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鉴定血型和输血
输血科ABO血型鉴定
输血科ABO血型鉴定1、测定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 抗原或/和B 抗原,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及O 型4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 和抗—B 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标本种类及收集要求2.1 受检者血清;2.2 枸缘酸钠抗凝血或未稍取血,受检者血液制成5 %红细胞盐水悬液使用,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3 标本出现中度溶血者,为不合格标本,不能用于检测。
3、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培养基、以及其他所需物品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4、操作步骤4.1、试管法4.1.1 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 和抗—A 十 B 分型血清各l 滴(约50 ul)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4.1.2 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A、B 和O 细胞。
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 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3%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4.1.3 立即以1000r/min离心3 min。
4.1.4 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4.1.5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4.1.6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 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核对核查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贯穿于输血相关的各个环节,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一、输血申请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和验收。
三、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环节1、实验室人员按照化验单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和准确核对。
按照化验单对血样标本进行认真核对。
2、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正反定型,一人当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
确保血型定型结果准确无误,正确率100%,误差率0%。
3、交叉配血时,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四、血液入库核对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做好储血冰箱等的温度观察和记录,每日三次。
五、发血环节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
是指在进行输血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核对步骤,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防止输血错误和血型不合而引发的严重后果。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病史核对:医务人员会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史,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输血。
2. 核对医嘱:医务人员会核对医生的输血医嘱,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核对患者身份:医务人员会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如姓名、住院号等,以避免输血给错人。
4. 核对血袋标签:医务人员会核对血袋上的标签信息,确认血型和血袋编号是否与患者匹配。
5. 血型鉴定:医务人员会进行血型鉴定,以确定患者的血型和RH因子,确保输血的血型与患者匹配。
6. 匹配试验:医务人员会进行患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的配血试验,以确保没有血型不合的风险。
7. 十分法:医务人员会使用十分法核对输血操作,即由两名以上医务人员独立核对相关操作步骤,防止疏忽或错误。
8. 签名确认:医务人员会在相关的输血记录上签名确认核实的步骤,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中。
通过执行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查对制度(2.1.2)》
《查对制度(2.1.2)》第一篇:查对制度(2.1.2)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2、医嘱开写做到"五不执行"。
口头医嘱不执行(抢救除外)、医嘱不全不执行、医嘱不清不执行、用药时间剂量不准不执行、自备药无医嘱不执行。
3、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对无误后执行,用过的空安瓿保留至抢救结束,以备记录。
抢救结束6小时内督促医生补齐医嘱并签字。
4、转抄和整理医嘱执行单后,须经二人查对并签全名。
5、处理医嘱者,要及时填写执行医嘱时间并签全名。
6、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二次。
7、做好医嘱查对记录。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具体内容:(1)查药物有无沉淀、变质、混浊,安瓿、药瓶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2)查药物的有效期,配伍禁忌;(3)查针筒是否完好,有无漏气;针头是否锐利,有否带钩弯曲。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时间、剂量、浓度、方法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药瓶、针剂有无裂痕。
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用前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药瓶。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2、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三查:(1)查血液有效期(2)查输血装置是否完整(3)查血液质量十对。
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配试验结果,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术前准备及接病员时,应查对病员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科室、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麻醉方法、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病历、患者禁食等情况。
血型鉴定与输血安全
血型鉴定与输血安全一、引言在医疗领域中,血液输血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
然而,输血过程中的不合适或错误的血型鉴定可能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和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正确鉴定血型并确保输血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血型鉴定与输血安全的相关问题。
二、血型分类与重要性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血型分类体系。
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合理鉴定患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反应。
2. Rh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外,Rh血型系统也是常见的血型分类体系。
Rh阳性表示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而Rh阴性则表示没有。
在进行输血过程中,ABO血型鉴定的同时,还需将Rh血型考虑在内,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三、血型鉴定方法1. 常规血型鉴定常规血型鉴定包括血型抗原抗体试验,可通过血清学试验来分辨患者的血型。
这些试验通常使用抗人血清,将其与被测血液进行反应,根据凝集反应的情况来确定血型。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血型鉴定的一种新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血红蛋白基因的特定位点,准确判断血型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辅助常规血型鉴定方法,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四、输血安全问题1. 输血相关反应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输血相关反应,包括输血反应、过敏反应、传染性疾病感染等。
其中,血型不匹配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原因之一,可导致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严重后果。
2. 避免血型不匹配的重要性输血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双人法则”,即两名医生独立确认供血者与患者的血型信息,确保匹配无误。
此外,在输血前还应进行交叉试验,通过试管反应验证供血者与患者的血型是否匹配,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五、提高血型鉴定与输血安全的措施1. 完善的血库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血库管理系统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
血库应对供血者进行详细登记,并保存其血型信息。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血型在医学和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治疗疾病、血液输血以及遗传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型的鉴定方法及相关操作。
一、血型的分类与意义人类的血液主要有A、B、O和Rh四种类型,根据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的类型和组合,可以将血型分类为A、B、AB和O四种基本类型。
同时,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血型的鉴定对于输血安全至关重要,错误的输血可能导致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血型还与各种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药物反应等有关,因此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对于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血型的鉴定方法1. 直接血涂片法直接血涂片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定血型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将被测血的一滴滴于玻璃片上,用纤维棒均匀地在玻璃片上涂抹;(2)取相应的抗血清:如A型血的抗A血清、B型血的抗B血清、AB型血的抗A和抗B血清、O型血的抗A和抗B血清以及Rh抗血清等;(3)将抗血清滴于涂片中,与血液充分混合;(4)观察血涂片的凝集反应,如果呈现凝集,即为抗血清与红细胞抗原的配血现象,反应凝结越强,说明抗血清与红细胞抗原之间的亲和力越高。
2. 输血试验为了确保输血安全,一般在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试验。
输血试验包括供者血型和受者血型鉴定,以及鉴定受者血浆对供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情况。
输血试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行供者和受者的血型鉴定,使用与直接血涂片法相同的方法;(2)对受者的血浆进行抗体筛查,这是为了查找受者血浆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3)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将受者血浆与供者红细胞反应,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若有凝集反应出现,则代表受者血浆中的抗体与供者红细胞的抗原有亲和力,此时该供者的血液不适合输给受者。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前需准备好所需试剂和设备,保持无菌状态;2.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避免交叉污染;3. 操作过程中要仔细,避免误操作导致错误结果;4.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自身接触到血液和试剂。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
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____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____%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____%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4篇)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工作,提高输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编制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输血科血库管理人员、输血科医生、输血科技师和输血科护士等。
第三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目标是保证输血品质的安全、提高供血效率、提供优质的输血服务。
第四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服务至上、依法办事。
第五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职责包括:血液采集、鉴定、储存、配血、输血、质控和管理等。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输血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七条输血科血库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应保证血液储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及时进行维修和检查。
第九条输血科血库应建立健全血液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追溯来源和使用情况的可查性。
第十条输血科血库应进行科学的血液资源管理,保证血液的合理利用,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血液资源情况。
第二章血液采集和管理第十一条所有参与血液采集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采血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品质安全。
采集时应核实献血者的身份和献血资格,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三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进行血型和常规检测,确保血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十四条血液采集后,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储存,确保血液的保存质量。
采用专门的冷藏设备和储存器具,严禁使用过期或破损的设备。
第十五条对于无菌操作不当、血液品质出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血液,应进行标记和隔离处理,绝不能投入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血液采集和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血液来源、数量、保存期限、使用情况等,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三章血液鉴定和配血第十七条输血科血库必须具备血型鉴定和配血工作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并配备有相应的技术人员。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
保证临床合理、规范、安全用血,保障紧急抢救的及时用血。
2适用范围
全院临床输血科室
3主要内容
3.1输血培训
3.1.1培训内容: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3.1.2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要求:
3.1.2.1输血科人员须具有国家认可(或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经过输血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
3.1.2.2临床执业医师,须经医院组织的输血培训后,经医院授权方可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3.1.2.3新入院医护人员和其他从事输血相关辅助工作的专门人员必须进行临床输血培训。
3.1.2.4医学生、进修人员入院教育培训必须包括临床输血知识,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3.1.2.5未经临床输血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工作。
3.2临床用血:
3.2.1输血前检查:
3.2.1.1检查内容:。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摘要:临床用血管理是确保临床血液使用安全和合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包括用血需求评估、供血适应症评价、血液成分选择、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等,并提出一些优化用血管理的建议。
通过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可提高用血质量和安全性,减少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一、引言临床用血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能够挽救生命,维持器官功能,改善病情。
然而,随之而来的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并发症也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临床血液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至关重要。
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 用血需求评估在进行输血前,医生需要通过临床评估和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血液成分,确定输血的指征和适应症。
需求评估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等因素。
2. 供血适应症评价供血适应症评价是血液供应单位对受血者适应症的评估,包括受血者的免疫学和免疫力等因素。
通过评估确定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匹配的程度,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血液成分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血液成分的选择应根据受血者的临床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定夺,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风险。
4.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受血者本人的身份确认和血型鉴定,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传染性疾病标记物等的检测。
三、临床用血管理流程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1 受血者身份确认和鉴定血型。
1.2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等。
1.3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输血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过敏史、输血反应史和家族史等。
2. 输血前医嘱的书写2.1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书写输血前医嘱。
2.2 医嘱应明确患者的输血指征、血液成分类型和输血速度等。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核对核查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贯穿于输血相关的各个环节,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1、 输血申请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和验收。
三、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1、实验室人员按照化验单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和准确核对。
按照化验单对血样标本进行认真核对。
2、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正反定型,一人当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
确保血型定型结果准确无误,正确率100%,误差率0%。
3、交叉配血时,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四、血液入库核对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做好储血冰箱等的温度观察和记录,每日四次。
五、发血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的专门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1.2鉴定血型和输血
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失血量
超过1200~1500毫升 超过1200~1500毫升 1200
后果
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抢救) 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抢救) 会出现头晕、心跳、 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 和出冷汗等症状。 和出冷汗等症状。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 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血.mp4
二、鉴定血型和输血
石家庄第五十四中学 成立平
• ..\血型简介.flv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自 主 学 习
凝集原 红细胞) (红细胞)
血型 A B AB O
凝集素 血清) (血清)
A B A和B 无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 和抗B
同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它们是一对冤 同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它们是一对冤 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 会发生凝集反应 家,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
800~1000毫升 800~1000毫升 不超过400毫升 不超过400毫升 400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 200 毫升 健康的。反而对人体有益,如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健康的。反而对人体有益,如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促进血液的更新等。 促进血液的更新等。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 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 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 每次献血量为200-400 毫升。 想一想: 法律规定献血量的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 法律规定献血量的依据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想一想采取哪 你知道哪些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 些措施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些措施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输血科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输血科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I目的为了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
Ill制度一、血标本审核(一)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持患者血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双方逐项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全名签字。
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应一律退回。
(二)患者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之内的。
对下列之一者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h之内的。
1.有输血史。
2.有妊娠史3.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4.大量输血患者等。
(三)输血科在血型鉴定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必须再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患者和献血者血标本。
二、血型鉴定(一)输血科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即用己知的抗A,B标准血清试剂检测红细胞表面未知的血型抗原)和反定型(即用已知的A、B、。
标准红细胞试剂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未知的血型抗体)以及红细胞RhD血型鉴定(紧急抢救输血时RhD血型鉴定可除外)。
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只行正定型检测,可不行反定型检测。
(二)血型鉴定结果报告复查后由输血科两人核对全名签字;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查全名签字。
(三)血型鉴定结果必须有记录,并保存10年备查。
三、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进行的相关检查(一)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行抗体筛选试验。
如患者48h内多次输血,应重新行抗体筛选试验。
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阳性应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二)应作HBsAg、Anti-HBs>HBeA g、Anti-H Be、Anti-H Be、Anti-HCV>Anti-HIVl/2.梅毒等项目检测,确保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患者输血前即刻输血病毒性传染病的指标情况。
(三)复查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等。
(四)复查血液制剂ABO血型等。
1.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全血等血液制剂应复查ABO血型(正、反定型)等。
临床急救用血操作规范流程
临床急救用血操作规范流程1. 概述本操作规范旨在确保在临床急救情况下正确、安全地进行输血操作。
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2.1 确认输血指征在进行输血之前,要确保患者确实需要输血治疗。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输血的指征。
2.2 完善患者信息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史、过敏史、血型与配型结果等录入病历系统,并核对信息的准确性。
2.3 获取血液制品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输血指征,向血库提出输血申请,并准确填写输血申请单。
确认血库已准备好相应的血液制品后,进行血液制品的领取与核对。
2.4 进行血液制品核对在领取血液制品时,护士要进行核对,包括通过双人核对的方式核对患者的身份、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的准确性。
3. 输血操作流程3.1 患者安全核查在进行输血操作之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姓名、住院号,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2 输血操作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器材,如输血装置、输液器、输血储存袋等,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3 输血前准备患者应取适量的血液样本进行交叉配血,以确认与患者血型相匹配的血液制品。
3.4 输血操作步骤3.4.1 将输血装置与输液器连接,具体操作参考器材说明书。
3.4.2 清洁并消毒输血部位,使用无菌巾将患者的输血部位进行遮盖。
3.4.3 在输血前15分钟,先以小流量输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4.4 若无不良反应,适当调整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输注。
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
3.4.5 输血期间,及时记录输血的时间、输液量和输血反应等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5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将输血装置及时停止,并将其从患者身体上拆除。
护士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监测与护理。
4. 输血安全注意事项4.1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输血并发症的早期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血液相容性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制度
血液相容性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制度1、交叉配血报告单必须经过“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审
核合格的才能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2、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2.1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2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
2.3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2.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3、认真核对各项检验结果,对可疑结果不允许签发报告单,不允许发出未经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
4、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第 1 页共 1 页。
输血查对制度中三查八对的内容
输血查对制度中的三查八对1. 引言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血液成分。
然而,输血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和传染病。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医疗机构制定了输血查对制度。
其中,“三查八对”是一项关键内容,它包括三个环节的核查以及八项信息的对比。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查八对”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2. “三查八对”内容2.1 三个环节的核查2.1.1 输血前核对在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核对:•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与患者自身情况相符。
•核对医嘱:确保医嘱中明确指示了输血,并确认医嘱的有效性。
•核对样本标签:将采集到的患者血样与标本上的信息进行核对,避免样本混淆。
2.1.2 取血时核对在取出待输血的血制品时,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核对:•核对患者身份: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核对血制品标签:与医嘱中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血制品与患者匹配。
•核对血型:将受血者的血型与所需输注的血制品的血型进行核对。
2.1.3 输血后核对在输完血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核对:•核对输液记录:记录输液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液量等相关信息。
•核查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核查输液效果:观察患者是否有症状改善或生命体征稳定等。
2.2 八项信息的对比在“三查”环节中,还需要进行八项信息的对比,以确保输血安全。
这八项信息包括:1.患者姓名2.患者性别3.患者年龄4.医嘱内容5.表型(ABO/RhD)6.表量(数量)7.表源(来源)8.表质(质量)医务人员需要逐一对比以上信息,确保每一项都与患者和血制品的实际情况相符。
只有当所有信息都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输血操作。
3. 操作流程为了确保“三查八对”制度的执行,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示例操作流程:1.输血前核对:–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时核对患者身份,并记录到病历中。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及输血建议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及输血建议目的:探讨受自身抗体干扰血型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ABO 血型鉴定的方法和处理措施;探讨受自身抗体干扰配血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输血方法。
方法:选取3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中血型受干扰的AIHA患者18例,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ABO血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进行热放散或氯喹放散、吸收试验后再进行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
结果18例干扰血型、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结果采用热放散或氯喹放散、吸收试验后有18例AIHA患者血型不受干扰,能准确鉴定血型;15例AIHA患者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均不受干扰;3例仍无法消除自身抗体对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的干扰。
结论:需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技术才能消除自身抗体干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以确保输血安全;3例无法消除自身抗体干扰的患者选择交叉配血凝集强度最弱的血液制品输注,在输血过程中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能达到安全输血预期效果。
标签: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血型血清学技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安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病人的免疫系统对“自我”和“非自我”的识别机制发生紊乱,产生针对各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活化的补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1].许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因自身抗体的干扰,要准确的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有一定的困难。
也是医院疑难血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输血安全造成障碍,所以准确掌握此类疑难血型、配血、抗体筛选正确的血型血清处理方法尤为重要,准确把握其输血原则对于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和输注效果与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探讨了我院受自身抗体干扰血型、交叉配血、抗体筛选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方法和处理措施,并给与一些确保输血安全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二、血型和输血》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二、血型和输血》教案教材分析鉴定血型和输血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动手模拟实验学会鉴定血型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凝集反应这一难点,并为理解四种血型间输血关系奠定了基础,掌握同型输血的原则。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参加义务献血光荣。
学生分析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失血过多要输血。
但并不清楚ABO血型命名的依据是什么。
在本节课的的学习中,学生表达血型不合原因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牢固掌握四种血型各含的凝集原、凝集素才能准确表达异型输血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或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
设计理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间交流合作的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解释输血和血型的关系。
技能性目标:尝试鉴定血型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认同无偿献血光荣,确立对社会和人类的爱心和责任感。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模拟配置两种血清,四种血型的化学药剂A型血清:0.02mol/LAgNO3 B型血清:0.02mol/LNaI“赵”A型血:0.02mol/LPb(NO3)2 “钱”B型血::0.02mol/LBaCl2“孙”AB血:A型血和B型血等量混合“李”O型血:蒸馏水2、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用硬纸板剪出2种凝集素、四种血型的红细胞含凝集原(教师用的后面贴上双面胶)3、查询自己和父母的血型教学过程。
输血前核对制度范文(五篇)
输血前核对制度范文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 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一、输血申请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
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抽血护士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
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
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____天以便查对。
2024年输血安全查对制度(2篇)
2024年输血安全查对制度引言:在医疗领域,输血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人为因素或制度问题,输血安全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输血安全查对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2024年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一、背景分析1. 输血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输血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操作,输血安全问题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
2. 目前存在的输血安全问题:人为因素导致的输血事故、人员疏忽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输血安全。
二、建立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意义1. 提高输血质量:通过建立输血安全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输血错误、输错血型等问题,提高输血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 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输血安全查对制度可以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3. 规范医疗行为:建立输血安全查对制度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
三、建立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策略与措施1. 加强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输血错误。
2. 引入自动化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引入自动化系统进行输血操作的确认和查对,提高查对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3. 强化标本采集与标记:加强对输血血液样本的采集和标记的规范管理,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
4. 建立多人联合核对机制:在输血过程中,建立多人联合核对机制,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信息传递的错误和滞后。
四、建立输血安全查对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与设备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输血安全查对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医疗机构应时刻关注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升级相关设施和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果
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抢救) 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 和出冷汗等症状。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800~1000毫升 不超过400毫升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 健康的。反而对人体有益,如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促进血液的更新等。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 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 每次献血量为200-400 毫升。
万能受血者
四种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原则
●同型血互相输;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但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 是此时必须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 种血型的人; 血者血清进行配血实验,看是否有 红细胞凝集现象。 ●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
三种血型的血。
实际用
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失血量
超过1200~1500毫升
二、鉴定血型和输血
自学检测:
按————所含的凝集—的不同, 把人类血型分为四种:只含A凝 集—的叫做A型;只含B凝集—的叫 做B型;A、B两种凝集原——的叫 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的 叫做O型。
红细胞、原、原、原、原都有、 原都没有
• 2.血清中含有与凝集原相对应
的 两种———,分别是———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和————。
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 10人进行血型鉴定:
其中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1人 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反应。
那么,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 型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无偿献血意义大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 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1.一个战士是O型血,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 血型必定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一个患者是B型血,因失血过多,一时找不 到B型献血者,原则上还可以接受少量的血型的 血是( ) A.O型 B.AB型 C.无 D.A型 3.一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位患者失血 量至少已超过全身总血量的( ) A.30% B.20% C.10% D.7%-8%
凝集素
(血清)
A B
A B AB
抗B
抗A 无
A和B 无
O
抗A和抗B
探究竟1:
利用A型和B型标准血清 模拟血型鉴定,鉴定“赵、 钱、孙、李”四人的血型。
A血清(抗B)
B血清(抗A)
赵
A型血清 B型血清
AB型血
钱
A型血清 B型血清
A型血 B型血
A型血清 B型血清
孙
李
O型血
A A
O
O
B B
AB
AB
万能输血者
思考:
A型血的红细胞中凝集原的种类 是——,血清中凝集素的种类是— —。 O型血呢?AB型血呢?
凝集素
同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它们是一对冤家, 相遇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例如:A型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红细 胞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正常状态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返回
ABO血型系统
凝集原 血型 (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