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一课《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锐不可当”“百万”“横渡”“占领”“切断”“歼灭”“泄气”“阻遏”“绥靖”“鄂豫”“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等词语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通过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来概括事情主要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和播报新闻消息的能力。
5.布置学生课外采编新闻消息。
【学习重难点】1.了解新闻消息这一新的文体,初步掌握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提取事件主要信息法。
2.把握新闻消息的特点,了解新闻消息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关系与作用。
【教学设想】1.教法选择:知识传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2.教学策略选择:以听读为主,以知识为先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阅读及采写、播报新闻的能力。
3.教具准备:报纸。
4.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口语训练:倾听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通过阅读第一则新闻,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阅读第一则新闻,了解新闻消息的内容、结构、特点,学会播报新闻。
4.练习听新闻、看新闻。
【教学设想】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篇新闻消息,在课堂上播报,其他同学倾听,导入新课。
(说话训练、综合性学习)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每一小组第一个同学选择一篇长短适宜(200~300字左右)的新闻消息说给小组第二个同学听,然后第二个同学口头转述给下一个同学听,以此类推。
请每一组最后听到新闻的同学复述给全班听,看跟原来的新闻有没有出入。
(体验在倾听的过程中,往往会使得信息发生误差、缺漏)先学:课本第八页知识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时间为2分钟。
1.在听新闻通知等内容时,怎么样才能不会遗漏主要信息?(注意力集中,抓住与时间、地点、事情、人物有关的信息)2.播报和传达新闻、通知要注意哪些问题?(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全面完整)后教:请学困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1.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三、课前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四、课时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五、教学过程(五号宋体)六、板书设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一层:导语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第四层:预言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1新闻两则毛泽东【中心发言】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择的作品都是以战争为题材。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新闻两则》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首先,两则新闻将我们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对于我们了解那段峥嵘岁月,以及我人民解放军在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时,所展现出来的领导人的高屋建瓴的智慧和军队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
其次,两则新闻,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
二、授课内容的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本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内容,以及本单元的学习要点,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3.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理清新闻结构。
教学难点:准确精练的语言。
三、本课授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教法)教学采取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同时,运用延伸拓展法。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3.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理清新闻结构。
教学难点: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数:2新课讲解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它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教案(2) 新人教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
间
复备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提问:
1.新闻的结构
2.新闻的六要素
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板书设计:
相同 地点不同
背景相同 写法不同
构思不同
语言有别
教后记:
《第1课 新闻两则》教案(2)
课题
本学期总
第 课时
本单元第 课时
课型
日 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难点)
四、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2、找“不同”:
五、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六、拓展延伸:
七、小结:
一、阅读课文
1、在文中圈出新闻的六要素
2、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3、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个层大意。
二、思考:
1.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而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2.你能不能从新闻本身找出能够概括其报道的主要内容的句子?由此你发现新闻由哪几部分构成?有哪些特点?
三、总结新闻常识
1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2)
1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其特点和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文章层次,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历史,感受正义战争的力量,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其特点和结构。
教学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完成【预习导学】。
多媒体报纸一份【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其特点和结构。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了解历史,感受正义战争的力量,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学习重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预习形成】一、“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解放南京而作,诗名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当年毛泽东亲自撰稿写新闻,报道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二、作家及时代背景介绍:1、一提到伟人毛泽东,你一定不陌生吧,请把你知道的情况介绍出来:(推荐阅读:《我的父亲毛泽东》《我的爷爷毛泽东》)2、结合历史,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⑴电影欣赏:《百万雄师过大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撰稿写下这两则新闻?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背景资料:三、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绥()靖()阻遏()锐不可当()荻()港溃()退歼()灭要塞()二十八宿()管辖()阌()乡聿()2、选词填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坚强、顽强、顽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三、感知课文内容
四、摘读五部分
五、赏析语言
六、质疑交流
七、自主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八、探究学习,比较阅读
九、课堂小练笔
十、谈收获,并小结
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把握本单元的目标。
2.教师配乐朗诵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亲自撰写的两则新闻。
学生情不自禁的和老师一起朗诵。
学生介绍不全面,教师可适当补充。
学生有可能个别音把握不准,例如:“锐不可当”中的“当” ,“绥靖”的字形等。
个别学生不善于从文章中筛选信息。
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不必强求,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初次接触,理解有难度。
找不准没关系,慢慢来。
学生比较感兴趣,不过赏析可能不到位,教师要教给他们赏析语言的方法和思路。
1.与平时所学记叙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合作学习,探究质疑
对于第一则新闻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
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找准六要素,概括内容。
找准结构的五部分。
学生赏析到位。
学生或许还有好多问题质疑。
如果学生还不是很了解,可以找张报纸,让学生再加深巩固。
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学生可能不会找素材,教师适时点拨。
也可谈困惑
板书设计
新闻两则
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三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作业布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
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3.竭力保持庄重。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听不到一点声响。
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八年级第一单元《新闻两则》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目标定向: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3.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教学重难点: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3.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入境生趣: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自学生疑: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识记重点字词:绥靖阻遏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闱乡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三、学习释疑: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欣赏”,学生听读,并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2.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讲台上复述。
3.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或对照教材也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
四、点难拨疑: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第1句、第2句)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教师讲知识:(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1 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体会两则新闻的内在意蕴,感受人民束缚军战无不胜的气魄。
3.体会两则新闻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新闻的相关知识解读新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式一: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谈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
好的新闻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
今天,让我们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束缚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激情燃烧的硝烟岁月。
方式二:(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束缚军占领南京》一诗)这首诗是为人民束缚军束缚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束缚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反映束缚战争的两则新闻。
推进新课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研读《人民束缚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朗读新闻,知内容1.新闻,是电视、网络的重头戏,相信同学们没少接触。
如果你是播音员,你会怎样把握这则新闻的重音、语调、情感、节奏?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①全文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在把握好重音、语调、情感、节奏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并用横线画出导语。
明确:新闻报道了我人民束缚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文章题目就概括了这一事实。
导语:人民束缚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束缚军的渡江区域。
二、研读新闻,赏细节1.同学们看过“军事访谈”栏目吗?如果你是主持人,面对观众和军事专家,就这则新闻的内容,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小组合作探究,每组选出设计最棒的,全班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案
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与学重难点1、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与学方法探讨1.因本课所选两篇新闻皆是战争题材,所以教学时除了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外,还要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特点。
抓住新闻的特点,就要分析每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写作特点和它的六要素。
讲解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2.由于这两则新闻所报道的事件离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在教学时对背景资料加以介绍就尤为重要。
在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前,应让学生了解整个渡江战役的情况。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则需要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概况,对转入战略进攻之后的情况要重点介绍。
当学生对背景资料有了了解之后,课文中相关内容理解起来就较为容易。
3、学习本课时,应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如朗读、速读、默读、齐读,在读中感,在读中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大无畏的精神,细细品味新闻的语言特点。
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学习新课(一)走进新闻(新闻的有关知识):1、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3)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
(4)您认为现在的战争对哪一方有利?
(5)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战争的形势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五、坐上观众席
如果你是观众,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前后桌4人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拔。
设计示例:导播语:大家知道,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我们今天请来了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1)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最新战况作些介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时间
参加人员
地点
主备人
课题
新闻两则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深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运用体验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生的实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放大,再根据课本内容标上记号。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
战争年代有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说他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国民党蒋委员长的指挥官在指挥士兵冲锋时喊:“弟兄们,给我往上冲呀!”红军的指挥官在同样的情况下,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小练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交流提升
6分钟
指导修改
展示小练笔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结与反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编制日期:
使用日期:
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
1、用六要素分析新闻内容。
2、学会用新闻相关知识给新闻拟写标题,概括新闻内容。
3、实践写作:写校园新闻
重、难点
目标2、3
评价方式
横渡长江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2分钟
提问作者及新闻文体知识
倾听、回答、识记
迅速入题
解读任务
2分钟
同上
倾听
明确学习内容
分析内容
20分钟
出示思考题:
指出本新闻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
用六要素分析新闻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新闻的特点。
教师点拨。
思考并展示预习成果
巩固文体相关知识
学以致用一
5分钟
出示新闻,拟写标题。
完成练习并展示答案和思路
反馈,提升。
学以致用二
10分钟
布置小练笔
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一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1.语言的学习与训练。
2.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教学难点1.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阳光课堂——五步对话”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一)积累词语: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高屋建瓴()瑰宝()荻港()锐不可当()歼灭()溃退()要塞()殷()绥靖()阻遏()鄂()豫()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负隅顽抗:悍然拒绝:锐不可当:业已:(二)走近作者:1.作者:毛泽东。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写作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三)走进文本: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语言简明扼要。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 / 1 新闻两则
第二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一、问题导学。
1.全文可以划分为哪几层?
2.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3.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用“导语概述了…、主体部分先…、接着…又…还…最后…”的句式说话
4.a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a 、b 两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 a 句表达效果好。
“
5.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请举例分析《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真实性他现在哪里? 提示:具体是时间、数字和具有限制性作用的词语均可 二、训练达标。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 B.锐不可当(dānɡ) 要塞(sài) C.阻遏(jié) 鄂(è) D.绥靖(suǐ jīnɡ) 2.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B ) A.标题 主体 结尾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时间 正文 D.标题 时间 人物 4.文中“此种情况”是指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详略得当,略写点明我军渡江英勇善战是不言而喻的,详写则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完全正确。
三、拓展延伸 试写一则校园新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