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角度谈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辨析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公益
辨析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首先,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先来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首先社会福利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而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首先,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或者国家,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是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如孤、寡、病、残、年老、死亡、失业及遭遇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然而社会福利的受益人就不只是弱势群体了,社会福利的受益者是全体国民。
第二,社会保障是满足受益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至于基本生活需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至于说吃什么样的饭、穿什么样的衣、住什么样的房,那就要看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这有一个相对标准问题。
然而社会福利并不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等方面的待遇。
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
第三,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比如说:你失业了,你就可以享受失业保险,你遭灾了,你就可以享受社会救济;但如果你没失业,没遭灾,你就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实际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通过保障社会成员的经济安全来达到保证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目的。
但是社会福利的目的就完全不同了,社会福利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我认为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主要区别是责任主体,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都是国家政府主持实施的,而社会公益有许多个人、企业、慈善组织等参与。
例如2008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和许多企业都捐了款,这就属于社会公益。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提升整体社会福祉。
在一个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中,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对于增强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定义、作用和实施方面展开探讨。
一、社会保障的定义和作用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提供相关服务所制定的政策和制度。
它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意外伤害保障等。
社会保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福利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在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首先,在社会保障的范畴中,社会医疗保障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通过实施医疗保障政策,政府可以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和药品,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整体社会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养老保障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获得一定的养老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经济稳定和社会融入,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此外,失业保障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常常导致失业风险的增加。
通过实施失业保障政策,可以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这有助于减缓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人们的基本生计。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和实施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升整体社会福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它旨在保障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增强社会安全感和提升社会幸福感。
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政府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首先,社会福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育福利。
通过提供普及的教育资源,政府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有助于减少教育差距,提升整体社会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
此外,在国家层面建立并实施适当的社会福利政策,如提供学费减免、助学金等,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打破贫困的循环。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成为了国家治理重要的方面。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福利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福利的作用三个方面,对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对个体、家庭、社会群体提供的各种帮助和保障,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社会福利包括了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劳动保护、社会救助和教育等方面。
在社会福利的范畴内,国家和社会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各个群体提供优惠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和生活品质,使得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社会福利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首先,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方面。
社会保障是指通过国家法律和政策,以财政支出为基础,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全面保护的制度。
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制度设计和实施影响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社会福利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各种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社会福利的提供与公共服务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优化社会福利服务的质量和深度,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率。
最后,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社会福利则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和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社会福利的作用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中的核心作用是提供保障和支持。
首先,社会福利保障能够避免人们在生活中面临医疗、教育、老年、失业等问题时出现无法承受的风险。
其次,社会福利还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和消除贫困的作用。
社会福利的提供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加强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得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能够接受更好的福利服务,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保障。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和区别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和区别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中两个重要的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尽管它们都与社会保障相关,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讨论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和区别。
一、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定义和目标社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或私人机构提供的保障人民在特定情况下面临风险的制度。
其目标是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提供给参保人在失去工作、生病、养老等情况下的经济帮助。
社会保险的实施通常需要参保人缴纳一定的社保费用或保险费。
社会福利则是指政府或私人机构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和非物质支持,以改善其生活状况和提供基本需求的一系列服务和援助措施。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确保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以减轻贫困人口所面临的困境,并使其有机会融入社会。
二、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主要区别1. 依据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通过参保人缴纳费用,并通过积累和分散个人风险来实现保障的一种方式。
参保人需要根据其所处的人生阶段和个人风险选择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以确保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支持。
社会福利则是由政府或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给符合条件的个人或群体的一种帮助方式。
它基于一种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理念,旨在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
2. 依据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参保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或保险费。
这些费用被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基金池,用于支付参保人在特定情况下的风险保障。
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预算,通常通过纳税和其他渠道筹集。
政府会将这些资金用于援助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和设施等。
3. 依据覆盖范围不同:社会保险的参保人通常是就业人群,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险种进行社保缴费,并根据个人情况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
社会保险的范围通常局限于具体的风险领域,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社会福利则是着眼于弱势群体,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士、失业人群等。
社会福利旨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教育援助、医疗服务、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免费或补贴性的福利项目。
民政部门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民政部门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民政部门是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重要机构。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社会民生水平而建立的制度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在民政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民政部门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责任部门之一,承担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
社会救助是指向遭遇困境、生活无着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体提供资金、物品、就业等救助帮助。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民政部门通过建立救助对象认定、救助标准确定等制度,确保救助对象的合理获得救助帮助,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同时,民政部门还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做好“兜底保障”的工作,努力实现全民基本生活安全。
另外,民政部门还负责社会福利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社会福利包括养老服务、康复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多个方面。
民政部门积极开展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提供养老院、敬老院、福利机构等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怀等服务。
同时,民政部门还加强社会福利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的创新和改善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民政部门不断创新和改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一方面,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提高社保覆盖范围和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另一方面,民政部门还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民政部门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民政部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设施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关爱福利事业蓬勃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关注和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民众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保障和福利。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定义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对全体公民提供的一种保护机制,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提升其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是指社会为个体或群体提供的各种福利和福利性服务,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和提供生活质量的保障。
社会福利的实施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残疾人保障等多个方面。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重要性1. 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实施能够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使其得以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
2. 缓解社会不平等: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政策和措施,可以缓解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使贫富差距得到减小,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3. 促进经济发展:健全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系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消费能力,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4. 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具体措施1. 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确保人民在遭受意外风险时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保护。
2. 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生活困难、贫困的人群提供资金、物资和医疗等援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 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 就业和培训政策:推出积极的就业和职业培训政策,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5. 家庭福利支持:提供婚育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家庭福利支持,帮助家庭顺利完成生活中的各项重要任务。
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核心概念。
社会福利政策旨在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提供穷人和弱势群体所需的基本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则是通过政府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措施来确保全体公民在面对不可预测风险和不幸事件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安全。
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共同构建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首先,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与政策来支撑和保障其实施。
社会福利政策作为这套法律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福利的范围和权益,明确了福利的提供者和受益者,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各国对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都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法律,例如最低工资法、医疗救助法、养老保险法等,这些法律确保了社会福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实施。
其次,社会保障为社会福利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
例如,医疗保险制度为社会福利提供了重要支持,保障了人们在面临疾病时的医疗费用。
失业保险制度则为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存在,使得社会福利政策能够更加全面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此外,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贫困率,提高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社会保障则能够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繁荣。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福利需求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社会福利政策的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是社会保障的不平等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此外,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在应对新型社会问题和风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的提升
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的提升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对公民提供的一种保障机制,旨在提供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保障,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生活标准和人权。
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的积极影响。
首先,社会保障能够有效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
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
社会保障的实施可以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分配资源,使社会中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帮助,减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可以得到保障,从而实现更为公平的社会福利分配。
其次,社会保障能够降低社会的风险和不安全感。
在生活中,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失业、疾病、意外伤害等。
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安全网,为人们在面对各种个人困境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例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都能够让人们在遇到困境时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减轻疾病、失业等因素导致的不安全感。
此外,社会保障还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
例如,通过提供教育补助金和培训基金,社会保障能够促进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社会保障的实施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减少社会矛盾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一个没有社会保障机制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生活陷入困境或面临巨大风险,很容易引发不满和社会不稳定。
而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基本的福利保障,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这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降低社会的风险和不安全感,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减少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社会公平的追求,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整体社会福祉。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具体措施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中心。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实施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调控资源分配,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还强调对人民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劳动人民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实现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以确保人民在生老病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保障。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了教育事业的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逐步推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实施了租房补贴、低保制度、公共交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效果评估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健康保障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人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大幅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其次,在教育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在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增强了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最后,在社会福利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租房补贴、低保制度等措施减轻了人民的生活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视角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视角社会福利,作为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牵涉到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关注。
社会福利视角的出现,旨在强调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资源,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并充分保障其基本权益。
社会福利的实施,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社会福利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贫富差距过大,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冲突和不满情绪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而社会福利视角的引入,可以促使社会迈向更公平、更和谐的方向。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福利,社会福利视角能够改善贫困者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不公现象,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并减少社会矛盾。
第二,社会福利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为全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人们获取更高的学历和技能。
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职业发展,也提升了社会整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同时,社会福利视角还可以降低个体教育负担,让更多人得以接受教育,从而推动社会向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发展。
第三,社会福利视角能够促进社会创新与进步。
在一个注重社会福利的社会中,个体不再过于忧虑基本生活问题,更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同时,社会福利政策也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和保障,降低了个体创业的风险,鼓励更多人勇敢地追求创新,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然而,社会福利政策实施并不易。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福利资源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
此外,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区别对待。
例如,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加关注其特殊需求,以确保社会福利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有效覆盖。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视角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分享社会资源和福利,社会福利视角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公平进步。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话题,关乎每个社会成员的权益和福祉。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被视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责任,旨在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以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为其创造发展的机会和环境。
本文将探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定义、实施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定义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经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失业、儿童福利等方面的保障和福利服务。
它的目标是确保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福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公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提供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它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途径,为公民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公民在面对各种风险和困境时有一定的经济赔偿和支持。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人民提供的教育、住房、儿童保护等方面的福利服务和措施。
它通过教育制度、住房保障、儿童福利机构等方式,确保人民在教育、住房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实施方式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实施方式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社会保险制度: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要求公民按照一定规定缴纳保险费,保障其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这个制度通常由政府和雇主共同承担责任,以确保公民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获得相应的保障。
2. 社会救助:针对那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人群,国家设立了社会救助制度。
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救助物品和服务等形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改善生活状况。
3. 社会福利机构:国家建立了各种社会福利机构,用于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儿童保护等方面的福利服务。
这些机构的存在旨在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和平等的福利待遇。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对社会的影响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实施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是建立公平与正义的基石,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福利经验
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福利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福利经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旨在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并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福利经验,并分析其对国家和人民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必然要求,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
中国,在经历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涵盖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保障等多个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实行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降低了疾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在养老保障方面,中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给予了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
此外,国家还积极推动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以改善养老保障的多样性。
此外,失业保障和工伤保障也得到了不断加强。
国家设立了失业保险基金,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的基本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工伤保障方面,国家加强了工伤事故的防范和管理,并规定了相应的赔偿制度,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二、社会福利经验的分享与创新除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外,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还积极探索并分享了社会福利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首先,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称道。
中国通过积极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成功将千百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减少国内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一经验在国际间广泛传播,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家大力投入教育事业,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了教育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中国的教育经验在国际间也获得了广泛赞誉,并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简述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简述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有着各自重要的地位,旨在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和支持,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三者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并介绍其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人群,如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等。
社会救济的目的是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渡过生活难关,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福利保障。
社会救济的提供者通常是政府或慈善机构,通过物质援助、医疗救助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救济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保命”的角色,保障社会的最基本的生存权。
其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团体或政府机构提供的金融补偿和医疗保险等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险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在退休、生病、工伤或失业等风险情况下获得相应的经济支持和医疗保健。
社会保险的提供者通常是政府、雇主和个人,通过共同缴纳保险费和社会统筹来实现风险的分担和互助。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保障”和“增值”的角色,既保障了个人的基本权益,又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加码”项目,旨在提供额外的福利和服务,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福利主要包括住房补贴、免费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种社会福利措施。
社会福利的提供者通常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各种社会项目来满足社会成员的额外需求。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照顾”和“关爱”的角色,让社会成员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关怀,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社会救济是保障社会最基本生存权的“保命”机制,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风险保障的“保障”和“增值”机制,社会福利则为社会成员提供额外福利和服务的“照顾”和“关爱”机制。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发展研究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发展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社会福利是指社会公共团体和组织为改善大众生活状况而给予的各类救助、保障和服务,而社会保障则是指国家或者社会组织为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而提供的一系列社会保险和救助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协同发展来相互补充和优化。
只有实现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地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提高人民的福祉。
一、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1. 公共性。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都是基于公共利益而实施的行动,供给主体通常是政府或者其他地方政府机构,以保证全社会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2. 全面性。
两者都是针对全社会的,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待遇和权益保障。
3. 受限性。
为防止个体滥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机制,会在各个环节设置一定的门槛和限制条件。
4. 政府干预性。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都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政府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社会福利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
我国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通过建立各种福利机构和救助制度,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备。
我国通过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和保障性的社会保障服务。
3.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协同发展成果显著。
我国在推进“医养健康”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一种能够全面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新模式。
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确保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优化社会福利政策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并非易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首先,优化社会福利政策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
政府是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在优化社会福利政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福利政策。
例如,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政策的红利。
其次,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起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责任。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此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资金,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持。
最后,优化社会福利政策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自律。
个人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受益者和建设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个人责任和义务。
个人要自觉监督社会福利政策的执行情况,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此外,个人还要依法纳税,充分利用社会福利政策提供的优惠和便利,为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和建设做出贡献。
在优化社会福利政策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长远规划,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社会变革等因素,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福利政策和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其次,要注重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福利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要注重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福利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政策的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正方辩手观点: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应该得到关注的重要议题。
首先,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现代社会,贫困、疾病和失业等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没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支持,这些弱势群体将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来衡量。
”因此,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其次,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如果大量的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将面临更大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而且,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也可以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支持,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
”。
最后,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也是国家责任和道德所在。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国家有责任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
正如联合国宣言中所提到的,“所有人类都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因此,国家应该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应该得到关注的重要议题,它关乎国家文明程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是国家责任和道德所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支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并不应该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
首先,过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如果国家过多地投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领域,将会削减其他重要领域的投入,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过度的社会福利将会扼杀经济的活力,导致国家经济衰退。
”。
其次,过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可能会造成公民的依赖心态。
共同富裕的保障社会福利体系
共同富裕的保障社会福利体系近年来,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要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如何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性构建社会福利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社会福利体系能够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减轻个人和家庭的负担,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了保障社会福利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个人提供必要的保障,防范和减轻风险,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1.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及时发放。
同时还要加强对失能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救助,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2.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疗保险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投入,提高参保人数,扩大医疗保障范围。
建立公平公正的医疗保险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3.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失业保险是保障个人就业权益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覆盖面,为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此外,还应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三、政府的角色政府在构建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提高公共财政的支出比例。
同时,政府还应完善制度设计和管理机制,确保社会福利资金的有效和公正使用。
此外,政府还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具体措施要提高共同富裕的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
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和保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发展对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发展是社会福利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支持起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发展为提供和保障社会福利创造了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渐增加,这为社会福利的提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同时,社会主义发展还促进了人力资源的积累,提升了国民素质和劳动力水平,为提供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
一个良好的社会福利体系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进而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通过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福利,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贫富差距的适度调整和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需要实现协调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只关注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而是要将二者统一起来,实现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供与保障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注重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资源保障。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尚晓援
·学术述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尚晓援* * 作者尚晓援,女,195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前,中国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政策,重构自己的社会保护体制。
为此,厘清“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两个核心概念,从而澄清理论上的混乱、借鉴国外社会福利制度的有益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定义没有公开的争论。
一般的用法是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四大项目视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这种用法,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陈良瑾,1994;唐钧,1995)。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就是多年以前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上述认识设计的。
所以,在许多国家中仅仅意味着社会保险和现金救济的“社会保障”(social se -curity )一词在中国反而成为包含一切的总称,相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等重要的项目则变成了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从制度上被降低到福利制度的较为次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当主要负责社会保险的劳动部被改组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之后,代表普遍性原则的、与工作历史相联系的社会保险得到加强,而主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其他福利和救助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样的变化方向与国际福利国家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鉴于面对城市公有部门雇员的社会保险成本比只面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等制度的成本高得多,这样的变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国力。
同时,在学术讨论和国际交往中,这种状况也引起了一些误解。
如下述比较权威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解释就反映了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这种认识。
社会福利:“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正方,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重要手段。
首先,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例如,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看出来。
”这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说,“没有公平,就不会有和平。
”只有在社会福利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社会才能实现公平,避免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动荡。
最后,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例如,丹麦经济学家埃斯珀·安德森曾经指出,“社会福利不是消耗,而是投资。
”这说明了社会福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稳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反方,社会福利会导致社会依赖和经济负担。
首先,社会福利会导致社会依赖。
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会让人们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依赖政府的救济。
正如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曾经说过,“福利不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困境,而是让他们长期依赖政府。
”这说明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会导致社会依赖问题的存在。
其次,社会福利会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
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会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增大,甚至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例如,希腊因为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而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这说明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会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最后,社会福利会减少个体的责任意识。
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会让人们失去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依赖政府来解决问题。
正如英国哲学家爱德华·伯克所说,“对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感是社会的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角度谈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作者:张倩倩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1期摘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社会保障一词,并逐步建立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国内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学术界的不断交流,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我国所理解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与国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
为此,在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今天,厘清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作者简介:张倩倩,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9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4-171-0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加快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成为促进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关键举措。
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老百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
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也被提上日程。
然而,由于“一是源于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的不同,二是源于政府功能定位的差异”①导致我国一直沿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概念。
建设社会福利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明显的说明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区别。
建设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就必须厘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为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意见。
一、构建社会福利体系2009年2月26日,中国发展基金研究会在京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这一福利体系涵盖了养老、教育、健康、住房、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其他保障。
报告提出的六个方面的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有的甚至超越了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如在养老方面,提出要建立一个全覆盖的“老有所养”的基本制度;在就业方面,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投入等。
报告认为社会福利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是一个包含更多内容的系统,是一个以全面提升全体人民福利水平,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系统。
我国著名学者景天魁也提出有关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观点。
景天魁在《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一文中认为,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对社会福利的理解主要以小福利的理解占主导,并给出了小福利的三个含义以及局限性,进而提出大福利的概念,他認为对社会福利的理解应是“大福利”,与小福利相比,大福利的覆盖对象更广泛、社会福利的目标更明确、福利提供的主体更加多元化、社会福利内容更加全面。
从景天魁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中国应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建设社会大福利的福利体系。
郑功成教授认为:“中国内地的大社会保障概念与一些西方国家或地区的大社会福利概念,其实是基本相通的”。
②郑功成的这一观点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是一种一整套的全面的保障机制,但同时他用了“基本相通”即说明东西方的社会保护体系还是有区别的。
南京大学教授周沛认为:根据社会福利的实际内涵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用“社会福利体系”来代替“社会福利制度”。
二者不仅在概念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社会福利的具体实施、福利主体的确定、福利客体的认定、福利内容的实施、福利效果的完善等方面,都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③这一观点则更直接的提出用“社会福利体系”来取代“社会保障制度”,他认为社会福利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三是网络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四是政府公共福利等。
长期以来,我国提到的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然而我国真正需要的是构建一个全体国民的安全体系,仅靠社会保障这一刚性的制度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是一套完整的保障系统,不仅包括收入支持保障,还应有其他方面诸如服务、社区以及精神方面的保障,这就要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
然而我们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认识还未达到一致,导致理论认识的偏差,而这必将对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下就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涵加以阐述。
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英文为social security,指的是社会的安全保障。
这一词最早见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中,是两方资本主义世界在遭受1929-1933年那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以后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名词。
从字面上看,应当把social security直译为“社会安全”,但是这个词汇在引进国内后被翻译成了“社会保障”,并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含义,由此带来理解上的差异和实践中的不便。
其实社会保障在国外的含义已基本达成一致共识。
社会保障一词在国际社会政策研究和学术研讨中有相对特定的、普遍认同的含义,它通常被概括为“由国家或立法保证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度安排”,最初的意思是指“收入支持”(income support)。
正如1984年国际劳工局在《社会保障导言》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下降而遭受的经济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及对儿童家庭提供的补贴。
④社会保障被引入中国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
在我国,社会保障包括最低层面的社会救助,基本层面的社会保险,最高层面的社会福利以及带有中国特色的优抚安置。
国内的学术界也对社会保障下了不同的定义。
例如,侯文若认为:“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失却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基本生活,以及对劳动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福利增进,而实行全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及至公民都有生活安全感的一项社会机制”。
⑤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保障的理解相对来说是颇为一致的,都认为社会保障提供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保障水平为保证其基本生活,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的”和“福利”这两个词组成的,英文为social welfare,译为社会福利。
social welfare首先出现于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1941年拟定的《大西洋宪章》和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中。
⑥周弘认为:“福利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其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和心理的因素。
——福利就是能够让人类生活幸福的条件。
”⑦在国外,社会福利是一个被经常提到的概念。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NASW)对社会福利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的方案、给付与服务体系,用来协助人们满足社会、经济、教育与健康的需求,使社会得以维系下去。
”⑧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概念却有与国际上差别较大的理解。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下的一个子系统,是指专为特定人群提供保障的制度安排。
马广海认为:“关于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有描述性和解释性两大视角,描述性视角的定义又分为从人类的生存状态出发对社会福利的界定和将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进行描述的定义等。
解释性的社会福利定义是在描述性定义基础上的进一步追问。
”⑨“对比之下,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内涵是独特的‘福利’这个名词与生活待遇和救济相提并论,特别指与支援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相关的工作和服务。
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属于民政部门的职责范围。
”综上可见,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非常宽泛的概念,要想对其准确定义亦非易事。
但社会福利至少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社会福利状态”,二是“社会福利制度”。
前者是指同人类幸福快乐相联系的社会正常状态;后者指为促进民生幸福所从事的慈善活动、政府行为或一切措施安排,它一般会涉及四个重要方面:社会福利的目标,社会福利的对象,社会福利的项目构成以及社会福利的支持体系。
(三)二者关系通过以上分别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从词源、在国外的含义以及在我国国内的含义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二者的关系。
尚晓援认为,社会保障在国际上已经有了通行和相对明确的定义,社会福利的含义要宽泛和含糊得多,广义的社会福利包含了旨在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制。
⑩我国一般把社会保障制度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即社会保障包括社会福利。
但这里的社会福利,只能理解为狭义社会福利,即对社会特殊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的保障。
而这种划分并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一般认为社会福利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的概念,即社会福利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和一切可以改善全體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的制度安排,而社会保障仅指其中的对于收入损失进行补偿的制度安排,包含于社会福利之中。
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已基本达成一致共识。
本文认为,我国对于社会福利的主流理解过于狭窄,仅从狭义角度对社会福利进行定位,在许多国家仅仅意味着社会保险和现金救济的“社会保障”在中国反而成为包含一切的总称,相反社会福利则变成了这一“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符合社会福利本身含义以及国际惯例,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应大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包括社会保障。
三、结语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在重新调整各自的社会福利体系,我国也应如此。
在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今天,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再认识,就不仅仅是一场概念之争,更是体现了中国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再定位问题。
社会福利制度走过了从救济到保险再到对全体国民的全面保障这个路程,在经济逐步发展的中国,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已日趋制度化以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通过这些制度化保障得到满足,社会福利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经济和物质救助的层次,而应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福利服务的需求,这是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客观要求。
注释:豍豐熊海帆.中外社会保障概念的比较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8).第135-136页.豎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豏周沛.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南京大学学报,2007(6).第61页.豑侯文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豒江亮演.社会福利导论.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6页.豓周弘.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豔Barker, Rober L. (1991) .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221.豖马广海,许英.论社会福利:概念和视角.山东大学学报.2008(5).第141页.豗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3).。