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

合集下载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具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项目,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有关负债项目,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将相关的资本进行一并结转。

[例1]甲公司于2007年3月31日取得对乙公司70%的股权,遂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与核实,支付评估费用300万元。

合并中,甲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合计为108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自用)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如果合并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而且甲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9600万元,到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经累计摊销1200万元。

由于甲乙双方公司在合并之前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故应当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

甲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并做如下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 153000000累计摊销 12000000贷:无形资产 96000000银行存款 27000000营业外收入 42000000(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此时,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合并是当今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带来各种效益,比如节约成本、提高市场份额、拓展业务范围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合并会计处理却存在着一些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会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学术界和实践界一直在探讨如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特别是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合并情况下。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合并会计处理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企业在面对此类情况时提供更为有效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决策支持。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分析该类合并会计处理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深入研究影响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因素,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这一领域的异同,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情况。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揭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深入探讨,以期为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1.3 研究意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是一个在实际运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在合并过程中,不同企业之间的资产、负债和利润往往会产生交叉影响,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给投资者造成误导。

2. 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

通过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式的研究,可以为企业合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3年注会考试会计知识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023年注会考试会计知识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注会考试《会计》知识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旳处理(10.28)一、总体规定非同一控制下旳企业合并,遵照市场理念,承认被投资方公允价值,是参与合并旳一方购置另一方或多方旳交易,基本处理原则是购置法。

要将被投资方可识别净资产旳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方做账旳根据。

分别吸取合并和控股合并来考虑。

(一)确定购置方采用购置法核算企业合并旳首要前提是确定购置方。

购置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获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旳一方。

1.合并中一方获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旳,除非有明确旳证据表明该股份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获得控股权旳一方为购置方。

2.根据实质重于形式旳质量规定来判断,一方没有获得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但存在如下状况时,一般也可认为其获得了对另一方旳控制权:(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置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按照协议规定,具有主导被购置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旳权力。

(3)有权任免被购置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绝大多数组员。

(4)在被购置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具有绝大多数投票权。

注意:对于反向购置,会计上旳母企业是法律上旳子企业,要遵照实质重于形式旳规定鉴定。

(二)确定购置日购置日是购置方获得对被购置方控制权旳日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进行过程中,发生控制权转移旳日期。

同步满足了如下条件时,一般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旳转移,形成购置日。

有关旳条件包括:1.企业合并协议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如对于股份有限企业,其内部权力机构一般指股东大会。

2.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旳,已获得有关部门旳同意。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旳财产权交接手续。

4.购置方已支付了购置价款旳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

5.购置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置方旳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对应旳收益和风险。

(三)确定企业合并成本非同一控制下遵照旳原则是市场原则,即用投出资产旳公允价值作为企业合并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的多次交易企业合并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多次交易企业合并核算
A 公司和 B 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
长江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 1 )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1 月 1 日 A 公司对 B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① 2008 年 1 月 1 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500 万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3300 ( 11000 × 30% )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2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 3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 4 )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A 公司对 B 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 =200+240=440 万元。
( 4 )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300
贷:资本公积 300
( 5 ) 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
贷:盈余公积 23.4
未分配利润 210.6
少数股东权益 3570[ ( 5000+2300+460+4140 )× 30%]
购买法遵循的是公认的计价原则。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法的关键问题在于购买成本的确定、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和商誉的确定。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参见第四章内容。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购买日抵消分录:借: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贷方差额)(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一)个别财务报表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1)购买日前持有的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为至购买日应有的账面价值;购买日前持有的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为至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会计上需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长期股权投资。

(2)追加的投资,按照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3)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不予处理。

待购买方出售被购买方股权时,再按出售股权相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部分转入出售当期损益。

【关键点】从个别财务报表角度看,原投资未出售,所以维持其账面价值不变,其他综合收益不转入投资收益(二)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1)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比较购买日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购买日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者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金额。

(3)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

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获取控制权来融合另一个企业,但被融合的企业不属于融合方的子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涉及购买法和权益法。

购买法是指融合方对被融合方行使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购买法下,被融合方的净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由融合方确认在其资产负债表中。

购买方需要支付的购买价格超过被融合方的净资产公允价值时,超出部分被视为商誉。

商誉需要根据购买方预计未来通过所购买的资产和负债产生的现金流量计量,并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

购买法下,被融合方的资产和负债需要在购买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后续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

被融合方的利润和损失直到购买为止,按照被融合方现有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购买方在购买时,还需要确定被融合方的各项准备金和未确认利润,并在合并完成后进行适当调整。

权益法是指融合方对被融合方行使重大影响力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权益法下,融合方将被融合方投资为关联公司,并按照其投资比例确认投资的公允价值。

融合方需要按照所持股权比例计提被融合方利润的份额,并将其计入自己的损益表中。

在权益法下,融合方仅确认被融合方的除利润外公允价值的调整,而不确认被融合方的各项资产和负债。

在权益法下,被融合方的利润和损失将计入融合方的损益表中。

而被融合方的净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不予确认。

融合方在投资后还需要转为成本法会计处理方法,并按照被融合方的账务进行确认和计量。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合理且正确的。

购买法适用于融合方对被融合方行使控制权的情况,而权益法适用于融合方对被融合方行使重大影响力的情况。

不同的处理方法反映了不同的权益关系和会计准则要求,并提供了适当的会计信息供用户参考。

【税会实务】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核算

【税会实务】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核算

【税会实务】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核算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核算时采用权益结合法。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取得的,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 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进行合并所发生的各项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 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 冲减留存收益。

[例1]A、B公司为P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 A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的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 累计折旧80万元)和账面价值为380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自P处取得B100%的股权。

合并日, A和B所有者权益构成如表1所示:A公司在合并日的会计分录:累计折旧 800000贷:固定资产 5000000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4200000无形资产 3800000资本公积 7000000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核算时采用购买法。

购买时, 企业可以通过一次性购买取得对方的控股权;也可以通过多次交易, 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实现控制。

一次性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情况下, 购买方将购买时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确认为企业合并成本,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 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会计经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经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即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

在权益结合法下,将企业合并看成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而不是购买交易。

参与合并的各方均按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合并,合并后,各合并主体的权益不能因企业合并而增加或减少。

 1.合并成本的确认。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费用的处理。

合并方为进行合并所发生的各项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通过合并而形成的新企业。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之间不存在控制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会计核算方法有一些特殊之处。

首先,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核算。

购买法是指将被合并企业作为被购买方,将主导企业作为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对被购买方进行估值,并将差额作为商誉计入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

其次,购买法要求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进行重新评估。

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按照原来的账面价值。

对于购买方持有的被购买方股权也要重新评估,差额计入合并后的股东权益。

此外,购买法要求将合并前的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和调整。

对于合并前的被购买方,应将其财务报表与购买方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确保一致性。

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应反映合并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最后,对于购买方支付给被购买方的合并对价,应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

如果支付的合并对价超过了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超出部分应计入购买方的商誉。

如果支付的合并对价低于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差价应计入购买方的合并收益。

综上所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要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核算。

这种核算方法要求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重新评估,将合并前的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和调整,并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公允价值确认支付的合并对价。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准确反映出合并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探析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合并后重新组成的一家企业。

企业合并可以通过公司股权收购、资产重组或合并协议来实现。

企业合并不仅带来了许多商业和经济效益,还涉及到很多会计处理问题。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合并成本的计量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进行合并,但合并后的企业不被任何一个合并方直接或间接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无法直接计量为被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减去被收购企业的账面价值。

取而代之的是,应该以合并交易对价对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剩余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合并成本。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需要解决相关的资产负债表调整问题。

合并后的企业需要重新核算合并前各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在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过程中,应按照公允价值原则对各项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和重新计量。

还应该对可能产生的商誉、合并差距和少数股东权益等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整。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财务报表披露。

合并后的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合并前各合并方的财务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

这包括合并前各方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还需要披露合并交易的背景和目的、合并前各合并方的关键会计政策和估计等。

这些披露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合并交易的真实情况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需要解决相关的税务处理问题。

合并后的企业应按照税务法规的规定,对合并前各合并方的税务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这包括对合并前各方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进行重新计算和处理。

税务处理对于合并交易的真实收益和税务成本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合并双方充分协商和沟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合并成本的计量、资产负债表调整、财务报表披露和税务处理等方面。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转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负债,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将相关的资本进行一并结转;例1甲公司于2007年3月31日取得乙公司70%的股权,遂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与核实,支付评估费用300万元;合并中,甲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合计为108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自用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如果合并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而且甲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9600万元,到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经累计摊销1200万元;由于甲乙双方公司在合并之前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故应当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甲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并做如下账务处理: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此时,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其中,企业合并前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核算法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成本应当为原账面余额加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进行核算的,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到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例2甲公司于2007年4月投资120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因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按照权益法核算,于当年确认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450万元;次年5月,甲公司又以15000万元取得乙公司另外30%的股权;如果甲公司在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乙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而且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同时甲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未计提任何减值准备;由于甲公司是通过分步购买最终实现对乙公司的控制,形成企业合并,故在购买日,甲公司应当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盈余公积450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5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4500000购买日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2450-450+15000=27000万元另外,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该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也不包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于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做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作应收项目处理;如果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大于合并成本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差额作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差额应作为当期损益;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并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由此可见,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一般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在成本法下,对于现金股利的处理涉及三个账户,即“应收股利”、“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在实际进行账务处理时,可先确定应记入“应收股利”账户和“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然后根据借贷平衡原理确定应记入“投资收益”账户的金额;当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得部分借记“应收股利”账户;“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金额的确定相对复杂,基本做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的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经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如果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的数额全额恢复,再确认投资收益;“应收股利”科目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按照下列计算公式进行处理:“应收股利”科目发生额=本期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持股比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金额=应收回股利的累积数-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在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时,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则为本期应冲减的投资成本,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方反映;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则为本期应恢复的投资成本,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借方反映,但恢复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处理,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可收回金额;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第二步,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第三步,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确定后,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扣减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遇到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情况,同时符合长期股权投资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相关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账务处理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账务处理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账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1)个别报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股本等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①调整分录(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预计负债【评估增值】
资本公积
②抵销分录
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怎么回事?
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合并是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之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具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项目,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有关负债项目,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将相关的资本进行一并结转。

[例1]甲公司于2007年3月31日取得对乙公司70%的股权,遂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与核实,支付评估费用300万元。

合并中,甲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合计为108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自用)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如果合并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而且甲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9600万元,到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经累计摊销1200万元。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并在编制财务制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

论述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一)

论述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一)

论述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一)论述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引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对不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共同被控制方,实现对该被控制方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在会计核算中需要采用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

本文将从浅入深,解释相关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指的是一个企业通过对不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共同被控制方,实现对该被控制方的控制。

而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对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的被合并方或合并方的股东,实现对该被合并方的控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涉及到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情况,因此在会计核算中需要有一种专门的处理方法。

具体来说,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被控制方的资产和负债:在控制合并后,被控制方的资产和负债需要被确认和计量。

与此同时,需要对确认资产和负债所产生的合并差额进行处理。

2.确认收入和费用:被控制方在合并前期间的收入和费用需要被确认和计量,并与控制合并当期进行合并。

3.确认净利润归属:根据不同控制下企业的股权结构,确定净利润归属于控制方股东和少数股东的比例。

4.合并差额的处理:合并差额是指在控制合并中出现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之间的差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差额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确认和计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原则在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会计核算的原则:1.真实性和客观性:会计处理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地进行核算。

2.持续性:会计处理应当具有持续性,即在不同会计期间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贷:股本
[面值]
资本公积
[溢价-股票相关费用]
B
银行存款等
[股票相关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
营业外收入
[A大于(B+C)之差]
谢谢聆听!
声明:本课件部分用图来自互联网。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成本应在取得的净资产和合并商誉之间进行分配 ;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应按股权取得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要点2——合并成本的计量
合并成本 = 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合并对价为非现金资产时,其公允价价值 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相应的当期损益。
要点3——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前者大于后者之差 前者小于后者之差
商誉 当期损益
根据现行 会计准则
合并商誉的确认: ——吸收合并:在合并方单独资产负债表中单项报告 ——控股合并:在合并方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项报告
合并商誉的计量: ——只确认母公司拥有的商誉 ——等于合并成本与购买方在购买日拥有被购买方净资产
公允价值的份额
例如: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80%股权,其他资料如下: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账面价值 500万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 520万
购买方支付的 合并对价 450万
净资产增值20万
则:商誉=450-520*80% =34(万)
二、一次投资实现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
比较
吸收合并
控股合并
新设合并基本上 与吸收合并相同
发行股票实施的控股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成本=B]
贷:股本 资本公积
[面值] [溢价-股票相关费用]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转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负债,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将相关的资本进行一并结转。

[例1]甲公司于2007年3月31日取得乙公司70%的股权,遂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与核实,支付评估费用300万元。

合并中,甲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合计为108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自用)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如果合并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而且甲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9600万元,到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经累计摊销1200万元。

由于甲乙双方公司在合并之前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故应当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

甲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并做如下账务处理:(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此时,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

其中,企业合并前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核算法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成本应当为原账面余额加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进行核算的,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到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_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_[共10页]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_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_[共10页]

第六章企业合并处理,应区别不同的企业合并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控股合并中的被合并方除股东变更外,无须进行会计处理,仍沿用原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对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中的被合并方,由于法人资格均随着企业合并而消失,需要进行企业清算,结束会计账册。

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主要涉及购买方及购买日的确定、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合并差额的处理等。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参与合并的一方购买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处理原则是购买法。

购买法是从购买方的角度出发,该项交易中购买方取得了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是对净资产的控制权,应确认所取得的资产以及应当承担的债务,包括被购买方原来未予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就购买方自身而言,其原持有的资产及负债的计量不受该交易事项的影响。

(一)确定购买方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购买方。

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

合并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取得控股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某些情况下,即使一方没有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但存在以下情况时,一般也可认为其获得了对另一方的控制权。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例如,M公司拥有N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P公司拥有N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Q公司拥有N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M公司与P公司达成协议,P公司在N公司的权益由M公司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M公司实质上拥有N公司70%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在N公司的章程等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表明M 公司实质上控制N公司。

(2)按照法律或协议等的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例如,M公司拥有N公司4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法律或协议规定,M公司可以决定N公司的生产经营等政策,达到对N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相关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后仍持续经营的,如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100%股权,被购买方可以按合并中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账,其他情况下被购买方不应因企业合并改记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财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作为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计入利润表。

其具体处理原则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类似,不同点在于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是作为个别报表中的项目列示,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也是作为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列示。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法购买方的确定
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购买方,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

合并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股份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取得控股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某些情况下,即使一方没有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但存在以下情况时,一般也可认为其获得了对另一方的控制权,如: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C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A公司与C公司达成协议,C公司在B 公司的权益由A公司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实质上拥有B公司70%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B公司的章程等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表明A公司实质上控制B公司。

2.按照协议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4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B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A公司派出,总经理有权负责B公司的经营管理。

A公司可以通过其派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对B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达到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的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