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ppt课件
具体有力地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 答案,解开了许多地质之谜。
赏析下列语句。
(1)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大约”一次能 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大约”表示推测,在文中指“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于2.25 亿年前是目前的一种推断,并不确定,如果删去,就表示“最后一次完整的“泛 大陆”一定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表达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4.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 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 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0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为板块 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体知识—说明文
1、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引用、 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4、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1)生动的说明;(2)平实的说明
漂移(piāo) 褶皱(zhě)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 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地质学(板块理论)和生物学 (恐龙)
2.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为“板块构造” 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①大约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第8段) ②在数百万年以后——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第8段) ③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第10段) ④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第 11段) ⑤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向北移动,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 雅山脉。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第11段)
赏析下列语句。
(1)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大约”一次能 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大约”表示推测,在文中指“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于2.25 亿年前是目前的一种推断,并不确定,如果删去,就表示“最后一次完整的“泛 大陆”一定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表达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4.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 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 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0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为板块 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体知识—说明文
1、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引用、 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4、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1)生动的说明;(2)平实的说明
漂移(piāo) 褶皱(zhě)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 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地质学(板块理论)和生物学 (恐龙)
2.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为“板块构造” 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①大约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第8段) ②在数百万年以后——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第8段) ③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第10段) ④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第 11段) ⑤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向北移动,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 雅山脉。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第11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54张PPT)
6500 万 年 前 , 在 地 球 上 生 活 了 1.6 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 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20世纪70年代以 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 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 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 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课件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这是什么恐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1.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2.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 即: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 理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深入探究——板块构造依据
1.“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 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 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 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板块构造理论引发问题
整体感知—— 字词学习
遗骸
zhě
褶皱
流逝 携带
qī
骨骼 两栖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课件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这是什么恐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1.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2.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 即: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 理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深入探究——板块构造依据
1.“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 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 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 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板块构造理论引发问题
整体感知—— 字词学习
遗骸
zhě
褶皱
流逝 携带
qī
骨骼 两栖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不处不有》课件(共29张ppt)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说明对象
恐龙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是什么
通过恐龙的迁徙说明 大陆漂移学说
文体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板块构造理论)
朗读课文,找出下列含有指示代词的短语。
这个发现 南极有恐龙化石(第4段)
细读课文
这一问题 恐龙是如何去到南极的?(第6段)
这样比喻 假设是大陆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7段)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恐龙无处不有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1986年南极洲发现恐 龙化石,在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 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可是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南极大陆 上去的呢?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地 球在“泛大陆”时仅 由一块陆地构成,经过多次分裂为现 在的七大洲。南极恐龙化石成为支持地壳运动理论的有力 证据。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6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初看课题,你觉得这篇短文会写什么内容?
初步感知
双重否定 “恐龙到处都有” “到处,处处”
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 都发现了恐龙化石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速读课文
速读课文,文章是否为了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再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这个泛大陆 泛大陆分裂(第8段)
这些生物 南极的恐龙、两栖动物、其他植物动物(第13段)
这一理论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第15段)
朗读课文,找出下列含有指示代词的短语。
细读课文
这个发现 这一问题 这样比喻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02.说明对象
本文的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 那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板块构 造”理论或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一个强 有力的证据。
03.说明顺序
1、梳理本文的说明思路 2、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 3、《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在哪两个 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1.梳理《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
• 在作者看来,“撞击说”和“火山说”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研 究它们的另一个意义是,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 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 旦面临这种事件,我-14段,思考:斯石英具有什么特性? 斯石英是如何形成的? • 师生讨论,明确:
04.说明方法
小组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 用?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04.说明方法
示例一:例如,在1989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鸟臀目恐龙。
•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在南极海岸附近也有恐 龙化石,为下文提出“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这 一问题做铺垫。
鸟臀目恐龙
7、文章最后一句“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 该是撞击”,作者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师生讨论,明确:
• 二氧化硅处于超高压的状态下,会变为极为致密的斯石英,如果在 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由此可以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主要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机器人系列”等 科幻文学作品。 “基地系列”对科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激起了20世 纪70年代的外太空题材的科幻影片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是乔治·卢卡斯的杰作《星球大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 表现了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特点。
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 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 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 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善于联系和多角度思 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充 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 时,要学会去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科学的思考方 法,感受这种“趣”和“美”。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 语文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你 们一定被影片中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 画面震撼到了吧。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种 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 万年前灭绝了吗?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 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 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 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短 文阐述你的认识。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奇妙无穷,它需要我们 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 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请同学们生 活中多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探寻其“理”,你 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理解文章严谨的推
理思路,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
多角度去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这两 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 域》。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这两篇短 文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呢?写法是否异曲 同工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 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 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 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善于联系和多角度思 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充 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 时,要学会去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科学的思考方 法,感受这种“趣”和“美”。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 语文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你 们一定被影片中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 画面震撼到了吧。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种 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 万年前灭绝了吗?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 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 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 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短 文阐述你的认识。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奇妙无穷,它需要我们 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 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请同学们生 活中多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探寻其“理”,你 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理解文章严谨的推
理思路,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
多角度去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这两 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 域》。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这两篇短 文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呢?写法是否异曲 同工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 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
拓展延伸
3.思考,把这两篇短文编排在一起,请问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 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 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用科 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品析语言
1.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下面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பைடு நூலகம்如果看到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它们拼合得 多么天衣无缝。
补充说明这是大陆漂移说最显而易 见的证据。
品析语言
1.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下面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万一哪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小结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但 是,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 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 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 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 有独到的发现。
知识链接
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主要有几种: 1、气候变迁说。 2、物种斗争说。 3、大陆漂移说。 4、星球撞击说。
tún
臀 xié 携带 zhì 致密
gé
骨骼 qī
两栖 yǔn 陨石
读准字音
piāo 漂移 huì 彗星
追溯
shì zhě
流逝 褶皱
xī 潮汐
nàn 劫难
fèng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 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拓展延伸
3.思考,把这两篇短文编排在一起,请问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 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 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用科 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品析语言
1.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下面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பைடு நூலகம்如果看到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它们拼合得 多么天衣无缝。
补充说明这是大陆漂移说最显而易 见的证据。
品析语言
1.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下面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万一哪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小结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但 是,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 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 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 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 有独到的发现。
知识链接
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主要有几种: 1、气候变迁说。 2、物种斗争说。 3、大陆漂移说。 4、星球撞击说。
tún
臀 xié 携带 zhì 致密
gé
骨骼 qī
两栖 yǔn 陨石
读准字音
piāo 漂移 huì 彗星
追溯
shì zhě
流逝 褶皱
xī 潮汐
nàn 劫难
fèng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 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2张PPT)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科普文
科普文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 的说明性文章。它一般用轻松 、活泼的笔调解说某一方面的 科学技术知识。
科普文的重要性
第一,科普文是提升民族科学文 化水平的一种重要工具; 第二,满足人们在课堂之外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 第三,为有特殊爱好的人提供精 神享受。
科普说明文的特点
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 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 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 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 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 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 《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 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 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两篇短文的说明角度
《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 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 《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 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1、知识性 知识性是科普说明文的第一个特点。这里 的知识主要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涉及 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 2、通俗性 3、趣味性
同学们再见,下课休息
侏罗纪公园
恐龙为什么灭亡了呢?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
(1920—1992),美 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 科学幻想小说家。他 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 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
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梳理逻辑,学会推理
2 梳理逻辑,学会推理
通读文章,梳理两篇文章的说明思路, 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提示:梳理文中的已知条件,证明作 者要说明的事理。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又∵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 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 在的各块大陆。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由现象到本质 逻辑顺序
角度多样,善于联系 层层推理,逻辑严密
事理说明文:逻辑性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肯定会对其他学科产 生影响。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1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精读你喜欢的段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本文语言的特点。
分析角度:词语理解、说明方法。
1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事理说明文:生动性、通俗性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 知识性、生动性、通俗性为一体,使读者 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因互联彼此促进, 生活因关联更加美好。
谢谢观看
输入副标题
科学疑问:南极恐龙化石从何而来?
恐
龙 作出假设:是大陆自己在漂移。
无
处
生物学: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不 有
分析问题 地质学: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证明结论:“板块构造”理论
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原因。
被
压 作出假设:撞击说、火山说) 扁
的
物理学:斯石英的发现
沙 分析问题
子
生物学:恐龙灭绝的原因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 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3.文章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课文,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文章主要说明的问题 是什么?
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 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 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 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4.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 起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
古生物学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个例子是如 何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 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 (恐龙是如何出现在南极大陆上的?)
①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不可能在南极 地区生存,也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块大 陆上,所以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 在迁移。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 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每隔一段时间 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板块继 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
携带 xié
两栖 qī 潮汐 xī
陨石 yǔn 骨骼 gé
臀 tún
1.文章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课文,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文章主要说明的问题 是什么?
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 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 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 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恐龙无处不有
阿 西 莫 夫
阿西莫夫,俄裔美国作家,毕 业于哥伦毕业大学,他一生充满了 传奇,著作量惊人,写了至少400本 书。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 幻小说 》杂志至今在美国仍很畅销。 他被称为 “永远的科幻教父” 。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褶皱 zhě 彗星 huì
劫难 jié 追溯 sù
恐龙化石的分布
板块构造理论
联系的依据
1.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 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 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 大陆的各个地方”。 2.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课件 (公开课专用)(共页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No Image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 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 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 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 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No Image
用典,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 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短促的感叹,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 情绪又趋低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鸭嘴龙
第二课时
• 2021年6月,由教育学会牵头,教材编审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国8个城市, 设置了12个分会场,范围从“小学至高中”全系列部编新教材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和 指导。每次指導,都輔以精彩的優秀示範課。在這些示範課中,不乏全國名師和各 省名師中的佼佼者。
• 他们的课程,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经过认真研判,把各学科的核心素 养作为教学主线。既涵盖城市中小学、又包括乡村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適合全 國大部分教學大區。本課件就是從全國一等獎作品中,优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示范性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 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 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29张PPT)
遗骸( ):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
一、质疑讨论解答,把握主要内容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4、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 5、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一: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讨论二:在南极发现恐龙说明了什么问题?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 ①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作者联想到什么?
25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相互连接,紧密拼合在一起的,只有一块大陆。 25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相互连接,紧密拼合在一起的,只有一块大陆。
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过程。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其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 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所有的恐龙灭绝了, 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讨论三:
这篇短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 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 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课件
知识链接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当代地球科淡定中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学 说。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若干巨大的板块,岩石圈板块沿 着塑性软流圈之上,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 分离,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了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说囊括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概 念,为解释全球地质作用提供了颇有成效的格架。
深入探究4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 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 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 有斯石英存在。
深入探究5
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深入探究5
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 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深入探究3
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 理论。
深入探究3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 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 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 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深入探究4
“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 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 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பைடு நூலகம் 域产生影响。”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课外阅读有关恐龙的文章。
走近作者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 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 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甚丰,一 生著述近500本。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 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 《苍穹微石》《钢穴》等。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恐龙真的无处不有吗?
恐 龙 真 的 无 处 不 有 吗?
问题1: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这个结论真的成立吗?你从哪里看出的?
恐龙无处不有
课文第四段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 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 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石。
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 所以 )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恐龙因为这个原因无处不有!
基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的推论以及推论过程,作者提出了什么结论呢?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 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 证据。
恐龙因为这个原因 无处不有!
恐龙因为这个原因无处不有!
作者针对自己的质疑提出了什么推测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用填写关联词的方式将作者的问题和他的推论 联系起来
( 之所以 )恐龙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它们能 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是因为 ) 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恐龙因为这个原因无处不有!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无处不有
问题1: 文中哪几段中提出了支撑他这个 结论的事实依据呢? 问题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事实依据?
恐龙无处不有
课文第二段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 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 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恐龙因为这个原因无处不有!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课件(共34页)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列数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 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 形成的。”通过列数字,表明有科学依据,说服力强。 “多次”“大约”等词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严密性。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通过 列数字,突出南极的气候特点——寒冷、冰天雪地。
神州龙化石
认识化石
化石: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很长时间而 没有腐烂,成为地壳的一部分。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 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 体被排出,成为化石。
三角龙头骨化石
棘鼻青岛龙
马门溪龙
整体感知
1.自读课路。
1.“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 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 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 板块下面俯冲。
2.“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
3.“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 的大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板块 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 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 个主要陆地构成,这就是“泛大陆”。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恐龙的分类、发展及灭亡历 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根据查阅到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恐龙灭绝原因 的一些看法。
谢谢观看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名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 家,科幻小说家,是公认的美国科幻小说 界的泰斗。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 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 《银河帝国》系列和《新疆域》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
12/3/2021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2.在南极发现(fāxiàn)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piāo yí)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12/3/2021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3. 什么(shén me)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 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bǎn kuài)构成的。一些板块(bǎn kuài) 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bǎn 也许 kuài) 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bǎn kuài)下面俯冲。
No 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3.比较下面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别,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2)这个泛大陆存在
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破裂了
Image
12/3/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12/3/2021
(对)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 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举例子(lì zi)
(2)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 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chéngwéi)“泛大陆”。
下定义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 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打比方
12/3/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3.比较下面(xià mian)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别,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
(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dàlù),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 (dàlù)也一起运动。(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dàlù),当板块向一个或另 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dàlù)也一起运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33张PPT)
小角龙
翼龙
三 角 龙
戟龙
板龙
梁龙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 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 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
恐龙无处不有
R·八年级语文下册
作者名片
姓名:阿西莫夫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20—1992 职业:科幻、科普作家 成就: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 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 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 界的泰斗。 代表作:《机器人》系列、《基地》 系列、《钢窟》系列等。
明确:打比方 作用:通过打比方 形象写出南极的气候特点——寒冷 、冰天雪地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 要地位。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 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 解之谜。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 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 龙生活。
由此推断“泛大陆” 分裂成四部分。
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行文思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
科学家发挥了哪些创造性思维?
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 物界的恐龙迁移联想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 步步深入。) 2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 的设想,然后进行科学推理,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 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 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 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到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 ,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新的境界,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字词学习
遗骸( hái )
翼龙
三 角 龙
戟龙
板龙
梁龙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 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 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
恐龙无处不有
R·八年级语文下册
作者名片
姓名:阿西莫夫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20—1992 职业:科幻、科普作家 成就: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 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 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 界的泰斗。 代表作:《机器人》系列、《基地》 系列、《钢窟》系列等。
明确:打比方 作用:通过打比方 形象写出南极的气候特点——寒冷 、冰天雪地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 要地位。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 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 解之谜。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 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 龙生活。
由此推断“泛大陆” 分裂成四部分。
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行文思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
科学家发挥了哪些创造性思维?
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 物界的恐龙迁移联想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 步步深入。) 2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 的设想,然后进行科学推理,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 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 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 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到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 ,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新的境界,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字词学习
遗骸( hái )
第6课《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
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
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研 读 课 文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研 读 课
文
南极发现恐龙化 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 极气候
大陆在迁移而不 是恐龙在迁移
由此推断“泛大 陆”分裂成四部 分..
伸
拓
展
鸭嘴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新
亿七千万年之久的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全部消失,只在世界
课
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
科学幻想
小说家阿西莫夫怎样为我们解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作
者 简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 日),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6]、代表作《机器人系列》[7]、曾 获雨果奖1920年1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彼得罗维奇,毕业于美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
Dinosaurs are everywhere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导 入 新 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导 入 新 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
导
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
入
多数恐龙的写照。最重的可达90吨。但这个曾“称霸”地球达一
课 文
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 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 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
明内容。
总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用 分 南极恐龙的发现,证明了“板块构造” 总 学说。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 全文。
10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18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辑 基础,起到总领全 文的作用。
19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 自己在迁移。”一句中的“漂移”和“迁移”能不能 互换?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无生命的东西借助外力移动),“迁移”是指离开 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有生命的东西有目的的朝 某一个地方去)。如果互换,就不能正确表达文意, 就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7
漂 移: 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 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8
一、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恐龙无处不在》初中音频朗读(女).MP3
20
2、“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
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 前形成的。 “大约”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能有确切的 数字,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给人以 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 2)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 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 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似乎”表示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舒 适”一词,形象生动的说明了泛大陆早期的气候与其他 地理环境很适合恐龙生存。
21
3、语言品析:比较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 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
(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 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24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在》中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 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 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 布于世界各地”;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识记“天衣无缝”“褶
皱”两栖“等词语。
2、了解课文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阐述
的事理。
(重点)
3、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
的特点。
(难点)
4、增强科学意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
精神。
6
字词积累
骨骼( 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ào) 深渊(yuān) 驮着(tuó) 岛屿链(yǔ liàn) 两栖(qī) 铱(yī) 潮汐(xī) 膨胀péngzhàng) 硅(guī) 追溯(sù)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鸟臀目(tún)携带(xié)衍射(yăn) 携带(xié)陨石(yǔn)熔化(róng)掺入(chān
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 形象
22
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 又开始破裂了。(原文:这个泛大陆 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 破裂的迹象。)
原文说明这个泛大陆现在仍很牢固,只是出现 一点要破裂的征兆、迹象,并非已开始破裂。 改文不符合科学实际。
23
四、说明方法的探究
这篇文章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
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
泰斗。
2
3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4
题目解读
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或 沼泽附近,繁盛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 期灭绝。 题目《恐龙无处不有》用双重否定的 形式,突出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
5
目标导航
本文依据___在__南__极__发__现__恐__龙__化__石_____的 事实,证明了_大__陆__漂__移__学说。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_生_物__学__(__恐__龙__)__、_ _地__质__学_(__板__块__理__论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 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1
阿西莫夫(1920 —1992)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
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
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
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
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
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
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
雨果奖),1972——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15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 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找出答案 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 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 去。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从现象到本质)
16
恐龙
板块理论
生物学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17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本文依据_____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证明了_大陆漂移假说。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分离 成七大洲的过程。
11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2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13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 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 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 块下面俯冲。
14
4、什么是“泛大陆” ?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
明内容。
总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用 分 南极恐龙的发现,证明了“板块构造” 总 学说。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 全文。
10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18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辑 基础,起到总领全 文的作用。
19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 自己在迁移。”一句中的“漂移”和“迁移”能不能 互换?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无生命的东西借助外力移动),“迁移”是指离开 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有生命的东西有目的的朝 某一个地方去)。如果互换,就不能正确表达文意, 就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7
漂 移: 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 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8
一、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恐龙无处不在》初中音频朗读(女).MP3
20
2、“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
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 前形成的。 “大约”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能有确切的 数字,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给人以 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 2)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 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 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似乎”表示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舒 适”一词,形象生动的说明了泛大陆早期的气候与其他 地理环境很适合恐龙生存。
21
3、语言品析:比较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 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
(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 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24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在》中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 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 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 布于世界各地”;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识记“天衣无缝”“褶
皱”两栖“等词语。
2、了解课文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阐述
的事理。
(重点)
3、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
的特点。
(难点)
4、增强科学意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
精神。
6
字词积累
骨骼( 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ào) 深渊(yuān) 驮着(tuó) 岛屿链(yǔ liàn) 两栖(qī) 铱(yī) 潮汐(xī) 膨胀péngzhàng) 硅(guī) 追溯(sù)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鸟臀目(tún)携带(xié)衍射(yăn) 携带(xié)陨石(yǔn)熔化(róng)掺入(chān
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 形象
22
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 又开始破裂了。(原文:这个泛大陆 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 破裂的迹象。)
原文说明这个泛大陆现在仍很牢固,只是出现 一点要破裂的征兆、迹象,并非已开始破裂。 改文不符合科学实际。
23
四、说明方法的探究
这篇文章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
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
泰斗。
2
3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4
题目解读
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或 沼泽附近,繁盛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 期灭绝。 题目《恐龙无处不有》用双重否定的 形式,突出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
5
目标导航
本文依据___在__南__极__发__现__恐__龙__化__石_____的 事实,证明了_大__陆__漂__移__学说。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_生_物__学__(__恐__龙__)__、_ _地__质__学_(__板__块__理__论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 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1
阿西莫夫(1920 —1992)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
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
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
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
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
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
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
雨果奖),1972——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15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 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找出答案 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 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 去。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从现象到本质)
16
恐龙
板块理论
生物学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17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本文依据_____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证明了_大陆漂移假说。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分离 成七大洲的过程。
11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2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13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 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 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 块下面俯冲。
14
4、什么是“泛大陆” ?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