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案)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认识水的组成成分,包括氢和氧元素。

2. 理解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的化学式。

3. 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成分构成首先,引入学生对于水的认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猜测水的主要成分元素,让学生猜测一番后,揭示正确答案,即水是由氢和氧两个元素组成的。

2. 水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式引导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包括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用简洁易懂的图示展示水分子的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简要介绍水的化学式,H2O,让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式之间的关系。

3. 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科普文章、观看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包括各种生态系统、生物体生命活动等方面的作用。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清洁、饮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水重要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1. 问答互动法:就“水的成分构成”这一部分采用互动问答,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探究,从而引导他们理解水的组成。

2. 材料分析法:就“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段落中采用文章阅读材料和视频观看材料的形式,确定学生认知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图示分析法:就“水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式”这一部分采用图示展示,借助鲜明、生动的图像展示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掌握学习内容。

四、教学形式本节课将采用互动课堂的形式,采用主讲、互动问答、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估:1. 问答评估: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学内容。

2. 作业评估:为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将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或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进行人员评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组成以及分子结构。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2. 难点: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相关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探究与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水的实验,通过观察水的变化,解释水的组成。

3.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水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氧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一个共有电子对,构成了水分子。

4. 实验展示(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展示水分子的结构。

使用模型或图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5. 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解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水是液体?(2)水分子的结构对水的性质有什么影响?(3)水分子的极性对水的溶解能力有什么影响?6. 总结(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7.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水的分子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为什么水能起到良好的溶解能力?8. 总结反思(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四、教学手段: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运用多媒体资料:使用模型或图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探索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课堂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教学评价。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水的三态以及相变过程。

教学重点:1. 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水的三态以及相变过程。

教学难点:1. 如何解释水的化学组成及原子结构。

2. 如何分析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引发学生对水的疑问,例如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的组成结构是什么?二、讲解水的化学组成及原子结构(15分钟)1. 解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介绍水分子的原子结构,包括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3. 展示水分子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组成。

三、探究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5分钟)1. 分析水的物理性质,如透明无色、具有比较高的比热容、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是4摄氏度等。

2. 探讨水的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作为溶剂的能力等。

3. 通过实验或案例展示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更深入理解。

四、讲解水的三态和相变过程(15分钟)1. 解释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分析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如冰的融化、水的沸腾等。

3. 展示水的相变过程的实验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及相变原理。

五、小结(5分钟)1. 总结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总结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总结水的三态和相变过程。

六、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及其他相关知识。

2. 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应用领域和环境保护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评价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于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小结和拓展活动中的表现。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目标:了解水的组成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氢氧化合物、水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分子结构。

教学准备:实验室玻璃器皿、草稿纸、笔、PPT。

教学步骤:
1.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展示、实验视频等形式引入水的组成这一话题。

2.水的组成:讲解水的分子式H2O,解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3.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如水的流动性、透明性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性质是如何由其组成决定的。

5.理论总结:通过PPT展示水的分子结构,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建立。

并让学生总结出水的性质与其组成的关系。

6.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氢气和氧气的产生。

7.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出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外出探访周边水源,观察水的来源及利用。

教学反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做到针对性讲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水的组成和水的性质。

本章通过介绍水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和水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对原子和分子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水分子结构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

2.了解水分子的结构,能描述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3.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并理解其原因。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理解。

2.水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然后提问:“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让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呈现(10分钟)使用PPT课件呈现水的组成的知识,介绍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并呈现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操练(15分钟)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加深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的组成和性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与其他物质的关系,如二氧化碳、硫酸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水的组成和性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4.2水的组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4.2水的组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课题2水的组成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和证据推理的过程,引领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学会一般的探究物质组成的过程。

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维的教育。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

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种类不变。

学情分析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怎样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历史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

通过氢气的性质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的组成,并学会设计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推断水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验探究的好习惯,提升实验素养;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核心素养1.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路与方法,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保持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

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组成、物质的简单分类。

难点: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板书设计课题2水的组成一、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1.氢气的性质与验纯。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2. 知道水的组成。

3. 掌握制备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水的组成。

2. 制备水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导电计、电极。

2. 实验药品:NaCl、HCl、MgSO4。

四、教学过程
1. 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当学生了解到水的分子式是H2O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水分子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并且把水的组成部分列在黑板上。

2. 水的组成
介绍水的组成,包括元素和结构,其中结构可适当用图示进行讲解。

教师还可以介绍水的各种性质、用途和种类。

3. 制备水的方法
实验制备水,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制备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NaCl、HCl或MgSO4,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搅拌。

2) 将导电计的电极浸入烧杯中,调整电极间距,启动导电计。

3) 在导电计上观察电极的振荡和颜色变化,当振荡停止和反应结束时,用量筒测定制得的水的体积。

4) 当实验结束时,用药材清洗试管和实验台。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还深入
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制备水的方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思考水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课题3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化学式及其组成
2.了解水的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水的化学式
3.水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书写
2.水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1.水的组成
1.演示水的电解实验,观察水的气体和电极反应。

2.学生自己搜集水的组成成分和比例。

2. 水的化学式
1.讲解化学式的概念和规律。

2.引导学生推导水的化学式和命名。

3. 水的性质和应用
1.概括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举例解析水的应用。

五、课堂讲授方法
1.案例分析: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的化学式。

2.组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水的电解实验。

3.群体合作:小组内互相讨论、总结水的性质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
1.学生个人探究报告,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小组展示,检查学生协同学习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化学式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考虑,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影响学生探究水的组成的因素很多,教学还需更深层次地分析,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水的化学式。

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4.1《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4.1《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4.1《水的组成》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水的组成及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水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上升到微观粒子的第一次跨越,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水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如透明、无色、无味等。

但是,对于水的组成和微观粒子层面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人手,逐步过渡到微观粒子层面,从而深入理解水的组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掌握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粒子层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组成,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

2.难点: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水的组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3.采用讲解法,对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等。

2.教学课件:水的组成相关图片、视频等。

3.教学素材:有关水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如雨滴、河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对水的认识,然后提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的电解实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否解释这个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学生能通过电解水实验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生成,从而证明水的组成。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及其实验证明。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难点:1. 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及观察。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氢氧化钠溶液、试管、火柴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什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都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的组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水的化学式H2O,引导学生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 学生猜测后,教师提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三、电解水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电解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生成后,教师解释实验原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氢元素和氧元素分离,生成氢气和氧气。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组成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介绍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2. 学生通过举例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及其实验证明。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生成,从而证明水的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1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追问]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过渡语]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汞→汞+氧气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

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水的定义和特性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水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讲授水的概念和特性:讲解水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分子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分子在水中扮演的角色。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性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4 教学活动复习水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水的定义和特性。

引入分子概念: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原子和离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离子的定义和特性。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4 教学活动复习分子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引入原子概念: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讲解离子概念:介绍离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四章:水分子的组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让学生理解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

4.2 教学内容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为2:1。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成分;2.掌握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3.能够描述水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水的组成成分2.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3.水的性质和特点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水,向学生引导提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2.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颜色、气味等,并进行描述。

步骤二:水的组成成分1.教师介绍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氧元素。

2.引导学生回忆原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氢和氧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它们分别是H和O的化学符号。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氢和氧的化学符号,推断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4.教师解释H2O的意义是,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步骤三: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1.教师出示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向学生讲解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2.教师解释共价键的意义是,氧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使得水分子稳定存在。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了解水的分子量为18克/摩尔。

步骤四:水的性质和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比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的密度较大、水在0℃时可以凝固成冰等。

2.教师解释这些性质和特点与水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冰点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步骤五:拓展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与水有关的实际应用,如:水的净化方法、水的运输和储存等。

2.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总结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水的组成成分、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以及水的性质和特点。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水的电解现象、水的导电性等。

2.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拓宽对水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以及水的性质和特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5篇)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5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1.2水的组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3.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形成用实验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以及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水的电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2分钟)【教学活动】拿出一支水笔。

【提问】这是一支水笔,它有哪些部件组成呢?【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回答:笔套,笔芯等。

【提问】我们上节课中学到的水是不是也是由其他物质组成?我们是不是应该探究一下?或者: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分布、种类以及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水循环。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三态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有没有变成其它物质呢?生:没有。

师: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物理变化。

师:对,那么水是否真的不能变成其它的物质了呢?二、探究新知(30分钟)【实验探究】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法国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已经发现了实验结果。

今天我们将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去感受科学研究后成功的喜悦。

1、水的电解【教学活动一】介绍实验装置。

【教学活动二】电解水①师:我们的目的是电解水,但纯水是不易导电的,怎么办呢?生: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师:对,所以我们还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②注入水,关闭活塞,说明正负极要求学生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③接通电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1)开始时两玻璃管液面高度如何?(2)通电后两电极出现什么情况?④气体的验证。

初中教案水的组成

初中教案水的组成

初中教案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

2.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水的组成的微观解释。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电解器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演示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水的组成的微观解释,即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教师讲解电解水的原理,即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即水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

在知识讲解环节,学生认真听讲,掌握了水的组成的微观解释。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试剂的使用和安全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部分学生对电解水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解水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4.3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4.3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4.3 水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掌握水的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1.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分子式为H2O。

2.掌握氢和氧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组成。

•提问学生水的化学式是什么,水由哪些元素组成。

2. 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水的分子结构,并解释水的化学式为H2O。

•解释氢和氧元素在水中的结合方式。

3. 水的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15分钟)•介绍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释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4. 水的相态转化(15分钟)•介绍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含义,并说明与气态转液态、液态转固态之间的关系。

5. 总结(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以及水的相态转化过程。

六、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行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相态转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七、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练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书上对应的练习题。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的组成和相态转化的小作文。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计算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水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在引导学生写小作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下节课需要加强对水的相关实验的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水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会分析水的电解实验。

2.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重点难点】1.水的电解实验2.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使用说明】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题1,努力识记概念,然后合起课本,独立完成学案(展示时要求脱稿)2.自学完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部分完成3.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集中讨论解决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你能你说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吗?【自学指导】一、结合课本P46-47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_,体积比大约是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不变。

2.思考与讨论:(1)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可能的原因?3.知识链接: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_______。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火焰,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试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_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的组成教案⼈教版 ⽔(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机物,⽆毒。

在常温常压下为⽆⾊⽆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类⽣命的源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的组成教案⼈教版,⼀起来看看吧。

⽔的组成教案⼈教版(⼀) ⼀、教学⽬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是⼀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的燃烧实验推断出⽔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的元素组成。

过程⽅法 1.学习运⽤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运⽤Flash动画展⽰⼀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

2.通过设计氢⽓燃烧和电解⽔两个实验,引导学⽣认识到可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氢⽓的燃烧实验推断⽔的组成。

2.通过电解⽔实验推出⽔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的燃烧实验和电解⽔实验,分析出⽔的组成。

⼆、学⽣认知分析 学⽣在以前⼩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是我们⾝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且对⽔的物理性质有了⼀定的了解。

但对于⽔的组成,学⽣并不完全了解。

通过电解⽔的实验可以了解到⽔能分解成氢⽓和氧⽓,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从⽽得知⽔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创设,引⼊新课 教师活动学⽣活动 【视频:“烧”氢⽓的环保汽车】,介绍⼀种利⽤氢⽓作燃料的环保汽车。

且启发学⽣,氢⽓既然可以作燃料,说明氢⽓可以燃烧,那么可以随意点燃吗?观看视频,学⽣情绪瞬间⾼涨,对氢⽓作燃料,产⽣很⼤兴趣。

但⼜对氢⽓燃烧时,有可能产⽣爆炸担忧。

教师引导学⽣,纯净的氢⽓可以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点燃,有可能引起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备课人:阿尔祖古丽·麦麦提
2015.10.19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类型:实验、演示、电教)
一、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知道水的组成;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学会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及氢气的有关性质;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做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及讲述等;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具体物质的区分
解决难点方法:通过讲述,举例子,做练习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电解水装置,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远程教育教学设备、课件及教学常用工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学科,如果你是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老师,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可以说些什么呢?
追问:那么化学老师会怎么说呢?
过渡: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认识水!
推进新课:
【探究实验】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说明实验方法边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
组织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讨论问题: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
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是水蒸汽吗?
强化问题:如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
实验现象:(1)通电后正负两个电极均有气泡,正负两极玻璃管内的水不同程度的减少;(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查气体时,在正极木条燃烧更旺盛,在负极气体燃烧起来;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1:2;
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发生分解反应,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电解
【板书】水——氧气 + 氢气
结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这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课件展示【讲述】氢气的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查其纯度;
【演示】实验: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

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
总结:氢气燃烧生成水;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
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板书】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
教师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 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氧化物”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有:
1、水的组成:水在通电的条件,发生分解反应,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2、氢气的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查其纯度;3、化合物和单质: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七、教学评价: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这个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下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D.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3.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的表现 D.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B )
A.氢气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C.空气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八、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的条件,发生分解反应,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氢气的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查其纯度;三、单质和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九、作业的布置:
内容:完成探究报告
目的:巩固水的组成有关知识点;
引导方法:个别指导
查法:收集作业,检查,批改,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