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佛山地区气温、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分析
佛山暴雨强度公式--2016暴雨附件:--佛山气象条件及典型雨型研究

编制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导则和标准——佛山气象条件及典型雨型研究技术报告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二〇一六年六月编制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导则和标准——佛山气象条件及典型雨型研究技术报告项目审定:欧阳里程项目审核:植石群技术负责人:蒋承霖项目编制:陈雯超植石群参加人员:刘爱君黄浩辉王志春秦鹏目录前言 (1)1.佛山市主要气候特性 (3)1.1佛山市气候概况 (3)1.2气象台站概况 (4)1.2.1 南海国家气象站 (5)1.2.2 顺德国家气象站 (6)1.2.3 三水国家气象站 (6)1.3气象要素特征值与环境分析评价 (7)1.3.1 气温 (7)1.3.2 相对湿度 (10)1.3.3 降水量 (11)1.3.4 日照 (14)1.3.5 风速、风向 (16)1.4气象要素的时空差异 (22)1.4.1 气象要素的空间差异 (22)1.4.2 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 (28)2.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30)2.1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方法及依据 (30)2.1.1编制方法 (30)2.1.2 气象资料的统计 (30)2.2站点选择及资料来源 (32)2.2.1代表站的确定 (32)2.2.2代表站的三性分析 (32)2.2.3资料来源 (33)2.3.暴雨强度公式推算 (33)2.3.1 原始资料数字化处理 (33)2.3.2 有效资料样本的选取 (37)2.3.3 暴雨公式解释 (37)2.3.4 暴雨公式推算原理及其步骤 (39)2.3.5 暴雨公式精度检验 (51)2.4.佛山市高明区暴雨强度公式 (52)2.5 鹤山暴雨强度公式与高明区现行公式的比较及分析 (55)2.6新编暴雨强度公式与现行公式的比较及分析 (58)3. 设计暴雨雨型分布研究 (66)3.1设计暴雨雨型方法概述 (67)3.2各种设计暴雨雨型选择 (69)3.3120分钟设计暴雨时程分配雨型分析 (71)3.41440分钟(24小时)设计暴雨时程分配雨型分析 (72)3.4.1 摘取样本降雨过程 (72)3.4.3 1440分钟(24小时)设计暴雨雨型分配 (73)3.5.设计雨型与设计暴雨过程线研究成果 (88)3.5.1 短历时设计降雨过程线与雨型 (88)3.5.2 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 (92)3.5.3 长历时设计降雨过程线与雨型 (95)3.5.4 本章小结 (105)4. 结论及建议 (107)5.参考文献 (108)6.附件 (110)6.1三水区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110)6.2南海区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129)6.3顺德区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148)6.4高明区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167)6.5禅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186)图表表1-1 南海国家气象站历史沿革表 (5)表1-2 顺德国家气象站历史沿革表 (6)表1-3 三水国家气象站历史沿革表 (7)表1-5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平均气温表(单位:℃) (8)表1-6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表(单位:℃) (9)表1-7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最多高温、低温日数表(单位:d)9表1-8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相对湿度要素表(单位:%) (11)表1-9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平均降水量表(单位:mm) (13)表1-10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最大日降水量表(单位:mm) (13)表1-11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最大连续降水量表(单位:mm)13表1-12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表(单位:d)13表1-13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h) (15)表1-14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平均日照百分率表(单位:%) .. 15表1-15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风速参数表(单位:m/s) (17)表1-16 各气象站累年各月、年累计大风日数(单位:d) (18)表1-17 三水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各风向的频率(单位:%) (18)表1-18 南海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各风向的频率(单位:%) (19)表1-19 顺德气象站累年各月、年各风向的频率(单位:%) (19)图2-1 降水自记纸彩色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 (35)图2-2 暴雨强度计算系统 (40)图2-3 频率曲线拟合调整方法 (42)图2-4 佛山市三水区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 (43)图2-5 佛山市南海区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 (44)图2-6 佛山市顺德区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 (44)表2-1 佛山市三水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46)表2-2 佛山市南海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47)表2-3 佛山市顺德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48)表2-4 佛山市三水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公式 (50)表2-5 佛山市南海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公式 (50)表2-6 佛山市顺德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公式 (50)图2-7 佛山市年降水量(mm) (53)图2-8 佛山市雨季降水量(mm) (54)表2-7 佛山市高明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54)表2-8 佛山市高明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强度公式 (55)表2-9 佛山市三水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58)表2-10 佛山市三水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强度公式 (58)表2-11 佛山市三水区新编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与现行公式对比.. 59表2-12 佛山市南海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60)表2-13 佛山市南海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强度公式 (60)表2-14 佛山市南海区新编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与现行公式对比.. 61表2-15 佛山市顺德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62)表2-16 佛山市顺德区重现期区间暴雨强度公式 (62)表2-17 佛山市顺德区新编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与现行公式对比 .. 63 表2-18 年多个样法重现期E T 和年最大值法重现期M T 的转换关系 64表2-19 最大降水平均值对比 (65)图3-1 三角形雨型(Yen & Chow ) (69)表3-1 样本情况 .................................................................................... 71 图3-2 水利工程50年重现期1h 时间间隔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线74 表3-2 各场降雨5分钟对应位置上的分配比例以及最终比例的平均值 (水利雨峰雨型) (75)表3-3 1440min 分配比例表(内涝水利雨峰雨型)(单位:%) (81)图3-3 短历时暴雨雨型分析系统 (89)表3-4 佛山市南海区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 (89)表3-5 芝加哥雨型降雨过程线 (90)图3-4 不同重现期芝加哥降雨过程图 (92)图3-5 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 (93)表3-6 南海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94)表3-7 南海重现期区间暴雨强度公式 ................................................ 94 图3-6 5分钟时段、历时1440分钟时程分配百分率(水利雨型)101 图3-7 不同重现期下,历时1440分钟时程雨型分配图 . (105)前言佛山市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是我国暴雨日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与高程及纬度的关系

的研 究 结果 表 明 ,2 0世纪 6 代以 来 青藏 高 原地 0年 区 整体 上呈升 温趋 势 ,其 升温 率 明显高 于 同期 中国
和 北半 球 的增 温 水 平 ,冬 季升 温 较 夏季 更 为显 著 , 且 模式预 估结 果表 明未 来百年 高原 地 区的升 温趋 势 仍将 持续 … 。基于 气象观 测资 料和 气候 模式 模拟 的 】 研 究表 明 , 藏高 原地 区 的现 代升温 过 程具 有高 程 青
至 表现 出微 弱的 降温 趋势 。本 文 结果 与 吴绍 洪等
与研 究时 段存 在 差异 ,结果 亦不 尽相 同。在 升温 背 景 下 ,青藏 高 原地 区冰 川退缩 显著 [ 1,多年冻 土 18 7 ] 退化 I 1 ,自然 灾害 频发 ,高 原地 区水循 环过 程和 生
和均 一化 检验 与订正 处理 】 ,本文 气温 距平 序列 参 考时 段为 18 ~ 2 1年 。 9 1 0 0 季节 采用 气象 季节 划分 方
34 1
气 候 变 化 研 究 进 展
21 0 2年
展 、极端 天 气气候 事件 与 自然灾 害防 御等提 供科 技 支 撑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和现 实意 义 。 国 内外 学者 基于 气象站 点观 测数 据 高 分辨 一、 率 气候 环境 代用 资料 【 、 分析 资料 l 和 数值 模式 8 再 _ l 0
源环 境 压 力增 大 等 问题 凸显 l】 2 。对 于 新 气候 期 2 (9 1 2 l 年 ) 利用 青藏 高原 空 间范 围内高 质量 1 8 0 0 , 和尽可 能多的 气象观测资料 , 研究该 时段内青藏高 原 地 区 气温 变 化趋 势 特 征及 其 与 高程 和 纬度 的 关 系 ,
佛山市近50年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第 3期
雷瑛等:佛山市近 50年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Nhomakorabea11
热带气旋带来的降雨,月平均降雨量 2349mm。 受到台风森姆影响,最大值出现在 1999年 8月, 降雨量为 5054mm。 2.2 年际变化
近 50年年平均降雨量 16907mm,最大值 (2016年)为 23750mm、最 小 值 (1991年)为 12354mm,年际变化明显。佛山年降雨量总体 呈现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 607mm/年,但 未通过 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增加趋势不显著 (图 1a)。
尽管有比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对佛山降雨时 空分布特 征,特 别 是 其 空 间 变 化 方 面 的 研 究 较 少。为此,本 研 究 通 过 应 用 趋 势 分 析、Morlet小 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佛山市降雨量的时序变化;并 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佛山市 3个国家气象观 测站和 6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降雨资料,探讨在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佛山市降雨量的空间分 布特征,为佛山降雨预报预警服务和气象防灾减 灾提供参考。
第 204119卷年第63月期 Gu广ang do东ng M气eteo ro象logy
Vol.41 No.3
June 2019
雷瑛,李文飞,刘思晨,等.佛山市近 50年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19,41(3):10-13.
佛山市近 50年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佛山 市 位 于 广 东 省 中 南 部,珠 江 三 角 洲 腹 地;地势总体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大 部分地区较为低平,地势起伏较小,以平原为主, 为珠江水系之北江、西江三角洲平原,零星分布 有丘陵残丘和残留台地;西部的高明、北部的三 水地区有连绵的山体,为丘陵 -低山地貌,这样 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佛山市降雨具有 明显的区域差异。针对广东降雨时空变化特征 的研究比较多,李江南等[1]、汤海 燕[2]、罗 伟 华 等[3]研究发现广东省降雨量具有年际变化特征, 降雨偏多和偏少交替出现,总体呈上升趋势;黄 茂栋等[4]、凌良新等[5]研究发现广东降雨变化趋 势具有显 著 的 地 理 差 异 [6-8];陈 志 芳[9]、庞 绮 汶 等[10]研究了佛山市年、4—6月 (前 汛 期)、7—9 月(后汛期)降雨在时间上的整体变化。
1981_2010年平原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张青

图 3 是 山 东 省 平 原 县 1981—2010 年 平 均 日 较 差 及 其 线性估计。从图 3 可以看出,年平均日较差呈明显的下降趋 势,下降系数为-0.043。而观察图 4 各 个季 节 的 平 均 日 较 差 及变化趋势可知,冬季日较差最大,夏季日较差最小,四季 的平均日较差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和年平均最
9.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图 3 1981—2010 年平原县平均日较差及线性趋势
高、最低气温的变化是相对应的。由于日较差的变化和年平 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随着气候变暖 趋势的影响,日较差也在逐渐变小。 2.4 极端气温变化特征
年最低气温线性趋势
5
年最高气温线性趋势
0
-5
-1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图 2 1981—2010 年年最低、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
2.2 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气温变化在各年代之间的变化趋势
不一致。在四季变化中,以冬季升温最为显著,而其他 3 季 的气温升高则不够明显 。冬季的平均气温在 1981—1985 年 最低(-2.1 ℃),最高的平均气温则是 2000—2010 年(0.21 ℃),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华北平原的人们感觉冬季没以前那么 寒 冷 。从 1981—2010 年 ,年 代 际 的 年 平 均 气 温 也 是 逐 渐 上 升 的 ,因 此可 以 说 ,平 原 县 近 30 年 来 气温 逐 渐 上 升 主 要 是 冬季气温递增的贡献。 2.3 日较差
1981—2010年喀什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4)作者简介 迪力努尔·热依木(1993—),女,新疆维吾尔族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气象类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1-02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Kashgar From 1981 to 2010 DILLINUR Reimu et al(Jashi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Jashi, Xinjiang 844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in Kashgar from 1981 to 2010, the common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Kashgar from 1981 to 2010, 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ithin a year, seasonal changes, and precipitation. relative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in Kashgar was un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the precipitation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June, July, August, October and April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Kashgar was uneven, and the average monthly precipitation over the years was between 4.8 mm (Maigaiti) and 6.8 mm (Yingjisha).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as synchronous, mainly in spring and summer.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in Kashgar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mong them, the inter-annual st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in Yecheng county in Kashgar was relatively poor, and th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Kashgar area; Precipitation change; Annual monthly precipitation1981—2010年喀什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迪力努尔·热依木,米喀热木·艾麦提伽师县气象局,新疆伽师 844300摘要 依据喀什地区1981—2010年气象日数据资料,利用常用的统计方法和降水量相对变率,研究了喀什地区1981—2010年的年内降水量变化、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季节变化以及降水量相对稳定性。
我国东部典型城市年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特征分析

我国东部典型城市年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特征分析党皓飞;赵琳娜;王芳;廖文超;林炳青【摘要】为探讨我国大城市降水的特征规律,利用1980~2012年6月1日至8月31日无缺测记录的北京(54511)、上海(58362)、广州(59287)三个代表站的逐小时降水资料,运用3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典型城市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Γ分布函数建立概率分布模型,分析并对比三个典型城市的拟合特征.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从北向南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大;在时间变化特征上,北京降水量呈现10年左右的波动,上海降水量无明显波动特征,广州市降水量呈现7年左右的波动.Γ函数拟合的概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样本频率代替概率不可避免的随机振荡对估计降水量概率分布的影响,用Γ分布函数概率密度推算得到的降水概率比较符合实际;Γ分布对较小量级小时降水的模拟能力比较弱,对大于5mm的小时降水模拟能力较强;三个典型城市小时降水阈值为20mm所对应的累积概率均在95%左右,因此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典型城市有一定概率发生较强量级的降水.【期刊名称】《海峡科学》【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6页(P53-57,80)【关键词】典型城市;小时降水;滑动平均;Γ分布;特征分析【作者】党皓飞;赵琳娜;王芳;廖文超;林炳青【作者单位】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台;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城市由于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展快,地表硬化而渗水能力差,往往一次极端降水事件就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如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根据北京市政府灾后举行的灾情通报会数据显示,此次暴雨共造成79人死亡,160余万人受灾,经济损失高达110多亿元。
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的小时降雨类型及时空分布变化差异问题的研究,总结典型城市的小时极端降水特征,是提高城市防洪、排水排涝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重要工作。
佛山属于什么类型气候

佛山属于什么类型气候1、佛山气候宜居吗一个广东的我告诉你,佛山的居住环境还是比较好的,那里的冬天不会太冷了,夏天了也不会太热,还是比较多人往那边去居住了,我去那边买房也不贵,消费也还好2、佛山气候环境怎么样?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通肇庆,南连江门、中山,北接清远,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佛山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气候,温暖多雨为其气候基本特征,年平均气温在21.2—22.2℃之间。
3、佛山属于什么气候4、广东佛山的气候如何?佛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
年平均气温22.5℃,1月最冷,平均13.9℃,7月最热,平均29.2℃;年降雨量1681.2毫米(三水1688.7毫米,南海1677.4毫米,顺德1677.6毫米),西部和北部丘陵山地因地形抬升作用而稍多,年平均雨日 146.5天。
雨季集中在4~9月,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夏季降水不均,旱涝无定,秋冬雨水明显减少。
日照时数达1629.1小时,作物生长期长。
由于地处低纬,海洋和陆地天气系统均对佛山有明显影响,冬夏季风的交替是佛山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的,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因热带海洋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的,温暖潮湿。
春季佛山的春季,气温和降水量均处在上升时期,是冷暖天气交替变化的季节,所以不稳定性很大。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佛山的春天常常是阴雨绵绵,寒风料峭,“连绵春雨湿红棉”,这个季节的雨水是“让人欢喜让人愁”,虽然能滋润万物、过滤空气,但也淹没了阳光的踪影,因此春季又是日照最少的季节。
由于缺乏阳光,气温日变化小,总让人感到寒意丝丝透骨。
当然,有的年份也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景象,而在某些年份则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干旱。
广东省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个明显的中心,在阳江、清远、海丰附近,暴雨雨量也是从沿
自然科学版,1997,36(2):91-95.
海向内陆递减。后汛期暴雨明显集中在沿海地区,暴Iilji雨量 }ij冀鉴磊翥篇掣凳枭:鬈詈鑫券繁杂荔!喾一5瓯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在内陆地区,前汛期暴雨年均雨量明显 【5]!黧璺,毛紫·暴雨的分析与预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l:l一
暴雨有2个明显的中心,位于阳江、海丰附近;暴雨雨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前汛期暴雨有3个明显的中心.分别位于阳江、清远、海丰
附近,后汛期暴雨明显集中在沿海地区。在内陆地区,前汛期暴雨年均雨量明显多于后汛期;在沿海地区,后汛期暴雨年均雨量明显多
于前汛期。从时间来看,前汛期暴雨雨量略大于后汛期,前汛期暴雨雨量占全年的47%,后汛期占39%,其他时间占14%。暴雨雨量有
圈7粤北地区(a)、粤东地区(b)、■西地区【c)、珠=角地区【d)年暴雨甫■的小玻亚秧圈
4小结
参考文献
(1)从空间来看,广东年暴雨有2个明显的中心,在阳
【1]周文.广东降水的类犁特征和旱涝趋势[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江、海丰附近;暴雨雨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前汛期暴雨有3 [2]鬈耀雩慕∑焉露纛日控分布特征和类型[J].中山大学学报:
[3]祝青林,张留柱。于贵瑞,等.近30年黄河流域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J].自然资源学报,2005(4):477—482.
[4]张连强,赵有中,欧阳宗继,等.运用地理因子推算山区局地降水量的 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6(2):6—10.
[5】邓珊珊,夏丽华。干怀遂.基l:栅格化的广东省气侯综合评价[J].安徽 农业科学,2009(4):1671—1674.
明显的年际变化,小波分析表明,粤东和粤西地区有ll—13年和3—5年的周期振荡;粤北地区有lO—13年和5—6年的周期振荡;珠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 减轻 因灾损失, 对佛 山 的城 市建设 具有 重 要 意 义 。本 研 究 利 用 1 9 8 1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9—1 9
风、 冰雹 、 龙卷风以及伴 随的强 降水 。与其他几
基金项 目: 佛 山市气象局科学技术研 究项 目( 2 0 1 3 0 2 ) 。 作者简介 : 罗云 ( 1 9 8 9 年生 ) , 女, 助理工程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天气预报 服务工作 。
第3 6卷第 2 期 2 0 1 4年 4月
广 东 气 象
Gu a n g do n g Me t e o r o l o g y
Vo 1 . 3 6
Apr i l
No . 2 2 01 4
罗云 , 炎利军 , 朱建军. 1 9 8 1 -2 0 1 0 年佛 山地区气温 、 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分析 [ J ] . 广东气象 , 2 0 1 4 , 3 6 ( 2 ) : 6— 1 2
生 愈加 频繁 。而 由于经济 的高 度 发展 , 各 种 灾 害
性 天气 所 带 来 的损 失也 越 来 越 大 。灰 霾 现
重平均值代表佛 山地 区的气象要素平均值。文 中统计 了 1 9 8 1 -2 0 1 0年 佛 山地 区 的 气 温 、 降 水
及高 温 、 低温 、 暴雨 、 强对 流天 气 、 灰 霾 等 灾 害 性 天气 的平 均特 征 , 采 用线 性倾 向估 计 法 分析 其 线 性变 化趋 势 , 当 回归 相关 系数 的平 方 R 10 > . 1 3 ,
近年来 , 气 候变 化及 其影 响 已成 为 大气 科 学
2 0 1 0年 佛 山 地 区 常 规 观 测 资 料 , 应 用 线 性 变 化
研究 的 热 点 问 题 , 但 因纬 度 、 地形地 貌、 大 气 环
趋 势等 分析 方 法 , 探 讨 了佛 山地 区近 3 0年 来 灾 害性天 气 的变化 特征 。
气, 日降雨 量 ( 2 0: 0 0 一次 日 2 0: 0 0 ) 超过 5 0 m m
研 究佛 山地 区气 温 、 降水 和 灾 害性 天气 的变 化规 律 , 为灾 害 性 天 气 的 防 御 提 供参 考 , 提 高 灾
称 为暴 雨天 气 。佛 山是强 对 流天 气频 发 区之一 。 影 响 广东 的 强 对 流 天 气 主 要 有 强 雷 暴 、 雷 雨 大
1 9 8 1 2 0 1 0年佛 山地 区气 温 、 降 水 和
灾 害性 天 气 的特 征 分 析
罗云 ,炎利 军 ,朱建 军
( 1 . 佛山市气象局 , 广东佛 山 摘 5 2 8 0 0 0; 2 . 南海 区气象局 , 广东佛山 5 2 8 0 0 0 )
要: 根据佛山地区 3个气象站 1 9 8 1 -2 0 1 0年 的观测资料 , 采用线性趋势 、 Ma n n —K e n d  ̄ l 突变
检验等方法 , 研 究佛山地区近 3 O年气 温 、 降水和灾害性天气 的变化 特征 。结果表 明 , 近3 0年佛 山的年
平均气温具有上升 的趋势 , 在1 9 9 4年发 生突变 , 快速增 暖 ; 年雨量 波动 明显 , 年 降雨 日数则 呈现 出下 滑 的趋势 。高温 、 暴雨、 强对流天气 、 灰霾 等是影 响佛 山的主要灾 害性 天气 。高温 日数呈 现出增加 的 趋势 , 持续 高温现象加剧。暴雨 日数具 有非 常 明显 的 年际变 化特 征 , 总体上 呈波 动且缓 慢上 升 的趋 势 。佛山全年均有可能 出现强对流天气 , 其中 6 —8月是高发期 , 在1 0月 随着 汛期 的结束 强对 流天气 急剧下降 。灰霾天气 主要发生在 1 —3月份 和 1 O 一1 2月份 , 2 0 0 7年之后 , 逐年 灰霾 日数 缓慢下降 。
则在 O t = 0 . 0 5显 著性水平上是显 著 的。结合滑动
象 日趋 严重 , 高 温 日数 明显增 加 , 持续 高 温 加剧 , 低温 、 低 温 阴 雨 天 气 明 显 减 少 等 等 j 。近 5 0 年 随 着城市 化进 程 的发 展 , 热 岛效 应 加 剧 了局 部 地 区的 气 温 上 升 的 现 象 在 广 东 体 现 得 尤 为 明
显[ 。
平均进 行 长 期 变 化 趋 势 的拟 合 , 并 采 用 Ma n n— K e n d a l l ( M—K ) 非参 数检验 方 法对 气 温 的变 化进
行 突变 检验 。
本 研பைடு நூலகம் 将 日最 高 气温 1 >3 5 o C的 天气 称 为高 温 天气 , 日最 低 气 温 ≤5 ℃ 的天 气 称 为 低 温 天
扰 。佛 山是珠 三角 的核 心城 市 之一 , 正 处 于城 市
1 资料与方法
佛 山 自南 向北共 有顺 德 、 南 海 和 三水 3个地 面气象 观测 站 , 本研究 以此 3站气 象 要 素 的等 权
化、 工业 化 快 速 发 展 时期 。伴 随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城市 化过 程 使 得 下 垫 面性 质 改 变 , 全 球 气 候 也 在不 断变 化 , 这 些都 使得 各 种灾 害性 天 气 的发
关键词 : 气候学 ; 气温 ;降水 ; 灾 害性天气 ; 线性趋势 ;佛山
中 图分 类 号 : P 4 6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9 0 . 2 0 1 4 . 0 2 . 0 0 2
流、 人类活动等因素共 同影响 , 各地对全球气候
变 化 的 响 应 各 不 相 同, 具 有 显 著 的 区 域 特 征¨ J 。佛 山地 处 亚 热 带 季 风 区 , 雨 热 同季 , 春 多湿 多 阴冷 , 夏长无 酷热 , 秋 冬 暖而 晴旱 , 享有 优 越 的气候 资源 的 同时 , 又频频 受 到气 象 灾 害 的 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