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体积》。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圆柱的体积》这节课选自冀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2册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很容易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我认真研读了人教版与冀教版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冀教版教材:教材由过生日的情景图和两个不易直观比较出体积的茶叶桶,呈现了问题情境。
接着由“议一议”启发学生猜想怎样计算圆柱体积,在猜想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把一个圆柱体等分成16份、32等份拼成新的拼成长方体。
然后提出“说一说”引导同学观察讨论: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1得以简单应用。
人教版教材:教材没有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直接奔入主题猜想怎样计算圆柱体积,直接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把一个圆柱体等分成16份、32份等新的拼成长方体。
引导同学观察讨论: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示例4巩固应用,出示例5应用公式计算容积。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从教材内容安排和活动设计上,主导思想是一致的,都非常重视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的全过程,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进行,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全程,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
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指导学生学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状的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状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借助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1.出示圆柱形状的水杯。
(1)在杯子里面装满水,让学生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2)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学生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指定学生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师: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的体积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板块二、探究新知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圆柱,我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拆一拆,拼一拼,看一看拼出来是什么形体。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h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符合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在学生经历“ 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 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猜想,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设计 方案,验证“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的猜想,在验证过程中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
板块四、课堂小结 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运用分割、拼合的方法推导出了圆柱的体 积计算公式,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可根据公式V=Sh求出圆柱的体积。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
↓↓
V = S ×h
V=πr2h
3. 运用。 出示算一算:
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 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 (1)单位要统一 (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试一试进行尝试练习,这 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 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圆柱的体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 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 研究圆柱体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 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 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柱的体积计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柱形的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圆柱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圆柱的体积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
3.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圆柱模型,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4.讲解圆柱体积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六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的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后,深有体会,对我的教学相当有帮助,现在谈谈我的听课感想。
一、亮点1.王老师的语言幽默,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跟随老师积极主动思考,各环节环环相扣,节奏合理,通俗易懂。
2.注重循序渐进,注重新老知识承前启后的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五年级求“梨、土豆”等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沟通旧知与新知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3.设计如下课前预习:①这个瓶子的容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吗?空气呢?为什么?③空气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怎么办呢?④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前后有变化吗?空气呢?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⑤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瓶子的容积?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及小组代表汇报来检测预习内容,将预习内容的处理巧妙的融合在课堂中。
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一个学生很难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不会解决的问题在哪儿?例如,本例中,学生看到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而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体积会直接求出吗?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要选取倒置前水的体积和倒置后空气的体积,就可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重视方法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本课内容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
简单地说,转化就是把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陌生的、困难的内容,通过一些手段使其变成熟悉的、简单的内容,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如果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
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
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不足之处:在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上周星期四,听完刘丽峰老师的优质常态课——《圆柱的体积》,我收获很多,作为年轻教师,我觉得这节课有许多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以这节课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悟:1、刘老师的基本素质很高。
语速的控制得当、教态从容大方,板书整齐认真、练习题设计极具梯度性,并且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如:“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带这个保温杯水够喝吗?”“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
)2、回忆旧知,激发探索新知的兴趣。
这节课的一开始,刘老师复习旧知,什么叫体积?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h。
并向学生提问:这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是否式v=a3,统一成一个计算公式v=s底也能用来求圆柱的体积?通过设疑揭题从而引入新课。
教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自然。
新课引入“引”出了学习新知识的思路, ,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中,刘老师首先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叫同学上来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进一步再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新课通过大胆猜想、探究新知、汇报交流、验证猜想,体现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平时注重严谨教学,上好每一节课。
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课堂上每一个同学的回答堪称“完美”,同学们自信、大胆、流畅的表达,思路条理非常清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学生们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与平时刘老师的认真严谨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平时常态课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正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新课部分都恰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转化”这一解决数学问题重要的思想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说教学目的: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说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6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6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 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首先说一说这节课的内容。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最后一个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又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播放课件)圆锥的体积也是在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的基础上的又一个延伸,也为以后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播放体积公式课件)2、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具体问题,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
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因年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
3、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所述我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4、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空心圆柱、圆锥容器、装有水的水桶。
二、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范文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范文第1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
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直观演示,*作发现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从而使学生从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范文一、把握教材,目标定位《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
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质特点和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通过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校内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校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但是,对于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环节,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圆柱体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圆柱体积公式: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3.讲解圆柱体积公式:教师讲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4.应用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关键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圆柱体积的概念2.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情况。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评课稿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评课稿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一个奇怪的物体,比如说一块豆腐,或者某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的体积咋算呢?别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破解这道难题。
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同时不妨轻松一下。
2. 理解不规则物体2.1 什么是不规则物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啥叫不规则物体。
不规则物体,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形状奇怪,不规则的物品。
比如说,想象一下你家那块看似没什么特别的石头,或者你从海边捡回来的那块贝壳。
它们的外形都不像标准的几何图形,比如长方体、圆柱体之类的。
因此,直接套用公式就不行了。
2.2 为什么求体积那么麻烦?那你可能会问,既然形状怪,咋就不能直接用计算器算呢?嗯,体积的计算之所以麻烦,是因为这些物体不像几何图形那么规整。
几何图形可以用公式计算,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要借助一些其他的技巧和工具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难上加难吗?其实呢,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你也能轻松搞定。
3. 实用方法3.1 阿基米德原理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几种方法。
首先是阿基米德原理,这个可是个大招。
阿基米德说过,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通过排水量来计算体积。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不规则物体放到水里,看看水面上升了多少。
用这个升高的水量来算出体积,聪明吧?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盆足够大的水,否则你的物体可能会因为水位不够而无法准确测量。
3.2 三维扫描现在的科技可是越来越牛了,三维扫描仪就是个好例子。
这个东西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任何形状的物体。
通过扫描,你可以得到物体的数字模型,再用计算机来进行体积计算。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不过,别忘了,三维扫描仪不是咱们家里常备的家用电器,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专业的场合。
4.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1 工具的选择如果你打算在家里自己动手计算体积,选择合适的工具很重要。
比如,量水的容器要足够大,称量器要精准,否则你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有误差。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4《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4《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4《圆柱的体积》是本套教材中关于立体几何体积计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圆柱的体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柱体积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推理等过程,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圆柱体积的理解和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推理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圆柱切割、拼组,转化为学生已知的几何体积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实物等教具,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概念。
2.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尝试将圆柱切割、拼组,转化为已知的几何体积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讲解圆柱体积公式:教师讲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圆柱体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能够理解和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需要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圆柱体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较强,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柱体的特征,掌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理解圆柱体的特征。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柱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翟老师的这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一.老师的基本素质很高。
语速的控制得当、教态从容大方,板书整齐认真、练习题设计极具梯度性,并且有新意,这一点体现在练习题的设计思路和题目的取名上。
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小学课堂的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件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老师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其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作用。
合作探索阶段,老师给出明确的要求之后,便大胆的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经历冲突、探索、结论得出的整个过程;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练习环节,老师设置了一个量一量、算一算的环节,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点出来应该先求出半径,但翟老师没有,而是设计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底面没有圆心的情况,另一种是底面有圆心的情况。
她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整节课体现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
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在阐述结论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几点建议:一:语言再丰富一些,语调再抑扬顿挫一点。
二: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独立总结的机会,比如在复习完圆面积推导过程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用的数学思想。
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着替孩子解释问题,这样容易掩盖问题。
篇二:《圆柱的体积》评课稿篇三:圆柱的体积教案_说课稿评课稿2008-2009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最新版)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圆柱的体积评课稿圆柱的体积评课稿【一】:圆柱的体积评课稿《圆柱的体积》评课稿翟老师的这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一.老师的基本素质很高。
语速的控制得当、教态从容大方,板书整齐认真、练习题设计极具梯度性,并且有新意,这一点体现在练习题的设计思路和题目的取名上。
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小学课堂的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件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老师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其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作用。
合作探索阶段,老师给出明确的要求之后,便大胆的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经历冲突、探索、结论得出的整个过程;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练习环节,老师设置了一个量一量、算一算的环节,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点出来应该先求出半径,但翟老师没有,而是设计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底面没有圆心的情况,另一种是底面有圆心的情况。
她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整节课体现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
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在阐述结论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几点建议:一:语言再丰富一些,语调再抑扬顿挫一点。
二: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独立总结的机会,比如在复习完圆面积推导过程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用的数学思想。
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着替孩子解释问题,这样容易掩盖问题。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二】:《圆柱的体积》评课稿圆柱的体积评课稿【三】:圆柱的体积教案_说课稿评课稿2016-2016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说学情分析:根据六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通过本节课教学要使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说教学目标: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说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说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说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圆柱体学具。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
(1)r=1厘米;(2)d=4分米;(3)C=6。
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说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二、探索新知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说板书课题)2、公式推导。
(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切拼转化)3、回顾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你有什么启发?生答: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
4、动手操作。
请2位同学上台用教具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把圆柱的底面*均分成16份,切开后把它拼成一个近似地长方体。
多请几组同学上台讲解,完善语言。
提问:为什么用“近似”这个词?5、教师演示。
把圆柱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6、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生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追问:为什么?生答:*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的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后,深有体会,对我的教学相当有帮助,现在谈谈我的听课感想。
一、亮点
1.王老师的语言幽默,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跟随老师积极主动思考,各环节环环相扣,节奏合理,通俗易懂。
2.注重循序渐进,注重新老知识承前启后的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五年级求“梨、土豆”等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沟通旧知与新知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3.设计如下课前预习:
①这个瓶子的容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吗?空气呢?为什么?
③空气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怎么办呢?④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前后有变化吗?空气呢?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⑤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瓶子的容积?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及小组代表汇报来检测预习内容,将预习内容的处理巧妙的融合在课堂中。
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一个学生很难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不会解决的问题在哪儿?例如,本例中,学生看到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而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体积会直接求出吗?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要选取倒置前水的体积和倒置后空气的体积,就可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重视方法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本课内容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
简单地说,转化就是把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陌生的、困难的内容,通过一些手段使其变成熟悉的、简单的内容,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课中,将不规则的圆柱转化成规则的圆柱,通过操作,学生了解了这种思想,更是实践了这种思想。
二、建议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1.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总结汇报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2.课堂预设不够细化,比如小组代表汇报时毫无章法,表达不清
自己的想法,教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都应充分考虑到。
3.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
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