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在电影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电影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强调整体高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学派,它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是全局性的,即我们倾向于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整体。
在电影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视觉感知
闭合性:电影中经常使用画面的闭合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或创造视觉效果。
例如,即使某个物体被部分遮挡,观众仍然能够感知到这个物体的完整形状。
相似性:在场景切换或者剪辑中,通过保持颜色、形状或者动作的相似性,电影制作人可以让观众感知到不同场景之间的联系,创造流畅的叙述。
2. 故事叙述
整体性:电影的剧情通常是将众多的场景和情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逻辑和连贯性的故事。
这种整体性的创造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电影。
前景背景关系:通过对比突出主要角色或事件,创造出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前景和背景关系,使观众更加专注
于电影的主要内容。
3. 情感表达
整体氛围的创造:通过音乐、色彩、光线等元素的综合运用,电影创造出一种整体的情感氛围,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
符号和隐喻:电影中经常使用符号和隐喻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主题,这些符号和隐喻通常需要观众将其放入整个故事的上下文中才能完全理解。
总的来说,格式塔心理学在电影制作和观影体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创造了视觉上吸引人、情感上打动人、叙事上连贯流畅的影片。
通过理解和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电影制作人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感知和认知,提升电影的艺术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心理学原理。
它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康拉德·维特肖恩(Konrad Waddington)提出的。
这一原理认为,人们在观看视觉信息时,会将信息按一定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进行组织。
这种组织方式类似于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从底层到顶层依次递增。
在设计中,如果合理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就能够引导用户更加清晰地理解信息,准确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意图。
具体而言,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的重点应该置于视觉信息的最高点,并且与周边的信息形成对比以增加吸引力。
2. 不同级别的视觉元素大小、颜色、形态等要统一处理,让整个页面结构感统一。
3. 合理运用白色空间,让信息与信息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感,避免视觉混乱。
4. 使用一些方便辨认的视觉符号和搜索框,有助于用户快速定位到目标信息。
总的来说,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必须要遵循和应用的一种重要原则。
只有运用好这一原则,才能让用户更加清晰地理解设计的主题和意图。
格式塔理论的四个原则[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格式塔理论的四个原则[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摘要:在某些领域内,心理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学具有共同的研究兴趣,视觉知觉便是其中之一。
许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想确定,在知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
作为设计师,对此也同样感兴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给别人看的。
本文介绍格式塔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法则以及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格式塔视觉传达结构整体构图格式塔视觉理论起源于简单的观察。
1910年夏天,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威尔特海默(Ma某weftheimer)在一次乘火车旅行的途中,看到窗外连续的景物获得的灵感。
“格式塔”,是德文“Ge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
这些理论和研究述及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
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
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
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
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
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
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视觉导向。
人们通常会自然地将视线引向醒目的和有引导作用的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视觉导向原则,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设计师选择的特定景观元素上。
在公园中,可以通过布置大型雕塑、水景或彩色植物等醒目的元素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这些元素可以被放置在地形上的突出位置,或者通过呈现鲜明的色彩和形状来突出显示。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另一个原则是对比与对比度。
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对比度较高的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对比度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创造视觉冲击。
在植物布置中,可以将色调明亮、颜色饱和度高的植物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还可以通过在风景中设置明亮的颜色或纹理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重复和节奏。
人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重复和节奏的模式。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重复和节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交流设计的主题。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使用相似的植物或人工结构来形成重复和节奏的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布局、高度或颜色来创造出视觉上的重复和节奏。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原则是对称与平衡。
人们往往更容易对称和平衡的形式产生亲近感和喜爱。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对称和平衡来创造和谐和统一的效果。
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在中心位置设置对称的景观元素,如喷泉或花坛,来创造出对称和平衡的效果。
可以通过植物的分布和形状来创造平衡的视觉效果。
格式塔心理学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
视觉导向、对比与对比度、重复与节奏以及对称与平衡等原则都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通过运用这些原则,可以吸引和引导人们的注意力,提升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以创造出令人愉悦和吸引人的户外空间。
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环境心理学作业: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贡布里希与阿恩海姆的设计知觉理论有着相反相成的关系,理清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十分必要。
格式塔心理学提倡在完全清晰地、被限制的范围内对艺术作品做出详尽的描述与解释,它是进行装饰艺术史研究的一种相当有力的手段。
贡布里希明确反对单一的“格式塔”在所有的历史状况下都是有效的这种说法,秩序感的概念成功地规避了这种整体论的倾向,从而使知觉心理学能够作为一种有效工具真正在装饰理论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格式塔理论是人对事物认知时一种认知模式,即将对事物的知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模式,对装饰设计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
它述及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
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作为格式塔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阿恩海姆,他以“格式塔(完形) 理论”作为理论支柱,强调知觉趋于简单形式的趋向,以此为基础来研究视觉式样的“图底关系”、“平衡图式”、“结构骨架”和“心物同构”。
实现了知觉心理学在设计理论中的成功嫁接。
阿恩海姆作为格式塔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更加侧重强嗣格式塔及对整体格式塔的瞬间把握,较少提到秩序,更没有提出秩序感这一理沧命题。
因为格式塔心理学派过度依赖简化原则,仅从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和艺术的心理活动,导致其无视或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活动以及审美行为上的影响,太过强调其事物本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周围环境对认知行为的影响,其中周围的环境不仅仅指物理三维中的环境,还包括观察者的文化环境,以及第四维时间概念赋予事物的其他认知属性。
人们对事物信息量大小的判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事物的意外程度,即是否超出对事物的“预先匹配”。
最终我们必须能够说明审美经验方面的一个最基本事实,即审美快感来自于对某种乏味和杂乱之间的图案的观赏。
试论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试论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看作是按照特定的形式塔(Gestalt)或结构来组织的。
这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是通过将各种感知元素组合成整体形式塔来实现的,而不是将感知元素分割为独立的部分来理解。
在景观设计领域,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于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景观设计作品。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性和整体感知。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图来引导人们对于景观的整体感知。
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设计师可以引导人们在欣赏景观时先看到整体的形象,然后再逐渐细节和局部。
格式塔心理学还强调对称性和均衡性。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称和均衡的布局来实现景观的美感和和谐感。
在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对称的布局来营造出整体的和谐感,让人们在欣赏景观时感受到一种平衡和舒适。
格式塔心理学还关注图形与图像的认知。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地形和植物布局来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图形和图像,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产生共鸣。
在庭院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和颜色来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和图像,从而营造出精彩的视觉效果。
格式塔心理学还提倡要素的吸引和关联。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呈现出引人注目的景观要素以及合理的关联来提高景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雕塑和绿化搭配,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景观要素,同时通过合理的关联和连接,使得整个公园的景观具有一种内在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格式塔心理学还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将整体的景观与局部的细节结合起来,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景观体验。
在庭院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细节处理,使得整个景观充满丰富的层次和变化,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格式化”的过程。
这种“格式化”包括了对于外界信息的筛选、组织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并非完全客观地接收外界信息,而是受到主观经验、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之间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和设计方法。
通过研究人类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人们对景观的感知、理解和情感反应,从而创造出更具共鸣和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使得景观设计不再局限于形式和功能,更加关注人们的感知体验和情感共鸣,为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2000字】1.2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
通过研究人们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格式塔心理学可以指导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意义的景观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格式塔心理学还能帮助设计师利用符号和象征来增强景观设计的表达力和影响力,引导观者对景观环境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通过对人们的记忆和认知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易于被人们记忆和理解的景观设计,进而加强设计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创造出更具意义和价值的景观环境。
通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并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2. 正文2.1 景观设计中的视觉信息传达景观设计中的视觉信息传达是一种通过图像、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来引导人们感知和理解景观的方式。
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传达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传达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传达的应用1. 引言视觉传达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和设计形式,通过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表达信息和情感。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吸引并留住观众的眼球,成为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一种在视觉传达中引起观众注意、产生共鸣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传达中的具体应用。
2. 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格式塔心理学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贾斯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
贾斯斯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经过一系列认知和加工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和解读。
这些规律包括近似性、连续性、闭合性和对称性等。
3. 近似性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近似性原则是指人们对于相似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有更强的归属感。
在视觉传达中,设计师可以利用近似性原则来引起观众对于特定信息的注意。
在设计海报时,可以使用相似颜色和形状的元素来强调重要信息,从而吸引观众目光。
4. 连续性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连续性原则是指人们更倾向于将连续的元素视为同一组,形成一种流畅感。
在视觉传达中,设计师可以利用连续性原则来引导观众的目光流动,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网页时,可以通过线条的延伸和延伸方向的改变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更加顺利地浏览页面内容。
5. 闭合性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闭合性原则是指人们倾向于看到自成一体的完整形状,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线条或形状。
在视觉传达中,设计师可以利用闭合性原则来创造清晰、简洁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Logo时,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使整个Logo看起来更加完整和统一。
6. 对称性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对称性原则是指人们对于对称形状有更高的好感度。
在视觉传达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对称性原则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稳定感。
在设计海报时,可以将重要的信息置于对称位置,从而强化信息的关联性和重要性。
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一)2024
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一)引言概述: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研究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它由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中叶提出,并在后来得到了许多其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进一步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认知发展,以及个体是如何逐步构建出对世界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
1. 认知建构的基本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对外界刺激的主动建构来实现的。
个体与环境发生互动,通过不断的感知、观察和思考,将信息加工和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着从感知向符号操作的转变。
他们在感知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符号化、内省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 认知建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断适应和平衡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之间的关系,不断转换和重组认知模式。
2.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征和能力。
- 在感知运动期,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形成基本的感知能力。
- 前运算期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符号化的能力,开始运用语言和符号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 具体运算期,儿童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和操作,但仍受限于具体情境。
- 形式运算期,青少年开始具备抽象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3. 认知与语言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语言在认知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内化和外化,是构建和表达知识的重要工具。
- 儿童通过语言的使用和运用,不断扩展和丰富其认知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 语言的发展和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两者相互促进并不断地相互调整。
4. 认知与社会经验的关系- 个体的认知发展离不开社会经验的支持和指导。
社会环境中的他人和文化传统对个体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社会互动和合作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个体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
最新清华大学《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第五讲 建筑环境心理学PPT课件
一、建筑环境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 来研究建筑环境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 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和所处的建筑环境 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建筑---环境--人”这样一个课题。
它是环境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建筑 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的交叉。
2.感觉与知觉 3.空间知觉:1) 形状知觉;2)距 离知觉;3)深度 知觉;4)方位知 觉。
4.环境认知
社会向心空间和社会离心空间
5.环境心理感受与个人空间:
1)拥挤;
2)密度;
拥挤感和密度是个人空间研究的领域之一,
两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密度是拥挤的物理状
态;拥挤感是其心理状态。拥挤感是个人感到自
(3)匿名(Anonymity):自我具有在人群中不 求闻达,隐名埋姓以免他人窥探的倾向。
(4)保留(Reserve):即使对最亲密的关系, 个人也具有对自己的某些面加以隐瞒,或 有所保留的倾向。
7)孤独感;
8)易识别性;
国外用“易识别性”(legibility)来表示观察者 对城市结构模式的识别。若人们很容易判断城市 中心的大致位置、指出主要交通线的方向、了解 自身所处的方位并找到要去的目的地,该城市就 是易识别的。这一概念也可推广运用于不同尺度 的环境,如建筑物、建筑群、居住区、公园等
图形的概念
1)图形与背景的原理
建筑形态设计必须力图使图形和背景不同。
图底对比明显则界限分明,容易被感知。经过长 期积累发现易形成图形的若干种原则:
a. 尽量设计成小面积的图形 ; b. 单纯的简单的几何形状容易形成图形 ; c. 水平和垂直的比倾斜的更易形成图形; d. 对称的易形成图形; e. 封闭的比开放的更易形成图形 ;
视觉设计中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般 知 觉 的 模 仿 不 同 , 觉 的 模 仿 实 现 于 肌 肉 活 动 , 美 知 审
活动 的模 仿 停 留在 心理 方 面 , 因此 是一 种 “ 内模仿 ” 。
4 心理 距 离 说 。 布 洛 因 提 出 艺 术 因素 与审 美 原则 的 .
心 理 距 离 说 而 享誉 心 理 学 与 美 学界 。心 理 距 离 是 艺 术 的
心 理学 , 在 吸 收 、 鉴 了许 多 国外 的 研 究 成果 的基 础 上 不 涉 及 艺 术 中的情 感 表 现 和 对 现 实 的情 感 把握 。 是 借
2 移情 作 用心 理 学 。 普 斯继 承 并完 善 了移 情作 用理 . 利
论 , 为 任 何 审美 活动 都 由对 象 和原 因促 成 , 者 交融 在 认 两
艺术 心 理 学 既 非 艺 术 论 也非 心 理 学 ,它 是 艺 术 论 与
法 向 心理 学 方 法 的转 变 , 为艺 术 心 理 学 开辟 了道路 。 实 但 验 心 理美 学 存 有 缺 陷 ,它 没 有 顾 忌 试 验 者 的 主观 和 客 观
条 件 的影 响 , 一些 统 计 数 字 具 有 偶然 和 不 稳 定 性 。 也 使 它
心 理 学结 合 的边 缘 学 科 。虽 然 中 国古 代 有 着 丰 富 而 先 进 的 艺术 心 理 学 思 想 ,但作 为 严 格 意 义 上 的 现 代 中 国艺 术 才逐 步 建 立起 来 的具 有 自身 特 色 的 科学 体 系 。艺 术 心 理
学是 心 理 学在 应 用 领 域 派 生 的一 个 分 支 .主要 从 创 作 和 欣 赏 两 个 角度 研 究 人 类 在 艺 术 活 动 中 的心 理 机 制 。从 格 式 塔 心 理学 派 引 申发 展 出 的 格式 塔 艺 术 心 理 学 派某 些 观 点 的 角 度论 析 视 觉 传 达设 计 形 式 美 感 ,对 艺 术设 计 的形 式 构成 将 起 到 指 导 和促 进 作用 。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
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
“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
“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1)整体性。
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
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
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
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
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
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
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3、完形的特征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1)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
(2)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4、完形的两大原则(1)简化。
景观中的格式塔心理学
景观中的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把人的知觉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抽象过程。
它一方面保持着图形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对原型进行简化,它的图——底关系的原则实际上已包括了在整体的抽象中去寻求变化的含义。
客观对象必然区分为“图形”与“背景”,图形是被感知的中心,而背景只是对图形的陪衬。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作为代表的埃德加•罗宾(Edgar Rubin)著名的“杯图”。
在注视作为“图”的杯子时,作为“底”的白色部分成为非图形的空间。
如把白色部分看成两个人相对的侧影时,黑色的杯子部分则成为非图形的空间。
不过杯子和侧影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但“图”和“底”的关系可随时替换。
也就是说,在眼睛所看到的形象中,我们实际能够看到的只限于对“图形”、“物体”或“主体”的印象。
如果看杯子,杯即成为“图形”,白色的部分即成为“背景”;如果看二人相对的侧影,侧影即成为“图形”,黑色部分则成为“背景”。
黑色与白色的交界线只在一边起作用,或成为杯的轮廓线,或成为侧影的轮廓线,而不会同时成为二者的轮廓线,如果一方成为“图形”,另一方则成为“背景”的非图形空间。
一、“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和“阴阳”之说探究“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其渊源来自老子的“阴阳”之说。
老子认为,把握物之本体是十分漠然的,乃称之为“气”。
气是生命之源,又是宇宙的生命力,其发展结果分成了“阴”与“阳”,宇宙万物均由阴阳来表现,即“有”与“无”的相对认识。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的从周围的“无”中切取出来的“有”的思想,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即是从周围的“背景”中切取出来的“图形”。
为了构成“阳”、“有”、“图形”,就需要形成老子所云之器,它具有“阳”与“阴”、“有”与“无”、“图形”与“背景”的边界线作用。
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面总是被看作“图”,而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从色彩上去感觉,亮度大一些的区域容易被看作是“底”,当一个明亮的图样和一个较灰暗的图样发生冲突时,总是明亮的图样被看成底,因为明亮的色彩视觉感更强。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3讲——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三章环境知觉的理论歌诗图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知觉理论●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从多角度解释人对环境的知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主要介绍环境心理学中较流行的三种理论: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1.1 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以最新崛起的力量妄图征服世界●哲学思想方面,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但不能对“物自身”有所认识,而对现象的认识必须通过先验的范畴●康德的“此岸”现象经过胡塞尔的阐发建立了现象学,主张以自然的观察去研究纯粹的意识●格式塔心理学就是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1.2 学派的建立●1890年,德国心理学家爱伦费尔《论格式塔性质》●他指出,正方形由四条直线组成,但正方形的性质并不是四条直线的集合,因为四条直线本身只具有直线的性质,而正方形是经过重新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崭新整体,具有新的、与四条直线集合完全不同的性质●把这种整体所具有的性质称为“格式塔”●似动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摄制和放映的● 1.3 格式塔的含义●1)词义●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英译为“configuration”或音译为“gestalt”,中译为“完形”或音译“格式塔”●2)术语●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总之,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 1.3 格式塔的含义●3)引申●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性质●于是,凡能使某一感知对象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为格式塔,出现了“格式塔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良好格式塔”这类说法2.基本观点● 2.1知觉的整体性●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元素●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例如,孩子不能认识单独显示的母亲的鼻子,因为母亲的鼻子是母亲整个脸部的一部分,不是单独一个鼻子● 2.2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因而他们都是同型的现象● 2.3场作用力●可看成是同型论的推论●该观点认为,既然物理现象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那么与之对应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当然也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即三者都具有相对应的完整的动力结构●所有这些力(物理力、生理力和心理力)都发生在同一场之中,被称为场作用力●与物理力一样,心理力也具有方向、量度和作用点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3.1图形与背景●在一定场内,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图底之分是复明后视觉最早具有的反应,因此是先天赋予的,后天经验对此只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1)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2)图形是被包围的较小对象,背景是包围着的较大图像,一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3)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且形状相似时,图底关系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感知对象图底不分或难分,成为暧昧或混乱的图形,视觉就会忽略不顾或因暧昧造成的闪烁而感到疲劳●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主题●同时,环境中某一形态的要素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使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之分的环境易造成消极的视觉效果●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当小面积采用对比色时尤其引人注目,如蓝天上的白云●2)单纯的几何形态易成图形●如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中以其单纯的几何形态吸引着游●3)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4)对称形态易成图形●5)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6)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对于凹凸连续的形态,图形与背景可以互换,此时,主体的经验及客体所包含的意义常成为判断图底关系的依据●7)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更易成为图形●8)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9)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易成图形3.2群化原则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这一原则体现了格式塔学同型论和场作用力的观点●当我们看到一系列类似物体时,我们倾向于以彼此距离很近的一些组或集来感知它们●2)相似原则●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这是人认识世界时通过分类简化刺激对象的方式●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一起时,会把相似的物体看成一组●真实环境中常常是邻近性与相似性共同起作用●3)连续原则●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连续性是感知对象的有序现象●从系统论观点来看,这样一组元素从混沌走向有序,产生了组织和结构,更易被看做有机整体●4)封闭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作完整的图形●我们看一个熟悉或连贯性的模式时,若某部分没有了,我们会把它加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格式塔来感知它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这类所感知到的完整图形有时被称为“主观轮廓”●达到这种闭合的效果一般需2个条件:●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合乎逻辑的连续性3.3简化原则●1)良好完形原则●视觉组织中,对于组成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一组刺激视为一个整体●2)简洁原则●为上一原则的深化,指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格式塔组织原则从理论上阐明了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为“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一传统信条找到了科学而翔实的依据●由于这些原则出自图形实验,运用时易于掌握、操作和引申,对环境设计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上述原则主要适用于二维几何图形和视点静止的三维景观,有时对真实环境中的视觉难以作出满意的解释●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直觉,忽视后天经验和文化的影响,因而也难以对个人和人群的知觉差异作出恰当的反映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二节生态知觉理论● 2.1基本观点●该理论由吉布森提出,之所以被称为生态知觉理论,是因为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如寻求生活资源及配偶、预防伤亡等)●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环境提供●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1)环境提供●自然界中许多客体具有恒定的功能特性,吉布森称环境客体的这种功能特性为“提供”●人在观察客体时,看见不等于发现,善于发现和利用环境客体的功能特性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个体具有重要生存意义●例如一根树枝,你可把它当柴烧,也可作手杖,还可作防身武器●从生态观点来说,知觉就成为某一环境向感知者呈现自身功能特性的过程(合并)●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利用环境客体的有用功能(目标选择)●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吉布森还认为,感知觉是机体对环境进化适应的结果●机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不是习得的,而是遗传进化的结果●事实上,不少动物的知觉能力是先天遗传的,如小鱼一出生就会觅食,就知道钻入死亡软体动物的壳内躲避凶猛动物的伤害●人类不仅有原始的生态知觉,而且随着双手的解放、手脑的协调发展,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对客观刺激的判断和利用水平,远远超出生物本能●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善、对材料的利用和工具的创造,就是这种更高级的生态知觉的体现2.2生态知觉的意义●生态知觉理论并不否认学习对提高知觉有效性的重要作用,正因为人类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需以伦理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万物相生相克构成了自然界的生存原则与生命链结构,过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必将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并行退化,继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2.3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环境的物质特性与社会特性一旦向周围需要它的人们展示了它的功能意义,人们就会发现和利用它●因此,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常常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由不得我们主观上赞成还是反对2.3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正是建筑的这种功能意义说明了为什么在三伏天一大早有许多闲杂人员涌入图书馆门厅争抢沙发座位(出入自由,有舒适的沙发和免费空调,提供了避暑好去处)●面对类似现象,与其抱怨人们的素质差和不文明,不如主动从改变环境特征和完善制度方面找原因●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从环境“提供”的观点来说,很多行为现象都能从它的环境特征中找到原因●因此,观察和分析各种行为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对于改进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都会获得有益的启发●现实生活中,寻常百姓更多地关注衣食住行、娱乐、交往等环境的功能特性及其利用●然而在城市环境中,这些方面提供给居民的只是现成的有限选择,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关系着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到他们对环境的态度,这一切又反过来影响着物质环境的特性和社会环境的生态●第三节概率知觉理论●格式塔知觉理论主要强调视觉的直觉作用●生态知觉理论强调机体先天的本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由布伦思维克提出的概论知觉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经验和学习的作用3.1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布伦斯维克认为,环境知觉是人主动解释来自环境感觉输入的过程●他的观点与吉布森相反,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环境特性;事实上,这些信息往往是复杂的,甚至使人误解的环境线索3.2概率性的世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混沌把我们带入一个无序和有序的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模糊中隐含着秩序的世界,即概率性的世界●我们肯定概率理论科学价值的同时,并不否认世界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链条●我国思想家荀况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人所认识的世界总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模糊性,是一个概率的世界●人的一生和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探索着前进,确定性指导着探索,不确定性吸引着探索,以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改变局部状态,使它适合人的目的3.3概率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的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包含两层含义:●1)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承认自己的认识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地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实际环境中由于人的不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场所,所有的场所需提供适当的复杂性、不定性甚至错觉以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兴趣,如游览和娱乐场所●而有些场所需要提供较清晰的主角判断,强调简单性、确定性、便捷性,如医院、车站、机场、商场、交通要道等●设计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图底关系,及易形成“图形”的主要条件●群化原则与简化原则●生态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概率知觉理论与生态知觉理论的差异●理解——●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举例并分析。
浅析环境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
浅析环境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作者:庞野营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格式塔心理学与环境设计中心理因素的分析,说明环境设计是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尊重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从而达到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环境设计生态环境环境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
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人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1]。
也可以这样说,现实的世界已经处处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设计心理学认为做设计就要尊重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人文因素也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个体的行为需求,其中个体行为的需求包括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2]。
环境设计的理论体系很早就涉及心理学范畴的要素了。
作为“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设计”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赫伯特·A·西蒙曾认为:一个人,他的行为随时间而变化的表现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复杂性的反映[3]。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与融合的关系。
人通过主体行为改变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久而久之,以人的心理为出发点的环境空间就与之形成一种默契,进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而这种观点在格式塔心理学完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字Gestalt的译音,中文被翻译为“完形”。
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苛勒将其解释为:一指事物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二指具体的个别的特殊实体,形式只是它的属性之一。
也就是说:格式塔是分离的整体。
而考夫卡则指出: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它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征,是因为它和其它部分具有关系,这便是格式塔现象[4]。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来源于德国学者康拉德·维茨拉格(Konrad Witzlaug),是一种运用视觉符号和组织形式来影响人的心理反应的心理学分支。
在景观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以创造视觉效果和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同一性原理”、“对比原理”、“相似性原理”、“连续性原理”和“原型原理”,这些原理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来营造特定的心理反应。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同一性原理指的是相似的元素将组成更大的形状和模式,比如在景观设计中,相同的植物、颜色、纹理和形状等可以被重复并形成一种整体的凝聚力。
这种同一性可以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感。
一个例子是通过使用相同的植物在整个景观区域来制造一种统一的氛围。
对比原理则是指不同的元素将形成对比,比如颜色、形状、质地和大小的对比可以制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活力。
在景观设计中,对比的元素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纹理和颜色来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相似性原理是说物理上相似的元素更容易归为一类。
不同类别的元素可以通过相似的形状、纹理、颜色或大小来组合形成一个整体。
在景观设计中,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同样的材料和颜色在景观空间中来产生相似性的效果。
连续性原则是指覆盖物在空间上的一致性,通过这种连续性可以制造出平和的氛围和安全感。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组合相同的颜色、材料和设计元素来制造连续性,并且创建一种连贯和可靠的视觉体验。
最后一个原则是原型原理,它涉及到人的心理感觉和记忆对某一形象的模拟和表达,浏览者可以通过前面的记忆和经验感受到景观设计中的元素和环境,然后这些感受将影响浏览者后续的情感体验。
在景观设计中,原型原理可以运用像石头、水、树木等元素,来创造出一种自然和亲切的氛围。
综上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运用可以对景观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人的心理反应,并且创造一个独特的视觉体验。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格式塔心理学为环境视觉提供理论支持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为环境视觉提供了理论支持,解释了人们在环境中如何感知和解释信息。
格式塔心理学对环境视觉研究方法的指导
格式塔心理学对环境视觉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如整体优先、完形感知等,影响了环境视觉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环境视觉原理概述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环境视觉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关系环境视觉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
环境视觉原理概述
总结词:环境视觉是指个体在环境中通过视觉感知周围事物,并与之互动的过程。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多通道性等特点。
总结词:环境视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词
环境视觉和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相互补充,有助于创造宜居、功能完善且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环境视觉强调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及城市内部的功能布局和景观设计。格式塔心理学则关注城市空间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响,通过合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城市空间。将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创造宜居、功能完善且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总结词
环境视觉和格式塔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创造出舒适、功能齐全且具有美感的室内环境。
详细描述
环境视觉强调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室内设计应考虑室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以及室内空间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格式塔心理学则关注室内环境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响,通过合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室内环境。将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创造出舒适、功能齐全且具有美感的室内环境。
3.环境知觉理论
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
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身在 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人类是因为不仅能发现和利用自 然界直接的和现成的“提供”,而且更善于运用智慧开 发和利用材料和物质的潜在功能,改善生存条件。
上古时期,地广人稀,鸟兽众多,人类要生存,必须强调你死 我活的残酷竞争。随着智慧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在物种竞 争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努力以“人工选择”抗衡“自然选 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不仅在生物学界影响广泛, 而且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
这类所感知的完整图形被称为“主观轮廓”
达到这种闭合效果的条 件: 1)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 整时呈简单形状。 2)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 合乎逻辑的连续性。
三、简化原则
感知对象的知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对 象被感知的可能性越大。 人们在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喜欢采取减少 或简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例如,河湖可供人捕鱼、行船、取水;一块石头可供人坐下休息;一个空间大于 人体、坚固不漏的山洞可供人藏身和躲避风雨。
人在观察客体时,看见不等于发现,善于发现和利用环 境客体的功能特性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个体具有重要的生存 意义。 例如一根树枝,可以把它当柴烧,也可以作手杖,还可以 作防身武器。从生态观点来说,知觉就成为某一环境向感知 者呈现自身功能特性的过程。(合并) 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 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个 人利用环境客体的有用功能。(目标选择)
第四节
需要论
需要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它是指人对生理、环 境、社会的某种要求,可分为天然需要和后天习得性 需要;伦理性、法律性或经济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 神需要;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经常性需要和临时性 需要等。
环境知觉 环境心理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 图形与背景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对象加 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在一定 的场内,我们并不是对所有的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 选择的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 推举衬托地位成为背景,所称图地之分。(图地关系) 丹麦学者鲁宾是这方面的先驱,绘制了著名的两可图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
22
一根树枝
23
(2)知觉反应和先天本能 传统知觉理论主张知觉是由刺激引起感觉后转化而成 的、间接的,因此称为间接知觉论。吉布森的知觉理论认 为知觉是人与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它是外界物理能量变 化的直接反映,不需要思维的中介过程。他认为,在长期 进化过程中,因适应环境需要,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逐渐 形成了一种根据刺激本身特征即可直接获得知觉经验的能 力。换言之,知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后天学习的。
28
基本理论
布伦斯维克认为,环境知觉是人主动解释来自环境 感觉输入的过程。他的观点去恰好与吉布森相反,认为环 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环境的 特性。事实上,这些信息往往是复杂的,甚至是使人误解 的环境线索。 观察者会对真实情景进行概率判断,情景中的多义性 便减少,这种概率判断被布伦斯维克看作是对真实环境性 质“最恰当的赌注”或“有训练的推测”。
14
15
16
17
3· 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发现,感知对象的知觉组织所需的信息越少, 那个对象被感知的可能性越大,即简单几何体容易被感知 为图形。而且人们在对视觉刺激组织时,也喜欢采取尽量 减少或简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1)良好完形原则 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反之,彼此不相 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 (2)简洁原则 指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 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
格式塔的理论内容
似动现象
先后出现的两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 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 运动的现象。
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 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 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
惠特海默对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直接经验:主体直接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 行为:有意义的整体行为
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 现象学研究方法
心物场和同型论
格式塔连续性 完整和闭合倾向
格式塔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一、知觉原则
相似性 转换律 共同方向运动
ab c de f
ghi jkl
格式塔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二、学习理论
顿悟说 苛勒的黑猩猩的够物实验 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 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 观察整个问题情境,后来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 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 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 迁移说 苛勒认为,有机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习得的是原理或关系,而 非对特殊情境的特殊反应。 迁移是完形的迁移而非共同要素的迁移
1. 强调记忆中的组织因素 2. 强调记忆是一个记忆痕迹内容不断变化的动力过程 3.强调自我因素对记忆的重要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三、心理发展论
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 行为观察法 儿童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考夫卡界定的发展概念 勒温的观点 儿童的感觉运动发展和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垂直线与水平线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动态 The Dynamics of Architectural Form 》, 1977年。借助格式塔的视知觉理论, 运用”心里力”的概念,分析建筑 形式中有关排斥、均衡、轻重、秩 序等因素。 诺伯格.舒而茨《存在、空间、建 筑》、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街道美学》中都曾运用格式塔心 理学的原理,分析建筑、街道和广 场的关系。
爵斯特罗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对比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对比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原理 接近原则 类似原则 连续原则 完形倾向 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相似的元素相组合对视觉起 “力场”的整合作用。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违反透视规律引起的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违反透视规律引起的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引:戴尔玛交通枢 纽地段开发设计
富兰克林故居纪念庭院,文丘里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点、线、面、 体等几何形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 定的表现的品质,这是人的心理结 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 阿恩海姆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着 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如扩 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 进、后退等,运用它们可以达到建 筑的表现力。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原理 接近原则 类似原则 连续原则 完形倾向
连续性原则涉及视觉的内在连贯性。一个 构图单位越是连贯,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 出来。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错视觉
马丘比丘宪章:新的城市化概念是追求建 成环境的连续性。意思指,每一座建筑不 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 它需要同其他要素进行对话,从而使自身 的形象完整。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赫林空间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错视觉
蔡尔纳错觉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波士顿汉考克大厦,贝聿铭
环境视觉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视觉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原理 接近原则 类似原则 连续原则 完形倾向
知觉印象随环境情况而呈现可能有的最完 善形式。如一个模糊的不连贯线条的图形, 由于观察者的经验看起来似有一个完整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