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在无锡地区与团练的斗争

合集下载

太平天国血腥镇压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血腥镇压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浙江诸暨包村,地处县城东北七十里,风景迤逦,枫溪带其前,白塔湖环于后,林深箐密,包姓于此聚族而居。

这里原本是一个声名不著、平静祥和的村落,却因清代咸丰同治之交发生的一场历时九个月、死伤数万人的悲烈战事而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

包“神仙”的独立王包立身,又作“立生”、“立胜”,年二十余,普通农家子,世居包村,识字无多。

相传立身曾遇一白首老翁(白鹤真人,另有“白玉蟾”、“白吼精”之说),传授他兵法及遁甲诸术,言天将降大任于立身,若汉代之黄石公故事。

立身自称受仙得道,常焚香默坐,预言吉凶,乡民称之“包神仙”。

其实,包立身“神仙”之说,当时就有很多非议。

左宗棠奉命调查包立身事迹,声称:“传闻异词,未敢遽信其真可倚任。

”时任诸暨县令许瑶光也指出:“其中固有阴为之主持而驱策者也。

”包立身实际上只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但有野心的普通人,其成事必有谋士指点。

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大军兵进浙江,破绍兴、诸暨,来王陆顺德在绍兴主政,先后命余天安李、洽天义余防守诸暨县城,并出榜安民,设立乡官,征收贡赋。

在太平军大兵压境之时,包立身树旗起事,建号“东安义军”,以东、安、忠、义四字分四大营,设立文案、支应等局,以包姓亲族为各营总制。

他下令东安义军戎装服饰皆用白色,相约剃发,严格区别于太平军的服饰、发式,对抗之意明显。

在防御建设方面,村中垒土为外城,编篱为内城,广储军械,制造枪炮,包村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太平军作战图(一)此外,包立身还建立了与太平天国拜上帝教对立的宗教体系。

立身本人,持斋归教,尊奉其师为教主,宣称神仙托梦与他,将建大功勋于乱世。

这与洪秀全所梦上帝令其下凡斩邪留正的神话如出一辙,真可谓出于邪而制于邪。

与拜上帝教相比,包氏之教纯属土生土长的民间宗教,以师承关系为组织基础,发令必假神仙,以坐禅念咒、日夕斋蘸、卜晴雨休咎等方式吸引下层民众,“若有见闻而人不知”的人神沟通之术也类似于民间的降僮巫术。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作者:郭毅生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439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在它的告谕中往往要求“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又在1854年颁布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中,准许地主收租,承认地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就使人怀疑太平天国究竟对地主阶级采取什么态度?它对封建主义打击的程度又如何?笔者曾收集太平天国前后期在各地的有关资料,今择其要,略加论述。

关于准许地主收租与实行“着佃交粮”的问题,与此有关,但另有专文,此文不加详述。

一、太平军对官僚、富绅与团练的打击镇压太平军是一支反封建的农民武装,拜上帝会的教义又视妖魔为“该诛该灭”,它以“阎罗妖”影射清朝最高统治者,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妹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洪秀全:《太平觉世诏》,见《太平天国印书》(上)第393页。

)太平军所经之处,揭擎“奉天诛妖,斩邪留正”的义旗,以清方官吏、地主豪绅为“妖”,痛加诛锄。

太平诸王对下级的谕文中,要求“遇妖即诛,见民必救。

”(韦昌辉:《诫谕国宗石凤魁等统兵分巡湖北各郡县》见《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177页,《贼情汇纂》卷七。

)故太平军所克之处,对顽抗之官绅团练,严行镇压,对民愤重大的地主,支持乡农放手斗争。

致使反动派折干戕枝,如遭雷轰电击。

太平天国统治之区,虽未尽符“新天新地”(洪仁□:《英杰归真》,见《太平天国印书》(下)第775页。

)之誉,然而暴风骤雨,确使江南数省污浊为之一清。

《贼情汇纂》记载其前期的情况谓:“(太平军)凡陷一城,尽戕官吏,有自裁者更脔割之,暴骨于市。

以故官军克服之城,求殉难官吏遣骸不可得。

”(《贼情汇纂》卷十二“杂载”。

)如武昌攻破,自巡抚常大淳以下,或自裁,或处死,“搜妖”三日,反动官绅,喋血通衡;江宁克复,清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戮于府外小营街心。

上元知县刘同缨顽固厉骂,被拖至城北,“绑于树攒射之,更以巨炮轰击,瞬息骸骨崩散。

”(《贼情汇纂》卷十二“杂载”。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xxxx始末xx三十年(1851)十二月初十,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利用广西连年灾荒、饥民流离失所的机会,在桂平县金田村聚众起事,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

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部众发展至百万人以上。

xx二年(1852),太平军攻桂林,克全州,占领湖南、湖北两省。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由武昌东下江南,帆幔蔽江,炮声遥震,沿江州邑,莫不望风披靡。

随即太平军攻克安庆,占领南京。

洪秀全入城建都,改称天京。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太平军继续西征、北讨和东进,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狂飙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

同治三年(1864)四月廿六日,天王洪秀全病死天京。

五月一日,长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六月十四日,天京被清军攻陷。

时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六月十七日,太平军主将李秀成在天京丁村被俘,七月三日,被曾国藩所杀。

九月廿二日,幼天王被执,十月十六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寿终正寝。

在这太平天国运动如洪水猛兽冲撞决荡的十三年中,常州在咸丰十年(1860)四月六日被太平军攻克,而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六日被清军收复,前后整整四个农历年,其中始末,惨烈悲壮,难以详说,略述如下:太平军攻克南京之后,苏南震动,人心惊惶,常州奉旨设立团练,巡检盘查,积极防御。

庄毓鋐《团练纪实》:“常州府城周十里,二百八十四步,为门六,水关四,雉堞数千额,设游击、守备、千总各一员,左右司把总二员,兵百九十一人,马三十五匹。

无事岁支俸廉银米粮料五千数百两,有事不足。

具城守则团练乡兵所以佐,额兵实赵宋厢军遗制也。

道光末年,粤西匪徒起于金田镇。

咸丰元年,下湖南北。

三年二月,陷江宁。

于是地震长星见,风霾雨土,杀气惨然,讹言繁兴,暴民群起为寇盗。

……初,在籍广州知府余保纯始设保卫局,集诸绅为守御计,规模未具。

而在籍浙江布政使汪本辁、赞善赵振祚先后奉旨办团练会。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下)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下)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下)作者:李平心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763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07日提要太平天国革命非仅为颠覆清政府之叛乱,实亦彻底反地主的封建剥削之斗争。

地主、豪绅既不利于太平天国之存在,乃联合商人资产阶级组织反太平革命之武装势力,其最著者为湘军与淮军。

反革命军与太平军混战于长江流域诸省,争城夺地,斗争之剧烈残酷,史所罕见。

而国际资产阶级亦深惧太平天国之发展,助清军与太平军鏖战。

太平军势渐不支,在皖鄂诸省皆失利,而清军围攻南京益急。

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湘军陷南京。

太平天国遂亡。

至于太平军之余支在南北诸省与西部者,亦先后为清军所消灭。

此轰轰烈烈支持十五年蔓延十七省之农民革命运动于是为反革命淹没于血海中矣。

推究太平天国失败之原因,在客观方面,为地主、豪绅、商人、贵族之结合反攻与帝国主义之援助反太平军,在主观方面,则为太平天国缺乏强有力之领导阶级,不能使革命深入于广大之群众间,联系全国革命力量,扑灭反革命的中心势力。

至于太平天国领袖之腐化与内讧,尤足予清军以可乘之机也。

一反革命势力的崛起与太平天国之衰亡反太平天国运动的勃兴——湘军太平天国的勃兴不独使得反动的满清政府惶急无措,所有的地主、豪绅、商人资产阶级乃至于帝国主义都因此震骇起来。

太平天国的革命在土地政策、经济政策乃至社会政策上给予一切反动的集团势力以绝大的打击,并且随着革命浪潮的发展,更促进了广大的贫农与城市手工业者、贫民对于革命政权的激烈要求,此等要求都逐渐部分的反映到太平天国的政策上来。

同时千百万的革命群众在各地已自发地起来和他们的压迫者、剥削者作殊死战,这使得一切的贵族、官僚、地主、绅士、商人由绝大的恐慌中,要求对革命群众及其政权,组织一锐利无匹的反攻,于是以地主阶级为中心的反革命运动就在尖锐的斗争中出现了。

这其中最主要而为吾人所熟知的,就是以曾国藩为领袖的湘勇组织。

其实在此以前,新宁的举人江忠源已经有了一种反太平天国的武装组织,是由团练—一地主、富农的武装——发展而成的,当时号称‘楚勇”。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清道光三十年(1851)十二月初十,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利用广西连年灾荒、饥民流离失所的机会,在桂平县金田村聚众起事,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

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部众发展至百万人以上。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桂林,克全州,占领湖南、湖北两省。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由武昌东下江南,帆幔蔽江,炮声遥震,沿江州邑,莫不望风披靡。

随即太平军攻克安庆,占领南京。

洪秀全入城建都,改称天京。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太平军继续西征、北讨和东进,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狂飙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

同治三年(1864)四月廿六日,天王洪秀全病死天京。

五月一日,长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六月十四日,天京被清军攻陷。

时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六月十七日,太平军主将李秀成在天京丁村被俘,七月三日,被曾国藩所杀。

九月廿二日,幼天王被执,十月十六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寿终正寝。

在这太平天国运动如洪水猛兽冲撞决荡的十三年中,常州在咸丰十年(1860)四月六日被太平军攻克,而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六日被清军收复,前后整整四个农历年,其中始末,惨烈悲壮,难以详说,略述如下:太平军攻克南京之后,苏南震动,人心惊惶,常州奉旨设立团练,巡检盘查,积极防御。

庄毓鋐《团练纪实》:“常州府城周十里,二百八十四步,为门六,水关四,雉堞数千额,设游击、守备、千总各一员,左右司把总二员,兵百九十一人,马三十五匹。

无事岁支俸廉银米粮料五千数百两,有事不足。

具城守则团练乡兵所以佐,额兵实赵宋厢军遗制也。

道光末年,粤西匪徒起于金田镇。

咸丰元年,下湖南北。

三年二月,陷江宁。

于是地震长星见,风霾雨土,杀气惨然,讹言繁兴,暴民群起为寇盗。

……初,在籍广州知府余保纯始设保卫局,集诸绅为守御计,规模未具。

而在籍浙江布政使汪本辁、赞善赵振祚先后奉旨办团练会。

初二历史第9课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教案

初二历史第9课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教案

[科目]历史[年级]初二[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教案[标题]第9课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内容]第9课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市第12中学 X允升(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目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某某保卫战。

李秀成在某某附近的斗争。

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学习太平天国英雄与中外反动势力顽强搏斗的革命精神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正气。

2.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取得某某革命的胜利。

三、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略)〔导入新课〕正当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时,天京却风云突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与变乱,革命力量大大削弱了。

从1856年天京事变到1864年天京失守,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后期阶段。

〔讲授析课〕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等级思想、安东思想、宗派思想不断发展。

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减退,生活化,脱离了群众。

(让学生参看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和《天王府和玉玺》的插图。

)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建造金碧辉煌的宫殿;杨秀清讲究排场,出行前呼后拥。

这些与太平天国前期太平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随着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个人野心膨胀。

他借洪秀全深居宫中不理朝政之机,独断专行,竟借故杖责洪秀全,并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企图将自己凌驾于天王之上。

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矛盾的发展,给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的韦昌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6年9月,他带领心腹部队三千人,从某某前线星夜赶回天京,突然袭击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及其全家。

在以后的两个月中,韦昌辉滥杀无辜,曾为太平天国浴血奋战的两万将士,惨死在韦昌辉的屠刀之下。

太平天国内讧与后期斗争

太平天国内讧与后期斗争

3、领导集团的失误
南王和西王在1852年阵亡,东王 和北王在1856年的内讧中被杀,翼 王另起炉灶。1856年以后,忠王李 秀成独木难支。干王主要是思想家 而非实干家,且有妒贤忌能的缺点。 洪秀全缺乏领袖天才,既不能制订 长期的建设性政策或全局性的军事 战略,也不能适当地指导行政管理, 于是他干脆推卸了所有的责任。
三股力量的联合绞杀下 阶级局限性与落后性,不可能成为社会
政治的革新者 宗教局限
2.历史地位
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打击旧势力; 崭新的历史内容
军事:湘、淮军取代了旧式的八旗、绿营兵; 政治:地方实力派兴起; 财政:厘金倡办; 外交:中外新关系开始。
发扬民族精神,传播了开创一个新世界的革命精神, 对辛亥革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土地、农民问题的 高度重视精神,也引起毛泽东的广泛兴趣。
安顺场
如何评价石达开及其出走
3.影响:盛-衰 转折点
, .
------
, , .
------
不 到天
如 头父
回 还杀
家 是天
民 谣
做 一兄 长场 工空
A宗教上
江天
B政治上
山父
打杀
C军事上
不天
民 通兄

杨秀清想当皇帝,一念之差, 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___孙中山《三民主义》
二.天国后期的政治与军事
林凤祥率领之北伐军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
取灭亡的偏师。
太平军没有集中力量,彻底摧毁长江两岸 的清军大营,确保南京的安全。洪秀全对 1853—1854年占领上海老城达一年之久的小 刀会的求助置若罔闻,太平军因而失去了从清 廷夺取一个与洋人接触的重要据点,以及一个 作战基地的机会。

刘铭传

刘铭传
失意闲居
随后赴陕甘,配合左宗棠镇压回民叛乱。至陕甘后,刘铭传头伤后遗症复发,加之李鸿章保荐出任陕西巡抚未成,以“脑痛欲裂”为由,奏准获假3个月回籍休养。此时铭军已有2万人马,刘铭传推荐甘肃提督曹克忠统领。刘回家不久,铭军武毅右营士兵因不服曹克忠管理而发生哗变。因此,刘铭传以荐举非人而受革职处分。刘铭传心灰意冷,退志更坚,即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庄园,修成合肥西乡的刘老圩和六安麻埠的刘新圩。[2]
1884年8月4日,法舰直逼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派一副官上岸,要求守军“于明日上午八时以前将炮台交出”,守军置之不理。5日,法舰在利比士的指挥下齐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守军于死伤十余人后向内地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进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附近高地。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100余人,狼狈逃回军舰,侵占基隆的计划破产了。
五月三十一日,刘又率部击退从川沙方向来攻的太平军,于第二天乘胜攻占川沙。刘铭传因此升游击并获赏戴花翎。[2]
连战连捷
淮军在上海站稳脚跟后,随即奉命进兵苏南。刘铭传与潘鼎新、张
刘铭传
刘铭传[4]
树珊等率3000淮军,由水路直扑福山。登岸后,骄兵轻进,在同观山与太平军遭遇激战,被打溃。后来,在由外国雇佣军组成的洋枪队援助下夺下福山。刘铭传升“以总兵补用”,不久担任江苏狼山镇守使。随后,刘率部同其他淮军一起,连占太仓、昆山,攻下江阴县城。刘铭传又被升为记名提督。十二月,刘铭传乘机向无锡太平军发起进攻,经过一天巷战,俘守将黄子隆、黄德懋父子以下2万多人,被清廷“加恩赏头品顶戴”。
法军侵犯基隆首战即告失败,于是又向清政府提出新的和议条件,清政府再次拒绝。此时,法舰已有预谋地集中于福州马江,乘清军将吏相信“和谈大有进步”、丝毫不作准备之际,于23日下午发动突然袭击,把福建水师所有战舰全部击沉,然后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各炮台。从此,法军就牢牢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得以随心所欲地全力侵台。

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团练

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团练

徽 学研 究 ・
太平 天 国时期 的徽 州 团练
郑小春
( 湖 学院 巢 思政部 , 安徽 巢湖 2 80 ) 30 0

要: 太平 天国时期 , 在清廷动 员下徽 州团练应 时兴起 , 其具体组 织十分严 密, 团之法很 有特点。徽州 办
团练的兴办得到 了宗族和绅士的 大力支持 , 且在 徽州战局 中积极 协助 官军, 至独 " 面, 太平军活动造 成 甚 3一 - 给
了极 大钳 制 。徽 州 团 练 也 给 徽 州 社 会 造 成 了恶 劣 影 响 。 关键词 : 平天国 ; 州; 太 徽 团练
中图分类号 :24 K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6 5 2 1 )3 0 7 - 8 1o — 0 X( 00 0 - 0 7 0
《 清末湖 南的团练和地 方 军事化》, 湖 南 师范 大学社会 《
科学学报 》 9 9年 第 3期 ; 宏章 : 贵 州咸 同 大起 义与 18 赵 《 贵州地方团练势 力的 形成》, 贵 州师 范大 学学报 》 9 5 《 19
年 第 1 ; 竞 、 心 刚 : 太 平 军 在 无 锡 地 区 与 团 练 的 期 吴 万 《
Z NG a HE Xio—c u hn
Tua ’in uiho du ̄ng t e p i d f Tapi e v nl i do n l e ofH z u h ero o i ng H a e y K ng m
( ax m a dIel yD pr et houC l g ,C ah 30 0 C ia M ri n doo e a m n,C ah o ee hou2 8 0 , hn ) s g t l

三河之役陈玉成全歼李续宾6000湘军精锐,曾国藩亲弟阵亡

三河之役陈玉成全歼李续宾6000湘军精锐,曾国藩亲弟阵亡

1858年5月,湘军攻克九江,并乘势直扑安庆。

太平军后起之秀英王陈玉成联合捻军,与忠王李秀成在安徽滁州乌衣会师,并将八旗名将胜保统率的满蒙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几乎片甲不留,胜保只身落荒而逃。

8月,太平军乘胜攻下浦口,突袭围困天京(南京)的清军江北大营。

江北大营在太平军的猛烈攻击下全线溃退,太平军先头部队已进抵扬州。

至此,清军对天京北面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京浦交通命脉得以恢复。

为巩固天京防守,洪秀全下令将天京江岸门外的江浦地区设为天浦省,并委派捻军首领薛之元率兵据守。

太平军集结重兵攻击江北大营,给占领江西的湘军造成了盘踞淮南的太平军主力已悉数东进、安徽防守空虚的假象。

湘军悍将李续宾认为机不可失,于是指挥水陆大军杀向安徽,目标是攻取天京上游的重要屏障——安庆。

李绪宾计划,先攻克庐州,再以此为基地占领江淮的大片地区,以断绝安庆、天京的粮食供给,再一举攻夺长江锁匙安庆。

由于当时太平军主力大多已回援天京,安徽防守力量薄弱,李续宾进展顺利,很快就攻占了安庆外围的全部据点。

不久,他亲率6000湘军精锐进击位于巢湖边上的三河镇。

三河镇是庐州咽喉,太平军在此设有粮仓,囤积了大量粮草,以接济庐州、安庆、天京等天国重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要地。

三河镇要是失守,安庆也就失去了屏障和依托,无险可守,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因此,三河镇之战,对太平军和湘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太平军统帅陈玉成不敢大意,他仔细考察了三河镇一带的地形特点,认真研判敌我态势,最终制定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

李续宾误判了太平军的战略意图,以为太平军主力全部东进,三河镇一带的防守空虚,不足为虑,遂产生了轻敌冒进的麻痹思想,指挥部队大举进攻,陈玉成则率军且战且退,将李续宾一步步诱进了埋伏圈。

突然,响起一声号炮,太平军伏兵四下里呐喊着冲杀出来,迅速包围了李续宾的6000人马,随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恰在此时,李秀成也从江苏率军赶来助攻增援。

湘军遭太平军伏击后,因猝不及防,顷刻间便遭重创,一下子就有千余人死伤。

太平天国无锡血战——一对父子对一座城市的血祭

太平天国无锡血战——一对父子对一座城市的血祭

太平天国无锡血战——一对父子对一座城市的血祭无锡位于苏南地区的中心位置。

它西有南京、常州,东有苏州、上海。

一旦这里发生战事,那就意味着敌方已经深入到了苏南腹地,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形势就变得很危急了。

因此,无锡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1863年时期的太平天国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下面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淮军在无锡展开的血战。

(一)太平天国攻占无锡时十分顺利,因为当时江南大营已经崩溃,清军兵败如山倒,太平军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无锡。

1863年3月,李秀成命潮王黄子隆镇守无锡,而这时,淮军对苏南地区的进攻已经开始。

黄子隆身处苏南腹地,其实也没有享受什么清闲,而是四面出击,经常率军支援各地的作战。

到了9月,淮军开始了对苏州的进攻。

苏州是李秀成忠王府所在地,防御最为严密。

因此,李鸿章认为,要想攻克苏州,就必须首先剪除它的羽翼,无锡就是苏州的羽翼之一。

于是,李鸿章派出了刘铭传、郭松林等将领率军进驻苏州与无锡之间,牵制无锡的太平军。

如此一来,无锡之战就与苏州之战几乎同时开打了。

李鸿章李鸿章派出刘铭传率领9营淮军进驻江阴、常州、无锡三地交界处的青阳镇;又派五个营进抵无锡的芙蓉山;郭松林率六个营的兵力占领无锡的缑山;张树声、滕嗣武率10营兵力占据张泾桥;此外还有三营水师抵达大桥角。

数以万计的淮军对无锡形成了合围之势,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则肩负统一调度指挥之责。

而李秀成在此时也调集了十三个王的兵力,集结了十余万大军,力争一举击败淮军。

双方的兵力就在无锡附近展开了激烈的对撞。

作为镇守无锡的主将,潮王黄子隆的使命是击溃进抵缑山、芙蓉山等地的淮军。

10月2日,淮军张树声、滕嗣武等人率军抵达芙蓉山,正当他们修筑营寨之际,有七、八千人的太平军向着他们冲来。

张、滕二人立即指挥淮军布阵,用洋枪猛烈射击。

太平军无法抵挡,大败而去。

张树声等人率军猛追,竟然一路追到了无锡城下,摧毁了太平军很多设在城外的营盘。

担任前敌指挥的李鹤章见太平军战斗力如此孱弱,便在10月4日组织了全面的进攻。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

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

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

曾国荃:终击败太平军成就曾国藩

曾国荃:终击败太平军成就曾国藩

[键入文字]曾国荃:终击败太平军成就曾国藩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当然太平天国的结局是被镇压围剿,功劳是曾国藩的,他也破例被封侯。

其实在这份功劳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功臣,这其中功劳最大者,就要属其第曾国荃莫属。

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之役应当可以说说传统社会最后一次,也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战争。

事实上,传统社会的农民战争多数属于流民起义,或因灾荒,或因瘟疫,产生大批流离失所的流民,这才是对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洪杨从广西起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并非是因为太平军多能打,而是因为清军实在太渣。

清朝享国日久,八旗和绿营逐渐腐化堕落,从百战雄师沦为废柴。

一个秀才都考不上都乡村塾师洪秀全居然打下了帝国最为富庶的江宁,在这里建立所谓的人间天国,过起了太平王的逍遥日子。

咸丰三年二月(1853 年3 月),洪秀全占领金陵,改名天京,作为天国首都。

为了安稳做好太平天王,太平天国在天京周边营建了严密的防卫系统。

清廷在天京周边修筑了江南、江北两个大营,与之对峙将近8 年时间,也未能将天京拿下。

太平军真正的对手并非清朝原先体制内的国防军,而是崛起于地方的团练武装,其中翘楚就是曾国藩以书生领山农的湘军。

从咸丰十一年(1861)开始,湘军与太平军的攻守格局发生变化,曾氏兄弟的湘军逐渐占据上风。

曾氏兄弟在结束江西战事之后,又经过艰难卓绝、旷日持久的围城苦战之后,拿下了长江关键安庆城。

安庆拿下之后,曾氏兄弟就开始谋划攻取金陵,建立所谓不世之功了!曾国荃称:金陵恃江南北各城为屏蔽,江南北各城恃金陵为应援。

金陵为贼根本,拔其根本,即枝叶不披而萎。

曾国荃是个功名心极强的人,他一直把攻取金陵、拔其根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志业。

1。

千载名城的终极陨落——记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苏扬州之战

千载名城的终极陨落——记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苏扬州之战

千载名城的终极陨落——记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苏扬州之战自从唐朝以来,扬州就一直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千百年来,虽然扬州也曾几经战火,但总是能够涅槃重生,重新成为最发达的经济中心。

在经济基础上,扬州还始终稳居着文化中心的宝座。

无数的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聚集在这里,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扬州文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们为我们描绘出了这座城市的神韵。

扬州的风景,扬州的园林,扬州的文人,扬州的美女,扬州的美食,甚至扬州的澡堂子,都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扬州是一座如同罗马、巴黎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城。

然而,这一切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就打上了休止符。

经过这一场战争的洗劫,扬州就此沉沦,再也没有恢复它昔日的荣光。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太平天国时期的扬州之战。

(一)1853年3月20日,太平天国攻克了南京。

南京失陷的消息传到了扬州,全城上下人心惶惶,风声鹤唳,有钱人纷纷携家带口逃往别处。

扬州人出门就要坐船,当时恰逢春季水枯,行船要靠纤夫拉纤。

纤夫们趁机漫天要价,拉一趟纤要四五吊钱才行,结果都发了一笔小财。

此时在扬州城里,地位最高的官员就是漕运总督杨殿邦。

大家都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杨大人果然不凡,立马就想出了一条妙计。

原来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经占领镇江。

当时的扬州官员派人与英军联系,拿出了50万两银子的赎城费,请求英军不要攻打扬州。

英国人居然就同意了。

事后,朝廷也没有追究这个事。

杨殿邦打算照搬前例,给扬州找一条生路。

杨殿邦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扬州人不差钱,如果能花钱买个平安,那是最好不过的。

于是,扬州这边就派人到南京,见到了东王杨秀清,献上20万两白银,恳求东王不要攻打扬州。

东王当时满口答应,但是没过两天,太平天国的大军就杀奔扬州、镇江二城而来。

4月1日,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太平军杀到了扬州。

漕运总督杨殿邦、扬州知府张廷瑞、参将文玉等人不战而逃,顺着大运河一口气跑到了淮安的清江浦。

太平军在吴江四年纪略

太平军在吴江四年纪略

太平军在吴江四年纪略沈昌华值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四十周年之际,为纪念英勇的太平军将士们,为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特将太平军在吴江的活动,拟一小文作为一百四十年祭。

一、太平军攻占吴江及在吴江的政权建设吴江东邻上海西依太湖,南接浙江北靠苏州。

是江、浙、沪间咽喉。

地肥水美、物产丰富。

清代吴江一县划成吴江、震泽两县,县治均设松陵城内,史称“江震”。

为开发革命根据地,摆脱困境。

1860年5月6日,太平军击溃了清江南大营。

五月中旬洪秀全即令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部分主力进行东征。

李秀成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连克丹阳、常州、无锡。

六月二日进苏州城。

六月十三日李世贤部,以马队当先进攻江震,清吴江知县田人熙乔装出逃,经同里去上海。

侍王部占领吴江城后,挥军南下。

五彩斑烂的战旗,呼啸的马队,疾奔的步兵,沿大运河东西两岸向南挺进。

六月14日在平望与清总兵江长贵部遭遇,经过一整天恶战将江长贵部击溃占领平望,掩杀向南。

克盛泽、黄家溪、王江泾直至嘉兴。

此后,忠王李秀成攻同里、北厍、黎里、芦墟。

谭绍光部活捉湖州团练白头军赵景贤攻占震泽,解放吴江全境。

忠王李秀成克昆新(昆山、新阳)、太仓、嘉定、青浦、松江,把清军驱赶到上海县境。

太平军攻占江震以后,立即开展根据地建设。

他们将县城及各镇的部分庙宇拆除。

所得建材修筑石垒工事,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在夹浦、三里桥、三江桥等处设卡建营。

仅松陵城内外就拆除了圣寿禅寺、无碍讲寺,接待寺、宁境华严讲寺、纯阳道院、崇真道院、灵真道院等十多个寺庙。

在县城各城门外修筑街垒,城垛上搭起“望妖台”和炮台。

平望镇四周筑起半园形的土墙,墙外挖掘壕沟,沟外开阔地上打满竹椿,近河一带民屋墙壁上开凿炮眼,还修筑了两个炮台,架有两门火炮。

兵士手中大都是长矛大刀,也有少数洋枪,西王萧朝贵的胞弟萧朝兴率领几千名太平军驻扎在平望。

在根据地军事建设中,忠王李秀成特别注意到吴江地区的水乡特点,他安排了太平天国翼天义程姓将领,这一位“水师天军主将”作为吴江驻兵的佐将(军事长官)。

《太平》战役说明

《太平》战役说明

1999年5月
金田之战
清军将领:周凤山、伊克坦布
太平军将领:洪秀全、杨秀清
1850年12月29日战斗开始,伊克坦布出现金田西北,1851年1月1日,伊部象金田开进。

1851年1月15日左右,周凤山部由正西方出现并向金田行进。

作战方法:“伊部”敌自西北攻来,我方一部人正面伏击,另一部绕至其后,呈两面夹击之势。

至15日左右,伊军需消灭。

周军人数不多,可正面,也可包抄战术。

三里墟之战
清军将领:刘继祖、张敬修、向荣、秦定三
太平军将领:洪秀全、杨秀清
作战方法:1851年4月3日,敌自四路齐攻我三里墟。

不可以消极防守,四兵五路,四路迎击敌兵,一路伏于东岭(东面),伏击成功后调东部,南部的兵截击向荣军团,尽量在敌人行军时进行狙杀。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作者:郭毅生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439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在它的告谕中往往要求“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又在1854年颁布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中,准许地主收租,承认地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就使人怀疑太平天国究竟对地主阶级采取什么态度?它对封建主义打击的程度又如何?笔者曾收集太平天国前后期在各地的有关资料,今择其要,略加论述。

关于准许地主收租与实行“着佃交粮”的问题,与此有关,但另有专文,此文不加详述。

一、太平军对官僚、富绅与团练的打击镇压太平军是一支反封建的农民武装,拜上帝会的教义又视妖魔为“该诛该灭”,它以“阎罗妖”影射清朝最高统治者,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妹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洪秀全:《太平觉世诏》,见《太平天国印书》(上)第393页。

)太平军所经之处,揭擎“奉天诛妖,斩邪留正”的义旗,以清方官吏、地主豪绅为“妖”,痛加诛锄。

太平诸王对下级的谕文中,要求“遇妖即诛,见民必救。

”(韦昌辉:《诫谕国宗石凤魁等统兵分巡湖北各郡县》见《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177页,《贼情汇纂》卷七。

)故太平军所克之处,对顽抗之官绅团练,严行镇压,对民愤重大的地主,支持乡农放手斗争。

致使反动派折干戕枝,如遭雷轰电击。

太平天国统治之区,虽未尽符“新天新地”(洪仁□:《英杰归真》,见《太平天国印书》(下)第775页。

)之誉,然而暴风骤雨,确使江南数省污浊为之一清。

《贼情汇纂》记载其前期的情况谓:“(太平军)凡陷一城,尽戕官吏,有自裁者更脔割之,暴骨于市。

以故官军克服之城,求殉难官吏遣骸不可得。

”(《贼情汇纂》卷十二“杂载”。

)如武昌攻破,自巡抚常大淳以下,或自裁,或处死,“搜妖”三日,反动官绅,喋血通衡;江宁克复,清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戮于府外小营街心。

上元知县刘同缨顽固厉骂,被拖至城北,“绑于树攒射之,更以巨炮轰击,瞬息骸骨崩散。

”(《贼情汇纂》卷十二“杂载”。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

太平天国常州始末清道光三十年(1851)十二月初十,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利用广西连年灾荒、饥民流离失所的机会,在桂平县金田村聚众起事,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

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部众发展至百万人以上。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桂林,克全州,占领湖南、湖北两省。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由武昌东下江南,帆幔蔽江,炮声遥震,沿江州邑,莫不望风披靡。

随即太平军攻克安庆,占领南京。

洪秀全入城建都,改称天京。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太平军继续西征、北讨和东进,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狂飙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

同治三年(1864)四月廿六日,天王洪秀全病死天京。

五月一日,长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六月十四日,天京被清军攻陷。

时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六月十七日,太平军主将李秀成在天京丁村被俘,七月三日,被曾国藩所杀。

九月廿二日,幼天王被执,十月十六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寿终正寝。

在这太平天国运动如洪水猛兽冲撞决荡的十三年中,常州在咸丰十年(1860)四月六日被太平军攻克,而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六日被清军收复,前后整整四个农历年,其中始末,惨烈悲壮,难以详说,略述如下:太平军攻克南京之后,苏南震动,人心惊惶,常州奉旨设立团练,巡检盘查,积极防御。

庄毓鋐《团练纪实》:“常州府城周十里,二百八十四步,为门六,水关四,雉堞数千额,设游击、守备、千总各一员,左右司把总二员,兵百九十一人,马三十五匹。

无事岁支俸廉银米粮料五千数百两,有事不足。

具城守则团练乡兵所以佐,额兵实赵宋厢军遗制也。

道光末年,粤西匪徒起于金田镇。

咸丰元年,下湖南北。

三年二月,陷江宁。

于是地震长星见,风霾雨土,杀气惨然,讹言繁兴,暴民群起为寇盗。

……初,在籍广州知府余保纯始设保卫局,集诸绅为守御计,规模未具。

而在籍浙江布政使汪本辁、赞善赵振祚先后奉旨办团练会。

无锡之战:沙陀骑兵纵横水网密布的江东战场

无锡之战:沙陀骑兵纵横水网密布的江东战场

无锡之战:沙陀骑兵纵横水网密布的江东战场公元907年,随着军头朱温正式篡位,残唐的江山正式跨入五代十国阶段。

南面的江淮集团也逐步落入权臣徐温手中,同时不忘加紧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攻略。

这迫使浙东的吴越势力加剧对抗,并期望将杨氏的部队都赶往江北。

但后者毕竟掌握更多的资源,在许多军事领域都存在先天优势。

发生在六年后的无锡之战,便是双方体系差距的最好体系。

位于扬州的幕府始终希望把江东收入囊中早在公元908年,杨行密死后的南吴政权就开始谋划反攻苏州。

由于事先做了精心准备,使得浙东方面的援军根本无从实施援助。

以至于钱缪必须采取围魏救赵策略,主动派人进攻太湖北部的常州,截断整支江淮远征军的后路。

但刚刚解决了驻扎当地的屯田部队,就迎来了从池州抵达的水师精锐。

结果因腹背受敌而全线崩溃,甚至让南吴大将陈璋率小规模船队逼近松江。

直到发现周围还有大批浙东的后备力量,才知趣的选择见好就收。

吴越防御下的苏州终究没有再次易手好在苏州的坚固城防,也让更多赶来围困的江淮军不得要领。

还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攻坚技术支持,让长江两头的许多关键战役都止步于城墙之下。

吴越方面也很快派遣更多援军抵达,并偷偷让人绕开对手设置的警戒渔网,从而制造了非常成功的里应外合式反击。

分散扎营的南吴部队抵挡不住,只能丢盔卸甲的重新退回常州休整。

至此,扬州的幕府也意识到单纯从太湖流域进击,似乎很难将浙东对手彻底压服。

加上其控制区逐步向西南方向延伸,也就有了迂回直击杭州的可能。

千秋关以东就是吴越首府杭州公元913年夏季,南吴派遣20000军队南下,改从太湖以南的千秋关东进。

只要跨过今日的安徽和浙江交界,就能快速触及钱塘江流域,所以对浙东集团造成很大震撼。

钱缪亲率麾下最精锐的锦衣军坐镇首府,并决定继续用偏师去分散敌方注意力。

于是,超过万人的水陆军部队再次开往常州,在更加外围的无锡城建立营地。

但南吴方面毕竟家大业大,很快就将更多部队送抵战场。

除了淮南本地的征发兵丁,还有来自淮西的驻军和扬州政权向来倚重的少量沙陀骑兵。

浙江之战

浙江之战
林文察为台湾雾峰人,未满三十即升任总兵,于浙江之战为清国屡立战功,颇受左氏仰仗。
事件背景
事件背景
1861年4月至12月,侍王李世贤等率太平军进攻浙江,占领除衢州、温州、湖州三府城及边外诸县以外的浙 江大部地区。1862年初,湘军节节东犯,兵临天京(今南京)城下,浙江太平军也面临清军的四面夹击 。
浙江之战
太平军与清军间发生的战争
目录
01 事件背景
02 过程
基本信息
浙江之战1862年起,浙江巡抚左宗棠、布政使蒋益澧、法军常捷军,与以金华为据点的30余万太平军侍王李 世贤、宁波黄文英长达两年半以上的全省征战;直到天京已经陷落,浙江战事仍顽疲持续,至8月李侍贤率领太平 军剩兵仍20余万,汹涌逃亡福建海线,出乎布防内陆清军意料之外。
浙南方面
李鸿章 1862年7月下旬,广东巡抚耆龄抵福建浦城,代闽浙总督庆瑞主持攻浙军务。时处州(今丽水市)太 平军多奉调北上,耆龄督军乘势于8月14日攻占该城,太平军北撤至缙云、武义一带。1863年3月开始,湘军蒋益 澧部进攻富阳。康王汪海洋率军屡败湘军,坚守至9月20日,蒋益澧联合“常捷军”攻城,富阳失守。湘军占富 阳后,沿钱塘江直逼杭州,同时分兵趋余杭(今杭州西),企图断太平军后路,双方在余杭、杭州展开了激烈的争 夺战。12月,淮军攻占苏州、无锡后,江苏巡抚李鸿章派军攻浙北嘉兴。嘉兴附近平湖、乍浦、海盐、澉浦、海 宁、桐乡等地的太平军守将纷纷献城投清。1864年3月25日,嘉兴被淮军攻陷,杭州遂处于清军三面围攻之下。 28日,湘军在“常捷军”配合下,对杭州发动猛攻,以大炮轰塌凤山门城垛约3丈,乘势涌入。太平军拼死堵御, 将湘军全部逐出。30日,湘军水陆各营分攻武林、钱塘、凤山、望江、清泰各门,听王陈炳文率太平军顽强抗击, 终因军力不支,于当夜北走德清,杭州于次日晨失陷。同日,汪海洋弃余杭北走,该城亦失陷。4月14日,李世 贤会同各路太平军自德清抵浙西昌化,拟离浙入皖。浙江全省除湖州尚由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坚守外,余皆 为清军所占。点评:些战,太平军在浙江转战3年,予清军沉重打击。但由于缺乏集中统一指挥各部协同不密,加 之后期士气低落,叛变投清者日渐增多,浙江丧失,使天京东南屏障尽失,太平军处境更加险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