给出其中给字符哈夫曼编码,并针对一段文本(定义在A上)进行编码和译码,实现一个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

3.关键路径设计要求:对于任何大型工程项目(由若干小工程组成),求其关键路径。

4.最小生成树问题设计要求: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

5.最短路径问题设计要求:对给定有向图,设计图的存储结构,求出各顶点之间最短路径。

5.校园导航问题设计要求:设计你的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6.一元多项式的代数运算设计要求:计算任意两个一元多项式的加法、减法以及乘法。

7.算术表达式求值设计要求:将任意一个算术表达式转化为逆波兰表示,并根据逆波兰表示计算表达是的值。

8、运动会分数统计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

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

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

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

(m<=20,n<=20)要求: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3).可以按学校编号、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9、订票系统任务: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录入:可以录入航班情况查询:可以查询某个航线的情况(如,输入航班号,查询起降时间,起飞抵达城市,航班票价,票价折扣,确定航班是否满仓);可以输入起飞抵达城市,查询飞机航班情况;订票:(订票情况可以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结构自己设定)可以订票,如果该航班已经无票,可以提供相关可选择航班;退票:可退票,退票后修改相关数据文件;客户资料有姓名,证件号,订票数量及航班情况,订单要有编号。

课程设计列题

课程设计列题

课程设计列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熟悉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科学探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学会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XX学科的兴趣和信心;•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章节:•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三章:XX学科的方法与应用。

2.教学内容:•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基本原理:阐述XX学科的核心原理和规律;•方法与应用:讲解XX学科的常用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3.实验法: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验证原理,提高实践能力;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和动画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保障学生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算 例(一)有关资料北京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相关已知条件如下: 1.轨温:最高轨温:T max =62.6℃ 最低轨温:T min =-22.8℃ 2.轨道特征(1)钢轨:为60kg/m 的钢轨、按预期磨耗6mm 计算;缓冲区钢轨采用每根长25m 的标准轨;(2)轨枕:混凝土Ⅰ型轨枕,每公里铺设1840根;(3)扣件:接头扣件为ф24mm 、10.9级螺栓,六孔夹板;中间扣件为弹条Ⅰ型,橡胶垫板;(4)道床:碎石道碴,顶宽3.3m ,曲线外侧加宽0.05m 。

3.线路等级及最小曲线半径 (1)线路等级:I 级线路; (2)最小曲线半径:R min =600m 。

4.行驶机车东风4型内燃机车;最高行驶速度: V max =120km/h; 轮重和轴距排列如图1所示。

图1 机车轮重与轴距(二)设计步骤和方法1.强度计算 轨道有关资料ⅠⅡⅢ ⅠⅡⅢ115000 180 180840180180钢的弹性模量:E=21×104Mpa;钢轨的线膨胀系数:α=0.0000118/℃; 轨钢容许应力:[σs]=365Mpa;钢轨对水平轴的惯性矩:J x=2879cm4;钢轨对竖直轴的惯性矩:J y=498cm4;轨底断面系数:w1=375cm3;轨头断面系数:w2=291c m3;支座弹性系数:D=300kN/cm/cm支座弹性系数:D=700kN/cm/cm轨枕间距:a=54.5cm。

表1 已知条件(1)计算∑P0μ①检算钢轨用∑P0μ表2 以第1轮位作为计算轮位∑P0μ计算表表3 以第2轮位作为计算轮位∑P0μ计算表∑P0μ取较大的为98290N②检算轨下基础用∑P0μ轮位作为计算轮位∑P表4 以第1表5 以第2轮位作为计算轮位∑P∑P 0μ取较大的为111004N(2)钢轨静弯矩计算(见课本P73例题)00011198290.8(c o s s i n )=20006444*0.012283in kx i i i i M P ekx kx p k k μ-==-==∑∑N·m (3)轨枕上静压力计算(为检算轨下基础做准备)00010.0153*54.5*111004(cos sin )=46244N 222i n kx i i i i ka ka R P e kx kx p μ-==+==∑∑ (4)轨枕上的动压力计算R d =(1+α+β)R 0=(1+0.36+0.15)*46244=69829N (5)钢轨动弯矩计算 钢轨动弯矩M d :M d =(1+α+β)f·M 0速度系数α: 48.01001204.01004.0=⨯==V α 偏载系数β:采取未被平衡欠超高Δh=75mmβ=0.002·Δh=0.002×75=0.15横向水平力系数f : f =1.6 所以M d =(1+0.48+0.15)×1.6×20006=52175N·m(6)钢轨动弯应力计算 轨底动弯应力σ1: 1152175139.1375d M W σ===MPa 轨头动弯应力σ2:2252175179.3291d M W σ=== MPa (7)钢轨制动应力列车制动时,在列车前面的钢轨受压,后面的钢轨受拉。

采取钢轨制动应力σf =10MPa (8)容许的轨温变化幅度计算根据强度条件,计算容许的轨温变化幅度,其条件式为: σd +σt +σf ≤[σs ] 而 σt =2.5·Δt (MPa) 所以,轨底容许的降温变化幅度为:[]1365139.11086.32.52.5s ft s s s ----轾D ===臌降℃轨头容许的升温变化幅度为:[]2365179.31070.32.52.50s tt s s s ----轾D ===臌升1℃2.稳定压力计算 (1)线路条件原始弹性弯曲矢度:f 0e =0.3cm ; 原始塑性弯曲矢度:f op =0.3cm ; 线路容许弯曲矢度:f =0.2cm ; 原始弯曲半波长:0l =400cm ; 等效道床阻力:Q =87N/cm ; 钢轨对竖直铀的惯性矩:J y =498cm 4; 轨道框架换算系数:β=2。

(2)温度压力计算有塑性原始弯曲圆曲线的合成曲率为:5220`1017.3)400(3.08 106001111-⨯=⨯+⨯=+=R R R/cm 有关数据计算:βπ2EJ Y =2×9.87×21×106×524=2.06×1011N·cm 129.043=π验算变形曲线长度l :⎥⎥⎦⎤⎢⎢⎣⎡+++=Q f f EJ R EJ R EJ Q l oe Y Y Y )(4)(132212122ππβπβπβ=5120.6 3.171087⎡⨯⨯+⎢⎢⎣ =20.43×104cm 2l =452.0cm因计算得l =452.0cm ,与400cm 相差较大,再设l 0=452.0cm ,重新计算f'0e :24220.320.43100.383400400oe oef f l '==⨯⨯=cm 将f '0e =0.383cm 代入,验算变形曲线长度l :25120.6 3.171087l ⎡=⨯⨯+⎢⎢⎣=21.01×104cm因计算得l =458.3cm,与 452cm 还有一定误差,再设l 0=458.3cm ,重新计算f'0e :24240.38321.01100.39420.4310oe oef f l l '==⨯⨯='⨯cm 将f '0e =0.394cm 代入,验算变形曲线长度l :25120.6 3.171087l ⎡=⨯⨯+⎢⎢⎣=21.08×104cml =459.1cml =459.1cm 与上面的0l =458.3cm 相接近,因此将l 2=21.08×104cm ,f'0e =0.394cm 代入下式,求温度压力P N 。

222323`()44Y oe N oe EJ f f Ql lP f f l Rβπππ++=++10445420.610(0.20.394)0.1298721.081021.0810********.20.3940.129 3.171021.0810-⨯++⨯⨯⨯⨯==++⨯+⨯⨯ N (3)容许温度压力计算采取安全系数:K =1.25 容许温度压力[P][]202570616205641.25N P P K ===N (4)容许的升温变化幅度计算根据稳定性条件,计算容许的升温变化幅度。

钢轨断面积F =77.45cm 2 容许的增温变化幅度为:[]163564341.82250225077.45P t F 轾D ===臌创 升2℃<1t 轾D 臌升=70.3℃(强度条件允许温升)所以 41.8t 轾D =臌升℃ 3.锁定轨温计算⑴由强度和稳定条件确定锁定轨温 铺轨下限锁定轨温(受稳定条件限制): ()max 62.641.820.8sf t T t 轾=-D =-=臌下升℃ 铺轨上限锁定轨温(受强度条件限制):min ()22.886.363.5sf t T t 轾=+D =-+=臌上降℃ 故 20.8℃<t sf <63.5℃ (2)确定的锁定轨温max min2sf T T t f +=+ 规范中规定锁定轨温的取值为k c s sf t t t T T t ∆±∆-∆++=2][][2min max56.42528.413.862)8.22(6.62±=±-+-+=式中 [△t s ],[△t c ]——允许温升和允许温降;T max ,T min ——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 [△t k ]——中和轨温修正值,取0~5℃。

但考虑到为了便于施工,一般应保证设计锁定轨温较中间轨温的上浮一个值,本设计采用:max min2sf T T t f +=+f ——一般应保证设计锁定轨温较中间轨温的上浮值,取为3~5℃。

故分析得出其范围为23~25℃由于取为25℃时其施工锁定轨温为20~30℃,其下限超出上述条件确定出的下限,故取为26℃,其施工锁定轨温为21~31℃。

(3)确定铺轨锁定轨温的范围根据上述条件确定的的锁定轨温为26℃是合理的锁定轨温,而且在由强度和稳定条件计算所得的锁定轨温范围之内,所以最后选定锁定轨温为:设计锁定轨温t sf =26℃图2 锁定轨温示意图铺轨锁定轨温范围:t sf 上= t sf +5=31℃ t s f 下= t sf -5=21℃故锁定轨温范围为21~31℃.如图2所示。

4.伸缩区长度与防爬设备的布置 (1)伸缩区长度计算 接头阻力P H =570kN ; 道床单位纵向阻力r =91N/cm ; 最大降温幅度Δt max 降:Δt max 降= t sf 上-T min =31+22.8=53.8℃ 最大升温幅度Δt max 升:Δt max 升=T max -t sf 下=62.6-21=41.6℃ 最大温度拉力P tmax 拉:P tmax 拉=250·FΔt max 降=250×77.45×53.8=1041.7kN 最大温度压力P tmax 压:P tmax 压=250·F·Δt max 升=250×77.45×41.6=805.48kN 温度拉力引起的伸缩区长度1s l :62.6℃62.6℃-22。

.8H max 1P 1041.757051.8491t s P l r --===拉m 温度压力引起的伸缩区长度2s l :H max 2P 805.4857025.8891t s P l r --===压m 为安全起见,伸缩区长度采用s l =75m 。

(2)防爬器的布置一根轨枕上中间扣件的阻力P c =16kN ; 一根轨枕的道床纵向阻力R s =10kN ;从上述可看出,中间扣件阻力大于道床纵向阻力,可不需要在伸缩区布置防爬器,但中间扣件扭力矩应经常保持在80~120N·m 范围内,中间扣件阻力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5.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 (1)长轨—端的伸缩量 长轨一端的伸长量λ长伸22H max 4(P )(805480570000)λ101.922211077.4591t P EFr --==?创创压长伸mm长轨一端的缩短量λ长缩22H max 4(P )(1041703570000)107.522211077.4591t P EFr l --==?创创拉长缩mm(2)标准轨—端的伸长量λ短伸2H 0max 0(P )128t P l r l EFl 轾-·犏=-犏臌压短伸 241(805480570000)25009125001028211010077.45⎡⎤-⨯⨯=-⨯⎢⎥⨯⨯⨯⎣⎦=1.4mm标准轨一端的缩短量λ短缩:2H 0max 0(P )128t P l r l EFl 轾-·犏=-犏臌拉短缩241(1041703570000)25009125001028211077.45⎡⎤-⨯⨯=-⨯⎢⎥⨯⨯⎣⎦=3.2mm(3)长轨与标准轨之间的预留轨缝δ1最高轨温时,保证轨缝不顶严的预留轨缝值δ1:δ1≥λ长伸+λ短伸=1.9+1.4=3.3mm最低轨温时,保证螺栓不受力的预留轨缝值δ1:δ1≤δ构-(λ长缩+λ短缩)=18-(7.5+3.2)=7.3mm所以,长轨与标准轨之间的预留轨缝δ1: 即 3.3 mm <δ1<7.3 mm采用 13.37.352mm 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