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管理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管理

他们应该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对于班干部要严格要求,让他们以身作 则、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工作。同时还要鼓励班干部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去管 理班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地进行。
六、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 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 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因此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 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班主任应该通 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以 及与家长保持密切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感谢观看
五、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集体。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 育作用。首先,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以及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 样做等。
其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和竞赛。如:班级文艺比赛、体 育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 班级的核心力量,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 管理
目录
01 一、班主任要提高自 身道德修养,以身作 则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
02 设,营造良好的道德 氛围
三、建立科学的班级
03 管理制度,强化学生 的道德意识
04
四、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05 五、加强家校合作, 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06 参考内容
一、班主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以身作则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人格魅力的人。

下面是一些加强德育的策略,可供参考:1. 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发展具有高尚品质的道德品格。

2. 班级活动的德育功能: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助友爱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班级会议上讨论并解决班级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德育与学科融合:班主任可以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的营养。

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与道德意识。

4. 个别辅导和关爱: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和关爱。

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和背景,并通过家访、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 榜样的力量: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应当展示正直、善良、负责任等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奖励,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秀行为和进步,鼓励他们在道德上更上一层楼。

6. 建立学生自治制度: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自治,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建立班级规则和奖惩机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自觉维护班级的秩序和稳定。

7.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奉献和无私的重要价值。

8. 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向家长宣传德育观念和方法。

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品德优良的人。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也要注重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公民。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受益终身。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榜样。

班主任应该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自律自德,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

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二、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被重视的。

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班级座谈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级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三、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

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班会,举办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友爱之情和责任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珍惜。

四、关注群体和个体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既关注群体,又关注个体。

对于整个班级,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些班规班纪,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针对个别学生,班主任应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动态等信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和疏导。

五、家校合作班主任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通力合作培养学生的品德。

班主任可以定期安排家长会,借此机会向家长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汇报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教育学生如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意识到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并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和家长。

2. 班会教育。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品德教育活动,例如主题演讲、心得分享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榜样示范。

班主任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到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以此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4. 家校合作。

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德育情况,并与家长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规范纪律。

班主任要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及时、公正的处理,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班级和谐氛围。

6. 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团建、文化活动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 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如班级主题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验德育的乐趣与意义。

8. 紧密跟踪学生发展。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关心,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引导,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9. 个性化辅导。

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潜能。

10. 鼓励表彰。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并进行表扬和奖励,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信心。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注重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引导,培养他们健康成长与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之一,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引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明确班级的目标和规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益意识和责任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3. 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纪律和秩序。

4. 发挥班级合作教育的作用:班主任要鼓励学生进行班级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关键技能。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6.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压力和困惑。

7. 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8. 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潜能。

9. 注重素质教育:班主任要注重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0.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班级管理,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采取上述策略,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良好班级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的基石,它能够使学生情绪稳定、学习积极,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例如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互相认识、了解。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信任与尊重、自我约束与规范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规,自觉遵守有关制度,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教育重心的转移。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定学习目标: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受到认真、负责的教师的教育。

鼓励学生树立学习兴趣: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因为只有当学生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营造一个示范性环境:班主任可以从自己做起,示范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守规矩、遵纪守法的形象。

让学生学习这种良好的行为,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依据规定制定规范: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的规定制定出实际的规范,让学生在规范的约束下自觉遵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能力。

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需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德育工作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一、树立榜样,注重自身修养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榜样,自身的修养和品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在言行举止中,要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要有礼貌、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知道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到言传身教。

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规范班级管理,倡导文明礼仪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地方,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班主任需要规范班级管理,要求学生遵守班规班纪,要求学生文明礼貌待人,倡导团结互助。

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班级规章制度学习活动、开展礼仪文明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班主任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扬善惩恶,保持班级秩序良好。

三、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节假日、主题班会等时间,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是德育的一种形式,可以围绕当前社会、学校或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引导。

可以开展关于诚信、友爱、勤俭等主题的讲座、小组讨论或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四、激励奖惩并举,树立正确的奖惩观奖惩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班主任要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奖励观。

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可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错与对,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奖惩并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加强德育的策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班主任要明确提出德育目标,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通过明确的目标,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二、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德育教育中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做好示范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在班级管理中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

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言行一致,讲究公平正义,崇尚勤奋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实际行动中给学生以积极的示范。

四、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责任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责任心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责任心。

可以通过设置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是加强班级德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要制定明确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对于优秀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和奖励,对于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制止和批评。

班主任要严格区分不同的行为,合理地进行奖惩,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合适的行为。

六、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育人。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德育教育的建议和方法,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德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的策略有很多,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的做法:1.建立良好的班规班纪。

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通过讨论和协商,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规章制度要明确简明,包括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遵守,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严格按规定执行。

2.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主题班会、组织道德讲座等形式,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现不当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及时改正。

3.组织班级文化活动。

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可以组织班级各种文化活动,如班级小礼堂演出、班级运动会、班级志愿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

4.加强家校合作。

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与家长共同携手育人。

班主任可以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参加班级活动,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和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共同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5.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

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奖状、奖品等,惩罚可以是批评谈话、罚站、罚写检讨等。

班主任要对奖励和惩罚进行公正合理的评审,让学生清楚明白,形成良好的秩序。

6.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可以组织心理调适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7.示范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榜样,做到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勉学习等,积极引导学生向正面方向发展。

班主任要善于用身边的故事和事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推荐5篇]

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推荐5篇]

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推荐5篇]第一篇: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摘要:班级作为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采取强硬手段,未深入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只是单纯进行管理教育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班级发展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本文从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着手,对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实施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实施策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一直都服务于学生的成绩,管理规章制定和实施的重心都放在提高成绩上,忽视了感情、技能、认知三个目标的达成。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就难以信任,师生之间也就不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不到温暖,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更无法从班级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

因此,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之中。

班级德育教育的内容及意义班级德育教育主要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并且树立科学的新观念,用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与教育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德育规范及标准,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完善德育素质,提升德育水平。

班级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便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对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1.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重在情感教育。

德育教育要求以德为主,以情化人,以学生为管理核心,通过教师行为、言语感化形成积极、高效的管理体系,为班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班上独有的存在,是班级的主人。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在德育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管理的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班主任要亲近学生,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动态、困扰和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关注。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指导。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维护和巩固师生关系,比如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困惑,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等等。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班主任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关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然后,树立正确的榜样。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德育的良好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去影响学生。

只有班主任本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学生才会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指导。

班主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通过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培养学生的自律自觉。

自律和自觉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要自律,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积极向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观念。

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规班纪,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主动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友爱他人,助人为乐,做到心灵善良,品德高尚。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德育的活动,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

浅谈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方法一、以身作则,塑造正面榜样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时刻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做出正面的示范。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礼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时刻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二、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

只有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疏导,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我所在的班级中,我常常用心倾听学生的诉求,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三、实施小组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帮助的品质。

我们班主任需要积极组织各类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增强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并不断提升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小组讨论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在讨论中学会沟通,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设置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我动力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我们需要适时的设置一些激励机制,以鼓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并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我所在的班集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设定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感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

五、注重规矩教育,培养学生的守纪守法意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规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论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论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论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管理职能。

他们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维护班级纪律,保持班级的正常秩序,及时处理班级内的矛盾和纠纷,使整个班级都能保持一个和谐、积极、正面的氛围。

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学生的成长。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班主任还应该建立家校联系,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与此班主任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它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关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修养。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主题班会、德育教育活动、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班主任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德育教育。

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对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适当开展成才引领、激励奖励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潜能;而对一些品行不端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严肃批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他们的改正。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全方位关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班主任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自身修养。

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和班级共同努力,下面将从课堂教育、师生关系和班级文化等方面提供一些方法。

首先,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有道德故事、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事迹等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崇高道德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解决道德问题。

其次,师生关系对于德育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促使学生感到受到关心和重视。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言行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

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和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其道德品质。

最后,班级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班级可以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发展道德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文艺演出、班级会议等。

此外,班级可以制定一些班规班纪,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培养并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总结起来,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素质,尊重学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应该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开展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

只有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才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是每个班主任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学校和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

那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内形成的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规范行为和共同信念等。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信念。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班主任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行为示范。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要倡导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全体成员共同进步、互帮互助的氛围。

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多采取鼓励、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取向。

要及时纠正和引导学生不良的行为,让学生明白何为是非,做到自律和自觉。

二、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情感教育是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必经之路。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管理能力。

班主任和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关爱和照顾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班集的温暖。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情绪的调节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维护集体利益,学会理智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处理情感问题。

三、加强班级管理和监督班级管理和监督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也是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

只有加强班级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班级内的秩序井然,学生的思想品德良好。

在加强班级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

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

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管理学习和班级纪律外,更重要的是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一,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启蒙导师,因此应该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探究道德,推广道德,为学生的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文素养,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的道德心理健康建立坚实的基础。

第二,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引导者。

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中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行为和情感方面的错误或不足,并能够以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纠正,避免再次犯错。

如此,班主任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透过心灵的沟通,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拥有更丰富的情趣,实现内外在和谐发展。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表达的方式,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来缓解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第四,班主任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班主任是集体中最权威的人物,也是班级中最亲近、最可信赖的人物。

因此,班主任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表扬、批评和惩罚等方面进行公正、公正、公正。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有效落实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班级和谐稳定的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班级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定和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及时对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和规范,从而构建起一个严谨而和谐的班级纪律。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班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纪律性。

二、注重情感因素的引导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情感,而情感因素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情感关怀小组、定期召开“爱心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宽容。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往、情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指导其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格。

可以通过激励机制、自主学习小组等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积极的自主学习者,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氛围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软实力,而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

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并完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文化观念,共同创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创造和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形成师生互敬、人人互爱的良好班级文化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其职责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通过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就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进行讨论。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是做一个好榜样。

班主任要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尊敬他人的自己也要尊敬学生;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的自己也要遵守相关规定。

只有班主任自己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才能影响学生,让他们把班主任当做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二、积极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应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主题班会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各方面的德育知识,比如友谊、互助、团结、诚实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触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三、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向班主任求助,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

四、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和秩序班主任要求学生遵守班级纪律和秩序,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处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意识。

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既要做好规则的制定和传达,也要注重规则执行和监督,确保班级处于一个良好的秩序之中。

只有在良好的秩序中,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比如诚实、守信、勤奋、团结等。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引导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1.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

班主任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好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不好的行为。

要鼓励学生守纪律、尊敬他人、团结互助、守时守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及时对违纪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

2.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要积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困扰和问题。

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并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班主任还可安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心理抗压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3.进行集体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班级会议、班队活动、文艺汇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和协作合作精神。

这些活动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4.注重家校合作。

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校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

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努力。

5.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律意识,帮助他们自觉遵守纪律规定,良好地执行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班主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激发他们的自觉学习、自觉进取的精神。

6.积极开展德育课程。

班主任要结合学科教育,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展。

在德育课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授道德原理、道德故事和名人事迹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还可以与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和引导。

7.进行德育实践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助人为乐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做好事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策略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有效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制度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制度。

这包括制定相关的校规校纪、德育教育计划、德育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等。

制度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确保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注重德育教育的全面实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全面实施。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更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进行实施。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德育教育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多层次上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激励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树立正确的行为态度。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通过激励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可以通过及时表扬、奖励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同时对违纪行为进行批评和惩戒。

激励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是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

四、加强德育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才能让德育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真实的个人经历、积极阳光的行为态度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从而让德育教育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五、与家长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形成合力。

家校合作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通过共同努力,形成对学生一致的教育观念和管教方式,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统一、连贯的管教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浅议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王梅2014年2月26日浅议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王梅【内容摘要】: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和统帅。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更应该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加强班集体思想建设,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管理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本人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谈几点做法。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营造。

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可让孩子面临压力时,坦然面对,接受挑战,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

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

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

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独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

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

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1、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这些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

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

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

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

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学生犯病时,班主任要教给一些治疗办法。

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学会渲泄与松驰,如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聊天,找信任老师或朋友倾吐等,使学生懂得面对生活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

学生的青春期是多思和多愁善感的时代,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自已,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2、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

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

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

我们应学习借鉴一些教育家的优点,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

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如学生应试心理差,班主任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岗位平凡,任务艰巨,是一门富有学问的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生活健康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的发展。

反之,不良的习惯,恶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是品德不好的表现,也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有害社会的文明。

1、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点滴小事抓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如课前学具的准备、课桌上学具的摆放、衣着穿戴得整齐、校徽的佩戴、行李的整理……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学校的校规校纪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上课时随意喧哗,等等。

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确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教师安排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一放假教师布置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呢?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学生不会做?是学生的良好养成习惯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的是教师、家长和社会三方面力量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教育学生不仅在校园内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公共场所、家庭也要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不仅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其它地方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长辈也要问好……这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养成习惯之上。

我们不仅教育学生要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更重要的是养成不乱扔乱丢的习惯。

2、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错过了关键期在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

初中生年龄小,如同一张最漂亮的白纸,可以画成各式各样的图画。

但等画完以后成再想改变就是难上加难。

如果初中生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

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教师要在关键时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

如七年级的孩子刚一入学的时候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一切都感到好奇。

对学校的一切要求都要学,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时期。

新生的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培养,学习的方式等等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新生的九年级学生课程增多,教学内容增大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每一个学期的开学初是关键期,因为每一个学生在开学初时都是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期待的,特别是对教师充满信任感的,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对症下药。

采取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要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在朝朝夕夕,一次次活动中养成的。

教师要立足现实,注重过程,既要抓住关键时期的强化培养,又要时时注重平时点点滴的小事。

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活动的本身成为养成教育的载体。

三、以德服人,以爱育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

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