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899-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建设实践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建设实践

C OMMERCIALA CCOUNTING学科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对现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高校教育急需改革,建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

经管类专业作为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除了加强理论教学,还需增强实践教学。

因此,经管类专业在传统单一实训课程基础上,急需建设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

一、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跨专业综合实践的目标(一)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感性认识实训、专业课程操作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和跨专业综合实训四个方面,但目前高校经管专业一般开设了感性认识实训、专业课程操作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三个子系统的实践课程,以单一实验课程为主,缺乏综合模拟企业运营全流程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非常必要和重要。

具体见表1。

(二)跨专业综合实践的目标。

时代发展急需构建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构建特殊教学模式三个方面。

1.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

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全流程,设定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思维方式训练,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通过模拟企业成立、采购、生产、销售和外界联系沟通等运营环节,让学生在这些具体运营环节中进行思考、分析、决策和管理,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进行评价。

2.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经管类专业实践综合行政、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税务等多部门和多环节的操作,具有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等特征,因此课程体系将融合企业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进行运营实践,通过书本学习和自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操作方法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分工和探究式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
管 理跨 专 业 实验 教 学 团 队 的 多科 性 、 多源 性 和 多 层 性特 点 , 教学 团队人员 需由不 同教学系部或单位的教师组成,也就是 说 常 规 办 法 人 员 是 分 散 在 不 同单 位 进 行 管 理 的 ; 但是 ,作 为 个教学 团队要能发挥其作用 ,必须进行相对集 中管理 ,队 伍 相 对 稳 定 才 行 。 如 何 在 现 行 的 高校 管理 体 制 解 决 人 员 弓 进 I 与管理问题,建立 适应 经济与管理跨 专业 实验教学的人才管
而 在 实验 教学 的建 设 中 ,最 重 要 最 核 心 的 任 务 是 实验 教 学 团 队 的 建 设 ,实 验 教 学 团 队的 的专 业 素 质 和 业 务 水 平 决 定着 实 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决定着实验室建设管理和 利用水平 , 决定着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决定着 学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 能力 的 培 养 效果 。
21 0 1年 第HoNG KEJ
No3。 0 1 . 2 1
( 第 1 9期 ) 总 3
( u lt e o1 9 C muai lN .3 ) vy
对经 济 与管 理跨 专业 综合 实验教 学 团 队建设 问题 的思 考 、
李静敏
( 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0 0 广 30 3)
【 中图 分 类号 】G 2. 4 4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 1 1 0 1 3 0 0 - 2 文 08 15 ( 1) - 10 0 2 0
( ) 济与 管理 跨专 业综合 实验教 学团 队建 设 一 经
的必要性
1 实验教学最核心 的任务是实验教学 团队 的建设。实验 . 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永恒主题,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写信给您,希望能够申请一项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资助。

该项目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以期获得新的知识和洞见。

以下是我对该项目的详细描述和计划。

1. 项目背景和目标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和互联的世界中。

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学科边界往往限制了我们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解决方案的创新。

因此,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和互补性,以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2. 研究方法和计划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计划:2.1 学科调研我们将对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将确定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找出可能的交叉点。

2.2 跨学科框架构建基于学科调研的结果,我们将构建一个跨学科的框架,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这个框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2.3 跨学科研究案例分析我们将选择一些具体的研究案例,来展示跨学科研究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深入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补性。

2.4 跨学科团队合作为了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目标,我们将组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这个团队将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将共同合作,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 预期成果和影响通过这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我们预期获得以下成果和影响:3.1 新的知识和洞见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将获得新的知识和洞见。

这些知识和洞见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创新。

3.2 跨学科合作的推广通过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实施,我们将推广跨学科合作的理念和实践。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申报跨学科课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准备申报书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的独特性。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键的技巧,帮助你成功申报跨学科课题。

第一,选择合适的课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是整个申报过程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跨学科课题应该涵盖不同学科的领域,并且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在选择课题时,可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关注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挑战。

第二,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在申报书中,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这是评审人员评估课题价值和创新性的关键因素。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与跨学科课题的主题密切相关。

同样重要的是,需要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研究过程中被解决或回答。

第三,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跨学科课题是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需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申报书中,可以介绍将要使用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说明它们的适用性和优势,还可以提出整合不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想法。

第四,形成合适的研究团队申报跨学科课题需要组建一个合适的研究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不同学科的专家和研究者,他们具备各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

在申报书中,可以介绍团队成员的背景和贡献,以及团队合作的计划和安排。

第五,关注跨学科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跨学科课题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层面,还应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产生实际影响。

在申报书中,可以强调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说明它将如何改善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现实情况。

第六,编写清晰、流畅的申报书申报书应该具有清晰、流畅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连贯性,避免重复和冗长。

同时,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尽量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概念,让评审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和把握你的研究想法。

最后,申报跨学科课题需要克服学科边界和传统思维的限制,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1. 概述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是申请国家级教学资源的重要文件之一。

它是教育部门对学校申报国家级教学资源进行审核的依据,也是学校申报者认真准备和精心撰写的产物。

2. 申报内容申报书应包括课程名称、拟申报等级、编写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内容。

3. 深度评估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的撰写需要深入评估与分析。

申报者要对课程的设置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课程的定位和目的。

需要对教学资源、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申报内容的丰富和可行性。

4. 广度评估在撰写申报书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广度。

这包括课程的覆盖范围、适用对象、实验教学方法等。

申报书要全面考虑到教学的广度,不仅要满足课程设置的深度,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5. 文章撰写在写作申报书时,要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写作方式,使申报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文章的内容要使用序号标注,并在其中多次提及“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这一主题文字,以突出该主题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回顾文章的最后要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申报者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在总结中,可以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以丰富申报书的内容。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是申请国家级教学资源的重要文件,撰写时需要全面评估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精心准备和逐步完善,申报者可以撰写一份有价值的申报书,为申请国家级教学资源增添筹码。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是学校申请国家级教学资源的重要材料,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申报者在撰写申报书时,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确保申报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申报书中,申报者需要明确课程的名称、拟申报等级以及编写单位和主要编写人员。

这些信息对于评审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

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谨向贵部门提交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申请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审批与支持。

本次申请的项目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许多重大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能源短缺等。

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因为单一学科的研究已经难以全面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项目目标本研究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深入剖析上述重大社会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各个学科在解决该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成果;2. 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相互交叉,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3. 在实践中验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将充分利用跨学科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综述:梳理各个学科在解决该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2. 调研和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支撑;3. 跨学科合作:组织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形成综合性解决方案;4. 实践验证: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方案验证和实验,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出针对上述重大社会问题的跨学科综合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2. 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与进步;3. 向社会各界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4. 在学术交流会议上进行研究成果的报告,并与其他研究团队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五、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研究人员薪资、实验设备、实地调研费用、研究报告出版费用等。

具体预算细节将在后续的研究计划中详细列出。

六、项目计划本项目的研究计划将分为若干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工作安排。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验课开课必要性研究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验课开课必要性研究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验课开课必要性研究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在这三大类型中,民办高等院校为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经管类专业也要求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及社会需求性,与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高度一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也随之复杂化和综合化,更对经管类人才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然而学生去企业实习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局限,仅仅接触到企业经营的表面环节无法深入更深层次的管理,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也无法系统和全面的学习理解企业运作的整体环节。

为解决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更好响应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工作,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出并引进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的概念。

现在以我校为例说明本课程开课的必要性。

一、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一)现有的实验课程方式难以满足经管类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中应着重体现出设计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为特点的教学内容,但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得知,当前经管类实验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即内容凝滞化方式机械化,教学实验内容一成不变,实验步骤和预计的结果都由指导老师预先设计,学生尽管参与其中也只是机械重复步骤,实验内容固定化、知识运用机械重复化,丧失了发挥空间的学生自然就丧失了动手实践的兴趣,这同样很不利于培养社会对经管类人才所要求的创新思维。

(二)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对接多数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都是希望他们自学校一毕业就能直接无阻碍地进入工作岗位并能将学校里所学到知识技能直接对应到工作上,即节约二次培训成本,这就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反观之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恰恰在实践应用环节存在弱势,导致了他们进入企业后需要进行再次培训,无形中浪费了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缺乏有工作经验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员工,而高校供应的經管类人才却缺乏这样要求的专业业务能力。

跨学科研究申请报告

跨学科研究申请报告

跨学科研究申请报告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写此申请报告,旨在申请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支持。

本项目旨在探讨并解决跨学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并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我相信本研究可以推动知识的前沿拓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并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当前,许多学科研究已经迈入了互相交叉的阶段。

传统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许多重要的问题已经不能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解决。

因此,跨学科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具备跨领域合作和综合思维能力的研究者受到高度重视。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将聚焦于......(在此简要描述研究课题)。

通过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我们旨在深入探索这一问题,并为其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三、研究目标1. 分析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深入理解目标问题,并确定目前存在的挑战和局限性。

2. 资源整合:整合跨学科领域的人才和资源,建立强大的团队,以完成此项目所需的各项研究任务。

3. 方法创新:研究合适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以跨越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优势。

4. 成果产出: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贡献。

四、研究计划1. 研究设计:清晰定义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2. 数据采集: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

3. 跨学科协作:组织跨学科专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优势,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广度。

4. 结果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预期成果1. 学术贡献:通过本研究项目,我们预计可以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论文,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 研究影响:本研究将影响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创新视角。

3. 实际应用:研究成果将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相关政策和实践的改进和创新。

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研究申请书

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研究申请书

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研究申请书尊敬的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估委员会:我校申请开展以下课题研究:《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中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敬请评估。

一、研究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专业日益细分,相互之间的边界愈来愈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开展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固化的局面。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实现互补和协同的教学模式,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跨领域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从实践出发,跨学科教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一方面,跨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学科交叉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当前我校许多教师并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出现操作上的不足或是理论上的表达不清等问题。

另一方面,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往往需要具备优秀的课程设计和良好的教学资源的支持。

然而目前我校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划分较为单一、教材难以满足跨学科教学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机遇,我们拟开展《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中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探究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选题课程建设方案,促进教师交叉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为我校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1、跨学科教学概述:本部分旨在回顾学术界关于跨学科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其方法和技巧,总结跨学科教学的优与劣。

2、高校跨学科课程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交叉学生授课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方法,教材选择和创新和学生对跨学科教学的评价和反馈等。

3、高校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建议:在总结跨学科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例如课程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材料的外部链接和多媒体制作技巧等;并针对教材开发、在线教育等方面探讨跨学科教学可以实现的质量和可能的局限。

4、课程实践阶段:针对多学科教学实践的实践环节,采用案例研究、小组合作、批判思维和知识分享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接触和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

跨学科课题申报技巧跨学科课题的申报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融合与合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成功地申报跨学科课题:1.明确课题问题和目标:•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和明晰的研究目标,使其适用于多个学科领域。

这有助于评审专家理解课题的关键问题。

2.建立团队合作:•跨学科研究通常需要团队合作。

在申报中强调你与其他学科领域专家的合作计划,明确他们在课题中的角色和贡献。

3.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明确你计划整合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描述这些方法如何协同工作,解决课题的复杂性。

4.展示研究创新性:•强调你的研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创新性。

说明你的研究如何填补学科之间的空白,提供新的理解或解决方案。

5.了解评审体系:•在撰写申请书时,了解评审专家可能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因此需要使用清晰的语言和明确的术语,使不同领域的专家都能理解你的研究计划。

6.详细计划和时间表:•提供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以展示你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

确保你的计划充分考虑到跨学科合作可能带来的挑战。

7.描述资源需求:•清楚地描述你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经费等。

确保这些资源能够支持跨学科研究的需求。

8.解决学科差异:•讨论你计划如何解决学科差异和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

说明你已经考虑到了这些差异,并提供解决方案。

9.强调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申报中强调你的课题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评审专家需要看到你的研究计划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并且能够为学术界和社会带来持久的价值。

10.反复修改申请书:•请同行专家、跨学科合作者和导师仔细审查你的申请书。

反复修改以确保文档清晰明了、内容充实,并能够吸引多学科专家的关注。

跨学科课题的成功申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问题的定义、团队合作、方法论整合等。

通过清晰、详细的计划和合作策略,你可以提高申请的成功机会。

高校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探析 精选教育文档

高校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探析 精选教育文档

高校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探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与综合,对经管类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经理人仅仅掌握经济管理的某方面知识是无法担负重任的,现代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在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与理论教学,轻素质培养与实践教学的问题。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也常常受到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只能接触到经营管理的某些环节,无法系统地认识和理解企业运作的全过程。

在高校开展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通过仿真环境中的企业运作演练将多个专业的知识贯穿起来,可以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无法接触核心业务,实习活动大多流于形式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简介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是通过人为构建仿真市场的经济环境,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企业运作仿真演练的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

实习教学前期着重于业务的系统运作,实习教学中后期借助计算机软件处理常规性业务,教学重心转移到带有设计性、综合决策性的业务上。

在实参与制,外部资源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企业的内、,际教学过程中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组建跨专业的学生管理团队,协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相关业务,业务涉及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等各个环节的核心流程。

通过不断完善仿真经营市场、仿真资本市场和仿真交易市场,逐步将生产制造业务链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仿真实习内容体系拓展为生产业务链、流通业务链、资本运作业务链高度整合的网络状仿真市场运作体系。

同时,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设计制定了实习业务进度控制方案,严格控制各仿真公司与机构的经营进度,保证仿真综合实习整体业务进度的一致性。

二、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1.实习教学安排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在第7学期的14~19周开设,共计240学时(课内120学时,课外12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全部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申请与经验总结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申请与经验总结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申请与经验总结在跨专业考研中,科研项目申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考生的专业背景与科研项目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在项目申请中突出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能力,是跨专业考研的关键。

一、申请理由科研项目申请中的申请理由部分是对自己进行自我推销的机会。

在申请理由中,考生需要明确表达自己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和目标,并结合专业背景与研究项目的相关性。

例如,考生可以介绍自己在本专业学习期间对于某个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该领域的研究问题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考生还可以强调自己具备的一些相关技能与研究经验,以证明自己有能力进入新的研究领域并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二、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科研项目申请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考生应该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研究目标与问题,同时详细阐述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在研究目标方面,考生可以明确说明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对相关领域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此外,考生还可以描述自己对于研究问题的创新性思考和设想,以展示自己对于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成果的预期。

在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方面,考生需要详细描述自己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采集方式、分析方法等。

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新的研究领域的需求,说明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相关知识或进行一定的学习与培训。

三、科研能力与潜力除了申请理由和研究计划,科研项目申请还需要考生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潜力。

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自己的能力:1.学术成绩:考生可以列举自己在本专业的学术成绩,特别是与研究项目相关的课程、论文等成果。

2.科研经历:如果考生在本专业或其他领域具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可以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项目、参与的角色以及取得的成果。

3.与目标研究相关的技能:如果考生掌握了与目标研究相关的技能和工具,例如实验技术、程序设计、统计分析等,可以在申请中进行强调。

4.学术兴趣与积极性:考生可以通过介绍自己参加的学术会议、阅读的学术文献、参与的讨论等方式,展现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策划与申报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策划与申报

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策划与申报尊敬的申报评审专家:我谨向您推荐本次科研项目申报,旨在搭建跨专业考研的桥梁,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多机会和创新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科研项目的背景、目的、计划和预期成果,希望您能够审阅并予以支持。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考研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首选途径。

然而,由于专业差异较大,许多学生会因所学专业与考研专业的不匹配而感到困惑和无助。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跨专业考研的科研项目,利用不同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跨专业考研的可行性,并为考生提供灵活的科研方向选择。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希望培养考生具备更多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三、项目计划(一)项目时间安排该项目计划为期两年,自立项开始之日起至最后成果完成。

(二)项目组织结构1. 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和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跨学科专家团队:由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提供学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3. 研究生团队:由跨专业考研的学生组成,积极参与项目活动和科研工作。

(三)项目内容1. 跨专业考研导向研究:通过对不同专业的考研要求和学科特点进行调研,总结出交叉学科的重要方向和重点内容,为学生提供科研指导。

2. 学科融合创新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

3. 学术交流和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邀请跨学科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分享经验,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四、预期成果(一)学生成果1. 科研论文:预计有10篇以上的科研论文会被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

2. 跨专业技能:学生将掌握两个或更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3. 学术能力提升:学生将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书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学院名称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项目名称
所属课程名称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姓名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电话(手机)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邮箱
拟申请的域名链接
教务处制
二〇一八年一月
一、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注:.教学服务团队成员所在单位需如实填写,可与负责人不在同一学院。

.教学服务团队须有在线教学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请在备注中说明。

二、实验教学项目描述
三、本项目开发实施计划
四、实验教学项目特色
五、实验教学项目服务计划
六、经费预算
七、项目负责人承诺
八、评审、推荐意见。

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作者:申若茜来源:《卷宗》2021年第02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如何培养出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已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核心内容。

通过对科研创新团队的重点建设与大力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产业竞争力,为我国全方面发展提供技术的支持与保障。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高校中,都开始重视对于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尤其是注重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本文主要通过对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概念的梳理与重要性的介绍,同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研究解决方法,从而为我国高校今后的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跨学科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1WYXM0066)科技创新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成为了我国目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高校中,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已逐渐成为高校科学技术发展的助力器。

1 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的介绍 1.1 基本概念在我国的高校科研创新的发展过程中的跨学科科研主要是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通过在同一科学研究中进行不同科学知识的相互融合。

而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是指在跨学科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创新型科研团队。

它通过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与知识的融合,进行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1]。

1.2 重要意义首先,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为高校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同时,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为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校园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出校园科技建设的特点,实现更多创新性的科学成果,为科技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

此外,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理念、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为祖国培育更多的科学技术专业性人才。

跨专业实训团队分析报告

跨专业实训团队分析报告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跨专业合作成为了一种趋势。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开展了跨专业实训活动。

本文以某高校跨专业实训团队为例,对其组成、运作、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跨专业实训提供参考。

二、跨专业实训团队组成1. 团队成员构成该跨专业实训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英语等。

团队成员共1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4人。

2. 团队成员职责(1)队长:负责团队整体协调、沟通和决策,以及与指导老师、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

(2)技术组:负责项目的技术研发、设计、调试等工作。

(3)市场组:负责市场调研、竞品分析、营销策略制定等工作。

(4)翻译组:负责与外国客户沟通、翻译相关资料等工作。

(5)财务组:负责项目预算、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等。

三、跨专业实训团队运作1. 项目选择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市场需求,选择了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智能翻译耳机。

2. 项目实施(1)技术组:负责研发智能翻译耳机核心算法,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

(2)市场组: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需求,制定营销策略。

(3)翻译组:翻译相关资料,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财务组:制定项目预算,控制成本。

3. 项目成果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智能翻译耳机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成功研发了智能翻译耳机核心算法,实现了中英互译。

(2)制定了市场推广方案,获得了部分潜在客户。

(3)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跨专业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跨专业实训团队成果分析1. 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跨专业合作能力跨专业实训团队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了跨专业合作能力。

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培养了创新意识。

3.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跨专业实训团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立项方案

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立项方案

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立项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学科教学研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申报和立项一门具有指导性、重要性和创新性课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选题选题要关联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可以从历史演变、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行为等不同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三、选题依据选题依据可以包括教育改革政策文件、学科教学大纲、教材要求等,并与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观察结合,确保选题是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

四、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目标,一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设定目标。

理论目标要求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相关的理论,实践目标则是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五、研究内容列出详细的研究内容,要包括相关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具体操作措施。

研究内容要有重点,确保能够完成并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六、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时间安排、工作进度、研究团队的协作安排、实验室和设备使用等方面。

计划要合理可行,充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行性。

七、研究方法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是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

要结合选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八、研究工作预期成果明确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包括学术论文、教材编写、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研究报告等,确保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得到实现与发展。

九、研究团队建设明确研究团队的组成和分工,可以包括学科专家、教育学家以及研究生等人员。

团队建设要注重协作与沟通,各成员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

十、预算与经费投入根据研究内容和团队建设的需求,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

包括实验材料、设备购置、实践调查、论文发表以及项目管理等内容。

在经费使用上要精打细算,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

十一、研究进展与管理制定研究进展和管理方案,包括研究过程中的中期检查、定期报告、研究结果汇报等。

要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并及时解决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赋能高等院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赋能高等院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赋能高等院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11期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各高校不断探索建设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特别是财经类院校和综合院校下属的财经类二级学院。

但实际上,许多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仍不够完善,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在分析我国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北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为例,试图探究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与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关系。

关键词:跨专业综合实验;财经类;人才培养;湖北经济学院;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后,社会各界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加强人才供给侧改革,我国各高校不断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开设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

基于经管类专业交叉融合性强,专业壁垒较低,开设该类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更明显作用的特点,财经类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财经类二级学院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为了探究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与高等院校财经类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我们总结了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现状,指出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我校《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实践为例进行深入探索。

一、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各财经类高校及综合院校的财经类二级学院进行多方调研后,截至2020年底,我们发现国内大多数高校对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企业运营沙盘模拟、ERP软件实操等课程,且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经营决策能力、团队精神和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综合院校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综合院校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地方综合院校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跨专业虚拟仿真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于2012年1月13日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并于2012年1月20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批准53所高校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180个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

2012年2月2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函(教高司函[2012]19号),在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本科教学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育”。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各高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由此可见,国家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鼓励学校开展跨专业综合实训、开展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的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协同创新。

因此,树立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加强实验教学手段创新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需要,既具有开拓、创新与创业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经管人才,实验实践教学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如今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经管类学生,由于专业所限,决策、执行和创新等综合能力普遍不强,加之传统实验也难以培养此类能力,故需要通过“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来强化,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竞争和独立思考意识。

而“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的实施需要有强有力的师资团队保障,故对“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从2010年以来,国内外对“经管类跨专业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研究逐年增多,主要围绕着师资素质、难点与对策、保障与评价等展开:
基于经管类跨专业课程专业的多科性,教学团队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决定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团队指导老师高素质、多经验、强责任心。

(赵丹,基于经济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研究,2013)
来自观念、体制、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组织和绩效考核六方面的制约,导致教师参与综合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通过改进机制体制、创新组织形式来上述解决问题。

(陈军、劳本信,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2011)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经管类高校将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杨志彬,基于虚拟化的经济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平台保障研究,2015)
构建360度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促进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质量提升。

(陈宏敏,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360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2014)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许多高校进行了“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的探究,且总结了较好经验,但普遍缺乏系统制度设计和理论体系研究,本课题正是通过制度设计、论证实施、政策保障和绩效评估,科学系统地实现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评选意义,主要表现为:
(1)引导教师热爱实验教学。

通过中心体制机制的改革,鼓励教师投身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及其研究,增强师资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实验教师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2)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通过“双跨”团队模式的推行,胜任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实践和协调能力,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3)推进实验教学规范管理。

通过实验教学流程的再造,完成课程开发、师资构配、班级组建、课堂组织、考评考核等教学环节尽量程式化、标准化。

(4)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决策、执行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5)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通过仿真实验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的适应性。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做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XXXXXX“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要求,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重构实验教学体系、再造实验教学流程、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最终打造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愿意投身实验教学研究,勤学习、讲奉献、高素质的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同时,通过教改达到全国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领先水平。

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是我校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的核心内容,为此我校出台了《XXXXXX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从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岗位
与职责、管理与考评、政策与措施四个方面、二十个条款明确了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把其概括为“明确目标+设计原则+改革措施+目标保障”十六字方针,具体为:
一是查阅经管类实验教学的文献,调研相关的高校,梳理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的基本概况,在基于我校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的背景下,对标实验教学做得好的高校,“找差距、补短板”,利用后发优势,理顺机制体制,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二是结合我校的实际,依据“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设计原则构建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由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领导小组,专门起草了《XXXXXX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等有关文件,具体明确了以“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为基础,学院实验教学教师参与”的方式来协同完成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构建。

三是通过“一二三四”的改革措施实施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一二三四”即是一个“定位”——独立的教学单位、两个“模式”——“核心+滚动”组织模式和“身份双重”管理模式、三个“单列”——教师职称评审单列+教研教改立项单列+工作量核算单列、四个“途径”——“引”+“调”+“转”+“聘”的途径构建团队。

四是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的选拔培训、绩效的科学评价、职称晋升通道的建立、待遇环境的全面改善、实验教学研究的鼓励六个方面手段来实现目标保障。

本课题是实验教学中心实现由教辅单位转变成教学实体的背景下,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建设作为转型改革的核心部分,拟解决以下问题:
(1)通过实验教学中心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增加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话语权,使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明确了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单位的定位。

(2)通过“核心+滚动”组织模式和“身份双重”管理模式、“引”+“调”+“转”+“聘”的四个途径,完成师资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估,有效地提高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3)通过教师职称评审单列、教研教改立项单列和工作量核算单列,明确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教师的身份待遇,提高其归属感和向心力。

(4)通过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改革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决策、执行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5)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有效解决了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组织难和考核难得问题。

本课题紧紧围绕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
(1)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依附于学院,使实验教学师资团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学实体,经过3-5年的改革能使我校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到达全国领先水平;
(2)独创了三个“单列”,明确实验教学教师的身份待遇,鼓励实验教师潜心于教学与教研,增强其获得感,能让我校涌现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学教师和领先的教研成果;
(3)通过本课题的教改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本研究成果可以辐射到其他同类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去。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概况起来为“三抓”,即(课题研究思路图参见近三年研究成果中附件):
(1)抓面(全校共举):以实验教学中心转制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我校“三有三实”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抓线(师资团队):以实验教学组织方式改革探索为突破口,打造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3)抓点(实验中心):以大规模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推广为突破口,强化我校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水平质量步入新的台阶。

本课题主要运用下列方法:
(1)调查法。

对相关院校展开实地考察,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搜集第一手资料与数据,展开实证研究。

(2)实验法。

运用教师心理测试及素质测评实验,根据测评结果结合学生的志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使教师明确个性发展方向。

(3)文献研究法。

查阅经管类专业招生院校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育理念等方面文献,全面掌握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夯实研究基础。

(4)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内容、实验考核评估等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保证本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参见近三年研究成果中附件):
(1)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2)经管类跨专业实验意义综述(经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跨专业实验目标及内容),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基础研究(实验教学师资要求剖析+实验教学团队组建评述);
(3)归纳分析问题,设定构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原则;
(4)通过一个“定位”、两个“模式”、三个“单列”、四个“途径”的改革措施来实现教学团队的组建;
(5)通过六个技术手段(制定培养方案+选拔培训师资+科学评价绩效+打通职称通道+改善环境待遇+鼓励教研创新)实现目标保障;
(6)打造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愿意投身实验教学研究,勤学习、讲奉献、高素质的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本课题的实施分为四步,具体如下:
(1)2018年5月—— 2018年9月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拟研究框架
(2)2018年10月——2019年9月完成体制机制的改革,教学资源的整合
(3)2019年10月——2020年9月优化方案,实施落实
(4)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撰写课题教研论文与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