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异质落差式互动”——兼论“断裂”概念的局限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高懿德2020年3月22~26日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的这句话虽然在今天仍言犹在耳!但殊为可惜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总体上仍然未能拥有真正的理论思维,从而不仅仍然没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而且仍然时刻备受传统文化非理性思维的严重束缚而致使思想与文化徘徊不前甚至经常面临倒退的风险!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根源首先在于中华民族所谓的悠久辉煌灿烂却极其非理性的思想文化传统无所不在的诱惑和束缚,其次在于中国上一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所承载的现代理性文化启蒙运动的中止与搁浅。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与文化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存在起过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表明它就是基本合理而有益的文化,就如对西方文明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基督教一样。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中华思想文化传统总体上是感性直观和似是而非的无“理”文化,表现在思想方式的感性直观而无理性推证、思想形式的直觉独断而无逻辑推证、思想内容的有道理而无真理、思想形态的有思想而无理论四大方面的致命性缺陷。
这些致命缺陷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
正是这些致命性缺陷导致了中华传统文化长久以来迄至今日的无理化状态,阻碍了中华民族生成科学和哲学理论思维的进程,阻断了中华民族站上科学最高峰的道路,迟滞了中华民族进入现代文明的步伐!然而,当今大多数中国人却仍然没有看到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和危害,还在迷恋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并孜孜以求之。
实在是悲哀之至啊!鉴于上述原因,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计,必须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上述弊端进行全面的揭露和批判,以警醒国人认清真相勿再沉迷于蒙昧的过去,启蒙自己的理性养成科学与哲学的理性思维,发现和创造现代和未来的理性思想、文化和文明。
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一、理性及其基本形态、形式、功能和原则1.理性的本质理性(reason或rationality)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λ?γο?)。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人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历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与西方先发展国家的时代落差、中国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以及西方国家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卜的渗透和影响等诸多因素,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极具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卜,还体现在愈演愈烈的文化思潮。
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三十年代读经讨论,到五十年代抽象继承法争论,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思潮在激荡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奔流涌动。
然而,古今中西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争论的不断延展而逐渐明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复杂。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卜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
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规模、性质、影响等多方面都有实质不同,是两场不同的运动。
然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并非是完全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和历史脉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场“运动”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却是同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同一社会主体的现实活动,在文化主张、价值信念、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高度契合。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先导,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在这个意义卜,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合二为一,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来指称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较为妥帖的。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看法。
狭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7年到1921年。
广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5年到1923年。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卜的分歧,并未影响人们对这场运动的实质内容和历史影响的理解。
从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文化根源。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根本层面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问题(1)
一首先,关于“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的所指问题。
笔谈作者在“中国文论的异质性”这一命题之下,所使用的“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所指仅限于中国古代文论,而未包括中国现当代文论在内。
就是说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国文论”等于“中国传统文论”等于“中国古代文论”。
这从一般逻辑关系上看,显然是以偏概全。
但在这里实质上又并不完全是逻辑层面上的问题,就是说论者不是由于逻辑上的不明了或者疏忽,而是出于某种“故意”,其中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学术观念问题。
从一些论者一贯的学术观念看,他们本来就不承认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论,因为在他们看来,20世纪中国文论已经“失语”了,而这种“失语”了的文论,或者根本就算不上文论,或者至少不能归入“中国文论传统”的范畴。
在他们的中国文论视野里,除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别无其他。
这种观念在当今文论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比较赞同朱立元先生的看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不完全等同于其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传统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19世纪前的古代文化、文论传统,一个是百年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逐步形成的现当代文化、文论新传统。
(注:朱立元《走自己的路》,《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我们姑且承认中国现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存在着某种断裂与质变(这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异质性”),其中较多吸纳了外国文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资源,但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并不意味着这就改变了中国文论的性质,更不能笼统地说这是“失语”而否认它是中国文论传统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文论”之所指,理应包含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现当代文论,中国文论传统应当包括古代与现代两个传统,至于对后者该如何认识评价,完全可以进行讨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显然不宜从整体上对它视而不见或完全否定排斥,完全逐出“中国文论”的视野和论域。
讨论中国文论异质性问题,这是首先需要确认的理论前提。
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古代至现代的延续与断裂
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古代至现代的延续与断裂卜松山著谢谨译“文学批评”这一术语在英语中具有双重意涵,即是一种文学理论研究,也指对文学作品的批评。
文学批评的此二种意涵之间并无明晰的界限,因为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既是对作品具体的评论,也可包含对文学艺术本质的洞见。
以中国为例,许多传统的文学批评著作本身就具有诗歌、韵文或骈文等文学形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批评实践与理论观念的并行并重对文学观总体而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延续至今,为现代思想所承继。
由于中国的现代性仅有不足百年的历史(若将五四运动视作中国现代史之开端),且“现代性”这一概念在其界定、范畴、划分等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作者将在严格的时间意义上使用“现代”这一概念。
因此,本文所指的“现代中国”是与“封建时代的中国”相对应的,即1912年之后的中国。
1.古代1.1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许多观念都是全球共通的,人们因而试图找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与原则。
然而,由于大多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都始源于欧洲,对概念的界定及分类往往建立在欧美传统之上。
但是,西方的现代性仅仅是西方本土文化传统的延续,文学研究也只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学术研究之一种。
以对文学这一概念的现代界定为例,欧美学界普遍将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视作文学艺术之发端,将现代小说及戏剧视为文学艺术之顶峰。
因此,虚构性被视为文学的本质特征。
同样,“纯文学”(belles-lettres)这一概念也是18世纪欧洲的产物。
若从传统视角来审视文学,则文学首先意味着“书面语”。
因此,文学的概念在古代并不像“纯文学”那样强调文字的精巧华美,而是更加强调其学术性。
这也意味着文学研究的对象与整个写作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
上述的情况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也同样存在。
尽管在中国古代最备受推崇的文学类型是诗歌而非叙事诗或者戏剧,但中国文论中的“文”这一重要概念与欧洲古典文论中对文学的界定是相同的。
在现代汉语的“文学”或“文章”等词语中,“文”意指宽泛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在现代时代,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两个领域同时发展,这种碰撞不仅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现代技术更加深入人心。
首先看传统艺术如何在现代技术中得到发展。
传统艺术毕竟是历史长河中的经典震撼之作,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和智慧之美,有时候却因为传承难、宣传难等问题,显得遥不可及。
借助现代科技,传统艺术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触。
例如,传统音乐会、花灯表演、影视制作等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既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也是文化传承者的得力之卫。
电影、电视剧可以将多种传统文化展现出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蓝本的《还珠格格》系列电视剧,通过电视的广泛传播,使得年轻人也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并从中受益。
其次,现代技术也可以大大地推进了传统艺术的改良和创造。
例如,许多传统工艺在现代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剪纸、刺绣和陶瓷等。
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使传统工艺得以更为精细和高效的进行,也延续了传统工艺的生命。
以蒸笼为例,传统蒸笼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时间统一制作,而现在的智能蒸笼制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可以按照需求随意调整,省时省力并增强了生产能力。
这就是一种传统工艺因现代科技而被优化的方式。
除此之外,现代科技给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园林、建筑和其他文化资源带来新的再现和体验方式。
比如,通过VR技术,游览故宫的游客可以深入到故宫的不同区域、独处场景和建筑设计中,使得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生动的呈现。
通过数字化技术,许多文物得以扫描成像和数字修复,使得广大人民真正接近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情感内涵,这对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融合,也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得以得到保护和延续,还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
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发展,为各自的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与前景。
文化苦旅文化断层的痛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文化苦旅文化断层的痛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文化苦旅:文化断层的痛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而新兴文化迅速崛起。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带来的文化断层给人们带来了痛楚。
本文将探讨文化断层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文化断层的原因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丧失其地位与影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人们忽视了传统智慧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2. 社会变革: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繁忙的生活和多元化的选择,使他们缺乏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3. 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授与弘扬不足,过分追求功利化的教育目标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
二、文化断层的痛楚1. 自我认同的缺失:当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时,人们感受到自我认同的缺失。
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根源和身份,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个自己的定位。
2. 价值观的碰撞:传统文化中扎根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中形成的新价值观产生冲突,导致人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3. 人际关系的断裂:文化断层使人们面对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抉择,进而可能造成社会关系的分裂和疏远。
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和承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文化对话与融合:传统与现代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影响。
通过开展文化对话与融合的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3. 个体的文化自觉: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并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接纳现代社会的变革与新兴文化。
结语:文化断层的痛楚使得人们深感身份认同的缺失,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
为了找回传统文化的根基,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促进文化对话与融合,同时个体也应有文化自觉。
浙江省余姚市余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浙江省余姚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
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
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
……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中去领悟。
”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的讲比较冷静、沉稳,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
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材料二: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无需客体认可。
所以,儒家从学理依据周礼之外,其余的内容不是客体社会需要,而是自我命名,先规定,后存在的。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
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
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懂得很多好的道理()未必真有用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A. 如果那么无论都由于B. 如果那么即使也因为C. 因为所以无论都因为D. 因为所以即使也由于【答案】B【解析】根据“不培养”和“懂得很多道理”“未必有真用处”可以看出是让步假设关系第一外填“如果” 后两处填“那么即使……也” 末句的内容是对上句的解释所以填因为故选B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顺利定点于月球轨道并如期向地球传来数据信息广大航天工作者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C.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B.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D. 新组建的这支市场协管队训练很严格但真正临场时会是怎么样子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答案】B【解析】选B A项“弹冠相庆”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C项“不堪设想”应改为“不可思议”; D项“刮目相看”应改为"拭目以待”3.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的一组是()【情境①】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赛课走进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说了一段开场白【情境②】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贵阳清华中学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A.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B.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C.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D.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答案】A【解析】老师面对学生用“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不合身份和场景排除BC回答面试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学校征求过我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不得体排除D故选A4.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5.(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5.(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化融汇诞生先行官B. 变化融合催生领头羊C. 变革融汇诞生领头羊D. 变革融合催生先行官【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6.下列文常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江东”通常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又称“江左”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 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一个时辰也就是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说的“三更半夜”本指夜半时分即1点到3点C.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南京D. 阴历每月十五称“望” 阴历每月初一称“晦” 每月最后一天称“朔”【答案】A【解析】A.正确B.现在说的“三更半夜”本指夜半时分即11点到1点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扬州D.阴历每月十五称“望” 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7.(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的一项是()7.(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7.(5)面对数字人文的现状人文研究学者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A. 主体性对于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数字人文研究都很重要“个性”“特色”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的介入是其体现B. 数字人文研究也需要传统的人文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对比、参照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人文知识C. 材料二中提到的“技术悲观主义”概念可以用材料一中所说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的情况来解释D. 材料一中对“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的判断与材料二中王涛教授的“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相矛盾【答案】D【解析】(1)D项“观点相矛盾”错误【答案】C【解析】(2)A项“‘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错误材料一说的是“两个维度的趋向” 是同时发展的B项假设推理错误D项“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与解决“三元难题”没有联系故选C【答案】A【解析】(3)A项影印的原作图片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答案】(4)先简要介绍数字人文指出其两个维度趋向然后分析“人文之维”的两个特点一是基于可视化文本展开意义阐释会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二是要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反思性分析最后预测数字人文的发展指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解析】(4)材料一第一段中“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简要介绍了数字人文“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其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 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 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则指出了数字人文的两个维度趋向接下来第二段分析了“人文之维”的特点之一即“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阐释”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第三段则分析了“人文之维”的特点之二即“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原初文本’和‘次生文本’之间交叉性质的反思性分析” 最后一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预测了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势“其实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的握手”指出对待数字人文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①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②应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③认识到数字人文局限性应努力提升数字技术④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解析】(5)依据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二结合相关语句概括作答即可根据“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数字人文不是为了取代传统学术研究方法而是为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跨界合作的思路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而是在‘历史学的方法库存’中又添置了一个新的设备而已”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对待数字人文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根据“数字人文的方法和理念是为了解决真实存在的历史研究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高科技”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将数字人文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根据“以《梵高的鞋》为例这幅画能够数字化为数字作品但是其原始的光晕却无法数字化……这一难题的存在意味着将数字技术理解为工具是不足的需要加以超越”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认识到数字人文的局限性并努力提升数字技术根据“在这个充满了活力的领域数字人文学者不能再单兵作战而应加强协作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并提倡文化批评以此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8.(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B. “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C. 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D. 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答案】A【解析】(1)A项“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分析错误从原文“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可知这一说法错误【答案】C【解析】(2)C项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答案】B【解析】(3)A项于文无据C项“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是有些文化自大者不是文化自卑者D项以偏概全从文中信息可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是主要的故选B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复众人之所过弥补B. 起于累土积累天下归仁焉归属C. 自矜者不长矜持仁之端也发端萌芽D. 王于兴师在径须沽取直须【答案】A正确B“起于累土”中的“累” 句意为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C“自矜者不长”中的“矜” 句意为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D“王于兴师”中的“于” 连接主语与宾语句意为君王发兵去交战【解析】A.正确B.“起于累土”中的“累” 句意为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C.“自矜者不长”中的“矜” 句意为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D.“王于兴师”中的“于” 连接主语与宾语句意为君王发兵去交战10.下面一段文字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招聘会上一位公司负责人代表公司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欢迎大家拨冗幸顾我公司如果您对我公司还不了解或了解甚少请拜读我公司的介绍说明敬请对我公司的发展留下您的拙见对于应聘结果我公司将适时发布公告请您耐心敬候”【答案】①“拨冗”可以删去○“幸顾”可改为“惠顾”或“光临”③“拜读”改为“阅读”④“拙见”改为“高见”⑤“敬候“改为”等待”或“期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①拨冗为敬辞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大学生一般也不会太忙②幸顾谓帝王临幸垂顾此处用于大学生对象错误③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或受某某人指点此处用于读自己公司的介绍说明不得体④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此处用于对方不得体③敬候敬辞等候此处是请别人等待之意不得体。
最新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先见为快,如:修辞手法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表现手法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二)现代文阅读三步法第一步:观其大略面对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做的是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如果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阅读的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
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如《景泰蓝的制作》、《神奇的极光》等。
议论文的标题有3种,一种是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种是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别了,司徒雷登》;一种是确定论述对象或范围,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孔孟》等。
散文的标题则主要是确定描写对象,如《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其抒情基调蕴含在与标题紧密相关的关键性语句中,如《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句,这些关键性的语句往往也是散文主旨所在。
如果文章的末尾还有注释,则这些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注释如果是交代文章的出处及创作时间,实际上是提示你要“知人论世”。
只有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第二步:剔肉存骨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思路。
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就像肉附着在骨头上。
因此,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先将这些肉剔除。
是说明文,则将涉及到各种说明方法的材料剔除。
如举例子,则将例子剔除;如列数字,则将数字剔除;如作比较,则将比较的另一方剔除。
是议论文,则将各种论据剔除,包括事例论据、引用论据、比喻论据等。
是散文,因为形散神聚,则将体现“神”的抒情议论性语段保留,把其它部分剔除。
断裂与绵延: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
书中还对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认为,视觉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视觉元素,设计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 感,而观众也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设计的魅力。这也正是为什么现代设计在当 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断裂与绵延: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是一本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的书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全面了解,还引导我们思考设计背后的 文化与社会因素。这本书对于那些对设计、文化和社会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本 不可或缺的读物。我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 和收获。
作者周博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现代设计 的“断裂”与“绵延”。这里的“断裂”,既是指与传统的一种割裂,也是指在 西方影响下的一种新的开始;而“绵延”,则是指在这割裂之后,如何将传统的 元素与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从 模仿、探索到创新的过程,期间充满了挫折与困惑,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机遇。正 是这种曲折的发展历程,使得中国的现代设计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加 广泛的群众基础。
精彩摘录
《断裂与绵延: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精彩摘录
《断裂与绵延: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是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 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内在逻辑。以 下是本书的精彩摘录: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融与碰撞中逐步形 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断裂与绵延,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否定和摒弃,另一方面是 对未来的追世界,享受着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时, 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背后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断裂与绵延:中国现代设计史研 究》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引领我们深入探索中国现代设 计的起源、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愈发
凸显,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传统
文化强调的是家庭、尊重、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而现代文化更
加注重个性、自由、平等、创新等理念。
这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许多矛盾和摩擦。
比如,家长们希望
子女能够继承传统文化,而孩子们却更倾向于接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又比如,一些传统的习俗与现代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文化认同的困惑和挣扎。
其次,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应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要开放包容,接纳现代文化的优
秀成果,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其次,我们
要注重文化教育,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
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也要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接纳现代文化的特点。
最后,我们要注重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文化的共融和共生。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现代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将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机遇,一个挑战,一个动力,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文化世界!
谢谢大家!。
文化断裂中的中国社会转型
文化断裂中的中国社会转型【摘要】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文化断裂和转型的过程。
本文从文化断裂的概念及特点入手,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和融合。
进一步分析了文化断裂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复兴的路径。
结合文化断裂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讨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统一,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文化断裂中的中国社会转型进行探讨,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为中国在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寻找平衡点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断裂,中国社会转型,传统文化,现代社会,西方文化,冲击,融合,文化复兴,社会变革,文化传统,现代文明,统一,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引介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断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断裂指的是社会在经历剧烈变革或冲突时,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遭受破坏或变异导致的社会文化失调现象。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断裂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困扰。
了解文化断裂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并探讨如何在转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本文将从文化断裂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与融合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复兴的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文化断裂中的中国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断裂的概念及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和融合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文化断裂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复兴的路径,从而揭示文化断裂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统一等问题。
余秋雨如何看待创新与传统的冲突
余秋雨如何看待创新与传统的冲突在当今社会,创新与传统的冲突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余秋雨作为一位文化大家,对于这一冲突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余秋雨认为,创新与传统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没有传统的滋养,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经验和价值,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创新则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升华。
他强调,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创新,这些创新在当时或许被视为对传统的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融入传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流派和风格出现,这些创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传统。
然而,余秋雨也指出,在创新与传统的冲突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方面,有些人过度强调传统,对任何创新都持排斥态度,认为创新是对传统的破坏。
这种观念往往导致文化的僵化和停滞不前。
他们将传统视为不可逾越的藩篱,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盲目追求创新,完全抛弃传统,认为传统是过时的、无用的。
这种极端的做法使创新失去了根基,变得浮躁和浅薄。
余秋雨认为,解决创新与传统冲突的关键在于保持一种平衡和包容的态度。
我们既要尊重传统,深入挖掘传统中的精华,又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鼓励新的思想和实践。
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传统的价值和意义,避免对传统的粗暴破坏。
同时,传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吸收创新的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他以建筑为例进行了说明。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有些设计师一味追求新奇和独特,忽视了建筑与当地传统风格和文化的融合,导致一些建筑失去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而另一些成功的案例则在创新的同时,巧妙地借鉴了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理念,使建筑既具有现代感又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融合。
在文化领域,余秋雨认为创新与传统的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在当今社会,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日益频繁。
传统艺术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现代技术则是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两者看似相互矛盾,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探讨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所带来的影响和变革。
传统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传统艺术以手工艺制作为主要特征,如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日本的茶道、花道,印度的雕塑、织物等。
这些传统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成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创作领域。
如今,人们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艺术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因此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开始产生了碰撞。
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的碰撞首先表现在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上。
传统艺术以手工艺制作为主,而现代技术则提供了数字化、电子化的创作手段。
传统的素描、绘画作品可以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后期修饰和处理,从而使作品更具当代感和表现力;传统的木雕、瓷器可以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实现更精细、更立体的效果。
现代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效率和质量,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传统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是拥抱现代技术,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和方向。
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也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上。
传统艺术作品大多采用纸面绘画、雕塑、织物等形式呈现,而现代技术则为艺术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呈现方式,如数字艺术、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等。
数字艺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元素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表现,从而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亮点的艺术作品;影像艺术则通过摄影、录像、动画等技术手段,将现实世界转化为影像空间,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虚拟现实则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等技术,创造出虚拟的艺术世界,引导观众参与获得全新的艺术感受。
2019-2020学年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不少地方存在着“保了生态、饿了肚子”“下游受益、上游牺牲”的困境,如何摆脱“捧着金碗没饭吃”“守着绿色银行没钱花”的窘迫?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接受的时候,这个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答案。
生态保护方面结构性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短缺,造成了生态保护者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激励,受益者无偿享有生态效益的局面。
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一制度设计,就是要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各相关方利益关系,补齐相关政策短板。
“上游青山绿水饿肚皮,下游吃香喝辣要减肥。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生态补偿机制是“青山绿水”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的利益调配机制。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共同制定,明确将在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干流和重要的一、二级支流,以及其他流域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建立水质水量奖罚机制、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对市州、县市区的流域水质、水量进行监测考核,水质达标、改善,获得奖励;水质恶化,实施处罚。
如,当某地的出境水质优于II类标准,或者比入境水质有改善,给予相应奖励;相反则给予相应处罚。
如果上游的出境水质相比上年同期提升了,那么下游对上游进行补偿;如果水质下降了,上游给下游补偿。
市州之间按每月80万元、县市区之间按每月20万元的标准相互补偿。
鼓励上下游市州、县市区政府之间签订协议,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材料三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发布《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2020- 2022 年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改进补偿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补偿资金使用。
世界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冲突
世界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冲突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这场冲突涉及到了价值观、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等多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世界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并非完全对立,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融合和平衡的可能性。
一、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1. 传统价值观的转变传统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对于传统的教化和道德规范开始产生怀疑和质疑。
传统的封建伦理和权威观念逐渐被现代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潮所替代,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 生活方式的变迁现代化的浪潮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传统文化鼓励人们保持朴素、节俭、勤劳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然而,现代化社会的快节奏和高消费倾向使得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追逐个人欲望,这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3. 艺术审美的改变艺术是文化的精髓,它既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情感,也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多样性。
然而,现代艺术的激进和冲击性常常与传统的审美标准背道而驰,这牵动了世界各地传统文化艺术的存续与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1. 文化自信与包容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即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在这个基础上,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化相融合,吸收现代思潮中的优秀成果。
同时,现代化也应该保持一种包容性,允许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发展和传播的空间。
2. 创新与传统结合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摒弃传统,更是一种对现有传统进行创新和发扬光大的过程。
传统的智慧可以引领现代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也可以与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相结合。
传统文化需要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让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
3. 跨文化交流与对话在世界文化交流的浪潮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对话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大潮之中,从其他文化中吸取营养和创新思维。
冲突与共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
冲突与共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产生了断裂,导致现代社会陷入困境。
使传统文化摆脱困境的方法是以传统文化为本,借鉴西方现代性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及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塑造【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性;断裂;塑造一、传统文化、现代性概念“何谓传统,在中国的古典涵义中是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具有根木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在现代意义上最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历代相传的东西,即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包括物质产品,关于各种事物的观念思想,对人物、事件、习俗和体制的认识。
具体地说,传统包括一个社会在特定时刻所继承的建筑、纪念碑、景观、雕塑、绘画、书籍、工具以及保存在人们记忆和语言中的所有象征建构”。
[1]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
现代性是晚近思想学术界乃至整个文化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和核心概念,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性本身极为复杂、甚至矛盾地汇集了现代世界不同方面、各个层次的问题。
现代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具化为这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又带来生态灾难、文化冲突、战争等负面问题;二是现代化进程的许多核心观念如理性、普遍主义、世俗主义等,有必要进一步反思;三是文学理论研究、美学思考、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合流,促进了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四是后现代景观的逐渐凸显,对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的思考都必须结合现代性本身来加以理解,只有在现代性这个参照系和框架内,才有可能廓清后现代问题。
”[2]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断裂现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是长期的农耕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伦理道德、文化信仰、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断裂》读书报告
从《断裂》看当今社会摘要:介绍了《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书作者的学术情况及书的基本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挑战》和《资源重新积聚与底层社会》两个章节。
并从《断裂》中所分析的90年代到2000年以来的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思考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如攒钱买房现象、市场疲软等现象。
事实证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措施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变迁、断裂一、关于作者1、学术生平孙立平一直在倡导实践的社会学。
强调要面对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要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如同在印象派画家的眼中,空气和阳光是流动的一样。
他提倡“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目的是为了接近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找到一种接近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途径。
孙立平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做社会学研究要“要命而有趣”。
“要研究中国社会学的真问题,你不能把重要的看成不重要。
同时,研究中国的问题要能够和国际学术界讨论、对话。
”这是孙立平的治学之道。
2、学术分期孙立平在在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
曾出版《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等著作,并发表论文多篇。
其间,提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等理论。
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进入90年代之后,研究的兴趣转向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相继发表《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合作)、《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和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等论文,并提出了“总体性社会”、“总体性资本”、“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等重要概念和理论。
发表在《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五期上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合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转型社会学。
其主持的大型研究计划“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关注的是作为一种文明的共产主义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运行逻辑。
四章二节 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
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这种异质融会的途径打通了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的“隔”,它不分古今与中外,将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会到一个体系之中。
潜 引证法: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所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在研究异质文明之间互补与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异’背后的真相,考察其背后的文化模式
问题,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离不开文化
寻根。如果从不同文明的文化根源上着手,
进行文化“模子”的寻根探源,比较文学的
跨文明研究自然会开花结果,取得新的突破。
文化寻根,可以消除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曾
盛行一时的“X+Y”式的比附研究。
2021/9/15
4
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
融合法: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诗、画、书法、音乐学精神的剖析为主,揭示出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也成为观照异质文明互补和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 从而把异质文明中的文论融为一体。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采取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异质性探寻的重要性愈益获得认同,我们必然从不同文化的‘异’出发,揭开这些‘异’背后的真相,考察其背后的文化模式问题, 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离不开文化寻根。
朱 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 , 当断 裂总是 用来 与绵延 相对 时 , 传统似乎 就被 理 解 为一个 凝 固在 过 去 的 整体 存 在 。事 实上 , 一方 面, 中国传 统文 明作 为 一个 绵 延 了 数 千年 的文 明形
作 者 简 介 : 平 林 (9 8 )男 , 开 大 学哲 学 系 在读 博 士 生 , 邹 17 一 , 南 主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研 究 ;杜 早 华 ( 9 9 ) 女 , 侨 17 一 , 华
大 学 哲 学 与 社会 发展 学 院 在读 博 士生 。 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研 究 。 主
・
6 ・ 3
邹 平林 , : 传 统 与 现 代 文 明 的“ 质 落 差 式 互 动 ” — 兼 论 “ 等 论 异 — 断裂 ” 念 的 局 限 概
态, 尤其 是在 与西 方现代文 明的 比照 中, 还是 有其 相
而 断层则 指两 盘岩石 已发生 了 明显 的相对 位移一 概念 来 指 称 和 描 人 断 这
断层 又 可根据 其成 因及 断 层方 式 分 为 正 断层 、 断 逆
层 和平移 断层 等 多种 类 型 o 3 可 见 , 裂是 一 个 极 D5 6 断
性 的 中断 , 而其 相互 联系 、 相互 作用这 一方 面的 意义
概 念基本上 把握 到 了传统社 会 向现代 社会转 型 时
所 发 生的急剧 变化 , 是 这 一 社会 转 型 过 程 实 际上 但
是 极 为复杂 的 , 断裂 概 念 及 其所 指 示 出来 的理 论 而
视 野对这 一复 杂过 程 作 了 相对 简 化 的 处理 , 因而 对 于把握传 统与 现代 关 系 以及 审 视 当 代 中 国 问题 , 有 其 一定 的局 限 。
据 其破 裂程 度又分 为“ 理” “ 劈 、 节理 ” “ 和 断层” 三种 。
一
、
“ 断裂” 念 所指 示 的理 论 视 野 概
及 其 局 限
劈 理是 指没 有破坏 岩 体 连 续性 的细 微 断裂 , 节理 是 指 岩体裂 开但 两盘 岩 石 没 有 发 生 明显 的 相对 位 移 ,
却 丧 失 了 。断裂 这 一 概 念 的借 用 , 果说 因为 找 到 如
一
个 切入点 而 曾经有 助 于人 们 把握传 统与 现代之 间
关 系的话 , 那么 , 同时也 因其 固化 了的框架 而 阻碍 它
了人们 对这 一关 系更 为深 入 和 真 切 的把 握 与 理解 。
断 裂本 是 一个 地 质学 概 念 , 在地 壳 中各 种 力 指 作用 下所 产生 的岩 体 破 裂现 象 , 生 断 裂 的岩 层 两 发 盘 岩石总 是处 于外 力 、 力 等 的 相互 作 用 之 中。根 应
第1卷 第4 8 期
21 0 0年 1 2月
成 都理 工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OUR L OF C NG I R I C NA HE DU UN VE S TY OF TE HN OG S c l c n e ) OL Y( o i i cs aS e
传 统文 明确 实 存 在 着 某 种 意 义 的 断 裂 。但 另 一 方
切地 理解 和把握 传 统 与现 代 文 明之 间 的关 系 , 以及 要真 切地理解 和把 握 当代 中 国面 临 的 问题 与挑 战 , 就必 须看 到传 统 与现 代 文 明之 间 的 “ 质 落差 式 互 异
动 ” 。
对稳定 和 明确 的基本 特征来 标示 其整 体性 的 。就 其 作 为一个 整体 而言 , 现代 西方文 明 的冲击 下 , 在 中国
摘 要 : 代 以 来 , 国社 会 发 生 的 急 剧 变 化 凸 突显 了传 统 与 现 代 的 关 系 问题 。“ 裂 ” 念 虽然 抓 住 了 近 中 断 概 中国社 会 急剧 变化 这 一 基 本 特 征 , 对其 变化 过 程 的 处 理相 对 简 化 。 一 方 面 , 断 裂” 念 难 以把握 变 与 未 变 、 但 “ 概
现代 与传 统之 间双 向 、 态 的 缠 绕 与 纠 结 ; 动 另一 方 面 。 未 能 标 示 出 中国传 统 文 明 与“ 源 性 ” 代 文 明之 间 的 它 外 现
异质 性 和 历 史 落差 。要 克 服 “ 裂” 念 的 局 限 并从 而 对 当代 中 国 问题 有 一 个 真切 的 把 握 , 必须 看到 传 统 与 断 概 就
V 1 8 o4 o. N . 1
De. 2 1 e ,0 0
论 传 统 与现 代 文 明 的“ 质 落 差 式互 动 ’ 异 ’
— —
兼 论 “ 裂 ’ 念 的局 限 断 ’ 概
邹 平 林 杜 早 华。 ,
(. 1 南开 大学 哲 学 系, 天津 3 0 7 ; . 0 0 1 2 华侨 大学 哲 学与社 会 发展 学 院, 建 厦 门 3 1 2 ) 福 6 0 1
述 中国社会 自近代 以来 所 发 生 的急 剧 变 化 , 中国 将 的现代 化 同时又 视 为传 统 在 社会 、 治 、 济 、 化 政 经 文 等各个 方面不 断 发 生 断裂 的过 程 。应 该说 , 断裂 这
一
为 复杂而 内涵 丰富 的概 念 , 当 断裂 概 念被 借 用 来 但 指称 和描 述传统 向现 代 文 明 的转 型 时 , 主要 意 指 它 传统 与现 代文 明在 思 想 文化 、 值 观 念 等方 面 连 续 价
现 代 文 明之 间 的“ 质 落 差 式 互 动” 异 。
关 键 词 : 统 文 明 ; 代 文 明 ; 裂 ; 质 落 差 式 互 动 传 现 断 异 中 图分 类 号 : 0 G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0 3 (00 0 —6—5 1 7 -5 92 1 )4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