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3课时)

合集下载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鲁科版必修一教案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鲁科版必修一教案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鲁科版必修一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掌握物质性质的计量方法;3.熟练掌握测量溶解度、融点、沸点的方法和程序;4.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5.能够应用所学方法和程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2. 教学内容2.1 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物质性质的概念•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特性和分类2.2 物质性质的计量方法•计量方法的概念•物质量的计量•物质的浓度计量•摩尔计量2.3 测量溶解度、融点、沸点的方法和程序•溶解度的测量方法和程序•融点的测量方法和程序•沸点的测量方法和程序2.4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子量、原子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摩尔质量的计算实例2.5 研究物质的性质•应用所学方法和程序研究物质的性质•案例分析:以盐酸为例,研究其基本性质、溶解度、融点、沸点和摩尔质量等。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力求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物质性质的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和程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4. 教学流程4.1 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讲授:物质性质的概念•讲授:物质的物理性质•讲授:物质的化学性质•讲授:物质的特性和分类4.2 物质性质的计量方法•讲授:计量方法的概念•讲授:物质量的计量•讲授:物质的浓度计量•讲授:摩尔计量4.3 测量溶解度、融点、沸点的方法和程序•实验:测量盐酸的溶解度•实验:测量苯酚的融点•实验:测量乙醇的沸点4.4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讲授:分子量、原子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讲授: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讲授:摩尔质量的计算实例4.5 研究物质的性质•案例分析:以盐酸为例,研究其基本性质、溶解度、融点、沸点和摩尔质量等。

5.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分为两部分:平时作业和实验成绩。

1.平时作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按时提交;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室成绩进行评估,实验报告评分占总分的30%。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三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阅读课本P13 阅读课本 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 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 程序图
可以运用分类的 方法, 方法,根据物质 所属的类型或利 用有关反应规律 预测物质的性质 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性质
验证预测并做 出新的预测 发现特殊现象 提出新问题 运用比较的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 归纳出物质的通 性及特性
产物是CuCl2 产物是
Cu 丝在 2中燃烧 丝在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 Cl2
点燃
CuCl2
观察和实验
现象:剧烈燃烧 产生黄色火 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 剧烈燃烧 焰,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大量白烟
2Na + Cl2
点燃
2NaCl
实验观察
解释与结论
现象: 纯净的H 现象: 纯净的 2在氯气中安静 的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 的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集 气瓶口有白雾生成。 气瓶口有白雾生成。
生成了HCl气体 气体 生成了
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的方程式: H2 + Cl2 点燃 2HCl
H2在氯气中燃烧
疑问
氧气和氯气都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氧气和氯气都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常温下, 体积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体积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0.031体积的 2, 体积的O 常温下,1体积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体积的 常温下, 体积的水中可以溶解 体积的氯气。 体积的水中可以溶解2体积的氯气 常温下,1体积的水中可以溶解 体积的氯气。 为什么常温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呢? 为什么常温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呢?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1、观察法:(1) 概念: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感官包括:➢眼看: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鼻闻: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闻有毒气体时,不能直接靠近➢借助仪器:可以借助仪器来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灵敏度(2) 要求: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2、实验法:(1) 概念: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者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2) 要求:➢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类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类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可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二、观察法例子:可以通过实验法来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相关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两点:熔沸点低➢两度:硬度、密度小(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检验可知该气体为H2) ➢小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因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 注意事项:➢取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实验时切取的钠不能太多,一般黄豆粒大小就可以了➢切完后,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乱丢知识点补充: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情况(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极少量的H+反应生成H2,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浓度远大于水,因此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当酸反应完时,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1 物质的基本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2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1.3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的关系第二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2.1 观察法:直接观察物质的外观、颜色、气味等2.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来研究物质的性质2.3 分析法:利用仪器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第三章: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3.1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3.2 假设与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假设和预测3.3 实验设计与操作: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3.4 结果分析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四章:物质的溶解与反应4.1 溶解现象:研究物质的溶解过程和溶解度4.2 化学反应:研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其现象4.3 反应速率:研究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控制方法第五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5.1 分子结构: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关系5.2 晶体结构:研究物质的晶体结构和性质关系5.3 物质的功能性质:研究物质的特殊功能和应用第六章: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技巧6.1 实验操作技巧:准确称量、精确测量、安全操作等6.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减小误差第七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反应7.1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等,非金属的酸碱性、氧化性等7.2 有机物: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等7.3 无机化合物: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第八章:物质的分离与纯化8.1 过滤与沉淀:利用过滤法分离固体与液体,利用沉淀法分离离子等8.2 蒸馏与萃取:利用蒸馏法分离液体混合物,利用萃取法分离有机物与无机物等8.3 气体净化:利用洗气法、吸收法等净化气体第九章:物质的性质与生活应用9.1 日用品中的物质性质:如洗涤剂的清洁原理、食品的防腐原理等9.2 工业生产中的物质性质:如金属的冶炼、化肥的生产等9.3 环境问题与物质性质:如酸雨的形成、塑料的污染等第十章:研究物质性质的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研究水的性质及应用10.2 案例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环境影响10.3 案例三:研究氧气与氮气的性质及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补充说明:强调物质分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不同分类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影响。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和程序。

3.能够应用所学方法和程序进行相关实验和观测。

二、教学内容:1.物质性质的概念和分类。

2.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和程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如下问题进行导入:你知道物质的性质有哪些?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导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开启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和意义。

2.知识讲解(20分钟)(1)物质性质的概念和分类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物质性质的概念,并详细解释其分类,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机械性质等。

(2)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和程序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物质性质的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测试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解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3.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经典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并讨论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和程序来研究物质性质。

例如:如何判断一种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盐类物质?4.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例如:利用观察法,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5.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取一种物质,并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程序,研究其特定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观察法、实验法或测试法,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习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回顾整个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实验操作的要点。

四、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来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性质。

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究物质性质的更多方面。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对学生在讨论与实验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设计合理性、操作方法准确性以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知识要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前两种方法,是学习化学时必不可少的两种方法。

1观察法:观察不是简单地用眼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看。

比如我们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质等方面研究,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观察物质来得到。

虽然,有一些不能得到具体数据,但通过观察可以定性的感受到熔沸点的高低、密度、硬度的相对大小等。

所以,观察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仅看表面现象,还要积极地思考,对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有用的结论。

[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的反应。

通过对该实验的观察,主要是能够掌握从现象得到结论的方法。

2、实验法:上述观察法中已涉及到了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的思维方式,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经常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甚至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对做的每个实验,不仅要仔细观察现象,更要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岀结论。

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有:实验目的、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重要结论及思考的问题。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金属钠与02反应的实验报告,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其书写格式,体会如何用实验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活动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Na在空气中放置颜色变暗,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前者是常温下Na表面被氧化为NaQ后者是加热情况下Na与O2生成Na2O2,可以得到启示:反应条件不同,生成产物不同。

[思维拓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岀现的变化为:银白色 T 变暗 T 白色固体 T 表面变湿 T 白色晶体 T 白色粉末岀现该变化的原因依次是:银白色变暗是 Na 被氧化为 Na 20,Na 20 吸水生成 Na0H 得白色 固体,Na0H 固体吸水潮解使表面变湿, 表面为Na0H 溶液易吸收 C02生成Na 2CO 3q0H 2O 白色 晶体,该晶体风化得 Na 2C03白色粉末。

高一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高一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投影〗布置学生思考并填写活动表〖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评价与概括〗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媒体展示实例〗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可例举氧气、铁、盐酸或二氧化碳〕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分析现象并解释分类、比拟、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过渡〗通过同学们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

〖板书〗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过渡〗通过同学们交流与探讨,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分类、比拟方法。

〖板书〗1.观察法〔1〕含义:是一种有方案、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看书并答复〗〔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3〕实例:〖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活动.2 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的现象【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2、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的分析,揭示物质的性质;3、通过观察,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上下物理性质。

4、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试剂和仪器】略 【内容】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外表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

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毒性
黄__绿__色 _刺__激__性_气味 比空气大__
可溶
有__毒
基础课时3 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2.化学性质
(1)与单质反应
反应物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
Fe
加热后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产生大量的_红__棕__色__的__烟_,加适量水
基础课时3 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
(3)与碱反应 Cl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__l2_+__2_N_a_O__H__=_=_=_N_a_C__l_ +__N__a_C_l_O_+__H__2_O__。
基础课时3 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基础课时3 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问题 3]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一样吗?为什么?新制氯
水如何保存?
[提示] 不一样。由于溶解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所以氯水中的微观粒子有七种,它们分 别为 H2O、Cl2、HClO、H+、Cl-、ClO-、OH-。氯水久置时,由 于 HClO 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促使 Cl2 继续与 H2O 反应, 最终使 Cl2 消耗完,使溶液变为稀盐酸。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棕色试剂 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必修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

必修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

实 验 与 观 察
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 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
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 槽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
观察现象。
〖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黄绿色 气味 刺激性气味 (剧毒!) 水溶性 能溶于水 (氯水)
将盛满氯气的试 管倒置在水中, 水面上升,并呈 黄绿色
1、铁在氯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 请推断其生成物是什么?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 生成物是什么?
实 验 和 观 察
2、氯气的化学性质:
2Fe +3Cl2 ==== 2FeCl3 Cu+Cl2 ==== CuCl2 H2 +Cl2 ==== 2HCl
2P +3Cl2 ==== 2PCl3 2P +5Cl2 ==== 2PCl5
交 流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础知识? 与 整 研究物质性质遵循何种基本程序?为 合 何要遵循这种程序?各程序中用到哪些
方法?
课 外 铁在氯气中燃烧能生成FeCl 吗?为什 2 研 么? 究
思考
1、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 , “二点” ( 熔点、沸点 ) “二度” ( 密度、硬度 ) “三性” (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2、闻气味的方法 飘、闻(注意操作要领)
3、试验氯气的溶解性
实验(检验气体水溶性的常用方法)
二、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外观性质
〖实验1〗 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
任课教师:高瑞红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分类法 4、比较法
( 第三课时 )
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可以运用分 类的方法根 据物质类别 及有关反应 规律预测物 质性质 验证预 测并作出 新的预测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性质的概念及其分类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等。

3. 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选择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的概念及其分类,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 教学难点: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性质。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合物。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性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物质性质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说明各种性质的特点。

3. 介绍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教师讲解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等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教师阐述选择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性质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程序。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物质性质的概念,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物质性质,并得出结论。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程序:观察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有关步骤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2.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的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②验证性实验设计③运用性实验设计(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来划分①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②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3.化学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例如,鉴别Na2SO3和NaI,在试剂的选择上就不宜选用硝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

②安全性。

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如果必须使用,应在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④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

选择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

5.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①接受信息。

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②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实现制定的实验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案的选定。

二是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的设计。

③设计实验内容。

1. 设计思想、规律和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高中化学1-2-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高中化学1-2-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学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阅读课本回答: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有哪些?学点二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观察)【交流研讨】1、氧气、氢气等都是非金属单质。

你能初步预测非金属单质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吗?(知识储备)2、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并希望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合理预测)【氯气与碱的反应】(1)次氯酸盐是常用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例如,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就是次氯酸钠,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2NaOH+Cl2=(2)漂白粉的制取原理2Ca(OH)2+2Cl2=拓展延伸:次氯酸的性质HClO具有作用和作用,但是它不适合直接做漂白剂和消毒剂,因为它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它还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

交流·研讨(1)新制氯水,久置氯水以及液氯三者主要成分有什么区别?(2)漂白粉的使用原理是什么?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当堂训练1、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A.密度比空气大B.易液化C.能溶入于水D.有毒2、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A.KCl B.FeCl2C.FeCl3 D.CuCl23、某学生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B.AgNO3C.NaOH D.AlCl34、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5、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原因是它们均含有()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久置的氯水pH将变小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HCl7、用氯气制漂白粉的目的()A.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B.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C.提高氯的质量分数D.增强漂白能力8、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A.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Ca(ClO)2易与盐酸反应C.Ca(ClO)2见光易分解D.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作用【课后练习】1.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 )A.清洗干净B.充入惰性气体C.充分干燥D.除去铁锈2.矿泉水目前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饮料,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的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Cl2分子的是( )A.氯水B.液氯C.盐酸D.食盐4.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①Cl2②H2O ③Cl-④HClO ⑤ H+减少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④5、的实验现象结论描述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B.铜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C.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次氯酸钙B.氯化钙C.次氯酸D.次氯酸钙和氯化钙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盐酸C.碘酒D.液氨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具有漂白性的是A.Cl2B.Ca(ClO)2D.HClO D.HCl9.将适量的物质分别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新制的氯水 B.氯化钙溶液C.液氯 D.次氯酸溶液10、.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润的红布条退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退色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12、.用自来水养金鱼之前,需要把水放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的目的是()A.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B.提高水温C.除去次氯酸D.利用紫外线杀菌13.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钠的性质

钠的性质

班级:姓名:组别:主备人:裴拥爱编号:4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年级化学导学案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3课时)【学习目标】1.对比认识Na2O和Na2O2的性质2.会进行相关计算【重点、难点】Na2O和Na2O2性质的掌握、相关计算【学习方法】讨论学习【自主预习案】一、预习教材书写方程式:过氧化钠与CO2反应:过氧化钠与H2O 反应:二、对比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颜色、状态氧的价态生成条件【合作探究案】有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是10.8g。

将它投入到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2g H2,试计算:(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被氧化前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Na2O和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O2与水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Na2O2能与水反应,故Na2O2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C.Na2O2与CO2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Na2O和Na2O2相比较,后者更稳定2.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A.Na2O B.Na2O2C.NaOH D.Na2CO3【课后作业】1.将2.3g钠在干躁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3.5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判断2.把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放入NaOH溶液中(2)钠放入稀盐酸中(3)钠放入CuSO4溶液中(4)过氧化钠与CO2反应(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3.将10.4 g Na2O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O2的质量为1.6 g,计算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分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在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以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与消毒作用》,培养他们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课前预习案】
阅读课本回答: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⑴、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观察_______________、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科学的研究手段
(1)假说:是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面对_____________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科学史上有许多的科学理论当初是由科学家先提出了假说,后来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科学的理论。

例如道尔顿的__________。

(2)模型:是以___________为依据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的一种简化模型。

一般可分为两类模型—直观的________和抽象的___________。

2、如何闻气体的气味?
3、回忆O
2的物理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
2
的化学性质?
4、阅读课本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分类法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反馈练习:1、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双选)氯气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

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以下防御方法正确的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
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
C.可用浸过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D.人可以闭住不呼吸,以免吸入氯气中毒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阅读课本第13页——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观察)
【观察实验2】的现象:
【探究二】实验和观察——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交流与讨论】
1、氧气、氢气、氯气等都是非金属单质。

初步预测氯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并希望通过
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合理预测)
2、细读课本第14页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并思考,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2
可变价态的金属反应的规律。

【探究三】预测和假设——氯气能与水的反应吗?
【交流与讨论】
1、你是如何确定氯气能与水反应的?
2、如果氯气能与水反应,是否完全与水反应了?什么现象支持你的结论?
3、研读课本第15页的实验探究,观察实验并思考,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4、氯气能与水反应,那它是否能与NaOH、Ca(OH)
反应?如果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

2
【总结整理】总结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体会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
【随堂检测】
1.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
A.密度比空气大
B.易液化
C.能溶入于水
D.有毒
2、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
A.KCl B.FeCl
2 C.FeCl
3
D.CuCl
2
3、某学生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石蕊 B.AgNO
3 C.NaOH D.AlCl
3
4、.将适量的物质分别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新制的氯水 B.氯化钙溶液
C.液氯 D.盐酸溶液
5、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
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
【课后巩固】
1、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结论描述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
B.铜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
C.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盐酸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
C.氯气有毒,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而氯离子既无毒也无漂白性
D.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能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
4、当不慎有大量Cl
2
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 )
A.NaOH B.NaCl C.Ca(OH)
2 D.Na
2
CO
3
5.矿泉水目前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饮料,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的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6、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
盛有的溶液是()
A . 浓H 2SO 4
B . 饱和NaCl 溶液 C. 浓NaOH 溶液 D. H 2O
7、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

其中气体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在____________。

8.在新制氯水的各种微粒中:(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_________;(2)能使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__;(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_;(5)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_________;(6)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能力提升】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地滴入含酚酞的NaOH 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①或②:________ _____________ 。

A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