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13春期末练兵(名词、简答与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期末练习与解答

一、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

2、权力:

3、政治权力:

4、重叠共识:

5、公共利益:

6、比例代表制:

7、民主:

8、共和制:

9、国家元首:

10、利益集团:

11、宪政:

12、市民社会:

13、政党:

14、有限政府:

15、政治改革:

16、政治共识:

17、政治合法性:

18、政治参与:

19、选举:

20、政治监督:

21、社会监督:

22、政治信仰:

23、政治: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我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特点?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5、统治模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

7、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9、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10、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

11、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2、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3、政治选举具有哪些意义?

14、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15、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16、为什么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17、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18、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19、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试述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4、试述政治权力的特性。

5、试述国家构建的人民主权原则。

6、试述国家构建的法治原则。

7、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8、试述民主的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

9、试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10、试述政府的特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5、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7、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8、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9、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3、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5、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6、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0、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21、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2、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23、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二、简答题

1、(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如礼治和德治等。

3、(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4、(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2)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