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
中考历史中易错字的归纳总结
中考易错字——【中国古代史】1.人文初祖—帝尧舜禹—制商变法2.秦始皇—制相太3. 大夫县制小形方孔铜钱4.临张西都护丝之路之治5.开元世吐文公主金公主6.玄天《大唐记》成吉思7.忽必回族顺治帝达康帝班8.雅之战《尼条约》雍正帝驻大臣乾隆帝9.平定大小伊将军郑功闭关国1中考易错字——【中国古代史】1.人文初祖—帝尧舜禹—制商变法2.秦始皇—制相太3. 大夫县制小形方孔铜钱4.临张西都护丝之路之治5.开元世吐文公主金公主6.玄天《大唐记》成吉思7.忽必回族顺治帝达康帝班8.雅之战《尼条约》雍正帝驻大臣乾隆帝9.平定大小伊将军郑功闭关国中考易错字——【中国近现代史一】1.林则虎门烟半地半封建明园左宗2.邓世海卫伊博文《丑条约》北洋队变法3.康有梁超辛革命李大三民主义(民主义、民4.主义、民主义)黄军校蒋北战争井山5. 义会议卢桥平关大捷刘邓大军进大别山6.辽战役海战役平战役渡江战役张天佑7. 德榜“物天,适者生存”星海邓先魏2中考易错字——【中国近现代史一】1.林则虎门烟半地半封建明园左宗2.邓世海卫伊博文《丑条约》北洋队变法3.康有梁超辛革命李大三民主义(民主义、民4.主义、民主义)黄军校蒋北战争井山5. 义会议卢桥平关大捷刘邓大军进大别山6.辽战役海战役平战役渡江战役张天佑7. 德榜“物天,适者生存”星海邓先魏【中国古代史】——答案在这儿1.人文初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商鞅变法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小篆圆形方孔铜钱临洮张骞4.西域都护丝绸之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5.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玄奘天竺6.《大唐西域记》成吉思汗忽必烈回族7.顺治帝达赖康熙帝班禅雅克萨之战8.《尼布楚条约》雍正帝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9.伊犁将军郑成功闭关锁国1【中国古代史】——答案在这儿1.人文初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商鞅变法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小篆圆形方孔铜钱临洮张骞4.西域都护丝绸之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5.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玄奘天竺6.《大唐西域记》成吉思汗忽必烈回族7.顺治帝达赖康熙帝班禅雅克萨之战8.《尼布楚条约》雍正帝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9.伊犁将军郑成功闭关锁国【中国近现代史一】——正确答案在这儿:1.林则徐虎门销烟半殖民地半封建圆明园2.左宗棠邓世昌威海卫伊藤博文《辛丑条约》北洋舰队戊戌变法3.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李大钊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4.民生主义)黄埔军校蒋介石北伐战争井冈山5.遵义会议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张謇詹天佑7.侯德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冼星海邓稼先魏源2【中国近现代史一】——正确答案在这儿:1.林则徐虎门销烟半殖民地半封建圆明园2.左宗棠邓世昌威海卫伊藤博文《辛丑条约》北洋舰队戊戌变法3.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李大钊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4.民生主义)黄埔军校蒋介石北伐战争井冈山5.遵义会议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张謇詹天佑7.侯德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冼星海邓稼先魏源中考易错字——【中国近现代史二】1.严《天论》开国大抗美朝德怀民族自治2.黄光少云公私营买政策大进人民化3.王喜焦安阳小村家庭制4.深海头门一两制香门5.和平共处原则独立自主的政策万会议6.尼松《中美公报》中国合法席位田中荣7.亚太组织会议世组织型水稻袁平3中考易错字——【中国近现代史二】1.严《天论》开国大抗美朝德怀民族自治2.黄光少云公私营买政策大进人民化3.王喜焦安阳小村家庭制4.深海头门一两制香门5.和平共处原则独立自主的政策万会议6.尼松《中美公报》中国合法席位田中荣7.亚太组织会议世组织型水稻袁平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一】1.文艺兴—人主义但—《神曲》2.达—《娜丽》、《最后的晚》3. 士比亚—《罗与朱》、《哈特》4.哥布—美洲大陆麦伦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尔—《权法》6.美国独立战争—华顿—来星的枪声—《立宣言》7.法国大革命—巴士狱—拿破—《人宣言》8.蒸时代史孙—火车富—轮船4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一】1.文艺兴—人主义但—《神曲》2.达—《娜丽》、《最后的晚》3. 士比亚—《罗与朱》、《哈特》4.哥布—美洲大陆麦伦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尔—《权法》6.美国独立战争—华顿—来星的枪声—《立宣言》7.法国大革命—巴士狱—拿破—《人宣言》8.蒸时代史孙—火车富—轮船【中国近现代史二】——答案在这儿1.严复《天演论》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彭德怀民族区域自治2.黄继光邱少云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邓稼先3.王进喜焦裕禄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万隆会议6.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田中角荣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贸组织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3【中国近现代史二】——答案在这儿1.严复《天演论》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彭德怀民族区域自治2.黄继光邱少云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邓稼先3.王进喜焦裕禄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万隆会议6.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田中角荣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贸组织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世界史一】——正确答案在这儿: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神曲》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哥伦布—美洲大陆麦哲伦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6.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7.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拿破仑—《人权宣言》8.蒸汽时代史蒂芬孙—火车富尔顿—轮船4【世界史一】——正确答案在这儿: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神曲》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哥伦布—美洲大陆麦哲伦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6.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7.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拿破仑—《人权宣言》8.蒸汽时代史蒂芬孙—火车富尔顿—轮船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二】1. 西女王玻利尔英国章运动2.《共产党言》巴公社鲍埃3.美国南北战争—《解放宣言》—林肯4.俄国废除改革—亚山大二世5.日本明新—废置县—文明开化6.电时代尔本—汽车兄弟—飞机7.爱生—电灯拉热事件凡尔战役启运动8.伏尔牛尔文—《物种起源》爱—相对论9.托—《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5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二】1. 西女王玻利尔英国章运动2.《共产党言》巴公社鲍埃3.美国南北战争—《解放宣言》—林肯4.俄国废除改革—亚山大二世5.日本明新—废置县—文明开化6.电时代尔本—汽车兄弟—飞机7.爱生—电灯拉热事件凡尔战役启运动8.伏尔牛尔文—《物种起源》爱—相对论9.托—《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三】1. 高—《向日葵》贝多2.俄国革命—列大林式3.巴黎会华盛会议凡尔—华顿体系4.罗新政德日道路5. 黑阴谋政策德国进攻兰6.莫保卫战日本偷珍珠港斯大林战役7. 底登陆林战役《联合宣言》6中考易错字——【世界史三】1. 高—《向日葵》贝多2.俄国革命—列大林式3.巴黎会华盛会议凡尔—华顿体系4.罗新政德日道路5. 黑阴谋政策德国进攻兰6.莫保卫战日本偷珍珠港斯大林战役7. 底登陆林战役《联合宣言》【世界史二】——正确答案在这儿:1.章西女王玻利瓦尔英国宪章运动2.《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3.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4.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5.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6.电气时代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7.爱迪生—电灯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启蒙运动8.伏尔泰牛顿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相对论9.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5【世界史二】——正确答案在这儿:1.章西女王玻利瓦尔英国宪章运动2.《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3.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4.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5.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6.电气时代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7.爱迪生—电灯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启蒙运动8.伏尔泰牛顿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相对论9.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世界史三】——正确答案在这儿:1.梵高—《向日葵》贝多芬2.俄国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道路5.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德国进攻波兰6.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7. 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联合国家宣言》6 【世界史三】——正确答案在这儿:1.梵高—《向日葵》贝多芬2.俄国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道路5.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德国进攻波兰6.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7. 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联合国家宣言》中考易错字——【世界史四】1.国际联盟尔会议盟2. 夫改革乔夫改革3.尼鲁—印度纳尔—埃及卡罗—古巴4.杜主义马计划北大西洋组织5.华组织一多强政治化经济化6.德赛—《美国的悲剧》7.毕加—《格尔尼卡》士乐7中考易错字——【世界史四】1.国际联盟尔会议盟2. 夫改革乔夫改革3.尼鲁—印度纳尔—埃及卡罗—古巴4.杜主义马计划北大西洋组织5.华组织一多强政治化经济化6.德赛—《美国的悲剧》7.毕加—《格尔尼卡》士乐【世界史四】——正确答案在这儿: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欧盟2.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尼赫鲁—印度纳赛尔—埃及卡斯特罗—古巴4.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约组织5.华沙条约组织一超多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6.德莱赛—《美国的悲剧》毕加索—《格尔尼卡》爵士乐7【世界史四】——正确答案在这儿: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欧盟2.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尼赫鲁—印度纳赛尔—埃及卡斯特罗—古巴4.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约组织5.华沙条约组织一超多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6.德莱赛—《美国的悲剧》毕加索—《格尔尼卡》爵士乐。
中考历史易错选择题100道
初中历史易错选择题汇总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例题: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的变化,大致相当于苏联的()A.1918—1921年B.1921—1927年C.1928—1936年D.1937—1941年解析: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上的变化指“一化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照苏联完成此项任务应是1928年至1937年,故正确选项C。
例题: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问题是()A..二战处于反攻阶段B.美苏处于“冷战”之中C.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此题要审出时间“新中国成立”,再现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
可排除A 项,C、D项皆是发生在20世纪50中期以后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 项。
因美苏处于“冷战”开始于1947年,结束于1991年。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这类选择题,考试中经常见到。
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例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相互制约此题多数学生选C项加强皇权,表现出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
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是适应封建的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正确选项为D.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例题: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
中考历史的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
中考历史的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掌握好历史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考生在历史学习中常犯一些易错的错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绩。
本文将分析中考历史的常见错误,并提供一些避免方法,帮助考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混淆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历史学习中,很多考生常常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混淆。
例如,他们可能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三国时期的董卓之乱混为一谈,导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准确。
此外,一些考生可能会将孙中山和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弄混,导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产生错误。
避免方法:- 仔细阅读历史教材,明确每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生时间和背景。
- 制作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图,清晰地表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 多进行历史思维导图的练习,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整理,加深记忆。
2. 不理解历史意义历史并不仅仅是一堆事件和人物的罗列,其背后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许多考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忽略了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启示和教训。
避免方法:- 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关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和意义,思考其对当时和未来的影响。
- 阅读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通过具体案例来理解历史意义。
- 在做历史试题时,不仅要回答问题,还要加以分析和解释,展示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3. 学习历史公式化有些考生在历史学习中只注重记忆历史公式,而忽略了历史本身的逻辑性和思维方式。
他们可能只记住某个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日期,而缺乏对事件背后原因和结果的理解。
避免方法:- 注重学习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其发展的整体过程。
- 培养历史思维,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多重原因,推断历史人物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 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参考不同文献和观点,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
4. 忽略地理环境和地理因素历史与地理紧密相连,地理环境和地理因素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重要影响。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考后易错
初三历史期中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世界近代史1、新航路开辟“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哥伦布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怎样的心态?反映了欧洲人对黄金贪图的欲望。
新航路的开辟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欧洲航海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结合协作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评价哥伦布及其发现新大陆:要从两个角度予以全面评价:首先,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但同时,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也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危机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弱与落伍。
但就其主流来讲,还是一次进步的活动。
2、美国独立战争评价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引发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同时,拿破仑连年征战,造成了法国经济困难。
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如何评价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突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他掌权以后,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和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但拿破仑也有其不足之处,他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受到的失败。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铁路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强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青少年应该学习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学习他们那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初三中考历史易错点与易混点
中考历史易错点易混点汇总中国古代史1、西周分封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此处“封建”指分封诸侯,巩固统治。
2、商鞅变法: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打击旧贵族,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成功了,而且也顺应了历史潮流。
商鞅被杀不代表变法失败,被杀是因为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3、秦始皇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之后演变:专制主义主要是围绕皇权与相权矛盾解决,如明朝废丞相制度,中央集权主要是围绕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中央如何削弱地方,加强中央的权力,如郡县制(直接任免官员),整治吏治等。
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相对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秦国时候推行县制)4、推恩令:汉武帝为解决地方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内容: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可分割土地成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5、汉武帝采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不代表其他思想从此灭绝。
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上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6、路上丝绸之路路线图:长安(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欧洲)。
新疆出土的相关文物如“汉代丝绸”、“汉朝丝袜”、“东罗马金币”以及相关史料等,可以有力证明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7、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与汉武帝,都是皇帝的谥号,即死后后人对其做出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
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服;改汉姓,将拓跋姓改元;学习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孔、以孝治国,(如“孝文帝”、“孝明帝”体现以孝治国,汉化的表现)等。
不能说鲜卑文化被汉族文化取代是必然的。
汉化封建化有利于民族融合8、唐太宗年号为贞观,治世叫“贞观之治”。
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
9、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开创于隋炀帝,设进士科。
科举制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创新,前期改善用人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平民、庶族地主等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历史中考必错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错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事件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我们记住大量的事实,还要求我们理解这些事实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历史考试中,有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犯错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中考必错知识点归纳:1. 时间线的混淆:学生在记忆历史事件时,往往会将不同时间段的事件混淆,导致时间线混乱。
例如,将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错误地归属于中世纪。
2. 历史人物的误认: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混淆,如将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混淆。
3. 重要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忽略事件的深层原因和长远影响,只记住表面现象,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简单归结为萨拉热窝事件。
4. 历史观念的误解:学生可能会对历史观念有错误的理解,例如,将封建制度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落后的制度,而忽视了它在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5. 历史事件的单一视角: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学生可能会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忽视了多维度的分析,如只从军事角度分析战争,而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6. 历史事件的过度简化:学生在记忆历史时,可能会过度简化复杂的历史事件,导致对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7. 历史事件的地域性误解:学生可能会将某一地区的历史事件错误地应用到其他地区,例如将欧洲的封建制度与亚洲的封建制度混为一谈。
8.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错误: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建立因果关系,如将工业革命的发生归因于某一个单一的发明或发现。
9. 历史事件的道德评价错误:学生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受到现代价值观的影响,而忽视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10. 历史事件的过度美化或贬低: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时,可能会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过度美化或贬低某些人物或事件。
结束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易错知识点的归纳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避免在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初中历史总复习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
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学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
2.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
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
隋朝李春修赵州桥4.秦长城的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7.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隋朝)。
我国殿试制度和武举形成:唐朝的武则天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的时期:唐朝的唐玄宗(即唐明皇)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北方的黄河流域到南方的长江流域)完成的标志:南宋时期。
我国回族形成: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或我国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北宋8.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全盛)9. ①顺治帝赐封达赖喇嘛。
②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册封。
③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2.《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3.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件: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4.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点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易错清单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2. 国共合作中要注意区别“国共合作”并非“国共合并”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1923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立性为代价,必须保持自己原有的组织和严格集中的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应在原有的旗帜下行动,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国民党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
3. 中共军队名称变化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
4.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而不是彻底胜利。
5. 中共一大的会址在上海而非北京。
名师点拨1. 五四爱国运动与“五四精神”(1)导火线:1919年初,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基本史实:①时间:1919年5月4日。
②中心:北京、上海。
③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④主力:先学生、后工人。
⑤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3)历史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③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④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⑤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五四精神:①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核心)。
②崇尚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
③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2. 毛泽东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一方面,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历年来易错易混点梳理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历年来易错易混点梳理总结1.分封制与宗法制【错因】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正确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
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错因】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正确理解】首先,专制主义侧重于君主权力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而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加强,相权被分割、牵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均衡,一般来讲,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均衡,国家政治状况、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当中央权力过大(如北宋),地方则羸弱不堪;当地方权力过大(如唐末),国家则陷于分裂和动荡。
3.郡县制与分封制【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
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错因】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
中考易错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考易错历史知识点归纳在中考历史科目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因为其复杂性或者容易混淆的特点而成为考试中的难点。
以下是一些中考历史易错知识点的归纳:1. 历史时间线的混淆:学生在记忆历史事件时,很容易将不同朝代或时期的事件混淆。
例如,将秦朝的统一六国与汉朝的建立混淆。
2. 重要人物的生平和贡献: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学生可能会将他们的贡献或者生平事迹记错。
例如,将孔子的学说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混淆。
3. 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忽略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或者长远影响。
例如,对于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可能会只关注直接原因而忽视了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因素。
4. 历史概念的误解:一些历史概念可能因为字面意思而被误解,如“封建社会”并不等同于“封建主义”。
5. 历史事件的名称和地点:有些历史事件的名称相似或者地点相近,学生容易混淆。
例如,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混淆。
6. 历史人物的称号和别称:在历史中,许多人物有多个称号或别称,学生可能会将这些称号混淆。
例如,将“汉武帝”和“汉高祖”混淆。
7. 历史事件的顺序:学生在记忆历史事件时,可能会记错事件发生的顺序。
例如,将“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顺序记错。
8. 历史事件的性质和意义: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忽视事件的性质和意义。
例如,将“五四运动”仅仅看作是一次学生运动,而忽视了其深远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9. 历史事件的规模和范围:有些历史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可能会被夸大或缩小,学生需要准确理解事件的实际影响。
例如,对于“长征”的规模和意义,学生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10. 历史事件的关联性: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忽视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看作是孤立的事件,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掌握这些易错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中考历史科目中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中考历史科目的挑战。
历史中考常错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常错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包含了无数的事件和人物。
在历史中考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对某些知识点的误解或忽视而导致失分。
以下是一些历史中考中常见的错误知识点归纳:1. 时间线的混淆:学生在记忆历史事件时,有时会将不同时间段的事件混淆,比如将唐朝的事件错误地归属于宋朝。
2. 人物与事件的错配:在历史学习中,将特定的人物与错误的事件联系起来,例如将秦始皇与焚书坑儒事件联系起来,而实际上这是汉武帝时期的事情。
3. 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混淆:学生可能会将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颠倒,例如将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地认为是其原因。
4. 对历史概念的误解:对某些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如将“封建社会”简单地理解为“封建主义”,而忽视了它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5. 忽视历史背景: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忽视了其发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导致对事件的分析不够全面。
6. 对历史影响的过度简化:在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时,有时会过度简化,没有考虑到其长远和多方面的影响。
7.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过于片面: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可能会因为个人情感或偏见而过于片面,没有全面考虑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8. 对历史事件的单一视角: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会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忽视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
9. 对历史文献的误读: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可能会因为语言理解的偏差或对文献背景的不了解而导致对信息的误读。
10. 对历史术语的混淆:在历史学习中,可能会混淆一些专业术语,如将“民族”和“种族”混为一谈。
结束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事实和日期,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通过避免上述常见的错误,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从而在历史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住,历史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学科,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是学习历史的关键。
中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总结(56个)
中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总结(56个)1.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2.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4.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队伍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8.亚历山大经过东征,建立了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9.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0.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11.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3.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1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6.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7.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文化的代表。
18.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以及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9.半坡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业文化的代表。
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
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中国近代史易错点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4、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840—1842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6、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件: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考历史与社会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易混淆知识点历史与社会1.经线、经度、经线圈2.西经与西半球;东经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0度经线及本初子午线;0度纬线及赤道4.图例——符号及说明;注记——文字及数字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6.俄罗斯与印度同我们中国各有两段边界是相连的。
中国有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7.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的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甘肃省邻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经的省是湖北省。
8.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昆明;陕西省——秦或陕——西安;9.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条线是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阶分布线)。
10.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11.造成两个同纬度的地方(如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气候、降水的差异是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风的影响。
12.地形、地势、地形区。
13.治黄的关键(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14.区别: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气候复杂多样性——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均能找出适合我国生长的地方。
15.中国各种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浙江省的主要地形以丘陵为主;对中国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季风;对河流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势。
16.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
初中历史易错点
初中历史易错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门相对较难的学科。
其中,也有一些易错点容易让学生感到头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初中历史的一些易错点以及应对策略。
一、名词理解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名词的理解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古代帝王、战争、朝代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名词,我们可以多读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加深对这些名词的理解。
二、时间线的掌握历史是一个时间线的叙述,而初中历史中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有时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线,我们可以画一个时间线表格,将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故事和图片,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事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和历史文献,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历史地理的了解历史地理是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历史地理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地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地理书籍,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地图和地理资料,掌握地理位置和地理形态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可能还不够成熟。
为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多进行讨论和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和阅读历史故事,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写作能力。
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辨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
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辨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辨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中国古代素有"四大发明"之称,指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个发明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中学生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对于这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容易混淆。
本文将进行对这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进行辨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发明之一。
据记载,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纸张的制造方法。
此后,造纸术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技术。
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文化上,纸张的出现取代了竹简和丝绸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降低了书写成本,促进了文字记录和知识传播的普及化。
造纸术的发展顺序是最早出现的四大发明之一。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海上航行的重要技术。
据记载,指南针的发明与宋代的航海技术有关。
在北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磁石制成的指南针,通过指针的指向来确定船只的航向。
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和航海探险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指南针的出现也成为航海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指南针的发展顺序是靠近四大发明的后期。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有密切关联。
据记载,火药的发明起源于唐代。
最初的火药是用来治疗疾病的,后来被运用于火药武器的制造。
火药的出现使得战争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古代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
火药的发展顺序是相较于造纸术和指南针稍后出现的四大发明之一。
四、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重大发明。
据记载,印刷术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时期。
通过雕刻字模,然后涂以墨汁,再按压在纸张上,从而实现文字的批量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效率,同时也使得科技、历史和文化的记录更加方便和系统。
印刷术的发展顺序是比较靠后的四大发明之一。
总结: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对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展顺序的辨析,同学们容易将其顺序混淆。
中考历史 常考易错点 专题八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易错清单1.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抗日战争重要战役简表战役时间地点领导人主力意义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平型关林彪等一一五师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台儿庄李宗仁国民党军队重大胜利百团大战1940年8月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彭德怀八路军主动出击易混淆的事物经过比较,其差异清晰可鉴。
2. 两次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沈阳—局部抗战开始七七事变—1937.7.7—北平—全民族抗战开始3.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 区分“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名师点拨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1)爆发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2)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3)结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4)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5)局部抗战表现: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1)背景:①日军侵华,民族矛盾激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拒绝。
(2)经过: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中国近代史易错点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4、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840—1842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6、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件: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洋务运动的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不是鸦片战争后).19、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
2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21、戊戌变法(注意字)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2、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
23、戊戌变法的内容里,体现其资产阶级性质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24、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没有民主主义。
25、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但是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26、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8、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29、红军长征是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出发,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0、长征胜利结束是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不是吴起镇会师。
31、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3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件的背景:在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33、1937年,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年,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5、中共七大: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雅尔塔会议:促进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6、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但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7、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包括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不属于战略决战。
38、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迎来“黄金时代”。
39、魏源在鸦片战争(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写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洋务运动践行了魏源的思想。
40、严复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译著《天演论》,他的思想影响了戊戌变法。
41、近代史上推动中国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43、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4、总结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②将领、领导因素③士兵浴血奋战④人民群众支持45、解放战争时期,与河南有关的历史: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挺进大别山、1948—1949年淮海战役4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47、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事件是:五四运动国际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事件是:英国宪章运动48、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是他没有直接发动武昌起义。
49、二战结束的标志是日本投降,不是德国投降。
50、《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在俄国、法国、德国的干涉下,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清政府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
中国现代史易错点5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52、现代史的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53、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5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55、三大改造的完成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57、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58、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59、历史上三次剧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新中国成立、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60、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61、抗美援朝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是黄继光,没有邱少云;抗美援朝中出现的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蒋道平、毛岸英62、农村政策四次调整中,先后顺序是:土地改革----农业的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而土地改革没有改变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国有。
63、一五计划的成就中“一桥三路”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而不是铁路;6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机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党的会议65、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一五计划的关系:一五计划促进经济发展,为前线战争提供物质保障;土改的完成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创造;66、为石油开采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李四光;67、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人的精神品质: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神;6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69、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70、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浦东开发区71、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的内容:中共一大:标志着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共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72、两条道路及指导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国建设道路: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73、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本质区别:社会制度不同。
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74、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75、港澳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76、改革开放后,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指导思想:江泽民的八项主张77、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组建于新中国成立前78、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但建交是在1979年7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而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0、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8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属于20世纪),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属于21世纪)8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83、1970年东方红一号,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发生在文革时期(1966-1976年)、神舟系列成功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世界古代、近代史易错点84.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大体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85.大河文明(又称东方文明、古代亚非文明):指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地理特征:位于北纬25-30度之间,气候温和,利于灌溉,利于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