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工当前的形势
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促进就业措施
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促进就业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成为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探究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以及政府应对的措施,以期提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转移规模较大: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民工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9亿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从事城市非农行业。
2、转移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劳务输出外,以及进入工厂等外来生产单位的打工,农民工也开始涌入城市的服务业和信息技术领域。
3、转移失业率高:由于劳动力素质和教育程度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到城市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由于工作压力大、融入困难等原因,返乡比例也很高,最终流向底层的低端服务业和劳力密集型行业。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并用实际行动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1、加强教育:尽可能地解决农村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同时,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优质的和适用的职业技能培训。
2、发展产业: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拓展就业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引进外来投资、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等手段,为农民工营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建议以上三点措施可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落实实质性的扶持措施、防止官僚主义产生,并且还要及时地回应群众的呼声,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
此外,加强社区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等,也是帮助农民工逐步想城市融入的关键所在。
建议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加密教育扶助,相应增加公共设施建设,进而极大地改进农民工返乡等问题,谋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发展。
加强农民工管理保障农民工权益
加强农民工管理保障农民工权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严重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农民工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和社会角度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在农民工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保障农民工权益,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医疗、养老等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二、企业责任倡导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企业应当承担起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责任。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保证农民工与其他员工享有同等权益。
同时,企业还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确保农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企业还应依法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为他们提供就业保障和福利待遇。
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社会关爱持续发力社会应该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发声、倡导关爱。
在媒体上宣传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关注和支持。
同时,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也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的支持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权益维护。
此外,社会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加强农民工管理保障农民工权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和培养途径
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和培养途径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但同时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城市劳动力需求旺盛,农民工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农民工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生存问题和就业困境,在社会生活和文化融入方面存在明显的困境。
首先,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困扰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每一天。
事实上,农民工的工资往往比城市居民的工资要低得多,他们往往要担负更多的家庭和生活的压力。
随着日常生活成本的上升,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
由于收入和职业变动的不确定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往往十分脆弱,这让他们更加容易陷入贫困和无助的境地。
其次,农民工在社会生活和文化融入方面也存在许多困境。
由于缺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农民工有时候会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斥和孤立。
这种文化差异和隔阂将进一步加剧农民工的社会边缘化和冷落。
此外,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大多是单调而乏味的,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帮助农民工了解和融入城市文化,并满足他们对文化和娱乐的需求。
那么,如何解决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和培养途径呢?首先,我们需要打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国家层面,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工资保障机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和福利措施。
此外,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宣传工作。
其次,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
国家可以鼓励并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另外,开设职业技能教育班、文化课程等也是培养农民工的有效途径,帮助农民工了解和融入城市文化,拓宽他们拓展事业和职业的视野。
最后,需要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劳动权益。
当前,在某些城市或企业,存在拖欠工资、违反劳动准则等现象,导致农民工的利益受损。
我们必须完善工资保障机制和劳动法规,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中国农民的出路与中国的道路
中国农民的出路与中国的道路李昌平一、城市化是农民的出路发达国家都只有10%左右的农民,我们还有9.4亿农民,占70%。
如果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至少还要转移8亿农民到城市。
如果最后保留30%的农民,将来数十年至少还有转移5-6亿人到城市。
经济发展速度保持8-10%以上,平均1年转移1500万人,需要40年。
未来数十年,城市化是农民的根本出路!二,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达到减少农民;进城,是农民的出路。
为什么?因为人的欲望,因为技术进步,因为专业化分工,因为集约化,因为效率。
所以,必然有工业化。
工业发展,有集群效应,就必然出现城市化,城市化必然促进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等。
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人就不断向城市集中。
人不断向城市集中,需求就不断增长,生产就不断扩大,财富就不断积累,欲望就不断上升、技术就不断进步,这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循环。
一个农民在城市一年的收入可以是他在农村的5倍以上,一个农民在城市的消费,可能是他在农村的10倍以上。
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
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
三,全球资本主义工业化是梯度转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权国家自成体系的,均衡发展。
全球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后转移到德国和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等等。
先发国家,靠知识产权、靠标准、靠金融衍生品、靠发行货币、靠吸纳人才和财富生存。
全球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什么会梯度转移呢?因为先发国家资本要获得垄断利润和“殖民绿色红利”,必然要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结合才行。
中国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是全球资本主义工业化梯度转移的必然结果。
是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等先发国家过剩的资本和中西部过剩劳动力、廉价土地相结合的结果,是必然的。
亚洲四小龙30年高度发展,中国的沿海也会有30年高速发展。
中国的沿海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我国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
我国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相对复杂,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
一、就业挑战1.劳动力供需不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力技能不足,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2.结构性失业问题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剧了结构性失业问题。
某些传统产业遭遇困境,导致大量劳动力流失。
同时,新兴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求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这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的一大挑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但由于就业条件、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匹配,不少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遇到了困难。
二、就业机遇1.新兴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随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新的就业机会。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2.服务业的扩大服务业的不断扩大也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机遇。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政策支持和创新引领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为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创新创业政策、就业培训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都为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应对策略1.教育优先,提升劳动者素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应该优先发展。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促进创业创新,鼓励就业者自主创业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支持创业的政策,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难题
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难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却面临着就业难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就业难题的现状1.1 薪酬待遇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许多农民工在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如建筑、制造业等工作,但收入却很难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导致生活质量较差。
1.2 缺乏社会保障由于农民工大多没有在城市落户,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一旦生病或老去,农民工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自行承担,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3 就业机会不稳定农民工在城市往往从事临时工作或短期合同工作,没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很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行业波动的影响,一旦经济不景气,他们很可能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同时,由于缺乏技能和专业知识,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二、解决就业难题的措施2.1 加强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力度培训农民工的技能。
通过开办职业培训班、提供岗位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
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必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
同时,在保障措施上,应注重简化手续、提升便利性,方便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2.3 促进农民工创业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提供创业指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在家乡发展产业、开展创业项目,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也应在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吸引农民工回乡就业。
2.4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会作为维护工人权益的重要组织,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服务。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就业问题与解决策略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就业问题与解决策略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农村就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潮、脱贫攻坚等因素都对农村就业形势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乡村就业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农村就业问题的现状1. 就业机会匮乏: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就业机会有限。
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企业少,就业岗位稀缺。
很多农村居民只能依赖务农维生。
2. 劳动力流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至城市从事非农工作。
这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田荒芜,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3. 教育水平不高: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使得很多农村居民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也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就业的机会。
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策略1. 发展农村产业: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
2.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对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农村青年从事技能型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3. 推动就业与农业产业的融合: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
通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支持农村创业:提供创业支持政策和资金,鼓励农民在家乡创办小型企业,带动就业增长。
政府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提供低息贷款,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便利。
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
这将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安全感,鼓励他们在农村就业。
6.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农村,为农村就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农村的就业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
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
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
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
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
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一)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
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
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
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
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
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
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
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三农工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统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三农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农业问题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病虫害防治不力、使用劣质化肥等。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农村土地流转难题由于传统观念和政策法规限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这导致了很多土地闲置或者被低效利用,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和乡村经济发展。
3. 农业信息化不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普及。
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问题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这不仅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民素质提升难度大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传统观念的限制等原因,很多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缺乏现代化管理和经营理念,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推行“三农”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所致。
四、农民工问题1.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由于职业特殊性和流动性大,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如劳动合同缺失、工资拖欠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也制约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2. 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由于教育程度较低和职业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很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2024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范文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与现状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乡之间流动,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并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其市民化进程缓慢。
三、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1.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2.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其生活压力较大。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其子女的发展。
4. 心理融入问题: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策略1. 改革户籍制度:应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实现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统一,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权益。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应加大城市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4. 加强心理融入引导: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5.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业支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城市经济。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为例,该市通过采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中农民工地位和作用
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中,正确认识农 民工在 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 中的地位 与作 用 ,对促 进有 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 ,城镇化 、现代化 的健康发展 具有极 其重要 的意义 。 关键词 :农民工 ;新农村建设 ;地位 与作 用 中图分类号 :F 0 . 3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9 6 2 1 )0 3c一 o2 O 0 9 16( 0 0 2( ) 0 6 一 l 农民工是在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 快 的大背景下诞生 的一个特殊社 会群 体 。它的产生 和 发 展既具有其他 国家现 代化 中所 呈现 出的一般特征 , 又浓厚的 凸现 出中国特 色 。随着 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 速 发 展 ,农 民工 已成 为我 国工业化 、城 镇化进程 中涌现 出的一支新型 劳动大军 ,他们广 泛分布在 国民经济的 各 个 行 业 ,为 城 市 繁 荣 、农 村 发 展 和 国家 现 代 化 建 设 做 出 了重 大 贡献 。 农 民工在现代化发展 中的地位 农民工就是我 国在改革 开放和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 中这一特殊 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一支特殊的新型劳动大 军,他们分布在 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 ,已成为产业工人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力 量。2 0年 1 8 0 6 月l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 过的 《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 出: “ 农民工是我 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中涌现 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 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 国家现代化建设做 出了 重大贡献。 目前 ,全国进城务工和在 乡镇企业就业的农 民工总数超过2 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 .亿左右。今后 时期 ,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越来越 多地逐渐转移到非农产 业和城镇中来 ,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建设 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是国家对我国 农民工地位的最科学表述 。这一表述为我们全面论述亿 万农民工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地位问 题奠 定 了基 础 。 虽然 我 国 的法 律 和 政 策 已经 认定 农 民工 是 工 人 阶 级 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与工人阶级在工作状态 、观念行 为上更接近 ,但不能否定的现实是他们在 身份上依然是 农民,他们的根大部分还在农村 ,只要二元结构依然存 在,他们就是一直活跃在 乡城问的流动大军 。他们 的就 业状态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农 民工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 )农民工促进工业化 、城镇化建设 。农 民工 已 一 成为支撑 中国工业化发展 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的大量进 城 ,填补 了制造业 、建筑业 、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岗位空缺 ,使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保持了整体的竞争 力。这不仅为东部地 区吸引外 资和发展出 I贸易创造了条件 ,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 国 = I 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 了条件 ,使中国迅速发展成 为 “ 界工厂 ” 。 世 ( )农民工促进 了城市化进程 。作为城 市第 三产 二 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的参与既方便了城市居民生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问题的背景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背景。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传统农业的农民工作岗位减少,劳动力空闲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包括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原因要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其原因。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城市就业要求不同,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农村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缺乏多样化的岗位选择。
此外,就业信息不对称也是个问题,农民工往往缺乏准确的就业信息,不知道如何寻找合适的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存在对农民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量的农民工闲置在家,无法有效利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这不仅浪费了劳动资源,也给农民本身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压力。
其次,就业问题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四、政府的角色与责任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其次,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保障和扶持政策。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监管,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五、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城市就业的需要。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
六、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非常重要。
城市可以通过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
同时,城市可以向农村提供一些技术和创新经验,促进农村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农民工的就业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一、农业转型与农民工就业的新挑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逐渐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这给传统农民工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农村农民工需适应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趋势,提高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驱动作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给农村农民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壮大并吸引人们前往就业。
这为农村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解决了农村就业难的问题。
三、新兴产业对农村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农民工就业面临更多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快、需求量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为农村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四、技能培训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帮助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村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在经济发展趋势下,农村农民工要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才能适应新工作环境。
技能培训项目的开展能够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提升他们的薪资待遇和就业机会。
五、就业保障政策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性就业保障政策是保障农村农民工权益的重要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出台更加完善的就业保障政策,能够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
六、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农民工就业的促进作用城乡融合发展能够为农村农民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七、农村创业就业的机遇与挑战农村创业就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农村创业就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农民工要迎合市场需求,积极寻找创业机会,同时也要面对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
八、农村农民工流动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农村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不断增加。
新生代农民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和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70%以上的农民工属于新生代农民工。
这个群体由于年龄相对较轻,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的特点和问题与之前的农民工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有必要更加关注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在过去,农民工大多数是辍学或者只完成了初中的学业,然而现在农村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大部分都完成了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学业。
这也意味着,他们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工作环境,提高职业竞争力。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更好的社会保障。
这个群体很多人初次进城打工,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
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注重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行业。
最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也面临着一些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工时长、工资低等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就业环境。
同时,加强住房和生活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既是农村发展的希望,也是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活和工作将会越来越好,他们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农民工的心声为何选择离乡背井
农民工的心声为何选择离乡背井农民工的心声:为何选择离乡背井离乡背井,是现代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殊现象。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
有人问,为什么农民工要选择离乡背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民工的心声,为何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一部分:生存压力农民工来到城市工作,他们首先面临的是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农村,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耕种和种植,但由于土地有限,土地的收益逐渐减少,难以供养整个家庭。
此外,农村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很多年轻人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
因此,农民工选择离乡背井,通过在城市找到工作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
第二部分:经济机遇城市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遇。
相比于农村的种种限制和困难,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民工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通过辛勤努力和汗水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可以依靠工资养活自己并支持家人,也有可能在城市里创业或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
经济机遇是农民工选择离乡背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部分:家庭责任农民工离乡背井,除了为个人生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家庭责任。
许多农民工离开家乡,背井而去是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农民工最重要的责任所在,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在城市打工尽可能多地挣钱,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实现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第四部分:社会认可农民工选择离乡背井,也是为了追求社会认可。
在中国社会中,农村地位相对较低,农民常常被视为“二等公民”。
而当农民工来到城市,通过辛勤努力赚取金钱和自尊,他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在城市工作,他们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勤劳,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
结论部分农民工选择离乡背井,是他们在追求更好生活和家庭责任的同时,为了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做出的选择。
生存压力、经济机遇、家庭责任和社会认可是推动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农民工的选择,同时也应该关注和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减少农民工离乡背井的现象,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共同繁荣。
简析现代科学劳动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的发展
简析现代科学劳动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的发展【论文摘要】:现代科学劳动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劳动者队伍中大量存在并将继续增加的农民工科学劳动能力严重缺失,素质和能力都不能适应其要求。
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大力开发,才能使他们满足现代科学劳动的要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关键词】:农民工,现代科学劳动,科学能力,技术能力,生产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对我国现代科学劳动体系中不断增多的农民工,当然也要按照这一理念给予关注。
本文拟从“现代科学劳动”出发,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农民工的发展之路。
一、现代科学劳动的内涵今天的劳动系统,与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现代科学劳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体力劳动形态。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征教授曾对现代科学劳动做出了极富创建性的分析,指出当代劳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商品价值创造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科学劳动对生产和经济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精神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使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已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科学劳动是当代劳动新特点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科学劳动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高级脑力劳动,是人们借助科学技术驾驭自然力、改造自然力、利用自然力,将自然物质改变为人类有用物,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即科学的发现、发展和应用过程,其主要形式是脑力劳动。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的一般科学劳动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已经发展为现代科学劳动,即掌握了现代有关最新科学、多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先进技术的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科学劳动,是高级或超高级的脑力劳动,是高级或超高级的复杂劳动。
现代科学劳动使现代的生产力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工具的改进突飞猛进,自动化的程度日新月异,无人化的生产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一道奇妙的风景;劳动对象无所不包,外太空、地球内核、微粒子、生命遗传信息等,其范围之广令人惊叹;劳动者必须掌握现代最新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科学能力—生产、更新与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的能力,技术能力—把科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程序、工艺流程的能力,生产能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最终形成现实的物质产品的能力,闭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科学劳动。
农民工群体就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3篇
农民工群体就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3篇农民工群体就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篇一: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数量增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加大。
解决方案:1. 加强职业培训。
提供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能够具备现代化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 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中心。
提供就业信息、职位推荐、劳动法律咨询等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和保障。
3. 支持农民工创业。
提供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创业,增加就业机会。
篇二:问题:农民工就业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权益保护不足。
解决方案:1.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保障农民工权益,提高就业保障水平。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其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3. 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对用工企业的监管,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
篇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缺乏稳定性,经常面临失业和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解决方案:1.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农民工回乡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和稳定性。
2. 建立就业安置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就业安置服务,促进农民工就业的长期稳定性。
3. 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加就业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农民工群体就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的三篇文章。
继续写相关内容:篇一: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数量增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加大。
解决方案:4. 加强职业培训。
提供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能够具备现代化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政府可以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提供免费或者补贴的培训机会。
此外,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提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工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5. 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中心。
现代化视域中的农民工问题
【 关键词 】 民工 ; 农 现代化 ; 实质 ; ; 兼治 困境 标本 【 中图分类号】29 1 【 F4.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63 18 (090 —0转 到工厂成为 1人 , 一 一 的集 中 形 成 了城 r厂 市 , 民进 了T 厂 , 就 自然 成 为 了城 市 居 民 。这 农 也 是 西 方 国 家 T 业 化 进 程 中 劳 动 力 转 移 的 一 般 表
在 家庭包有集体 的耕地 , 但他们在 乡镇企业里上 班, 主要从事二 、 j产业劳 动, 拿乡镇企业 的工资 , 就职业说 , 他们已经是 人 了。到了上世纪 8 年代 0 中期 , 经济 体 制改 革 扩展 到城 市 , 市里 的二 、 产 城 三 业 大发 展 , 急需 大量 劳动 力 , 于是 又有 大 量 “ 进厂 又 进 城 , 土 又 离 乡” 离 的农 民工 出现 了。从 现 代 化 的 进 程 的一 般 逻辑 来 讲 , 这部 分 劳 动力从 农 村进 入工 厂 , 企 业取 得 - 收 入 , 为 生 活 的主要 来 源 , 从 T资 成 理
现代化视域中的农民工问题
文 薪 皴
(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70 ) 302
【 要】 摘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 中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农 民工问题是伴随 着现代化的过程而产生。农 民工问题 的
实质 就是如何 对待现代化进程 中的农 民问题 。农 民工为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作 出了诸 多贡献 , 但在现 实社会 中, 面临着很 却 多不公正的待 遇。标本 兼治是解决农 民工 问题的根 本之 策 农 民工 问题的最终解决只有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 高, 才能顺
2022年农民调查报告4篇
2022年农民调查报告4篇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 [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3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1.31人。
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根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根本情况1、男多女少从性别看,男性占 68.3%,女性占31.7%。
男女比例为 2.15:1,比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表1:农民工性别分组情况表2、八成以上已婚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85.0%和87.0%;未婚人员占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13.1%和12.7%;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41.3岁,其中男性为42.3岁,女性为39.0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20.6%,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23.7%,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 34.2%,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21.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表2:农民工年龄情况表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13.8%、初中占67.6%、高中及以上占18.6%。
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8%,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16.6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农民工的现状调查还记得前几年春晚一首《春天里》唱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旭日阳刚吗?他们正是农民工,就是那冒着烈日酷暑严寒在工地上工作收入微薄的农民工,他们的声望风生水起的不禁让我们想到了这些城市蓝图的建设规划者。
近来无论是身边的还是媒体上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农民工的报道。
我们特意为此查资料,调查他们的现状,让自己让大家都了解这些可爱的农民工的现状。
农民工:农民身份的人是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从企业中取得工资收入,以此生活的人。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主要活跃在沿海城市,他们是城市面积的拓展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
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1、调查背景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农民工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民工学历不高,缺乏技能,所以工作辛苦劳累,每天长时间劳作,很少有休息日,常常被认为是城市中的最底层人群。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很多民工处境艰难,在社会中处于无权地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救助。
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忽略了外来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2、调查目的最近十几年,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据我们对农民工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为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3、现状走在大街上看到了很多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比如:工人席地而卧,在树荫下面午睡,农民工妇女在十字路口贩卖冷饮,一女民工在菜市场的垃圾堆中捡菜叶回家煮着吃,建筑工人连夜赶班,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工人在粉刷墙壁。
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工的鲜明的生活照,不禁让我们为他们感到可惜,本该是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享受生活的时光现在却为了赚钱独自在外地,节日不能和家人团聚,还要过着辛苦,拮据的生活。
更让人不平的是还经常受到当地人的歧视,排挤,孩子的教育情况得不到解决,工资低且可能经常被克扣的痛苦。
4、调查方式通过平时的了解以及通过上网调查,新闻报纸等媒体等了解,搜寻往年的资料,观看新闻视频以及通过自己的总结调查。
5、调查结果及其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农民工的现状及情况(1)农民工多集中于第二、三产业,求职难收入低是农民工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农民工收入以500元~800元居多,有46.25%的月收入在600-800元之间,只有8.5%的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
还有8.75%的农民工收入在600元以下,这些都反映出农民工的收入偏低。
在调查的农民工中,95%为高中以下学历。
大部分民工的学历集中在小学、初中,其中初中学历比较普遍占57%。
如此低的学历决定了民工在城市中不可能从事技术性的高薪职业,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与服务业是民工进城务工的首选行业。
学历是影响农民工收入比较重要的因素,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务工人员月均收入分别为800元,1000元,1200元,收入差异明显。
所以求职难是进城农民工普遍反映的问题。
(2)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不高,物价过高,房价更是吓人,这对于农民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谈到物价农民工表情黯然,他们为这个城市付出了太多,但却无法熔融入到这个美丽的大城市当中。
近70%的农民工遭到过当地市民歧视的眼光,由于没有很高的学历,农民工的收入都很低,民工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租房、住在集体宿舍、工作地点或临时搭建的工棚,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5)农民工付出的血汗白白流失,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
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缺乏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差,生老病死保障少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由于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劳资关系日益复杂,一些企业贯彻《劳动法》的自觉性不高,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聘职工不按法规赔偿。
(6)我国大量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道路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农民工的交通意识极差,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这种法律的意识,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情随处可见,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们往往成为受损害的对象。
(7)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比较单一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或大麻将、找老乡聊天的占总比例的37.5%,而女性农民工作则以逛街和读书看报、看电视为主,这些说明农民工作在娱乐休闲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在情感方面很缺乏。
(8)对农民工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计划生育部门仍向农民收取已取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有的地方公安部门擅自提高暂住证工本费收费标准。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个别教育部门擅自抬高免收借读费的申请标准,少数地方农民工培训所需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等。
6、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关于外出就业的目的,选择“出来挣钱”的,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占76.2%,70年代出生的占34.9%,80年代出生的只占18.2%.同时,在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以及“在家乡没意思”的人高达71.4%(3)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鳌江,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26岁,90后平均只有18岁。
18岁、20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4)近80%的人未婚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5)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3 .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6)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7、农民工带来的问题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在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
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8、解决方法要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的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使他们外出时较容易地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辅导班,让农民工接受培训,拓宽其就业门路。
在农民工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方面,可以尝试性的在工地上、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与农民工相关的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切实关心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
农民工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他们懂法律懂政策,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只有加强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都关爱农民工(外来劳动者)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通过媒体,经常性地正面报道农民工(外来劳动者)为城市、为社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引导社会对农民工(外来劳动者)的正确认识。
9、总结农民工的出现,是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是我国社会进步的现象,如何较好地解决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把农民工引导、教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型血液,从而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地和谐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此次农民工基本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工数量、来源、结构、特点、工作和生活状况、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情况及存在问题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