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
中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中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几级?答案解析环境标准分为六类两级。
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环境标准品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地方环保标准、国家环保标准国内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标准接轨。
(一)、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环保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的依据、也是制订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基础。
(二)、污染物控制标准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因此不少省市制订了地方排放标准,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①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②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三)、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四)、环境方法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五)、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
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谓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六)、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分哪几级环境标准体系的6类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保护方法标准;4、环境保护标准样品标准;5、环境保护基础标准;6、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级。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5
3、环境保护标准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环保标准是指为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物质财 富,由法定机关对环境保护领域中需要规范的事物所作的统 一的技术规定。环保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而 特殊的组成部分。
环保标准具有公益性、强制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的特点 环境质量标准体现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生态 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各类环境保护标准贯穿于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推动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现依法行政提供 了重要保障。
•
•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
环境标准研究所
19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主要移动源排放标准
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GB 18352.1-2001) 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 》(GB 18352.2-2001) 3.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 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GB 14621-2002) 5.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 6.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 GB 14762-2002)
环境标准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标准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助于推 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标准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环境形 势和发展需要。
3
军事设施、核设施和航空航天设施等特殊领域
03
主要内容
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的适用范围
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制定目的 和意义。
标准的技术要求
包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 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标准的管理要求
包括标准的制定、审核、批准、发布等方面的要 求和流程。
标准的具体条款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相关文件
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解读、重点任务分解等。
相关标准和规范
0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包括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及解读、实施细则等。
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包括新修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及解读、实施细则等。
0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 准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制定背景 • 适用范围 • 主要内容 • 相关文件和解读 • 结论和建议
01
制定背景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必要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制定环境保护标准成为迫切需求。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铁路噪声排放标准
• 铁路边界噪声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铁路边界噪声排放的限 值及其测量方法,适用于铁路边界噪声的排放管理、噪声污染 源监测和环境保护评价。
06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固体废物分类与鉴别标准
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来源,将固体 废物分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生活垃圾等几大类。
鉴别标准
为确定固体废物的类别和性质, 制定了相应的鉴别标准和方法, 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等指标。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制定了 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主要包括易燃 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等指标。
危险废物专用处置设施
为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需要建 设专门的处置设施,如高温焚烧炉、 固化填埋场等。
NOx小时浓度限值
全国范围内NOx小时浓度限值为150毫克/立方米,其中京津 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NOx小时 浓度限值分别为120毫克/立方米、140毫克/立方米、160毫 克/立方米。
SO2排放标准
SO2年均浓度限值
全国范围内SO2年均浓度限值为20毫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 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SO2年均浓度限值分别为15毫克/立方米、18 毫克/立方米、20毫克/立方米。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标准
要点一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标准
要点二
资源化利用
针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标准, 包括处理工艺、排放标准等。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进 行资源化利用,如废纸、废塑料等。
07
环保标准的执行与监督
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环保管理组织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环保管 理组织,明确各部门的职 责和权限,确保环保工作 的有效实施。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制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步阶段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起 步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 针对重点城市和重点污染 源进行控制。
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 开始制定全面的环境保护 标准体系,并逐步完善。
提升阶段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环 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 入发展。
监督方式
主要包括现场检查、专项督查、举报查处等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进 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专项督查是指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举报查处是指对公众举 报的违反环境保护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环境保护标准推广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市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广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市对全市范 围内的大气污染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监管和执法 力度,全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05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环境保护中 的作用与影响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规范环境行为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环境标准,规范了 各类环境行为,使得环境管理有了具体的依据和准则。
监测与评估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供了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的基本方法 ,帮助环境管理者评估环境状况和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 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二
某省为保护水资源,推广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该省对全省的地表水进行 了监测和评估,并针对不同水域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全省的地表水环境质 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04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与 挑战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国家对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管理标准等内容。
首先,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空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土壤质量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含量等指标进行限定,保障了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排放标准是指对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限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另外,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方面的具体限定标准。
通过对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定,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环境管理标准是对于环境管理工作中各项措施、规范、
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范环境管理行为,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环境保
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
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环境标准汇总
环境标准汇总环境标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学习环境标准的定义,掌握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方法,掌握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了解各环境要素的标准。
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一、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1.三级: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六类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只有国家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规定,是环境政策目标,是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
问题: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③环境基础标准:是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做的规定,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浅谈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结构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环境标准 和地方环境标准组成。其中,国家环境 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和发布, 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 放标准和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地 方环境标准由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制定和 发布,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 染物排放标准等。
性的环境保护标准,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及时更新环境保护标准
02
根据环境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环境保护标
准,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加强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力度
03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标准实施机制,强化对违反环境保护标准
的企业的惩处力度,提高标准的威慑力。
强化环境标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提升环境标准体系的科学性
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提高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势和可持 续发展需求。
增强环境标准体系的管理效能
建立统一的环境标准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环境标准 的贯彻实施。
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增强环境保护标准的针对性
01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污染源制定更为具体和有针对
VS
环境标准的修订与完善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 的积累,我国不断修订和完善环境标准体 系,以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同时, 我国还积极推动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 组织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环境 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02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标准的定义与性质
环境保护标准
时效性:环保标准随着环境问题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 善。
环境保护标准的特点与优势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概况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概况2008-03-10迄今为止,我国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制订工作已经有三十五年的历史。
三十多年来,环境保护标准在我国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历程,标准的数量不断增加,标准的种类日益丰富,标准的地位显著提高。
同时,标准在贯彻法律法规、落实环保规划目标、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管理和执法行为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沿革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是与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起步的。
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筹备小组办公室组织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农林部、卫生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冶金工业部、轻工业部、水利电力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一一《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并提交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进行讨论。
11月17日,该标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卫生部颁布(标准编号:GBJ4-73,自1974年1月1日起实施。
当时,我国尚未对环境保护立法(《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颁布),因此该标准实际上在一段时期内起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作用。
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在1982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消,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为该部的环境保护局。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改组为国家环境保护局,成为独立的政府职能部门。
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国家环境保护局时期,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标准种类得到丰富、标准数量快速增长。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300余项,平均每年发布30余项标准。
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后,环境保护标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标准数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近三年来,每年总局发布的标准均在100项以上。
目前,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数量已经突破1000项。
第三章环境标准
(GB 12348一2008)说明
四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 地、白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该标准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把全国土壤 分为三类,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级。
污染物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和 六六六、滴滴涕。
2类标准适用户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穿越区域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 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 时的噪声水平)执行该类标准。
夜间灾发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的15d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二)环境标准
1.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中 对环境标准的定义为: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 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 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 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
2.作用
✓ 制订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 ✓ 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 ✓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 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业厂界噪声标准》) 1985年发布实施的《工业企业噪声设计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野区、高级宾馆 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 这—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的5dB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
➢ 2)分类 ▪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 水环境质量标准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环境噪声标准等
浅谈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
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环境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加强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
加强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展望
持续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环境问题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持续优化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提高标准 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环境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推动我国环境标准走向国际舞台,提升我 国在国际环保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的环境标准制定和 执行人才,为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有 力的人才保障。
05
环境保护标准的国际比较与借 鉴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等方面提 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可以为我国提供先进的环保 理念和经验,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 与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我国在国 际环保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国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加强标准 的实施和监督,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04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对策
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标准覆盖面不全
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未能全面覆盖各 类环境问题和各类污染物,导致部分 领域缺乏有效的标准指导。
标准更新滞后
环境标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环境问题 的变化速度,导致部分标准失去时效 性。
标准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监管不力、技术落后等原因,部 分环境标准的执行力度有限,未能充 分发挥其作用。
浅谈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
浅谈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也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息息相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现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也得以彰显。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必须对环境保护标准予以正确使用。
基于此点,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
关键词: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X-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外在基础,其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当前,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全世界在环境保护方面基本达成共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因早期过于重视经济建设,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近些年,我国虽然在环保方面也加大了工作力度,但由于缺乏专门针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标准,使得环境保护的贯彻实施欠佳。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必须建立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这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此本文就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的正确使用进行浅谈。
一、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重要作用环境标准体系主要是按照环境监管的需要将各种环境标准组织到一起,以此来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的各类环境标准之间互相匹配和支持,有效地发挥出系统的综合作用,从而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依据,并作为其改善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
环境标准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一)对生态标准制定起指导作用所谓生态标准具体是指为保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在对科技水平、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实际经济条件等进行全方位考虑的前提下,对人的行为方式作出的规定及一些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体系是制定生态标准的基础,其能够给生态标准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我们可以将环境标准体系看作是框架蓝图,在其中可以清楚的找到生态标准制定的关键和方向,从中能够使我们获悉应制定何种生态标准,进而有效地避免了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开可以确保生态标准具有完整性、配套性以及系统性。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主要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其中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各个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过限制和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和浓度水平,保护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还包括环境监测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行业标准是我国不同行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行业标准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负责制定,目的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要求和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治污染,节约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行业标准涉及不同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废物处理标准、节能标准等,例如钢铁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的废水排放标准等。
地方标准是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标准主要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环境污染状况、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订。
地方标准涉及的范围可以更具体和细化,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各地区制定的地方标准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标准。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这一体系有助于规范和引导企业和单位的环境管理行为,限制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环境标准的制定还为环境管理和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首先,环境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细化,一些行业和地区的环境标准仍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其次,环境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对环境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环境标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也需要加强,确保环境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需要加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包括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包括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包括以下几类:
1.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2.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企业、设施等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总量、方式等要求,以控制污染物排放。
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规定了环境监测的采样、分析、测试等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环境管理规范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的程序、要求、方法等,以指导和规范环境管理工作。
5.环境基础标准:规定了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术语、符号、代码等,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些标准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环境保护领域中各种需要规范的事物的技术属性所做的规定。
我国通过环境保护立法确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制定环境保护标准作出了规定。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2个级别,即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省级)标准。
国家级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和其他用于各方面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2009年2月1日起我国施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三项立法目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首先,社会生产水平决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进而决定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会在要求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求进一步建设清洁、安静、优美、舒适的环境。
因此,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三者联系起来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第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人类希望通过经济发展,实现自身不断完善的目的。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必须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第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即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危害,否则就容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为环境污染于破坏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必须以防为主。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是以国家环境标准为主要内容,以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废水标准、污水处理技术标准和环境管理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标准体系,旨在组织我国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保护国家的环境安全和资源有效利用。
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保护行为控制的基础,是实施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的领导和依据。
它以限制和控制环境污染源的方式,控制环境污染源的数量、污染物的排放要求、环境质量需求和环境风险。
(1) 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环境污染物种类、性质和数量应根据环境质量要求和重点保护和控制危害进行管理,按照规定的排放浓度、流量或用量排放到空气、水、土壤中的标准,它们是根据我国环境法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保护环境安全的基本技术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某一空气、水、土壤或者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通常以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浓度规定,它们是根据环境实际污染情况,对维护环境安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
(3) 废水标准废水标准是指排出给水的污染物性质和浓度、排出环境中的特有污染物,废水处理技术标准和相关设备、污染物活性负载等指标,其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环境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是指统筹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防治机制,推进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城乡发展,实现多边调整与动态平衡,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1) 生态监测生态监测是指以生态环境变化,结合对象、对象、指标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分析,以预测和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变化,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完善城市环境品质的技术标准。
(2) 污染源总量管制污染源总量管制是指在确定的一定时期内,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污染源中污染物的数量、种类和排放浓度进行控制,实现污染的整体控制,而不是对单一污染源或污染物进行管制的技术标准。
三、环境保护行为控制环境保护行为控制是指建立就各种环境保护行为实施尺度、效果监测和环境保护机构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社会动员体系;据此制定能够激励各种权益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实施尤其是各种环境保护行为的法律、行政条约和技术标准等。
两级八类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两级八类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环境保护领域中,各种需要规范的事物的技术属性所作的规定。
1973年,《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编制出台,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项环境保护标准。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已形成了“两级五类”的完整体系。
所谓“两级”指的是国家级环境保护标准和地方级环境保护标准。
“五类”指以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环境监测规范等3类标准为核心,包含环境基础标准与标准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两类标准在内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从数量上看,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累计发布的环境保护标准达1486项,现行1352项。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502项,平均每年发布超过100项,增长速度前所未有。
“十二五”期间,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将重点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实现标准的制修订、培训、评估全过程管理。
从涵盖的领域及涉及的行业来看,裴晓菲认为,“目前我国的环保标准已经基本实现了领域及行业全覆盖。
”水、空气、土壤、声与振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生态、核与电磁辐射等环境保护领域以及造纸、制药、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火电、机动车、施工机械等行业都已囊括到了环境保护标准范围之内。
“当然,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并非尽善尽美,”裴晓菲坦言,“例如,生态类的环保标准就是一个短板。
”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参考与其相对应的上位法,并在使用过程中与上位法互相结合,发挥应有的法律拘束力。
以《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例,《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火电厂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管理要求,根据规定,标准设定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超标排放即为违法,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但在生态方面,我国的上位法还不够完善,因此生态领域的环保标准在缺少重要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不仅数量有限,作用也大打折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结构
环境标准研究所
8
现行环境保护标准
分类号 1
2
标准分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分类号 12
13
标准分类 环境保护产品标准 环保工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仪器标准
3 4 5 6 7 8 9
1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环保标准样品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17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我国目前主要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 • • • • • •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5-200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6-1984)
环境标准研究所
11
5、环境质量标准
特征
– 科学依据:环境基准。 – 目标性:是政府环境管理量化目标。 – 立法基础:一切环境保护立法皆服务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实施环境质量标准。
– 可实施性:采取措施(如制定和实施排放标准,工业 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制定达标计划。
环境标准研究所
12
5、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6
4、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我国通过环境保护立法确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形成了: 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体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 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相配套的国家环境 保护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环境标准研究所
5
3、环境保护标准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环保标准是指为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物质财 富,由法定机关对环境保护领域中需要规范的事物所作的统 一的技术规定。环保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而 特殊的组成部分。
环保标准具有公益性、强制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的特点 环境质量标准体现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生态 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各类环境保护标准贯穿于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推动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现依法行政提供 了重要保障。
报送备案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 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补充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报送备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 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参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系结构,可以是行业型污染物排 放标准和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 –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补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
•
• • •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
环境标准研究所
14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定义 – 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限制排入 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而制 定的环境标准。 作用 – 制定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 环境质量的要求。 –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排放源规定了最 高允许排污限额(浓度或者总量),是判断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 的根据。 – 包括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内,很多国家在法律上都规定超标排 污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
环境标准研究所
19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主要移动源排放标准
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GB 18352.1-2001) 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 》(GB 18352.2-2001) 3.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 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GB 14621-2002) 5.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 6.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 GB 14762-2002)
环境标准研究所
3
1、环境保护标准的起源
英国1863年颁布的《制碱法》可以认为是世界上 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
19世纪英国碳酸钠制造采用吕布兰工艺排放大量的副产物HCl和 SO3,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公众的强烈抗议,为此 英国政府于1863年颁布了《制碱法》对制碱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进 行控制。
环境保护标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出现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
环境质量标准一般按照环境要素分大气、水质、土壤、 噪声等分别制定质量标准。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 标准 – 地方级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维护当地的环境质量,是对国家标准 的补充和具体化 – 由省级政府颁布 –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只在本行政辖区内实行
20
环境标准研究所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7. 8. 9. 10.
《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 (GB18176-2002)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1340-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收集法) 》(GB 14763-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6169200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环境标准研究所
7
4、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性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体系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性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13
5、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质量标准
•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
• •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制 修订技术管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二00九年十月
1
环境标准研究所
主 要 内 容
一、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工作的重要文件
三、环保标准发展对策 四、环保标准制修订技术管理
环境标准研究所
2
一、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现状
环境保护标准的起源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发展历程 环境保护标准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研究所
15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特征 – 制定依据:污染控制技术(生产工艺、污染预 防、末端处理等),同时考虑环境风险;
– 表达方式:主要是数字限值,也可以是操作标 准和技术管理规范。
环境标准研究所
16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省级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 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 染物排放标准。 –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18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我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 • • •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
一些省级政府(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根据环境 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和批准发布并在环保部备案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